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江玉玲
Review   江玉玲女士為景勝戲劇團的團主 (原名榮英戲劇團),是家族性劇團,父親為客家戲的名角江福榮、先生為景勝劇團負責人林保木、公公婆婆也都為客家名角林三郎和徐夏妹。江玉玲在十八歲就進入戲曲界,入行將近22餘年,曾在德泰歌劇團、金興社歌劇團演出,主要擔綱演出苦旦和武旦,再演出上有一定的水準,目前景勝戲劇團行政事務皆由她處理。歷年作品如: 審寇珠、梧桐冤、收八戒、鯉魚奇緣、一世情、秦香蓮、三更冤、白蛇傳、豹子頭、林沖、桃花仙子…等等。   景勝戲劇團成立於民國九十二年,雖然劇團成立的晚,但是團員資歷皆不淺,負責人林保木及團主江玉玲,以四大理念來經營劇團: 開創客家戲曲里程、創造傳統戲曲未來、發揚客家文化精神、傳承客家戲曲經典。在景勝戲劇團的簡介,他們表示:「要有著年輕人的活力、構想,並秉著精益求精的信念,期盼能夠將客家戲曲的表演藝術介紹至各地、各階層,展現客家文化本體的特殊性。成立劇團不只為了延續客家戲的本土文化,更為了將客家戲曲開創新局,力求創新與突破,無論在編劇導演舞臺技術上,都能擺脫舊式客家戲的風格。景勝戲劇團也將積極的推廣客家藝術文化,拓展客家戲曲的欣賞人口,努力使客家傳統大戲在年輕一代中重新紮根。也希望藉由每一次的演出,讓客家戲能走出更嶄新的一片天空。」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希望:客家戲曲有人看。   景勝戲劇團負責人林保木及團主江玉玲,一路看著戲劇從興盛到沒落。想起戲劇的興盛時期,不論大小都會在戲臺下等候著戲劇的開演,大人會請小孩不要胡鬧認真看戲,小孩則是一邊看戲一邊到旁邊買東西玩樂,那樣的感覺回憶起是這般的溫馨。如今感嘆在電視的聲光刺激下代替了傳統的戲劇,所以景勝戲劇團更要求新求變、效法閩南班明華園劇團的改變精神,哪怕花下重的成本、甚至花大把鈔票請人做譜,也要將戲劇做到能成功奪得觀眾的視覺、聽覺效果,並以細膩、精緻化為導向,要求主角、陣容、音樂都不落人後,就是希望可以繼續將客家戲曲推廣下去。   除此之外,他們也希望,客家戲曲的比賽要公正、要有明訂的規則、要做到每個戲劇團都能信服,若是評審的結果是不服的,將會影響深遠,甚至造成客家戲劇沒落。另外,補助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標準,不能將戲劇團的、跳舞的、客家八音的混為一談,因為所花的成本和精力不同,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最後他們認為振興文化不是說說而已,是要實際去執行的。景勝戲劇團擁有無限創新的潛力,將此客家傳統戲曲發揚光大,景勝戲劇團未來表演將是眾人所期待的。
Expertise 苦旦和武旦 歷年作品如: 審寇珠、梧桐冤、收八戒、鯉魚奇緣、一世情、秦香蓮、三更冤、白蛇傳、豹子頭、林沖、桃花仙子…等等。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