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3秒, 共找到 842 筆資料,顯示第 501 到 6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title area_name country_name address explanation url remark latitude longitude
魚藤坪休閒農場 苗栗縣 頭屋鄉 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一鄰明德路5號 位在126縣道上,擁有臨眺明德水庫的最佳位置,是一座以香草為主題的農場,除了園區內種植多種藥草植物,供應各式花茶、香草料理,也規畫了青草湯浴區、青草藥包DIY的課程,另外,還設計了農夫體驗一日遊的活動,由導覽達人親自帶領,認識明德水庫周邊的人文與自然風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2 24.5893933 120.9169466
懷舊之旅 苗栗縣 三灣鄉 三灣老街自文化街開始,延伸至中山路,並包括了橫向的民生、民權、民族三條街道,以及肚兜角田莊。不妨穿梭在巷弄之間,看看往日客家人生活的場景,或者直抵肚兜角,欣賞連綿不盡的綠色稻田,順便再瞧瞧錯落其間的客家三合院屋,度過一個兼具人文與自然之美的懷舊時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3
五穀廟 苗栗縣 三灣鄉 五穀廟,創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是從竹南五穀宮分香而來,原是一座小廟,後來因為關刀山大地震而摧毀,當地鄉民集資重新打造如今所見的兩層樓建築,一樓主祀神農大帝,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的五穀大帝誕辰,是地方上的盛事,善男信女齊來參拜;一樓為崇仙宮,主祀呂洞賓,相傳光緒年間,仙公曾經顯靈,當地人於是建廟敬拜。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4
山灣咖啡 苗栗縣 三灣鄉 苗栗縣三灣鄉銅鏡村小銅鑼圈9-19號 熱情親切的女主人鍾雪鈴,一手打造出這座極具歐洲風情的庭園咖啡館,讓這裡總是飄著咖啡香與香草味,讓遊客一來就上癮,總是念念不忘這裡迷人且悠閒的氛圍,一再思念起這兒的新鮮水果冰茶、薄荷冰茶、濃郁綿密的起司蛋糕、迷迭香煎雞排,然後,再巴巴地重遊舊地一解相思。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5 營業時間:時間:10:00~22:00(周一、周二公休) 24.6714790 120.9693060
來食茶打嘴鼓 苗栗縣 三灣鄉 苗栗縣三灣鄉三灣村民生街29號 由三灣地區的田媽媽家政班成員林秀鳳所經營,主要提供傳統的客家小點、美食料理,因為林秀鳳也是茶葉產銷班的成員,所以在烹調中都會以茶入菜,包括烏龍茶粽、綠茶紅發糕及椪風茶湯圓等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6 24.6546958 120.9557113
獅潭鄉。大湖鄉。卓蘭鎮。 苗栗縣 許多人將獅潭、大湖、卓蘭等地,通稱為內山、後山,因為高速公路從頭份往苗栗市走的途中,它們就位於一連串山脈的山背處,所以有這樣的稱呼。         內山的獅潭鄉,為南北走向的縱谷,境內茶廠、蠶桑農場林立,還可以品嚐得到美味的仙草,是鄉內最特殊的人文印象。         內山的大湖鄉,從清朝開始就有客家人進駐,初期以種植稻米為主,後來樟腦業興盛,至今則發展精緻農業,草莓成為出產的大宗。         內山的卓蘭鎮,入墾的漢人中大多為客家人,其中又以來自廣東饒平縣的詹姓先民最為知名,至今都是地方上的第一大姓,詹氏祖廟「繼述堂」,更是鎮內知名的文化古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7 交通方式(開車):建議以獅潭為據點,抵達後,再循台3線,串聯大湖鄉、卓蘭鎮。獅潭:南下者走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左接124縣道,至珊珠湖右接台3線,往獅潭方向;北上者,走中山高下苗栗交流道走台6線,抵汶水轉台3線,往獅潭方向即達。
汶水老街 苗栗縣 苗栗縣獅潭鄉竹木村汶水17鄰44號 隨著樟腦業的沒落,曾經是前山與後山貨物集散地的汶水,也沈寂了下來,直到造街運動下,才帶來了另一波觀光人潮。人們來此逛老街,欣賞著各式各樣的老東西、草編品,懷想昔日先民生活的點點滴。 在各種草編品當中,最具特色的就屬「茶壽」,發明人是當地客家婦女陳大妹,利用稻草可以保溫的原理,模擬鳥巢的方式編織出來的保溫壺。至於將它發揚光大的則是劉玉英茶壽生活坊的劉老師,將傳統與創意結合,發展出一系列的稻草相關工藝品,比如:便當保溫、奶瓶保溫茶壽,除此,她極樂於技藝的傳承,經常奔走四處,教導茶壽的編織技巧。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39 24.4577536 120.8758466
仙山靈洞宮 苗栗縣 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46號         人們尊稱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呂洞賓)和司命真君為三恩主,是苗栗縣地區客籍人士相當尊崇的神明,境內共有十三座供奉廟宇,位於新店村的這座靈洞宮,創建於1941年,1979年時則因拓寬道路,才將廟宇移到現在的位置。本宮位於仙山山腰處,位處高地,視野極佳,不管你是否為信徒,都值得來此一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1 24.5424713 120.9215590
義民廟 苗栗縣 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46號 興建於民國前5年(1907年),是一棟珍貴的百年廟宇,最初的正殿為木造建築體,經年頹圮毀壞,曾在民國79年重建。有別於其他義民廟大多坐北朝南的格局,這座義民廟則為坐南朝北,因為獅潭狹谷面向北方,為了鎮住風口,才採取如此特殊的佈局。至於鳴鳳古道的入口,就位於廟旁的小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0 24.5424713 120.9215590
咕咕嚕博士貓頭鷹之家 苗栗縣 獅潭鄉 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7鄰61號 主人劉敏瑾是客家人,為了扭轉客家庄將貓頭鷹視為不祥之物的印象,特地開設了這座貓頭鷹教室,專門介紹貓頭鷹生態棲地,也同時規劃了貓頭鷹彩繪DIY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深受親子遊客的喜愛。除此這裡也規畫了客家文化深度之旅,並供應餐點。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2 24.5418639 120.9217103
由仙山仙水製成的仙草 苗栗縣 仙山地區因擁有極為潔淨甘美的泉水,而有仙山仙水的雅稱。當地的居民,於是用仙山種植的仙草,再以仙山的泉水製作成仙草凍,因為不加任何防腐劑,風味好、口感佳,成為獅潭地區最為著名的特產美食。其中由仙山食品工廠所開設的餐廳,提供各式以仙草為主料的甜品,極受遊客喜愛。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3
大湖舊事 苗栗縣 大湖鄉 大湖開始有客家人的進駐,可追溯到清咸豐時期,廣東客人來台,打下一片江山。這裡的客家聚落眾多,傑出人才輩出,比較知名的有羅福星以及涂敏恆,前者為抗日事件的先鋒者,後者創作多首的客家山歌,流傳至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4 交通方式(開車):1. 大湖觀光風景線上(省道台3線130.5K)2. 國道一中山高(梅花1)到苗栗/公館交流道往苗栗方向直行約 5 分鐘,可以看到苗栗東西向快速道路台72(盾牌72),上台72 往大湖方向,走到底接平面道路(省道台3線130.5K)約10分鐘,就可以看到"大湖酒莊"停車場。
羅福星紀念館 苗栗縣 大湖鄉 苗栗縣大湖鄉靜湖村200號 為紀念抗日志士羅福星所設,是一棟地上4層、地下1層的建築物,外觀設計兼融了現代感及中國風,極具特色。紀念館於民國89年啟用,主要陳列客家相關的文物,也提供場地做為教學之用。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5 24.4295539 120.8872137
