column value
Name 楊熾明
Review   楊熾明教授(1954年生)為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的客籍人,以海陸腔為主,從小就喜愛使用收音機聽著客家歌曲,培養了對於音樂濃厚的興趣。楊教授並因此就讀於音樂系主修鋼琴和西洋樂,起初都以西洋音樂為主軸,但因楊教授的老師許常惠女士叮嚀:「身為客家人要做客家事!」而開始朝向客家音樂努力,參加客家歌謠班、教導客家山歌、為客家歌譜鋼琴伴奏曲,甚至在民國80幾年時,組成鄉韻音樂劇團(以”鄉土韻味”四字為客家歌意涵的寫照來命名),邀請一些國外留學回來的音樂演奏者,為了客家音樂演奏,希冀將客家音樂推向更藝術且精緻化的境界。   楊教授的鄉韻音樂劇團有段簡介如:「希望透過客家音樂的演出,讓參與聆聽的觀眾們,對於傳統客家音樂及民謠有初步之認知,對爾後有關客家藝文系列的活動,更具效果及影響,甚至將臺灣本土音樂推向國際舞臺上,以弘揚本土藝術文化於國際間。」楊教授日前還率領「臺灣心澳洲情文化訪問團」赴雪梨訪問,主要有演唱臺灣老歌、閩南歌、客家歌,還有合唱、獨唱,藉此機會讓雪梨的僑界朋友聚在一起,跟臺灣鄉親見面並宣慰臺胞。他也曾多次代表政府率領文化訪問團至世界各國宣揚臺灣文化,赴美國、加拿大、非洲、澳洲等地宣傳客家文化和歌謠。楊教授認為兩岸或各國的客家文化,各有特色要以互補提高水平、並以合作創造雙贏。   除此之外,楊熾明教授也熱衷客家民謠,著有「克服障礙歌唱要領三十招秘笈」等書,並曾任臺灣金曲獎評審委員、客家電視臺熱門打擂臺顧問兼評審,現任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鄉土音樂教師、國立臺北師院副教授、客家電視臺音樂顧問、臺灣鄉土藝術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楊教授主要指導臺灣、閩南、客家、原住民歌謠、現代流行音樂及大陸各省動聽民謠之源流及發展狀況;認譜、發聲、視唱、節奏及合唱技巧指導;個別指導學員發音之技巧;CD及錄影帶曲目欣賞;還會實際安排演出機會增加學生臨場經驗;民間文學的教學與應用;客家語言與唱腔關係研究;客語音標與記音;客家童謠創意教學;客家童謠發聲法;教學演練及經驗分享等。   楊教授為學習西洋樂背景出身,倡導鄉土客家歌謠,他認為西洋音樂和客家音樂有很大的不同,「西洋樂」:有世界觀、是音樂的殿堂,屬於精緻藝術音樂,可達到一種完美境界;「鄉土客家歌謠」:是土生土長,旋律很簡單、懷古、獨特,會有種心理的感覺,傳統的韻味足以打動人心。但是他倡導將鄉土藝術的精緻化,在這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時代下,音樂是多元發展的,但是這所謂音樂無國界,我們要將客家音樂推向更藝術且精緻化的領域,配合管弦樂、合唱團、鋼琴伴奏等等,讓年經人自然而然的接觸鄉土音樂,期能達到傳承效應。對於客家文化,楊教授則表示保存和發展是需要同時並進的,共有四大部份需要努力,(1)家庭:從小教導客家話,也讓小孩學習客家歌謠;(2)學校:先以教育場所扎根,將客家音樂納入課程;(3)社會:社區可協助推廣,師資可以廣大培訓;(4)政府:制定客家政策,鼓勵族群接觸,尊重每個民族的特色,且進一步的鼓勵、活絡、多元的各種不同文化。
Expertise 論文 臺灣桃竹苗與閩西客家民歌之比較研究 專書著作 克服障礙歌唱要領三十招秘笈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