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名稱、鄉鎮名稱、社區名稱、村落名稱、協會名稱、協會聯絡人、協會Email、協會地址、社區介紹、協會電話、協會傳真、圖片網址。

縣市名稱 鄉鎮名稱 社區名稱 村落名稱 社區介紹 協會名稱 協會聯絡人 協會Email 協會電話 協會傳真 協會地址 圖片網址
60963380 雲林縣 虎尾鎮 穎川社區 穎川里 雲林縣虎尾鎮穎川社區發展協會
60963381 雲林縣 虎尾鎮 興南社區(雲林縣農村再造聯盟虎興促進會) 興南里 位處虎尾鎮南端,被北港溪切割靠興南大橋與外交通,屬化外弱勢之地.里中百姓80%務農,幾乎與現代社會脫節,急需再改造接軌. 雲林縣農村再造聯盟虎興促進會 周清石 bighero888@livemail.tw 05-6362688 05-6361635 雲林縣虎尾鎮興南里40之1號
60963382 雲林縣 虎尾鎮 北溪社區 北溪里 雲林縣虎尾鎮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江炳辛 a0925395039@gmail.com 05-6332786 05-6314516 雲林縣虎尾鎮北溪里10-2號
60963383 雲林縣 虎尾鎮 頂溪社區 頂溪里 頂溪社區發展協會 蘇坤福 andy6221867@kimo.com 0932-692337 (優先連絡)63250 雲林縣虎尾鎮頂溪里13鄰過溪56-2號
60963384 雲林縣 虎尾鎮 惠來社區 惠來里 位於雲林縣虎尾鎮最東側的惠來里,其地理位置東與莿桐鄉、斗六市為鄰,南與斗南鎮為界,西與下溪里、頂溪里相接,北與西螺鎮、莿桐鄉相隔。合計面積3.22平方公里,人口2,925人(97年3月份統計),合計19鄰、857戶數。  淳樸的惠來里被認為是佃農的故鄉,居民世代務農,農田以劃設為農業特定區見稱,栽種種類一期以稻作為主,二期以大蒜、馬鈴薯為主,其中產銷很大的馬鈴薯為契作,供應薯條、洋芋片材料,其他農作還包括花生、各種蔬菜等,另外花卉栽種也成為本區新興成功的產業之一。  惠來里地名由來,據考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隸屬斗六廳他里霧區他里霧惠來厝庄,大正九年(西元1920)規劃虎尾庄惠來厝大字,國民政府來台後,始編為惠來里,里名由來和紀念祖籍地惠來有關。近年因發現社區中的每一份子,似乎並不是那麼熱衷社區的諸事物,又因社區中的年輕族群因經濟因素皆往外求職,造成社區逐漸老化趨向。主要讓社區有凝聚力,自然社區中的任何一份子皆會自動參與的動力,也透過此次機會,希望能重整社區一些文化資產及街道景觀、荒廢的老古董。近而珍惜本社區的產物或發展出不同的風味景觀,重新打造新的風貌,有文化的農村社區。 惠來社區發展協會 周世裕 wonderfull@livemail.tw 056222290 雲林縣虎尾鎮惠來里6鄰143-2號
60963385 雲林縣 虎尾鎮 新吉社區 新吉里 雲林縣虎尾鎮新吉里新吉社區發展協會 林美秀 0909-125979 虎尾鎮工專一街67之21號
60963386 雲林縣 虎尾鎮 墾地社區 墾地里 本協會成立之初,針對社區特性、居民需要,配合政府社區發展政策營造社區,並陸續成四健會、研究班、傳統美食班、花藝研習班、民俗文化宋江陣等社區活動,推動執行社區會務,營造社區。 雲林縣虎尾鎮墾地區發展協會 黃魚 暫無 05-5974196 雲林縣虎尾鎮墾地里29號
60963387 雲林縣 虎尾鎮 安溪社區 安溪里 (1) 人-人口特質、教育程度明治四十二年(1909)屬於土庫支廳大墩仔區大邱田東堡廉使庄,大正九年(1920)劃歸虎尾街埒內大字西南方的安溪寮小字,及廉使大字東側尾寮小字,光復後合併為安溪里,安溪社區由(五塊厝仔、頂頭庄仔、大厝內、頂竹圍仔、過車路仔、葉家莊、)聚集。統稱~安溪寮~。因早期先賢大部分為姓林,林姓祖先,從福建省安溪縣渡海來台定居。才取號安溪。也因世襲的延承,在生活習俗、節日慶典、都保持傳統文化,又以務農為首要經濟來源。目前人口約2.200人613戶分十鄰。男1.122人 女1.078人。早期農業社會不識字、國小居多,因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目前國中、高中、高職約百分之65%,大學、大專約30%碩士、博士約5%。保有善良民俗生活習慣。(2)文-文化、歷史安溪社區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內,在清代稱為為安溪寮莊,乃因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來此開墾,沿用大陸祖居地名所致。安溪里中軍班成立於民國元年,民國元年以前參加本里每年 正月二十一日 媽祖繞境活動,都由過溪仔來作媽祖繞境的前導護駕。因新虎尾溪,早期無堤防,每年水患有時忽向北面、有時忽轉南邊,使得田園因水災流失,也因安溪、興中,每年恭迎媽祖繞境,中軍班作媽祖護駕,而浮出了後壁溪仔和清水港仔。從此境內就不再有水患了。「中軍班」早期從過溪傳承到安溪,已有九十二年歷史,古代「五行陣」以中軍為主帥。古代宮廷以皇軍待衛為主帥「中軍班」,就是以負責最重要任務之護衛。「中軍班」在負責神明繞境護持之前導,也是代表著神明的威儀和莊嚴,又代表著神明驅邪、除魅、護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神聖要職。