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名稱、鄉鎮名稱、社區名稱、村落名稱、協會名稱、協會聯絡人、協會Email、協會地址、社區介紹、協會電話、協會傳真、圖片網址。

縣市名稱 鄉鎮名稱 社區名稱 村落名稱 社區介紹 協會名稱 協會聯絡人 協會Email 協會電話 協會傳真 協會地址 圖片網址
60964330 臺中市 新社區 中和社區 中和里 中和村是新社鄉景色最優美的地方之一。中和村位於新社鄉之南邊,北界慶西村,南與台中縣太平市接連,東隔大甲溪與東勢鎮相望,西鄰協成村,為全鄉第二大村,總面積975.86公頃,占全鄉總面積14.21%。 中和村原為抽藤坑及馬鞍龍二個較大聚落,光復改制,取吉祥語,名為中和村。先民來台闢地時,平地已由福佬人先居住,唯有向山區發展,昔年中和村為廣闊山地,一望無垠,深林密菁,山鳴谷應,為未開闢之原始林,為原住民狩獵之地區,即古代平埔族之故地。小溪流兩旁坡地,水流清澈,昔年天然黃藤茂盛,取之不盡,亦是舊時原住民採黃藤銷售給漢人之場所。採藤台語為抽藤,藤可製藤椅、籃子、家具等之用,漢人開闢之始,以此地小溪流兩岸較平坦地,背山面水建屋居住,以小溪流抽藤坑之名為部落名。抽藤坑部落東北方,位位大甲溪之南岸,有較平坦之坡地為先民開闢,並搭建山寮數間。至民國九年,為運輸八仙山林木,需要開闢鐵路,並於此地設站,於是逐漸掀起拓荒熱潮,粵人來此闢地者,與日漸增,漢人村落於是形成。又因中和至此地中間之山形,其形狀似如馬鞍,故稱為馬鞍籠”或馬鞍寮”部落。日人據台,民國九年地方制度改制,原東勢支廳改稱台中州東勢郡,而新社鄉歸東勢郡管轄,光復改制,將馬鞍龍一至三鄰,溪頭四、五鄰,抽藤坑六至十二鄰等聚落合併為中和村。中和村居民均屬客籍,勤儉僕實,以農耕為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並為典型農村聚落。 中和村是個傳統的農業聚落,屬河谷地形,農產以柑橘、桃、李、梅為主。過去這裡曾是中部香蕉的主要產地之一,為村中帶來繁華,如今人口外移,中和國小已成只有五、六十位師生的迷你小學,村內老樹相當多,入村後往後山溪谷的路上,有株二百年老茄苳,至今枝葉繁茂,為主要地標之一。 當年日人在此開闢白冷圳,第二號虹吸管通過抽藤坑溪底 ,全長三百四十六公尺,最高最低落差九十公尺,直徑一、二公尺大鋼管,至為壯觀,時至今日,乃號稱遠東第一長虹吸水管。 台中縣新社鄉中和社區發展協會 劉文增 pin221457@yahoo.com.tw 04-25931077 04-25931342 台中縣新社鄉中和村中興街77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3ef94b3-aeb8-4c55-9048-198a2d949b96/1/IMAG016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3ef94b3-aeb8-4c55-9048-198a2d949b96/1/IMAG0153.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3ef94b3-aeb8-4c55-9048-198a2d949b96/1/IMAG0145.jpg
60964331 臺中市 新社區 大南社區 大南里 新社鄉大南社區發展協會 廖國泰 tigerliaw@gmail.com 0425816224 04-25821297 台中市新社區大南里中和街水頭巷50號
60964332 臺中市 新社區 馬力埔社區 永源里 居民純樸耐勞有士農工商的行業,但以農居多,休閒民宿農場,優質特色,目前正向農村新風貌改造成為休閒觀光區邁進,請輔導! 新社鄉休閒農業導覽發展協會 徐應欽 dearson0930@yahoo.com.tw 04-25813032 04-25810640 台中縣新社鄉永源村中和街一段118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06E04E0-AF39-4487-AA7F-906B9F41FA19/3/2009241555422馬力埔田園風光.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06E04E0-AF39-4487-AA7F-906B9F41FA19/3/200924155681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第二苗圃.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06E04E0-AF39-4487-AA7F-906B9F41FA19/3/2009241555421台地景色.pn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06E04E0-AF39-4487-AA7F-906B9F41FA19/3/200924155682俊辰秀珍菇栽培場.jpg
