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ID 5265
EventName 療癒系導演吳汰紝 家的紀錄片 精選影展
ShowGroupName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研發處展演中心
EventTypeID 電影瞭望
DurationStart 2015-07-28
DurationEnd 2015-08-01
IsCharge 免費
Fee null
ShoppingUrl null
ContactName 簡先生
ContactTel 02-23218107
ContactFax null
BriefIntroduction 吳汰紝導演:每一部片我都回答自己一個重要的人生問題!\r\n\r\n吳汰紝導演第一部作品《快不快樂四人行》即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二年第二部作品《再會吧!1999》再贏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r\n不斷以紀錄片拍攝,爬梳人生,理解世界的吳導演,更於2013年受邀到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所舉辦的第三屆「華語視像藝術節」,舉辦吳汰紝導演精選「家」的系列作品影展,展現「家」這個獨特的主題上,綿密而緊織的情感視界。 \r\n台南藝術大學特別選定七月,邀請這位傑出的藝術家於李國鼎故居,舉辦吳汰紝「家」的紀錄片精選影展,以吳汰紝導演誠摯深情的精彩作品,與各位觀眾對話「家」的情感。\r\n
vContent 
<p class="x_MsoNormal"><span>吳</span><span>汰紝導演:每一部片我都回答自己一個重要的人生問題!</span> </p>
<p><span>吳汰紝導演第一部作品《快不快樂四人行》即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二年第二部作品《再會吧!1999》再贏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span></p>
<p><span>不斷以紀錄片拍攝,爬梳人生,理解世界的吳汰紝導演,更於2013年受邀到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所舉辦的第三屆「華語視像藝術節」,舉辦吳汰紝導演精選「家」的系列作品影展,展現「家」這個獨特的主題上,綿密而緊織的情感視界。</span></p>
<p><span>台南藝術大學特別選定七月,邀請這位傑出的藝術家於李國鼎故居,舉辦吳汰紝「家」的紀錄片精選影展,以吳汰紝導演誠摯深情的精彩作品,與各位觀眾對話「家」的情感。</span></p>
<p> </p>
<p><span>Q</span><span>:人們如何找到快樂?</span></p>
<p><span>《快不快樂四人行》 </span></p>
<p> </p>
<p><span>2003/63</span><span>分鐘    </span></p>
<p><span>2003</span><span>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span></p>
<p><span>2003</span><span>南方影展評審團推薦獎          </span></p>
<p><span>影片介紹:</span></p>
<p><span>從不安到擔憂,我進入了朱媽媽一家三口的生活之中。不安是因為不了解,擔憂是因為她們的溫暖讓人忍不住希望他們好好地生活。最後才發現,原來生命就是生活,不論快不快樂,都要好好走下去。</span></p>
<p><span>一個母親,兩個精神分裂的孩子,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在丈夫留下的小小三十坪的房子裡,一部片子開始醞釀,漸漸發酵,最後終致過酸而必須停止;攝影機,從新鮮的玩具成為局外人手中的一把刀,快不快樂,只有自己知道。</span></p>
<p> </p>
<p><span>Q</span><span>:死亡的親人真的消失了嗎? </span></p>
<p><span>《再會吧!1999》</span></p>
<p> </p>
<p><span>2005</span><span>瑞士紀錄片真實影展青年獎首獎</span></p>
<p><span>2004</span><span>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span></p>
<p><span>2004 </span><span>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   </span></p>