「中軍班」不但是安溪民俗藝陣之寶,是全國唯一文化之國寶資產。安溪里歷史沿革與地名由來:明治四十二年(1909)屬於土庫支廳大墩仔區大邱田東堡廉使庄,大正九年(1920)劃歸虎尾街埒內大字西南方的安溪寮小字,及廉使大字東側尾寮小字,光復後合併為安溪里,由頂頭竹圍、大厝內、過車路、五塊厝四個分散的聚落群組成。本里隨著住戶人數的增加,安溪里舊地名俗稱「安溪寮」,祖先從大陸福建省安溪縣渡海來台。明朝末年迄今三百年。為紀念祖籍,祖先們乃以安溪為地名。居民以林氏為大姓,其次是蔡姓。安溪寮於清朝屬嘉義縣土庫支廳大坵田堡安溪寮,因此為名。日治時代更為台南縣虎尾郡虎尾街,現一、二、八、九、十鄰屬埒內堡,第四、五、六、七鄰屬尾寮堡。台灣光復後實施地方自治將第一至十鄰合併為現在的安溪里。(3)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安溪地理位置: 位於虎尾鎮的北側,東鄰埒內里,南界公安里,西接興中里,北毗鄰西螺鎮。居台灣雲林縣中央,南隔虎尾溪(北港溪)與斗南鎮、大埤鄉相望,北接新虎尾溪鄰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東近莿桐鄉、斗六市,西距土庫鎮,全鎮東西長約13.5公里 ,南北約 6公里 ,略呈長方形,中心位置位於東經 120 度 2 分 6 秒,北緯 23 度 4 分 5 秒。 處嘉南平原之西北側,位濁水溪的沖積扇上,地勢平坦,由東向西略為傾斜,高約海拔 49公尺 。新、舊虎尾二溪流經本鎮南、北邊境,嘉南大圳濁水溪幹線貫穿鎮區。交通中心1.縣道145號:西螺鎮 - 虎尾鎮 - 土庫鎮,為通過市區的主要幹道 2.縣道158號:土庫鎮 - 虎尾鎮 - 斗南鎮,為通過市區的主要幹道 3.市區兩條主要幹道為林森路與光復路,外環道為文科路。 4.虎尾新交流道西北一公里處5.安溪社區位於台灣高速鐵路預定於虎尾設立雲林車站東南一公里處。今日特定區已規畫完成第一鄰1.中正國小.社區活動中心.托兒所2.虎尾鴿肉3.安溪牛肉麵.水餃4.林番薯紡織毛巾廠(已收廠)5.依朋製衣加工第二鄰  1.宏祥印花廠  2.好家庭毛巾  3.東營  4.安溪里辦公處-魯班愛心會會址.安溪里中軍班.安溪里振興館  5.天理教第三鄰  1.百年楊桃樹.百年芒果樹.古亭畚  2.三角小花園3.安溪里大天宮第四鄰  1.南營.百年樟樹  2.中正步道公園(正在實行中)  3.馬術公園  4.統一加油站第五鄰  1.觀自在文教功德會.慧日講堂第六鄰1.西營2.今食堂快餐總店3.吳錦煌紡織毛巾廠第七鄰1.張家住宅花園’’建設局長張明聰宅2.前縣議員蔡秋敏服務處3.安溪里布家金獅陣第八鄰1.吳錦松紡織毛巾廠2.殷五星毛巾整理廠第九鄰  1.雲林縣議會前議長林日盛兄弟老家第十鄰1.清雲宮(安溪.興中)共同信仰中心2.福德宮3.聖按宮4.北營5.慈明寺6.吳景桐紡織毛巾廠7.林士珍紡紗8.長興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雲林縣虎尾鎮安溪社區發展協會 蔡朝忠 chung6323326@yahoo.com.tw 05-6323326 05-6323365 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70-5號
60963388 雲林縣 虎尾鎮 堀頭社區 堀頭里 (一)早年堀頭里內有很多堀坑,堀邊有一堆堆的土堆,遠處遙望,土堆像似人頭,因而把此地稱叫” 堀頭”,目前里內以黃姓及王姓二大姓為主。(二) 地理位置堀頭里位於虎尾市區東側,北鄰埒內里、東接中溪里,西與東仁里交接,南與平和里及下溪里為鄰,面積約為1.83平方公里。(三)社區特色(請依人文.地.景.產扼要說明)1.人文:社區族群多以閩南人為主,多由大陸福建省遷移過來定居。2.廟宇:紫雲寺(主祀觀音佛祖)、雷雲宮(主祀媽祖)。3.技藝:文館:屬紫雲寺的永樂社為歌仔戲調之,鑼鼓樂團有嗩吶2人、鼓1人、大小鑼各1人及鈸、鈴各2人、弦1人。武館:振興館由蔡樹和先生掌管,武藝源自莿桐大埔尾。4.地景:黃金西宅,為日據時代昭和元年(西元1925年)起建,歷時三年才完成,是一座融和日風的三合院,中國傳統建築紅磚牆搭配日式窗戶及瓷磚,正面表現中國傳統雕刻之美,人物故事及祥獸栩栩如生,木質雕刻及研物彩至今保存良好。5.物產:堀頭里為一典型農村,以種植花生、蒜頭、稻米為主。近年很多從事家庭毛巾生產工作。 雲林縣虎尾鎮堀頭社區發展協會 李萬壽 lee660204@yahoo.com.tw 05-6220077 05-6220374 雲林縣虎尾鎮堀頭里87之2號
60963389 雲林縣 虎尾鎮 延平社區 延平里 雲林縣虎尾鎮延平社區發展協會 周清寶 0917-565788
60963390 雲林縣 虎尾鎮 廉使社區 廉使里 廉使社區發展協會 黃富永 0932-577614