60964333 臺中市 潭子區 台灣東鯤文史協會 家興里 本村早期係為平埔族岸裡社,阿里史社之荒埔,二百年來,由清代而日據,以迄民國,其間行政區劃多所更替。日人據台後,於民前十四年(日明治三一)九月八日將潭仔墘、瓦瑤仔、頭家厝、甘蔗崙、東員寶、茄志角、聚興等村落,設置﹁東員寶區﹂。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七日,原頭家村增分為頭家東村,家興村,家福村。期能透過培根計畫呈現地方文化新風貌。本村近年重要記事:90.07.11 本村福德祠設置潭子鄉唯一的環保金爐95.08.01 村長莊世雄就任 96.01.04 家興村守望相助隊成立 97.02.15 村長莊世雄主導福德祠編列預算,成立頭家國小清寒家庭獎助學金,每學期幫助及獎勵清寒小朋友。並成立急難救助金。97.08.15 家興村守望相助隊榮獲內政部警政署六星專案補助。97.11.15 由福德祠編列預算每年年底辦理冬令救濟之活動。99.02.01 家興村守望相助隊再度榮獲全鄉唯一受內政部警政署六星專案補助。 台灣東鯤文史協會 謝建民 jingolfit@gmail.com 04-25324683 04-25324679 台中縣潭子鄉中山路一段1巷30號
60964334 臺中市 潭子區 東寶社區 東寶里 本社區係潭子鄉除聚興段、新興段外,唯一設有本鄉第三、第四公墓之所在地,佔地面積28408平方公尺,供本鄉及外縣市人口申請使用。社區計有28鄰3820戶,總人口數13144人(98年5月底),係本鄉第二大村,佔潭子鄉總人口數13.3%。稻米生產為本鄉之大宗。 台中縣潭子鄉東寶社區發展協會 林銘泉 jp511115@ms28.hinet.net 04-25321484 04-25321493 台中縣潭子鄉大豐路一段205號
60964335 臺中市 潭子區 新田社區 新田里 新田村位於台中縣潭子鄉豐興路上,鄰近豐原市,幅員遼闊(517公傾),境內丘陵佔了三分之二,且平地四分之三為台糖農場用地及軍營、靶場,缺乏建地發展不易;人口複雜,社區居民有1800人,另工廠上班流動工人1200人,是工廠與農業混合的小鄉鎮,村民多數以務農(竹筍、柑橘、筆柿)及工廠上班為生,商業活動稀少,是一個生活較為困苦及未受到重視的邊緣社區。開墾時間在明清嘉仁村開墾後,因旱溪河床寬廣不易渡河,且新田村為原住民活動場所,先民不敢渡河開墾,直到嘉仁村林姓兵勇率民兵渡河,把原住民驅往山區到新社鄉後,才進行開發。於光緒初年成庄名為聚興庄,民前19年阿罩霧(今霧峰)林朝棟先生投工費5萬元,由豐原放屎溝下游開水圳(即現在八寶圳灌溉水利溝渠)到聚興庄後,居民因此能種植水稻名為(上、下)新田。民國後行政劃分為兩村,上新田為新田村,下新田為聚興村;因開發時間很晚,遺留的文化資產很稀少。新田村出產之大宗農產品為綠竹筍、柑橘及筆柿等,其中綠竹筍品質位居全台之冠,其鮮嫩甜美及清脆爽口的特質,可媲美水梨口感般,故有「梨仔筍」之美譽;為涼拌竹筍的首要之選。柑橘品質優良,甜中帶微酸,風味獨特;筆柿甜中帶Q,加工後的筆干柿是新田村的特產。區內有櫸柔樹土地公廟為社區民眾信仰中心,因廟後兩棵樹齡200餘年(尚待鑑定)櫸木而聞名;擁有千萬夜景,媲美貓空,燦爛星光,璀璨奪目,是泡茶聊天、觀賞夜景的好地方,為民眾閒暇時賞景的好去處。廟前景觀優美,視野遼闊,一眼望盡台中盆地,涵蓋台中市、豐原市、潭子鄉、大雅鄉、后里鄉等,晚間夜景璀璨。另有新田登山步道,公共設施完善,台階共有一千零六十三階,順著山勢蜿蜒而建,置身其中,頗有小型森林浴的舒展功效,為民眾健身遊憩之處。 新田社區發展協會 陳超群 jimmychen2@yahoo.com.tw 04-25368653 台中縣潭子鄉新田村豐興路二段338巷3號
60964336 臺中市 龍井區 龍津社區 龍津里 龍津地區為早期龍井鄉發展對外港口的聯外地區~有完善的教育系統~也有熱鬧的街道~但礙於城鄉差距年輕人往外地工作念書居多~村裡的銀寶族也發展出自己的社區活動~增加平時的運動量及自身對社區的關心 台中縣龍井鄉龍津長壽協會 劉淑蘭 blythecat@hotmail.com 04-26300276 04-26301485 台中縣龍井鄉臨港東路一段六號
60964337 臺中市 龍井區 東海 東海里 藝術街名聞遐邇,區難有各國古玩、藝品、咖啡、廣場即興表演。 東海社區發展協會 羅西欽 lj7789@yahoo.com.tw 04-26314333 台中市龍井區東海里藝術街71號3樓
