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富麗農村縣市、鄉鎮、社區名稱、社區介紹等資訊。

縣市 鄉鎮 社區名稱 社區介紹 圖片連結 原網連結
60996033 台南市 東山區 東原社區 東原社區居民以農業為主,卻為東山區山地六村經貿交通樞紐,期望透過農村再生之訓練,融入農村再生之精神,凝聚共識與規劃,建設一個屬於自己獨特風格之社區,福利社區居民,展示社區特色,得以永續經營與傳承。<br>WGS84座標:N0 E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987/F351/63b59ce0-0a48-4f5b-b0ac-1cf96fd2093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89
60996034 台南市 南化區 北平社區 北平社區隱藏在南化鄉北邊深山裡的小村落,生活環境與青山溪流相伴,好山好水,有如世外桃源般,這裡的居民替自己取了個「微風山谷」這樣美麗的名字,原本為南化鄉最落後的村莊,透過陶藝妝點居住環境,運用拼貼方式妝點在社區的圍牆上,讓陶藝創作更貼近民眾生活,使原本雜亂的社區環境悄悄起了美麗的變化,原本樸實無華的水泥圍牆變身彩色亮麗的藝術牆壁,整個村子展現截然不同的面貌。除此之外,社區中有一間座落在青山綠野中的台灣原木民宿,新鮮空氣,山巒美景,綠葉環繞四周,遼闊的庭院與藍天陽光相互輝映,令人暫時忘卻都市喧擾塵囂,來台南南化享受悠閒時刻,盡情遊走微風山谷,尋幽走訪綠野山水,品嘗悠閒寂靜的花草芬芳,清新悅耳蟲鳴鳥叫聲與您相互歌唱,給您一趟接近大自然的旅程,一個難忘的藝術文化之旅,來此讓您真正體驗田野鄉村的農家生活,享受大自然迂迴的美。此外,社區特色還有由當地特色食材製作而成的風味餐,並搭配社區名產"肉燥",提供民眾食、住、行、育、樂之便。<br>WGS84座標:N23.9558789 E120.68969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3/E478/F836/961f86ef-ea3c-4aa1-b108-631843316c6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3
60996035 台南市 南化區 小崙社區 風景優美農村社區<br> 小崙社區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山坡地、丘陵地,平原較少,平原分布於北庄仔、小崙尾、橋仔內、田中央等聚落。小崙社區東部與烏山山脈為界,西部與南化里、中坑里、北平里為鄰,南部與南化里為界,北部與北寮里為鄰;土地面積7.5430平方公里。<br>里民大部分務農,種植芒果、龍眼、香蕉、柳丁、木瓜、荔枝、芭樂、棗子等果樹維生,農產品風味絕佳,名聞遐邇。里民辛勤工作,生性純樸,安居樂業。<br> 小崙社區環繞於青山綠水之間,得天獨候的天然景致,是小崙最大的資產,同時更是擾攘城市最求之不得的嚮往城鄉,在結合當地土地、人利、人力資源等優渥條件下,所發展的無煙事業,正是極力推廣深具未來性的發展事業。<br>WGS84座標:N23.0541809 E120.4876036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1/E382/F344/48c4f1bc-829f-4476-be9f-671461149dd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4
60996036 台南市 南化區 玉山社區-羌黃坑 羌黃坑社區營造協會成立於民國99年7月18日,前身為羌黃坑自救會。因莫拉克風災羌黃坑部落遭受土石流侵襲,政府原本劃定特定區。經羌黃坑自救會江會長秋雄先生的代領之下,團結村民向政府發聲。反對被劃為特定區,因羌黃坑部落本為自然保護區在居民生活上已有許多限制,如再劃為特定區。<br><br>村民的生活如何自處?然而在江會長的帶領下政府已將我村劃為安全堪慮區域。為了能與政府有正式溝通,集結村民的團結心。羌黃坑社區營造協會誕生了,我們知道唯有社區組織延續才能保有故鄉。<br>WGS84座標:N23.107913 E120.56244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992/F906/a15b9009-a7f2-441b-8e43-b25a77b3f20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1
60996037 台南市 南化區 關山社區 台南縣南化鄉關山村,舊時沿用高砂族口語稱「西阿里關」,原屬鳳山縣阿猴廳,光復後始改稱「關山村」。<br><br>早期移墾關山的居民,設籍者僅有十二戶,生活困苦,僅以草寮暫避風雨,由於關山之地道路險阻,一片荒蕪,瘴氣磅礡,因此原墾生活較諸他處備為艱辛,惟原墾居民毫不氣餒,勵經圖治,開墾多年後總算能自給自足。<br><br>日據時代,因地形險阻而成為抗日義士之根據地,日據大正四年之礁吧年抗日事件(民國四年),抗日義士江定及余清芳即以後堀仔山區為根據地,也因此使日本政府在此事件大肆後,將原墾居民強迫遷出,直至事件平靜多年後,約在民國二十二年始又有居民遷入記錄,民國二十七年始獲日政府同意,正式於此設籍。<br><br>光復後,關山村土地皆收歸隸屬國有財產局及林務局所有,雖原墾居民仍循舊日生活之模式耕作,卻未能有人擁有土地所有權,直至民國四十九年,方才正式訂定契約,由原墾居民承租土地耕作,承租三十多年來,未曾辦過公地放領。<br><br>六、台南縣南化鄉關山社區自八十五年成立以來,一直再穩定中成長,尤其自八十八年以來持續推廣南化水庫上游集水區之生態保育計劃,已略有成果,正朝發展成生態社區之目標努力。<br>WGS84座標:N23.167265 E120.5854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616/F886/3563cceb-2b1b-4310-afa8-b314b165f00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2
60996038 台南市 南化區 西埔社區 本社區(里)日據(西元1915年)時為台南州新化郡南化庄菁埔寮庄第一保,為菁埔寮庄兩保之一,因位處「菁埔寮庄」之西側地帶,至民國34年11月(西元1945年)命名為「西埔村」,隸屬於台南縣南化鄉西埔村至於99年.因今(100)年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台南市)於1月隸屬於台南市南化區,更名為西埔里。里內有公共組織的除了本社區外,還有西埔國小、里辦公處等,本社區發展協會,自民國84年5月6日成立,目前會員有142人,設置理事會有九位理事(含理事長一位),監事會有3位監事(含常務監事一位) ,環保志工隊35位,聘任總幹事、總務、會計各1位。 現今(101年)全社區(全里)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計約300戶、人口有941人,人口嚴重外流與老化,老年人固守家園,西埔社區居民自古以散居聚落形成,境內庄名多分四部分,西埔一帶有西埔店仔、竹頭崎、十六圈仔、崎頭、荖葉宅仔,番仔厝一帶有番仔厝、坑口、楊桃仔腳、後面溪仔,山後一帶有山後、過溪仔、招籽埔仔、石頭仔田、崎仔腳、鹽園仔、溪尾仔、雙叉路,界址一帶有界址、南廓尾仔、台託仔、龍眼宅仔。 本社區之特色有廟宇多、山林多、百年老古樹多、自然生<br>WGS84座標:N23.1079133 E120.562447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8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85