60963391 雲林縣 虎尾鎮 平和社區 平和里 本社區移用自漳州的府、縣、鄉、村的台灣地名:平和厝:移用自平和縣名。彰化市西門口段五八七地號有平和厝福德廟。北港溪流經里內:此溪位阿里山山脈 西翼,雲林縣、南投縣 交界處的樟湖山西北側;上游多支流,至 雲林縣 虎尾鎮 平和厝以下稱北港溪,目前平和里由平和厝.青埔.大成重劃區所組成.因鄰近台塑六輕公司和周圍科技公司等的設立,外來人口迅速成長. 本社區之地理位置位於斗南往虎尾鎮的要道。古有句諺語:虎尾虎頭在平和厝, 顯示地理位置的重要.對外聯絡道路有國道一線.台一線.縣道158線。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 黃火聰 05-6362279 虎尾鎮平和里成德三街56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F0641-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F0314-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F0980-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_MG_2899-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03833-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03829-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03835-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858c473-98f9-4781-a205-1e911c8f9175/1/DSC03772-1.jpg
60963392 雲林縣 虎尾鎮 三塊厝社區 下溪里 本社區位於虎尾市區東邊,東鄰斗六,南鄰斗南,北鄰荊桐社區分為兩個部落,大庄是二塊厝,本庄是屬三塊厝,全村大部務農,生活簡樸,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農村。 雲林縣虎尾鎮三塊厝產業文化協會 陳福來 flysnow9889@hotmail.com 05-6222000 056224399 虎尾鎮下溪里三塊厝10-8號
60963393 雲林縣 虎尾鎮 公安社區 公安里 雲林縣虎尾鎮公安社區發展協會 許明月 mingye29@gmail.com 05-6332346 05-6329077 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396巷31號
60963394 雲林縣 虎尾鎮 惠來社區 惠來里 位於雲林縣虎尾鎮最東側的惠來里,其地理位置東與莿桐鄉、斗六市為鄰,南與斗南鎮為界,西與下溪里、頂溪里相接,北與西螺鎮、莿桐鄉相隔。合計面積3.22平方公里,人口2925人(97年3月份統計),合計19鄰、857戶數。純樸的惠來里被認為是佃農的故鄉,居民世代務農,農田以劃設為農業特定區見稱,栽種種類一期以稻作為主,二期以大蒜、馬鈴薯為主,其中產銷很大的馬鈴薯為契作,供應薯條、洋芋片材料,其他農作物還包括花生、各種蔬菜等,另外花卉栽種也成為本區新興成功的產業之一。惠來里地名由來,據考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隸屬斗六廳他里霧區他里霧惠來厝庄,大正九年(西元1920)規劃虎尾庄惠來厝大字,國民政府來台後,始為惠來里,里名由來和紀念祖籍地惠來有關。 惠來厝社區(惠來社區發展協會) 魏坤惠 0919-708820 雲林縣虎尾鎮惠來里17鄰惠來200之22號
60963395 雲林縣 虎尾鎮 西安社區 中山里 推廣祥鶴文化系列及虎科大商圈總體營造 雲林縣虎尾鎮西安社區發展協會 林燦弘 05-6336817 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290號
60963396 雲林縣 虎尾鎮 埒內社區 埒內里 虎尾位於雲林縣中央而埒內社區正位於虎尾中央,北邊緊臨新虎尾溪,埒內」這地名主要是由地形地勢而產生。日據時代該村莊北邊有一條溪流(虎尾溪),每當夏季颱風來襲或是多雨季節,溪水暴漲,常釀成水災。而村莊之地勢靠溪流南岸,當時居民為了防止水患,便於東北邊緣築為一道高於地面之土丘形成一土圍牆。居民住於土牆以內,可防災害,間接的保護里民之生命財產,由於里民皆居住於該道可保護生命財產之大土丘(土圍牆)之內,故稱之。 二百多年前,來自大陸同安、晉江等縣市的王姓四人,前來開墾,從此安居下來,代代相傳。埓內里大多數是王姓人家,少數雜姓多為過去祖先為招贅所致。「埒內里」最早於清代大坵田東堡,為堡內四十五庄之一,當時只有41戶,約118人。到了日治時期,虎尾地區到達13庄時,埒內里已達272戶,1721人。至現今,埒內里目前的共876戶,約有3154人 ,鄰數:20鄰 ,面積:3.02平方公里 ,轄區範圍:埒內、尾園 雲林縣虎尾鎮埒內社區發展協會 林聰發 fa0933476988@gmail.com 05-6220664 05-6221953 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245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356110-3f73-4ee7-b868-e430e8acc457/1/99.01.14會員大會.jpg-32.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356110-3f73-4ee7-b868-e430e8acc457/1/97年植樹社區居民動員照片照片-3.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356110-3f73-4ee7-b868-e430e8acc457/1/99.03.13台南農村研習社區參訪-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356110-3f73-4ee7-b868-e430e8acc457/1/藝術家進入社區前往雲科大表演98.11.28合照-23.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356110-3f73-4ee7-b868-e430e8acc457/1/P1010316.JPG
