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年度 101年
論文標題 從小美園到雲華園(1922-2011):女伶視角下的客家戲班
論文摘要 本研究藉由深?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史?之分析,建構出「小美園」與「雲華園」兩代戲班女伶之生命史,並以此女性史視角,觀察客家戲班經營與女伶的戲班生活。統整分析橫跨兩代的女伶故事,並以女性角度切入戲班研究後發現,大正年間客家改良戲的開始,完全是由男人主導創造,為了因應女班的潮流所需,掌控女性成了男性班主維持戲班經營的重要方法。而因為婚姻、收養或者是上一代的婚姻關係而踏上戲台的女伶們,卻也因為成為女伶,從此被限制了婚姻與人生選擇。隨著社經環境變遷,內台戲蕭條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原本就不多的男性也離開戲班轉行,但緊密鑲嵌在社會結構中的外台酬神戲,仍須有演員和戲班予以滿足需求。於是,在原本的社會結構中已同時扮演其他角色的女伶們,才得以在演出戲金日漸微薄的條件下,以「半專業」的兼差方式,參與外台戲班的演出工作。而這樣不定期出外演出的需求,卻也提供女伶們一個合理外出結群的理由。隨著本土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客家戲的保存與發展在近年來也得到客委會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少劇團亦開始積極投入政府單位所舉辦之比賽或徵選,在講求傳統與精緻並存的新展演條件下,躋身文化場公演行列,以增加演出機會並提升劇團知名度,是目前許多客家傳統劇團的發展目標。然而,這看似重返內台的機會,卻與這群老女伶的戲班無關,多由男性團主帶領的新型態戲班,其具備之能力與資源優勢,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高齡的外台戲班。女伶受限的人生與婚姻,是傳統社會框架下的束縛與壓迫,多半選擇順服於傳統的她們,卻也藉著演戲的本事,找到了中年之後的人生舞台,她們以結群演戲的方式突破生活中的限制,獲得情感的抒發、寄託以及短暫的自由。但也為了保有這樣的結群自由,她們克盡己力、分工合作維持了戲班的運作。女伶們面對人生與婚姻限制時的抉擇與掙扎,是客家女性真實情感與真實樣貌的書寫,她們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典型,也豐富了客家女性的樣貌。關鍵字:小美園、雲華園、客家戲班、生命史、婚姻、女性結群
作者 黎育叡
畢業學校 國立交通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畢業年月 100.12
獎助金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