60964338 臺中市 龍井區 南寮社區 南寮里 位在大肚山台地上的南寮村是一個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村落。早年居民多以務農為主,現在還是有社區居民採傳統農業生活的方式,中生代多外出討生活。外來移入人口增加,新舊交融,新觀念於社區中激起漣漪。社區為推動各項建設,組織社區發展協會、社區長青俱樂部、社區環保志工隊、社區媽媽教室…等社團。不時地舉辦活動,來豐富居民的社區生活。 南寮社區發展協會 林源隆 yl54918@yahoo.com.tw 04-26915707 04-26916416 台中縣龍井鄉南寮村中沙路36號
60964339 臺中市 豐原區 翁子社區 翁子里 社區內設有翁子國民小學、豐陽國中,環境屬於市郊型半農村型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豐原分院設於本里,然於本社區內無相關公園綠地。 臺中縣豐原市翁子社區發展協會 連佳振 cloud0139@yahoo.com.tw 04-25262283 04-25262283 豐原市豐勢路2段290巷12號
60964340 臺中市 豐原區 公老坪社區 南嵩里 相傳約200年前,有一位名叫許公老的先民,首先發現公老坪此一河階台地,遂帶領一些人來加以開墾。許公老因未娶家室,年老之後,就將開墾的園地贈與同來開墾的人家,後來大家就將此地稱為「公老坪」,用以紀念許公老先生。所以庄上有一座「開基祖公老伯」的墳墓,居民在重要年節,都會虔誠祭拜,表達對許公老的感念。公老坪此一河階台地,佔地約兩三百公頃,因地勢平坦,居民就在此地栽種甘蔗,同時在這裡起造了一個糖廍,軋蔗製糖。當時新社與山下的甘蔗都曾運到此地來軋製,至今還留有石車(石輪),可說是最好的見證,也是公老坪無比重要的歷史遺物,庄內流傳著一句話「廍若動,某子的吃穿就有仰望」,由這句話似能想見此地曾有過一段不錯時光。當日本據台後,日人開始組織製糖會社,引進現代化的製糖機械,公老坪的糖廍就此沒落,居民轉種鳳梨,日本發動太平洋後,糧食配給開始與日本投降後一段期間,居民為補充糧食不足,也曾種過樹薯,自60年代開始,居民開始研究栽種果樹,因為認真經營,也打出了名號,後來政府還鼓勵輔導成立了三家觀光農園,其餘居民的生活也漸入小康之境。公老坪高於豐原平地兩百多公尺,西可俯瞰豐原,北能遠眺后里台地,東望石岡、東勢、新社與中央山脈…,可說氣勢儼然,好天氣之夜晚,更是觀賞萬家燈火不二之處所。不只景觀優美,坪上還有球界聞名的豐原高爾夫球場,更有台灣著名的歷史人物丘逢甲的紀念公園,而台中縣的忠烈祠也設於此處,說是豐原市的一顆明珠實不為過。不過,自從台灣加入WTO之後,社區所仰賴的水果產業,蒙受相當打擊,居民決定發揚先民勤奮求變的精神,自助人助,成立公老坪產業發展協會,想要以公老坪的優美風景、傳統歷史文化風物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以永續發展的社區營造理念,開創社區的新機。 台中縣公老坪產業發展協會 梁海泉 su00071792@yahoo.com.tw 04-25261928 豐原市水源路坪頂巷15之1號
60964341 臺中市 豐原區 東湳社區 東湳里 東湳社區發展協會 唐志勇 s901qs@yahoo.com.tw 04-25250968 04-25270878 豐原市三豐路742巷146弄16號
60964342 臺中市 豐原區 鎌村社區 鎌村里 鐮村社區舊名鐮子坑口,位於現豐原市東南端,其東起於金崠山,西至旱溪水,北至烏牛欄溪,南臨潭子鄉新田村。日據時期引進菸草、甘蔗種植,二戰末期因缺少米糧,山坡地種有大量之樹薯以供應豐原郡內居民,戰後稻米、菸草進入全盛時期,菸草更是本村最重要收入來源,最多時期擁有103棟菸樓。 1958年左右有人開始嘗試種植洋菇等之新興作物,1961年後菸草因需高勞動力而逐漸式微,但玫瑰、葡萄陸續加入;因葡萄種植技術精進品質優良,至民國1979年更是聞名於全國之農產,鐮村首創在各電視台播放葡萄觀光果園之廣告;近年來葡萄產業沒落取而代之為綠竹筍,每逢產季,綠竹筍往往供不應求。 1981年新社區在鐮村建造完成,大量新住民移入,工廠陸續進駐,如今鐮村已是農工商發達交通便利之現代化農村了。 目前社區發展目標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為中心概念,期許再創鐮村風華。 台中縣豐原市鎌村社區發展協會 廖巧玉 beluga5566@yahoo.com.tw 0921-393949 04-25368720 豐原市鐮村路210巷23號
