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富麗農村縣市、鄉鎮、社區名稱、社區介紹等資訊。

縣市 鄉鎮 社區名稱 社區介紹 圖片連結 原網連結
60996083 宜蘭縣 礁溪鄉 龍潭社區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社區,位於礁溪鄉與宜蘭巿的交接地區,有著便利的交通及豐富的社區資源。讓龍潭社區一方面可以與外界有極為密切的聯繫,同時又可以擁有山林原野的美貌。 特別是社區內有著宜蘭著名的五大名湖之一,更是昔日蘭陽十二勝之一的龍潭湖。龍潭湖是宜蘭最大的天然湖泊,龍潭湖距宜蘭巿約5.5公里,位於四結、龍潭北方釉瑤山南麓。龍潭湖三面環山,環湖道旁,綠樹成蔭,垂柳倒映,景緻迷人,漫步輕歌在湖畔或垂釣、泛舟,享受山光水色的怡然自得。湖東的谷地淺草坡可作野營場地,宜蘭地區的多數居民,總是喜歡到這裡享受一份喧囂城巿中無法找尋的恬淡悠閒。 也因為有龍潭湖這一個美麗的仙境,使得龍潭社區得天獨厚,成為少數同時富含山水物產的良城佳地。此一地區的居民,長年以來在這樣的優良環境中成長,從童年時代即與自然為伍,享受都會地區所無法得到的美好回憶。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龍潭地區的產業型態也不斷在改變,從小居住在這裡的孩子們也進入青壯年時代,當這一代的社會中堅成為社區的主流,更蘊孕了為社區盡心力的目標及宏願。因此能希望從人文及生態的角度出發,對社區的環境及各項資源,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進行能運用資源,發展資源,對龍潭<br>WGS84座標:N24.8166667 E121.7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6/E566/F100/dea6af6d-5977-4cd3-8189-75a4e3cef6d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7
60996084 宜蘭縣 礁溪鄉 林美社區 林美村原本地名稱為「林尾」,「林」,台語發音「ㄋㄚˊ」,意指礁溪庄最後開墾之山林部落。而村內各聚落如「楓腳」、「大楓頭」等也都是以具指標性的大樹為名,其他如「水尾」、「埤墘」則是因為位處湖邊或圳溝末段而得名,「客人城仔」則是早期客家人聚居之地。<br>本社區由於社區內缺乏工商業,就業機會少,年輕人紛紛離鄉背井求學、就業,往外發展,留在社區的,大多以農耕及種植蔬菜、果樹為業,或以打工維持生計。<br>發源於社區西側的林美山,上游林木蒼翠景色萬千,還有壯觀的石磐瀑布,是林美社區最重要之河川,兩邊是未經整理而且雜草叢生,提防之南側就是宜五線道路路肩,92年2月8日經社區參加林務局植樹節活動綠美化,北側部分經社區爭取,宜蘭縣政府同意由社區規劃為人行步道,全長1300公尺,將來一定是一處社區景點。<br>WGS84座標:N24.8166667 E121.7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583/F763/39d69a91-d7b8-4592-aed6-5927221b4bbc.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1
60996085 宜蘭縣 蘇澳鎮 朝陽社區 宜蘭縣蘇澳鎮朝陽地區早年居民雖為以務農、捕魚為主的偏遠社區,但社區意識早已顯現。民國83年正式由社區理事會轉型為發展協會,會務運作正常順暢。朝陽社區拜政府實施多元就業方案之賜,從91年起已獲連續補助4年,進用工作人員數達到45人,重點發展社區特色文化產業(古竹砲、小型竹砲、手染絲巾及特色陀螺等)、客家精緻美食及推動文化生態、國家步道及藍色公路賞鯨活動,並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庭園民宿及朝陽咖啡種植推廣,同時朝陽社區經內政部核定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獲補助2位社會工作人員,展開對大南澳老人健康醫療關懷福利服務工作,朝陽社區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也顯現出相當成果。<br>WGS84座標:N24.6000000 E121.85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952/F430/e0f3d4c0-1b4c-4940-94b2-4c044e41ed1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8
60996086 宜蘭縣 蘇澳鎮 白米社區 白米社區,地處蘇澳鎮西南、白米橋南側、砲台出西麓,三面環山並有白米溪貫穿社區於蘇澳港入海,橫臥社區聚落旁山腰的北迴線偶爾傳來隆隆的聲響,白米社區開發的年代相當早,關於舊地名「白米甕」由來的傳說之一是,光緒年間清朝登仕郎王家驥奉命派駐蘇澳今金字山一帶,初到此地的王家驥登高遠眺時,發現山谷有一溪流蜿蜒而過,而乾涸溪谷所露出的白石磊磊好似白米粒,又因這一帶三面環山,座落其間的白石山勢如甕狀,故有「白米甕」之名。 <br><br>很多來到白米的人,對於社區的第一印象或許是礦石工業區而不是木屐村,如此的巨變是蘊藏在社區產業變遷的脈絡裡。日據時期,白米地區因有豐富礦藏,日本人便極力推動石粉、石灰石等加工業,並設置了今日台灣水泥廠前身的「士敏土」水泥工廠,礦石工業興盛吸引來的人力,奠定聚落的形成。 <br><br>白米曾因礦石業興盛而繁榮,後來也因此項產業帶來的環境破壞而沒落。為了尋回社區的生機,居民透過耆老訪談重新認識地方,從「木屐巢」之名和「白米甕,做柴屐;偷剉材,山林捉」俚語,大家找到往昔記憶中的社區之寶「木屐」。<br><br>ㄎㄧ ㄎㄛ ㄎㄧ ㄎㄛ…..這是木屐的音響節奏,也許你不曾聽過,然而它在迅速的現代生活<br>WGS84座標:N24.6000000 E121.85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9/E446/F204/d40b61d4-30d4-43e1-9c65-4495c786185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9
60996087 花蓮縣 玉里鎮 宮前社區 阿美族舊稱(猛自蘭),1937年改稱松浦.中央部落阿美族舊稱(滿滋蘭),是因為東面山區地勢陡峭,外形有如一頭山羌之意,因位於松浦中央,戰後改稱中央部落.  里內有宮前部落,阿美族舊稱號(馬古達)是因當地黏土地質,遇雨沖刷即呈混濁雨水之意.日本時代改稱宮前miyamay原住民稱之為瑪谷達璦為(溪水混濁)之意,乃當初阿美族祖先來到此地,見到混濁之溪水而命名.  社區座落在花東縱谷之中,位於玉里鎮東北方向,行政區域上屬於松浦里第一鄰至第七鄰,整個部落遠眺中央山脈溪,倚傍海岸山脈,緊鄰秀姑巒溪,為一河岸平原地區.社區中除了灌溉溝渠之外,有另一條宮前溪,貫穿整個社區,最後匯入秀姑巒溪,部落被193線道路分成兩半靠海岸線或進入秀姑巒溪.<br>WGS84座標:N23.3875000 E121.376388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23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0
60996088 花蓮縣 玉里鎮 東豐社區 東豐社區除了原住民族群外,而目前鐵份部落的原住民中以馬太鞍及太巴塱二社的後代居多,沙荖及烏石鼻次之。另一主要族群是客家人,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清朝政府才正式開放後山給漢人來開墾,當時的巡撫丁日昌派人在廣東山頭招募潮民二千餘民,用官方的輪船載運到後山,並且分發到現今的玉里,這批移民就花蓮第一批正式的客家移民。 另外,當時負責開路與招撫原住民的清朝官兵中,也有一批大約二千名的客家兵,稱做「飛虎軍」。由中路總兵吳光亮代領,從南投縣的竹山橫過中央山脈的八通關古道到東部,並且駐紮在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內。 根據玉里鎮戶政事務所調查的資料及玉里鎮客家文史資源初採集計畫資料發現東豐1-3鄰(石崗)全為客家人居住,而4-14鄰(東豐及鐵份)則有超過50%以上的客家人口,再對照原住民人口數,可以推知東豐地區的客家人口約58%左右,而人口數則約為380人。 日本時代,因為花蓮設置了許多日本人移民村,並且開設很多會社,需要大批的開墾勞力,於是又從台灣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地區引進了大批客家人,後來日本人戰敗,會社解散,這批客家人就到處去開墾,所以,除了山區的秀林、萬榮、卓溪鄉之外,從花蓮市一路<br>WGS84座標:N23.3875000 E121.376388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139/F450/eda5d247-9574-4404-9535-8031f1a5b295.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5