60963397 雲林縣 虎尾鎮 建國社區 建國里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前身是日本「海軍航空隊虎尾機場」的軍眷宿舍。1946年(民35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接收虎尾機場,改為「空軍防砲訓練中心」營地。(空軍防砲訓練中心原隸屬空軍防砲司令部,後因國軍精實案,直屬空軍總司令部管轄。民70年間,空軍防砲訓練中心遷移駐地。)並且將分為四區的日本軍眷宿舍,合稱為建國里,設建國一、二、三、四村,做為空軍軍官、士官、兵與眷屬居住的房舍。所以也有人稱為「空軍眷村」。空軍防砲訓練中心的營地,在158縣道旁,最接近虎尾鎮文科路。建國一村,在虎尾鎮公安路旁,最接近虎尾鎮光復路。建國二、三、四村,在158縣道旁,最接近虎尾鎮廉使里。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魯紜湘 jiano333@gmail.com 05-6220985 05-6224257 虎尾鎮下溪里大庄39-15號
60963398 雲林縣 虎尾鎮 下溪社區 下溪里 本社區位於虎尾鎮的東側,東與惠來里為鄰,南與斗南鎮為界,西和平和里相接,北與中溪里相隔。明治四十二年 (西元1909年) 屬於斗六支廳他里霧區他里霧堡過溪仔庄,大正九年 (西元1929年) 劃歸虎尾街過溪子大字溪底大庄小字和三塊厝小字,國民政府來台後編為「下溪里」,里名乃位於新虎尾溪的舊河床下方而得名。   明末清初,先民自福建、漳州、泉州一帶,離鄉背井渡海來台、篳路藍縷墾殖東土,最早入墾此地的先民張北溪先生帶領幾戶人家,先後有黃、蔡、周等之姓氏族人加入墾荒拓地,歷經兩百餘年的慘淡經營才有今日寧靜美麗的環境,在樸實無華的生活中孕育出年數中堅份子,服務於社會各階層。廟宇:大庄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三塊厝姚正宮(主祀姚府千歲)。   嘉南大圳濁水幹線:源自濁水溪林內進水口沿舊虎尾溪左岸南行至北港溪與北幹線相連,下溪社區方圓數百公頃耕地,因有嘉南大圳濁水灌漑,貧地變良田,提昇農產品質與產量,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台糖鐵道幹線:是莿桐鄉、林內鄉農民種植甘蔗送往虎尾糖廠製糖的主要運輸幹線,民國60年代,糖,是我國主要外銷農產之一,外匯收入貢獻良多。  大庄萬年榕祖:是棵可媲美成大校園內、霖園集團標誌的老榕樹,樹蔭方圓達百坪之廣,週邊設有兒童玩樂的鞦韆及成人健康步道,是平日社區居民、兒童休閒乘涼、玩樂的好地方。三塊厝公園:位於三塊厝東南方,有一個龍穴的好地理,約40年前經地主們慷慨捐地、社區居民捐錢、委由姚正宮管理委員會管理、廣植榕樹,現已綠樹成蔭,整排樹狀似一條龍,風水上稱龍穴之處出現樹龍的巧合,讓地方津津樂道,居民深信,樹龍守護社區居民,維繫居民間情誼,彼此間和樂相處,孕育出一股團結的力量。  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大蒜、花生、玉米、馬鈴薯、蔬菜、瓜果等。 雲林縣虎尾鎮下溪社區發展協會 劉鎮權 huweifrank@hotmail.com 05-6220646 05-5515811 雲林縣虎尾鎮下溪里大庄93-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b728b2e-c881-4cab-9017-f5f53dc274d4/1/DSC00661.JPG
60963399 雲林縣 虎尾鎮 興中社區 興中里 興中社區位於文科路外環道旁,緊鄰台大醫院。社區居民以蒜頭、玉米、花生、稻穀為主要農作收入。 雲林縣虎尾鎮興中社區發展協會 呂淑玲 shuling77@hotmail.com 0919-696327 雲林縣虎尾鎮博愛路187-20號
60963400 雲林縣 虎尾鎮 東屯社區 東屯里 雲林縣虎尾鎮東屯社區發展協會 方安為 0921702143 雲林縣虎尾鎮東屯里17之9號
60963401 雲林縣 崙背鄉 豐榮社區 豐榮村 頂店社區發展協會 顏惟親 weichinyen@gmail.com 0978003012 雲林縣崙背鄉豐榮村328號
60963402 雲林縣 崙背鄉 草湖社區 草湖村 雲林縣崙北鄉草湖社區發展協會 程明祥 u293151@gmail.com 05-6553168 雲林縣崙背鄉草湖村草湖135號
60963403 雲林縣 崙背鄉 東明社區 東明村 本社區位於崙背鄉市區東邊又東方為日出之處有明亮之意故稱為東明 本社區居民大多數務農及酪農業乳牛 農產品有洋香瓜聞名全台灣 濁水溪米 雲林縣崙背鄉東明社區發展協會 張廣輝 6964627@gmail.com 05 6963621 雲林縣崙背鄉東明村南昌路520之3號
