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MainDate 2014/09/29
Subject 我們一起到社區生活吧!-ICF為障礙者提供社區居住服務評估
Content <div>本市新化區一位<span>35歲唐氏症的市民阿文,原本一直在家中由家人照顧,直到父母逐漸年邁,其姊姊也各組家庭,年邁的雙親一直擔心沒有人可以適當照顧這位市</span>民朋友,本想將他送到一般住宿安養機構去,但在阿文<span>27歲那年,在成人</span><span>啟智中心社工員</span>的建議下,讓阿文先接受日間托育服務。</div> <div>阿文初到機構生活時,因未接受適當生活訓練,生活習慣不佳,但現在已進步許多,且家人看到阿文的改變,希望阿文能在社區自立生活,不需進入安置機構,因此,提出「社區居住」服務的申請,在提出申請後,需求評估專員即前往評估阿文的情況,需求評估專員發現阿文雖未有口語能力,但可透過肢體動作表達需求,至於生活自理上阿文也都表現的不錯。另外,阿文喜歡服務別人,如幫忙拿東西、倒茶等,大家都很喜歡阿文,這樣看來阿文的人際關係還相當不錯呢!</div> <div>為了維持阿文適當的社會參與及生活能力,需求評估專員認為需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指導、培養,俾利阿文能獲得健全照顧及妥善發展,而非僅是住在一般安養機構而已,評估認為阿文確實較符合接受社區居住服務。</div> <div>阿文在「社區居住」期間,不但學會了家事處理<span>-清洗碗盤,更參與晚餐製作的準備,且每週有幾天晚上,老師和社工會安排團體活動,例如逛夜市、逛大賣場、唱卡拉OK,阿文都很樂在其中,而週末阿文回家後與家人的互動情形也改善許多,這些改變讓家人相當感動,不但減輕了家人的照顧壓力,也讓阿文有機會獨立生活。</span></div> <p>長久以來人們觀念中總認為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者終免不了要入住機構度過餘生。然而國際上的趨勢卻是「去機構化」,希望身心障礙者能夠透過個別化支持後過著「自己想要過的理想生活」,而非僅是將身心障礙者安置在機構中。而這類型的社區居住獨立生活運動現在也由不同的非營利組織努力倡議中,希望能扭轉人們的觀念,提供身心障礙者更有品質的生活。<span><br /> <br /> </span></p><T_T><T_T><T_T><T_T><T_T><T_T><T_T><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