昭忠塔 苗栗縣 大湖鄉 位在羅福星紀念館旁,主要為安置羅福星等烈士的遺骸,以及褒揚他們對革命所奉獻的心力,塔的前方即是當地的信仰中心——義民廟,廟內懸掛了多幅表揚羅福星英雄事蹟的匾額,以及清乾隆年間奏章的複製品,內容有關褒忠義民的史料,真蹟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6
法雲寺 苗栗縣 大湖鄉 位於汶水村的半山腰上,興建於1914年,是早期台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由拓墾大湖地區的吳定新、吳定連兄弟所發願建造。廟內供奉的觀音神像,曾於關刀山大地震中損毀,信徒於是捐贈善款,打造了一尊重達一萬台斤的大理石觀音像,從緬甸海運來台,當時因交通不便,陸運的過程全由人力以絞車運送,過程耗費1月有餘,這段佳話至今依舊被津津樂道著。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7
大湖草莓文化館及休閒酒莊 苗栗縣 大湖鄉 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八寮灣二之四號 文化館的1樓是農特產品展售區域;2樓為放映室與DIY體驗教室;3樓為展示區,逐一介紹草莓的生長與種植的常識;4-5樓則為景觀餐廳。 酒莊位在草莓文化館的後方,來此一遊,除了可以了解製酒的過程、免費試飲草莓酒之外,當然啦,也是購買伴手禮的好選擇,這裡最具人氣的,首推香甜可口的「湖莓戀」和「陶然紅」的草莓酒,以及不添加防腐劑的草莓醬。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8 24.4303880 120.8696260
雪霸國家公園汶水行政中心 苗栗縣 大湖鄉 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水尾坪100號 占地遼闊的行政中心,不僅是管理處員工辦公的地方,更是遊客經常到訪之處,一來是為了參觀裡面的展覽室以及視聽館,二來更是為了到後方的生態池逛逛,欣賞山水輝映成趣的美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49 24.4502951 120.8786185
醉心亭飲食店 苗栗縣 大湖鄉 苗栗縣大湖鄉南湖村南昌路65號 位在車水馬龍的台3線上,是在地人經常造訪的客家料理餐廳,店面雖不大,歷史卻很悠久,傳衍至此已經是第三代。想要在大湖品嚐道地的客家菜,找醉心亭準沒錯,薑絲大腸的口味酸鹹適中、白斬雞醮桔醬滋味更是一流,不管是宴請親朋好友,亦或是炒幾盤下酒菜,都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0 24.3999276 120.8673942
山水居 苗栗縣 大湖鄉 苗栗縣大湖鄉栗林村佛陀山路5-3號 位於大湖佛陀山山入口處,本來以種植果樹為主,因為可以登高遠眺山巒美景,後來開設起景觀餐廳與民宿,餐廳供應客家美食料理與節令水果大餐,尤其在草莓季時會推出草莓大餐,比如:草莓香腸、草莓豆腐與草莓蝦球,深受客人喜愛。至於民宿,復古風格的房間雖只有3間,但是主人在整體空間規畫上卻極用心,建築外觀融合了磚紅石材的硬朗、原木的沈穩,園區則以生態工法來造景,悠遊其間,只覺滿眼綠意、心曠神怡。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1 營業時間:時間:10:30~18:00(周日至周四)、10:00~22:00(周五至周六) 價格:套餐300-350元、排餐480-580元、飲料150-200元 24.3778597 120.8441520
峨崙廟 苗栗縣 卓蘭鎮 苗栗縣卓蘭鎮昭永路 興建於道光年間,廟內主祀三山國王,是客家人傳統的信仰中心,也是鎮內最古老的廟宇。關於此廟,最為傳奇之處在於廟內失而復得的古鐘。據說日據時期,為了製造砲彈,日人搜括了鎮裡所有的金屬物,當然也包括了這座古鐘,當時所有人都以為鐘已被熔化了,沒想到30多年後,廟祝張立春先生卻在大湖警察分局發現了這座,經過不斷地交涉後,終於在民國71年元宵節前,迎回這座在外漂流多年的古鐘。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2 24.3108530 120.8261280
繼述堂 苗栗縣 卓蘭鎮 苗栗縣卓蘭鎮新榮里民權路 為詹姓宗親的祖廟,當初詹家祖先來台拓墾,此後子孫綿延,人口多到可自成一村鎮,走在卓蘭鎮上,10個有6個都姓詹。詹家祠堂為一棟單進式建築,興建於清光緒年間,至今有上百年的歷史。祠堂內最珍貴的就屬欽點「御前花翎侍衛」的匾額,為清廷御賜官銜時所贈,昭顯詹家祖先豐功偉業的過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2 24.3107070 120.8268070
花露花卉農場 苗栗縣 卓蘭鎮 卓蘭鎮西坪里43-3號  開設於民國70年代,以培育盆栽花卉為主,種類多達百種以上,現在也是國內最大的聖誕紅生產農場。除此,園內供應水果香草餐及有機蔬菜餐,也歡迎遊客參加DIY的活動,自己親手製作美麗的盆栽以茲紀念。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5 24.3369879 120.8240513
vilavila農場 苗栗縣 卓蘭鎮 卓蘭鎮西坪里3鄰西坪33-1號 歐式的建築,加上法國普羅旺斯的園區景觀,讓這裡成為許多人的最愛。人們來此觀賞滿園的美麗花草,也為了品嚐各種香草餐點,一邊享用精緻的餐點,一邊陶醉在美景裡,可謂人生一大樂事。如果你待得夠晚,還可見識到山區絢爛的夕陽哦!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6 營業時間:時間:10:00~18:00
長春觀光農園買楊桃 苗栗縣 卓蘭鎮 苗栗縣卓蘭鎮內灣里東盛路8號 與葡萄同為卓蘭兩大水果產物,盛產期在每年的9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果形大、甜份足。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57 營業時間:房價:2500元起 24.2988020 120.8570900
南庄鄉的過去與現在 苗栗縣 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小東河25號 漢入進入本鄉開墾,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嘉慶年間。日據時期,則因為發展林、礦業,讓南庄繁榮一時。林礦業沒落後,居民善用南庄天然地理條件,開始發展相當多元的當地產業,比如桂竹筍、鱒魚、香菇、金花石蒜,以及一葉蘭等等。 鱒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海拔800公尺以上的篷萊、東河及鹿場等地,因為溪水清澈、氣候適宜,所出產的鱒魚肉質鮮美,其中又以春谷養鱒場規模最大,足以供應全省的需求,目前此處也開設餐廳,提供饕客品嚐鱒魚的各式料理。 香菇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海拔450~800公尺的山間,以段木栽培,且全年均有生產,有別於一般的太空包培植,口感較為脆嫩,以蓬萊村和東河村產量最多。 一葉蘭的復育,主要以外銷日本為主,生長於海拔1500到2500公尺之間的以二坪地區,開花期中在春天時節,花色粉紅,精緻小巧。 金花石蒜,花色金黃、花形優美,非常適合作為插花的材料,開花期約在每年的8~10月,大多集中在蓬萊村、南江村、東河村一帶。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65 營業時間:房價:3500元起 24.5699350 121.0009390
余媽媽香菇園 苗栗縣 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8鄰7號 原來是以段木栽培香菇的三合院落農場,後來也兼營民宿與餐廳,尤其在每年5月到隔年3月的香菇盛產季,所推出的香菇大餐極受客人喜愛。這裡的料理融合客家與賽夏族的口味,不管是鮮炸香菇還是獨特的鹹米麻糬都讓人再三回味、念念不忘。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88 24.5618094 121.0449768