60964343 臺中市 豐原區 東陽社區 東陽里 本協會位於豐原東陽里情人谷休憩園區,緊臨烏牛欄溪,生態資源豐富,主要農作有:椪柑、桶柑、文旦、柿子、龍眼等;民國83年成立柑橘產銷班,自創『松大』品牌行銷產品並連續三年(89.90.91)入選為績優『吉園圃』產銷班並獲農委會評列為全國模範『吉園圃』產銷班,86年度獲評選為全國百大績優產銷班,89年萌生改變專業從事農事生產念頭,規劃從事休閒農業經營方向,91年由農會輔導並獲『農業生產休憩園區計畫』,92年成功轉型並結合社區成立東陽農業休閒園區,以情人谷農業生產休憩園區為中心,帶動周圍休閒農業發展,續以規劃、建設東陽里發展為休閒農業體驗活動,結合鄰近鄉鎮之休閒及觀光景點成為一、二日遊的套裝行程,全面發展休閒農業產業。 為能整合人力物力資源,盡更大力量,促進園區團結,使園區成為一個生活的好地方,保存自然生態的好地區,發展綠色產業產生正向循環,故於95年成立台中縣豐原市東陽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本區是豐原當地一處結合農村風光與自然體驗的休閒園區,休憩園區內有許多景點,讓人遠離塵囂、回歸農村淳樸生活的景區。在這裡可以親手體驗農家之樂,或是坐在田埂上、草地上聆聽蟲鳴鳥叫,感受鄉野的清新氣息,都是城市裡買不到的難得經驗。休憩園區植物相最為豐富,園內十分美麗壯觀。春天的新綠,夏天的濃蔭,加上碰柑、芒果的樹蔭,景緻動人;秋日裡柑橘黃葉、楓香紅葉開始彩繪山林,到了冬日,落葉飄零只剩枯枝,憑添幾分蕭瑟之美。園區內藏有豐富自然生態,園區內規劃完善,當遊客從情人橋開始,處處可感覺到主人家的用心,觀光果園內的水果品質深受遊客肯定,農場主家希望帶給遊客許多生態及農莊的體驗,在園區內可以見到生活在大都會區的遊客所沒看過的五色鳥、樹蛙、蝴蝶、螢火蟲等,來這裡可以讓遊客看到四季不同風景,是休閒渡假、散步的好地方。 臺中市東陽休閒產業發展協會 江建德 qo0709@yahoo.com.tw 04-25260650 04-25275107 臺中市豐原區東陽里東陽路清谷巷2號
60964344 臺中市 豐原區 北陽社區 北陽里 北陽社區位於豐原市五陽中 ,最大的里、也是目前台中縣人口數超過一萬人以上的北陽里內,里內有監理站、豐東國中、福陽國小、另有廣福宮,供奉天上聖母,是五陽里民信仰中心,緊鄰有文化中心,有中央的後備指揮部,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北陽地理地勢高、人才多,前幾任市長及現任張市長,均出自於北陽 北陽社區發展協會 方明標 fang.a1319@msa.hinet.net 04-25281703 豐原市豐東路118巷18號
60964345 臺中市 豐原區 豐田社區 豐田里 台中縣豐田社區發展協會 林碧華 chamade2329@hotmail.com 0919071529
60964346 臺中市 霧峰區 萊園社區 萊園里 本社區為霧峰林家花園祖先命名沿革,是文化社區,同時盛產鳳梨、龍眼、荔枝,居民務農居多,社區內有明台高中學校。 臺中市霧峰區萊園社區發展協會 黃裕達 huang.yuta@gmail.com 04-23305622 04-23334581 臺中市霧峰區萊園里萊園路143-8號
60964347 臺中市 霧峰區 本堂社區 本堂村 忘憂草 donino@pchome.com.tw 04:23310666 04:23330037 霧峰鄉育群路154號
60964348 臺中市 霧峰區 北勢社區 北勢里 北勢社區發展協會過去曾有過一段豐富的社區發展歷程,但因人才斷層、青少年人口外移、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以及環境變遷的因素,許多社造的經驗已被忽視和遺忘,許多真怪的人文與藝術資產不被重視,更讓農業為主的北勢社區造成極大的衝擊。 臺中市霧峰區北勢社區發展協會 蘇麗紅 amy98442006@gmail.com 04-23393521 04-23394349 台中市霧峰區北勢里丁台路571巷7號
60964349 臺中市 霧峰區 舊正社區 舊正里 舊正社區位在霧峰鄉的最南邊,隔著烏溪與南投線草屯鎮相望,社區地理區域形狀很像一隻短筒馬靴,土地多為農田、寧靜寬敞、民風純樸,全村有2615人共672戶,主要農作物為稻米、菇類、水果、花卉等,隨著季節變化展現出不同的作物美麗景緻。春夏之交農村內一片片綠油油稻田,秋收之時風中呈現黃澄澄有如黃金般稻浪美景。 一如傳統的農村社區,社區內有土地公廟、萬慶宮,這是居民的信仰所在,也是平是活動與休閒的地方。社區內有三個中央政府機構,分別為行政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研究所、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這三個重量級的政府單位的智慧與勞動力的匯出,除帶給社區人文思想和農村景觀的影響外,更提供了社區居民就業的工作機會與試驗田區的產業道路開放給社區居民健走運動的場所。 舊正社區發展協會 林綉汝 s3302416@yahoo.com.tw 04-23395980 04-23330589 台中縣霧峰鄉舊正村光明路116巷13號
