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李慶銓
Review   李慶銓,嘉義人,後遷至桃園中壢,小時在戲班長大,父親李幼元為後場樂師,擅長嗩吶、胡琴,母親黃對妹為前場演員,專攻花旦,由於環境使然,李慶銓從小便在劇團幫忙,國小四五年級時便能上臺擔任臨時演奏,並跟隨父母四處搭班,曾入竹東「竹勝園」戲班、永興園...等,演藝生涯至今約40年。   退伍後的李慶銓不想再顛沛流離討生活,希望能有穩定家庭生活,經營起照相館生意,經濟也獲得穩定,而妻子劉鳳春,也是客家採茶戲前場演員,也許是血液中帶著戲曲的遺傳因子,李慶銓在三十六歲那一年,重拾幼年記憶,回到戲班擔任文武場樂師,主要負責鑼、鼓的打擊。   客家採茶戲班的演出人員分為「前場」與「後場」。前場是指負責演出的演員,後場則是負責伴奏的樂團。 「後場」又稱為「文武場」,採茶戲班的「文場」是指負責旋律樂器的樂師編制,主要負責胡琴、笛子、嗩吶、笙、揚琴、三弦、秦琴、中阮等樂器演奏。民間戲班的演出配置文場樂師一至二人,一人負責高音的二弦(小椰胡),一人負責低音的胖胡(大椰胡),或者嗩吶。較正式的演出則增加上述許多種文場樂器,樂團規模也增至十多人。「武場」指負責打擊樂器的樂師編制,主要負責鼓、大鑼、小鑼、鈸、夾塞、敲仔等。通常負責武場的樂師有兩人,一人負責通鼓、敲仔、夾塞,另一人負責鑼、鈔。   李慶銓曾搭過許多班社演出,對於樂器,李慶銓從沒有拜過師父,全憑自己體會摸索,聽過的曲調,練習幾次之後,便能演奏,可謂無師自通,曾經待過勝拱樂、新永光、羅東太平、竹東的金飛社,連進興等班社,目前仍時常搭班演出。而其子得父之真傳,如今也在新竹北埔的松興戲劇團擔任樂師。
Expertise 鑼、鼓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