<p><span>2003/26</span><span>分鐘</span></p>
<p><span>影片介紹:</span></p>
<p><span>母親過世四年,我一直在想,身體死亡的她。真的就消失了嗎?如果現在是過去的延續,我找不找得到媽媽仍活在生命中的痕跡。我曾做過一個夢,夢中,我感覺媽媽還在我身邊。醒來,我看著天花板痛哭。我想回到夢中,如果影像是最接近夢的藝術,那麼我就要用影像來捕捉現實中的夢境。</span></p>
<p> </p>
<p> </p>
<p><span>Q</span><span>:從一個人變成兩家人? </span></p>
<p><span>《囍》</span></p>
<p> </p>
<p><span>2005/57</span><span>分鐘/</span></p>
<p><span>2006</span><span>紐約台灣女性影展</span></p>
<p><span>2005</span><span>女性影展</span></p>
<p><span>影片介紹:      </span></p>
<p><span>囍事,大事。</span></p>
<p><span>遵辰按時,循禮蹈矩,直到,女兒離開,妻子媳婦嫂嫂舅媽進入。</span></p>
<p><span>被籠罩的人們快樂地舉杯:「恭喜啊!天賜良緣,新婚燕爾,早生貴子,百年好合,幸福美滿!」</span></p>
<p><span>然後,妻子媳婦嫂嫂舅媽,微笑著。</span></p>
<p><span>結婚,就是請大家來吃一頓籌備兩三個月的飯局。吃完飯後,女兒成了夫家的人,年輕小姐成了太太,一切都是那樣的理所當然。在這理所當然的氛圍中,又好像有些東西,像小木屑一樣地刺著心頭,那是一種夾雜了緊張、憤怒、害羞、不耐、哀愁心情的微弱訊號,就像在快樂頌中偷偷藏著摩斯密碼。</span></p>
<p> </p>
<p><span>Q</span><span>:找到一個相愛的人有那麼難嗎? </span></p>
<p><span>《尋情歷險記》</span></p>
<p> </p>
<p><span>2008/90</span><span>分鐘</span></p>
<p><span>2008</span><span>年第六屆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競賽片</span></p>
<p><span>2009</span><span>年第22屆新加坡影展觀 摩影片</span></p>
<p><span>2009</span><span>年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競賽片</span></p>
<p><span>2009</span><span>年第53屆亞太影展</span></p>
<p><span>2010</span><span>年第39屆鹿特丹影展觀摩片</span></p>
<p><span>影片介紹:</span></p>
<p><span>一部關於「愛」與「婚姻」,而令你意想不到紀錄電影,當中的真實令你震驚,其中的溫柔閃耀動人。</span></p>
<p><span>主題是「愛」,但可不是煽情、或者唐吉柯德式的苦情、或者時髦趕流行的浮愛,而是裸實關於「愛」的徘徊、掙扎和慌亂。的確,影片中接受採訪的勇敢已婚男女,即便太過老實、感到痛苦,或者極度笨拙,但這些一點也不困擾他們。</span></p>
<p><span>他們互相談話、在攝影機前面談話,談著他們在「關係」中的奮鬥和失望,他們廣大的開放性,和不避諱面對自己弱點的坦率和勇氣,令人印象深刻。</span></p>
<p><span>幫助這些夫婦建立起共同生活的「陳顧問」,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媒人,也是心臟很強的難得烈士。她以不倦的熱情、深厚的智慧、和平實堅定的談話,自然脫穎而出其神奇而鮮明的特色。</span></p>
<p><span>導演吳汰紝分享她自己痛苦的過去,就像她講其他故事一樣。剪接室想必淚流成河。真的,推薦給任何一位有「心」的人們,當中的「動人」與「永恆」。</span></p>
<p> </p>
<p><span>Q</span><span>:老爸,什麼夢想讓你不惜變賣家產? </span></p>
<p><span>《日落大夢》</span></p>
<p> </p>
<p><span>2010/70</span><span>分鐘</span></p>
<p><span>2010</span><span>年 第十屆南方影展</span></p>
<p><span>2010</span><span>年 南瀛影展</span></p>
<p><span>2011</span><span>年  Macao International Film and Video Festival</span></p>