60964350 臺中市 霧峰區 峰谷社區 峰谷里 綠綠的山,藍藍的水圳,厚實的駁坎,還有好吃的椪柑。果園多、風景不錯、民風純樸,道地的鄉野風情。 峰谷社區發展協會 江炎山 04-23393209 台中縣霧峰鄉峰谷村615號
60964351 臺中市 霧峰區 錦榮社區 錦榮里 本會成立於民國84年,當時由錦榮、萊園二村民組成。民國92年9月萊園另成立社區而分出,故本會僅設理事9人、監事3人。因轄區地狹人寡且資源缺乏,惟會員均能群策群力,共同維護社區環境清潔及廢電池回收。 錦榮社區發展協會 姚宏通 hyt05010@yahoo.com.tw 04-23395565 04-23395565 台中市霧峰區錦榮里璋公北路58弄6號
60964352 臺中市 霧峰區 北柳社區 北柳里 北柳社區發展協會之業務如下:(一)配合辦理社會服務:1.環保義工;2.配合區公所清潔日服務;3.協助辦理家戶聯防等。(二)經常辦理或配合節會慶典舉行下列各項活動:1.全民運動;2.松柏俱樂部;3,親子活動;4.媽媽教室;5.自強活動;6.藝文訓練;7.技藝訓練;8.兒童、青少年休閒活動及輔導;9.節慶活動。 台中縣霧峰鄉北柳社區發展協會 林榕裕 04-23302580 台中市霧峰區北柳里四德路435巷61號
60964353 臺中市 霧峰區 萬豐社區 萬豐里 萬豐村位於台中盆地之東緣,埤頭山地之山麓,由於土地肥沃,稻穀豐收,所以稱為「萬斗六」,以前為洪雅平埔族「萬斗六社」聚居的地方。之後,社區漢族先民自大陸移入,以漳州移民為主。清乾隆期間,開鑿萬斗六圳,灌溉千甲田地,而成為霧峰五大庄之一,台灣光復後更名為「萬豐」,民國卅九年行政轄區調整,設立萬豐村迄今。本社區位於霧峰鄉南邊,東鄰南投縣國姓鄉,南以烏溪與草屯相望,西毗本鄉舊正村,北接本鄉六股村,面積一七點三八一二平方公里,是霧峰鄉二十個村莊中幅員最廣闊的一村,本社區約八十 %屬丘陵山地,餘為平地。丘陵山區東側緊鄰「九九峰」,具多處可供遊憩之『坑門』與景點,有大坑、吊人坑、竹篙坑、萬斗六坑及棉樹湖、象鼻山渡假樂園、公園化垃圾掩埋場…等。平地地區則有專司農田灌溉功能的「阿罩霧第一水門」,最具歷史景跡。傳統萬豐居民以務農為主,農業以產稻米為主,東側山地則種植荔枝、龍眼、鳳梨、香蕉、木瓜、玉米等作物。 台中縣霧峰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劉採圓 abc4852000@yahoo.com.tw 04-23325751 04-23306709 霧峰鄉萬豐村中正路144巷14號
60964354 臺中市 霧峰區 桐林社區 桐林里 桐林村位於台中縣霧峰鄉東北方群山之中,因位於北邊山溝旁,舊名北溝坑,相傳日治時代山裡青桐遍佈,故又名青桐林,於民國九年正式命名為桐林村。整個村莊由青山環抱、綠水環繞、山巒疊翠、生態豐富,民風純樸,空氣清新。 台中縣霧峰鄉桐林社區發展協會 林淑鈴 alicelin5858@gmail.com 04-23305634 41347霧峰區桐林里民生路585號
60964355 臺中市 霧峰區 六股社區 六股里 社區是典型農村生活環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目前農產品有香米.龍眼.荔枝.菇類等等 臺中縣霧峰鄉六股社區發展協會 王原祥 abc.a580628@yahoo.com.tw 23308902 23337775 台中市霧峰區中正路247巷45號
60964356 臺中市 霧峰區 四德社區 四德里 四德社區發展協會 廖德源 LTY4831TW@GMAIL.COM 04-23392597 台中市霧峯區四德南路18號
60964357 臺中市 霧峰區 五福社區 五福里 (一)地名沿革 霧峰鄉四德村與五福村位於昔日的「吳厝」,因早期開拓時,由吳姓族人至此開墾而得名,乾隆年間,晉江 人吳洛以「吳伯榮」墾號,築萬斗六圳,灘田千餘甲。(二)地理位置 五福位於霧峰鄉最西邊,西與烏日鄉溪壩村為界,南邊與本鄉四德村為鄰,北面隔大里溪彼岸為大里市夏田 里,轄區內交通有中投快速道路及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貫穿交叉通過,國道並設有中投交流道 (銜接中投快速道),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三)土地面積:13.6265平方公里。 台中縣霧峰鄉五福社區發展協會 劉國珍 green5899@yahoo.com.tw 0423397270 04-23399669 台中市霧峰區五福里(路)232巷41號
60964358 臺中市 霧峰區 丁台社區 丁臺里 丁台村昔名丁台,雍正年間大埔縣人曾、何、巫等姓氏入墾丁台,柳樹浦一帶,雍正十五年十月內山生番出而肆殺庄人,嗣設隘防番,築土台配置隘丁,而形成後來漢人村落得名,本村位於霧峰鄉西端,北鄰四德村,西鄰北勢村,南鄰南勢村、舊正村,東鄰南柳村 、六股村,共658戶,人口2755人,行政區域編為14鄰,為一個純樸的務農村落。 台中市霧峰區丁台社區發展協會 施豐碧 04-23321971 霧峰區丁台里丁台路483-1號