山行玫瑰咖啡 苗栗縣 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12鄰25-1號 「山行」是詩人杜牧〈山行〉一詩中的意境,「玫瑰」是主人喜愛的花卉,兩者結合,蘊含著一個家族在山裡打造美麗夢境的努力,變成了南庄鄉最熱門的休憩場所。這裡處處是景、時時迷人!這裡供應的餐飲,不管是精心調理的水果茶,或者芳香撲鼻的玫瑰咖啡,讓人不沉醉也難。 另外,這裡也提供住宿,房間不多,僅僅3間,我們到訪時正好客滿,主人於是建議非假日前來體驗,直說:愈是寧靜,山行玫瑰愈是有味道!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299 24.5618094 121.0449768
容園谷景觀渡假山莊 苗栗縣 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18鄰17 號 容園谷最初是主人自家度假休憩的地方,後來因為朋友的鼓勵,決定讓遊客也一起共享精心規畫的庭園景觀,便於4年前開放餐飲區域,經營民宿也只是半年前的事。 園區內花木扶疏,景致優美,民宿建築則採歐式風格,裡面總共有13間房,可供2~6位房客住宿,10人以上的小團體還可以預約合菜,小家庭或三五好友可以前往南庄街上品嘗美食,或自帶烤肉用具料理。 用餐區散落在偌大的庭園中,包括室內空間與露天咖啡座,點一杯飲料,悠閒地坐在綠林之中,享受山中的寧靜,正是容園谷提供給遊客的最大恩寵。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0 24.5281672 120.9818962
三義木雕之旅 苗栗縣 三義鄉 三義有2條深具特色的木雕街:一條位在省道上的水美街,以大型的店家為主;另一條位於廣聲新城上的神雕村木雕街,街道較為精巧,兩旁林立著許多當地人所開的木雕專賣店,以及藝術家所開設的工作室,想要採買具有特色的木雕作品,這裡可是挖寶的好地方。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38
栗田庄民宿 苗栗縣 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小東河17-2 號 在南庄鄉開設民宿多年,栗田庄早已是當地住宿景點的大熱門之一,主人陳智夫是一位從台北退休到此定居的老師,為人親切熱情,朋友有事相求,他也是二話不說鼎力相助,轉而經營民宿,這種個性經常讓住客備受感動。 栗田庄最近才整個將住宿空間重新設計裝潢,格調十分優雅,總共8間的客房各有不同的風貌:「現代唐風」流洩中西合併的美感,適合小情侶與夫妻;「浪漫海洋風」以湛藍色調打造清爽的海島風情;「維多利亞花園」則讓人有如英國貴族般的享受,每一間都是驚奇,每一間讓人想親自體驗。 這裡也提供餐飲、咖啡,閒暇時來一杯咖啡、花茶,肚子餓了也可以嚐嚐精緻的西式套餐,重要的是,記得與陳老師多聊聊南庄的故事,他可是在地的嚮導,要找好吃的、好玩的,問他準沒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1 24.5749145 120.9960530
十字路車站 嘉義縣 竹崎鄉 原是屏遮那與多林之間的一站,後來火車不再停靠,所在村落曾有的榮景也不復可見,石造的火車站也失去了往日的丰采,只剩下火車鐵軌還靜靜地躺臥在站前的地上,流連其間,強烈地感覺到:物換星移、人事全非的唏噓!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33
清安村舊事 苗栗縣 清朝時期,黃南球創設「廣泰成」墾號開發內山伐樟取腦,獅潭的汶水是當時的貨物集散地及交通樞紐,部份客籍人士更循著汶水溪溯流而上,進入泰安鄉內海拔最低的汶水溪河谷,即現今清安村的所在地,因為汶水溪在此和洗水溪匯流,客家先民於是稱呼它為「洗水坑」,是以泰雅族居民為主的泰安鄉境內,唯一客籍族群占多數的聚落。 隨著樟腦事業的式微,汶水榮景不再,連帶地,作為前哨站的洗水坑也跟著繁華落盡了!至今,只能在清安老街上,尋覓先民的蹤跡。 老街就位於清安村的中心地帶,是一條「丁」字型的街道,因為經過社區總體營造規畫,街景已煥然一新,兩旁房舍不僅掛起了統一的木製招牌,連外牆也多半換上古色古香的木頭,再加上重新鋪設的石板路,悠遊其間,就好像置身在昔日的場景裡。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2
新埔的海堤與車站 苗栗縣 通霄鎮 新埔海堤,位於秋茂園後方,是觀浪、看夕陽的最佳地點,這裡有木棧步道、供休憩的座椅,以及遮陽的涼亭,極受遊客歡迎;新埔車站,是縱貫鐵路海線中,最靠近海邊的一座日式木造火車站,造型典雅、風格精緻,頗值得細細觀賞。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2
清安豆腐店 苗栗縣 泰安鄉清安村洗水坑49號 老街上最受青睞的特產首推豆腐,至於最為知名的店家,就屬丁字路口上的這家60幾年的老店,由古家人經營,傳承至今已有三代,它沒有太過富麗的裝潢,卻用遵古法、純手工自製的清豆腐,以及變換出來的數十道豆腐料理,牢牢抓住懷舊人的脾胃。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3 交通方式(開車):*三義:北上者,可開車走中山高速公路至三義交流道下;南下者,走北二高者至新竹交流道接中山高抵三義交流道下。*銅鑼:可開車走中山高於苗栗交流道下,轉接台13線往銅鑼方向;或者搭乘台鐵於銅鑼車站下即可。 24.4465196 120.9052497
橫龍古道 苗栗縣 泰安鄉 日據時期為聯絡汶水與泰安鄉山區的通道,其中跨過橫龍山這一段的路程便是橫龍古道,入口就位於錦水溫泉飯店前的一條產業道路,現在為登山健行、賞楓、尋幽的最佳路線之一。春夏來此,滿眼翠綠欲滴,偶遇雲霧飄渺,宛若置身夢境一般;秋冬之際行走期間,沿途楓林夾道,浪漫又美麗。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4
騰龍吊橋 苗栗縣 泰安鄉 架設於汶水溪上的聯絡吊橋,可以由此進入騰龍溫泉山莊,如果逢旱季溪水不高,一般的車輛可以從溪底駕車直接進入山莊,否則就得慢慢的扛著行李走一段古色古香的吊橋,順道欣賞四周的景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5
日出溫泉渡假飯店 苗栗縣 泰安鄉 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橫龍山34號 結合峇里島與日式禪風的設計理念,日出溫泉在泰安溫泉風景區,已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風格。為了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旅館規畫出不同的溫泉設施:套房中的獨立泡湯池,擁有面山的好景致,讓你不必擔心春光外洩,可以毫無顧忌地享受裸湯的樂趣。半露天湯屋,座落在飯店的頂樓,可以透過大面積透明玻璃的取景,奢侈地將山色美景坦蕩蕩的匯入眼簾。戶外泡湯區,則設計了六個功能各異的池子,藉著有層次的水瀑和人文造景穿插其中,極具層次感和視覺效果。 除此,這裡提供的餐點,每一道都是五星級飯店主廚的精心傑作,主要採用泰安在地的食材,當季蔬果、魚類、放養山禽,並融合了客家與泰雅族的餐飲特色,變成了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佳餚。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6 交通方式(開車):國道 1 號 ( 中山高 ) →三義交流道下右轉→往三義市區(省道 13 號木雕北街)→約 二公里 左轉上山(縣道 130 號)→至三叉路口轉右上→往神雕村(廣聲新城社區)→三義木雕博物館 24.4697726 120.9714920
銅鑼鄉。三義鄉。 苗栗縣 銅鑼鄉 山線的銅鑼鄉,因為境內面積廣大的樟樹林,在日據時期,成為樟腦製造業的主要據點之一。然而物換星移之後,榮景不再,只剩下少數幾家,東華樟腦廠便是其中最為知名者。 山線的三義鄉,初期的客家移民主要來自廣東四縣,少部分是海陸地區,他們落腳在雙潭村、廣盛村、雙湖村一帶,直到現今,因為福、客族群融合,再加上許多神明都為兩族所共同信仰,客家的蹤跡並不明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7
