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s organizations posts
109695815 郭瓊姬 FB 我覺得「申訴處理」很重要. 例如在機構裡發生事情後, 其實不太知道可以問誰,例如有時候長褥瘡了,不見得是想責備只是想知道狀況如何,但不知道可以找誰問.除了照顧的人之外,總會希望多方詢問,這時候不知道申訴的窗口應該找誰比較合適呢?希望申訴管道可以明確的讓家屬知道,我們會比較安心,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可以讓訂政策的人看到.謝謝你們
109695816 鄭心彤 FB 護理之家(長照機構)一定要聘請一位物理治療師,並非跑龍套而已。對家屬而言也比較理想。
109695817 Eve Lee FB 需要職能治療師協助日常職能規劃及無障礙設計,維持生活功能,預防機構化退化。
109695818 YiPing Shen FB 護理人員、照顧服務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廚師、藥師、社工師、醫師、心理治療師、很多"師"都需要,住一家機構平均要收費多少才合理?
109695819 YiPing Shen FB 目前的照護人力大部分都是依靠外勞,未來規劃外勞來台經過受訓之後成為台灣的"長照人力之一",很多外勞把台灣當作跳板,工作滿2年後取得證明,可以往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工作,薪資幾乎可以達到2倍以上,台灣花錢培訓外勞,2年後會在台灣繼續工作的外勞能留下幾成?照服員現今的薪水應該約3萬塊左右(高一點或低一點)只有少數的台灣人會願意擔任如此辛苦的工作,重複培訓新外勞不如對照服員的薪水補助,以增加從事照顧服務員就業及留任的誘因,應該是規劃時要參考的。
109695820 唐東琳 FB 希望能簡化評鑑項目…機構只是幫忙無法自己照顧長者的家屬照顧長者…但是評鑑項目確多的嚇人…而且政府單位心知肚明評鑑有幾分真幾分假…評鑑要求越多業者成本越高…最後也是要反應在家屬身上造成家屬的負擔…政府單位應該只需要求業者環境乾淨…消防設備完善…有能力的家屬自然會尋找環境好人力足活動多的機構…但負擔不起高價位的家屬怎麼辦?
109695821 唐東琳 FB 非常讚同。。
109695822 金愛玲 FB 請問,目前子法徵詢專區只限定在這個問題嗎?從事的長照人員權利呢?怎沒針對徵詢長照人員在長照子法中的意見呢?長照人員是推動長照法最重要的工作人員,不是嗎?
109695823 聶玉美 FB 請大家有空去發言吧!看個位希望是怎樣的老年及照護,與大家習習相關,亦該知道自己該準備多少!
109695824 唐東琳 FB 曾經參與新北市的評鑑研討會…新北市官員自己都認為要符合這麼多的要求一個月至少要收費3萬元才能平衡收支
109695825 陶玫伊 FB 重點是這些師級的跟本供不應求,連照服員都缺得厲害!
109695826 梁彼得 FB 既然政府也知道要將所有需要的"師"聘用需要至少月收費3萬才能收支平衡,那這費用是全部家屬自費嗎?如果是的話~相信社會新聞會多很多版面報導自我了結的新聞 應該要有跟需要有必須要先搞清楚~不要在為了學者的理想而規畫出來的標準來看待所有機構
109695827 Renee Cheng FB 我希望有攝影設備,讓我們能看到。像托嬰中心一樣 可以看到長輩 至少放心些 謝謝
109695828 唐東琳 FB 以前機構都有裝…後來社會局規定礙於隱私不得加裝監視器
109695829 Heather Tsai FB 政府規定,顧及長輩隱私不可設置!評鑑也會被扣分哦!
109695830 張鈴柱 FB 長輩在房間因為年長.有時會發生猝死情形.在家裏.自己人知道甚麼事沒關係.但在機構如果醫院出的證明無法說服家屬或有疑問.要質疑照顧單位.又不相信照顧單位說法提出告訴..甚至抬棺抗議.造成冗長訴訟程序..或照顧單位名義損失...請問此時如果有錄影設備佐證.豈不可以結速所有紛爭..又可避免醫糾蟑螂的蠻天傷害..法律只顧了一方的隱私問題卻造成更大的各說各話..豈不失去社會公益及隱私的美意
109695831 張鈴柱 FB 至於隱私可比照個資法:法院有權知道但要詳加規範使用權限.不為也非不能...又見另一個行政怠惰.