60996089 花蓮縣 玉里鎮 春日社區 織羅部落位於花東縱谷的中段,遙望舞鶴台地,北迴歸線跨越部落中央,苓雅部落的南側,泰林部落的北側,秀姑巒溪流域與其支流苓仔濟溪匯流處東南方,花東海岸山脈馬太林山的西麓。<br><br>在文獻上,織羅社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夏獻綸在其台灣輿圖一書記載有關奇密二十四社,其中就有我們部落的名稱『織羅社』。<br><br>相傳在清朝的時候,部落盛產蓬萊竹(我們目前通稱的觀音筍或金都兒筍的枝幹),部落的人就用這個竹片編織成魚簍、盛裝東西的簍子,「織簍」而得名 (部落前任頭目曾清河述說)。 <br><br>另一個由來是於 民國84年,黃東秋博士前往部落訪問當時七十歲的耆老林萬金老先生(Kulas),他說"本部落自從Ramay˙siryw遷入之後,人口不斷湧入,阿美族語「不斷湧入、不斷加入」稱之Ceroh,所以部落叫「織羅」。<br><br>西元1937年(民國26年)日本人改稱『春日』至今。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有關「織羅」名稱的傳說都有待探索。<br>WGS84座標:N23.3875000 E121.376388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6/E23/F691/c1c36996-2b6b-4148-b1c9-5402752ffee6.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5
60996090 花蓮縣 玉里鎮 赤柯山 小油菊<br> 如果想要讓此行更清新甘美,還可以來杯小菊花茶,增添風雅、浪漫的情懷。每年金針花季告一段落之後,就到了赤柯山小油菊盛開的時候。赤柯山的油菊,可不是一般的杭菊,乃是生長在中海拔地區的「台灣原生種油菊」。小小的油菊採收後,農民會以低溫烘乾法保存原有色澤,通常五斤的花朵烘乾後只剩下一斤的重量。但可別小看這花兒份量不起眼,它的香氣可是相當濃郁,只要少少幾朵就很夠味,所以每次沖泡所需的量不需太多,而且還很耐泡喔!而除了沖泡單品,或加入枸杞、甜菊、薄荷、茶葉做成花草茶、菊花茶凍之外,小油菊也是理想的添加食材,例如入菜煮雞湯,就別有一番滋味,喜愛嚐鮮的您不妨一試!<br>物產介紹<br> 赤柯山味覺賞<br>日夜溫差大、經常雲霧籠罩的環境下,不但有豐沛雨露的滋潤,鬆軟、地力極佳<br>的紅壤土,更蘊含了海岸山脈古老地層的多種微量元素,賦予農作物獨具魅力的<br>風味。<br>赤柯山隸屬海岸山脈的稜系。億萬年前,當歐亞大陸板塊上的「古台灣島」逐漸<br>被拱起,東南方海面上的火山島弧,也隨著菲律賓海洋板塊緩緩逼近。終於,兩<br>大板塊激情相遇,中央山脈迅速隆升,而火山島弧就成為今日的海岸山脈。 海岸<br>山脈可說是台灣最早<br>WGS84座標:N23.3817145 E121.365598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2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2
60996091 花蓮縣 玉里鎮 高寮社區 ㄧ個純樸卻積極的偏遠山村<br> 本協會早在60年代就成立高寮社區發展委員會至今,期間社區居民通力合作,曾獲內政部頒布模範社區表揚<br>因原來社區委員會章程規定凡社區年滿二十歲居民均為會員,以至會員人數眾多,年輕人外出工作,留在社區者均為老少以致屢屢開會未達法定人數而流會,理.監事會也ㄧ直無法順利改選,導致社區業務停滯近十年(我們稱之為社區中風的十年)<br>民國96年,在ㄧ群社區中生代居民通力合作下,配合公所民政課輔導下終於重整成功,居民協力發展社區產業,環境景觀及觀光休閒產業為主,希望陪同居民ㄧ起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及更充裕的產業發展,97起積極參與水保局推動的農村再生培根課程,期望迎頭趕上其他明星社區,因為屬偏遠的農村社區一切資源分長缺乏所以致力在社區產業的推動,申請勞委會多元就業計畫經濟型產業發展計畫,現在已創立了自我品牌的優質農產品....忘憂系列農產品..希望能在相關行政單位輔導之下為社區居民創造更有利的產業發展家園<br>WGS84座標:N23.3807162 E121.358669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0/E831/F736/16638bf9-9694-4662-8183-f38573eef18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3
60996092 花蓮縣 玉里鎮 樂合社區 一些感動、一些期盼、一些傻傻的執著<br> 看著社區民眾雙睜大大的眼,注視培根計畫上僱工購料老師說的每一個字,感受到農村子弟那份渴望,那可是一個機會,一個句句可以改善農村環境生活的良言。而後花蓮分局陳分局長那份對家鄉的水土傻傻的執著,「愛在迴藍、看見蔚藍」,那夢是由「建構土石流安全防護網、推動農村再生、讓農村掌聲多、笑聲多、歡樂多」建構而成,只要能凝聚社區共識,在水保局花蓮分局協助下,讓家鄉充滿生命力,似乎不是那麼遙不可及。<br>『樂合的水是那麼甘甜、樂合的土是那麼芬芳、樂合的原生文化又是那麼深遠』<br>而這些都是深深牽引外出遊子,再辛苦也要回到家鄉的重要元素,也讓身在樂合家鄉的我們,有著這份使命感「守護樂合水土、讓遊子擁抱家鄉夢而回家」<br>「原來樂合地區原始文化與八通關古道關連那麼深!,社區中還有日本神社,而八通關古道延長線安通越嶺古道又與安通部落連在一起!當歸、日本巨筍、箭筍等農產原來日據時代存在社區!」,那麼多驚嘆號!一一在這次培根課程安排討論中出現,也了解社區夥伴對社區那份關懷,激起所有樂合團隊原動力的熱誠,真好像是雖在寒風秋雨中,確也處處有溫暖。<br>樂合地區地理環境依山傍水,西可看雄偉玉山、東<br>WGS84座標:N23.3031214 E121.359881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2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4
60996093 花蓮縣 光復鄉 大全社區 馬太鞍地區包括大華村、大進村與大全村三個村的部份區位,以天然地形及道路為界,北側與西側以馬錫山環山道路為界,南側為西南產業道路,東側是嘉農溪,省道台九線把本區劃分為兩部分,包括台九線以西的馬太鞍濕地及東側的花蓮糖廠區,全區面積396公頃,人口約1,800人。<br><br>大華村為傳統工商業聚落,也是光復鄉公家機關駐地,也是重要的行政來往的門戶,大進村是花蓮糖廠的所在地,除了糖廠以外,其他的空間多為農牧用地,而居民也多以花蓮糖廠的員工及眷屬為主,大全村的主要居民住在花蓮糖廠的南側,核心聚落區約10公頃,當地人稱為牛車寮,阿美族人則稱為拉索埃部落,是一處漢人及原住民共處的村落;馬太鞍濕地內,則呈散戶的型式發展,沒有明顯的集村空間。<br>WGS84座標:N23.6574550 E121.41072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128/F152/cf45c6d6-d7e1-4cd4-92fe-35d4267d69fd.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5