60963404 雲林縣 崙背鄉 阿勸社區 阿勸村 雲156線到五魁社區左轉11線至阿勸社區,東中厝社區,西大有社區,南台糖農場,北五魁社區 雲林縣崙背鄉阿勸社區發展協會 曾全柱 05-6961283 雲林縣崙背鄉阿勸村19鄰37號
60963405 雲林縣 崙背鄉 崙前社區 崙前村 崙前社區發展協會 林庚錄 Ken4722@yahoo.com.tw 05-6968867 05-6961739 雲林縣崙背鄉崙前村9-12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DSCN0289.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IMG_552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IMG_5539.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082-UH 08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082-UH 732.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082-UH 10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082-UH 13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e41bed0-8266-470c-befc-1d72c20e0502/1/DSCN0304.jpg
60963406 雲林縣 崙背鄉 水尾社區 水尾村 雲林縣崙背鄉水尾社區發展協會 李恒彰 0939-162-765 雲林縣崙背鄉水尾村下街126號
60963407 雲林縣 崙背鄉 港尾社區 港尾村 港尾社區是屬雲林縣詔安客家一支--是單一姓氏客家庄--先人號稱七欠庄(客語發音)歷年來都在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特別是發揚詔安客家文化如歌謠*武術*獅陣等等社區媽媽更進一步帶動歌舞健身操及社區劇場等等手作藝品及客家美食料理更有婆婆媽媽的味道 雲林縣崙背鄉港尾社區發展協會 廖坤恩 kunenliao@yahoo.com.tw 05-6962011 05-6967498 雲林縣崙背鄉港尾村9鄰新鎮22號
60963408 雲林縣 崙背鄉 新庄社區 枋南村 本社區人數少、人口老化,唯社區內民眾熱心參與社區營造工作,每次清淨家園活動,均有廾餘位志工參加。本社區為典型農村社區,區內有日據時代吸水埤、二百餘年前七石雷、開山宮(介子堆及鍾魁)等,且區內尚有數座非常漂亮的三合院建築。 新庄社區發展協會 鍾進生 056961983 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新庄十鄰九號
60963409 雲林縣 崙背鄉 水汴頭社區 東明村 水汴頭社區發展協會 李志聰 giantstep3@gmail.com 05-5862617 05-5862617 雲林縣崙背鄉羅厝村20鄰福興18號
60963410 雲林縣 崙背鄉 崙背鄉 本鄉共有20個社區發展協會,希望藉由本次培根計畫,進而讓鄉內每個社區都能參與社區培根計畫 崙背農村再生營造中心 廖坤猛 05-6962945 05-6967498 雲琳縣崙背鄉行政街1號
60963411 雲林縣 崙背鄉 舊庄社區 舊庄村 以種植稻米為主的社區 舊庄社區發展協會 林英二 05-6551425
60963412 雲林縣 崙背鄉 西榮社區 西榮村 西榮村的地形特色是一半接近於市中心,一半屬於郊外,而西榮村是按照地形(東西南北)來取名的,位於崙背的西北邊故取名為”西榮”。 西榮社區為典型鄉村型社區,綠色平原中夾雜數條縱橫產業道路,居民世居於此,歷代業農,部分經商,民風淳樸,勤謹克儉。農作物以水稻為大宗,畜牧養殖則是在民國62年中央推動加速農村建設計劃,輔導設置乳牛專業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本社區居民生活型態的寫照。 雲林縣崙背鄉西榮社區發展協會 李東蒼 ylsummer@so-net.net.tw 05-6967261 雲林縣崙背鄉西榮村西安路33號
60963413 雲林縣 崙背鄉 新豐社區 大有村 本社區為崙背鄉僻遠地區,區域人口稀少,盼望藉由農村再生計畫,護得社區再造機會。 雲林縣崙背鄉新豐社區發展協會 林久松 056-966256 雲林縣崙背鄉大有村新豐2-1號
60963414 雲林縣 崙背鄉 枋南社區 枋南村 枋南社區,原名崩溝寮,因緊臨把育溝而得名。土地的開墾約在清雍正年間,聚落的形成約有兩百年歷史,以鍾姓族人最早遷入,也是本社區比率最多的族群,祖先多來自福建詔安縣,故中年以上者都能操詔安客語。 枋南社區為枋南村的一部分,共六鄰一百八十戶七百多人,年輕人口外流嚴重,大都是較基層的技術工人,以水泥工、木工居多,最近經濟不景氣,人口有回流現象。 社區內絕大部分居民從事農畜牧業,主要產業為乳牛飼養,共二十餘戶,其餘為稻作雜糧及疏菜;幾家小番茄種植戶,經驗豐富,價格低迷時仍能獲得合理的利潤,可發展為本社區的特色產業。 雲林縣崙背鄉枋南社區發展協會 廖盈嘉 0933569905 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6鄰18號
