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會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年度 論文標題 論文摘要 作者 畢業學校 畢業系所 畢業年月 獎助金額
61017227 101年 花東地區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關係之研究 本研究係以花東地區客家文化重點發展鄉鎮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客家高齡參與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關係之研究。本研究目的有:一、瞭解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之實際情形。二、瞭解不同變項的客家高齡學習者在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的差異情形。三、瞭解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相互之間及整體之間的關係。四、瞭解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對自我發展之預測力。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以民國99年~100年參與樂齡資源中心學習之高齡者為母群體,採立意抽樣,從參與學習者中抽取客家人為研究樣本。共發出418份問卷,實得有效問卷360份。本研究之統計方法有: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Pearson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與複回歸分析法。本研究所獲致之具體結論為:壹、 客家高齡學習者整體上,有好的生活品質感受、迫切的學習需求與積極的學習態度,自我發展知覺情形不帄均。一、 客家高齡學習者,以較年輕高齡者、有婚姻關係者居多,男女兩性與教育程度分布較為帄均。二、 客家高齡學習者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感受、較高的學習需求與對學習持積極態度。三、 客家高齡學習者在自我發展各層面的知覺情形不帄均,最好的是統整層面,最差的是自主層面。貳、 客家高齡學習者整體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存有差異。一、 客家高齡學習者在生活品質以男性、65~74歲者、已婚及具有中高教育程度者的感受較滿意。二、 客家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以較年輕者,離婚者較迫切,教育程度反應兩極,低教育程度者以基本生活能力學習需求較為迫切,高教育程度者以自我表現學習需求較迫切。三、 客家高齡學習者所持學習態度以女性、已婚者較為積極。不同教育程度所持學習態度有差異,小學者在自我學習持積極態度,初(國)中者在學習責任持積極態度,大(專)學程度者在學習涉入持積極態度。四、 客家高齡喪偶者、小學程度者以及84~歲以上學習者在良心層面自我發展知覺最明顯,初(國)中程度者在統整層面自我發展知覺最明顯。參、 客家高齡學習者整體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與自我發展間有正相關。 iv 一、客家高齡學習者整體以學習需求與學習態度間的正相關最高。二、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與自我表現之學習需求、學習責任之學習態度、統整層面自我發展間有高正相關。三、客家高齡學習者學習需求與學習涉入之學習態度間的正相關最高。四、客家高齡學習者探索生命意義之學習需求與自我發展各層面間的正相關最多。五、客家高齡學習者學習態度與統整層面自我發展間的正相關最高。六、客家高齡學習者自我學習之學習態度與自我保護層面、良心層面自我發展間有負相關肆、 客家高齡學習者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對自我發展具有預測力。一、學習責任之學習態度、學習涉入之學習態度、自我學習之學習態度、自我表現之學習需求與生理健康之生活品質對自我發展不同層面具有預測力。二、生理健康之生活品質、學習責任與學習涉入之學習態度對統整層面自我發展的預測力最高。三、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等各層面對自主層面自我發展沒有預測力。四、學習態度對自我發展各層面最具有預測力。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具體提出下列幾點建議:壹、 對客家高齡學習者之建議一、 積極參與有關探索生命意義內涵之學習。二、 培養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促進向上自我發展。貳、 對高齡教育規畫者之建議一、 注重弱勢高齡者之學習機會。二、 針對客家高齡者不同學習需求,提供多元自我發展學習課程。三、 規劃培養積極正面學習態度的方案。參、 對客家教育文化政策之建議一、 重視弱勢客家高齡學習者在生活品質的感受。二、 表揚積極正向學習態度的高齡學習者。三、 進行客家人自我發展模式調查研究。肆、 對高齡教育學術研究機構之建議『配合高齡者不同的自我發展階段,積極開發自我發展套裝課程』伍、 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建議一、 研究對象方面: (一)以全國客家庄高齡者為取樣對象。 (二)以不同年齡層為取樣對象。 (三)以單獨性別為取樣對象。 (四)以非學習者為取樣對象。二、 研究方法方面 (一)採用質性訪談法,行動研究法,深入了解樣本的自我發展歷程與現況。 v (二)採用比較研究法,進行不同族群或同一族群不同性別、年齡、學習與非學習者、參與不同學習機構學習者等做比較,瞭解其差異情形。三、 研究變項方面,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思考不同的變項進行探索。四、 研究工具方面: (一)未來研究者可考量編製造句測驗工具。 (二)對自陳量表在初稿與預試階段應設計大量的題項,題意要符合樣本文化背景與簡明精準。關鍵詞:生活品質、學習需求、學習態度、自我發展 鍾肇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 100.7 10
61017228 101年 《寒夜三部曲》中客家女性與男性角色之研究 本文以客家文學巨著《寒夜三部曲》中的經典角色為經緯,以此分析傳統客家男/女的地位,試圖為客家兩性描摹出較為完整的意象,更輔以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觀點,以角色間的對話及獨白來切入,嘗試使用不同的視角,來檢視客家兩性是否符合外界的定位。除此之外,原作者的觀點更驗證本文的探析。研究發現,由於《寒夜》書中的角色多為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縮影,其人物確實有部分符合一般人對傳統客家的粗略印象──女性賢勞持家、剛毅內斂;男性充滿理想、不安現狀。客家女性在家務操持之外,更需要輔以勞力付出,雙倍的努力使得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甚為重要,卻不見得能參與重要事務的決策;客家男性則多半倚賴女性對家庭的付出,在無後顧之憂下,得以放心追求自我的志向。然而,客家男性屢被塑造的大男人主義形象卻未必屬實,在仰賴女性之餘,其實也隱含著對女性的尊重及疼惜之意,而非單純將家庭拋給伴侶照顧罷了;客家女性也不如普遍想像的被侷限於家庭之中,在女性意識抬頭的現代,受到新式教育的客家女性,已在四頭四尾的傳統概念以外呈現嶄新的風貌。可見世代交替下的客家男女正逐漸擺脫傳統文化的負擔,許多舊式的刻板印象值得再次的被檢視及重新定義。關鍵字:客家女性、客家男性、寒夜三部曲、女性主義、男性運動 劉書瑀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12 4
61017229 101年 水利開發與地區發展互動之研究:以頭前溪北岸九芎林為例(1775-1945) 本論文以區域性土地開墾與水利的興築,帶動地區農業、商業的經濟發展,使該區域人文地理與經濟環境變遷為研究主軸核心。強調「水資源」的利用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依靠度。在水利發展的過程中,宗族組織、社群活動、祭祀信仰,形成一系列的水利灌溉共同體。水利社群與信仰引發墾民互動的核心價值觀,帶動聚落農村區域性的農業經濟發展。在人類歷史的軌跡中可追尋發現,人與自然環境界中,沒有任何一方能單獨產生全面性的結果,兩者之間,亦無可避免地持續性相互形塑與影響。由於「水資源」在缺水區域形成一種「經濟財」,對農業社會的人們而言,區域性開發與自然界相抗衡,在既有的條件下興築水利之榮,才能得水資源之利。在相互抗衡過程中,人與水資源產生互動之後,原有草萊之地,由於「水田化」的環境條件下有了革命性劇變,由蠻荒之地成沃肥千里的稻田穀倉,不但改變了自然地貌與環境景觀,也分佈了經濟、社會之環境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在探討研究自然與人類,因果回饋與循環的開發雙向關係時,區域性水利開發是個很好的相關典範。本研究者世居頭前溪沖積平原北側-「九芎林地區」,故以頭前溪北岸平原的拓墾、水利設施為主要研究探討對象,九芎林開墾之後,因頭前溪水源豐沛,水圳設施隨之興起。自清領1785(乾隆50 年)以降,姜勝智與劉承豪所築九芎林地區第一條水圳「下山圳」,至日治1921(大正10 年)下三崁店圳的重修後段圳路,以及石壁潭新圳於1941 (昭和16 年)開濬築成。在一百多年間,水圳網絡交錯於九芎林的阡陌之間,造就了經濟價值頗大的農經產業,帶動九芎林地區經濟繁榮蓬勃發展。以台灣經濟開發史研究的觀察出發點,「水圳」本身與「經濟」發展是一個地區開發繁榮的因子。在概況略述其開埤設圳背景後,即轉向農業經濟與墾殖經過,再以社會環境變遷的意象研究為其軸心。本論文先架構出二百多年前頭前溪北側平原九芎林地區的原始地貌景觀,其次探討移墾漢人與自然環境互動模式,此一模式在反映出,當時漢人對自然地理環境觀的改變。而水圳開發所衍生「水利社群」、「祭祀信仰」、「人文活動」之關聯性,與自然環境變遷、農業經濟的興起等,有助於說明人類墾殖與自然環境的因果關係。本研究期望以新的取向來整合研究結果,首先是延長研究時間尺度,以清代、日治時代跨越農業經濟時代、社會變遷發展的意義,再以研究範圍加廣,將自然因素納入分 ii 析,同時以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的雙向影響,作為本論文的主題。以上論點有別於以往研究者之觀點。關鍵字:水利、九芎林、頭前溪、區域經濟、姜勝智、水田化、社會變遷。 楊秋賢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5
61017230 101年 客籍人士與高雄市政治發展關係—以高雄市議會為中心(1946-2010) 日治時期,高雄市因築港工程,帶動整個城市的工商業發展,吸引來自鄰近地區包括澎湖、台南等地的民眾前往,客家族群也不例外。隨著西部縱貫線的開通,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客家族群紛紛展開島內移民到高雄市。同鄉移民由於居住在同一聚落,成立地域性的組織「同鄉會」,除了凝聚鄉情,也形成區域性的結社,久而久之,甚至醞釀成地方性勢力,在選舉時發揮重要的功能。台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推動地方自治,澎湖派、台南派透過同鄉會的運作,與高雄市「在地」派互相抗衡,爭取議會席次及市長寶座,先後叱吒高雄市政壇。本文透過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探討客家族群移民高雄市之後,在澎湖、台南外來強勢派系環境中,如何透過客屬同鄉會的支持,在澎湖派及台南派影響相繼走下坡之後,爭取市議會議員席次,創下四位客籍候選人四席全上的「全壘打」的紀錄,並在「在地」陳家的力挺下,產生第一位客籍高雄市議長。本文進一步分析來自北、中、南的客家族群中,北客投入議員選戰的比例最高的原因,以及客家族與台南派、澎湖派在政壇表現的差異性。同時探討高雄市從台灣光復(1946)至高雄市縣市合併前(2010)期間,高雄市換黨執政前後,執政者及客籍、非客籍市議員對客家事務的態度,並探究客籍市議員面對新世代的挑戰下,所採取的策略與轉型。關鍵詞:客家族群、高雄市議會、地方派系 黃秀枝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1.6 5
61017231 101年 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 寺廟是臺灣社會發展與庶民生活所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東勢巧聖仙師廟內保存許多清代以來的文物,具體反映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方面的變遷興衰。本文試圖透過巧聖仙師廟的歷史沿革與人文史蹟,觀察清代東勢地方社會。魯班的信仰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當時曾建有專祠祭祀;到了明清兩代,魯班仙師已經成為民間熟知的行業神。清廷在乾隆26 年於石岡設立土牛界碑,禁止百姓擅入番界,但是軍工匠人憑藉合法身份進入東勢山場後,卻在匠寮一帶招入漢人從事私墾。這些舉動引發護衛熟番的不滿,更招來泰雅族的報復,激烈的「番害」讓軍工匠決定迎奉魯班仙師,庇佑地方安寧。經過研究者考證,在乾隆40 年左右已經出現巧聖仙師信仰。林爽文事件以後推行屯制,東勢地區地權釐清後,漢人取得土地的合法權利,墾務發展迅速,地方家族崛起,成為社會領導階層。從道光13 年地方仕紳發起重建匠館一事,看出東勢的經濟實力已經具有一定之水準,巧聖仙師廟的信仰範圍也慢慢擴及東勢其他聚落,乃至於石岡、新社等地,成為地方百姓求神庇佑的心靈寄託。道光中葉以後,仙師廟逐漸具有「地方告示」中心的功能;同治年間秋公會在廟中設立祿位,仙師廟的功能更為廣泛,已完全脫離匠館性質,轉為東勢角地方的公廟;光緒13 年東勢角撫墾局設立之後,「公館」就此成為仙師廟的另一個名稱。巧聖仙師廟的發展,適足以反映出東勢地區社會的轉型,以及地方仕紳的崛起。關鍵字:魯班、行業神、巧聖仙師廟、東勢、軍工匠 姜明雄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碩士班 100.8 4