60996039 台南市 後壁區 後廍社區 無米樂後廍位於台南縣最北鄉鎮的後壁鄉,且為後壁鄉之最北村落,北臨八掌溪,南接菁寮、墨林兩村。先民大多於明末崇禎年間,由福建省同安縣一帶移民到此拓荒墾殖,世代務農,直到農業社會轉型後,人口外移目前呈現負成長,但仍保有古樸農村色彩<br>WGS84座標:N E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623.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3
60996040 台南市 後壁區 菁豐社區 菁豐社區發展協會 <br>菁豐社區的所在後壁區,位於台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段,東西長約24.5公里,南北約19公里,總面積72.2189平方公里。北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相鄰,東鄰白河區,西鄰鹽水區,南接新營區、東山區。<br>菁豐社區南北端由兩條縣道分別穿越,向東可連接台一線(約三公里),向北可連接高速鐵路太保站(約十公里)、東西向快速道路(約七公里)、國道一號水上交流道(約十公里)。<br>菁豐社區近年來積極推動環保與生態觀念,綠美化觀念已漸漸深植人心。本次環境改造計畫,村民自動自發提供閒置空間,供做綠美化及休憩之口袋公園。希望藉著循序漸進的環境改造,能提供農民生活品質,建構生態、文化、美學永續的多文化鄉村。進一步的凝聚社區對於營造家園的共識,激發居民的認同感與村莊自主性。<br>WGS84座標:N23.3762031 E120.3536396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9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6
60996041 台南市 後壁區 長安社區 健康.和與樂的社區<br>長安社區位於台南市北端的後壁區內,大多以農為生的村莊.<br>社區居民純樸和善,天性樂觀,在這裡--<br>我們追求健康的環境.居家彼此和睦與生活快樂--<br>WGS84座標:N23.3323710 E120.35785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9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7
60996042 台南市 後壁區 菁寮社區 後壁區位於台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段,東西長約24.5公里,南北約19公里,總面積72.2189平方公里。北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相鄰,東鄰白河鎮,西鄰鹽水鎮,南接新營市、東山鄉。本計畫區位於台南縣後壁區的西北側,八掌溪南岸,由菁寮里、墨林里、後廍里等三里主要聚落所組成。<br>WGS84座標:N23.3789425 E120.335166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E752/F285/24775f22-a07f-4407-9a3d-017637f29e8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8
60996043 台南市 後壁區 仕安社區 重溫社安五分車站<br>1.本社區為長短樹三村之一,位居長短聚落西南角,大正九年(1920年),行政區改制,長短樹?改為大字,魚寮,藥店口,光復後魚寮,藥店口合為一村,改名為平安村,而大字即長短樹原有頂長短樹和下長短樹,亦於此時分別改名為頂長村和仕安村,仕安村即為本社區.<br>2.本社區現有鄰數十鄰,戶數為243戶,男365人、女311人、合計676人、98年12月統計.<br>3.本社區是全臺五分車鐵道線最多的匯集點,往北行可至基隆,往南走可達屏東,朝西南行可至鹽水、布袋,朝東南走可通烏樹林、白河,向東北行可至南靖、嘉義,早期甘蔗盛產時新營糖廠、烏樹林糖廠、南靖糖廠和鹽水糖廠,所收集之甘蔗,若廠區無法停放均運至本社區?集地來停放,故早期臺糖在本社區設有管理站,內有管理員24小時駐守,甘庶收成時期再加一助理員,專門負責五分車之運行、轉線工作.<br>4.本社區宋江陣舞獅用之獅頭,是目前全臺唯一尚存竹編的獅頭,它的來歷至今無人知曉,因在於三十年前即有人想去暸解、然遍尋社區年長者卻無人能給予答案,故可推測此獅頭最少有三百年歷史,且它還是經過點睛入神,故多年前社區即為它蓋一廟宇來加以供奉.<br>WGS84座標:N23.3665101 E120.35508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665/F142/d0b7c47b-3d81-4321-b137-5bc9de02db1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99
60996044 台南市 後壁區 墨林社區 「菁寮村」、「墨林村」、「後廍村」名稱的由來:清朝時屬鹽水港廳下茄苳北堡,由於此地人民大都種植「青仔」(一種染料樹),因產量豐富,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為促使普遍種植因此取名為「青仔寮」。本地的藍染工藝,不僅提供了染料商品,並宣告產業文化的誕生。光復以後本村則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ㄧ時蔚為盛事。日據時代將青仔寮「菁寮庄」分成二堡,光復後重新劃定,二堡抽中籤者使用原名,其餘自行命名,菁寮村即為幸運者。<br><br>而墨林村則由當時阮謙先生,就當地人才出眾,取名為「墨林村」,即採「墨客林立」之意。「後廍村」緊鄰八掌溪河畔,昔日由私人製糖之蔗廍林立,又位處「菁寮」聚落之後,因而得名。<br><br>「菁寮」聚落乃是帶動後壁鄉發展的源頭,1919年「菁寮信用組合」、「菁寮北勢老街」、1911年建立「菁寮國小」、1952年「菁寮戲院」皆是代表後壁鄉最早的金融業務、商圈、學校及娛樂場所。<br><br>本社區為一完整且獨立的農村社區,聚落範圍位於後壁鄉的西北側,以八掌溪與嘉義縣鹿草鄉相鄰,東側為崁頂村及菁豐村,西側可經白沙屯往鹽水鎮,南經新東村往新營市。<br><br>聚落周圍土地多為優良農田,隨季節呈現不同的田野風貌,菁寮北側的大排水,以及西南側處的灌溉水圳,與地方稻米生產收成息息相關,更有瓜類棚架設於水邊,是自然與生活的融合的田園。<br>WGS84座標:N23.3665101 E120.35508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7/E270/F716/e6cba2a3-05ba-42d9-a68a-4982da2900b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0
60996045 台南市 後壁區 土溝社區 水牛是傳統農村賴以耕作的助手,也是最牢靠的伙伴,台南縣後壁鄉的土溝農村,早年約有四百多頭水牛,如今卻僅存老農賴清秀飼養的最後一頭水牛,消失的水牛,如同凋零的老農。破舊的三合院,年邁的歐巴尚等待出外打拼的少年仔年節返鄉探望,老阿伯在田園勤奮耕種著一斤換不到一包煙的香米,時代一直在演進,土溝村的一切似乎慢慢在消逝,包括泥土香與人情味。<br>終於在2001年土溝村的最後一頭水牛喚醒了一群人,農夫、木匠、泥水工,合力扛起水牛精神組成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不是要打造富麗農村,也不是要營造農村現代化,只想找回一點點從小生長土地的尊嚴,因為泥土裡有先民的汗血!找回水牛精神,找回土地尊嚴,把生命價值留給下一代。<br>要做到什麼時候?我們在土溝住多久就做多久!成果是什麼?沒有成果,永遠只有過程!因為只要水牛精神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會代代相傳。<br>歡迎和土溝認識,給水牛鼓勵。<br>WGS84座標:N23.3747860 E120.380619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E53/F403/46397723-4a73-4dfa-b4ef-1dfca899bc4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1