銅鑼舊事 苗栗縣 銅鑼鄉 銅鑼原名為「銅鑼灣」,因為初墾地三面環山,地形就像銅鑼而有此稱。至於銅鑼鄉的發展,其實就等同於北台灣許多山區的開發史,可以依樟樹、茶樹,以及油桐樹這三種經濟作物來分段說明:早年化學工業不甚發達的時代,樟樹是藥材、香料、殺蟲劑的重要原料,從明末清初,台灣就是伐樟取腦的大本營,等到樟樹砍伐殆盡了,人們便在已然光禿的山坡上種植茶樹;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備戰,強迫山區居民將賴以維生的茶樹砍倒,改種油桐樹,因為它可以製造小型潛艇的防水劑、飛機螺旋槳的潤滑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桐油的重要性大減,然而鬆軟的樹幹卻可以製成火柴棒、柴薪,以及木屐,是當時不可或缺的民生用品;民國60年代後,桐油有了替代品,國人不再用柴火、穿木屐,油桐樹於是在山頭寂寞地花開花謝了20多年,直到桐花祭的舉行,它的美麗才被投以關愛的眼神,它的哀愁過往卻沒有多少人了解。 在這裡,我們發現了樟樹村的舊地名,還找到了一家東華樟腦廠;在九華山,我們看見順著地勢高低起伏的茶園,栽植的是烏龍品種;在海拔約530公尺左右的雙峰山,每到五、六月時,我們就會注意到山頂白了頭,會興沖沖地走進山間來到樹下,讓花朵如雪花般飄落到襟上、手上,緊緊地盯著,將它的身影輕輕地收進心坎裡。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08
通霄舊事 苗栗縣 通霄鎮 通霄原稱為「吞霄」,是道卡斯族的社名。日據時期,以當地的虎頭山(九華山的舊稱)高聳入雲霄,便改稱為「通霄」。相較於山線的鄉鎮,臨海的通霄有著較為寬闊的田野,從清初就有漢人入墾,福佬人來得早,進駐海岸平原從事農業及鹽田業,晚來的客家族群只能逐漸退往山邊,部分人從事農業、山產業,部分人則從事隘勇、勞役等工作。現今,想要尋訪客家蹤跡,可前往挑鹽古道,以及李氏公廳一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9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縣 三義鄉 36744 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廣聲新城88號 成立於民國84年,是全台灣為一一座以木雕為主題的展示博物館,內容包括木雕藝術介紹、鬼斧神工、中國造像、台灣木雕藝術轉型與展望,以及體驗學習教室等區塊,另外也不定期展示來自各方木雕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每逢木雕節的活動,此處便是主要的舞台,包括邀請大師現場雕刻,讓參觀的遊客可以親賭大師創作時的丰采。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39 交通方式(開車):*西湖:開車可走二高於後龍交流道下,接台一線往西湖方向,在118K處接苗35線可往雲梯書院、劉恩寬老屋。 *通霄:開車可走北二高於通霄交流道下,右轉128縣道往通霄方向,左轉接台1線133km處,過隧道後左轉接121縣道可到達各景點。 *苑里:可開車走二高於苑裡交流道下,即可自由選擇到達各個景點;或者搭乘縱貫鐵路走海線於苑裡火車站下車。 24.4059193 120.7611878
札木工坊 苗栗縣 三義鄉 苗栗縣三義鄉雙潭村13鄰崩山下1-5號 這裡原是木雕藝術家林進昌的工作室,後來開放一部份作為民宿經營。林進昌原居住在台北萬華,為了尋找適合自己的創作環境,輾轉來到了雙潭村,愛上了這處不受俗世叨擾的世外仙境,就此生根落戶了下來。因為來往的遊客經常被園內的木雕所吸引,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於是加蓋了一座頗具古意的三合院,一部份供自家人居住,一部份則規畫了5間民宿的客房。 為了讓遊客體驗木雕創作的樂趣,林進昌還規畫了以樹枝為創作素材的DIY課程,教導大家如何用簡單的各式樹枝,創造出一尊尊活靈活現的人偶,這種主題之旅,可是相當受到大朋友小朋友的歡迎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0 24.3919563 120.7973510
勝興客棧 苗栗縣 三義鄉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72號 連續三年獲得客委會認證的客家餐廳,目前已有3處據點,這家則是為於勝興車站旁的勝興店,原建築為劉家的鐵路貨運行,據說它的一磚一瓦可是取自龍騰斷橋的廢棄磚頭喔!店理得裝潢主題為客家懷舊風,所以沒有太多奢華現代的元素,卻宛如真實生活場景一般,陳列著許多老式的文物、傢俱、食器等等,經營出一種簡單、樸實、居家的況味,置身其間別有一番體驗。 這裡提供的料理琳瑯滿目,包括客家菜包、客家小炒、客家豆腐、薑絲大腸、清炒麻筍、腐乳肉、白斬土雞,以及祖傳秘方的古典草雞湯,至於這些菜色嚐起來味道如何?嗯,果然道地又傳統、好吃又下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1 24.3884007 120.7821021
鐵路餐廳 苗栗縣 三義鄉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88號 位於勝興車站旁,所在地原為昔日鐵路員工辦公的地點,後來經過改裝,成為一座以懷舊、火車為主題的美食餐廳:一樓走老式懷舊風,到處可見昔日的鐵製招牌、香煙櫃、古董電話、老電影海報等古早味十足的東西;二樓則像一座縮小版的火車站,置身其間,很能感受昔日遠行或送別時的月台氣氛呢!雖然標榜著古早味、懷舊風,這兒供應的料理可是道地的客家味喔,只要想到的菜色,這兒都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2 24.3882374 120.7819978
西湖鄉。通霄鎮。苑里鎮。 苗栗縣 西湖鄉 海線的西湖鄉,共有9個行政區域,主要族群為客家人,在地產業多以務農為主,早期的客家聚落發展集中在四湖村、五湖村一帶,其中最知名者首推雲梯書院、劉家老屋。 海線的通霄鎮,境內的客家族群較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靠近山邊的地區,其中又以挑鹽古道與李家老屋最具代表性。 海線的苑里鎮,靠海一帶多是閩南村落,至於客家族群比較集中在火炎山附近,尤其是上館里,仍可見客家三合院,堂號隴西的嚴家老屋便是一例。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3
西湖舊事 苗栗縣 西湖鄉 西湖舊稱為「四湖」,源於清朝時期,許多說四縣與海陸話的客家人入墾此區,因為發現境內有一連串的河谷盆地,他們稱盆狀低地為「湖」,於是從下游溯源而上,為其命名為頭湖、二湖、三湖、四湖、五湖,乃至於九湖的地名,其中四湖位於本鄉的中央,當地人於是統稱這裡為「四湖」,後來因為與雲林縣四湖鄉同名,所以改稱為西湖鄉。 這裡的傳統農業為水稻,2001年經過苗栗農改場的推廣,開始在湖東村遍植柚子樹,每年約在三月期間,柚花掛滿枝頭,空氣中滿是撲鼻的香氣,教人聞之又驚又喜;每年的中秋節前後,飽滿結實的果粒,教人一嚐,才知品質之佳,可不輸台南官田的文旦哦!當地人更會拿來拜他們最信仰的伯公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4
劉家老屋 苗栗縣 西湖鄉 位於四湖村瑞湖國小前方,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三合院,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屋脊為燕尾式,公廳門楣上書寫著「彭城堂」的堂號,至今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目前老屋仍有劉家後代子孫居住其間,劉家的老奶奶總喜歡在廣場前逛逛,看到遊客探頭探腦也不以為意,還親切地招呼我們進去坐坐。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5
雲梯書院 苗栗縣 西湖鄉 位於四湖村,創建於1829年,是由彭城堂劉家所辦的私塾;1900年擴增為學堂,稱之為修省堂,堂內供奉著孔夫子;到了民國71年又整建為今日所見的宣王宮,主祀孔子與三恩主。來此一遊,可別錯以為廟旁所設的亭子為燒金紙的爐子,它可是遵循客家傳統所蓋的「敬字亭」,雖然不見華麗的裝飾,僅以石塊雕製而成,卻散發出文雅質樸的氣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6