61017232 101年 北埔在地客家認同的浮現與轉化 本文為一個關於人群認同的研究,研究目的為考察全球化下流動情境對身分認同變遷的影響。在對1980年代後期客家族群運動興起後,在北埔等客家地區所發生的「客家化」過程進行族群現象和社區組織的分析後,本文發現「地方化」與「族群化」是促成這個現象發生的關鍵動力,這兩種動力彼此結合又分離的結果促成「在地客家認同」的浮現與轉化。分析「在地客家認同」形成的過程及條件就是本研究問題意識的導引。然而,當北埔的社群認同越來越朝向客家化發展時,全球化過程讓地方人口組成加入來自東南亞、中國及其他各國的移民,使地方社會進入多元族群的社會情境,於是地方也開始出現多元文化論述,本文進一步要考察的便是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情境如何影響地方社群認同的內涵,由此推動「在地客家認同」的轉化。全球化流動情境包含從台灣社會1950、60年代工業化、都市化以降本國人的人口移動,一直到80年代全球化下女性婚姻移民與外籍移工的跨國流動。這種全球化過程伴隨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制度化變遷,另一方面為文化認同的變動。198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出現強烈的身分認同追求現象,本文注意到的是「族群認同」與「地方認同」,但進入地方社會層次時,還發現親屬關係認同在面對「新移民」時成為被凸顯的身分認同。本文主張,認同不能憑空產生,必須有存在的空間,也就是認同空間,其中社區組織是推動認同重構的關鍵。本文發現社區組織創造認同的方式是透過地方實作與集體歷史記憶的重塑,這二者也成為掌握社群認同變遷的分析架構。若從更宏觀的視野觀察地方社會的變動發現,社區組織只是使身分認同浮現的基礎,文化、經濟、政治各領域彼此交織的力量才讓身分認同建構進入制度化模式,使認同於制度化空間中得到存續。本研究選擇以客家地區為探討的切入點,田野調查地點為新竹縣北埔鄉,研究時段為1990年代之後至今。研究發現,北埔的客家認同一開始並非行動者有意圖的建構,而是在地方運動推動過程中浮現出的「北埔在地客家認同」。早期身分認同的產生是依賴社區組織的地方實作與集體記憶的建構,「打鬥敘」、「打中午」、「迎古董」與「下街空間營造」等活動都有很強的社會動員能力,不僅發揮社群凝聚的效果也建構了新的集體記憶,文史調查則重構了集體記憶與歷史敘事,於是北埔的「客家認同」產生了地方性。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地方文化觀光帶動地方經濟領域的發展,於是身分認同依附於經濟領域的發展下得到了發展空間,例如北埔擂茶、北埔柿餅、客家菜等文化商品都參與了「客 II 家化」的過程;政治領域也成為身份認同的空間,從語言在地方上公共場合的使用狀況可知,政治人物更是有意的使用客語作為溝通語言;文化領域的發展則是累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1987年解嚴後才走出文化菁英的領域,並成為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礎。上述發展的結果導致了地方社會的「客家化」過程,同時也開啟了「在地客家認同」存續的認同空間。事實上,全球化過程讓地方社會面對的族群現象更為複雜,通過(外籍)女性婚姻移民的現象,本研究發現面對「新移民」時,社區組織生產出三種身分認同策略。首先,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家庭整體的一分子,選擇以「媳婦」的親屬關係作為他們身分認同的方式。其次,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客家社區的一份子,面對客家裔的外籍女性婚姻新移民,則引用「中原客家」的身分認同。此外,在集體互動之外的個人交往中,大隘社老師與新移民之間個人生命經驗的相似性(人妻、人媳與鄉村子女)能引發同理心,於是產生接納性的認同,這促成對問題癥結進一步的反省。社區組織意識到要改變新移民的社會處境,必須從改造自身社會做起,於是透過舉辦社區節慶的方式希望讓新移民的家人與鄉民能承認跨國文化的特殊性並給予新移民認同與尊重,最重要的內涵為宣揚一種多元文化的觀念,企圖扭轉鄉民對新移民不平等的對待方式與觀念,換言之,社區組織是從三個層次進行新移民身分認同的建構:個人,家庭,族群社區。結論部分,客家人與新移民的接觸讓在地客家認同的內涵獲得豐富的意涵,除了讓多元文化中族群關係不平等的內涵被意識到之外,地方文化與客家文化也有多樣化的表現,不只是傳統文化的挖掘,也能隨著社會情境的改變有新的文化產生。本文主張,社區組織對地方公共議題持續的關心就是在地客家認同具體的體現。 許惠捷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100.7 4
61017233 101年 從文化景觀脈絡因子剖析聚落紋理保存價值與管理:以大茅埔客家聚落為例 本研究主要以大茅埔客家聚落為例,從“文化景觀”的場所意義,探討臺灣中部地區大茅埔客家聚落文化資產與聚落本身的保存價值,對整體聚落“時間”與“空間”及“感官”的保存價值關係進行分析。並就大茅埔客家聚落紋理分布區域內之“聚落文化景觀”保存規劃與管理策略進行粗探,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壹、 由“文化景觀”角度,重新審視文化資產觀念,以文化景觀脈絡概念分析聚落地景,藉以提出具有“聚落紋理”保存價值元素。貳、 以聚落紋理重要元素,進行“文化景觀”法制面類別的分解與歸納,幫助地方建立聚落地景的價值觀念,對文化景觀的法規分類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提出“聚落文化景觀”保存的規劃與管理策略的原則性建議,期能構建一個“區域型客家聚落”保存與發展的思考方向,提供政府與社區對於“聚落文化景觀”保存及“聚落” 活化與再生工作的?考。肆、 冀望透過本研究,使外界瞭解“客家聚落”的典型態樣,並重視客家文化的保存工作。為達本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實證地區調查分析法”、“歸納法”及“圖解法”,做為研究分析的基礎,進行從文化景觀脈絡因子剖析聚落紋理保存價值與管理:以大茅埔客家聚落為例的研究,並獲得以下的結論: II 壹、 經由文化景觀脈絡中的“時間”、“空間”、“感官”等因子分析,獲得大茅埔客家聚落紋理保存價值元素。貳、 大茅埔客家聚落紋理保存價值元素共計五十七項,並歸納出九類文化景觀內涵。?、 以“區域型聚落文化景觀”的概念,建立社區自發性的管理與維護機制,建構一套以“人”為本,為聚落量身打造的地區發展計畫。肆、 藉由對大茅埔客家聚落紋理分析,勾勒早期客家先民建村闢墾、與信仰的表現以及客家精神刻痕。關鍵詞:文化景觀、聚落、客家民系、神秘文化、大茅埔 黃貴財 中州科技大學 工程技術研究所 100.6 4
61017234 101年 電視媒體與公共領域的互動:以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為例 本研究探討電視公共領域,特別從電視科技形式與公共領域之互動角度去分析電視論壇節目如何建構及展演公共領域。研究對象為客家電視台的《村民大會》節目,試圖瞭解《村民大會》的製播者在電視製播的框架下,如何想像與建構電視媒體的公共領域,並在此實踐過程中如何揉合他們的電視感知結構與公共領域概念,本研究主要援引公共領域相關理論作為探究該節目的參照點。研究過程採用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與文本分析法,首先,針對《村民大會》的製播者們進行訪談,再以參與觀察的方式瞭解製播者們實際製播的過程,最後以文本分析去觀察節目文本中公共領域的展演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製播者們在想像與落實公共領域的過程裡,希望經由節目的參與者、公共議題與理性討論以發展出一種帶有庶民關懷的公共領域,同時,為了配合族群媒體的使命,因而於節目中必須兼顧文化傳承與公共理念。製播者們經由實踐過程讓電視公共領域作為監督政府與解決問題的平台,企圖使媒體於其中扮演一種主動的角色。二、製播者們認為在主流媒體的環伺下,《村民大會》能吸引大眾閱聽人的目光有限,然而製播者嘗試於節目中凸顯新聞的理念,結合對時事的關心以及地方人民的問題,以此回應節目對在地關懷的製播理念。三、在電視媒體與公共領域的相互展演過程中,製播者認為電視媒體的參與讓公共領域藉由電視媒體的介入而強化媒體近用權,也使在地人民獲得更多展演空間;但另一方面,電視節目的操作過程也讓製播者們體認到公共論壇在電視節目中的展演困境,同時公共領域理念的落實和理想之間也出現一些距離,因此,製播者們必須在兼具助力與阻力的電視空間中持續拓展公共領域。四、面對電視科技形式時,製播者會將電視的製播框架置入公共領域中,並在臺前道具與角色的安排上,依電視閱聽眾與現場參與者的行為而進行設計。然 III 而,電視科技介入公共領域之際也遭遇諸多技術層面的瓶頸,因此製播者們亦須在電視科技形式的架構下不斷調整公共理念,以盡力展演出能反映公共領域價值及電視節目條件之媒體論壇。五、如以公共領域的相關理論來檢視《村民大會》的展演,發現在理性、平等、多元及參與等面向上,和學理上的理想有著落差,另外,在公共利益的面向上,也夾帶著族群媒體的使命感。這些皆反映出現實公共領域異於學理規範,可促使思考對多元公共領域的開發及嚐試。因此,在電視製播的現實考量下,公共領域的演出雖有其限制,然而,電視公共論壇引導出一種草根與菁英對談的實踐空間,也為傳統的公共領域開拓一條新的道路。關鍵字:公共領域、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製播流程、公共參與 朱國志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12 4
61017235 101年 客家新聞獎中記者的實踐感 本研究試圖了解「客家新聞獎」對客家記者在客家新聞製作上的影響,並在理論上引用Bourdieu提出的「習性」(habitus)、資本(capital)和「場域」(field)等概念,以協助檢視「客家新聞獎」場域中客家記者如何在個人認知和自身所處的環境中進行客家新聞的製作。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第一屆)至2010年(第五屆)「客家新聞獎」得獎記者為訪談對象,共訪談11位記者,企圖了解「客家新聞獎」中報導客家新聞的記者如何實踐心中所代表的客家新聞。本研究的觀點立基於Bourdieu對於實踐感的闡述,認為實踐感就是個體或是群體內在擁有的習性,他們具體使用自身擁有的各種資本,在特定的場域中,行使特定的行為。本研究發現:一、客家記者對客家新聞的想像是一種實踐邏輯的展現,實踐者的行動是一種與當下環境脈絡交互作用所產出的有限行動,因此,客家記者往往是從自身經驗和所屬機構能夠給予的資源中進行客家新聞的產製。二、實踐者必須參照實踐場域所特有的習慣風俗才能作出實踐,當行動者遭遇到的問題是他所熟悉的,行動者就自然而然地生產出屬於這個場域中特有的實踐;因此,記者若本身為客籍記者,便能夠從自身對客家的認定來製作客家新聞,而當行動者所遭遇到的問題是自己不熟悉的,行動者才會有意識的求助於各種既定的風俗習慣,所以非客籍的記者在製作客家新聞時會經由多重的觀察來認定符合這個場域的象徵代表。三、客家新聞獎中的新聞產製者無論是客籍或非客籍的記者,都在獎項遊戲的場域中行使各種策略,行動者的實踐可說是因事制宜的一種展現行為。關鍵詞:客家新聞獎、實踐感、新聞製作、習性、新聞場域 嚴珮瑜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7 5
61017236 101年 客家電視台年度電視劇之客家形象分析 當代的客家電視劇傳遞出哪些台灣客家族群的重要精神與形象呢?有鑑於過去客家影像研究集中在電影之上,甚少以電視劇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於是從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中,選出三部年度電視大戲《大將徐傍興》、《十里桂花香》、《源》為指標個案,希望從電視劇的影像文本描繪中,找出客家族群的具體形象,並與客家族群學者的形象研究發現,互相參照。為此,本研究從敘事理論出發,藉由內容形式與表達形式兩個分析層次,釐清電視劇中角色類型、場景和情節等敘事要素意涵。研究發現,三部電視劇中的人物角色刻畫,可對應於Propp 的七種角色功能,電視劇中主角(英雄),追求人生目標(公主)時,面對阻礙者或敵對者(壞人)出現,經由周遭貴人、助手(贊助者),拉近專家(協助者)的關係,進一步解決問題,親人或長輩(派遣者),因看重英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可塑性,將心願或重責大任賦予英雄使命,英雄參與任務過程,會遇見經時間考驗,最終知難而退的假英雄角色;在場景部分,三部電視劇的場景設定在大陸原鄉,台灣地區的苗栗山區,到屏東內埔的客家庄村落;而三部電視劇故事發生的時間,則分別經歷清朝,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後、台灣退出聯合國等社會事件;最後在情節敘事安排上,三部電視劇皆順應著敘事軸線,起初為穩定生活→困難的介入→貴人相助或信念克服→最終困境圓滿解決的結局。進一步比較,三部電視劇中敘事元素如客家語言、客家諺語、居住空間、客家婦女、飲食文化特色、神靈與敬祖信仰、客家山歌與童謠,所呈現的客家形象,也相當符合學者的論述。其中,又以客家語言、居住空間、信仰、客家婦女與飲食文化的建構,成為區別客家族群的故事與其他電視劇的差異,電視劇的敘事中,更加強調的是「社會變遷下的調適力強」、「世代差異與磨合」、「歷史上的族群對立、衝突」、「社會階級明顯」、「人道關懷的性格」等主題的形象建構,客台身為族群媒體緣故,加上電視劇有較長的故事時間鋪陳,因此,在建構客家形象上,從不同面向作細微的討論。整體而言,客台電視劇在客家形象的形塑上,藉影像內角色日常生活的表現與人物間互動,較一般媒介形塑形象描摹更廣泛且深入。本研究藉著電視劇的敘事分析,使讀者更能理解族群傳媒所建構的客家形象,反之也期望客家電視劇的生產,在客家形象的元素建構上能維持,並拓展客家影視文本的發展,使故事的細膩生動扮演文化教育的功能。關鍵字:客家族群、形象、客台、電視劇、敘事 張雅婷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碩士班 101.6 4
