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Changetime 2014/10/17 16:31:34
Keyword 捷運,中和線,捷運南勢角站,中和
Remarks
Ticketinfo
Parkinginfo_py
Parkinginfo_px
Parkinginfo
Website
Level
Class3
Class2
Class1 14
Orgclass
Py 24.98236
Px 121.49279
Gov 382000000A
Map
Picdescribe3
Picture3
Picdescribe2
Picture2
Picdescribe1
Picture1
Opentime 未提供
Travellinginfo 自行開車: 1.國道3號下中和交流道,循中正路前行經南山路、興南路,先抵慈惠堂,續上行抵各廟宇與福德宮停車場將愛車停放。  2.自連城路轉平和路,進入圓通寺前停車場,或從復興路復興國小進入至樂天宮停車後,再從國旗領(外南勢角山)沿山徑進入。   大眾運輸:  1.從中和圓通寺方向進入,可搭公車201、241、242、243、344路至圓通寺站下車,循水泥步道
Zipcode 235
Add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367巷64號
Tel 未提供
Description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一九二六),由妙清尼師開山,採純佛教式建築風格,古樸莊嚴,清雅幽靜,為北臺灣著名之尼寺。民國十三年妙清尼師由新竹到中和,有心建立道場,費時二年,四處訪覓土地,因見現址遠眺五股觀音山,氣勢雄偉,乃於民國十五年開始建設,初建功德堂,再闢地基,利用山上石頭砌牆,再以碎石沙土混凝作為建材,歷經數十年,完成大雄寶殿,因長期積勞,妙清尼師於民國四十四年圓寂, 享壽五十五歲。 第二任住持達禪師姑,於民國六十五年圓寂,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與主任委員達聖法師,共同策劃寺內未完工程,繼續興建,直至民國六十六年方始完成,同年舉行落成典禮。
Toldescribe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一九二六),由妙清尼師開山,採純佛教式建築風格,古樸莊嚴,清雅幽靜,為北臺灣著名之尼寺。民國十三年妙清尼師由新竹到中和,有心建立道場,費時二年,四處訪覓土地,因見現址遠眺五股觀音山,氣勢雄偉,乃於民國十五年開始建設,初建功德堂,再闢地基,利用山上石頭砌牆,再以碎石沙土混凝作為建材,歷經數十年,完成大雄寶殿,因長期積勞,妙清尼師於民國四十四年圓寂, 享壽五十五歲。 第二任住持達禪師姑,於民國六十五年圓寂,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與主任委員達聖法師,共同策劃寺內未完工程,繼續興建,直至民國六十六年方始完成,同年舉行落成典禮。圓通寺之構建,共費時五十一年,歷經兩代三任住持,才完成此一道場,誠屬不易。 中和南面丘陵地環繞,登山步道網路綿密,加上圓通禪寺、烘爐地香客、遊客眾多,登山步道經常可見登山隊、健行隊攻頂。步道主要由圓通禪寺出發往烘爐地,或反向路線遊憩。由圓通禪寺出發,忠靈塔旁石階步道上後山慈雲寺,自慈雲寺可下至圓通或沿稜線至清水大尖山、國旗嶺等地。另可通達新店綠野香坡社區,或轉至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山友們方便的健行交通動線選擇,多搭乘捷運至南勢角站後,轉搭中和區免費接駁公車至烘爐地,或於山腳下車自南山觀音寺一路向上登頂至南山福德宮,再分線轉至新店、圓通禪寺,或沿稜線華新街底華夏技術學院下山,再步行至捷運站歸程。登山步道沿途美景處處,且多於稜線移動,兩面均可遠眺大臺北盆地,101大樓、觀音山、大屯山、淡水河盡收眼底。圓通禪寺入山口:圓通路367巷64號。烘爐地入山口:興南路二段399巷57弄140-1號。建議路線:中和圓通路-圓通寺-烘爐塞山-烘爐地-興南路或華新街
Zone
Name 圓通寺登山步道
Id C1_382000000A_01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