秘密花園 苗栗縣 西湖鄉 苗栗縣西湖鄉金獅村茶亭6號 主人原本計畫在此培育、經營盆栽花卉,後來才轉型為供應咖啡餐飲的花園餐廳,吸引不少喜歡郊外踏青、尋訪寧靜氛圍的遊客。這裡的招牌飲品首推新鮮的各式花草茶,因為是現摘的材料,喝起來格外香氣襲人;招牌餐點,有嚐起來口感綿密,又兼具飽足感的芋頭粥,以及調理得恰到火候的鴨肉,搭配客家風味醬料的客家醬鴨套餐,教人口齒留香。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46 24.5510936 120.7840897
挑鹽古道 苗栗縣 通霄鎮 海、山沿線的居民為了交流彼此的生產物資,在往來通霄、銅鑼之間,修築了穿過虎頭山的「虎頭崁古道」,又稱作「挑鹽古道」,得名由來源自於當時濱海居民,會將鹽船運到南勢溪,接著用牛車接駁、載到鹽館埔,然後雇請挑夫,用人力將鹽一擔一擔地挑過海拔500多公尺的虎頭山,進入內山各鄉鎮。返程時,再挑一些濱海地區沒有生產的茶葉、木炭等物資,運回去販售。 目前,曾經荒廢的古道已整建完工,可從通霄或銅鑼進入,是一條兼具自然美景與人文故事的石階小徑。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0
李氏公廳 苗栗縣 通霄鎮 位於苗121縣道支線、城南里的李氏公廳,是本地最重要的史蹟。先祖李騰清生於1801年,在世時是名醫,清光緒十三年舉報五世同堂,三年後「御准旌表」,並獲頒「五世同堂」匾額,原來高高懸掛在公廳前的牌樓之上,當時人們行經於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享有尊崇,只可惜牌樓毀於大地震,匾額現置於公廳前。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1
青松園 苗栗縣 通霄鎮 苗栗縣通霄鎮通灣里中山路89號 通過客委會認證的客家料理海鮮餐廳,位在車水馬龍的台1省道上。老闆娘陳慧琦的拿手本領,就是傳統與創意結合的各式客家料理,例如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薑絲炒大腸作法,而是將大腸調味再以大火油炸,外酥內嫩、愈嚼愈香;或者善用當地盛產的青梅調理成醬汁,澆淋在酥炸好的鮮魚上,酸、甜、鮮的風味,比起常用的糖醋口感,有過之而無不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3 24.4878990 120.6781130
如意園 苗栗縣 通霄鎮 苗栗縣通霄鎮福興里4鄰33-9號 福星休閒農業區內,周遭有許多的果園,包括文旦及柑橘類的果樹,每到結果期都會對外開放,供民眾自由採摘,另外也提供如意園為住宿,包括兩棟小木屋,1棟水泥建築,適合家族及旅行團體。除此,園區內也附設咖啡餐飲區,服務到此休閒度假的客人。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4 24.4254227 120.7420230
苑裡舊事 苗栗縣 苑裡鎮 苑裡地名的由來,源於道卡斯族「苑裡社」的稱呼,另外,也因為他們在此建立了蓬山八社,「蓬山」也成了苑裡的舊名。清朝時期,漢人的初墾地位於苑裡市區南方一公里處的房裡,當年商賈雲集、熱鬧繁榮,還建有土城牆,城內的主要居民為福佬人;至於晚到的客家族群,則多集中在城外、火炎山一帶的上館里,至今還可以看到幾間客家三合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5
城外的上館里老屋,以及慈和宮 苗栗縣 苑裡鎮 我們沿著苗5線一直走,在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中,果然發現錯落其間的嚴家老屋(隴西堂),以及陳家老屋(穎川堂)。現居於嚴家老屋者為上館里的里長嚴炳洪一家人,他表示附近的客家房舍,原來都是以土埆為建材,整建之後才改為比較耐用的紅磚,但整體外觀仍保有傳統三合院的型式。至於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慈和宮,原來位於市區北緣,後來才遷到城外,昔稱「城外媽祖」,雖然主祀者為福佬人,但客家人拜媽祖,也曾在廟宇重建時出錢出力,所以他們也視其為地方上的精神信仰中心。 重建、完工於民國70幾年的慈和宮,極具規模並且格局完整,不管是樑柱、簷牆、燕尾、斗拱、藻井、窗櫺等細節都相當講究。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6
城內的老街 苗栗縣 苑裡鎮 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116號 清光緒年間一場大火,燒光了城牆也摧毀了城內的建築,人們於是遷移到了現今的天下路一帶,使用的建材也多半運自大陸,甚至延聘大陸工匠師傅來精雕細琢各門面,因此,在這條被稱為老街的巷弄裡,依舊到處可見極具風格的建築體,值得有心人細細觀賞。 至於在老街上最教遊客驚豔的「藺草編」,原創者是道卡斯人,他們利用大安溪下游沼澤地的野生藺草,來編織草蓆與籠頭。漢人來了,開始大量地在水田種植藺草,並改良編織技法,製作出一系列的相關產品,其中又以帽蓆最為知名,整條街道上可說帽蓆商行林立,如今卻僅存「振發」與「謙昌」兩家,還在堅持以手工編織,因為懷舊風潮,更因為它冬暖夏涼的特性,使得來此的遊客莫不趨之若鶩,總要帶個一兩頂回家,自用送禮兩相宜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7 24.4434218 120.6527759
金光肉圓 苗栗縣 苑裡鎮 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80號 這家店已有60年的歷史,以販賣可口的肉圓為主,當地人多半會再叫一碗魚丸羹搭配。肉圓的外皮Q嫩,內餡豬肉也相當飽實,值得一嚐。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58 24.4432691 120.6530680
二號隧道 苗栗縣 三義鄉 三義舊山線沿途最經點的就是欣賞隧道群的建築之美,每一處隧道都有其迷人的特色,其中二號隧道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原始的磚造結構,透露出濃濃的懷舊風情。二號隧道興建於1905年,全長約700公尺,因為相當靠近勝興車站,一般遊客都會踩踏著鐵軌遊逛到此,享受隧道內清涼的微風。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36 交通方式(開車):中山高自三義交流道下,沿台13號省道,往市區方向行駛可抵水美路,續循指標可達木雕博物館;過三義加油站後,接苗49鄉道續行可抵勝興車站、鯉魚潭。交通方式(搭車):自苗栗火車站前搭新竹客運、友仁客運於三義站下;搭山線縱貫鐵路於三義站下。 營業時間:每日開放
龍騰斷橋 苗栗縣 三義鄉 苗栗三義龍騰村(舊名魚藤坪)的斷橋,初建完工時,是當時台灣鐵道路海拔最高、跨距最大(61公尺)的橋樑。歷經2次大地震,以及最近的921地震,雖然只剩下拱型橋柱,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卻依舊是「台灣鐵路藝術的極品」。相傳日本人在施工之前極為審慎,不但經過仔細的設計和規畫,也相當注重每個細節,為了就近把關每塊磚塊的品質,還在附近蓋了一座磚窯廠,嚴格掌控所有流程,因此,至今連斷橋的殘磚,也被稱為極品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37
關聖宮(善和堂) 苗栗縣 三義鄉 雙潭村4鄰 創建於清道光年間(1864年),相傳是客籍先民邱阿富先生手繪了三尊恩主(關聖帝君、呂洞賓和司命真君)的神像,當畫像完成,安奉之時,出現了非凡的異象,當地人於是紛紛焚香膜拜、十分虔誠,並為本廟取名為善和堂。 現今,為酬謝神明所帶來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每年隆冬時節,都會依150年來的慣例,舉辦盛大的「圓堂」慶典,是當地的盛事之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19 交通方式(開車):*前往池上鄉,從北或南而來,皆可走省道9號進入池上鄉。 24.3988475 120.7982029
客家書院 苗栗縣 三義鄉 為了傳承客家文化,重現書香世家的風貌,文林國中校長吳景豐捐出了自家的碾米工廠,再由鄉公所統籌規劃了這座書苑,初期以靜態文物展示為主,除了陳列諸多客籍先民昔日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器物之外,還展出鄉土采風等照片,未來,更期許能朝向多元化的客家園區發展,帶動地方人士一起來關心客家、瞭解自己的文化脈絡。 為何稱為十六份十六份是勝興村的舊名,名稱的由來源於境內樟樹叢生,在開墾其中,曾開灶搭寮蒸餾樟腦,當時人們多以灶的數目,作為地名的稱呼,因為本村舍有十六座寮灶,所以稱為十六份,光復後才改名為勝興村。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20