60964359 臺中市 霧峰區 吉峰社區 吉峰里 吉峰里位於本市霧峰區北端,本里北邊隔草湖溪臨大里區,東鄰桐林里,南毗錦榮里,西南與甲寅里為鄰,總面積5374平方公里,計有3,319戶人口10,539人,是霧峰區人口最多的一個里。吉峰里舊名「北溝」(故宮國寶來台第一處存放區),係因草湖溪支流流經霧峰北邊的吉峰里、桐林里形成山溝故稱之。里內有中正、吉峰、民生、錦州、自強路等主要道路,里內因朝陽科技大學設立,致使本里商店林立,屬於農工商混合型村里。學校機關林立包括朝陽科技大學、吉峰國小、中興大學農試所(一區、二區、三區)、中興大學葡萄中心、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臺中市警察局霧峰分局等。產業較大規模有台灣車樂美縫衣機公司及台灣電影文化城(惟921後已經休業中)等。 臺中市霧峰區吉峰里社區發展協會 賴博強 a0928318467@gmail.com 04-23302811 台中市霧峰區吉峰里吉峰路157巷7號
60964360 臺中市 霧峰區 南勢社區 南勢里 臺中市霧峰區南勢社區發展協會 黃清標 04-23336839 霧峰區南勢里北岸路54巷5號
60964361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社區 平等里 本社區為農村型,分為10鄰,總人口數約1300人左右 臺北市士林區平等社區發展協會 陳添地 02-28611386 02-28618958 臺北市士林區平菁街29號
60964362 臺北市 士林區 菁山社區 菁山里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社區發展協會 周建明 to.green13@yahoo.com.tw 02-28163892 02-28114923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31巷13-1號
60964363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社區 溪山里 內雙溪主流發源於陽明山山脈,早期有工業開採煤礦,主要農產有水稻、柑橘、竹筍,社區內有內雙溪自然公園屬於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森林藥用植物園,台北小溪頭,溪山苗圃,動植物生態豐富。知名景點有聖人瀑布,清代稱為半山泉,日劇時代稱聖人瀧,有古老的灌溉系統等古圳,荷蘭古道、、、登山步道。 台北市士林區愛水會 張志仁 0933-207079 02-27154641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3段87號
60964364 臺北市 內湖區 白石湖社區 碧山里 白石湖社區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碧山里海拔250-400公尺芝山區聚落,居住的人口約400餘人,因地形為圈谷形狀散佈白色的結晶砂岩,因而取名白石湖。 社區產業以草莓、柚子、桃子、柿子及蔬菜為主要農產品。 96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至今,以3次獲得台北市社會局評鑑甲等獎。協會希望僅由農村再生計畫的培訓課程營造更具農村風貌,兼具生態、環保的有機農業村。 臺北市內湖區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 黃朝明 8681@ms25.hinet.net 02-27942389
60964365 臺北市 北投區 湖田社區 湖田里 本社區回一山區之農村聚落,亦為臺灣高冷地農作物之先驅,最早有蓬萊米、海芋、繡球花、劍蘭及眾多動植物豐富之生態環境。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社區發展協會 陳永如 ham0618@yahoo.com.tw 02-28621791 02-28614188 臺北市北投區竹子路56號
60964366 臺北市 北投區 湖山社區 湖山里 草山溫泉社區發展協會 李秋霞 lee2800@ms63.hinet.net 02-28620288 02-28629879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一段48-2號