<p><span>2011</span><span>年  Hong Ko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span></p>
<p><span>影片介紹:</span></p>
<p><span>我的父親吳德勝,從小就唬爛我們靈車、辦公室OA傢具等都是他的發明,真的假的,沒人知道。但父親早年發明的情趣用品「男霸天」,為他賺進非常多錢,在六合彩風行時又輸光光。中年過後因媽媽過世,他開始研究起癌症對策,發明風行全台的五行健康操、五行青菜湯,又賺了一筆錢;現在他投注所有研發“健創“食物調理機--正是當年媽媽得癌症後,爸爸為了簡化生機飲食的步驟所研發的。研發過程問題不斷,像個黑洞,永遠有花不完的錢。一晃眼十年過去,機器也接近完成。</span></p>
<p> </p>
<p><span>Q</span><span>:事業和家庭兩難? </span></p>
<p><span>《帶孩子上班去》</span></p>
<p> </p>
<p><span>2012/53</span><span>分鐘</span></p>
<p><span>2013</span><span>日惹紀錄片節 </span></p>
<p><span>影片介紹:</span></p>
<p><span>「帶孩子上班去」原本似乎是一個議題,有人說是勞工問題,有人說是性別議題,然而毋寧它是一個「夢想實現」的過程。<span><br>
</span>一間在台北市的法律事務所,讓父母親可以帶孩子上班去,當它不是一個議題的時候,當它還原到每個人的生活選擇的時候,我們更可以看見「帶孩子上班去」的意義和現實。<span><br>
</span>夢想著、爭取著「帶孩子上班去」的人們,可以看見落實在每天的生活,落實在需要周邊人的同意和配合,「帶孩子上班去」的現實是什麼,基於這樣瞭解,當一位母親想為「帶孩子上班去」的夢想實現,而奮鬥努力的時候,那將會是更多溝通、更多解決問題走向的實踐之路。</span></p>
<p><span>這是更好對話的基礎,更多的瞭解也將因而發生,更多的共生雙贏將因而相容,更多的世界改變,將因而啟動。</span></p>
<p> </p>
<p> </p>
<p><span>Q</span><span>:如何攜手到老?</span></p>
<p><span>《日暮之前的領悟》</span></p>
<p> </p>
<p><span>2013/24</span><span>分鐘     </span></p>
<p><span>當父母每次碰面總是吵架,我們如何幫助父母,並讓自己不受上一代的影響呢?台灣著名婚姻專家陳顧問Hellen的父母,兩個人都超過八十歲了,卻吵架吵了六十年,每年過年,幾乎就要掀起一場大戰,一場年夜飯,不到三分鐘,陳媽媽就開始罵起陳爸爸,宣洩累積多年的埋怨;而陳爸爸他一輩子離家出走二十幾次,不斷說著自己活在地獄中。</span></p>
<p><span>Hellen</span><span>從自己的父母婚姻,開始研究探討,她不斷告訴自己的母親,你有勇氣嫁給爸爸,卻沒有勇氣當個支持他的妻子。兩個八十歲老人,共度一生,卻對於婚姻有著極大不同的看法。</span></p>
<p><span>最近,陳媽媽突然覺悟,下定決心不要再罵陳爸爸,甚至跑去跟菩薩祈求,她這次真的會改變嗎?作為女兒的Hellen想要把握這次機會幫助父母的婚姻關係更好,她能成功嗎?</span></p>

EventUrl null
YouTubeUr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IOg0APydl2yRiSXQMdN-g
ImageFile http://cultureexpress.taipei/Files/Event/LogoTemp/ccae217a76cf42019037c5878b7ffd6b.jpg
LogoImageFile null
InsertTime 2015-06-02 17:00:24
Class1 null
Class2 null
Map null
Travellinginfo null
Parkinginfo null
Keyword null
Food_Name null
Food_Descripti null
Food_Add null
Food_Tel null
Food_Opentime null
Food_Class null
Food_Map null
dtStart 2015-08-01
dtEnd 2015-08-01
timeStart 15:00
Location 李國鼎故居
CityID 臺北市
AreaID 中正區
Address 臺北市中正區泰安街2巷3號
longitude null
latitude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