60996094 花蓮縣 光復鄉 大富社區 土地權屬及土地利用<br> 大豐村以多以私人土地為主,土地使用為旱田、檳榔、荒地等;而大富村除聚落有私人土地,其餘田地多為台糖所有,且也多作為造林地使用。<br>公共設施現況及周邊環境分析<br> 大和為東部地區重要的客家聚落,早期居民為光復糖廠從事蔗農的工作,這傳統的產業文化,也保存在現在由老戲院改建而成的客家餐廳─「蔗工的厝」,除了提供餐飲之外,也有舊時的一些手工藝、童玩,讓人興起思古懷舊的心。<br>大和生態資源多樣,擁有許多獨特的風貌,居民也致力於生態環境的推動,包含向耕漁場、蝴蝶生態園區等等,發展生態教育園區、有機蔬果園。<br>大和附近的台糖土地因平地造林的政策,遍植各類樹木,讓兩村皆被一片綠海所圍繞,在台九線的東側,台糖廣達88.03公頃的造林地(大富農場),有著已規劃完善的水與綠計劃,希望能藉由與大和再生計畫的結合,在花東縱谷中,更突顯大和的自然純樸與寧靜,如同一塊未經琢磨的綠寶石。<br>交通及遊憩資源<br>1、交通<br>(1) 、鐵路<br>大和這裡雖有東部幹線鐵路經過,且設有大富車站,但如今已廢站,站體仍保存,居民希望在可在再生計劃中作為一個藝術展演的空間。<br>(2)、公路<br>台九線行經大和地區<br>WGS84座標:N23.6055646 E121.391755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0/E852/F536/7e28adab-c175-4dd4-bc57-e331ead8927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6
60996095 花蓮縣 光復鄉 北富社區 祭祀~文化~Tafalong 太巴塱<br><br>太巴塱部落乃全台原住民最大之聚落,保存阿美族的重要傳統文化。<br><br>北富社區位於太巴塱部落之中心,學校、派出所、商店及教會、廟宇皆集中在本社區;社區內擁有豐富的人文色彩,有Kakita’an祖屋、拉督潤古井、阿美文物室、傳統工藝坊等,傳統祭祀祭儀保存完整。<br><br>產業以農業為主,主要作物為水稻(紅、黑糯米、白米)、箭竹筍、黃藤心及阿美族時令天然野菜。<br><br>社區願景:以文化觀光為主,農業生產為輔。找回過去農村的人情味發揚malapaliw(互助)的核心精神及價值,讓部落居民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共同創造美麗祥和的社區。<br>WGS84座標:N23.6448065 E121.450023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6/E998/F133/60e9f7af-7517-4ffe-9033-6794b42622a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7
60996096 花蓮縣 光復鄉 西富社區 1.我們要尊行部落阿美族人傳統美德,盡力保存言文化,發揚阿美族重鎮文化<br>2.我們要綠美化環境,以提升生活品質,讓西富成為舒適又安全的社區<br>3.西富村村民全體凡事都一起,參社區事務,共同發展部落理想和願景<br>4.社區的maoc,marara,mipaliw我們不缺席<br>5.我們一起珍愛部落的每一寸土地<br>WGS84座標:N23.6608628 E121.444974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1/E444/F658/ffcdfd94-6d58-41ad-8b29-517f57c49624.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8
60996097 花蓮縣 光復鄉 東富社區 太巴塱部落位於花遲縣光復鄉的東北邊,處於花蓮縣海岸山脈的西麓,東倚豐濱鄉,西臨萬榮鄉、北銜鳳林鎮、南連瑞穗鄉,居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花東縱谷,地處花蓮溪與馬太鞍溪的沖積平原。<br><br>太巴塱部落在行政區分野上,部落被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北富村,各村緊緊相鄰,以街道作為村界。 <br><br>從台九線260公里處轉入台11甲線,通過馬太鞍溪橋、富田橋即進入太巴塱部落。距光復市區約3.5公里。部落/社區居民以原住民阿美族群約佔80%,戶數約800戶,人口近5000人,為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br>WGS84座標:N23.6562315 E121.451431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8/E209/F13/956d3dbc-f032-4b9c-800a-27c27984df0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29
60996098 花蓮縣 光復鄉 南富社區 本社區之核心聚落範圍,東以富田三街為界,南以富愛街為界、西以馬佛溪為界、北以富田一街、富強街為界,全區面積約為44.7公頃。<br>人口統計<br>太巴塱聚落於行政區域上包括花蓮縣光復鄉東富、南富、西富、北富等四個村,截至98年5月為止其總人口為4,640人,其中以阿美族為主,約占80%,為全台最大之原住民部落。<br>歷史沿革<br>相傳太巴塱的祖先由東海岸翻山而來,最早便在發祥地的位置落腳,居高臨下,隔著縱谷平原,與位於中央山脈的太魯閣族以及馬太鞍邊小山頭上的馬太鞍部落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直到部落發展規模到了發祥地容納不下,才逐漸拓展遷移到現在部落的位置。<br>而太巴塱(TAFALONG)名稱之由來,相傳係因為昔日此地多白螃蟹,故以阿美族與「白螃蟹音AFALONG似太巴塱」為命名,太巴塱部落曾經因為農田土地肥沃,稻米收成良好,而又被稱為「富田」。<br>傳統豐年祭<br>傳統太巴塱豐年祭,以Kakitaan家族為主祭中心,從集會籌備階段製劑點結束,大約歷時半個月,祭典流程共計十階段,每一階段皆各有名稱與祭祀內容<br>年齡階層組織<br>阿美族群社會中,男性常依年齡大小進行分組,負責掌管部落工共識務,舉凡政治、宗教、軍事、教育等,皆依據年齡階層層層分工,其相關之權利與義務皆因年齡階層組織而定。<br>阿美族之年齡階層命名方式為專名制,每一年齡階層皆有專門稱號,而太巴塱部落之年齡階層又屬於一套被循環使用之固定年齡階層名稱系統,稱為襲名制,共計有十七個階層名稱循環使用.<br>WGS84座標:N23.6562843 E121.449638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3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0
60996099 花蓮縣 光復鄉 馬佛社區 馬佛社區簡介<br>1.500歲公園<br>社區的第一座公園;因為參與公園施工的長輩年紀加總超過500歲以上,因而把這座公園命名為【500歲公園】,藉此,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投入社區,為自己的村子努力<br>2.乙丟阿公的生態魚池 烤魚、社區風味餐<br>地主自己每天開著怪手一點一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建了這座綠意盎然的花園生態魚池。<br>3.阿囉隆部落<br>阿囉部落裡景色怡人,特別用心整理的榕樹,像一把大傘,是話家常的好地點<br>【阿囉隆】阿美族語,指地勢較高的地方。<br>4.馬佛大埤<br>近193縣道的大埤,日據時代存在迄今,集海岸山脈的溪水及湧泉,是花蓮少數仍保存下來的的灌溉水塘之一,因為是天然的湧泉濕地,多年來未曾乾涸,保存著豐富的自然生態。<br>5.吉海秧休閒農園 阿美族傳統原味美食阿美族人稱為【吉海秧】的水田中央,四周均種植稻米,水源充沛屬自然湧泉,濕地資源頗為豐富。<br>6.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br>離社區只有2公里,因此可說是【馬佛社區的後花園】!原為台糖的平地造林區,林務局於100年在5月開園,為全台第一座平地森林園區,花東縱谷生態旅遊的新景點,馬佛社區可提供腳踏車租賃及最在地的園區生態解說。<br>7.百歲米產區<br>社區為<br>WGS84座標:N23.6350884 E121.435668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3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1