60964367 臺北市 北投區 泉源社區 泉源里 台北市北投區泉源社區發展協會 陳志成 a0920883960@gmail.com 02-28919539 02-28975777 台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42號
60964368 臺北市 南港區 舊莊社區 舊莊里 臺北市南港區舊莊社區發展協會 李麗時 e-0800633688@gmail.com 0931518686
60964369 臺北市 南港區 久如社區 九如里 九如里為於北市邊緣與汐止交界,中央研究院為鄰,里內有中華科技大學,四分溪貫穿全里,環境優美,有濃濃的人文氣息,有山有水,居民勤奮樂觀,歡迎大家來此一遊。 台北市南港區九如社區發展協會 謝建志 0920767798 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208號
60964370 臺東縣 大武鄉 南興社區 南興村 本鄉位居台東縣南端,東濱太平洋,西南與達仁鄉毗鄰,北鄰太麻里鄉,背靠中央山脈,山多平原少,土地貧瘠,面積有69.1平方公里,農業發展頗受限制,重要山脈有大武山,其標高為3100公尺,重要河川有大武溪、朝庸溪、大鳥溪、加津林溪。 排灣族地名為Lugiagus,意指「有九芎樹的地方」。路加卡斯(南興村)位於台東縣南瑞441k與442k路段,為大武鄉最南瑞的小村莊,往南通達仁鄉安朔村,往北則是尚武村。1963年10月1日,由大武鄕大竹村加津林部落,富山部落一帶的排灣族家族遷居此地居住。大約此時也有來自屏東獅子鄉草埔的排灣族家族遷居此地。後來,居民日漸增多,1967年增設此村。除了排灣族之外,村民亦包括從屏東縣枋寮、水底寮地區移入的漢人,及沿海的海防單位的退伍軍人,形成本村原漢族群融合的村落。 南興社區發展協會 王春屏 089-702293 臺東縣大武鄉南興村4鄰66號
60964371 臺東縣 大武鄉 尚武社區 尚武村 大武鄉尚武社區位於大武鄉偏南方,亦是行政中心。原鄉治初設大武村,後為配合漁港之開發而遷至尚武村。社區有著濃厚的小鎮風情,聚落建築及風土民情,尚保有台灣2、30年前色彩。居民以平地漢人為主(約80%原住民約20%)大多從事農、漁業,農產品以鳳梨、玉荷包荔枝最有名,其產期不但比其他地區早,且肉質甜美鮮嫩,廣遊客喜愛,且肉質甜美鮮嫩,廣遊客喜愛,值得推廣。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社區發展協會 林志堅 lin01020@yahoo.com.tw 089-791368 089-791609 965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政通路2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c177ce08-dcbe-4f35-bd4f-2f3256087de1/1/尚武-林志堅.JPG
60964372 臺東縣 大武鄉 大竹社區 大竹村 大竹社區發展協會 張金福 089-760126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八鄰愛國蒲149號
60964373 臺東縣 大武鄉 大鳥社區 大鳥村 本社區位於台九號公路旁,所轄幅員廣闊,現住民計約1680人,大多屬原住民東台灣族群。 大鳥社區發展協會 楊明成 0928-638375
60964374 臺東縣 大武鄉 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尚武村 本區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與南興村為西部自南迴公路進入東部的門戶,地理環境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宜人、園區內現以保有原始風貌著稱,有4年神及列保的四百年老茄苳,登上楓林步道看阿嬤原生蝴蝶蘭,地方特產種類多 山豬窟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李淑美 0937-611861
60964375 臺東縣 大武鄉 大武社區 大武村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大武鄉大鳥村的沙灘上,巡邏的海防部隊發現沙上有擾動的痕跡,懷疑有人走私,一挖之下,赫然是乒乓球般大的龜蛋,這是多年來綠蠵龜在台灣本島的第一筆紀錄。兩個月後,在六、七百位圍觀民眾的加油聲中,十一隻綠蠵龜寶寶跌跌撞撞地爬回大海,「大武鄉」的名字這回很難得的出現在全國的媒體版面。大武鄉是南迴往台東的第一塊平地,是山和海的分界,因此大武自古便以「台東門戶」著稱。分別在台灣東岸和西岸奔流的黑潮和親潮,在大武外海附近交會,引來豐富的洄游性魚類,是世界聞名的大漁場。