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年度 101年
論文標題 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
論文摘要 寺廟是臺灣社會發展與庶民生活所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東勢巧聖仙師廟內保存許多清代以來的文物,具體反映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方面的變遷興衰。本文試圖透過巧聖仙師廟的歷史沿革與人文史蹟,觀察清代東勢地方社會。魯班的信仰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當時曾建有專祠祭祀;到了明清兩代,魯班仙師已經成為民間熟知的行業神。清廷在乾隆26 年於石岡設立土牛界碑,禁止百姓擅入番界,但是軍工匠人憑藉合法身份進入東勢山場後,卻在匠寮一帶招入漢人從事私墾。這些舉動引發護衛熟番的不滿,更招來泰雅族的報復,激烈的「番害」讓軍工匠決定迎奉魯班仙師,庇佑地方安寧。經過研究者考證,在乾隆40 年左右已經出現巧聖仙師信仰。林爽文事件以後推行屯制,東勢地區地權釐清後,漢人取得土地的合法權利,墾務發展迅速,地方家族崛起,成為社會領導階層。從道光13 年地方仕紳發起重建匠館一事,看出東勢的經濟實力已經具有一定之水準,巧聖仙師廟的信仰範圍也慢慢擴及東勢其他聚落,乃至於石岡、新社等地,成為地方百姓求神庇佑的心靈寄託。道光中葉以後,仙師廟逐漸具有「地方告示」中心的功能;同治年間秋公會在廟中設立祿位,仙師廟的功能更為廣泛,已完全脫離匠館性質,轉為東勢角地方的公廟;光緒13 年東勢角撫墾局設立之後,「公館」就此成為仙師廟的另一個名稱。巧聖仙師廟的發展,適足以反映出東勢地區社會的轉型,以及地方仕紳的崛起。關鍵字:魯班、行業神、巧聖仙師廟、東勢、軍工匠
作者 姜明雄
畢業學校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畢業系所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碩士班
畢業年月 100.8
獎助金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