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羅蘭英
Review   羅蘭英女士 (1935出生),苗栗大湖人,曾在中壢閩南劇團「新鳳園」學唱小旦,共約二年時間。18歲與劉邦順結婚 (1920出生,新竹縣新埔鎮南平里人氏),根據楊寶蓮於「臺灣客語說唱」書中(西元2004年8月18日在新埔羅宅訪談羅蘭英本人),羅蘭英女士回憶過往:羅女士十三歲就很喜歡唱山歌,十八歲就嫁到劉家,一直到三十歲都和先生一起組「劉邦順賣藥團」在花蓮、屏東、東勢、桃、竹、苗等客家庄做「撮把戲」、賣膏藥、一些樹頭、神藥、火烙藥為生。後來因為電視興起,漸漸就沒做了,並改組「羅蘭英歌唱團」,以打八音為主,羅女士是負責打頭手和唱,唱「北管」,大部分和湖口圓山的「廖屋八音團」合作。   羅蘭英在未結婚之前曾搭過的中壢的閩南聚團「新鳳園」,那時專由阿林這個人講戲文,亦曾向莊木桂學過採茶,當年常唱內容有: 【平板】、【山歌子】、【打海棠】、【十八摸】、【上山採茶】、【繡香包】、【進妹房】、【陳仕雲】、【耀酒】、【苦李娘】、【十二月古人】、【月清古賢人】、《殺子報》、《劉庭英賣身》、《盤古開天》、《仙伯送英臺》、《英臺報住所》、《十拜梁哥》、《七寶龍鳳箱》、《劉秀復國》、《王寶釧》、《陳世美不認前妻》、<曹安殺子為救母行孝歌>、<劉不仁不孝回心歌>、<種竹歌>、<勸世文>、<雜歌>、<感情山歌>、<娘親渡子歌>、<地動歌>、<青春樂>等,他曾將部份內容編成小冊子,已出版三版,但未註明出版時間和出版書局。(資料來源:楊寶蓮-臺灣客語說唱)   對於羅蘭英女士在客家新聞中,也有提到她曾與「徐木珍」鬥嘴鬥山歌,徐木珍在十三、四歲(還沒轉骨時),就敢佬人拚山歌,而年紀大徐木珍10歲的羅蘭英早就佩服徐木珍的歌聲,6年前受友人之邀一起「拚山歌」,從接句相褒、應答,到最後動氣鬥嘴,場面沸騰,被視為百年難見的鬥歌盛會。另外關於客家歷史,羅女士也提到:回憶當年阿梅丑兩公婆、大湖張原妹、新埔戴榮相也曾在「劉邦順賣藥團」幫忙過。劉邦順是頭家,專門負責文武場,四十年前賣藥生意好時大約一天已千餘元收入,但是因為孩子多,所以生活十分辛苦,後來,因為賣藥生意式微,所以拜葉金河為師,在三十至四十歲間組成羅蘭英歌唱團,重要徒弟有曾玉英和范元妹等。
Expertise 【平板】、【山歌子】、【打海棠】、【十八摸】、【上山採茶】、【繡香包】、【進妹房】、【陳仕雲】、【耀酒】、【苦李娘】、【十二月古人】、【月清古賢人】、《殺子報》、《劉庭英賣身》、《盤古開天》、《仙伯送英臺》、《英臺報住所》、《十拜梁哥》、《七寶龍鳳箱》、《劉秀復國》、《王寶釧》、《陳世美不認前妻》、曹安殺子為救母行孝歌、劉不仁不孝回心歌、種竹歌、勸世文、雜歌、感情山歌、娘親渡子歌、地動歌、青春樂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