61017237 101年 遊走在族群邊緣:一個客家聚落的經社變遷 苗栗縣泰安鄉清安村是客家人與泰雅族混居的村落,也是泰安鄉客家人集中且人數多於泰雅族的村落,而清安村的洗水坑豆腐街則是在以原住民居民為主的泰安鄉中客家人群聚的客家聚落,本研究調查的分析軸向與研究目的包括:(1)洗水坑客家聚落,在歷史的發展中族群邊際的維持與流動及族群互動的發展;(2)以原住民為主要居民成員的整體環境中,客家聚落的經濟與社會面向變遷與發展;(3)洗水坑豆腐街聚落的興、衰與再造過程中,對於當地文化特色的影響與形塑,以及未來發展定位。依據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對公部門、在地民間組織、在地店家與居民,進行深入訪談,總共累積了16位受訪者資料,配合文獻分析,就街市聚落族群邊際的生成變化與特色分析得知:1.山林資源的競取,產生原客族群的利益衝突及其邊際推摩;2.土地資源有利於原住民而不利於客家人;3.政治參與政策,限定原住民領導;4.福利政策措施,造成客家人相對弱勢感受;5.食貨交易與交換互動,形成原客的社會交往關係;6.泰安鄉族群互動與族群語言的使用,北五村的原住民習於客家話的使用,南三村則以泰雅語為生活共同體的語言;7.在信仰文化與婚喪生命禮儀的差異區別,原住民是天主教儀式,而客家是傳統的客家習俗與民間道教信仰;8.泰安鄉的客家人和原住民的通婚相當少,原住民反而和外地的漢人通婚比較多。就洗水坑豆腐街生活共同體營造的發展變化分析,可得到下述的經驗特質:1.豆腐街成為地方特色產業的消費空間後,居民生活節奏速度加快,也改變了經濟生活型態;2.以豆腐為特色載體建構地方特色產業,與客家文化產生密不可分的連結關係。關鍵詞:客家聚落、族群邊際(界)、洗水坑豆腐街、地方特色產業 許占文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1 5
61017238 101年 地方社會的衝突調解—以苗栗縣獅潭鄉調解委員會為例 本文以客家地區苗栗縣獅潭鄉為研究對象,以地方社會的衝突調解為研究主題,探討調解制度變遷對客庄之影響、調解與民俗、民德、法律之關聯、調解是否成立與調解功能之關係、調解對衝突功能的作用、調解是否成立與衝突是否解決等內容。研究者任職獅潭鄉調解秘書工作,參與調解業務累積有12年的經驗,根據研究主題,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先透過文獻回顧,解析衝突與調解之關聯,調解制度與組織之規定與調解制度之變遷。其次分析研究地區調解案件之內容,並透過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探討公部門鄉長、調解委員、調解秘書以及衝突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的參與,調解制度變遷對調解的影響,調解成立與否之因素,調解功能的發揮與衝突的解決。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調解制度變遷後,審核調解委員資格之機關由鄉民代表會移轉至法院,並未如預期能審核出更具有能力之調解委員,反而喪失了民意機關監督之功能。二、客庄地區之民俗、民德與相關法律對調解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以地方派系勢力涉入民俗實踐邏輯,對調解的運作影響最大。三、調解具顯著功能與隱藏功能,調解成立,發揮了調解的顯著功能;調解不成立,亦發揮了調解的隱藏功能,所以調解無論是否成立,調解功能均能發揮。四、調解成立,不表示衝突一定能解決;調解不成立,也不表示衝突無法解決,關鍵在於調解後,衝突當事人的態度與採取的行動。五、衝突發生後,產生正、負的功能,調解對衝突的正功能有強化的作用;對衝突的負功能有減弱的作用。關鍵詞:衝突、調解、調解制度、調解功能 王千道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61017239 101年 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 板橋客屬會是新北市最大的客家社團之一,成立至今有26年,在客家社團中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旨在探討「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之關聯性」,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有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社會網絡分析、深度訪談法。主要以深度訪談法為主,其它研究方法為輔。研究者也加入板橋客屬會,對社團活動也參與其中,並從中觀察、拍照並做記錄。首先針對社團成員共發放2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51份,以SPSS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量化分析,瞭解社團成員的背景資訊。再對社團決策單位、執行單位幹部發放社會網絡問卷,共發放53份,回收有效問卷53份,以UCINET 6 for Windows軟體進行分析,找出網絡中心性較高的成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1)成員參與社團時間長、互動往來密切頻繁。(2)年輕人加入有助於活絡客家社團。(3)經費是影響社團發展及運作的重要因素。(4)課程以傳統性的課程為主,需積極創新。(5)社團活動由自辦走向與公部門協力合作。(6)社團由內聚型社會資本邁向橋接型與連結型社會資本。最後將研究結果,對新北市客家事務局、新北市客家社團、新北市板橋客屬會提出建議。關鍵字:客家社團、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社會資本社會網絡、組織發展 羅美香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61017240 101年 日治時期苗栗街聚落發展與變遷(1895-1945) 本研究選定日治時期苗栗街作為研究場域,採取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途徑,分別從國家力量、重大建設、產業發展三個面向,來探討不同面向對聚落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方法上以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為主,輔以不同時期的地圖判讀,並將研究需要的相關資料繪製成地圖,再加上田野實地調查,以分析聚落發展與變遷的過程。日治時期,本研究區的行政隸屬變化頻繁,共有八次之多。現今苗栗市的行政區域形成於大正9年(1920),之後一直維持到今日。其中除了1901~1908年的行政區域劃分,苗栗街為苗栗廳廳治所在地,其他時期都不是一級行政區的政治中心。當時苗栗廳的設置和廢除影響了苗栗街的商業氣氛和人氣,可見國家力量的運作對地方發展影響甚大。日治時期苗栗街(苗栗大字)是鄰近街庄的政治、經濟、交通等各方面的核心,當時在殖民政府的規劃下,各機關多集中在今中正路兩側,這些機關的設立與人員的移入,使得聚落進一步的擴大和繁榮。而北苗栗的社寮崗庄一帶,是因苗栗驛的設置才繁榮起來的新興區域,使南苗栗的街區由南向北擴展。日治時期苗栗街內有兩次市區改正,使聚落的型態改變,原有狹小街道被?寬,曲線變成直線,街道空間加大。建築物大半改建為洗石子巴?克兩層街屋,傳統街屋樣式逐漸消失。可惜苗栗街的市街規劃是比較消極的,除了將原有的道路拉直並稍加?寬之外,並沒有藉由市區改正計畫促使新興區形成。日治時期影響聚落發展最明顯的建設就是水利設施與交通建設。公路和私設輕便軌道,將苗栗平原地區生產的稻米、甘蔗等農作物,及鄰近山區生產的石油、樟腦、薪炭,運送到苗栗街買賣。鐵路則是對外運輸的一大動脈,苗栗驛的設置暢通了貨物的運輸,加快了的商業發展,因為交通的便利使得苗栗街的發展較鄰近地區來得繁榮。水利建設方面,將研究區內唯一的埤圳-龜山大陂圳加以整治和官有化,雖然農田面積沒有明顯的增加,但埤圳官有化的政策,解決私人經營埤圳之困難問題,使農業可以在取水無虞的情況下,稻米產量增加,土地贍養力提昇,而帶動整體聚落的發展。產業發展方面,本研究區境內從事「官公吏」和「商業」的戶數比例遠較鄰近街庄高,是當時周圍街庄的政治、商業中心。其中以苗栗街(苗栗大字)是當時研究區內最繁榮的區域。農業方面,作物種類不多,以稻米和甘蔗為最主要作物,因佔了苗栗平原精華區的優勢,稻米產量和周圍街庄相比並不算少。工業方面,並不興盛,除了苗栗糖廠和石油會社的煉油廠之外,其他只是小型農產品加工廠及民生消費用品工廠。商業方面,延續清代,日治時期最熱鬧的區域仍然是在南苗栗,而苗栗驛的設置,帶動北苗栗的商業繁榮。鄰近公館庄的出礦坑和造橋庄的錦水石油產業興起,讓社寮崗庄(社寮崗大字)興起了石油製品集散的優勢。日治初期苗栗地區因為平原有限,農產品產量不多,商業買賣始終不興盛。但中期後逐漸轉為熱絡,苗栗大字各會社、組合林立,是當時苗栗街的金融商業中心。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苗栗街因國家行政區劃,公路、鐵路、輕便軌道的建設,保持清治時期以來鄰近街庄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地位,產業發展因水利設施的整治和官有化,農作物產量上升帶動了商業的繁榮,聚落更為擴張,奠定了國民政府時期發展的基礎。關鍵字:日治時期、苗栗街、聚落、歷史地理學、聚落地理學 傅彩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 101.1 4
61017241 101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以《警友》雜誌為例 早期日人的客家認知主要沿襲清代臺灣方志及西方文獻的看法,對於客家印象來源概分為兩大類:一、為史料文獻,二、為實際接觸的經驗。日警依實際管理客家聚落的經驗有較完整的客家記錄。民間日人的客家認知原則上仍建立在官方論述的基礎下,但對於客家觀察的面向則較官方廣泛,期間報紙與雜誌對客家有深淺不一報導,顯示日人對於客家的生活、文化、產業等興趣。日人的臺灣客家社會印象則是由日本殖民者以選擇、形塑、收編等方式所形成的客家印象。新竹地方政府發行《警友》機關報的方式,投入地方事物報導與警察專業領域探討。作為試驗的先鋒性質刊物,除建構知識體系外,更可藉此訓練殖民官吏自身專業與地方瞭解,甚至形成政策。隨著總督府對臺深入的統治,沿山地區的客家族群也成為官方重視對象,如何建立客家知識將攸關日後地方統治之優劣,而客語學習成了客家知識體的重要架構。《警友》本身為地方政府刊物,其論述多為官方說法,在地方統治層面,可以窺探出當時地方官員對新竹地區的看法,以及政策如何影響地方。新竹地方政府管理新竹地區的兩大系統,主要以警察體係與街庄役場來動員或組織民眾,而警察可謂殖民政府治理臺灣的主幹,透過各項主兼辦業務來管理民眾。從《警友》的警察客語會話教材,?約的透露了殖民管理者細緻的操作痕跡,經由各項業務推動樹立了警察「文明」與「權威」的形象,這些形象來源基礎是來自於「知識」的掌握,透過對人的掌握與法規的運用,由上往下地對臺人進行規訓與改造。關鍵字:客家印象、清代方志、警察勤務、客語、客家義民祭、客家知識 陳俊安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6
61017242 101年 非營利組織與推廣地方文化活動之探討—以屏東縣五個客家社團為例 近年來,客委會甄選最具客家文化代表性的活動,透過地方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推展客家大型文化活動,行銷在地文化產業,打造創意客庄經濟效益。在客委會的輔導與支持下,經由地方團體的營造,發展出具有在地性的文化活動,藉由文化活動帶動地方文化觀光,活絡地方經濟活動。臺灣北部已有許多指標性的文化產業案例,尤其是桐花祭活動,成功的行銷客家文化產業,在南臺灣六堆地區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嘉年華」與「元宵尖炮城」活動,卻尚未能發展至足與桐花祭相抗衡的文化活動,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研究以內埔、萬巒、竹田這一地區有地緣性五個地方團體為對象,以質性方法,運用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方式收集資料,整理紀錄社團組織的發展歷程,瞭解社團整體現況及所面臨的問題,探討非營利組織對推展地方文化活動的功能與價值,並且研擬規劃公部門與地方非營利組織為文化活動合作之機制,以提供政府相關部門作為未來推動之依據。本研究結果發現,未來文化活動的舉辦,其文化意義必須定位清楚,活動的目標必須明確,以促進文化行銷和活動行銷;其次文化活動必須有政策性、延續性的支持;再者,需透過大型的客家文化活動,並由公部門整合規劃活動,配合地方各社團參與,有效行銷在地文化與客家產 ii 業,活動結束必須落實檢討反省。本研究建議有二,在社團部分,應透過社團評鑑,獎助扶持優質社團,社團新血輪的招募與培養亟需加強。在公部門部分,應爭取更多資源,建全社團組織與資源整合,加強公部門與非營利地方團體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展客家文化的互動機制。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公部門、文化活動、客家、六堆 林功尉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4
61017243 101年 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 鳳山崎是位於大眉庄(竹北)、紅毛港庄(新豐)、大湖口庄(湖口)、新埔庄(新埔)等四區交界的邊陲地帶、生產力偏低的邊緣地方社會。清代采訪冊如此形容鳳山崎:山上一帶帄原,周廣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園,庄內居民人口稀少,錯落結盧而居。可見到清代末期,鳳山崎的發展模糊,是一片乏人問津的荒埔之地。直到日治初期,鳳山崎才由望高樓、鳳山崎、竹高屋、寶斗屋等四個地理區塊發展成為一個「鳳山崎庄」,重要性開始逐步提升,而且這個提升不斷加速,到了戰後,因為湖口工業區的設置,使鳳山崎完全轉型為都市化的地理區塊,他逐漸擁更以自己做為一個村落為中心的地方。隨著一百年歷史的轉變,鳳山崎的地位甚至超越大湖口庄的老湖口與紅毛港庄的新庄子,長期來看,甚至更取代新豐鄉新庄子成為政教中心的趨勢。鳳山崎不再是湖口、新豐邊陲區,他更了屬於自己區域的自主性。先前的研究者,例如施添福、羅烈師、林玉茹等學者,是以清代為主要研究時間範圍,因此沒能正視這個上升或變遷的地方社會,我站在這些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繼承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來補足這一塊論述。這篇論文研究中把何家收藏的古文書與土地申告書做了交叉比對,而發現何家是鳳山崎第二大業主,在鳳山崎發展的過程中,何家在地方上扮演一定的角色,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根據何家收藏的扶雲社會員證、分鬮書與捐地等地籍資料,可以發現何家透過捐地?與了地方的公共事務。例如清朝光緒年間何家和番仔湖的傅家合建「惜字亭」,民國38年以半買半送的方式捐地給地方政府,蓋貣了第一座公學校-山崎國民小學,這兩次捐地儀式?造出何家在地方上文教的地位。日治時期,何家捐地讓鳳山崎貣造了山崎火車站,這項公共建設影響了鳳山崎朝向都市化發展,?立鳳山崎經濟發展里程碑。民國58年何家捐地蓋貣了地方上第一座溪南觀音廟-鳳蓮宮,從鳳蓮宮原始樂捐簿的統計中發現何氏宗族是樂捐金額占全部樂捐姓氏排序的第一位,從鳳蓮宮第一屆?徒名冊統計中也發現何氏族人是所更?與廟務人數占最多的,可見何氏宗族透過公廟的運作,穩定了鄉 ii 族勢力對地方事務的領導與控制。這篇論文研究中也發現雖然鳳山崎面臨了劇烈的變遷,例如設置湖口工業區,土地被徵收,大量人口移入此區等,但是何氏宗族仍然有辦法維繫住傳統社會的宗族現象,他們一方面保留了的宗族祭祖儀式而把各家戶結合成宗族,形成村庄的次單位,參與了地方事務;一方面透過地方公廟的祭祀活動等神聖事務來達成凝聚何氏宗族的力量,形成在地的一個大宗族。這呈現出研究鳳山崎何家的意義是客家地區的客家宗族顯然有能力應付一定的社會變遷,不會簡單的隨著變遷而消失,而維繫宗族的力量是靠著參與了神聖事務,那就是宗族內部祭祀儀式與參與公廟的祭祀活動,這個個案研究呈現出傳統宗族在當代仍然具有意義。關鍵字:鳳山崎、客家宗族、地方社會、地方公廟、都市化 何瑞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5