60963415 雲林縣 崙背鄉 南陽社區 南陽村 崙背地形屬「沙崙」,現今的崙中、崙小以前曾是一片荒蕪的林投竹刺。古稱台南州虎尾郡崙背庄,民國40多年才開始取村名。南陽村位於崙背的南邊,所以取為南陽。民國40 ~ 50年間最為繁榮。 雲林縣崙背鄉南陽社區發展協會 李重勳 ahpi84312@yahoo.com.tw 05-6967787 05-6962205 雲林縣崙背鄉南陽村21鄰中山路547號
60963416 雲林縣 崙背鄉 羅厝社區 羅厝村 羅厝村村民雖然不多,但是卻有著一群真心熱情關懷社區的民眾在留意週遭環境的維護。他們組成羅厝社區發展協會,讓社區居民能慢慢關心自己居住的地方,養成大家同是一體的共識。協會不僅為社區的發展盡心盡力,還會定時發動村民整理環境,藉由民眾參與來提升社區凝聚力。另者,本村老年人口相對較多,年長者互動頻繁、彼此關懷,常在活動中心歡唱卡啦ok、下棋、討論時事,並常和社區發展協會會員,積極配合公部門主動參與打掃社區工作(如全民清水溝政策等),社區組織活動相當活躍且處處充滿人情味。羅厝社區是雲林縣詔安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地點之一,社區內早期客家婦女都會醃製瓜果蔬菜保存,不過傳統技藝漸漸失傳。因此,為發揚詔安客文化,亦與崙背鄉公所一起合辦「阿婆醃瓜」的節慶活動,客家庄羅厝、港尾社區則成為「阿婆醃瓜」最大製造廠,盼帶起伴手禮特產效益,踏出「美味客家」的第一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羅厝社區也是崙背鄉內具有相當政治實力的地方,人才輩出,在公職人員和地方民代選舉舉辦以來,羅厝社區已出現相當多任的鄉長,特別是近十年以來,鄉長皆由社區士紳當任,也帶來羅厝社區在建設方面的卓越實績。 雲林縣崙背鄉羅厝社區發展協會 鍾麗玉 aly0961305786@yahoo.com.tw 056961199 雲林縣崙背鄉羅厝村4鄰東興145之1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0ffc429b-5706-49f4-8d27-68e2c6be9365/1/社區活動.doc
60963417 雲林縣 崙背鄉 五魁社區 五魁村 崙背鄉五魁村五魁社區是位於雲林縣崙背鄉中心處的一個典型農村,全社區皆位於都市計畫區範圍外,四周皆為平坦廣闊的農業區,故具有濃厚的田野農村景觀風貌。近年來,本社區經由崙背鄉公所積極輔導,已成為本鄉重點開發農村之一,97獲得內政部土地重劃局『農村改建方案-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之輔助金2300萬元,實施期程後已大幅改善社區之農村新風貌,並榮獲內政部頒發『優等』社區獎。 而97年起經由雲林科技大學工作團隊積極輔導後,已試行至第三期的無農藥生態有機米之栽種,計畫未來拓展多樣化之有機農產品及水培栽種方式,以期能建立屬於五魁社區之自主農產品牌,提供社區自主自足之能力,改善社區農民的生活方式,繼而提高農作物的產植,推向有機精緻之農村。本社區為一典型農村型態,社區人口數至99年1月底統計約321戶,居民約1132戶,村民多務農為生,個性純樸、刻苦耐勞、團結心大,目前本社區亦為內政部所推動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一,此外社區亦積極推動清淨家園及環保工作,98年期間參加崙背鄉公所98年度環境清潔競賽評比第一名;社區無農藥生態有機米栽種之記錄片榮獲雲林縣政府2009年創意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第三名及入選公共電視2009第二屆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環境紀錄短片展。未來將持續推動以『人本』為主之各項主題計畫,以期提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及型態。 雲林縣崙背鄉五魁社區發展協會 劉美伶 cojo.upoko@msa.hinet.net 056968100 056960062 雲林縣崙背鄉五魁村32-1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475c7ff-904a-4168-9f23-7fd204f610af/1/DSC0007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a475c7ff-904a-4168-9f23-7fd204f610af/1/B.JPG
60963418 雲林縣 麥寮鄉 霄仁社區 瓦瑤村 霄仁社區緊鄰麥寮市區東端,本地區在日據時代名為「肖仁厝」,遽聞早期先敏落角之處,霧茫茫一片似雲霧繚繞,猶如在雲霄,又為有仁德之處所,故取名為「霄仁」。全村都是閩南人,平日交談也都以閩南語為主,全村以陳、林、許居大多數,其中姓鍾、陶、吳、李、程、謝......等,較少數。境內有61快速道路與縣道156號交叉,西有台17與麥寮市區相鄰,交通尚稱便利,但要上中山高仍需花近50分鐘時間,此尚屬不便;瓦磘村有霄仁與瓦磘兩部落,霄仁部落約有1300人口,人口數中有百分之98皆以務農為主,人口外移、年齡老化、隔代教養、新移民、產業意象不明……等,皆為農村社區所面臨的困境。 雲林縣麥寮鄉霄仁社區發展協會 林高聖 415711@fpg.com.tw 05-6932927 05-6937770 雲林縣麥寮鄉瓦磘村14鄰霄仁138之2號
