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deptName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data_id GIP_106399643
post_date 2015-06-02 00:00:00
news_from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authority 3790000000/379140000I/379140001I
contact 廖俐惇
contact_phone 23759800轉1937
news_title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常見問答Q&A
news_content Q1::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民眾要怎樣避免被感染? A1: 一、該病毒主要經由呼吸道感染,如透過已感染之無症狀帶原者經由咳嗽及打噴嚏的方式引起人類與動物呼吸道的感染。所以近期民眾如要至中東地區,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或卡達者應提高警覺並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同時儘量避免至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二、而最近曾至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或卡達地區旅遊的民眾,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則應佩戴一般外科口罩並儘速就醫,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醫師如發現急性不明原因肺炎(排除已知感染)且發病前7日曾赴中東地區的病患,應儘速通報衛生機關,並依院內感染控制指引加強醫院感控措施,避免爆發院內感染。 Q2:如果臺北市發生有民眾去中東被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的境外移入個案,臺北市政府要如何處理? A2: 一、個案處置:進行疫情調查,並安排收治至本市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二、密切接觸者處置:針對個案同住家人等密切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至少7天,並採居家自主健康管理。 Q3:最近曾至中東地區旅遊的民眾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等疑似MERS症狀該如何就醫? A3: 一、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則應佩戴一般外科口罩儘速就醫,請前往本市有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 二、本市有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北長庚紀念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臺北醫學大附設醫院、振興醫院、新光醫療財團法人吳火獅紀念醫院、臺安醫院、三軍總醫院、馬偕紀念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 Q4:近日國際疫情升溫,出門需要配戴口罩嗎? A4:不需要,可照常上學、上班,除非最近曾至中東地區旅遊,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則應佩戴一般外科口罩並儘速就醫外,否則沒有行為上的限制。 Q5: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A5: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簡稱MERS-CoV)於2012年9月首次從沙烏地阿拉伯一名嚴重肺炎病人的痰液中分離出來。為單股RNA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之beta亞科。此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冠狀病毒並不相同,其特性仍在研究中。 Q6: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的主要症狀為何? A6:從目前的臨床資料顯示,大部分病患表現是嚴重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其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與呼吸急促等。也可能出現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感染者胸部X光通常會發現肺炎,部分病人則出現急性腎衰竭或敗血性休克等併發症。死亡率約達三成。 Q7:人類如何感染MERS? A7:目前仍無法完全了解人類如何感染MERS-CoV。部分確診個案中,病毒是經由人與人密切接觸而傳染,例如家人、病人及醫護人員之間的傳播;近期院內感染的通報案例有增加趨勢。而在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亦出現社區感染個案,但並未發現可能感染源,這些個案可能是暴露於動物、人類或其他來源而被感染。 Q8: MERS有傳染性嗎? A8:有,但傳染是侷限性的。除非是密切接觸,例如照顧病人時沒有做好個人防護,否則在一般情形下不易人傳人感染。目前有報告數起院內群聚感染,可能是因為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不佳,導致人傳人的案例。目前為止尚未出現持續性社區內傳染的情形。 Q9: MERS-CoV的感染源為何?是蝙蝠、駱駝或是家畜? A9:目前尚不清楚感染源。