61017244 101年 新竹縣「客家聚落」的歷史變遷—以竹東鎮軟橋里為例 漢人拓墾的足跡,從竹塹地區,沿著河谷平原,一路往內山前進。施添福在竹塹地區的拓墾史中,將竹塹地區劃分為三個人文發展地理區:漢墾戶拓墾區(簡稱漢墾區)、平埔族保留區(簡稱保留區)和隘墾戶拓墾區(簡稱隘墾區);樹杞林(竹東鎮舊名)就位在隘墾區內,而軟橋里位在樹杞林隘墾區內靠近內山的位置。清領時期,內山豐富的資源,產生一股強大的「拉力」,客家墾民面對生存競爭的壓力,形成一股「推力」,面臨環境衝擊之下,軟橋客家先民是如何在此地落地生根,開枝展葉,漸漸形成客家聚落,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之ㄧ。位在最靠近內山河谷平原地區的軟橋,具有重要的邊關地位,是漢蕃交易的重要處所,為何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軟橋卻漸趨沒落,其發展歷程和新竹沿山聚落發展的過程中有何不同?然而,軟橋客家聚落的發展對竹東和新竹地區有何重要影響?都是研究探討的重點。本研究嘗試從經濟活動、族群互動、交通建設及政治力量等不同面向來作探討,了解軟橋發展的歷史變遷。關鍵詞:客家聚落、族群互動、族群邊界、竹東圳、軟橋發電廠 麥桂齡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9.6 4
61017245 101年 應用手持式行動導覽裝置之遊客體驗設計評估研究:以新社商圈為例 「新社」是一個位於台灣中部,擁有閩、客、原文化融合的一個傳統農業小鎮,民風純樸的居民以務農為主。然而,面對經濟環境的轉變,農業衰退,青壯人口外流,地震天災的衝擊,經濟收入日漸衰退。在經濟部商業司、農委會、台中縣政府和新社鄉公所等單位以及當地業者的資源整合、共同合作,動員民間的力量,配合農業政策的推動,逐漸從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成為觀光旅遊景點。並且自2010年開始,順應時代趨勢,運用科技服務,以創造品牌形象、引領潮流的姿態迎向眾人的目光,希望能夠藉由科技的創新運用,凸顯地方的獨特性與差異化,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本研究以新社商圈為研究場域,新社商圈提供的手持式行動導覽服務(新社樂活嚮導)為研究標的,參與使用新社手持式行動導覽服務的遊客為研究對象,自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為研究期間。研究方法主要採用量化問卷調查方法,輔以質化訪談,探究在旅遊服務模式中,遊客對於新科技的接受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如下:1.「績效期望」、「付出期望」、「社會影響」與「使用意願」存在正相關。2.「體驗者個人屬性」、「旅遊經驗、動機與特性」、「科技經驗與介面互動」對「績效期望」、「付出期望」、「社會影響」、「促成環境」與「使用意願」達顯著影響。3.「績效期望」對使用意願的關連,女性比男性顯著。4.科技旅遊體驗的配套機制會影響「使用行為」。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如下:1.加強基礎建設,簡化介面設計,讓科技系統設計與科技旅遊整體規劃可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增進消費者持續使用的機會。2.強化配套服務,落實科技體驗環境的完備性。如:廣設租借地點,提升體驗便利性。3搭配活動與社群網路,加強宣傳與推動效果,使跨領域結盟,資源的整合利用,達到最高效益,進而達到為商圈加值的目標。關鍵字:體驗、行動導覽、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介面設計、人機互動 黃雅蕙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4
61017246 101年 臺灣中部東勢地區客家山歌之研究 縣市合併之後的大臺中市之客家族群,主要居住在東勢、石岡、新社、和平等以東勢為中心的區域。東勢地區客家居民所使用之客語,屬於大埔腔系統。由於,臺灣講大埔腔客語的人口明顯少於講海陸腔、四縣腔之客語,因此長年以來居於文化弱勢。近年來,有關大埔腔客語的相關研究逐漸獲得重視。然則,在此地區的客家傳統歌謠研究,卻付諸闕如。大埔腔客語與一般所熟知的四縣、海陸等腔調之客語相比較,所使用的詞彙與海陸腔類似,在聲調部分則與四縣腔較接近。通見民歌的演唱與語言聲調息息相關,因此本論文以東勢地區客家傳統山歌為主要探討對象,並試從音樂學角度探討語言聲調與山歌曲調之聯繫。本文首先就東勢地區的歷史進行回顧,並探討、搜集、整理與本文研究主題相關的各種文獻,最後再以東勢地區採集所得之客家傳統山歌進行採譜與分析。此些歌曲內容包含:《臺中縣客語歌謠》(2003 年)出版計畫所採得的錄音資料以及筆者於2010 至2011 年間在東勢地區調查所得之客家山歌,即【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等山歌三大調;東勢地區特有之山歌調【滿山趖】;以及其他小調歌曲。進而根據趙元任的五度標音法,以探討客家傳統山歌中語言聲調與曲調構成之相關因素。由於近期在東勢地區傳承客家山歌的師傅多來自新竹、苗栗一帶,從研究結果更可以明顯看出此對於東勢地區客家傳統山歌之影響甚大。若從東勢地區客家居民講大埔腔客語之本質面來看,其所演唱的山歌調應與運用其他聲腔演唱之客家山歌有所差異。除了在詞彙、字音念法有所不同之外,在聲調方面亦有不小差異。此外,將距今九年之前於2003 年的錄音資料與筆者近期在東勢地區的採訪所得進行比對後,可以發現前者在曲式及唱腔等方面較為自由,而充分凸顯客家傳統山歌的質樸韻味。相較之下,後者之演唱在音準、音色各方面均有較整齊的表現,溯其原因應與歌謠班教師之制式教學模式有關,導致向公式化演唱傾斜之偏頗現象,而失去了客家山歌應有的本質面貌。關鍵詞:東勢、客家山歌、大埔腔、三大調、滿山趖。 賴建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碩士班 101.1 5
61017247 101年 〈姜紹祖抗日歌〉研究 本篇?文以〈姜紹祖抗日歌〉為研究主題,?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名詞釋義、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姜紹祖抗日歌〉的創作背景,從抗日?史的背景、移墾社會的背景、創作者的背景等三方面?探討〈姜紹祖抗日歌〉的時代背景。第三章為〈姜紹祖抗日歌〉反映的文化內涵,從歌詞的內容?瞭解當時客家族群在生活層面、社會層面表現出的文化內涵。第四章為〈姜紹祖抗日歌〉的語言研究,進?各種版本的比較,再探討〈姜紹祖抗日歌〉呈現的客語語法及修辭。第五章為結?,歸納前面篇章,?述〈姜紹祖抗日歌〉的價值與意義。關鍵詞:姜紹祖,抗日,歌謠,客家文化,客家民間文學 黃筱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 99.8 4
61017248 101年 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之關係—以新埔義民廟為例 我國非營利組織自解嚴後蓬勃發展,為國家社會注入一股活水,其中較特別者為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其一方面乃是非營利性質,另一方面乃是基於對此宗教信念的理念認同而結合,因此相較一般非營利組織更能獲取資源與人力。新埔義民廟為政府登記立案之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它是全台灣客家族群信仰的總廟,其如何有效經營管理累積龐大社會資本,是本文主要研究動機。本文研究目的為探討新埔義民廟之:經營管理、社會資本內涵、對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累積之建議、與對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之啟示與建議。本文理論採用:修正CORPS 模式為MCORPS 模式、與社會資本理論。本文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 新埔義民廟能有今日之成功,最重要之因是核心使命不變與外圍使命創新。二、 新埔義民廟經營管理所累積之社會資本是持續性的,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三、 新埔義民廟與信眾間之社會資本信任、規範、網絡,在某些經營管理面,值得檢討增進。四、 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必須認清其最重要的核心使命,經營管理亦須健全,以獲得信眾的社會資本信任、規範、網絡。關鍵詞:CORPS 模式、社會資本、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客家、義民廟 張添群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碩士班 101.1 4
61017249 101年 文字/電子時代的口傳技藝展演—以客家婚禮場域的四句聯為例 當代是屬於文字/電子時代,但有一群人過去是在屬於口語文化下的環境中成長的,他們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是否會有不同的知識取得方法,在展演四句時,是不是也會有不同於文字/電子時代人的展演方式,像是即興演出亦或是背誦,甚至是照著小抄來唸誦,這是研究者想透過本研究來瞭解的。本研究是以客家婚禮作為研究觀察之場域,主要研究對象是在婚禮場域中,口說客家四句的展演者。研究的主題是探討這些口說四句展演者的展演方式以及知識取得的方法。研究的重點是展演者的展演方式,是口傳文化中之即興展演形式,亦或是文字/電子文化中的逐字逐句記憶,再以逐字逐句口說或看稿逐字逐句口唸的形式展演。再者,對於展演者的知識取得方式也是比較重點,將就口傳文化人與文字/電子文化人的知識取得方式來探討。最後再以文化偏向的概念,將這些展演者在展演方式以及知識取得方式做一歸類。關鍵字:口語文化 展演 客家婚禮 口傳文化 四句聯 羅宜青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6 4
61017250 101年 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 客家山歌「節奏」內容涵蓋文學與音樂兩個不同領域,藉由文學和音樂的搭配,來瞭解客家山歌的文學美和音樂美。當前研究趨勢是跨領域探索,音樂與文學雖是不同的領域,因為立基於「節奏」變化的規律,從節奏的角度切入,彼此是可以相通互為詮釋的,表現出共同的藝術本質。本論文內容共九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文獻探討。第二章客家山歌的起源與發展,包含客家山歌的定義、客家山歌的起源、客家山歌起源的傳?、客家山歌的研究概況。第三章節奏的定義,包括節奏的概述、節奏在語文的表現、節奏在音樂的表現。第四章客家山歌的音韻節奏,從韻協的布置、平仄之別、音節形式、音節要素的節奏解析四方面論述。第五章客家山歌的辭格節奏,從增加文字形成節奏、減少文字形成節奏、重複文字形成節奏、文字順序變化形成節奏說明。第六章客家山歌的章法節奏,內容包括章法概述、客家山歌章法的節奏表現、客家山歌章法的節奏意涵闡述。第七章客家山歌的音樂節奏,包括:客家山歌曲調分類與分析說明、客家山歌曲調分析、結語。第八章客家山歌語言與音樂的節奏研究,有同歌詞不同曲牌的研究、和同曲牌不同歌詞的研究二方面。第九章結論,本論文研究的結果如下:節奏在各領域間的共同點是:具有「一定時間」、「週期性」和「反複」的特色。客家山歌韻協布置以句尾韻為主,一二四句押韻最多。句句押韻的節奏最緊湊,一四句的押韻較鬆弛,節奏也不明顯。辭格節奏效果,主要是「增字、減字、重複字、字序改變」造成語言急促與鬆弛的節奏變異效果。章法以簡單節奏的「結構單元」移位最多。從曲式結構發現樂句結構、樂段具有規律的反複節奏,與辭格節奏、章法節奏一脈相通。關鍵詞:客家山歌、節奏、辭格、章法、曲調 曾瑞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博士班 101.6 10
61017251 101年 常民文化與隱喻: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之研究 植物意象是臺灣客家山歌的重要素材,它呈現了客家常民文化的內容,更塑造了臺灣客家山歌「藉彼喻此」的隱喻性語言,反映了客家人從個人生活到整個族群的理想、感情和願望。 以語言表達的觀點來看臺灣客家山歌中的植物意象,其實是以隱喻的結構性語言來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植物意象的隱喻性語言之運作,是以人們日常生活為基礎,來陳述對於抽象的概念之部分瞭解。植物意象作為來源域的隱喻素材,多半是以植物的生長週期作為攝取角度,尤其是開花、結果等意象,因其外在特徵明顯,並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密合,因而與歌詞的喻意產生極為密切的連結。 從語言的認知層面來看植物意象所形成的隱喻性語言,可以發現山歌的歌詞反映出一個文化裡的價值觀中,所強調與所忽略的各個層面。亦即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其隱喻性語言的攝取角度與部分映射的特性,反映出臺灣的客家族群之思維模式,也顯現出客家族群日常的行動和決定。 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所反映有關客家人在物質、精神、社會等常民文化的內容,是人對環境適應及利用的具體呈現,而客家人選擇特定的植物意象以隱喻的方式詮釋抽象的概念,其認知的基礎同時也是深受到物質、精神、社會等常民文化所影響。 關鍵詞:臺灣客家山歌、常民文化、植物意象、隱喻 范姜淑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班 101.6 5