勝興車站 苗栗縣 三義鄉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14鄰勝興89號 為了縮短三義到泰安兩端火車等候的時間,1906年,日本政府在此地設置了「十六份新號場」,主要作為調度之用,之後為了運輸大湖等地的山產,才轉為客運火車站,民國47年則正式以所在地的勝興村為站名。 信號場初建時,當時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起源於1905年、完工於1911年)還未興建完工,因此海拔402.326公尺的本站,被列為台灣鐵路的最高點,並立碑為記,至今還可以在站前看見這塊紀念碑。 雖然民國87年的9月23日,勝興車站正式畫下了句點,火車不在駛進,但關於它的回憶卻仍舊留在每一個三義人的心中,尤其是火車迷總愛不遠千里而來,欣賞樸實無華的木造結構體,對著廊柱上的八卦和尖矛圖騰指指點點,原來這兩個造型都是為了避邪之用,用來震住關刀山的九虎,以保行車安全,不管你是否相信,來此可得仔細瞧瞧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34 24.3878708 120.7820024
舊山線之旅 苗栗縣 三義鄉 建於日據初期(1908年)、全長約23公里的舊山線鐵路,聯結了苗栗縣三義以及台中縣后里,在當時擁有多項台灣第一的紀錄,包括了:台灣鐵路最彎、最陡、最高火車站、最長鐵橋。它穿過九座隧道、跨躍三座橋樑,一路上峰巒疊翠、湖水蕩漾、田園連綿、農家處處,再加上現存最古老的勝興火車站、鐵路橋樑中的極品龍騰斷橋,因此有所謂:「山線風光甲縱貫,斷橋之美甲山線」的美稱。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327
池上鄉。 臺東縣 池上鄉 位於新武呂溪沖積平原的池上鄉,清光緒年間統稱這一帶為「新開園」,因為這裡東有海岸山脈、西倚中央山脈,新武呂溪沖積成為一個沖積扇,扇端的湧泉帶形成池泊,稱之為「大陂」(光復後與大陂社合併為大坡)。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此設置「台東廳關山郡池上_」,取其聚居於池之上而名為「池上」,移民而來的閩客族群,主要以務農維生,至今,境內依舊可見一望無際的綠色田疇,是花東縱谷最大的漢人聚落。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1
台東移民史 臺東縣 池上鄉 日據時代,在日本政府施行一連串經濟作物的墾殖政策,以及東線鐵路完工通車的誘因下,許多人移民到了台東,他們之中包括了桃、竹、苗,以及六堆等地的客家人,部分人落腳於池上,部分人則繼續一路南下尋找新天地;另外,1958年的八七水災,造成許多人面臨家園毀壞的重大災變,部分人因無力復原,只能被迫移民後山,其中包括了從北到南的客家人。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2
池上鄉的客家信仰 臺東縣 池上鄉 客家人在池上鄉的落腳處,主要聚集在錦園、慶豐、新興、福文、萬安等村。然而經過多年族群融合,其實並不容易從居民的「外觀」上找到客家特徵,反倒是從「信仰」上可以窺見一些端倪。比如: 錦園村,在四境入口可以看見庄頭土地公廟,以及極具客家信仰特色的保安宮,創建於於光緒八年(1882年),主祀五穀大帝(神農大帝),因此當地人習慣稱之為五穀宮,是福佬、客家混合信仰的寺廟,祭祀圈包括了萬安。 慶豐村(當地人習慣稱為大坡),在綠色田野之中可見一座壯麗的福德宮,約在百年前就已經是當時漢人的信仰中心。初期的墾民因為無力建廟,只能在大榕樹下用石頭砌成小祠,並且立了一面寫著福德正神的牌位,當作土地公來膜拜。光復後,居民的經濟狀況好一些了,才開始興建廟宇,並為土地公雕塑神像。民國76年再一次擴大改建,成為台東縣內最大的土地公廟。 新興村,分為上新興以及下新興兩個聚落,其中上新興有一半為客家人,下新興則約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可以見到庄頭土地公廟。 福文村,境內座落著一座玉清宮,為本鄉福客共同的信仰中心之一,主祀玉皇大帝、關聖帝君,並在兩位神祗壽誕日,即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六月廿四「帝君生」,舉行盛大的祝壽活動。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3
月眉的中月宮 臺東縣 關山鎮 月眉也有不少客家移民,據說主要來自於新竹的月眉,然而,日據時代也有不少從六堆過來的客家人,他們從新埤三聖宮分來中壇元帥的香火,在此建立了中月宮,主祀中壇元帥,配祀有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等神明,每年農曆九月九日中壇元帥聖誕,除舉行祭典外,還會組進香團回新埤三聖宮進香謁祖。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7 交通方式(開車):*前往鹿野鄉,開車從北或南而來,皆可以省道9號進入鹿野鄉。
德高西庄的彭宅 臺東縣 關山鎮 德高西庄,在境內仍然可以見到保存得極為完整、建於清朝末年的彭宅,是當年擔任官職的彭延年所興建,日據時代曾修建過,至於彭家,如今依舊為關山鎮主要的大家族之一。彭宅為格局完整的三合院建築,公廳內還懸掛著彭延年身著清朝官服的畫像,只是,也許受到福佬人的影響,不同於客家人「祖在廳、神在廟」的傳統,在這裡,可以同時看見神佛的畫像,以及祖先的牌位。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6
萬安村之旅 臺東縣 池上鄉 早在日據時代,就有北部客家人移民來此,其中以來自新竹州、楊梅庄的魏建鼎最為知名,他在昭和7年(1932)領著10位兒子前來開墾,胼手砥足多年,終於有成,選擇了一處高地建造房舍,同姓鄉親也紛紛來此築屋而居,就此形成了魏姓聚落,人們於是稱這個地方為「魏厝」。至今,不但這個地名被沿用了下來,還可以找到昔日魏家的老屋,以及魏氏10個兄弟合葬之處的「十德佳城」,據說是因為兄弟們感情極好,所以生前合議要在百年後將靈骨合葬在一起,後人於是謹遵其願。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4
稻米原鄉館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村1鄰1-12號 池上鄉位於海拔200多公尺的地方,日夜溫差較大,使得稻子的生長期加長,然而正因為如此,所生產的稻米品質反而更為優良,其中又以萬安社區的有機米最為知名。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先民拓墾的艱辛,以及推廣有機米和萬安村的休閒產業,村內成立了稻米原鄉館,不管你想進一步認識萬安、購買有機產品當伴手禮、品嚐當地風味餐、體驗農家生活,都可以在此找到滿意的答案。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5 23.0973388 121.2191793
池上油菜花田 臺東縣 池上鄉 池上鄉以稻米出名,為了讓土地可以休養生息,秋收後到春耕之間,並不會種植農作物,而是播下油菜花的種子,一來為休耕的田地妝點顏色,二來則可以作為日後的肥料。種子在播種後45天就會開出花苞,在第70天左右盛放,此時,大地一片片黃色的花地毯,讓池上鄉的冬日美得奪人心魄。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6
竹崎鄉訪客家 嘉義縣 竹崎鄉 移民初期,山區客家人為了與平地的福佬商家往來,大多學會了福佬話,久而久之,許多客家後裔不但不會講自己的家鄉話,甚至「夢裡不知身是客」,不知道自己具有客家血緣!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27
玉蟾園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錦園村新開園162號  占地廣達8公頃的玉蟾園,位於池上大坡池後的一塊小山丘上。這裡提供餐飲服務,以及分屬不同棟建築的7間房間,無論外觀及內部擺設都保留了農居風味,讓人大發思古之幽情。順著步道一路往後方高地的觀景台行去,還可一覽台東縱谷最廣闊的綠畦美景及日落景致。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7 23.1125389 121.2267400