60963419 雲林縣 麥寮鄉 中興社區 中興村 雲林縣麥寮鄉中興發展協會 許山榆 05-6911877 雲林縣麥寮鄉三盛村中山4-5號
60963420 雲林縣 麥寮鄉 瓦磘社區 瓦瑤村 瓦磘社區因為年輕人口外移故村內老弱婦孺多年齡層老化嚴重村內居民多務農或至六輕工作村內唯一聚會場所-福安宮 瓦磘社區發展協會 曾榮珍 lisaless@yahoo.com.tw 0935-971-856 雲林縣麥寮鄉瓦磘村20號
60963421 雲林縣 麥寮鄉 西施社區 施厝村 雲林縣麥寮鄉西施發展協會 林志隆 0932-057161 麥寮鄉施厝村17鄰272號之5
60963422 雲林縣 麥寮鄉 橋頭社區 橋頭村 雲林縣麥寮鄉橋頭社區位於麥寮鄉的北方,東與施厝村相接,南以施厝察大排與崙後村相隔,西以三盛橋與三盛村相界,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隔。本村以前為一軍事之橋頭堡,故名橋頭。橋頭地方的在地人還將橋頭分為「頂橋頭」和「下橋頭」其分法是以橋頭的主要道路仁德路為界,北方稱「頂橋頭」,南方稱「下橋頭」。在橋頭村與施厝村之間有一部落稱湖仔內,因早期居民依道濟禪院附近的池塘畔而居,因此稱為「湖仔內」。 橋頭社區以『泰安宮』和「道濟禪院」為居民的信仰中心,社區的聚落型態以半經商半農耕為主,街道上的店家都是外來戶居多,因社區民風純樸,刻苦耐勞,具有海口人的熱情,是個充滿活力的社區。然而橋頭是屬於較偏遠的沿海土地帶、西臨台塑六輕工業區,因外來人口增多而造成社區的一些問題。 雲林縣麥寮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 蔡惟立 ch0935037836@yahoo.com.tw 05-6910619 雲林縣麥寮鄉橋頭村新民街44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1744.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889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4970.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P1050007.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5457.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9279.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c86433-5af5-4c2c-bd7f-514ee0cfd6b9/1/100_8887.JPG
60963423 雲林縣 麥寮鄉 新吉社區 新吉村 新吉社區發展協會 林俊宏 lin0936208533@yahoo.com.tw 0936208533 05-6910519 雲林縣麥寮鄉新吉村115號
60963424 雲林縣 麥寮鄉 楊厝社區 海豐村 楊厝人口結構高齡化與少子化、產業蕭條、就業機會減少,數位落差大,使得多數社區青壯年被迫移居他鄉工作,楊厝由於人口外流,家鄉只留老一輩人家。因地層下陷,田地種植不易,所以大部以種植綠肥為主,以領取政府的轉作補助金。有近十戶人家養豬,都是設有廢水處理場的養豬戶。   社區老人缺乏照顧建立一套「在地(楊厝)數位化」的「學習照顧關懷」系統、培養有氣質、有自信、有內涵的下一代,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故,如何有效建立一套「在地數位化」的「學習照顧關懷」系統,極為迫切需要。 楊厝社區資源貧瘠,這是天然地理環境使然,地理的宿命無法改變,我們將透過數位學習及社區營造,從居民的學習開始與住家綠美化家做起,逐步讓人人數位能力提升及家家戶戶變花園後連結成大公園,讓社區居民擁有優質的生活環境與數位學習的優質生活。 雲林縣麥寮鄉楊厝社區發展協會 李羿穎 x5961@yahoo.com.tw 05-6933714 05-6931415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永和2-6號
60963425 雲林縣 麥寮鄉 海豐社區 海豐村 由杉仔腳、中部、北部、中溪、四十棟、十八棟等六個的聚落組成。社區族群多以閩南人為主,多由大陸福建省遷移過來定居。海豐社區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地名是為了紀念先民來自福建省海豐縣,因而命名為海豐,麥寮鄉拱範宮媽祖當年登台地點亦在海豐社區內。 海豐社區發展協會 廖懋家 even727@hotmail.com 05-6932072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4鄰16號