61017252 101年 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與宣傳方式之初探 本論文以曾經入圍或得過金曲獎的客家流行歌曲創作者為研究對象,以深度訪談法的方式,探究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過程以及行銷方式,並進一步探討介於流行與獨立之間的客家流行歌曲所處的灰色處境。本研究一共訪談十位受訪者,將訪談資料整理後,將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與宣傳分為兩種方式討論:全自助DIY模式以及音樂廠牌運作模式。全自助DIY模式以創作者為中心而發展出的一連串音樂產銷流程,屬於獨立音樂的產銷方式;音樂廠牌運作模式則是創作者和唱片公司合作,創作者專心於創作,唱片公司則負責表演宣傳事宜。最後本研究歸納出七種客家流行歌曲常用的宣傳方式,並發現校園宣傳是最有效的宣傳方法。而客家流行歌曲必須在流行與獨立音樂的模糊地帶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定位。關鍵字:客家、流行歌曲、產製、宣傳方式 吳岱穎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5 4
61017253 101年 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發展與在地化 本研究主要以花蓮地區客家族群的義民信仰為討論主題,並分別介紹花蓮地區義民信仰的分佈與狀況,包涵義民信仰公廟與私廟的歷史沿革、當地族群關係與祭祀活動等,並試圖勾勒出花蓮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現象。然而,為何會有義民廟,其形成之歷史為何?臺灣客家人為何會有此一獨特之義民信仰?對客家人而言,有何獨特的文化意涵?花蓮地區客家族群的義民信仰與西部地區有何異同?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現象從何瞭解?這正是本研究旨趣所在。義民信仰為客家民間信仰之一,因清代民變而產生的義民,經由官方倡導與民間崇拜下,逐漸「偶像化」,在義民多為客籍且與客家精神與文化相結合後,又逐漸「神格化」,在客家族群之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最具獨特性與代表性的客家民間信仰。花蓮地區二次或三次移民的客家族群,為因應生活環境的壓力以及獲得心靈的慰藉,便將義民信仰由西部帶至東部,使得義民信仰在花蓮地區得以發展起來。在花蓮地區義民廟宇共十一間,其歷史背景、發展沿革、文物及傳說故事、慶典儀式與宗教服務等,均呈現不同的樣貌。花蓮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多元豐富的族群關係,也影響著義民信仰在花蓮地區有著與臺灣西部地區相異的發展。本研究嘗試從宮廟沿革與組織規模、主神來源與形像、神蹟傳說、祭典儀式來析論花蓮地區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發展;另外也討論義民信仰與集體記憶的關聯,原來義民信仰在臺灣西部社會中不完全屬於客家群族的民間信仰,藉由田野訪談與文獻資料可知,到了東部後卻成為客家族群所特有的民間信仰。這些二次或三次移民的客家族群,在新天地胼手胝足打拼之下,亦藉由義民信仰聯繫著彼此間的集體記憶。關鍵字:花蓮、客家族群、義民信仰、在地化、集體記憶 姜禮誠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碩士班 101.6 4
61017254 101年 新移民女性在客家庄創業之研究 新移民女性來台已久,在地方上能看到路上開了一間又一間的越南小吃、印尼小吃等等的小吃店,本研究在瞭解她們如何在客家地區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並好奇來台選擇創業,其背後因素為何?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一)受僱於他人與創業抉擇之轉變 。(二)新移民女性創業及「社會資本」 。(三)新移民女性創業後的角色與轉變。本研究在探討新移民女性的自行創業心路歷程、困境、資本累積,以及創業歷程中如何去與他人互動、家人支持共同分擔照顧角色等。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式進行,透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直接的互動,並藉由田野工作方法、參與觀察、傾聽及深度訪談分享研究對象的創業心路歷程,來蒐集所需的研究資料並加以分析歸納整理。文本資料即透過田野參與紀錄、研究者訪談、觀察記錄及各種社區既存文件檔等,所收集到的記錄或資料。非文本資料則指研究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聲音、影像資料。研究發現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的累積對新移民創業者來說是重要的,有這些文化因素及社會資本才能使她們能夠創業,販賣異國料理運用的是原生國的文化資本與台灣文化揉雜後的再生產,或是藉由社會資本當中的人力資源開創自己的創業之路。微型家庭創業不僅可以兼顧家庭照顧與經濟收入,對新移民創業者來說更是找到屬於自己新天地。來台後的生活與原本期待來台灣過好生活的想像有所落差,但是從弱勢的角色逐漸提昇甚至成為家庭的支柱,是料想不到的事,當中可以看出新移民女性的權力與地位在移動當中。關鍵詞:新移民女性、微型家庭創業、客家庄 鍾蕎憶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101.1 4
61017255 101年 客家釋教喪葬儀式及其音樂之研究—以苗栗縣「廣福壇」之午夜公德儀式為例 死亡是人生必經之?,它代表?生命的終結,在處?人的「身後大事」時,有著繁複的儀式、音?與禁忌,藉著宗教儀式的舉?,好讓往生者能夠好好走完這一程。因時代的變遷,在科技進步的衝擊下,許多繁複的儀式與音?,已經慢慢簡化,傳統的喪?儀式正面?考驗,儀式音?也簡化許多。臺灣人在處?喪葬事宜時,有著慣?的?程,客家人一向重視孝道,在喪葬?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步驟就是「做功德」,屬於前場的功德科儀由法師進?,後場音?必須要配合前場的誦唸及儀式進?,搭配其吟誦、唱腔。本研究試圖從實地田野工作及口述內容中,將「午夜儀式」的內容及音?作紀?與分析,讓珍貴的儀式文化能夠正確的保?下?。?文分為?章,第一章為緒?,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名詞解釋。第二章為客家源?、客家民風習俗、客家人宗教信仰及客家的喪?。第三章為苗?人文地?的介紹、做功德的起源與發展、釋教及其功德儀式及?述作齋和誦經團。第四章為廣福壇的民族誌,包含組織與運作、壇主吳盛湧先生的生命史及午夜儀式的內容。第五章為午夜儀式的音?分析,內容包括?器、唱腔、旋?…等,以及音?特性、可變性。第?章為結?,為本文之總結及後續相關發展及反思。客家釋教在客家喪葬儀式「做功德」中佔有一席之地,科儀內容中所蘊含的意義是深遠的,在目前對於客家釋教的相關研究是?足的,此一研究只是個開端,或可為後續的研究者,提供可資?考的建議與方向。【關鍵詞】:客家、釋教、午夜功德、作齋、廣福壇、吳盛湧 余惠媛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音樂教學碩士班 100.7 4
61017256 101年 客庄全景導覽與虛擬博物館整合應用—以新竹縣地方展館為例 遠離衛星都市的中心,彷彿城鄉差距如同半徑距離被遠遠拋之在後,這些偏遠鄉鎮,雖然都市機能欠缺,所擁有的人文景點、自然生態、文化資產往往豐厚 獨特。利用「專業球形全景」及「Photosynthh拼接」兩種全景攝影技術及 VRR影像技術相互搭配整合,以發展數位典藏,涵納新竹客家庄聚落的地方媒材,將其加值應用做為數位學習教材,並把地方展場做區域性統籌成為「虛擬博物館」。在預算有限狀況下,製定標準化流程,簡化複雜的技術,重新設計教案,以融入社區活動課程,誘發當地居民、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強化其學習動機,並尋求成本效益最佳化,藉以弭平數位落差,為研究目的之所在。關鍵詞:全景照、Photosynth 、數位典藏、參與式影像、虛擬博物館 徐仁清 國立聯合大學 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100.7 4
61017257 101年 從技術創新與文化鑲嵌看苗栗地區梨作轉型 本文以苗栗縣梨產業作為研究對象,以技術創新對梨作擴散分布與經濟轉化影響為研究主題,探討苗栗縣梨作的栽培起源與技術啟蒙的關係,客家文化特質與梨作技術發展的關係,梨作擴散的原因與經濟轉化之樣態。本文透過文獻蒐集比對、分析以及梨農的訪談,試圖描繪出苗栗地區梨作栽培脈絡。台三線特殊的風土、氣候、客家文化特質交織形成特殊的梨作技術,一樣的橫山梨樹上產出「春梨」、「冬梨」、「高接梨」等殊異的產品,三個鄉鎮同中有異的技術創新、擴散模式,恰似音樂的三重奏,高低起伏,各有巧妙變化,卻又環環相扣,交織出台三線上特殊的梨作樂章。本研究結果如下:一、梨是承接茶葉、香茅、香蕉等作物,成為台三線上重要經濟作物,新的作物栽培型態與技術應運而生。二、梨作技術形成係客家族群的坡地耕作型態,善於觀察自然界意外現象,勇於嘗試新的栽培技術,樂於交流分享經驗,形成專精的梨作栽培技術,一種新作物與客家文化特質結合形成「文化鑲嵌」的創新作物栽培技術。三、梨產業中專業知識技術來源與勞動力來源方面,由整體觀察推測,關係性鑲嵌比結構性鑲嵌明顯;由梨產業的風險承擔觀察,不同於一般人對客家族群重視穩定、個性保守的刻板印象。四、梨產業得以擴散成長,係因技術創新,創造經濟效益;物質資源轉化利用,提昇產品品質、意象,帶動經濟轉化,梨穗自日本進口,由農產品轉為國際貿易的商品,配合資源轉化的契機,梨的經濟加值。五、梨作勞動圖象呈現以技術為導向,技術密集勝於勞力密集,呈現勞心大於勞力的特殊勞動樣貌。關鍵字:梨產業、技術創新、擴散、經濟轉化、文化鑲嵌 古雪雲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5
61017258 101年 區域保存之實踐:以桃園縣客家生活體驗園區為例 近年來區域型的保存方式,成為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觀念,各地方之地方文化館也漸與周邊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結盟,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形成文化網絡。因此如何在地域內運用「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以形成整體性的保存便是個重要的論題。本研究便透過瞭解「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之保存價值觀,及其相輔關係,建構一個可為區域完整保存的概念。文中以桃園縣客家文化生活體驗園區為探討案例,分析其運作情況與各層級之參與模式,檢視該場域中的保存實踐與文化資產詮釋,並以整合的區域保存觀念加以分析、討論及導引出研究結果,再為區域保存之實踐及桃園縣客家生活體驗園區提出改善建議。經研究歷程,得出以下論題:一、「文化資產保存」與「生態博物館」領域之保存觀點在執行層面上呈現出必要的互補關係。二、地域內所選用的保存方式將影響地域內整體生活面貌的呈現;所採取的遺產詮釋方向亦對地方生活樣態帶來影響。三、以區域保存為目標之「生態博物館」觀點及「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中,在地社群皆扮演了保護文化資產及持續傳承的關鍵性角色,對地方的整體形塑亦有正向幫助。四、從事區域保存時,需有一個具體且整合的保存觀念,地域內之整體脈絡方可被完整的呈述。關鍵字:區域、保存、文化資產、生態博物館 許舒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101.1 4
61017259 101年 地方產業的創新與行銷—獅潭鄉兩個案的分析 本研究以苗栗縣獅潭鄉深耕在地久遠,並與在地資源、產業歷史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兩間地方產業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透過「產業變遷」、「轉型與創新」、「行銷傳播策略」、「地方文化呈現」四大主軸探討地方傳統產業於邁入「夕陽產業」危機時,透過哪些面向的創新再造產業價值;以目標市場、定位以及行銷4P 等行銷工具探討產業的行銷傳播策略與推廣情形;並從中觀察產業與在地文化結合的情形及其呈現方式。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並於2010 年6 月到2011 年12 月到進行訪談紀錄。研究發現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均結合了地方資源與文化創造出其產業價值。如仙山仙草運用了獅潭鄉在地純淨仙水源製作產品,發展出多款仙草創意料理。仙山仙草結合客家美食文化,推出多樣客家風味產品,並將客家意象鮮明的桐花符號帶入產品設計。於食用環境上,利用了客家意象擺飾品,塑造出客家文化氛圍空間;台灣桑蠶產業是日治初期至民國80 年代苗栗縣大湖鄉與鄰近鄉鎮當地許多客家族群所仰賴經濟之一,在地客家人的重要家計來源。而泉明完整保留了當地桑蠶產業的歷史與文化,並透專業技術與蠶業知識的教育傳遞,創造出產業價值。轉型後經營型態的改變,連帶影響了產業的行銷策略。仙山仙草的整體行銷計劃為產業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成功於網友部落格間達到口耳相傳的傳播效果;泉明則以自產自銷經營模式開發相關桑蠶產品,以蠶業生態教育推廣為目地,透過官網設置與導覽體驗行銷產品。總結由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二個案的研究發現,可提供相關地方產業效法的建議有:1.由在傳統經營朝向精緻化產業的方式經營2. 透過文化創意商品及體驗行銷可增加產業產值,並展現地方的文化特質3. 規劃產業的整體行銷傳播策略,善用網路及口碑行銷,有助產業拓展品牌知名度並建立形象 4. 產業創新帶動利潤成長,產業經營者還須顧及社會創新。關鍵詞︰蠶絲、仙草、地方產業、創新、行銷策略 黃郁鈞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1 4