池畔驛站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仁愛路320號 頗具備歐洲別墅氣質的屋子潔淨而明亮,在賴氏夫妻兩人的巧手布置下,滿室的字畫與藝術品,讓人如置身在氣質悠揚的藝廊裡。雖然位在池上市區,卻有著鬧中取靜的氛圍,加上庭園綠意盎然,很具備田園民宿的特質,此外熱心的賴氏夫婦,還是最佳的在地導覽解說員,保證讓遊客在池上玩得最道地最盡興。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8 23.1241900 121.2224340
杜園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新興村6鄰80號 杜園與池上鄉間風情截然不同,一踏入杜園就被濃濃的中國式庭院給吸引住了。原來杜園是矽統科技的杜俊元先生,為了回饋鄉里,除了將父親杜錦枝先生的古厝,即舊的錦豐碾米廠改建成杜園,免費供遊客參訪,更種植200多種藥草,讓這裡成為推廣藥用植物的藥草公園。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49 23.1146100 121.1996708
翠華小館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337號 翠華小館是池上在地人最推薦的餐廳,因為是「池上米專賣店」,店裡用的都是優質的池上米。平常菜色則以客家菜為主,但在每年的油菜花季節會特別推出精心設計的「油菜花餐」。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0 23.1249599 121.2222288
全美行飯包 臺東縣 池上鄉 台東縣池上鄉中正路1號 池上靠稻米而聞名,更因火車便當「池上飯包」而聲名大噪。承攬火車站月台上叫賣飯包的全美行,採用優質的池上米,再搭配上炸排骨、山豬肉、香腸、海帶、滷蛋等,如非搭乘火車的遊客,也可在火車站旁的全美行,享受與月台上販售相同的池上竹片飯盒便當。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1 23.1255450 121.2198300
吉本肉圓 臺東縣 池上鄉 池上鄉中山路118號之1 位於省道上的吉本肉圓,外皮非常香Q,老闆說這是以太白粉、蕃薯粉和在來米漿,依一定比例調製而成的,連醬汁也加了在來米漿,難怪如此可口。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2 23.1220190 121.2152270
關山鎮。 臺東縣 關山鎮 位於台東縣北部的關山鎮,早期為阿美族原住民的聚落,舊稱「里瓏」,是花東縱谷的重要市鎮。清光緒年間,陸續有漢人從台灣西部移民過來,主要從事農耕墾荒。日據時代,移民漸漸增多,客家人主要聚集在崁頂、德高北庄及西庄、月眉、電光、新福、廣興等村。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3
崁頂的南山寺 臺東縣 關山鎮 確切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當地居民推測應有近百年的歷史,原稱觀音廟,除了主祀觀音菩薩(據說是一位客家人從恆春半島帶過來的),還配祀五穀大帝、土地公等神明。日據時代因為推行「皇民化運動」,曾經將所有神像集中燒毀,幸好一位篤信佛教的日本警官,以菩薩為佛教信仰,暗中私藏了觀音神像。光復後,居民恭迎觀音回到原廟,繼續接受當地福、客信徒共同的奉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4
德高北庄的犁頭符 臺東縣 關山鎮 德高北庄,位於卑南溪上游新武呂溪的沖積平原,一遇大雨很容易就發生洪水淹沒農作物,讓墾民苦不言,據說一位來自苗栗的客家人,跑回苗栗請道士畫了五雷號令符,回來刻在犁頭狀的石頭上面,然後將它矗立在溪畔,並且每日晨昏膜拜,祈求藉五雷之力壓制五方水神,果然奏效後,墾民從此極少為水患所苦。至今,這座犁頭符,以及另一座刻著關山代天府太山石敢當的石碑,一起並立在新武呂溪南岸的堤防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5
關山環鎮單車與環保親水公園 臺東縣 關山鎮 台東縣關山鎮中山路54號 規劃完善的關山鎮素有「小瑞士」美譽,因擁有全國第一條環鎮單車道和關山環保親水公園,而聲名大噪。 環鎮單車道長約12公里,由親水公園旁的入口進入,再沿著灌溉水田的紅石溪而行是為「親水段」,春夏兩旁盡是綠油油的田疇,秋天可見結實累累的稻穗,農曆過年前後則是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之後,隨著車道向左往山邊前行時,就緩緩上升、進入了「親山段」,依傍著接引山泉水的「關山大圳」,等到來到最高點,即可坐收居高臨下的優勢,除了可俯瞰關山的田野風情,更是觀賞關山日落的最佳地點。 親水公園位於新武呂溪畔,完工於1997,占地約32公頃,園區劃分為動態區和靜態區:動態區以親水活動為主,並規劃有人工河道、地面噴泉、小瀑布、划船區等,其中又以造型類似蘭嶼獨木舟的吊橋最具特色;靜態區主要的設施,有觀景台、蓮花池、賞鳥屋、太陽能示範區等,將自然生態與休閒活動相結合,又稱為生態公園。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8 23.0474540 121.1631000
親山觀光休閒農園 臺東縣 關山鎮 台東縣關山鎮崁頂自行車步道下坡路段  親山農園是由農會輔導轉作的果園,就位於關山單車步道上,隨著愈來愈多人來此享受單車之樂,占地利之便的農場,也就成了完美的「單車休息站」,忘了帶水壺不打緊,不妨直接來這裡採果解渴吧!賴老闆把果園規劃得極其用心,保證一年四季皆有水果可採,是草莓、百香果、柿子、番茄、還是桑椹?就看你什麼時候來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59 23.0466750 121.1464120
宜客休閒山莊 臺東縣 關山鎮 台東縣關山鎮新福里溪埔路22-1號 位於親水公園旁,號稱是一座會「呼吸」的山莊?原來指的是這裡大量採用天然的木頭為建材、並作室內裝潢,再加上空間規劃得極為悠遊,不管是置身在庭園,還是房間裡,都不會有侷促感,尤其平日住宿,還可以免費提供自行車,讓你騎進美麗的關山田園風景畫裡,沿路盡是自然清新的空氣,任誰都捨不得不大口呼吸!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0 23.0465921 121.1686130
鹿野鄉。 臺東縣 鹿野鄉 地處花東縱谷的鹿野鄉,為其間南來北往的交通要衝,卑南溪流經所形成的平原,以及中央山脈的高地,豐富了鹿野鄉的自然與人文特色。至於客家人口分布較多的村莊,則為境內的瑞源、瑞和、寶華、龍田,以及鹿野高台等聚落。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1
客家移民 臺東縣 鹿野鄉 鹿野鄉的客家移民,可追溯到1880年左右,清廷獎勵漢人移墾,但成功者並不多。直到日據時代,日本人經營的台東製糖會社,在龍田村設立了日本移民村,然而愈到晚期,日本移民流失得愈多,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才開始從台中、新竹、台南移入本島農民來此種甘蔗、製蔗糖。光復後,龍田社區的鳳梨栽培業曾經盛極一時,由此也吸引了大批新移民從彰化、雲林、嘉義湧入。 這些農民、新移民當中,也包括了為數不少的客家人,隨著鳳梨價格慘跌,部分人回到了原居地,部分人則留了下來,或前往鹿野高台種茶,或散居在龍田村,以及福佬和客家人混居的瑞源、客家人比例極高的瑞和等處,務農維生。此外,位於卑南溪畔的寶華,則是從池上、關山一路南下的客家人遷移而來,當時以山區的樟腦、香茅油等產業為主,現在也大多務農維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2