60996046 台南市 將軍區 將軍社區 將軍之地名,乃是清朝水督師施琅將軍,平臺有功清廷准其跑馬三日,所到之處,皆由他管轄;自布袋港始跑至將軍因馬腳斷裂遂駐紮於將軍,因而得名老一輩人,都稱「將軍庄」或「將庄」<br>WGS84座標:N23.1416985 E120.251272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4/E952/F321/ddd44400-d895-467f-8301-85e795a51f1d.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5
60996047 台南市 麻豆區 港尾社區 自86年6月14日成立,歷經至今已進入第8年頭,第1、第2任理事長為莊登科先生,現為第3屆最後一年,本社區共有5大部落組成居民以農魚維生,人口數約1400人,目前社區組織有環保義工隊、媽媽教室、愛心基金會、長春會等<br>WGS84座標:N23.2030401 E120.202223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538/F612/1bea071e-650a-482a-9a24-9fc98bbe9da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6
60996048 台南市 麻豆區 南勢社區 南勢里東鄰寮、西接東角,南與總榮、龍泉,北與北勢等里相毗鄰,它如同一個飽讀詩書的老學士,解甲還鄉,隱居田野,不求聞達,始終是一個有內涵、有文化的社區。<br><br>南勢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區,面積 1086平方公尺 ,幅員遼闊,共有28鄰868戶,總共約2774人左右,是麻豆鎮五大里之一。曾經是近代平埔族之主要活動區域,漢人於330年前就在此地開墾定居,為麻豆發展之發祥地。轄內有許多先民留下之民俗古蹟、石碑、百年老樹及觀光景點(五王廟、文衡殿、麻豆糖廠、水堀頭…)。<br><br>南勢社區世代傳承,先民自聚落開墾定居,代代沿襲傳統美德,民風純樸。曾幾何時世代變遷,社會結構及經濟型態的蛻變,年輕人口外流,社區也漸趨高齡化,65歲以上人口已達463人之多。<br>WGS84座標:N23.955878 E120.68969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44/F16/98c36c40-5a6a-4078-b115-55c1d808ec2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88
60996049 台南市 麻豆區 總榮社區 總榮里位於麻豆鎮東側,古地名為總爺庄,其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四年的古契書中,總爺係官名,是當年台灣鎮「總兵爺」的簡稱,該地可能與「總兵爺」有密切關係。<br><br>而從古契書來看,該地為部分地,可見糖業自古以來即相當發達,到日據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也選擇在此地設立製糖所。因此糖業可說是本里早期的特色產業,如今糖業沒落,代之而起的是文旦、白柚、酪梨等地方特產的種植。<br>WGS84座標:N23.182444 E120.266698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5
60996050 台南市 新化區 礁坑社區 礁坑庄於清朝置朝至今約400餘年前,就有居民居住在此,日據時代改為礁坑堡,1946年民國35年更改為礁坑里迄今,本社區面積:12.5M2/KM,佔全鎮1/5分13鄰,10個部落,分為茄苳坑、貴竹坪、蔡厝、36崙、番洋溝、18越、扁擔崎、九層嶺、黃目子、礁坑子人口約1300人,平埔族信仰基督教,佔1/3人口數,社區人口分2間國小就讀,3間教會禮拜,4間庄頭廟,信仰道教,轄區分五區域,10個部落共有13鄰。<br><br><br>聚落中番洋溝、18越、扁擔崎、九層嶺、黃目子為平埔族(基督教)礁坑子:姓康家族(武聖宮);茄苳坑:姓鄭家族(保濟宮);蔡厝:姓蔡家族(慈天宮);36崙:姓王、張家族(合興宮)。<br><br>以上聚落個有不同文化背景,亦是社區寶貴資源值得去探搜與尋找。<br><br>這是咱礁坑社區多元化的部落組合,也是新化鎮最富文化資源的礁坑里礁坑社區。<br>目前社區由綠美化、文化產業進入觀光的社區。<br>WGS84座標:N23.0381044 E120.360845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251/F512/9af60818-f1a1-4474-b5d9-f8f7a97c04e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7
60996051 台南市 楠西區 密枝社區 密枝村位於楠西鄉東北方,東鄰南化鄉、北接嘉義縣大埔鄉、南近灣丘村、西連照興村,面積大約32.5230平方公里。為傳統農村社區,人口近一千人。社區民眾多以種植果樹為主,以楊桃、芒果、龍眼為大宗,密枝楊桃全省聞名。社區設有密枝社區發展協會(內部組織另設有媽媽教室、長壽會)。<br>WGS84座標:N23.182015 E120.51639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4/E932/F666/323d442f-afa1-4f03-af44-00d154f287c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8
60996052 台南市 楠西區 龜丹社區 龜丹溫泉開發協進會透過理事長林茂松先生及總幹事賴金瑞先生協力組成社區溫泉資源對外的統籌運轉中心,組織社區內居民和各地社會人及對龜丹溫泉開發有興趣的產官學界人士,共同為龜丹溫泉發展推動寫下開發史。<br>龜丹溫泉開發計畫已進行到期末報告,現已報請中央核准通過溫泉特定區的規劃開發計畫,現行台南縣政府已進行溫泉蓄水池的招標工程,進行至今龜丹溫泉開發已逐漸發展成廣大的商機,已有很多公司行號、企業主進入龜丹社區內購買土地準備開發成溫泉渡假中心、溫泉會館,透過龜丹溫泉開發協進會統籌運轉的社區溫泉資源對外窗口希望把開發溫泉之後的利益回饋社區及促進社區產業發展更新,讓社區受益,使社區內的生活環境、獨居老人們的關懷照顧、社區內孩童的教育發展、社區內的景觀美化…等,讓龜丹社區擁有屬於自己資源活力進而達到農村社區再生與活化的目標。<br>WGS84座標:N23.1331592 E120.507232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4/E749/F665/5719992f-af70-4676-8e24-64594c34498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9