61017260 101年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 本研究之對象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本研究目的乃探討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所扮演的角色,包含保存、傳承並發揚六堆客家文化;提供六堆地方觀光資訊;帶動地方經濟,最重要的是在這些執行時所遭遇到的問題與難題是什麼。本研究以體驗行銷理論為基礎,並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本研究之訪談對象包含官、學與民間團體的人士(共7人)。利用所蒐集來的資料,針對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現況與問題,各項體驗媒介與體驗行銷運用之情況及遊客對於園區內部展覽與活動之體驗,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經費來自於政府計劃性經費,並且園區人力不足,府際與官民溝通是二大問題,而遊客型態以親子與家庭旅遊為主。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目前在客家文化的展覽與表演活動辦得較為出色外,其客家文化研究與文資典藏的工作尚未展開,其並未提供足夠的六堆旅遊資訊。三、遊客的五項體驗分數為4分左右,並且五項體驗分數與重遊意願呈正向關係。依據量化與質化的實證結果,針對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進行討論。最後透過體驗矩陣中各單元之間的四種:強度、廣度、深度與連結,提出政策建議。關鍵字: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行銷;客家文化 劉信呈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碩士班 101.1 4
61017261 101年 物、家族與時間觀:以臺中縣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為例 一場天災,讓一間具有百年歷史的客家老夥房塌毀。在家族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四年前(2006)這棟家屋以「土牛客家文化館」與「劉家夥房」的雙重身份再生。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發展與成型過程,呈現出特定地方文化對於博物館的展示觀的獨特理解,讓館舍不同於其他博物館,而是以「活的客家文化館」來定義自己。在此脈絡下,文化館展示所呈現與再現的時間觀,也異於一般博物館展示中討論策展人所架構的議題。更進一步說,土牛客家文化館的時間觀探討涉及是地方族群的社會文化,時間觀是廣泛的蘊含於劉家人的祭祖儀式與祭品、夥房建築或世系表-眾多形式的「物件」中,所再現的是地方對於過去、歷史與自我身份的不同詮釋與對於時間的界定。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的時間觀與社群的宇宙觀、人倫觀、史觀相互關聯。夥房建築的開工動土、入屋、牌位安坐,以至於夥房與墓穴的風水也體現著人與天地和諧平衡的宇宙觀,尋求人與自然時間的和諧點。空間組織也延伸於人倫次序的時間軸上,人於居住空間的位置分配、祖先牌位的相對次序,以及祭祀祖先時間點的選擇需依照左右、上下、陰陽、高低的宇宙與人倫價值觀而論。正因為對於祖靈的強調,不但從祭品中傳達此一特質,更體現自然時間的轉換與家族歷史脈絡。物件所透露了社群對於過去(地方、家族與個人)的觀點,涉及時間觀與史觀的體現。懸掛於公廳的世系表、於特定時間被毀壞的家族水缸以及印記於家族記憶的祖墳風水傳說,物件本身的生命時間捲入發展成為地方或家族時間的接合點,巧妙的連結起不同範圍的歷史,構成不同層次的身份認同,共同的時間也讓彼此創造認同的基礎。博物館展示文本經常以線性的時間觀來書寫歷史,或以無時間性的觀點看待他者文化。土牛客家文化館中所展示的時間觀探討,是藉由此視角省思物件於社會文化中所呈現的地方、族群特性,以更多元的觀點理解時間交織於文化中的表現及其意涵。關鍵字:文化展示、時間觀、土牛劉氏家族、物件研究、客家文化 李美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 99.6 4
61017262 101年 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 臺北市之客家族群大多屬於二次移民,因其位處都會區屬性,「隱形化」之趨勢一直被許多客家研究學者認為是客語能力流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客家族群遷移源流與發展,並依據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論述其客家文化治理現況,且以2011年10月15日開園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做為平臺,具體描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臺北市客家社團間協力互動之文化治理模式,透過此一文化治理模式,分析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之方式與可行之策略。研究發現包括:(1)對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文化意象」、「文化建構」、「文化推廣」與「文化服務」治理看法態度上,不同族群間雖具有顯著之差異,但多抱持肯定之態度。(2)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目標可透過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空間實踐,並形成了臺北市推動客家文化政策與客家社團、所屬教育中心班別等協力合作之文化治理新模式。(3)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流動之空間文化形式,貼近常民生活,使臺北市的居民們與這個空間重新產生關連,有效推廣客家藝文活動。(4)透過文化展演、研討會、主題活動等多元發展途徑讓更多的人認識客家,愛上客家,但唯有以客家文化為導向的文化形式再生與發展,才是讓整個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永續經營的關鍵。關鍵詞:客家文化、隱形化、客家文化治理、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臺北市客委會 邱郁芬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61017263 101年 《舞台上的文化、記憶與空間:台灣客家女性現代劇》(Culture,Memory,and Space on Stage: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in Taiwan) Theatre is a location of cultures, the reflection of our daily lives, the present moment we are liv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tudying performances of th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created by female directors (Hakka and Non-Hakka) in Taiwan to observe how they combine western modern theatre forms with Hakka tradition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and further transformed the specifics of Hakka culture on stage and represented various images of Hakka women. Through applying theories in relation to diaspora discourse, the hybridity of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d theatre study as the found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 attempted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hybrid form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meaning of Hakka culture represented in theatre. In this thesis, I firstly offer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raw on hybridity discourse and feminism in relation to post-colonial study to discuss three elements: the interaction and negoti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women (including female directors and the Hakka actresses), Hakka culture, and modern theatre forms. Furthermore, as part of my research, I critically reflect upon a practical performance project I have undertaken to illustrate how Hakka culture could be presented as subject and be constructed a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n post-colonial Taiwan. I hope that this thesis may encourage more Taiwanese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Hakka culture and offer Taiwanese theatrical practitioners a practice of critical hybridity in associating ethnic and cultural issues of Taiwan in the future. 胡紫雲 "英國艾斯特大學 戲劇系 101.6 8
61017264 101年 建構服務淨值指標於客家傳統節慶活動之研究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客家節慶活動相繼舉辦,如宗教慶典、地方特色、文化活動等,不但提供民眾觀光及休閒的機會,也帶動周邊產業商機與地方經濟成長。然而,節慶活動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很多,包括活動主題具有吸引力、完善的活動規劃及獨特的文化特色等,除此之外,節慶活動期間的服務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行銷管理的角度而言,良好的服務品質可以讓遊客增加印象、持續吸引遊客參與節慶活動。因此,恰如其分的服務設計且使遊客感到滿意的服務內容是節慶主辦單位所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提升遊客滿意度,過去行銷管理的研究一直著重在品牌淨值或服務品質方面,然而在客家傳統節慶活動較忽略以品牌淨值或服務品質作行銷策略規劃。因此,本研究將以品牌淨值及服務品質之構面來探討客家傳統節慶活動的服務,建構客家傳統節慶活動的服務淨值指標。藉此瞭解遊客對客家傳統節慶服務知覺熟悉程度及知覺有用程度,並依據指標可以瞭解哪些服務已被過度重視或是需要加以推廣。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及質性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根據服務淨值指標分析結果,給予節慶主辦單位在節慶活動服務品質之建議。服務淨值指標採用矩陣視覺化的展現方式,使得節慶主辦單位容易理解,為客家傳統節慶服務提供了全面評估的好方法,並且可以避免浪費太多人力或社會資源,做為傳統節慶活動管理規劃及資源分配依據。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節慶主辦單位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可針對不同年齡之遊客擬定客家傳統節慶服務策略,第二、維護節慶活動場所環境清潔,並提供定時清運垃圾服務,第三、設置安全防護設備、專人不定時巡邏,保障遊客活動安全,第四、體貼行動不便者或身心障礙人士,建設無障礙設施環境,第五、培養服務人員專業能力,提供優質人員導覽服務,第六、運用E化服務加強活動宣傳,以資訊科技提升服務品質,第七、加強行動服務的體驗及宣傳,提供遊客多元化的服務,最後,採用電子化視聽解說媒體取代傳統解說牌或解說摺頁的發放。關鍵字:客家節慶、服務淨值指標、SERVQUAL、服務品質 彭怡珍 國立聯合大學 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61017265 101年 從小美園到雲華園(1922-2011):女伶視角下的客家戲班 本研究藉由深?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史?之分析,建構出「小美園」與「雲華園」兩代戲班女伶之生命史,並以此女性史視角,觀察客家戲班經營與女伶的戲班生活。統整分析橫跨兩代的女伶故事,並以女性角度切入戲班研究後發現,大正年間客家改良戲的開始,完全是由男人主導創造,為了因應女班的潮流所需,掌控女性成了男性班主維持戲班經營的重要方法。而因為婚姻、收養或者是上一代的婚姻關係而踏上戲台的女伶們,卻也因為成為女伶,從此被限制了婚姻與人生選擇。隨著社經環境變遷,內台戲蕭條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原本就不多的男性也離開戲班轉行,但緊密鑲嵌在社會結構中的外台酬神戲,仍須有演員和戲班予以滿足需求。於是,在原本的社會結構中已同時扮演其他角色的女伶們,才得以在演出戲金日漸微薄的條件下,以「半專業」的兼差方式,參與外台戲班的演出工作。而這樣不定期出外演出的需求,卻也提供女伶們一個合理外出結群的理由。隨著本土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客家戲的保存與發展在近年來也得到客委會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少劇團亦開始積極投入政府單位所舉辦之比賽或徵選,在講求傳統與精緻並存的新展演條件下,躋身文化場公演行列,以增加演出機會並提升劇團知名度,是目前許多客家傳統劇團的發展目標。然而,這看似重返內台的機會,卻與這群老女伶的戲班無關,多由男性團主帶領的新型態戲班,其具備之能力與資源優勢,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高齡的外台戲班。女伶受限的人生與婚姻,是傳統社會框架下的束縛與壓迫,多半選擇順服於傳統的她們,卻也藉著演戲的本事,找到了中年之後的人生舞台,她們以結群演戲的方式突破生活中的限制,獲得情感的抒發、寄託以及短暫的自由。但也為了保有這樣的結群自由,她們克盡己力、分工合作維持了戲班的運作。女伶們面對人生與婚姻限制時的抉擇與掙扎,是客家女性真實情感與真實樣貌的書寫,她們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典型,也豐富了客家女性的樣貌。關鍵字:小美園、雲華園、客家戲班、生命史、婚姻、女性結群 黎育叡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6
