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鄒秀娥
Review   鄒秀娥,父親耕田為生,家中十個兄弟姊妹,經濟負擔甚大,國小畢業後,鄒秀娥當時考上初中,但是家境不允許她繼續升學,雖然母親支持鄒秀娥讀書,但父親總是擔心繳不出學費,而家中人口又多,父親認為讀書不如學技藝,鄒秀娥小時就喜歡聽廣播,並且會跟著哼唱曲調,唱得有模有樣,父親知道女兒對戲曲有天分,便提議鄒秀娥去戲班學戲,於是十四歲那年,進入新永光戲劇團學藝,進入劇團的第二天,鄒秀娥就已經能登臺演出小角色。   客家採茶劇團過去在演出時通常是沒有劇本,只憑記憶由「講戲先生」在開演前的空檔,以講戲的方式簡單敘述情節大綱、分配角色,並指示特殊戲劇情節及舞臺效果,然後根據劇情大綱,由演員在舞臺即興演出。如果「講戲」人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加上演員表演能力強,便可以提供劇團更大的施展空間,表現演員魅力,製造戲劇的趣味性,拉近舞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也許是天賦異稟,鄒秀娥吸收力強,領悟力高,唱曲和身段一教便會,老師十分讚許,很得老師疼愛,記憶中,鄒秀娥不曾被老師打罵。   劇團裡的老師看出鄒秀娥的天分,於是只要有角色適合,便會讓鄒秀娥上臺演出,並常常出班到別的劇團演出。有些客家劇團並沒有自己專屬的演員,只有團長而已,爭取到演出機會時,再由其他劇團調來演員,鄒秀娥由於各式角色都能演,因此鄒秀娥不管是小生、小旦、苦旦、三花都能得心應手,演來絲絲入扣,前後曾待過新永光、新盛園、龍鳳園。   鄒秀娥 16歲至18歲專攻花旦,19歲開始演小生,20歲至28歲在桃園縣新勝園歌劇團擔任小生角色,29歲至32歲回新永光歌劇團擔任小生,33歲進入龍鳳園戲劇團任職小生。她在傳統戲曲界,生、旦、淨、末、丑等各種角色均飾演過,曾在龍鳳園戲劇團專攻生角、旦角職務,但是客家採茶大戲劇團演出機會減少,主要是表演廟會酬神性質的外臺戲為主,偶爾應政府之邀或主動向政府相關單位爭取公演的機會。戲班經營不易,班主和演員只好遊走至各劇團演出以增加收入,或是四處兼職以養家糊口。當時在「龍鳳園戲劇團」的鄒秀娥就兼營綜藝團服務內容有:結婚喜慶、卡拉OK、康樂晚會、辣妹鋼管秀、節目包辦、燈光舞臺設計等。45歲後又再回到新永光戲劇團的鄒秀娥,常常受邀公演及表揚。   鄒秀娥感嘆客家戲的沒落,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扶植客家劇團,協助劇團擴展戲路,增加演出的機會,多提供在客家電視臺與國家劇院演出的機會;或至全臺灣巡迴演出,甚而到中國大陸交流演出、赴國外演出宣慰僑胞。並加以改善演藝人員的生活,提升從藝人員的社會地位;讓客家劇團的演藝人員有明確的前途與未來,鄒秀娥也認為劇團要能持續推動,只有家族成員都在戲班中打拚才有希望,若能夠扭轉「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的傳統觀念,民眾願意將子女送到戲專或劇團學習客家戲,吸收更多的年青人才投入客家戲,這樣客家戲才會有發展。
Expertise 小生,苦旦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