60996053 台南市 學甲區 紅茄社區 紅茄萣在學甲鎮北郊,行政單位屬於學甲鎮三慶里【民國57年2月因學甲由鄉改制為鎮,紅茄村也改為里,民國95年2月為了因應農村地區人口減少,行政單位進行縮編,將紅茄里(紅茄萣)和頂洲里(溪洲子寮)、新芳里(倒風寮、紅蝦港)合併為三慶里】。<br><br>因本地早期為「倒風內海」區域,聚落內長滿紅骨茄萣樹(紅樹林類現已絕跡),於是以此為名稱『紅茄萣』。紅茄萣土地面積有一點七平方公里,共有十鄰。<br><br>紅茄萣開莊先祖郭箭、郭鴨兄弟,乃福建省漳州石敢當錦湖村郭姓族人,渡台後第三代,聚落目前有郭、王、詹、蔡、高、李、林、陳、曾、阮等姓氏的人口,主要為郭姓,所佔人數約是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其他姓氏多為入贅,或是姻親,而後遷於此地居住。紅茄萣和附近的溪洲子寮(頂洲)、相比,是相對貧窮的,地方上流傳一句諺語:「頂洲倒大松,倒風寮豬母乳,紅茄萣五爪鈴。」意思為頂洲生活比較好,有能力吸食鴉片,倒風寮(新芳)則是因為地勢較低,常有海魚流入村內,因此大家用漁網捕魚、村落經常可見曬漁網的景象。<br><br>紅茄萣則是缺乏特殊的資源,農耕是唯一的生計方式,這種情況直到民國61年台灣省政府農復會,在本地設立農牧專業區後,多元化的經營使紅茄萣<br>WGS84座標:N23.282385 E120.19286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4/E921/F977/531eeb16-a62c-4e3e-9b12-9c5bbf12958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5
60996054 台南市 龍崎區 龍興社區 龍興社區行政區域上由4個里所組成,包含牛埔、龍船、石(石曹)、大坪等。牛埔里為當地先民在明鄭及清初時期來臺定居,每戶飼牛以供開墾土地,在農閒時成群牛隻徜徉於山間草埔吃草,因此,以「牛埔」為當地地名。<br><br>龍船里於日據時代屬「龍船第三保」,同時自明末清初之際,先民開始開墾,至今不但發展出獨特的民情風俗,在台灣人文上,也出現數位佔有重要地位的子弟,當地可謂是地靈人傑,故名「龍船」。石(石曹)里,日據時代屬龍船兩保之「龍船第四保」,其在刺仔崙地區溪床因岩石呈現如「豬石曹」之形,因而得名。大坪里在日據時代初期是龍崎區的行政中心,屬「番社第二保」,在清朝末期曾是龍崎區最熱鬧、發展最快速的地區,大坪里的繁華和榮景,曾令山區民眾倍覺耀眼。 <br><br>地理環境上,龍興社區為山區散居式聚落,因特殊的泥岩地質,造成土壤貧瘠之惡地,農作物生長不易,大多種植竹子(竹編技藝成為其特色之一),因此,早期生活非常困苦。後經政府輔助改造,其特殊多樣的地理環境(如:大山深谷、奇花異石等),反成為景觀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br><br>早期社區內的里民多以各自信仰的廟宇作為日常聊天與社交場所,使得周遭自然生態與作息,並無一般都市社區的公共設<br>WGS84座標:N22.9540045 E120.378138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7/E397/F723/2ab88ca3-0e4b-4a80-9172-9c06a772dcd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7
60996055 台南市 關廟區 新光社區 新光村現分為四個小聚落(南寮、北寮、咬狗溪、許厝湖),南北寮古稱嗊哩,南北寮在地理位置上以許縣溪分界,咬狗溪和許厝湖則位置較邊緣,而且地勢較高,咬狗溪上有兩個埤(上埤和下埤),埤旁有農田和鳳梨的栽種。<br><br>1、神明:代天府的主祀神明為池府千歲、配祀左側為朱府千歲、右側為譚府千歲、前有兩尊中壇元帥,並且有五營的設置,屬於外五營,五營的位置:以中營為中心(中營位於代天府正前方約500公尺,過許縣溪,在北寮),在村庄的外圍設置東西南北營,正好將南北寮整個涵括,而其中南營的位置是新光村的第十五鄰,但其地理位置上已經是屬於龍崎鄉了。北寮有田都元帥,許厝湖和咬狗溪原本是信奉代天府,但後來他們自己有信奉王爺,但並未建廟,而是輪流奉祀於家中。<br><br>2、地理位置:根據廟中碑文所記載,代天府位於內外新豐里之界,南連龍崎、北毗完陂、遙對烏山之顛、近臨香洋之野,四面蒼翠,一曲清流,古稱嗊哩社,乃先史民族之聚落,因漢人遷入夾岸,始漸農耕。新光村的代天府位置在南寮,許縣溪旁,新光村的南北寮仿若在一個陷落的盆地中,現在由關廟鄉進入時,是由大馬路旁的小路蜿蜒而下,碑文中所提「四面蒼翠」如同其地形為一山中之河谷地,而「一曲清流」即是許縣溪。<br><br>3、祭祀活動:代天府池府千歲千秋聖誕(農曆六月十八),當天南北寮的人都會準備牲禮來到廟埕祭拜,早期王爺於當天會到南北寮巡境,而咬狗溪和許厝湖的居民並不會過來祭祀,王爺也不會去巡境,北寮的宋江陣會到廟前慶賀王爺千秋聖誕,北寮的田都元帥是代天府的角頭廟。五營的竹枝會於當天(農曆六月十八日)祭祀而後換新的竹枝。註:現在社區中野溪與許縣溪匯流處起,已更名為鹽水溪。<br>WGS84座標:N22.8800287 E120.35082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293/F631/4dadf8cf-31a2-4d48-aae9-e6a23eb1afc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9
60996056 台南市 關廟區 埤頭社區 埤頭里舊名保東,與舊名保西的歸仁區媽廟里隔著許縣溪為界,早期保東這個舊地名,區域含括現在的新化區山腳里、關廟區埤頭里、下湖里。說到埤頭里的歷史發展,最早可溯及漢人來臺以前的西拉雅族原住民新港社群生活地域;大約在明鄭時期,就已經有漢人入墾,當時屬「承天府萬年縣保大里」管轄範圍內,後又改為「承天府萬年州保大里」管轄。清康熙23 年(1684)行政區域為保大東里;一直到清代中葉以後,根據清同治13 年(1874)《臺灣府輿<br>圖纂要》所記載,這裡已有「埤仔頭」聚落。<br><br>清光緒13 年(1887)本里再屬「臺灣省臺南府安平縣保大東里」。<br><br>日治初期,因為局勢不定,行政區劃變更頻繁,本里先後劃歸不同行政區域,由日明治28 年(1895)屬於臺南民政支部安平出張所保大東里、日明治34 年(1901)臺南廳關帝廟支廳保東、日明治42 年(1909)臺南廳關帝廟支廳保西區保東里埤仔頭庄,到日大正9 年(1920)本里屬臺南州新豐郡關廟庄埤仔頭大字,下轄埤仔頭一個聚落,自此才較趨固定。據日人調查,日明治29 年(1896)埤仔頭庄共有149 戶572 人,日明治33 年(1900)共有117 戶544 人<br>WGS84座標:N23.004245 E120.30858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1/E602/F15/edab621a-fa00-40df-b9a8-86993197d8bd.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0
60996057 宜蘭縣 三星鄉 月眉社區 一、地理位置:<br> 月眉社區位於蘭陽平原西南一隅,台七丙線上,早期平埔族語稱為「叭哩沙」(竹子之意),也是古蘭陽八景「沙喃秋水」之所在<br>二、社區資源:<br>1.人口:357戶,1,042人,族群以閩南(漳州人)居多,年齡層以中高齡較多、兒童少年次之,青壯年較少(多於外地工作)。<br>2.土地:260公頃(其中農地約佔85%),為蘭陽溪(早期稱為濁水溪)沖刷平原,土質肥沃多沙。<br>3.氣候:適溫多雨。 <br>4.產業:<br>(1)農作:稻米、蔥、蒜、銀柳、上將梨、火龍果<br>(2)創意產業:布類手工藝。<br>三、土地使用現況:<br>1.住宅區:主要分布在月眉街、九股間、番婆洲三個區塊,約占10%。住宅區無規劃,社區主要髒亂點多分布此區塊。<br>2.休閒區:運動公園、月眉花海,約占5%花海使用效率不足,缺乏延續及長久規劃。<br>3.農業區:約占85%。耕作率約70%,缺乏整體規劃,經濟效益有限。<br>--------------------------------------------------------------------------------<br>交通發展介紹<br> 一、輕便鐵道:<br> 輕便鐵道<br>WGS84座標:N24.6673710 E121.656623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E331/F340/7eea5b55-9a15-46f7-9e17-5176e379ba5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98