60996100 花蓮縣 光復鄉 馬太鞍社區 馬太鞍部落涵括現在光復鄉大平、大馬、大同、大華四村,現在部落活動大部分由大馬太鞍社區發展協會辦理,近年來極力發展部落人文生態旅遊,稍有績效。 本社區自92年10月起,成立馬太鞍部落工作團隊,共有52位成員,依個人興趣、專長及工作崗位,分為經濟發展組、文化傳承組、自然資源組、活動組四大組。 93年11月成立生態保育隊,成員60人,以推動部落生態環境及部落事務、認養馬太鞍濕地、芙登溪環境為己任。<br>WGS84座標:N23.6350647 E121.422761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22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29
60996101 花蓮縣 光復鄉 大興社區 大興來源:馬太鞍部落約180幾年前從馬太鞍部落遷徙至此,主因是孩子分家、人口眾多,逐漸轉來,當時部落尚未有名稱。大興最早是在五窟旁,清末時期以茅草為屋頂,直到日據時期鐵路通車,因為民眾擔心火車冒煙會將茅草屋頂燒掉,在大約民國17年時遷徙到現在國小旁,當時整個區域僅有15戶原住民,6戶閩南人。53年前後才大規模遷徙下山,由當時地主張、彭兩戶將土地分割給大家,一戶約20坪,當時新台幣200元購買。53年在山上當時約有38戶人家,下來後大都以糖廠種植甘蔗或是從事糖廠會社工為主。地名烏卡蓋的由來:大約是34年前後有一戶日本人在附近養雞,叫剛介先生,養的雞賣給日軍,而當時原住民就稱他為烏卡介,由於剛介先生喜歡蘭花,有一次上山採蘭花聽說就沒有回來,於是慢慢這裡就以烏卡蓋當成部落名稱。 自民國九十五年起,社區有志人士致力投入社區營造工作,至今頗有「維護在地天然資源」、「推廣在地特色傳統」、「發展在地觀光資源」的成果,未來將持續推動永續經營。<br>WGS84座標:N23.635064 E121.42276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1/E309/F639/9bbf1f5d-0e8c-488a-949b-848ccae6214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2
60996102 花蓮縣 吉安鄉 南華社區 南華社區至今仍無建商蓋屋,所以全面為原有居民居住於此,實為難得的傳統農村社區,日據時期其它鄰近村落大多為日人之移民村,而南華村則為原墾戶,今日所見家家戶戶都具備自己的曬穀場,有鑑於此,村長及許多村民都期盼社區繼續維持農村特色,也持續進行傳統文化、風俗、建築等等的維護與傳承工作,真是我們南華村全村居民的福分呀。<br>WGS84座標:N23.9500000 E121.572222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3/E902/F381/ba2a0d4a-dbe5-4822-876b-b8434a1ea73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2
60996103 花蓮縣 吉安鄉 福興社區 福興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本協會)成立於民國80年12月,福興社區位於吉安鄉西南端,北以吉昌三街臨吉安村,東以台九線和稻香村、永興村分隔,南以鄉28號道路,鄰南華村,西倚中央山脈接秀林鄉。社區居民以閩南人、客家人為主。曾是日據時期的官營日本移民村,昔稱「清水」,而社區裡面的舊村部份,則是當時台灣人為主的聚落。 福興曾經栽種過菸葉,社區內留存相關遺址,像是雙併式菸樓及買菸廠,不過年久失修幾手都已經損毀。 福興村還有一條登山步道「楓林步道」全長約3公里,沿途種植炮竹紅等植物,可遠眺花蓮市及吉安鄉,繼續向北可以連接白雲步道。 但在社區總體營造上一直未見具體執行計畫,實為可惜! 事實上本社區具有豐富之自然文化特色,社區人才濟濟,因此為落實社區營造精神、凝聚社區意識、發掘社區特色、認識社區自然資源及培養社區人才。<br>WGS84座標:N23.9500000 E121.572222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2/E974/F224/79a7fbfc-1cdf-4782-a680-dca3c70f938f.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2
60996104 花蓮縣 吉安鄉 干城社區 干城社區沿革 干城社區原為木瓜溪沖積扇的一部份,日據時期本村日人於日大正六年(1917年)設「初音蕃地監督所」,故舊稱該地為「初音」;另一因是火車駛入車站時,有喧囂聲而稱之。民國三十四年改稱「初英」,民國三十七年改稱今名,但火車站仍名「初英」。光復後,干城地區原屬花蓮團管區管轄,民國四十八年脫離軍方並劃編成本鄉之一村,又民國五十年政府收編退役榮民進行大規模的屯墾,因開墾面積約為五十甲,故村民俗稱此地為「五十甲」,後併入南華村,於民國六十年分村設治,正名為干城村直至今日。本社區於95年3月起承辦社區營造業務,凝聚社區居民意識,結合社區居民力量先推展「社區林業計畫」,以營建「生態村」為目的,進而提昇民眾生活品質。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北以吉安圳鄰南華村,東鄰永興村、光華村,南以木瓜溪隔壽豐鄉,西邊一小隅以木瓜溪河床接秀林鄉。居住鄰戶現有12鄰,536戶,1459人。男性人數807人、女性人數652人、平地原住民(阿美族)224人、山地原住民(太魯閣族)228人。 族群分布 族群分布閩客多由臺灣西部移民過來,以大溪、苗栗、宜蘭移入居多。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各占四分之一,各<br>WGS84座標:N23.9500000 E121.572222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1/E874/F288/da70d427-2a4c-4aff-8075-5cb765c99c8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7
60996105 花蓮縣 吉安鄉 七腳川部落 七腳川部落<br>100多年前,阿美族七腳川社人被日本的軍國主義捲入了對太魯閣族的戰爭之中,為了抵制高壓,卻導引成殘酷的鎮壓事件──七腳川事件,七腳川社族人被迫離鄉背井,流離失所,成為歷史上的犧牲者,是現今世紀七腳川後裔最深的痛。<br> 七腳川部落於民國三十七年設村名為”太昌”,又稱為美雅麥,(MIYAMAY),日據時代屬於吉野村的北圍,為恢復原有傳統部落名稱,於民國九十三年八月,族人達成共識正式稱為「七腳川部落」。七腳川(Cikaso'an),為「柴薪很多」之意,位於花蓮市西方約四公里,吉安山東北方山麓,與花蓮市國慶里、秀林鄉水源村鄉毗鄰。「七腳川部落」目前之明義七街戶政單位規畫為太昌村山邊路,部落居民沿道路兩旁而居,七腳川部落並不是觀光景點,卻背負著負有歷史價值的原住民部落。有鑑於此,七腳川部落發起「回歸部落豐年祭本質」的想法,把在北區阿美族失傳已久的「年齡階級」組織,在部落重新回復。於是從2004年起,回復了消失近三十幾年的年齡階級「Alemet」(阿勒門特)進行成年禮受階的活動,而在2008新的一階「Ma’oway」(瑪烏外)也受階成年部落年齡階級的成員,而新授階之成員,也必須完成長<br>WGS84座標:N23.9918889 E121.576418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8/E169/F917/9f3c0e6b-dded-44ca-afda-894756646c5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2
