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deptName 臺北市立圖書館
data_id GIP_104337249
post_date 2015-05-11 00:00:00
news_from 圖書館
authority 3790000000/379040000E/379040300E
contact 圖書館
contact_phone 1999
news_title 總館8樓視聽室「表演藝術同樂會」104年7月節目表
news_content <P><STRONG>主辦單位:</STRONG><BR/>臺北市立圖書館視聽室</P><P><BR/><STRONG>活動地點:</STRONG><BR/>總館8樓團體欣賞室</P><P><BR/><STRONG>活動時間:<BR/></STRONG>上午9:30-12:00(結束時間視節目長短而定)</P><P><BR/><STRONG>洽詢電話:</STRONG><BR/>2755-2823分機2801、2802</P><P><BR/><STRONG>參加方式:<BR/></STRONG>不需報名,免費自由入場(非講座)</P><P><BR/><STRONG>場次:</STRONG><BR/><STRONG><SPAN class="CuHtmlEditColor4488FF">7/11(六) 歌劇魅影 (電影/141分)<BR/></SPAN></STRONG>簡介:<BR/>《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由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喬·舒馬克導演,於2004年華納兄弟影片發行的作品。電影改編自安德魯·洛伊·韋伯的《歌劇魅影》音樂劇,相當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情節,由於音樂劇本身知名度較高,本片完全可以按照原作的另一種製作版本來理解。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飾演「魅影」,艾美·羅森(Emmy Rossum)飾演克莉絲汀(參與影片製作時才16歲)。這部電影獲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John Mathieson)、藝術指導(Anthony Pratt 與 Celia Bobak)和原創歌曲("Learn to Be Lonely") 三項提名。</P><P><STRONG><SPAN class="CuHtmlEditColor4488FF">7/25(六) 歌舞中國 (紀錄片/92分)</SPAN></STRONG> <BR/>簡介<BR/>2000年夏天,在上海專跳爵士舞與美國百老匯舞蹈的一個舞團裡的三代人,每一代舞者有各自認同的舞種。<BR/>第一代是美國百老匯歌舞文化的忠實信徒,出生在1930年代的上海,1949年逃難到了臺北,成長在1950年代搖滾樂萌芽與金凱利電影的臺北,自學踢踏舞與搖滾舞,無師自通,有模有樣,有過一段精彩而道地的臺灣式夜總會歌舞事業,最後卻在無預期的情況下在1982年投奔到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過了十幾年找不到舞臺的日子;第二代是文化的實用主義者,出生在文革之後,成長於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上海,跳舞又唱歌,不只立志要成為中國最好的爵士舞者,還想在電視電影界大放異彩;第三代是一批主張個性的放肆青年,來自全中國各地,出生在1980年代,成長於1990年代的富裕中國,為了夢為了理想而會聚在這全中國最繁華的大都會裡,以美國與日本文化做為學習樣本,沒有深厚的功底,一心想登上國際舞台,揚名海外。<BR/></P>
start_date 2015-07-01 00:00:00
end_date 2015-07-26 00:00:00
actstart_date 2015-07-11 09:30:00
actend_date 2015-07-25 12:00:00
s_time
d_time
regis
county
address
cycle_value
cycle_type
news_scope 805306998,805307006
keyword 影片,電影,視聽室
news_class 40000005
Extra1
fctupublic Y
transKey
Longitude 121.538369
Latitude 25.029152
file
descr
file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