109695832 Crystal Chen FB 機構不是醫院,請勿聘用醫院的社工老師來評鑑機構,體制 組織 大小 專業人力 組成不同,也相當不容易,生態環境是長 期 照 顧,不是醫院急性照顧,評鑑跨專業照顧服務計畫 護家 長照100家評鑑後幾家能達成,請勿用醫院的評鑑框架在長照,請用長照實務老師,用長照生態系統來制定指標,長照理論已上軌道,學者,社政官員在理論上原地踏步,理論實務兩者沒有焦集,理論者對實務者更應該多些同理心。
109695833 唐東琳 FB 非常的認同…
109695834 Crystal Chen FB 家屬希望專業人力多用心在照顧家理的長輩,而不是派另一群人力去寫浩瀚的文書資料交給學校的老師就符合把關,衛福部官員請實際來機構進住一週,實際田野調查資料可信度高。
109695835 唐東琳 FB 只要器械有按時消毒…不知何錯之有…今年臺北市某機構居然被老師刁難指出泡鑷罐太舊而被扣分…太過分了。所以各機構評鑑前最好所有器械全換新否則自求多福
109695836 黃璃芳 FB 現在工作人員大環境下不好找人,是否應考慮一下,不要硬要全部是台灣照服員的比例,請衛福部要站在中立公平的立場,為台灣以後的老人著想
109695837 張鈴柱 FB 以下言論已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發表: 1.一個小型機構.要做醫院級的評鑑.又沒能有醫院級的收入.這個一定會造成作假在做假的文書工作增加.想想KPI你們覺得累的是誰.受惠的又是誰? 2.目前的財團法人.政府又監督了多少.還不是都找人頭作假帳..為何政府會放任?還要求以後要全部財團化. 3.政策遭政客綁架..3年一小改.5年一大改.還不能既往不咎.誰敢投資. 4.好像投資長照的人是:誰叫你要做(台語)這圖...死好.
109695838 Renee Cheng FB 攝影機畫面,只有有密碼的家人才能登錄,政治說涉及隱私而不能裝,真奇怪
109695839 張鈴柱 FB 說的真好..樓上的..
109695840 郭瓊姬 FB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權益保障!! 希望評鑑標準裡,可以強調「資訊的提供」,像是我們家的長輩入住很久後,才從朋友那邊得知原來入住機構是有可能可以申請補助的。未來可以要求機構可以更主動提供補助相關的資訊嗎?謝謝!!
109695841 吳第明 FB 小型養護機構評鑑內容比照醫院翻版,將慢性療養場所搞得像急性處理單位,喪失許多人與人的接觸機會,也讓長照人員因逐年攀升的評鑑資料疲於奔命。走火入魔。建議簡化簡化再簡化,依立案標準評核為「合格」即可。
109695842 陳振訓 FB 長照問題是國安問題,不容輕忽。
109695843 蕭志達 FB 立法與評鑑辦法要找有長照現場十年以上實務執業經驗的人才可以,找那些學術界理論派吹冷氣的,真的是誤國誤民,消耗民力與國力,長照現場照顧學問那麼大,從沒操作過的怎會了解?所以目前評鑑偏離實際太嚴重了,而且完全沒有成本觀念,長照法如再用學者,不用業界的意見,到最後一定會出大麻煩,要求什麼樣的服務,一定要有相對的成本,目前立法最重要的觀念,不是任意胡搞。從沒成立過機構,也沒有 現場服務經歷的學者,是長照最可怕的地雷,
109695844 朱偉仁 FB 其實政府有找實務屆的人,結果如下:1.受補助單位不可講超過補助可以做的事。2.自營機構提出服務成本概念,官員無法提出相對應的補助費用。所以無疾而終。
109695845 吳第明 FB 目前「子法」的建置設計,依過去學者長官習慣,恐怕就是「抄襲」、「拼湊」過去相關法令的內容。 說到要「簡化」、甚至於「創新成適合長照專用版本」,若非有「大肩膀」、「願擔當」之人於會場或制定成員中努力,恐難如願改革,而且此人也必須面對「大多數守舊派」的韃伐與挑戰,勢難螳臂擋車。 除非整個立法團隊更換及重新遴選。 業者先進代表恐需先有腹案、並找出「立法團」成員組合建議及推薦。才有可能轉換目前態勢。 否則,等子法草案出爐,屆時要改ㄧ個字都難了!!