60963426 雲林縣 麥寮鄉 三盛社區 三盛村 一.本村在清朝時期稱為頂許厝簝莊,日本時代屬嘉義廳時(約西元1909年)改為海豐堡許厝寮庄,至1920年改屬台南州時又改為許厝寮大字許厝寮,隸屬虎尾郡崙背庄,光復之後始稱三盛村至今.在日本時代三盛地方原屬於橋頭,至民國35年行政區調整時,把三盛與許厝寮二地區合併,稱為三盛。意指本地的主要作物甘藷、花生、甘蔗產量豐富,為三大盛產。 本地在康熙年間,由泉州人許遠元(許連光)開拓,因此稱為「許厝寮」居民至今仍以許姓為主。三盛村涵蓋三盛本村、中山、許厝寮三個聚落及六輕工業區。 二.本村位於麥寮鄉的西北方,東與三盛橋與橋頭村相隔,南與施厝寮大排與後安村相隔,西鄰台灣海峽,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界。位於麥寮鄉最北端濁水溪出海口,南北長約八公里,從海岸線向外延伸四公里多之外海地帶。這一塊海埔新生地,滿潮時一片汪洋,只有在低潮時還可以看到一小部份砂地浮出。因此,當民國八十年王永慶先生決定六輕廠址在麥寮後,便大舉抽砂填海,開發造地的總面積約2,096公頃。 三.本村因冬季季風強烈,種植作物需加強防風設施,作物也易遭強風危害及鹽害,導致作物歉收。民國六十年代起,政府推廣農漁牧綜合經營,許多農田開挖成魚塭,採行養殖河蜆、魚與養豬綜合經營的方式。但因水質遭受污染,河蜆生長和存活情況欠佳,養殖魚池的面積逐漸縮減,有的恢復農耕,有的廢耕。近年六輕工業區在本村西側設立,對本村衝擊很大,有些農民將豬舍改建為宿舍出租;有些外來商人向農民承租,投資興建商務飯店出租給工人或開設汽車修護廠、經營服務、娛樂行業等。 四.民國六十年代起,政府推廣農漁牧綜合經營的方式,但因水質遭受污染,河蜆生長和存活情況欠佳,有的改以養殖經齊魚類如鱸魚或吳郭魚;有的將魚塭填平,只從事養豬。六輕工業區設立之後,自許厝寮橋至六輕工業區門口,大多原屬本地的農田被徵收,開闢縣道3之3號道路,定成為一條新興商店街,其中檳榔攤多達78家,還有超商、汽車修護廠等。本地有些婦女至六輕擔任勞務工作,如餐廳員工、清潔工。 三盛社區發展協會 許旅生 bao.di@msa.hinet.net 056911611 05-6910490 雲林縣麥寮鄉三盛村58-45號A3
60963427 雲林縣 麥寮鄉 崙西社區 崙後村 許曜程 0932-577810 雲林縣麥寮鄉崙後村261號
60963428 雲林縣 麥寮鄉 興華社區 興華村 本村昔日稱為興華厝莊,地名起源旖拓墾先人來自福建省興化府,渡海時遭遇颶風,漂流來台,後娶原住民為妻,安居後便將居住地稱為「興化厝」,以許姓居民最多,源流分為二支,一為先人於乾隆時來台,清末遷移至此地的福建省南安糖埔許氏;另一支為橋頭遷移至此。 目前本社區包含「山寮」、「架仔頭」。其中山寮則以蔡姓、鄭姓居多,架仔頭昔日是往來本鄉與崙背之間的休息站,周姓先人來此開發甚早。 雲林縣麥寮郷興華社區發展協會 蔡明宏 0937-761083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村山寮38號
60963429 雲林縣 麥寮鄉 後安社區 後安村 (2)1、社區名稱:雲林縣麥寮鄉後安社區。 2、行政區域:隸屬雲林縣麥寮鄉後安村。 3、地理位置:雲林縣麥寮鄉後安村「後安寮」-其名稱是因為早期先民從大陸福建省後垵(音ㄢ)遷居來台,當時生活非 常儉樸,居住的地方全是用芒草搭建而成的草寮,久而久之,名稱逐漸變成現今的後安。 後安村,早年居住的地全適用管草搭建而成的草寮,又稱後安寮,位於麥寮鄉的最西北的地方,東與崙後村為鄰,南與海豐及楊厝寮社區為鄰,北邊是施厝寮大排及三盛村的中山部落為鄰,西邊早期靠海全部是海埔新生地,民國80年縣政府引進台塑六輕開發,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填海造陸工業為鄰,區內有全台灣最深的人造工業港,深約二十五公尺,全區約有二千七百公頃。 4、主要族群:閩南人。 5、使用語言:以閩南語為主 6、人口組成:人口為二千九百人,九百七十四戶,共十三鄰, 第一鄰至第十二鄰集中在社區內,第十三鄰散佈在田野的漁 塭間。 7、文化風俗:社區內古厝保存完整,傳統農業的風俗習慣尚保 存良好,居民性情純樸、熱愛鄉土;初級產業萎縮,造成人 口流失。 8、社區資源:廟宇12宮、雲林區漁會、合作社、豐安國小、巡 守隊、長庚加油站、公墓等。 9、產業:社區居民以養殖業為生,養殖的種類有:文蛤、黃金蜆、 吳郭魚,、七星鱸魚等,村莊內有二場收集文蛤,有三場收集 黃金蜆,再運輸各市場出售於各角落。 雲林縣麥寮鄉後安社區發展協會 林清霖 chiahua817@gmail.com 05-6933027 05-6935241 雲林縣麥寮鄉後安村201-2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164c9ef-7a8b-4b85-89b8-d34f359a4561/1/100_297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164c9ef-7a8b-4b85-89b8-d34f359a4561/1/100_625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164c9ef-7a8b-4b85-89b8-d34f359a4561/1/100_0849.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164c9ef-7a8b-4b85-89b8-d34f359a4561/1/100_624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164c9ef-7a8b-4b85-89b8-d34f359a4561/1/100_4815.JPG
總共 2952 筆,顯示第 1551 到第 16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