但大武溪沖出的飄沙讓港內迅速淤積,大型漁船進不來,膠筏又走不遠,鄉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遠從高雄東港來的漁船,在外海盤旋。不論如何,夜晚中,漆黑的海裡有著密密麻麻的漁燈,總是美景。前幾年,除了綠蠵龜,大武鄉的居民還目睹另一場生態奇觀。密密麻麻足以蔽天的蝴蝶,從大竹高溪附近的南迴公路上空,成群越過中央山脈,壯觀的景象持續好幾天。「在大武住了五、六十年還不曾見過,」最早目睹的王政國搖頭說,「這群蝴蝶至少有好幾百萬隻!」大武鄉處於山和海,親潮和黑潮的交界,美麗的蝴蝶會在這聚集,應該不是偶然的。 尚武社區發展協會 蘇清連 0932-450814 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大武街1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29ad7426-3ca7-4496-9900-a751c48dde3e/1/大武圖.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29ad7426-3ca7-4496-9900-a751c48dde3e/1/大武-.JPG
60964376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巴然依然依部落 金崙村 溫泉部落的行政區域屬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的金崙村內,溫泉部落是以排灣族為主要族群,部落信仰以基督教為主,分為天主教、浸信會及長老會。「溫泉」名稱由來,乃因此地為許多溫泉支流互相交會的地點而得名;母語稱parangirangi;國民政府來台後稱此地為仁愛社區,後劃分行政區域時改稱金崙村或金崙溫泉。溫泉社區目前居住人口約200至300人,戶數70至80戶,居民以務農為主。部落簡單分為上溫泉及下溫泉,經老人家口述,約民國六十三年舊溫泉(即下溫泉)遭土石掩埋,故遷至目前上溫泉位址另蓋房舍,以致大部分的溫泉居民可能上下都有房舍。 臺東縣巴然依然依部落永續發展協會 陳長泉 0912-998391
60964377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金針山社區 大王村 台東縣太麻里金針山天然景觀資源豐富,除了有優美的山景與百合花、櫻花、杏花、杜鵑等可供欣賞外,夜景與日出也是極為景致動人。海拔高度在800公尺到1340公尺間的金針山,近年來本地區更受到水保局補助進行社區綠美化工程,在視野景觀最美地點築建多座觀景涼亭,每座涼亭皆有美美的名字。在視野非常遼闊的陵線上,有賞景涼亭以及健康步道、觀景台等設施,夜晚在涼風輕拂下可欣賞太麻里和台東市的燈光夜景,令人心曠神怡。因此每年有超過三十五萬的觀光客進入,96年更有超過八十萬遊客來訪的記錄。 太麻里金針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會 高麗卿 C0935551497@yahoo.com.tw 089-781006 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村佳崙202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dada3346-dc0b-45e8-ab12-dbb488ecab0f/1/金針山-蔣麗雀.JPG
60964378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香蘭社區 香蘭村 香蘭社區有三個聚落(舊香蘭、新香蘭、)組成的,原住民及漢人,因背山面海的天然環境資源,有少數居民以竹筏捕魚為業,但務農者仍居多數,以釋加為農作物的主業。 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黃玄忠 hcc561@yahoo.com.tw 089-782392 089-780459 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3鄰19號之3
60964379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金崙溫泉部落 金崙村 巴然依然依部落永續發展協會 陳文龍 sakuliwtjuku@hotmail.com 089-384933 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溫泉15鄰40號
總共 2952 筆,顯示第 2501 到第 25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