109695846 李憲宗 FB 政府對輔導機構評鑑的施政目的及預期效益何在?實施多年的評鑑,是否已看到預期目的及效益顯現?若有,係如何確認都是因為政府評鑑制度而產生的?我們家老人住到優甲等機構,真的會比住在乙丙等機構還要來得【幸福】嗎?政府對老人住不同評等機構的幸福指數,有進行滿意度調查及統計分析等施政評估報告嗎?假如以上答案都是確定的,相信就不需要再徵詢民間相關意見了(表示辦評鑑及指標都是對的);反之,這種評鑑就應該立刻停辦,重新回來思考如何讓『機構、老人、工作人員、親屬』營造雙贏共存的促進方案,以取代評鑑制度。
109695847 陳明昌 FB 非常贊同..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一個沒有生存能力的人..你要直接給他魚或教他釣魚(魚代表老人福利..釣魚者代表業者)..相信政府會樂於教大家釣魚(輔導.查核)..本來是雙贏的事..政府卻變相要求釣魚者要開始接受學習如何製造魚鉤.魚線.魚桿甚至學習環境.溫度.水流.哪有很多魚.(評鑑制度).等等..試問..把你搞到那麼忙..你還有時間釣魚嗎...大多長照第一線人員.只想把份內工作做好..給住民天天開心過日子..卻被龐大的文書處理壓得喘不過去..我想說 評鑑的壓力搞到機構主管..員工都不開心..試問..你在不開心的情況下做事..住民會有好心情嗎...政府阿..快把這浪費人力.物力.吃力不討好的評鑑結束吧..最後小弟提出一小點建議....如一定要評鑑...希望由地方首長配合當地業者共同制定簡化推行..不要一昧由內政部大範圍制定..此舉因可讓地方機構有自己的照護風格..大機構有大機構的好..小機構有小機構的美.讓家屬有更多的選擇..PS:照護者心情愉悅..被照顧者也會開心。補充:打A撒是撒誘餌的意思。
109695848 李憲宗 FB 陳明昌 認同;左手拿釣竿(照顧老人)右手打A撒(行銷+行政+管理+伙食+安全...),但邊打A撒還要邊轉頭拿筆做紀錄(評鑑),超忙
109695849 Chan Long Laiu FB 宗哥,所言甚是
109695850 Tawei Lee FB 長照服務在某個角度來說是高度社會福利的範疇,而且常常不敷成本,與其政府替我們把關,到不如政府直接來經營,直接來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給我們長輩,政府直接做,可以節省聘請專家學者把關的成本,又能保證由國家提供服務品質,出問題還有國賠可以支付,真是一舉數得,也是長輩們最放心的長照服務阿。
109695851 Tawei Lee FB 在這樣的公長照下,只要通過Level I~III,免高普考直接公務人員任用,直接取得公務員資格,退休後國家養到老死,最好還有18%,這樣連長照人力都一併解決了,機構就不會苦無照服員了,現行機構的從業人員就地成為公務員,若政府使用現行機構的建物空間,就用租任的方式來承租,內部的空間的規劃,政府都可以主導,要四個人一間廁所,還是一個人四間廁所,就房客自行處理啦
109695852 朱偉仁 FB 完全同意,一起推動吧!