60996058 宜蘭縣 三星鄉 大隱社區 大隱社區位於中央山脈最北端,羅東溪與蘭陽溪交會處,土地面積約9.8平方公里,住戶1325戶人口4350人,主要農特產稻米、上將梨、青蔥、白蒜、銀柳花卉、茶葉、及一般疏果等產業,為典型農村社區,社區居民長期來工作勤奮,生性熱情生活樸素單純善良安居樂業,境內有優美起伏山巒、廣闊平原、湍急溪流、清涼湧泉等豐富自然資源,腦寮坑古步道直通緊鄰宗教信仰勝地玉尊宮,柯林湧泉圳路生態教育園區、童玩捏麵人、陶土手工藝,上將梨、有機米產銷班,及社區營造推動水車文化之鄉田園景觀造景,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社區發展總體營造工作。<br>WGS84座標:N24.6744894 E121.66253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1/E26/F175/b67be3e4-44ad-4651-a000-e5d72462ac3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2
60996059 宜蘭縣 三星鄉 人和社區 社區概況<br>1.87年由林長河擔任第一屆社區理事長,參加會員人數為49人。<br>2.本社區設有理事會9人由廖焰擔任理事長、監事會3人由林長河擔任常務監事。<br>3.本社區設有活動中心乙座,,目前由三星鄉公所租賃為三星托兒所人和分所,招生本社區及其他村民約小朋友計20位。<br>4.本社區與雙賢村、義德村成立雙義守望相助隊,為本社區居家安全維護。<br>社區簡介<br>1.人和社區北臨蘭陽溪與員山鄉為鄰,昔日和雙賢村統稱為『破布烏』,境內主要聚落有『頂紅瓦厝』、『下紅瓦厝』、『下破布烏』等地方。<br>2.社區總人數541人男287人、女254人。<br>產業型類<br>1.生產之農作物最大宗為水稻、其次為青蔥等。<br>2.稻米仍配合政策計畫收購,青蔥大多透過三星地區農會共同運銷及自行銷售,其他有小部份銀柳作物生產。<br>WGS84座標:N24.669873 E121.63992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799/F199/23aa3101-25b0-4771-8195-cda0290fa41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35
60996060 宜蘭縣 大同鄉 崙埤社區 『崙埤社區』於民國84年成立以來,在各級政府單位輔導及歷任理事長、協會幹部及各位社區居民積極推行社區發展工作之下,其會務狀況、財務狀況及一般業務之執行呈現穩定發展,無論在人文、精神、軟、硬體各方面的建設皆有卓越之成果,未來社區希能朝向人文、產業、生態保育、觀光遊憩方面發展,祈盼打造社區優質環境並提昇社區競爭力。<br>WGS84座標:N24.6771667 E121.609027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3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4
60996061 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社區 寒溪,此地名係取自部現址東方的溪名,此溪源自南澳山,往西北流,在寒溪東北流入羅東溪,寒溪位於羅東溪右岸,南澳山西北方,隔羅東溪與大元社相朢,為一海拔二百五十公尺之台地。民國元年六月,塔貝賴社頭目雅維泰尤率眾遷來創社,至光復後民國五十二年,金洋社有五戶因寒溪姻親關係的加請,與留在南澳山中後併於金洋的哈卡巴里斯社,約三戶,合計八戶遷於寒溪。<br>WGS84座標:N24.6771667 E121.609027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6/E888/F917/1c714382-f964-469c-987a-5b12c1fece2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7
60996062 宜蘭縣 大同鄉 樂水社區 樂水部落位於大同鄉中部緊鄰英士村,依傍蘭陽溪與英士山,與台七省道遙隔相望,全村區分東壘、碼崙、智腦、東溪巷四個部落,背山面,風景宜人。本村為一原住民部落型態,居民大部分為泰雅族人,全村約莫一百戶,人口近四百人,但因地理位置、交通產業不便等因素,謀生不易,致年輕人大部向外發展,平日老人與小孩居多,假日時,在外村民才偶而返回省親休假,人口外移情況嚴重。宗教信仰以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為主;經濟來源以務農為重,但僅於自給自足型態,以致經濟狀況不佳,多數村民需至鄰近繁華地區工作始能養家餬口;教育方面,本村僅有一所國小分校,學生共約三十人,整體教育水平仍屬低層;在交通上,村民對外主賴機車、小貨車、公車,目前有東溪橋、東壘橋、碼崙橋、樂水橋四座橋分別聯繫四個部落的交通;鄰近觀光地點有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棲蘭森林遊樂區、明池森林遊樂區、及仁澤溫泉等。<br>WGS84座標:N24.5990100 E121.530053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194/F483/fa3787ba-2aee-4347-b09f-da6396de12e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99
60996063 宜蘭縣 五結鄉 三興社區 三興社區地處蘭陽溪沿岸,五結鄉行政中心西北方,面積約26627平方公里,總戶數約705戶,人口計約2175人,於民國73年3月在理事會及地方上各階層的人士共同努力,結合社區居民的力量,配合政府補助興建一座活動中心,做為推動辦理社區各項事務的據點,濃厚的人情味,淳樸的農村風貌,特有的宗教活動值得您來探索。<br>WGS84座標:N24.6848560 E121.798385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1/E646/F724/18250fbf-09fc-48b7-a7dd-cb227c887a29.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72
60996064 宜蘭縣 五結鄉 二結社區 二結社區簡介<br><br> 二結社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有平原區、山區及溪流環境。面積17.352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76人,地廣人稀,所以擁有較多未經破壞的環境。<br> 蝴蝶資源尤其豐富,幾乎涵蓋台灣所有中低海拔的蝶種。其他昆蟲、兩棲類、鳥類、魚類等亦有蓬勃之生機。加上二結社區鄰近大台北都會區,所以最具有發展生態旅遊與農村生活體驗的相關活動。<br>WGS84座標:N24.702927 E121.76820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320/F217/eafd3bfd-914d-4c65-abc0-c163a7169d2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36
