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deptName 臺北市立美術館
data_id GIP_101443515
post_date 2015-04-09 10:40:00
news_from 美術館
authority 3790000000/379590000E/379590300E
contact 楊佳靜
contact_phone 25957656
news_title ???山—陳順築個展 座談會
news_content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span style="font-size:13px;color:#999999;letter-spacing:1px;line-height:14px;">???山&mdash;陳順築個展 座談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9px;letter-spacing:2px;line-height:20px;"><strong>陳順築及九O解嚴後台灣的影像裝置</strong></span></p> </div> <p><span style="line-height:1.4em;">日期:4月18日(六)14:30-17:30<br /> 地點:視聽室<br /> 免預約報名,自由入座</span></p> <p>&nbsp;</p> <p>陳順築(1963-2014)是八O年代以降最早以攝影進行裝置的藝術家之一,目前本館三樓所展出的個展「???山&mdash;陳順築個展」,乃是藝術家畢生最大的個展,呈現其總體創作與歷程。陳順築在展前過世,過世前非常積極參與此項他畢生最大個展的各項籌備細節,期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展覽的各項籌備,所以,此展也可以說是藝術家在世時-以他的意志與期許-所能舉辦的最大型個展。而他的創作歷程正好涵蓋幾個台灣大的人文藝術趨勢如七O年代紀實攝影、八O至九O盛行的裝置手法等。</p> <p>&nbsp;</p> <p>陳順築的影像裝置圍繞在以藝術家個人的家、家庭與記憶為主要題旨的創作脈絡,對於死亡與攝影儀式意義及其與個體的關係,以藝術家的角度與身分做了身體力行的實踐。此項展覽將在近日4/26展畢,此項座談會希望趁此項展出最後的時段對陳順築的創作予以探討梳理,討論其創作在他的時代的脈絡與意義,並兼討論九O解嚴後的台灣影像裝置的狀況。這場難得的座談會,請喜愛陳順築創作與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發展與的觀眾朋友的熱情參與!</p> <p>&nbsp;</p> <ul style="list-style:none;line-height:1.7em;"> <li style="margin-bottom:10px;"><strong>主持人</strong> <ul> <li>賴香伶 | 前當代藝術館館長</li> </ul> </li> <li style="margin-bottom:10px;"><strong>與談人</strong> <ul> <li>顧世勇 | 藝術家 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li> <li>陳泰松 | 藝評人</li> <li>張世倫 | 影像學者 藝評人</li> <li>余思穎 | 館員 策展人</li> </ul> </li> <li style="margin-bottom:10px;"><strong>座談會題綱</strong>(暫定) <ol> <li>台灣九○解嚴後的影像裝置及其脈絡</li> <li>攝影、錄影與裝置:手法與形式</li> <li>談陳順築的攝影與影像裝置</li> <li>影像與其他材質的複合與並置,其意義、脈絡及其他</li> <li>當代藝術與影像裝置:這十年</li> </ol> </li> </ul> <p>&nbsp;</p> <h4>&nbsp;</h4> <p>&nbsp;</p> <p><strong>賴香伶</strong><span style="color:#999999;"> | 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br /> 現為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曾任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組總監及上海外灘美術館創館館長。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藝術史研究所藝術史碩士,曾於喬治華盛頓大學進行博物館學研究。</span></p> <p>&nbsp;</p> <p><strong>顧世勇</strong><span style="color:#999999;"> | 藝術家 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br /> 藝術家,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2004至2008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1996年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 造形藝術博士,1991年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國家高等文憑。近年個展,包含2014年「檔案消失」於關渡美術館,2011年「時空封包」、2008年「美哉台灣」於伊通公園等。參與聯展包含「心聚落&ndash;未來之城」&ndash;上海藝術設計展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3)、「歐洲首都年主題展&ndash;天空之城」於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館(2009)等。</span></p> <p>&nbsp;</p> <p><strong>張世倫</strong><span style="color:#999999;"> | 藝評人<br /> 攝影研究者與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散見《攝影之聲》、《藝術觀點》、《今藝術》等刊物。譯有《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二書。</span></p> <p>&nbsp;</p> <p><strong>陳泰松</strong><span style="color:#999999;"> | 藝評人<br /> 1983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美術科西畫組,1992年畢業於瑟基國立高等藝術學院(&Eacute;cole Nationale Sup&eacute;rieure d&lsquo;Arts de Paris-Cergy),1995年法國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學士、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肄業。現為中原大學商設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藝術獎」觀察團委員。專長為攝影史及理論、西方當代藝術史,以及美學藝術評論,文章散見台灣各藝術刊物。</span></p> <p>&nbsp;</p> <p><strong>余思穎</strong><span style="color:#999999;"> | 館員 策展人<br />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台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近年策劃的展覽包括「空間與情意的?鬥:李德」、「台灣當代.玩古喻今」、「真真:當代超常經驗」、「歲月照堂:張照堂影像回顧展」;並企劃、執編《家族盒子:陳順築》及《現代美術季刊》。</span></p>
start_date 2015-04-09 10:41:00
end_date 2015-04-18 17:30:00
actstart_date 2015-04-18 14:30:00
actend_date 2015-04-18 17:30:00
s_time
d_time
regis
county
address 臺北市中山區地下樓視聽室
cycle_value
cycle_type
news_scope 805307006
keyword 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
news_class 40000005
Extra1
fctupublic Y
transKey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273
Longitude
Latitude
file
descr
file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