60996106 花蓮縣 吉安鄉 永興社區 勤儉社區風貌<br> 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村民以客家籍佔多數,相傳以種植菸草為主,故昔日稱為草分,現今村民平日生活仍以務農(種植稻米)為主,勤儉刻苦耐勞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就可看到,農閒之餘,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話家常,而住家周邊就種植農作物(如芋頭、龍鬚菜、韭菜…),養殖雞、牛等動物,達到自給自足,顯現農村快樂風貌。<br>而「吉安米」品質優良聞名全省,為花蓮地區主要農業特產品之一。近年來因稻米生產過剩及人民生活水準之提高,良質米之市場需求量增加,加之政府大力推廣良質米計畫,「吉安米」之優良品質得以延續,並使「吉安」成為代表生產高品質米之產區。<br>目前以芋頭、龍鬚菜、韭菜運往北部為大宗,加上番茄,可說是吉安鄉蔬菜類之代表。<br>WGS84座標:N23.9535939 E121.5689940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3
60996107 花蓮縣 吉安鄉 初英山 文化遺址:百年隘勇線、日據時代軍事基地<br> 文化遺址:百年隘勇線、日據時代軍事基地<br>日據 軍事基地 <br>隘勇線 可歌可泣的阿美族七腳川戰役<br>從起點至吉安村中華工商第二校區旁的忘愁亭全長2,350公尺,途經福興村枝福州公墓、三軍公墓,此為七腳川舊社遺址,(七腳川隘勇線、七腳川戰役,移民村的成型) <br>七腳川古部落<br>Cikasoan古部落位置於現今吉安鄉三軍公墓與福州公墓之間山腳下的平原地帶,稱當地為kapuces,指的應為福州公墓下一凸起的小丘陵。七腳川社其領域北抵砂婆礑溪與Sakiraya人相鄰,南至木瓜溪,東至今慶豐,勢力甚強。<br>七腳川事件西元1907年日人為封鎖太魯閣族突襲,自娑婆礑,經加禮宛、北埔而至海,設置北埔隘勇線,徵用七腳川社壯丁數十名隘勇,唯薪資微薄,無法養其妻兒,要頭目建議日人提高薪資不成,遂於西元1908年12月14日襲擊隘勇線及警察派出所,殺害警察,切斷電話線;花蓮港支廳長岩村聞訊,親率警察隊與駐屯花蓮的守備隊赴七腳川鎮壓。<br>為防備抗日者下山襲擊,於12月26日,構築隘勇線,南起鯉魚溪,沿著荖溪經銅文蘭、木瓜溪、七腳川麓至娑婆礑(水源),與威里線銜接,全長<br>WGS84座標:N23.9529340 E121.56759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180/F988/dbacbc44-25a9-4973-80a9-aeaa70d6a75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4
60996108 花蓮縣 吉安鄉 英山社區 社區概況:<br>初英山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境內最高點,早期為木瓜溪氾濫流域。北以鄉28號道路鄰福興村;東以一號道路接花東鐵路林永興村;西倚中央山脈接秀林鄉;南以木瓜溪、吉安圳隔干城村。緊鄰干城的「初英山」,是南華重要地標。現有十七鄰,戶口人數為1,700人。<br><br>南華村是由木瓜溪沖激扇所形成,早期為阿美族人Cikasoan部落的種稻舊址,其先輩開墾至今還遺留下石砌田園景觀;此處因為擁有日據時代的種畜繁殖場與養馬場所,故老一輩稱之為牧場。而社區內,依然保留了一些日據時代的老房子,現在這些老房子大多都已荒廢無人居住,只有少數房子有修建依然有人居住。<br><br>而現在此區的居民多數栽種芋頭、韭菜及龍鬚菜為主;其耕作人均為老人居多其年輕多數為外流。而初英山社區大多為閩南人與客家人混居,只有少數的原住民。<br>社區特色:<br>傳聞中國東北早期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南華三寶為芋頭、韭菜、玉皇米;其中芋頭為台灣四大產區之ㄧ,目前栽種面積為500公頃,屬檳榔心芋其品質最好,因灌溉水來自無污染又不虞匱乏的木瓜溪,因此土質屬砂質地,透水性好故全省有名。每年6月採收11月開始栽種屬於一年一收之農作物。<br>WGS84座標:N23.957373 E121.54329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810/F220/d3374393-8f01-408f-a475-ebd450cdc2bd.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39
60996109 花蓮縣 吉安鄉 初英山社區 文化遺址:百年隘勇線、日據時代軍事基地<br> 文化遺址:百年隘勇線、日據時代軍事基地<br>日據 軍事基地 <br>隘勇線 可歌可泣的阿美族七腳川戰役<br>從起點至吉安村中華工商第二校區旁的忘愁亭全長2,350公尺,途經福興村枝福州公墓、三軍公墓,此為七腳川舊社遺址,(七腳川隘勇線、七腳川戰役,移民村的成型) <br>七腳川古部落<br>Cikasoan古部落位置於現今吉安鄉三軍公墓與福州公墓之間山腳下的平原地帶,稱當地為kapuces,指的應為福州公墓下一凸起的小丘陵。七腳川社其領域北抵砂婆礑溪與Sakiraya人相鄰,南至木瓜溪,東至今慶豐,勢力甚強。<br>七腳川事件西元1907年日人為封鎖太魯閣族突襲,自娑婆礑,經加禮宛、北埔而至海,設置北埔隘勇線,徵用七腳川社壯丁數十名隘勇,唯薪資微薄,無法養其妻兒,要頭目建議日人提高薪資不成,遂於西元1908年12月14日襲擊隘勇線及警察派出所,殺害警察,切斷電話線;花蓮港支廳長岩村聞訊,親率警察隊與駐屯花蓮的守備隊赴七腳川鎮壓。<br>為防備抗日者下山襲擊,於12月26日,構築隘勇線,南起鯉魚溪,沿著荖溪經銅文蘭、木瓜溪、七腳川麓至娑婆礑(水源),與威里線銜接,全長<br>WGS84座標:N23.9529340 E121.56759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180/F988/dbacbc44-25a9-4973-80a9-aeaa70d6a75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4
60996110 花蓮縣 秀林鄉 重光社區 重光部落簡介<br>重光又稱巴拉瑙(Branaw),過去耆老稱之肥沃且適於種植作物之地。其位在鯉魚潭南方約三公里處,過去該地原係德奇塔雅群之故居,乃因泛太魯閣群人口的增加,而尋覓新的獵場而翻越奇萊山(Klbiyun)、能高山,而最早Tkdaya群首先遷移此地;另其山下則為七腳川阿美族人,常有爭戰,尤以現今荖溪橋為其殺戮交戰之地,因此該地仍為太魯閣群所畏懼經過之地方,亦稱psaniq;再者十九世紀末葉,又因太魯閣族戰役之混居遷移效應,及Truku群與Tkdaya群之內訌,自相殺伐,不能久居,Tkdaya群便遷到明利村境附近。約民國十九年的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人可能怕事件會擴散,便積極的把東太魯閣族群遷移下來,日人指定重光為沙卡亨與西寶兩社的移住地,起初分為三社;民國三十年瘧疾流行,便往荖溪兩岸遷移,分住四處,以今重光派出所有中心,其位置為:(1)派出所北方對岸1.5公里山麓,族人稱Luki。(2)派出所現址一帶。(3)對岸山麓,族人稱Subat。(4)派出所西南方約一公里台地,族人稱Uraw。<br>第一個被安置的是來自木瓜溪最上游的沙卡亨家族,時間約在民國二十年夏天,約二年後,銅門山上的道拉斯<br>WGS84座標:N23.8911298 E121.499297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4/E652/F673/4d61fa2c-ceda-4fd3-ab5f-f6c7b340f4d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5
60996111 花蓮縣 秀林鄉 崇德社區 希望透過活動研習,能提昇農村地方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繁榮,重建農村生活民俗文化活力,使生活環境更完善,整合民間資源。<br>WGS84座標:N24.2128474 E121.639718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3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6