61017266 101年 屏東六堆地區的稻米文化 我國加入WTO後,糧價受到影響,加上民眾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稻作變成夕陽產業。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稻米文化在屏東六堆客家社會的過去與現在隱含的精神意涵。本研究以20位居住在屏東六堆地區的居民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深入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收集當地居民與稻米、米食或粄類相關的個別記憶,利用集體記憶的???彙整六堆客家人對稻米的共同記憶。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主要是提出研究者在屏東六堆地區的稻米文化中,所發現稻米和米食在客家社會象徵問題中之探討。第二章則對稻作的起源和流變、稻作文化等作一歷史性的考證與探討。第三章簡介屏東六堆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口分布,記錄過去傳統耕作方式以及和農作物相關的信仰。第四章是整理、歸納常民對米或粄與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的記憶,進而分析其在飲食習慣和文化層面的實質意涵,最後則探討六堆客家俗諺語中稻米或米食的文化意涵。第五章是以稻米為探討核心,以婚姻禮俗、生育禮俗、喪葬禮俗等主題,來分析客家人與米所形成的文化形態。第六章將本論文作出歸納結論,並提出未來的展望與建議,以利後續研究者之參考與研究。 ii 研究結果發現,稻米在屏東六堆客家社會中有以下幾種文化功能:一、飲食面:在口味偏好上,老一輩客家人大都堅持三餐吃白米飯,不同的祭祀儀式的祭品─紅粄、龜粄、錢粄、紅粄仔,都賦予吉祥的意義,且有固定的製作材料與方法,表現出祭品的原則與口味的堅持。除此,客家人亦會配合植物的生長季和功能性,製作其他應景的粄類。二、祭祀面:多樣化的粄類表達對祖先、神明至高無上的敬意以及吉祥的表徵。稻農們祭拜田頭伯公和神農大帝,顯示客家人在靠天吃飯的年代裡對天地敬仰的畏懼與感恩。三、生活面:稻草當生活燃料,米糠可當營養品餵家畜,白米也被視為辟邪之物。四、教育面:從講求吃飯的規矩中,反映出客家人教養子女的態度。從六堆採集與米相關之俗諺語、歇後語,從而分析當時的社會背景,客家人重情義、刻苦的族群性格,務實的生活態度以及幽默的思維方式。五、禮俗面:稻米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客家人的生命禮俗,穀種在婚姻、喪葬儀式都代表客家人重視傳宗接代,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白米在生育禮俗中被視為是辟邪的萬靈丹,在婚姻禮俗中用來勉勵新人要同心,才能衣食無缺。白飯在喪葬禮俗中是盡孝道的詮釋。糯米飯用來期許所嫁之人事業有成,所生之子前途無量。此外,本研究建議有:一、以有機栽培、異業結盟的行銷方式,創造稻農的商機。二、將稻米文化的特色納入學校鄉土教學中。三、後續研究者以閩南或原住民族群的稻米文化為題,進行族群文化的比較研究。關鍵詞:米、粄、稻米文化、客家、集體記憶 劉秀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5
61017267 101年 客家敬字亭文化與運作—以新竹縣新豐扶雲社為例 本文研究新豐扶雲社之組織運作,透過先民對知識的傳承,產生對文字的尊敬愛惜,而興建敬字亭,焚燒字紙,進而組成惜字會,維持敬字亭的運作,客家地區對敬字亭的保存比較完整,這種敬字文化,為地方帶動了讀書風氣,提升了地方文化。敬字惜紙是漢文化對文字崇拜的表現,敬字亭則是文字崇拜的具體作為。對文字的敬畏,盼科考中舉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以及宗教的教化,都推波助瀾讓敬字惜紙更具正當性,也更為客家人接受且傳承。敬字亭的存在,見證客家人愛惜字紙的文化堅持。學者專家對惜字亭的研究,卻獨獨未見「新豐扶雲社孔聖亭」的討論,「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建亭一百三十餘年以來,從未間斷祭祀,且有全臺獨一無二的運作組織,殊為可惜。本文補足前輩學者未及探討的遺漏,為保存敬字惜紙的文化傳統留下見證。本文透過文獻爬梳,運用田野調查法,輔以親身參與及訪問法,對「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從見證儀式的參與觀察,拍照記錄,進而訪談創社社員後裔及文史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挖掘出僅在口傳之間的記憶,拼湊出更貼近真實的新豐扶雲社板塊,協助我們更深入的瞭解新豐扶雲社。我們將新豐扶雲社及孔聖亭的緣起、組織、運作情況一一補實。本文發現敬字文化是儒家知識傳承的載體,「新豐扶雲社孔聖亭」是全臺擁有土地,因地緣及業緣型態組成的客家敬字亭組織,有創亭以來不曾間斷的客家敬字亭運作,是傳嫡子的社團組織,擁有補助出席祭祀的交通車馬費,還因應法令規定,成了全國性的社團組織,因擁有客家敬字亭文化而影響地方文化。盡管時間、法令、人事更迭,唯一不變的是傳承敬字惜紙的傳統。【關鍵字】:敬字亭、惜字會、客家文化、扶雲社、新豐扶雲社 謝乾桶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268 101年 傳承的堅持與適應—以新竹地區客家八音藝人彭宏男及「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為例 客家八音為客家器樂曲的代表,在農業社會時期,客家族群不論在歲時祭儀或生命禮俗中,都可發現客家八音在其中的運用,對於客家族群的生活與信仰而言,客家八音代表著歡慶的重要時刻。由於社會環境轉變等因素,客家八音在許多方面產生變化,筆者以新竹地區「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及團長彭宏男為研究對象,來探討社會變遷下客家八音逐漸演變的脈絡。論文以現今和以往客家八音在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當中的運用情形,來觀察客家八音發展的軌跡。並藉由記錄陳述「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的發展背景、演變和現今狀況,來了解客家八音團在社會環境改變下產生的轉變。同時研究團長彭宏男的技藝及其對於祖傳工尺譜的轉化與詮釋方式,並將彭宏男與其家族今昔傳習的情況做為對照,探討社會環境轉變對其傳習產生的影響,以及傳習內容中堅持與適應的部分。以傳習和技藝為主軸,了解彭宏男與其客家八音團如何在台灣社會變遷下因應而生的轉變歷史為縱軸,探討現今彭宏男堅持的傳統對客家八音變遷與適應的影響為橫軸來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客家八音在社會環境與文化影響下的呈現,也同時探究客家八音藝人、團體在面臨轉變時所採取的堅持、適應與調整。關鍵字:客家八音、傳習、客家器樂曲、彭宏男 謝聿蓁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101.6 6
61017269 101年 六堆客家人與臺灣本土黑豬之文化建構 根據全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呂學系的研究國隊利用細胞緣與粒緣質量 DNA 之遺傳訊息,經由分子被緣之分析,指出現今六堆客家人飼養的黑 毒者具有獨特的金海本主黑豬之遺傳特徽。因為全灣客家族群本著純棋勤 儉和係守的性格,封寄少數受海A京生黑豬係留在六堆客家庄,這些未被重 役的全灣本主黑豬,無論在文化吾吾儀或生活經濟上皆在客家文化中,扮 演重要角色,但至今,全灣本主黑毒者與客家人社祥生活相關的研究者 未 被提及。本研究主要以屏來縣、內瑜 、竹田地區曾券發通和正在發買車黑豬的客 家農民共 11 位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 等質性技術探討金海本主黑豬在六堆客家村落中被保種與淘汰的可能因 素,探究兩者問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紀錄六堆客家人與黑豬共同的記憶 以作為六堆客家重要的文化資產,並在經管理念的建構上,輔以閩!有養 豬農民的訪談做簡單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黑豬隨著客家移民來到全灣,是從前農民主要的創 業,不但可增加家庭的收入,還能提高農 t色的肥力,在農作文化上具代 表性。在飲食文化上,豬肉料理的「械、肥、香」是客家系最具代表的 特色。在學中巳文化上,黑豬是客家人信仰吾吾典的重要牲趟,豬攔伯公是 發豬農民的信仰。在經營理念上,因價格平穩、投資風險小等因素,符 合客家人保守的個性。黑豬飼養從副業轉做企業化經營,雖然經營方式 和文化已改變,但精神卻還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建議在文化層面上,蒐集黑豬之照丹和過去故事以作為史料收藏。在技術層面上,確立六堆種公豬之種原和遺傳資源, 做好配種管理、品牌認證及建置後續肉品加工的機制。在行銷層面上, 找出臺灣本土黑豬的利基市場,做出市場區隔,結合客家的文化背景, 以創出獨特的肉品市場。在其他層面上,結合農民的力量共同為黑豬產 業振興計畫盡一份心力,開創更大的產業利益。在後續研究上,期許未 來對臺灣本土黑豬的產業和民眾的觀成進行探究。以上建議,希望提供 六堆客家黑豬相關產業的業者及未來研究者做為參考。 關鍵詞:客家、臺灣本土黑豬、集體記憶、文化資產、種原保育 李芃蓁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99.6 4
61017270 101年 關西地區客家婚俗變遷之研究(1935-2010)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關西地區客家婚俗之變遷概況,以關西地區為研究區域,運用滾雪球抽樣的方式,從中選取昭和十年(003004005006年)至民國004004年(007003年)間結婚的客籍夫妻作為研究對象。全文以時間為縱軸;以婚俗儀式及器物為橫軸作探討,根據社會經濟背景將整個婚俗變遷的過程分為三個時期,進行三個時期婚俗的比較,觀察該區婚俗變遷之脈絡,並分析其文化意涵。001 客家傳統婚俗分為五個流程,即議婚、過定、送日子、迎親與轉門。依據調查結果,第一個時期(昭和十年 民國 004年),婚姻方面仍然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一時期男尊女卑及重視子嗣的思想觀念極深,婚俗禁忌也較另外兩個時期為多。第二個時期(民國006 004年),台灣的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此一時期的婚俗變化較多,但對於傳統倫理道德方面然相當重視及遵守。第三個時期(民國  004004年),此時期社會快速的變遷,凡事皆講求速度與效率,婚姻禮俗上也相同的追求簡單與快速,部分禮品器物改為折抵現金的方式贈送,婚俗儀節也顯得更為簡化。這個時期工商業雖然發達,生活水準也相對提高,但婚俗仍然相當具有客家及地方特色。001 綜觀關西地區客家婚俗從003004005006年至007003年間的變遷,可歸因於經濟因素的影響、地域環境的影響、婚姻觀念的改變、文化傳播的影響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即使婚姻禮俗的儀程、器物、禁忌有所變遷,但婚俗中仍存在許多文化意涵,例如:分離、過渡、結合的民俗意象,祭祖敬神、偏好雙數、喜用紅色、多用甜食、重子嗣等觀念以至今仍相當的重視。近年來客家人與其他族群通婚的現象日漸普遍今日的客家婚俗,在傳統禮俗的基礎上,發展出另一個適應當代的模式,融入更多其他不同族群的文化,而使原有的客家傳統婚俗產生更大、更深的改變,形成另外一種不同的風貌,後續的發展與變遷,值得再追蹤考察,深入探究。001 關鍵字:關西地區、客家、婚俗 陳霖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 99.7 4
