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羅思琦
Review 令人感動的純然 羅思綺,民國47年生,苗栗市人父親羅浪是位跨越日據和國民時代的知名客家詩人,因許因為如此,身上有著與生俱來藝文細胞的DNA,或許這也可以從其一位兼具現代詩人,畫家和金曲歌手身分的妹妹羅思容,身上得到印證。 但是,藝文細胞的甦醒真正得到啟蒙卻是從接觸外婆家族的野臺戲開始,從小不愛念書的她,蹲在廣場看野臺戲是她的。快樂童年記憶,神奇的是在一次大舅舅以她為名為一位劇中角色命名時,在享受著被眾家玩伴羨慕和注目的眼光同時,那一刻似乎有了一道灌頂的光流竄全身,那一刻起似乎也注定了羅思綺與戲劇一輩子牽扯不分的情緣了。 年輕時曾在電影公司的沙發上睡了兩年,全年無休待班的她常能接觸一些當時赫赫有名的劇作家如小野吳念真等,在旁邊聽著她們討論劇本的羅思綺,腦袋卻是自己自由的奔放和馳騁著,她第一次發現了自己一點也不輸給這些名家的發想和創意能力。 之後羅思綺投身蘭陵劇坊在剛從美國返國的吳靜吉老師的帶領下,學到了一身的功夫與本領。從此開始了她的創作和演藝之路。羅思綺參與演出的戲劇電影電視眾多,如彩色寧靜海,討海人,戀戀舊山線,一閃一閃亮晶晶,福春嫁妹,大將徐傍興等…。族繁不及備載,她流利的國閩客語言能力,豐富自然的演繹詮釋,使其不管擔任何角色,都會成為戲劇裡畫龍點睛的靈魂人物。 然而羅思綺真正的興趣卻是在劇本的創作和劇團的編導,從林清界所執導的電影青春派對,紙風車劇團,加里山劇場,或由她創作或由她參與或成立。由以加里山劇場更是她的心血,該劇團以苗栗高山命名,主要創作客家戲劇,就在電影一八九五已未這部片讓大家知道客家族群英勇抗日的故事之前,羅思綺就曾以劇團描畫了這一個令人敬仰的客家人硬頸精神。 羅思綺總是希望藉由大家的努力,喚起客家人的族群意識和民族的驕傲感。更重要的是讓客家族群能成為一個喜愛戲劇的族群,成為一個文化能更深化的族群,就像近日羅思綺更在客家文化館為一個客家合唱團編導劇本,羅思綺總是無時不在為著客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而努力著。 訪談中羅思綺主動提起了兒童劇團,羅思綺曾與山宛然的黃武山老師合作,嘗試一種大膽創新富想像力的表演方式,即以演員和布袋戲偶配合搭出各種的圖像或情境,然後互動演出的兒童劇,叫山狗大(客語蜥蜴之意),獲得很高評價,非常值得大家欣賞。羅思綺總不經意的提到了兒童劇,那一刻訪談中一直略顯緊張的她似乎就放鬆而輕柔了起來,眼神卻綻放了光芒,才發現,羅思綺對兒童劇團有著一股莫名的熱情和執著。她提到沙坑的概念,那是她對兒時沒有任何雜質的童真和快樂的代名詞,她想讓這些小孩能在劇場中找到沙坑,原本我期待她會說出一些像,我希望能小孩如何如何或幫助她們如何如何之類的話,但等不到這些話的我最後卻訝異不已,而訝異之後就只剩滿滿的感動,羅思綺甚至連只要維護一分孩子的單純快樂,聰明的她們自然會找到自己的未來,這樣的一個理念都不善表達。她只是默默的做著默默做著默默感受著,我真的感動了,為了這一份不再可尋求的純然以及赤子之心。 想想,如果少了羅導這樣的人 ,這個社會就算再富裕,我們又將只剩下什麼呢介 羅思綺最近又有了新的構思,她希望結合童書繪本的圖像概念,將之運用在兒童劇場裡,但仍在尋求一份惺惺相惜的資源挹注,我們為她加油,為客家文化加油!
Expertise l 演員 導演 劇本創作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