60996112 花蓮縣 秀林鄉 秀林社區 近年來,國內就業市場萎縮、失業率攀升,本屬就業弱勢之原住民族群,因失業問題嚴重,從外縣市返鄉待業或打零工者日益增加。以花蓮縣而言,原住民族人口比例甚高,縣境內就業市場規模甚小,致使花蓮縣成為國內失業率最高的地區。 秀林鄉秀林村居民以太魯閣及賽德克族居多,由於失(待)業人口增加,青壯年族群為維持基本生活,積極爭取各種臨時性工作機會,進而衍生隔代教養、家庭關係惡化等問題。 在花蓮縣政府全力打造觀光大縣的同時,如何運用部落文化創意產業之可塑性,以厚植部落觀光資源、創造族人工作機會,便成為失業問題嚴重之原住民部落首要之務。 「秀林村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以來,面對社區部落傳統文化急速流失,即本著挽救「文化傳承」理念,配合各級單位與社會資源的協助,陸續舉辦小規模的傳統工藝研習班、假日文化廣場、傳統射箭比賽,更致力於傳統音樂推廣、族語教學等活動。近年來,眼見部落失業問題惡化,更積極思考如何整合社區在地特有之人、文、物、產、景等資源,期能結合、並推廣部落文化與觀光產業,以創造社區在地就業機會為目標。 本會將本著「文化延續、傳統再現」的精神,配合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趨勢,擬連結國際知名的太魯閣國家公<br>WGS84座標:N24.2166667 E121.533333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24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8
60996113 花蓮縣 秀林鄉 水源社區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為花蓮市的水源地,其砂婆礑溪流經嵐山、加禮宛山、七腳川山三面陡峭山勢包圍,形成壯麗的美景,溪水豐富的生態以及土地的肥沃,Pajiq巴奇克為部落舊名稱,語意:野菜遍生的意思。<br>交通方式:<br><br>WGS84座標:N24.2166667 E121.533333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0/E637/F141/b5d54779-aa08-4a01-9103-3ca8e16f4a9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9
60996114 花蓮縣 秀林鄉 三棧社區 本社區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為太魯閣族住民,由於社區自然天成之峽谷風光,經常吸引全省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溯溪及挑戰不可能的任務登上黃金峽谷,區內不僅有小太魯閣之稱,亦有娃娃谷之美名,自93年4月起,本社區推動封溪護漁工作,目前社區生態已恢復以往,不僅可來此進行深度生態知性之旅,亦可了解太魯閣族文化,社區將提供美麗的生態解說員為您解說服務喔!<br>WGS84座標:N24.2166667 E121.533333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0/E939/F522/d7f947f2-2234-49be-9368-99f88c18c28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8
60996115 花蓮縣 卓溪鄉 山里社區 在花蓮縣境,如果提起「山里社區」,很多人會用懷疑的眼神這樣反問:「有這個社區嗎?在那裡?」山里,在山的裡面嘛!真的,我們就住在山的裡面。約在民國二十九年,從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梅園、竹村,輾轉從花蓮火車站乘著火車遷徙至現址--山里部落。這裡住著七百餘人的賽德克族(Tuda)語群的原住民(我們始終都不肯承認我們是太魯閣族,因為我們真的不是。),早期以務農畋獵為生,社會形態轉變,完美的農村人口結構,也變的七零八落。雖然曾在經濟起飛之際,部落的房屋從茅屋變成一個一個的水泥樓房,美麗的外觀,加上電氣化的家電。但是它也摧毀了部落的倫理,族人的禁忌(waya),讓部落人的情感漸疏遠,就像一棟一棟冰冷的紅磚牆。隨著就是人口外流,部落經濟結構也丕變,早期賴以維生的農產品,現在也僅能糊糊口而已。留在部落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少部份的公務員及有理想的青年人,雖是如此,山里部落仍不斷的延續族人的生命,那樣刻苦、那樣耐勞。<br>WGS84座標:N23.345932 E121.30415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417/F477/ce5f00cc-933e-4986-b36b-49188d12ec8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9
60996116 花蓮縣 卓溪鄉 太平社區 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包括tavila(太平)部落、nakahila(中平)與valau(中興)三個社區,這其中,tavila位於豐坪溪左側,形成聚落的時間最早,太約在1920年代期便有布農族人遷徏至此。nakahila的形成較晚,約在1930年代前期。valau部落地勢最高,形成聚落也最晚,為nakahila部落因颱風土石流再遷徏而形成,時間約在1930年代晚期。自光復後五十多年來多次颱風災害,太平村的三個聚落雖有遷移變化,始終維持著三個聚落的形態,形成今的部落樣貌。 太平村總人口數約有千人,公部門單位有警察局、太平國小、幼稚園與托兒所及鄉公所太平村辦公處;部落主要從事工作為務農,早期主要作物以小米、地瓜、芋頭等,現今以水稻、旱稻及自給自足之農作物為主成為部落農務之特色。 部落坐落於山腳之下別有歇息的意涵,進入部落時道路兩旁的田間水稻美景頓時忘了塵囂,彎著腰的稻穗更象徵著部落族人的謙和性格與待客之道。部落宛若清靜的幽谷,溪水、森林勾勒的音樂樂章伴隨著蟲和鳥唱譜出最天然的樂曲;太平村自然、清幽寂靜適合樂活的好地方。<br>WGS84座標:N23.3459320 E121.304153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434/F466/3e64f809-6daf-40b8-8960-a8efe75ada7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5
60996117 花蓮縣 富里鄉 羅山社區 羅山社區位於花蓮縣最南端富里鄉的中央區內,四面環山,如今仍保有原始農村風貌、傳統集村與梯田、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資源。<br><br>近年來在政府大力的協助輔導下,使羅山成為全國第一個農村土地重劃區、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全國第一有機出口米,曾獲93年魅力城鄉獎、農委會優良農建獎、內政部優良生態旅遊地,在在顯示政府對羅山的重視,及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發展所推動之各項活動往往不遺餘力的竭心參與;然而因為羅山是典型的農村社區,除了水稻耕作外,就業機會十分有限,致使最近幾年來青壯輩人口急速外流,出外謀生者日益增加。<br><br>有鑑於此,羅山社區發展協會不斷集思廣益,凝聚社區人士之共識,尋求各級政府的輔導努力推動社區特色,使觀光休閒結合產業發展社區更多元產業,初步期盼能增加產業之附加價值旅遊人潮,穩定社區居民之收入,最終達到社區永續發展與人口回流之目的。<br>WGS84座標:N23.154416 E121.28552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5/E561/F556/1562793f-0fca-473a-872b-b1efe08fbc7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6