61017271 101年 後(后)堆福泉堂關公民間信仰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討論內埔客家地區的關公信仰,以及后堆褔泉堂的關公信仰與聚 落發展,研究內容共分成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及其範圍和限制、 研究採取的方法和步驟以及前人的研究:第二章探討關公的形象、信仰的形成、 傳說、神格、封號誼號及客家原鄉的關公信仰;第三章討論在台客家的關公信仰, 還有鷺堂、恩主公、儒宗神教與關公信仰的關係。第四章探討內埔客家地區的關公廟宇一后堆褔泉堂、勸化堂、福善堂三座廟 宇的歷史治革和聚落之間的關聯,三座廟宇與信徒之社會關係,三座關公廟的特 點;第五章研究分析后堆褔泉堂關公廟宇的源流、廟宇空間結構、廟宇檻聯和經 費使用,及兩E神、祭祝活動,還有信仰的範圍與變遷、尋找出和聚落的關聯,后 堆褔泉堂的特色九獻禮、關聖帝君百首靈籤、復醒金歲六部。第六章本研究結論發現 :一為內埔客家地區三座關公廟宇的四項特點,分別 為起初不是以關公立廟、日治時期同時轉為關公信仰、警堂以儒教宣化眾生、關 帝當玉皇的傳說。二為南部客家建立關公廟宇的對象為平民百姓,與北部客家建 立關廟的對象為戒菸民眾,有所差異。三為后堆福泉堂春秋三祭九獻禮是特殊祭 儀、關聖帝君百首靈籤與復醒金鐵六部具有儒家思想。關公信仰經過歷史時間、空間的洗練,發展出適合本士的特色,期許后堆褔 泉堂將關公信仰文化保存與傳承發揚光大,在末來的歲月中,仍舊陪伴信眾,給 予最誠摯的精神依靠。 關鍵字 : 關公信仰、內埔客家、后堆褔泉堂、勸化堂、褔善堂。 李雪菱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碩士班 100.2 4
61017272 101年 日據時期北客再次移民之發展歷程研究:以雲林縣林內鄉、莿桐鄉為例 客家人在台灣的開發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北客再次移民」從日治時期至光復前後,由於災變頻仍加上南北縱貫鐵路的開通,原居桃竹苗山區佃田耕作的北客們,為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在台灣島內四處尋覓合適的地區,其中一些人選擇在雲林附近的鄉鎮地區落腳,這些地區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範圍,以林內鄉的林北村、林中村、烏塗村及莿桐鄉六合村等村為主要研究重點區。 日治時期在大批北客移民潮中,許多家戶並非遷徙一次就定居,有些經過多次的遷徙才定居下來,也有來來去去再返回此地,也有少數因適應不良而轉回原居地。北客移民從桃竹苗的丘陵地遷移到濁水溪的平原地,由客語區進入到閩南語區,語言的隔閡常造成不便與摩擦,不同人群之間的調適問題,也是造成移民再次遷徙的另一項因素。 本文從探討雲林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土壤、歷史因素等連結,藉以瞭解移民過程與當地的地緣關係,以及墾拓河壩地的艱辛過程。並從原居地的生活方式,做橫面的剖析探討,藉以釐清北客們遷徙此地聚居的目的與地緣屬性,是否影響著他們所從事的產業,信仰的在地化、語言的流失和建築形式的改變。研究內容以口述訪談紀錄為主,作為文本的另一項真實的呈現。北客南遷於此,形成聚落的原因為何,是血緣的脈絡關係?還是親友的點狀網絡形成?聚居及散居的分布情況是否隨著「水」緣而居?在這兩鄉中的田調過程中,的確發現了不少連結關係。 研究的另一重點就是客家話,它不但是客家文化的命脈之一,也是過去客家的歷史軌跡,失去了語言,客家文化也將一點一滴的流逝。從田調過程中,已感覺這項隱憂,是否即將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消失殆盡,成為下一個世紀的另一群「福佬客」。 關鍵字:客家、客家話、北客南遷、再次移民、墾拓、河川浮覆地 謝惠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1.6 5
61017273 101年 農業體驗遊程之遊客滿意度及消費行為:以新埔鎮金漢柿餅教育園區為例 北臺灣的客家聚落新竹縣新埔鎮以柿子產業聞名全台。旱坑里一帶農民早年多以種植和販賣柿子營生,跠後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利潤,逐步演變為加工與外銷導向。新埔柿餅不僅僅是當地重要的經濟商品,更是重要的客家庄傳統美食。然而,隨近來中國大陸地區大規模栽種與低廉人力成本的柿子產品陸續進入市場,面臨沈重競爭壓力之下,新埔柿農與柿餅加工廠業者開始思考,以結合文化創意、休閒遊憩與體驗農業的方式,為新埔柿餅產業與新埔鎮的觀光轉型發展發展另覓出路,更亟待學術研究與產業推廣協助。本研究場域為新埔鎮「金漢柿餅教育園區」,因其獨特以彰顯柿餅之產業、工藝、歷史與人文的創新導覽解說服務,以及經由教育推廣作為主體來增加產業文化能量與產值的經營模式。研究期間為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 月的柿餅產季,以參加其園區內農業體驗遊程(柿子產業解說、柿染工藝體驗)遊客為研究對象,共計回收721 份問卷方式,從而分析其遊客特性、遊客滿意度,以及在參與體驗遊程後之消費行為各變項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 1.「柿子產業解說」體驗遊程因子的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整體滿意」>「歷史人文」>「人員服務」>「農村產業」;2.「柿染工藝體驗」體驗遊程因子的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整體滿意」、「人員服務」、「農村產業」和「歷史人文」; 3.「柿子產業解說」及「柿染工藝體驗」都參加的體驗遊程因子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歷史人文」>「整體滿意」>「農村產業」>「人員服務」。4.多參與不同體驗遊程能提升遊客對體驗遊程的「整體滿意」;5.參與體驗遊程的遊客六成以上都會產生消費;6.參與「柿子產業解說」和「柿染工藝體驗」對遊客之重遊意願有正向影響;7.參與體驗遊程能有效增加遊客的重遊意願;8.體驗遊程滿意度對遊客的推薦意願具有正向效果。本研究以柿餅觀光遊憩為例,除希望能夠增加柿餅加工業者對遊客休閒遊憩與消費行為之掌握,協助其改善並創新以柿餅文化為主體的體驗遊程之外;更能從農業文化教育和體驗經濟發展角度,為臺灣其他以農業為主的客家鄉鎮和聚落,提供產業轉型與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參考。關鍵字:新埔柿餅、體驗經濟、遊客滿意度、消費行為 張筱君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1 4
61017274 101年 竹南龍鳳宮建大神像對宗教場域的影響 竹南地區的廟宇大約有四十四座,占全縣廟宇的兩成左右,廟宇所衍生的宗教活動也相當發達,和臺灣其他濱海港市一樣,竹南的民俗風情中,媽祖崇拜是最熱烈的信仰活動。現在來到竹南,會發現一個小小鄉鎮竟然有兩座大神像,分別由后厝龍鳳宮及竹南頭份造橋五穀宮所建造,其中由后厝龍鳳宮所建造的大神像,為家喻戶曉的海上女神媽祖,另一座由竹南頭份造橋五穀宮祀奉的大神像,則是坦胸露臂、手持稻穗的神農大帝。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廟宇蓋大神像的呢?蓋大神像的作用是什麼?蓋大神像有用嗎?這些都是本研究所關注的。本研究透過「民間信仰相關研究」、「宗教場域競爭」、「聖與俗」、「資本轉換」四個部份探討竹南龍鳳宮建大神像對宗教場域的影響,並利用質性研究中的檔案資料蒐集、深?訪談與?與觀察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發現清代中港溪流域地域的開發與閩、客利益的競逐,使得竹南地區原本共同祭祀的地方廟宇,因祭祀的衝突及分類械鬥的影響而分裂,逐漸演變成跨鄉鎮及區域內相同信仰的族群界線;閩、客族群信仰上的爭逐,除了讓媽祖信仰分裂擴散,更形成竹南地區宗教場域內廟際間的競爭。其次,至今趨向式微的族群意識並沒有淡化廟際間的競爭,而是由廟宇間的族群競爭漸漸轉變為香火競爭。因此,廟宇必須運用各種手法,維持靈力,如:建大神像、舉辦地方活動,凝聚地域認同感、送日曆或參加吃福活動,加強與友廟交流、「招」進香團到廟裡進香,讓身處於神聖場域的信徒,在人氣旺盛的熱鬧祭祀活動中,在氣氛的感染下,對神明的靈力產生信心,覺得神明很有靈力。再者,后厝龍鳳宮以「最靈」、「正統」、「歷史淵源」,建立它的「神威顯赫」和「香火鼎盛」,凸顯媽祖和地方開發及歷史事件的關連,以提升媽祖在竹南地區這個場域中的地位,近年更加入由大甲鎮瀾宮主導的臺灣媽祖聯誼會,企圖凸顯廟宇的地位,讓后厝龍鳳宮愈是「香火興盛」或「靈驗遠播」,信眾來朝拜,爭取此場域內更多的香火。 人氣的匯聚在很大程?上要人去經營,神明人氣的匯聚相當大的程?上都是決定於人,人在靈驗事蹟的創造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管是人氣的匯聚還是靈驗事蹟的創造,既要神也要人。 唐鶯妮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61017275 101年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新竹高鐵都市計畫的發生,寧靜的新瓦屋林姓傳統客家聚落被劃定為公園預定地,範圍內30 多棟老建物必須剷平,因地方陳情及公部門文化政策支持得以倖存、2005 年以都市計畫法劃設為全台第一座客家文化保存區。本論文以Tony Bennett 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概念出發,首先,關注在此文化保存過程中,公部門執行團隊如何在看似對立的中央與地方、傳統與創新文化、新舊居民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同期待的拉扯及政策限制下,形成經制度、程序、分析與計算的治理主軸,在文化技術執行上發揮能動性,並建構出客委會籌備處當下承載的客家文化政策脈絡。再者, Bennett 認為博物館的文化治理與展示是政府權力裝置的一環,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細緻觀看此座博物館中各項展示爭議的發生場景,在此空間權力部署中,忠孝堂祖先公廳的保留、集會堂9 尺玻璃屋的興建到入口種植的樟樹,的確可以回應他所說展示的選擇如何作為提供權力的表述與工具,但是此外也發現,地方居民服膺的不只是權力的宰制,在籌備處遷離到縣府的接管、權力運作與政策混亂之下,已自成一格的發展出保存區自主運作的方式,建構起社區的自我認同。客家文化設施的討論議題經常單獨就政策或展示協商作為主題,本文期透過此微小卻細緻的保存歷程分析,回應Bennett 文化與政府治理間實踐對話的可能,同時也藉此視角尋求客家文化或明或隱的文化價值意涵如何鑲嵌其中。關鍵字:文化保存、文化治理、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涂美芳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1 5
61017276 101年 西螺溪下游地區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 祭祀圈研究透過地方廟宇與人群關係的觀察,解釋臺灣漢人族群、地方社會與信仰文化的發展,這一方面的研究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儘管透過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運用,可以對當代或特定時間內的信仰狀況提供表象的解釋,但是就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本質而言,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地方社會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經濟等因素,以及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的問題。本論文〈西螺溪下游地區之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 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針對西螺溪(今濁水溪)下游地方社會作一貫時性的討論,一方面透過文獻研究,從歷史演變的過程,討論西螺溪下游地帶埔漢、閩粵族群關係,以及西螺地方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另一方面輔以田野現況的調查,剖析西螺街媽祖信仰活動背後的人群、商業與交通網絡的形成,試圖全面性掌握人群、宗教與地方社會的形塑過程。換言之,本論文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透過古文書、廟宇碑記、地方士紳文集與日人宗教調查等資料,輔以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勾勒西螺溪下游的地方社會特色,從而考察現今西螺地區媽祖信仰之遶境活動範圍與村際網絡形成的歷史由來。本論文以西螺福興宮「螺陽迎太平」的媽祖遶境活動為例,考察遶境範圍何以集中於今日二崙、崙背、西螺、莿桐四鄉鎮。福興宮媽祖遶境範圍的形成,與清代西螺商業街肆的發展,以及西螺溪下游村落的互動關係皆有密切關聯。本論文透過漢人移民拓墾活動的討論,一方面由西螺街肆的成立,檢視交通網絡、交易活動與媽祖信仰傳播、擴散的關係;另一方面分析西螺地區以「詔安客」為主的漳人勢力的形成,以及其對地方社會發展,特別是福興宮、廣福宮信仰人群網絡的影響。根據本論文的研究可以得知:日治時期日人調查西螺溪下游所見「西泉東漳」的人群地理空間分布,為十八世紀以來逐漸形成、十九世紀上半確立的現象,而其中的漳人乃是以「詔安客」為主的人群。換言之,西螺地區「詔安客」優勢人群的出現,為十八世紀以來地方社會人群整合的歷史結果。本論文不僅釐清現今全臺最大「詔安客」人群分布形成的歷史由來,也討論「詔安客」中張廖、李姓宗族的收族方式,說明了西螺地方社會之宗族建構的策略不同,其對於地方影響力所出現的差異;並證明以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之社經地位,及其對於現今本地媽祖遶境範圍所具有的深遠影響。福興宮與廣福宮信仰範圍的形成,乃是西螺溪下游水陸交通、「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網絡,以及西螺商業街肆發展的相互影響之結果,其表現在「謝平安」、請「頭香」與「貳香」等活動上,明顯地與麥寮街拱範宮為主的泉人勢力圈有所區隔。總之,西螺街媽祖遶境活動所反映出的,其實是「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活動與西螺街肆商業發展的這一深層結構,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發展的歷史過程。關鍵字:西螺、詔安客、西螺社、?兒干社、媽祖信仰、族群關係 楊朝傑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碩士班 101.7 5
總共 536 筆,顯示第 1 到第 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