龍田舊事 臺東縣 鹿野鄉 龍田村舊稱鹿野村,是日據時代的移民村。光復後,本島移民大量湧進,逐漸往火車站一帶發展,使得鹿野村人口激增,於是在1961年,將它分為鹿野、龍田兩村,前者專指火車站一帶的新聚落,而後者,就是原來的日本移民村。 日本政府有計畫地在台東境內設置了三次移民村:第一次在1909年,選定鹿寮(鹿野)、呂家(旭村)、新開園(池上)、大埔尾(大原)、加路蘭(富源)、知本(建和)等地作為日本移民村,不久即發生阿美族不堪日人侵擾而襲殺日警的事件,移民村計畫終止;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第二次,源於1915年國際糖價大漲,由民營的台東製糖會社主持移民村計畫,在鹿野、鹿寮、旭、池上等地設移民村,發展製糖事業;第三次在1931年,主要針對西部地區的移民,台東只設了「敷島村」。 移民村計畫當中,以鹿野村開發最早、規模最大。許多日本人從新潟縣或長期移民、或短期移民而來,主要是受到製糖會社提供優渥條件的吸引,然而來此之後,卻經常遭逢颱風、原住民侵擾,再加上為保障製糖原料供應無缺,會社規定墾地的三分之二必須種植甘蔗,反而造成糧作極度缺乏,又正逢國際糖價暴跌,移民流失極多,製糖會社為補足人力,開始在鹿野鄉的瑞豐、永安,池上鄉的萬安,以及關山鄉的電光、月眉等地設置本島人的移民村,並從台中、新竹、台南移入本島農民。 1922年,移民事業由新成立的「台東開拓株式會社」接管,依舊以栽種甘蔗為主,並且也兼收本島移民,只是他們不准進駐移民村內,只能居住在外緣。 光復後,日本移民大都被遣送回國,住在外圍的本島農民於是入駐移民村內。民國44年,由於駐台美軍對於鳳梨罐頭需求甚殷,台灣糖業公司於是利用美援,在台東設立鳳梨工廠,並在龍田地區設立鳳梨栽培專業區,吸引了大批新移民從彰化、雲林、嘉義湧入。 70年代,鳳梨價格暴跌,造成人口嚴重外流。70年代後期,農復會開始在鹿野地區的龍田、高台一帶,設立茶葉專業區,推廣烏龍茶、武夷茶的種植。近年來休閒產業的興盛,來此觀光的人潮激增,為純樸寧靜的農村注入了一股活潑生動的氣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3
協天宮 臺東縣 鹿野鄉 位於鹿野鄉的協天宮,緊鄰瑞豐社區活動中心旁,寺廟為水泥磚造的懸山式殿宇,主祀關聖帝君,兩側並配祀神農大帝與福德正神。瑞豐原來涵蓋了瑞和、新豐兩村,每年到了關帝聖誕的農曆6月24日,寺廟的活動相當熱鬧,但自從瑞和、新豐分別建村之後,也各自設了公廟,瑞豐的協天宮便較為沒落了。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4
鹿野高台茶園 臺東縣 鹿野鄉 鹿野高台主要為種植茶葉,這裡因土質優、氣候佳、日照長,生產的茶葉每年有多次可採收。1982年當時的省長李登輝前總統巡視鹿野,將這裡產出的茶葉命名為「福鹿茶」,此後聲名大噪。近年來轉型為休閒農業,發展為鹿野高台觀光茶園,結合福鹿茶和周邊的休閒遊憩設施,既可品茗又可前往高山台地,一覽鹿野鄉的好風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5 交通方式(開車):*前往台東市,可開車由北往南可走省道9號的花東縱谷,或走省道11號的花東海岸,於卑南進入台東市區。
武陵綠色隧道 臺東縣 鹿野鄉 走進舊的9號省道,由鹿野往北方向經過武陵路段,就可以發現這段全長約600公尺、由兩排樟樹、木麻黃構成的武陵綠色隧道。自從新的9號省道開通,往來這裡的遊客車輛少了,但也因此顯得這段道路格外清新美麗。許多當地人也相當喜愛走這一段路,享受著陽光灑在綠葉上的詩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6
台東涵園渡假別墅 臺東縣 鹿野鄉 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南三路115號 從事教職多年的陳先生,當初毅然決然地由台北來到台東,因為嚮往著在美國讀書時所見識到的外國人家渡假山莊,遂在龍田村裡蓋了這間別墅。2層樓且挑空的室內空間、寬敞的房間、皮製沙發與設備齊全的廚房等,進駐其間,感覺自己就像是別墅的主人,但前提,必須要包館,這1000坪的空間裡就是你的私人渡假山莊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6 22.9005085 121.1258654
高台民宿 臺東縣 鹿野鄉 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高台路10巷5號 位於高台觀光茶園之內,放眼一望,眼前即是中央山脈,以及坐落於花東縱谷間的畦畦茶園與永安、永康兩部落,還能遠眺鹿野溪及呂武窟溪的壯觀景致,住客不但能將眼前美景盡收眼底,還可到旁邊的菜園摘些老闆娘種的蔬菜、香草,為家人朋友烹煮一頓健康的有機大餐。或者,也可以在店前自助泡茶區泡壺好茶,聽聽老闆介紹福鹿茶,閒散地坐看茶園與遠山。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68 22.9236930 121.1233330
建和舊事 臺東縣 台東市 原屬卑南鄉的建和,1970年分割給台東市。這裡原屬卑南八社的射馬干社,分為上建和、建和、下建和,其中的上建和、建和為日據時代開發的知本移民墾區,初期,日人禁止本島居民進駐台東,後期移民政策鬆綁,開始有人從西部遷入,等到光復後,漢族更是大量湧入,比如雲林彰化及嘉義的閩人、來自桃竹苗的客家人,以及外省籍的退役軍人。目前在建和,仍可見到保存良好的劉屋彭城堂,在下建和可找到極具客家色彩的敬山宮,至於建和的東南邊為建東,居民大多是在日據時代後期移入的北部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0
劉屋彭城堂 臺東縣 台東市 劉屋彭城堂為一座融合客、和風格的四合院,主人為居住在苗栗銅鑼的劉家,日據時代後期遷移至此,為當地的首富。1934年劉家決定翻修家屋為四合院的夥房,正巧日本天皇決定在隔年到台灣視察,台東廳於是將劉家做為參觀點,並參與設計,因此加入許多和式的形式和風格,成為如今所見極為特殊的建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1
敬山宮 臺東縣 台東市 位於下建和的敬山宮,供奉太陽星君、玄天上帝、觀世音、中壇元帥以及太陰娘娘。這一帶的客家人雖然僅約10戶,但敬山宮的香火卻持續不斷,廟前右側的土地公廟,神龕上寫著「大伯公」三字,為相當典型的客家人敬奉型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2
古老蒸汽火車展示場 嘉義縣 竹崎鄉 為了讓人們了解阿里山火車的沿革,在奮起湖站的車庫,設立了古老蒸汽火車展示場,不管你是否為火車迷,不妨進去瞧瞧那些已功成身退的蒸汽火車頭、車廂,看看火車發展史的歷史照片,懷想舊時的人文采風。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37
天后宮 臺東縣 台東市 位於台東市發源地的寶桑里,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源起於當時的一場民變,民兵不但燒毀卑南廳署,更兵臨城下、圍攻張提督率領的海軍,因為堡壘內沒有水源,官兵們只得挖井取水,挖了許久仍徒然無功,張提督於是焚香向媽祖祈求,井裡於是冒出了甘泉。事件平定後,張提督除了拿出自己的薪俸,並集合各庄地方人士的財力,興建了一座廟宇,清廷更為此頒了一面「靈昭誠佑」的匾額,是台東境內唯一的一座官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3
神農宮 臺東縣 台東市 座落於台東市寶桑路370巷內的神農宮,為單殿硬山式傳統建築,據說是在7、80年前從嘉義大天宮恭迎香火來此奉祀。神農宮主祀農神大帝,亦稱五穀大帝、五穀爺、藥王大帝、藥仙、田祖等。同祀神有黃帝、池府千歲、關聖帝君、伏羲大帝、地藏王菩薩、中壇元帥、三歲爺、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濟公菩薩等。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4
豐安宮 臺東縣 台東市 豐安宮興建於1946年初,當地鄉紳潘成全與潘有財二人,因感謝神明護土佑民之恩,而立石頭公於榕樹下,供村子裡的信眾敬拜,後來香火日漸旺盛,才又於1970年間,由潘成全的夫人倡議為石頭公建廟,並將土地公遷移至莊內。落成之後,為土地公塑造金身恭迎入火安座,同時並迎奉神農大帝、太子爺二位神祇,香火益盛。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5
活水湖 臺東縣 台東市 位於中華大橋下,是一處適合散步、運動、騎單車的親水公園,因為湖面藍得剔透,湖畔綠意盎然,置身其間只覺心曠神怡。台東縣內舉辦「南島文化節」時,就是以這座湖為據點,策畫了一系列原住民文化活動,比如蘭嶼獨木舟、阿美竹筏撒網、仲夏戀情盪鞦韆、射日英雄等,還開放讓民眾下水,親自體驗划獨木舟的樂趣。然而湖深難測,非開放時間、非經申請,並不允許下水游泳、進行水上活動,為了安全起見,千萬別違規,就算在開放時間,還是務必穿上救生衣,可別硬充好漢哦!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