60996118 花蓮縣 富里鄉 豐南社區 本社區發展協會之前身為政府主導成立之「豐南社區理事會」,民國83年後,居民社區發展意識抬頭,遂利用現有之組織體系,由有志之眾合作轉立為「豐南社區發展協會」。<br>WGS84座標:N23.1544160 E121.285524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817/F788/1d11b897-02d1-4b59-a900-ff5316b7b9c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7
60996119 花蓮縣 富里鄉 學田社區 本村位處鄉境西南角,是鄉境極西點,也是鄉內位於秀姑巒溪西畔的兩村之一。本村東、北面以秀姑巒溪床與富南村分界,西與卓溪鄉接壤,南與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接壤。全村面積僅五.二平方公里,因位處秀姑巒溪上游沖積扇,村內地勢均在海拔二二0公尺到二八0公尺之間,一片平坦沒有山丘,全區均為含沙質的壤土水田。 全村現有十五鄰二二四戶八九八人,居民以務農為主,分居於鐵支尾、農場、西側山腳等處。鐵支尾居民多為光復後從雲林、嘉義、台中遷入的閩南籍人士,並有四戶恒春阿美族。農場一地就是清代的「馬里旺」舊地,居民以客、閩籍居多,多為日據時期遷入,少數為民國五十二年間遷入的中國唐山客家人,另有二十九戶的秀姑巒阿美族在此建立一個部落。本村西側的狹長山腳一帶,則有客家、閩南、外省籍人士等,各自形成一個小聚落。本村因地處平野,土地開墾也屬晚期,農家風貌保存較完整,八十五年間更進行農村整建工程,通衢格局方正,街道寬廣井然,是鄉內各村中規劃最完善的一村。 光緒初年設官治理東部的初期,因為移民多屬官營,所以在移民中設「佰、什長」自治管理,每十位墾民選一名任「什長」,百人中選一名為「佰長」,佰什長負有管理墾民的責任。清末的地<br>WGS84座標:N23.1544160 E121.285524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2/E796/F685/8bedf48d-8b1a-4061-a20c-efdf647dc02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41
60996120 花蓮縣 富里鄉 竹田社區 花蓮縣富里鄉竹田社區屬農村聚落型社區,域內依山(六十石山)傍水(秀姑戀溪)景致清幽恬靜,田野阡陌縱橫成格。美景如畫的「六十石山」是國內極負盛名的休閒觀光地點;還有藉由秀姑巒溪灌溉孕育出品質極優的稻米─「富里米」;另有以「義民爺」為信仰中心的義民文化及全台最多人扛的神轎─「義民組」,其至今還保持傳統「犒軍」的習俗,深具人文歷史意義,是為一環境景觀優質化的社區。<br>WGS84座標:N23.154416 E121.28552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5/E977/F687/efd9a457-5f4e-4552-bd75-b2dc234d7b6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1
60996121 花蓮縣 富里鄉 六十石山社區 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最南的鄉鎮,雖交通不便又離城市非常遠,但是六十石山特殊的地理環境營造出風景如畫、情境如詩,素有『台灣小瑞士』之稱。<br><br>四時漫山萱草一片釉綠,入夏遍野黃花群放爭豔,晨皆雲霧垂罩山色縹緲,其間三五農舍和綠叢錯落有致景色宛如桃園仙境、引人入勝。如此美景廣負盛名,因此遊客知道的越來越多,每年入夏有數十萬人上山觀景,但平時人煙稀少,這並非協會會員所希望看見的,會員們平時努力做生態、景觀、人文的維護,希望能提高旅遊品質,更能來個生態之旅、讓遊客體驗農村生活、能有多采多姿、知性有深度的感受。希望遊客四時平均能讓都市人放鬆心情、減少壓力,把它當作人人口中的空中花園。<br>WGS84座標:N23.2285405 E121.320488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9/E423/F227/f91b5891-46c0-44df-952c-674547a89e9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7
60996122 花蓮縣 富里鄉 東里社區 大庄公廨<br>位於東里村10鄰公界路東側,興建於清道光年間。雖於同治年間曾分靈至新興村馬加祿,但已廢除,進而成為碩果僅存之一處。每年農曆9月15日皆固定舉行「阿立祖夜祭」,乃本村平埔族之信仰聖地。<br>WGS84座標:N23.2678560 E121.303706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3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8
60996123 花蓮縣 富里鄉 達蘭埠社區 達蘭埠部落<br> 早先定居在黑暗部落的阿美族人,經過陸續的遷移,發展為今天的達蘭埠部落,黑暗部落可說是達蘭埠部落的舊址。目前的黑暗部落尚有13戶,過去一直以傳統金針農作為主要收入來源,2001年花蓮縣政府農業局開始推展無毒有機農業,達蘭埠教會的張牧師便開始思考怎樣幫助部落與教會會友農業技術轉型,在「台北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吳美貌老師技術指導,以及「世界展望會」部分資金的協助之下,族人終於勇敢地跨出一大步,在2003年10月,部落終於決定轉型為有機栽種,並且成立了花蓮縣達蘭埠文化農業產業推廣協會。經過族人7年艱辛的努力下,在99年2月,達蘭埠成為台灣第一個取得瑞士國際有機證書(簡稱IMO)的原住民部落!<br>良好的部落傳統與組織,是達蘭埠的生命力<br>由於有機栽種的人工成本極高,反而將阿美族的優良文化保留下來,那就是『Malapaliw交換工的傳統』。通過全區互相交換工的方式,達蘭埠的有機金針在病蟲害、除草的防治管理,得以自然農法及人工除草方式進行,達成有機管理的目標與效果。<br>達蘭埠協會能夠持續極為艱辛的有機栽種、並且陸續完成「達蘭埠協會展售中心」、「理貨中心」、辦理各項活動、發展部落產業,<br>WGS84座標:N23.2334388 E121.293371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3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39
60996124 花蓮縣 新城鄉 北三棧社區 花蓮縣新城鄉北三棧社區,東臨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脈,地形走向由西北向東逐級傾斜,海拔平均在0-200公尺之間,社區又因位於三棧溪之北因此稱之北三棧。<br>北三棧社區現居住人口高齡者居多。北三棧社區從古早典型魚村轉型農村,所以古早為魚貨上岸拍賣驛棧現由陳建貴花藝老師巧藝改造為花草集民宿,如其名自然.綠意的民宿令人婉如回到自己家裡的隨興親切;社區東濱太平洋,舊省道193縣濱臨太平洋是一條腳踏車極優步道,是居民清晨.傍晚健身的養生大道呢,居民以社區內兩座保生大帝廟為中心信仰,社區南邊區近年東潤公司在此開設海洋深層水是社區新興資源開發之一.新城鄉順安的酸菜源產於北三棧社區 為吳姓一家族家傳產業,至今口碑延傳鄉里,貨源不斷;由於堅持不含色素.防腐劑的酸菜製程,92年獲農委會及專家學者評委們肯定,產出一位「十大農家婦女神農獎」-李秀媚女士(吳家媳婦), 本社區生產之酸菜更行銷加拿大及大陸等地馳名國際,社區又有間聞名的風味餐廳-太監雞,除了太監雞料理外,該店的脆皮豆腐結合在地酸菜製程料理(腐皮包上酸菜及花生粉及豆腐)相當有名是來店必點菜肴,更結合在地各種野菜料理,如:灰灰菜、山茼蒿、莿杏、黑甜菜、山蘇、小苦瓜等,別具山野風味。<br>WGS84座標:N23.9914688 E121.6325851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40