有報告指出在埃及、卡達與沙烏地阿拉伯駱駝體內分與中東地區的駱駝體內有該病毒抗體。目前無法排除此病毒有其他傳染窩的:離出的MERS-CoV病毒與確診病例分離出的病毒基因高度相似;並且發現非洲可能性,為此曾經調查山羊、牛、羊、水牛、天鵝,及野鳥等動物,但其病毒抗體結果皆為陰性。因此根據目前研究,駱駝為最可能的潛在感染源。 Q10:我們應該避免接觸駱駝或駱駝產品嗎?參觀農場、市場或駱駝相關活動安全嗎? A10:任何人參觀各地農場生措施,包含接觸動物前後經常洗手,或是避免接觸生病動物。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動物產品,諸如生奶或生肉,皆有感染疾病的風險。一般動物製品、經由適當的處理及烹調後是可以安心食用的,惟須注意熟食與生食分開以避市場、養殖場或有動物的地方,都應該要做好基本免交叉汙染。此時前往中東地區應避免前往當地農場、接觸駱駝、生飲駱駝衛等動物奶或食用未煮熟的駱駝肉,以降低受感染可能性。老年人或具糖尿病、慢性肺病、腎衰竭及免疫不全等慢性病族群,更應謹慎做好適當防護措施。 Q11:目前有疫苗可以預防嗎?要如何治療? A11:沒有疫苗與特殊的治療方式。建議採症狀治療並給予支持性療法。 Q12:醫療工作人員是高危險群嗎? A12:是,目前已有醫療人員因照顧確定病例而受到感染的案例。由於症狀或臨床特徵可能不明顯,無法早期經實驗室診斷確診MERS-CoV病例,因此醫護人員照顧所有病人皆應做好標準防護措施,尤其是照顧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應執行飛沫傳染防護措施;照顧疑似MERS-CoV病人時,應執行接觸防護與眼部防護;若有執行產生飛沫微粒(aerosol)之醫療行為,則應做好空氣傳染防護措施。 Q13: 有什麼預防措施? A13: 一、欲赴中東地區的民眾,請提高警覺並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同時儘量減少至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活動,或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觸。此外應避免前往當地農場、接觸駱駝或生飲駱駝等動物奶,以降低受感染可能性。 二、自中東地區入境的民眾,若出現發燒或有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主動通報港埠檢疫人員,並配合接受檢疫及後送就醫作業,進行採檢與醫學評估;返國14天內,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則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 Q14: 密切接觸者之處置? A14: 一、密切接觸者定義:任何於密閉空間內,曾經與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出現症狀期間內有長時間面對面之接觸者(大於15分鐘),或在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家人。 二、處置: 1.提供相關衛教資訊後,由縣市衛生局開立自主健康管理通知書,每日早/晚量體溫,詳實記錄體溫、健康狀況及活動史,至最後一次與極可能或確定病例接觸後14天為止。 2.自主健康管理者可照常上班、上學,除非發病,否則沒有行為上的限制。 3.如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發燒≧38℃、咳嗽等),請立即戴上外科口罩,主動與縣市衛生局聯繫,安排就醫治療。 Q15:如因疫情的需要,民眾如被衛生機關列為需隔離對象時,要在那�隔離? A15:目前規劃為臺北市替代役中心 Q16:世界衛生組織(WHO)如何因應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A16: WHO與臨床醫師及專家學者合作蒐集、分享疾病特性,決定風險等級及個案管理等策略,並且與國際夥伴及發生疫情國家合作,訂出全球應變措施,包含提供最新疫情資訊與風險評估、與發生疫情國家共同進行調查、召開科學會議,以及研擬教育訓練、監測建議、實驗室診斷、感染控制及臨床個案管理等相關指引文件。 WHO透過國際衛生條例(IHR)網絡收集科學性證據並提供給各會員國資訊,且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是否為國際性公共衛生緊急重要事件。2013年的四次緊急會議及2014年5月14日第五次會議,決議認為目前無證據顯示此病毒出現持續性人傳人的傳染方式,認定尚未成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惟因病例持續增加,WHO強烈建議各會員國須強化院感控制、進行病例對照、流行病學、環境與動物學等研究、加強密切接觸者調查,以及研擬大型集會建議與國際合作。 Q17:若我想了解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相關資訊,有什麼查詢管道? A17: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址:www.cdc.gov.tw;防疫專線:1922(提供疫情通報、傳染病諮詢、防疫政策及措施宣導)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諮詢。
start_date 2015-06-02 14:16:00
end_date 2100-10-21 23:59:00
actstart_date
actend_date
s_time
d_time
regis
county
address
cycle_value
cycle_type
news_scope 805307000
keyword MERS-CoV,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news_class 4000002a
link
Extra1
fctupublic Y
transKey
Longitude
Latitude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