60996065 宜蘭縣 冬山鄉 八寶社區 八寶社區位於宜蘭縣冬山鄉,鄰近太和、永美、丸山及中山村,全村總面積約300公頃,社區總人口數為312戶996人,組成人口大多為閩南人,內部由三個聚落組成;分別為公埔、八寶及零工城,各個聚落皆有一座信仰中心。主要產業為農業及畜牧業。社區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及保存,並保有多項鄉土民間習俗;著名的丸山遺址及位於八寶社區內,為八寶社區更增加了一份歷史的迷人風貌。八寶村位於宜蘭縣冬山鄉中心位置,距離冬山市區不到10分鐘的車程。東鄰太和村、西傍中山村、北接丸山村,往北約20分鐘可抵達羅東市區,往南30分鐘即為南方澳漁港;本村地理位置集觀光及交通之便,境內的丸山遺址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清代包括八寶、公埔、零工圍三庄,日治初期將八寶庄再分為八寶、員山二庄。1901(日明治33)年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將八寶、員山、公埔、零工圍合併為一員山庄,下轄八寶、公埔、零工圍三土名,1920(日大正9)年改員山庄為大字,下轄八寶、公埔、零工圍三小字;終戰之後,員山大字分為員山、八寶、中山三村,沿用迄今。<br>WGS84座標:N24.6319190 E121.753740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478/F346/c41a7388-4fe6-4b97-8eb3-d107b9ffe6c2.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8
60996066 宜蘭縣 冬山鄉 梅花社區 面積4.23平方公里,轄內多水田及部份山地,呈長圓狀地形,背山面海,地勢高,視野開闊,可遠眺蘭陽平原。社區分茅埔、大埤、下湖仔三聚落現有住戶444戶,16鄰、人口約1448人。居民多務農,民風淳樸,轄內有梅花湖風景區及道教總廟三清宮等宗教聖地及休閒遊樂區。<br>WGS84座標:N24.6319190 E121.753740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
60996067 宜蘭縣 冬山鄉 珍珠社區 珍珠社區古稱【珍珠里簡】,係平埔族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珍珠】一詞之由來有二種說法,一是珍珠社區位於冬山河中游沿岸,早期有一港口經常有船隻來往於東南亞等地,並帶回許多珍珠、瑪瑙回珍珠社區,因此,在港口附近土地均能輕易撿到珍珠、瑪瑙而得名;另一說法是珍珠里簡在噶瑪蘭的譯音係『燒酒螺』,早期社區由於沒有環境污染,社區內田地及水溝經常有許多燒酒螺的蹤跡,因而得名。<br><br>最近南方澳的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先生研究發現,曾經有一隻英國的船隊來宜蘭踏勘並給許多地方命名,其中「珍珠里簡」的「簡」應為「港」之漳州語諧音同意字,在台語中稱較寬的河道為「港」或「簡」,如利澤簡舊地名「吉利港」亦稱為「吉利簡」、「珍珠里簡」位於今日冬山河上遊河岸旁,當時冬山河很可能是一條兩岸長滿野薑花的大河道吧。(如今未開發的冬山河兩岸仍可見為數不少的野薑花)。GINGER LILY薑花,有白色及黃色,是夏威夷花環中最常用的花卉之一。<br>WGS84座標:N24.6319190 E121.753740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4/E17/F296/bebfa9e4-b14b-48c3-a86f-5251d56ce30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6
60996068 宜蘭縣 冬山鄉 大興社區 以前大興與東城社區原本合併為東興社區,直到民國82年才各自成立新社區。大興社區位於冬山東南方,由廟邊、火燒城、龍德工業區旁三個聚落組成。人口1238人,原為樸實農村,1975年龍德工業區設立。大片農田被徵收,使聚落被區分為三。大部份居民由農轉為勞工,原有農村風貌遭受破壞,早期團結,互助和樂之生活亦逐漸消失。社區工作團隊。有鑒於此皆憂心忡忡,大家積極努力,為維護社區.團結和諧的生活環境而努力。<br>WGS84座標:N24.631919 E121.75374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4/E51/F109/ebe20859-9297-4973-b3e8-43231414a0e0.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7
60996069 宜蘭縣 冬山鄉 太和社區 本村最早的歷史記載自嘉慶19年,根據『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記載:八寶、太和庄魏盛來、李華漢等,今因太和庄埔地始無水源,不能成田,茲來等會眾,議向八寶庄漢等埤水圳路通流灌蔭所有太和庄所屬埔地----。由此可知本區應於嘉慶19年以前即有漢人拓墾。 據本村地方耆老說:始於康熙仁皇帝時,本村全是茄苳樹,平埔人來此墾荒開拓,大夥在此期間,不分男女,分工合作,不分彼此,和和氣氣(勁和(台語)),康熙仁皇帝獲知此事,降旨定名為『太和庄』。 本村在清代包括太和庄及楓樹橋庄: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域依舊。明治33年(西元1901年)查定區域,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將太和庄及楓樹橋庄合併為一。『太和庄』,下轄太和、楓樹橋兩土名,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太和庄為大字,下轄太和、楓樹橋小字:光復之後,太和大字改為太和村迄今。<br>WGS84座標:N24.6319190 E121.753740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4/E95/F881/d7f98d10-7006-4cc0-8106-b3f2bb4dcf8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
60996070 宜蘭縣 冬山鄉 中山社區 本社區成立於民國60年間,當時為社區理事會。 第一、二屆的理事長由當時的村長林榮輝先生兼任。當時村民為當然會員全盛時期會員亦多達數百人。 第三、四屆理事長賴石埤先生擔任。期間由賴石埤先生及李火土先生於村內募集基金,村民非常熱心很快募集到十萬元,縣政府出資四十萬元共集資五十萬元作為社區基金。利息收入作為社區運作費用,並由林圳松先生提供土地由縣政府興建舊址的活動中心。 第五、六屆理事長亦由當時的村長黃春成先生擔任。 第七、八屆理事長為林賜聰先生,期間建設活動中心廁所及造價一百 萬的公園綠地。 於民國83年12月24日正式立案成立中山社區發展協會。 第一屆理事長林榮華先生,期間積極籌措改建活動中心。 第二屆於87年改選由楊靖維先生擔任理事長由楊理事長致力於新址改建活動中心,於民國90年改建完成。於九十年七月卸任,補選由李振福接任於九十一年二月任滿。 第三屆於九十一年二月再度改選由現任理事長李振福擔任。 第四屆由劉同文先生擔任 第五屆理事長則是林長輝先生擔任,會員人數亦創歷史新高。<br>WGS84座標:N24.6319190 E121.753740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5/E760/F569/193c8028-5fc5-48aa-a7d0-95811376d71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0