60996125 花蓮縣 新城鄉 康樂社區 康樂社區堪稱是聞名全世界「愛心搖籃」慈濟功德會的第一故鄉,證嚴上人早年自台中來花修行的發源地「靜思精舍」,就位於新城鄉康樂村,遷徒定居的居民以田園務農為主、近海捕撈為輔,不但民風十分純樸,彼此相處更是和諧融洽,只要有人家中辦理婚喪喜慶,甚至早期農作物的收成,就可見幾乎全村出動、不分你我的主動協助幫忙,團結民情是一般社區所難得一見,遠近馳名。<br>WGS84座標:N24.0513889 E121.608333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25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6
60996126 花蓮縣 新城鄉 七星潭社區 七星潭社區位於新城鄉東南方,西鄰花蓮機場,東鄰太平洋左岸,南接四方八高地。七星潭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早期的七星潭,從清朝時即開始發展捕撈漁業。每年春夏之際,早期定居在今嘉里村(家樂福附近)的嘉里社平埔人就會到七星潭海域,結繩搭寮在此捕捉漁獲。當秋冬來臨,北風吹起,又返回部落,年復一年過著逐漁群而居的生活。直至蘇花小路開通後,來花蓮開墾者漸多。有部份從宜蘭南下的人便在七星潭定居下來,經過近百年的繁衍,才有今日七星潭設籍二百戶的風貌。<br>WGS84座標:N24.0513889 E121.608333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7/E510/F361/3841c00c-041d-420e-8521-4903ac98cc59.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26
60996127 花蓮縣 瑞穗鄉 瑞北社區 在瑞穗北邊故名之,舊名打馬煙,1878年(清光緒4年)花蓮加禮宛社亂起,中路總兵吳光亮調兵遣將前往平亂後,將一支平埔族人遷北,以原宜蘭「打馬煙社」舊名為地名,由於宜蘭濱海,族人多設灶引海水煮鹽為生,噶瑪蘭語稱煮鹽,原住民為「打馬煙」1946年「民國35年」改為瑞北,分上下打馬煙。<br>WGS84座標:N23.5205619 E121.41133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22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27
60996128 花蓮縣 瑞穗鄉 鶴岡社區 瑞穗鄉鶴岡村位於富源溪左岸,海岸山脈西側與瑞北村相對,東與奇美村為鄰;西隔馬蘭鉤溪與瑞北為鄰;南沿著馬蘭鉤溪下游與瑞美 村為界;北面藉大肚滑溪和富民、富興為鄰,鶴岡村又分有二個部落,屋拉力部落及梧繞部落,面積19.6500平方公里。<br>WGS84座標:N23.5205619 E121.41133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5/E96/F978/a7600b02-71ac-491c-8232-fe6dfeb6e9a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28
60996129 花蓮縣 瑞穗鄉 舞鶴社區 配合政府政策並因應社區發展需求,於民國81年,由林阿斗先生發起成立迄今。<br>WGS84座標:N23.5205619 E121.41133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951/F60/57c5d159-e24a-4abc-b9e6-51f72ed07fb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33
60996130 花蓮縣 瑞穗鄉 富興社區 富興社區位於瑞穗鄉北端,南連鶴岡村,西鄰富源、富民兩村,北接光復鄉大富村,總面績為 一二、四三六○平方公里,90%的土地皆從事農業生產,是非常典型的農業型態社區。富興社區人口為948人、計有阿美族原住民,閩南籍及客家籍,約各佔1/3,族群之間相處融洽。<br>WGS84座標:N23.5205619 E121.41133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0/E516/F65/63bd29f7-a23c-4730-b3ee-3a9b738a9a7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0
60996131 花蓮縣 瑞穗鄉 奇美社區 社區概況:<br>奇美部落是阿美族的文化發源地,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加上早期因為奇美交通不便,部落接受現代化與漢化很晚,一直處於傳統封閉的狀態。奇美部落一直到民國53年才有電,民國75年部落聯外的瑞港公路才開通,民國81年才有電話。一直到民國七○年代,部落居民仍普遍居住在傳統的茅草家屋裡。民國78年,莎拉颱風吹掀了奇美部落最後一間茅草家屋,自此奇美才邁出住茅草屋的年代。<br>奇美部落居民113戶,人口約550人,早期部落因傳統封閉,加上交通不便,部落約束的機制嚴格約制人口外流,但近二十年來人口外流情況漸趨嚴重。嚴格說起來,奇美部落遭遇現代社會的衝擊大約比一般平地阿美族部落整整晚了二、三十年。加上奇美部落為阿美族文化發源地,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過去又由於交通不便,受外來干擾很少,傳統文化因而得以保存完整,年齡階級的運作也能嚴格保留。但是近年來受到現代資本經濟的侵蝕,部落遭受許多衝擊,青壯年被迫到都市去工作,許多傳統文化面臨漸漸式微的危機。奇美部落正面臨著別的部落二、三十年前所遭遇的衝擊。<br>社區特色:<br>近年來部落有志青年回流返鄉,想以新的觀念與想法來發展部落產業,「水」仍然是個關鍵的因素。近幾年部落多次透過水利局的補助水管材料,部落自行出人力的方式,重遷水管來恢復農田水利,結果全部失敗。探究原因,奇美位於山區,不似一般在平地的地區,只要用水利局補助的塑膠管與部落居民簡單的技術就可以架設水圳。奇美因特殊的山區地形,需要以更先進的高技術方式來重現水圳工程。以水利局土法煉鋼的方式,與部落有限的技術,只要一場颱風、地震或大雨,水管很容易就破裂,造成取水計畫失敗。因此希望透過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讓奇美部落有機會用對的方式重現水圳工程,讓部落產業活化,為部落注入新的生命力。<br>WGS84座標:N23.4977860 E121.446129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143/F155/5440164f-27c0-4dcf-8b88-892569558441.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41
60996132 花蓮縣 瑞穗鄉 富源社區 富源社區舊名為拔仔庄,客家人則稱這裡叫「鈸子」,河洛人叫這裡「芭樂庄」,社區位於馬蘭鉤溪的沖積扇平原,土地肥沃、山明水秀,如同她的名字─「富源」一般,這裡擁有令人稱羡的豐富自然資源。<br><br>除了自然資源豐富之外,這裡的族群文化也相當多元。拔仔庄早年是原住民阿美族的聚落,在清朝開山撫番之後,閩、客移民大量湧入,加上政府遷台後安置在這裡的退休榮民,讓這裡成了台灣族群的縮影、族群的大融爐,但各族群仍保有各自的文化資源,像是曲風悠揚的客家民謠、清亮高亢的布農族八部合音以及阿美族的豐年祭,在這裡都可以聽得到,也展現了富源社區多元文化和生命力。<br><br>富源社區發展協會位於花蓮縣瑞穗鄉,鄰近光復鄉、萬榮鄉,鄉內與瑞北村及光復大豐村接壤,位於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東邊。社區人口數大約一千多人,融合了閩南、客家、外省以及原住民等族群,以繪畫、染布等社區藝術以及推廣鼓藝文化做為社區發展重點。<br>WGS84座標:N23.5799485 E121.375638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2/E995/F341/7af1ac23-93bc-42a9-9315-f2449c1698b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42
總共 615 筆,顯示第 201 到第 2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