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楊玉蘭
Review   楊玉蘭 (西元1920年01月06日出生~西元1998年05月26日) 關西人,本名楊大妹、藝名揚玉蘭,根據楊寶蓮於「臺灣客語說唱」書中提到:一般人對於楊玉蘭的認識不多,她也實地採訪楊吉平 (為楊木源之子,楊玉蘭為楊吉平繼母),楊吉平描述楊玉蘭的父親名古阿雄,母親張宜妹,楊玉蘭有許多養父母,所以姓陳、又姓劉,是楊金源 (藝名揚木源) 的續絃,在楊吉平生母古送妹過世後,楊玉蘭才進門的,楊金源家族有六個兄弟:木昌、木英、木貴、木源、木生、木華,除了老大和老么沒有演戲外,其它兄弟、妯娌幾乎都是演戲的,當時楊玉蘭擅演苦旦,楊金源大都扮演老生或是負責文武場。   民國45年 (1956) 至民國55年 (1966) 左右,楊金源和兄弟共同成立潮聲戲劇團,足跡遍及桃、竹、苗的客家庄,亦曾到閩南地區演出,生意好的時候,一棚大約一、兩萬收入,民國六十年以後,內臺戲沒落,楊金源和楊玉蘭才去做撮把戲。他們目前僅存的徒弟是新永光的導演-劉雪子。根據洪添福描述 (楊寶蓮2004/7/7訪) :楊玉蘭比洪添福大一歲,他本來在十寮坑莊俊家幫忙採茶,後來他專門唱採茶和說唱、賣藥。在富興的老人會館,洪添福有跟楊玉蘭對唱過十送金釵。楊玉蘭擅長用採茶腔或山歌腔說唱,別有風味,時人稱為揚玉蘭調。林春榮也提到 (楊寶蓮2004/1/5訪) :楊玉蘭大林春榮八歲左右曾經合作一起賣過藥,楊玉蘭擅長說唱,甚至快將整齣山伯英臺皆能倒背如流。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資料中提及:表演客語說唱是集合文學、語言、表演一體的綜合藝術,客語說唱的唱本是說唱藝人的腳本,是說唱藝人最重要的依據,也是最主要的民間口頭文學,最能表現客家人的思想、情感。臺灣客語說唱的內容可分為五類:(1) 歷史傳說、(2) 演繹佛經、(3) 說唱時事、(4) 勸世勸善、(5) 勸人行孝。其中楊玉蘭唱的《十歸空》就是屬於 (2) 演繹佛經,楊玉蘭是用說和唱的方式來說明九個歷史上名人:釋迦、彭祖、孔子、李廣、董永、石崇、秦始皇、韓信、孔明,雖然這些名人常顯赫一時,最後往往如過眼雲煙,化為塵土。歷史名人每一個人都有完整的故事,最後再以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妻也空來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總括作結。   根據楊寶蓮在「臺灣客語說唱」書中整理楊玉蘭作品,有:《十歸空》(鈴鈴)、《講得好》(遠東JO80)、《揚玉蘭勸世文》、《娘親渡子》等。採茶劇作品不少,如《陳三五娘》(美樂HL322-325)、《貍貓換太子》(上集,美樂HL328-330)、《貍貓換太子》(下集,美樂HL331-3334)、《薛仁貴回家》、《唐僧出世》(遠東JO131-135)、《孟姜女》(遠東JO145-148) 《八角水晶牌》(遠東JO149-153)、《偷龍轉鳳》(遠東JO159-162)、《梅月姑》(遠東JO111-120)、《石平貴取軍量》(遠東JO106-108)等,因為揚玉蘭本來是採茶的,所以純粹個人演唱的說唱作品較少。
Expertise 《十歸空》(鈴鈴)、《講得好》(遠東JO80)、《揚玉蘭勸世文》、《娘親渡子》等。採茶劇作品不少,如《陳三五娘》(美樂HL322-325)、《貍貓換太子》(上集,美樂HL328-330)、《貍貓換太子》(下集,美樂HL331-3334)、《薛仁貴回家》、《唐僧出世》(遠東JO131-135)、《孟姜女》(遠東JO145-148) 《八角水晶牌》(遠東JO149-153)、《偷龍轉鳳》(遠東JO159-162)、《梅月姑》(遠東JO111-120)、《石平貴取軍量》(遠東JO106-108)。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