60996071 宜蘭縣 冬山鄉 大進社區 大進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社區內之傳統工藝及活動也極具地方特色。例如運用當地素材-『黑石板』搭建之石頭厝及石頭彩繪等,另外還有代表帄埔族文化的野燒陶器,都一再的顯現大進社區特有的農村文化特色。 <br>但社區人口逐漸外流,社區發展更加難以推動,若能結合規劃後之遊憩動線及現有傳統工藝、社區活動,規劃完善的套裝旅遊行程,將遊客導入大進社區觀光,不僅可活絡當地產業、經濟之發展,亦可於社區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年輕學子能夠留在家鄉,有助於社區未來發展之推動。<br>WGS84座標:N24.6332971 E121.71218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2/E559/F779/53e2a3e7-36dd-4458-b8ca-7530af27cf27.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00
60996072 宜蘭縣 冬山鄉 柯林社區 化干戈為玉帛—分洪堰<br> 安農溪進入柯林村後一分為二,一條往大洲、一條通萬長春水圳,讓急湍變成平流,在分流處有一分洪堰水利設施,在地耆老談到:早年安農溪溪水亂竄,對沿岸居民生命財產造成莫大威脅,為維護村民身家安全,三星郷欲於安農溪北岸築堤防洪,然此舉對居於南岸的柯林村民危害甚大,造成兩鄉居民對立,再者,過去兩村農民,因爭水道灌溉農田,常在此地大動干戈;為解決紛爭,因此築堰分洪,這段因爭水而築堰分洪的昔年軼事,見證了前人與人、天爭水的辛苦。 <br>--------------------------------------------------------------------------------<br>安農溪<br> 安農溪原名電火溪,水源主要得自天送埤發電廠的尾水,日治時期,日本人為設立水力發電廠,在蘭陽溪上遊截流引水入清水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道」,就是「電火溪」的源頭,即安農溪的前身。<br>安農溪全長約20公里,流域面積55.9平方公里,但是圳路卻有15條之多,灌溉面積達58平方公里,灌溉面積比流域面積還大,是一條非常特殊的河川,也是蘭陽平原重要的灌溉水之一,造就了阡陌良田嘉惠農民。<br>WGS84座標:N24.6765601 E121.729876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30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01
60996073 宜蘭縣 壯圍鄉 後埤社區 後埤社區發展協會位於壯圍鄉濱海公路旁介於紅後社區和過嶺社區中間。社區居民涵蓋兩個村落:復興村(17鄰~20鄰)及過嶺村(1鄰~5鄰)。社區成立於民國83年10月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但很可惜一直沒有很好的經營發展;社區業務讓社區空轉多年,所幸於98年8月改選理監事,產生新團隊之後才開始運作,目前會員人數已有116位,大家也都非常關心社區議題,期待大家共同努力讓社區有更好的發展。<br>WGS84座標:N24.7471440 E121.81669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7/E573/F712/8c699cf1-11b4-477d-9544-12ac64acf00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02
60996074 宜蘭縣 壯圍鄉 壯六社區 本社區係純樸典型農村,人們均務農為生,工商發達後,農村青年轉向都市發展,農業人口老化,但因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人口及各產業勢必衝擊,熱鬧可期,故需儘速規劃因應,使本社區成為休閒遊樂活動,美麗整潔之觀光景點之一。<br>WGS84座標:N24.7468320 E121.7857590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4
60996075 宜蘭縣 南澳 金岳社區 金岳社區位於南澳鄉(宜蘭縣東南境),背山面海,與碧候村及武塔村為臨,其行政劃分面積為728.4894公頃。 聚落小巧可愛,入口為社區活動區域,金岳國小、風雨籃球場、泰雅傳統建築的入口意象、活動中心、村辦公室皆在此區,隨著牆面圖騰藝術進入金岳社區,最後就是金岳最美的金岳瀑布,為居民與遊客夏天消暑遊憩聖地。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為民國84年6月26日成立,現理事長為廖珍琴女士,社協常與縣政府、原民會等機關申請經費作活動或規劃,如金岳舊部落尋根之旅、金岳公墓之規劃、金岳農村整體規劃、入口意向之規劃、穀倉及瞭望台之建造等,帶動社區居民共同打造金岳社區。<br>WGS84座標:N24.4666667 E121.80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5/E322/F969/d896d52c-8690-4cea-bd24-9f1b968ea5f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
60996076 宜蘭縣 南澳 東岳社區 東岳村泰雅族舊地名為伊佑(Iyo),早期因盛產珍貴藥草「金線蓮」因此而得名,一如其他被強制遷移的泰雅部落,東岳部落也是多個泰雅族混雜的集中人口的聚落,日據時期原為上下兩個村落,分屬不同的社人,其主要成員有二:一為基比亞罕社人,另一為哥各朱社人,皆屬馬巴阿拉亞群。<br>基比亞罕社社人於大正二年(1913年),因受日艦的侵擾,遷到西帽山下方,於今東岳村現址另建一社,日人稱為「下東澳」。<br>哥各朱社:原住在利有亨社舊址南方,後因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於大正二年(1913年),頭目哈泳.巴達(Xayun-pata)率領族人遷至下東澳北方約1.5 公里處,即現在北迴鐵路永春隧道南口處,亦稱哥各朱社,日人稱為「上東澳」。<br>當時日本人,因環境與行政管理能有效的整合,昭和17年(1942年) 併上、下東澳,合稱「東澳」,後又改稱為「東岳」,也就是今日所稱為的「東岳村」。<br>所以現今東岳村分為東西兩半,以東岳國小旁之巷道為界,以東邊為哥各朱社人所居住,以西邊塔璧罕人所住。<br>WGS84座標:N24.4666667 E121.80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8/E304/F285/8914123a-2bf9-4a02-9d82-4afcbea1eafd.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0
