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縣市名稱 嘉義縣
鄉鎮名稱 番路鄉
社區名稱 隙頂社區
村落名稱 公田村
社區介紹 隙頂(Yauvakaz’na原住民鄒語,意思是很多動物聚集的地方),高度1250公尺,此地區原是鄒族的狩獵區。清朝中期隨著清政府對台灣海禁的解除,大陸沿海居民大量移民至台灣開墾,平原地區人口漸漸飽和,許多漢族和平埔族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逐漸往山區發展。隙頂地區最早落籍的紀錄大約在西元一八六○年,迄今約一百四十年。記錄中只有六戶人家(俗稱六丁)設籍。那時候會來山上居住的人,通常都是在平地生活遇到相當困難,而轉往山區謀生。期的居民與外界聯絡全靠隙坑古道,到觸口販賣做「粳仔」的材料---山蕉。當時進入山區討生活,除了要克服自然的環境之外,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與融合,更是先民每日必需面對的問題,所以先民有句話:「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此一課題在田野調查中,根據隙頂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文益先生提供的資料顯示,當時「六丁」在進入隙頂時,原住民對於獵區的區域觀念很強,「六丁」是以酒、鹽、糖等民生必需品,與原住民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之後再達成協議,劃訂出可以開墾的區域。為了表示友善與避免發生衝突,「六丁」並不攜帶殺傷力大的槍械與大型刀具,即使狩獵也只是配戴小型的刀具。這也促成了隙頂地區長期以來與山地原住民的和睦相處。隨著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人的勢力進入台灣(約西元1889年),對山區資源開發不遺餘力。許多平地人因現實因素的考量紛紛移居山區,各山區的人口呈倍數成長,伴隨人口成長居民的經濟活動也有所改變。隙頂山區的居民依居住環境的自然資源衍生出新的產業(樟腦油、麻、筍乾)與平地的貿易往來,促使社區對外交通的改變。台灣光復之後,人民經濟逐漸起色,平地社會對於竹子、木材的需求量大增,隙頂山區因天然的條件,居民的經濟活動由日據時代的樟腦、麻演變成以製紙、伐木(包含孟宗竹、福州杉)為主要產業。民國四十八年前後,中興產業道路開通,由於交通的便利,隙頂的製紙、伐木產業達到最興盛的時代,帶動了整個隙頂地區的繁榮發展;而民國六十年代的山地林木保護政策與八十年代建築鷹架的進步,製紙與伐木在短短二十年間先後沒落,取代而起的是高山茶的生產,七十一年阿里山公路的通車,提高了隙頂地區的競爭力,茶業一躍成為居民最大宗的收入來源,而茶園風光也成為社區特色。隙頂社區現今以茶行為大宗,據資訊志工統計已有近60間左右,為茶農自產自銷,如最下方google地圖標示之綠色點。陳英生先生於志工訪談時提到,隙頂社區居民樸實友善,到哪都不會受到敵意的攻擊,而且居民多好客,具有濃濃的人情味,實為社區難能可貴的特色,社區居民很歡迎大家一起來社區聊天、泡茶、交朋友。
協會名稱 嘉義縣番路鄉隙頂社區發展協會
協會聯絡人 李榮龍
協會Email leezonlon@yahoo.com.tw
協會電話 05-000000
協會傳真
協會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隙頂78號
圖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