109695853 朱偉仁 FB 當然就一人一個套房囉!最好有個客廳,比較人性化,生活有品質。每個服務員退休保障有一套可以住。
109695854 黃麗凰 FB 完全認同,由政府執行,人民監督和評鑑
109695855 李憲宗 FB 《長照福利化,給付保險化,讓長照機構國有化》
109695856 You-hung Chou FB 身為一個社工我只想講一句:衛福部你們可以別再鬧了嗎?評鑑只是在浪費護理人力而已!他們照顧人時間都不夠了還有時間為了應付你們評鑑做資料嗎?你們是天龍部門嗎?搞不清楚狀況耶你們!
109695857 張鈴柱 FB 社會就是需要你這種人--講真話
109695858 陳明昌 FB 身為一個小型機構業者..我也來說說我的想法..從事這行業也10幾年了..看著住民來來去去..家屬的不捨(送入機構)與孝心..住民心理的無奈(死也要在家.沒有人願意離開家)..但為了生計..家中出現需要照護的長者(一人生病全家受累).家庭因數無能力聘請外勞者..就會考慮往機構送...但我要說的是..從來沒有一位家屬會問到機構評鑑分數..大多詢問認識的好友..沒有此類朋友的話也會多跑幾家機構詢問住在機構內住民..再決定入住...由此可見..一般民眾是不會在意機構評鑑如何.而只在意民間口碑..跟機構如何使長者可以安穩的入住.照護..讓家屬可以放心的工作.我也盡量做到住民有家的感覺.但我自從評鑑制度後..龐大的文書報表..龐大的壓力..不得以只能要求員工除了照護住民.報表一定要做好.但幾年後我發現...評鑑項目越來越多..專業人才(護士.台籍看謢)流失的速度很快..常常在換人..一個一個的新手進入..又要重新教育.重新熟悉住民..造成住民的不安全感..等到開始熟悉了...又離職了.(受不了要寫一堆文書報告).住民惶恐的心..可想而知..我只能自己用更多心力來安撫住民..我最近覺得自己心好累..我怕我無法再繼續照顧這群跟我有緣..像自己家人的住民..我好怕 隨便一條新增法令..讓我必須遠離這群住民.....我想大聲說..廢除評鑑吧..讓我有空間.時間.人力.物力..來照顧這群長者..不要再拿那麼大的帽子.把我扣的死死的..長官說1+1=2..不容許你有1.3.4.5.6.7.8.9的答案..盲目的限制..對長者真的有利嗎?? PS:舉個例子...如果大型醫院(如..榮總..台大)他們拒絕評鑑..評鑑分數為0...病患會不去嗎?大家認為勒??
109695859 Chin Wen Hu FB 小型養護機構不是醫院,政府卻聘用醫院的社工或其他評鑑委員來評鑑機構,就體制、組織、規模大小及專業人力的組成都不同。養護之家環境是屬於長期照顧,並非醫院急性照顧,希望勿用醫院評鑑框架套用在長照機構上,請多與長照相關業者或各地方所屬長照協會會員溝通討論與了解,勿在理論上原地踏步,除了理論外更應重視實務經驗
109695860 清文清文 FB 評鑑「項目」已經走火入魔了難道沒發現嗎?每家機構耗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做)評鑑,損失的只是機構內的長輩,評鑑不是不要做,只需要檢查機構硬體設施、保險?等基本項目,其他就讓「客人」自由選擇不是嗎,品質不好、環境不佳,客人就不會上門消費,自然逼迫業者自主就會改善了,不然只有停業一途不是嗎?最好的主管就是不要管太多~共勉之
109695861 莊明霈 FB 如果有一天我住進長照機構,會希望政府替我做哪些把關呢??????嗯.......可以請護士或照服員放下手上那些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的紙,離開電腦前面,多陪我散步聊天嗎?!!! 住機構,是要被照顧與關懷,不是花錢讓他們寫一堆東西給跟我沒關係的長官看的!
109695862 莊明霈 FB 多數消費者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可沒想過長照機構是良心事業,不是慈善事業! 而偏偏上頭要在乎討好的也是消費者,若消費者願意付出等值的養護費,相信業者們也是樂觀其成。 在不斷檢討機構的評鑑前,請先把台灣照護人力全盤檢討!照護人力的缺乏,是所有機構的無奈。這不是不斷提高基本薪資就能解決的問題!
總共 48 筆,顯示第 1 到第 48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