60996077 宜蘭縣 員山鄉 內城社區 社區概況:<br>本社區位於宜蘭縣員山鄉中部 ,面積4.28平方公里,佔員山鄉總面積的3%,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屬於郊山丘陵,人口主要居住於平原地區,尤以內城路與榮光路交接的十字形聚落為主,將社區活動中心當作中心點,向外延伸2公里為本村範圍。<br>因本社區位於雪山山脈邊緣,水源豐沛且乾淨,區內有多處自然湧泉,並形成太陽埤、羌仔連埤等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觀、景致怡人,是都市居民享受一日恬靜優閒生活的好去處。<br>社區特色:<br>(一) 生活環境:本區位於蘭陽溪沖積扇扇端湧泉帶,形成本區豐沛的地下水脈,地下水在地面湧出成水,加上山邊凹地地形,形成本區的湧泉埤塘,如太陽埤、羌仔連埤等埤塘。結合週邊員山榮民醫院,落實健康社區營造。<br>(二) 產業結合:本社區以好水聞名,而由蘭陽溪沖積而成土質之肥沃絕不在話下,使本區成為特殊農業用地,而農民利用這好水常年不間斷的灌溉所生產的農產品-水稻、蕃茄、芋頭、香魚,水稻,蓬萊米、柑仔蜜、金棗、芋頭、蕃薯、蕃薯葉、玉蜀黍、大黃瓜、火龍果、梨子、葉菜類、茶葉、咖啡豆、芭樂、荷花、辣椒..等種類太多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水稻是社區主要農產品,粒粒飽滿、白嫩透明;蕃茄及芋頭的品質碩大甜美,盛產時供不應求;而優良水質出產的香魚更是肥美鮮嫩、肉質甘甜。<br>(三) 農村體驗及生態旅遊:鐵牛力阿卡社區導覽體驗。<br> <br>(四) 文化產業:半世紀前的童玩小吃-「糖龜」;「槍櫃遺址」-有兩百年歷史,見證了漢人之拓墾與泰雅族人抗爭的史實;「宜豐碾米廠」-目前宜蘭仍提供代工碾米服務的舊型碾米機具僅剩大湖底一家及本廠。<br>(五) 人物或故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深感社區裡青壯年人口嚴重流失,幾乎只住著農村老人,惟這塊土地用著一條看不見的線緊緊繫住自己,盡一己之力回報給故鄉,舉凡攸關社區事務,一通電話,簡裕鴻就算正在送瓦斯,也一定放下工作,搖身一變,衝鋒陷陣,使命必達!<br>(六) 青年返鄉:近三年內,約有30個子弟返鄉生活,專職務農者有5~6人。<br>(七) 農業轉型:之前轄區農會對本社區著力不多,近年在參與農再計畫後重新成立了芋頭產銷班;返鄉青年多從事友善小農之經營,耕作面積由初期2甲地左右增加到5~6甲地。<br>WGS84座標:N24.7381293 E121.66253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9/E790/F196/8bb2a943-cfc1-479b-aec1-dab0eb45adf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5
60996078 宜蘭縣 員山鄉 枕山社區 古老的傳說中﹕有位仙人雲遊四海去旅行時,肩挑扁擔行囊忽然折斷,一頭掉落在員山忠烈祠附近,一頭則落在現在的枕山村。仙人見此地山明水秀,便將一頭弄平當枕頭。席地而睡,因形狀似枕,故後人將它取名為-----枕頭山。<br><br>寧靜的山林,碧綠的湖泊,所塑造出的景點------是枕山的美。昔日,枕山春海是蘭陽十八勝景之ㄧ。枕頭山頂眺望龜山朝日,壯麗的夜景是另一種感動。<br><br>李仔山的觀日景點、大礁溪的河川之美,走上大礁溪實驗林場,放眼望去世整個枕山村莊。枕山的美,有自然的生態、魅力的景點、鄉土共存的農村田野,樸實寧靜的讓人舒服。<br><br>枕山社區自然生態完整豐富,潺潺地流水聲、湖山國小學童朗朗上口的讀書聲、街坊鄰居的聊天聲、兜售小販的叫賣聲、老人們拉弦自娛的樂器聲,農事耕作的機械聲、還有那令人動容的蟲鳴、鳥叫聲。酷夏盛暑,蟬鳴成群,其聲之大,鳴繞整個山谷,陣陣的?音,又是另一種感動。夜裏蛙類成群、輪流搭唱的合聲,彷彿為這寧靜的夜多幾分熱鬧。不甘寂寞的蟋蟀,也跑來湊一?。霎那間,整個山谷活躍了起來。如此幽靜的環境,值得您好好的暢遊一番!<br>WGS84座標:N24.7381293 E121.66253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2/E709/F732/20d3b362-69c7-4efe-91dc-1dd5166d13a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6
60996079 宜蘭縣 員山鄉 同樂社區 同樂社區地處好山好水的宜蘭縣員山鄉,阿蘭城的好水聞名全縣,玉蘭花園裡的青龍玉蘭花更是享譽全台。 同樂社區由三個聚落組成,所以有三間主要的廟宇,新城鎮安廟,阿蘭城廣濟宮以及山前三興宮,特別的是組成三隊守望相助隊,同樂守望相助隊,蘭城守望相助隊以及山前守望相助隊,負責春安巡邏以及大枕山地區六隊聯合巡邏的工作。<br>WGS84座標:N24.7381293 E121.66253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3/E100/F416/de0f8c60-2825-4083-9fd7-fe7d5b96d410.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2
60996080 宜蘭縣 員山鄉 惠好社區 起源在於民國30年,原是平埔族的部落,當時的地名為「吧荖鬱」。 光復後,為了紀念開墾本村之先賢「朱阿惠」及「朱阿好」,故以其名為本村之名<br>WGS84座標:N24.7381293 E121.66253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5/E766/F668/49b9b7ca-035b-4a39-8f4b-1046fa64b5b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7
60996081 宜蘭縣 員山鄉 永和社區 永和社區真正好,出溫泉水質好,雷公埤風景好,<br>竹筍好吃氣味好,地靈人和氣質好,啊!氣質好。<br><br>員山鄉永和社區於民國六十一年成立,歷經三十四年,位於員山鄉永和村轄區,由於本社區地形特殊,住宅區分成三個部落,1-9鄰永和村溫泉路部落又稱「內員山」與員山村(又稱外員山)以員山大橋為界;10-13鄰永和村中和路部落又稱「中城」實因其位置在本社區中央故稱之;14-20鄰永和村永廣路部落又稱「牛奶城」乃因日據時代雷公埤旁為乳牛養殖場之故。轄區內有員山國中、鄉立托兒所各一所位於內員山,雷公埤風景區及另一鄉立托兒所,則位於牛奶城;社區總面積大約1223公頃,戶數六百多戶,人口大約參仟多人,永和社區主要農作物是麻竹荀。<br>WGS84座標:N24.7568950 E121.715725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0/E549/F104/73ebf269-1565-4fbe-b544-4b18ab64017d.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03
60996082 宜蘭縣 頭城鎮 更新社區 我們所生活的社區是頭城北邊的小漁村,依山面海有著獨特的山谷溪流環境,因為有著許多良好的生態條件,因此吸引境內二大休閒農場(頭城、北關)的生態旅遊開發,居住在社區的居民都是以悠閒的生活步調,有最熟悉與密切的生活環境,最珍貴的綠色生態資源。是回歸與親近社區鄰近綠色資源的地方,社區組織結合運作推廣並和生活相契合,共創永續社區綠色資源營造。<br>WGS84座標:N24.8500000 E121.81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7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71
總共 615 筆,顯示第 151 到第 2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