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會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年度 論文標題 論文摘要 作者 畢業學校 畢業系所 畢業年月 獎助金額
61017377 100年 西湖賴家與苗栗沿山地區之拓墾 本文討論主題為苗栗西湖鄉賴氏家族的開發過程,進而探討家族與地方發展之關係,藉由古文書、家族族譜及田野訪談的方式,將相關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希望夠重現家族歷史原貌,進而瞭解地方拓墾的發展脈絡。賴氏家族自廣東省五華縣平南鎮黃坑村移墾臺灣苗栗通霄港,並在後?經營米穀生意致富後,沿打哪叭溪至西湖鄉五湖地區開拓家族事業,進而拓墾苗栗沿山地區,包括石圍牆、銅鑼灣及三叉河流域地帶,因苗栗沿山地帶番害嚴重,漢人藉由隘寮的建立繼續前往山區進行土地開墾,賴家成員亦成為高三湖隘首,除此之外,也加入「吳琳芳拓墾集團」及「金華生墾號」,藉由「合股自墾」的方式拓墾土地資源。賴氏家族除土地拓墾有成外,在政治上亦具有相當影響力。賴家第十五世賴志達協助清朝平戴潮春之亂獲得政治地位,協助官府徵收屯租,其政治勢力亦影響地方而介入總理之爭;直至日治時期賴家在政治上依然活躍,有多位家族成員擔任地方庄長、庄協議會員,文教部分,成立崇文廣義團並加入栗社,對地方教育貢獻良多;戰後仍維持地方政治之影響力。從賴氏家族整修家廟群、族譜編纂,組織宗族嘗會並成立祭祀公業法人,可看出客籍移民賴氏家族對祖先之崇敬,透過家廟或祠堂維繫家族凝聚力。本篇論文對於苗栗西湖賴家的研究,可作為苗栗沿山地區開墾家族研究之開端,透過不同面向來析解清代、日治至民國以後,賴氏家族與地方的互動過程與社會網絡關係。 關鍵字:打那叭溪、石圍牆、賴維信、合股自墾、祭祀公業 賴怡瑾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100.6 4
61017378 100年 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以美濃黃蝶翠谷為案例 本研究運用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的觀點,以美濃黃蝶翠谷之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案例為主要分析個案,建構以 ANT 為主體的 PPGIS 檢視方法,並以1992-2007 年美濃社區發展的相關文獻及2007-2008 年間黃蝶翠谷 PPGIS 工作坊中的群眾討論記錄為文本,檢視社區在不同階段的行動者網絡組成。本研究嘗試結合權益關係人與行動者的概念,配合政治尺度概念來建構社區發展議題中的行動者圖像,並利用:控制、技能、資金與資訊等四個向度,作為各階段的轉譯分析基礎,同時以資源提供者 (input resources)、權責行動者 (accountable Actors) 與接受方(recipients) 等概念,用以區分不同行動者的互動關係,釐清各階段社區行動者網絡之轉變,共獲得以下三點結論:一、由於ANT 能夠突顯PPGIS 運用於社區時的網絡化特徵,對於PPGIS 的進行所促成之社區賦權進行細緻的分析。二、ANT 以行動者的概念來描述與分析在社區網絡中非人單元的影響,協助研究者清楚地界定PPGIS 網絡中的?動者的角色、動能與互動關係。三、透過分階段的行動者網絡比較,ANT 清楚地描繪了PPGIS 作為社區OPP角色與附帶的轉譯協商機制,及其所促成的新社區決策網絡。 關鍵字: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行動者網絡理論、美濃黃蝶翠谷、社區發展 鍾明光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 99.6 4
61017379 100年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近??受到全球化影響,地方傳統文化與資產逐漸被邊緣化而面?危機。我國在2005 ?重修文化資產保存法,期望透過社區營造以保存文化資產與傳統聚?,進而?甦社區經濟。傳統聚?代表著?史足跡以及地方獨特文化資產,透過當地居民共同?與,進?社區營造活動,?育該社區特有的產業及文化,整合社區原有的?史景觀、生態資源及民情風俗,使得背負?史的社區能夠透過改造而再次活絡起?。本研究以台灣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客家社區-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客庄聚?保存與結合生態觀光?遊。2008 ?政府依文化資產法指定五溝水為「客家傳統聚?」,它是第一個通過聚?登?的村?,也是政府規劃第一個要保存的客家聚?,對於客家傳統聚?的保存與延續深具意義。該社區??前即開始規劃發展,居民?續?與,但因意?分歧,加上法?尚未完善,因此進?速?緩慢。本研究從文化資產與聚?保存之價值探討?入,深入?解該社區之?史軌跡、文化資產現?、生態資源盤點、居民?與現況、支持與反對之看法、法?造成之障礙等。其中探討重點之一是社區開放生態觀光所帶?的人為干擾與破壞。生態?遊仍屬?遊範疇,其相關活動及遊客消費?為可提高當地社區經濟收入,關鍵在於如何掌握生態與經濟的平衡,方能漸漸導入「永續價值」的觀?。本研究以實地觀察、深?訪談、公部門資?檢視、居民資?檢視等方式進?五溝水社區第一手資?收集彙總,再經過SWOT 分析,將研究對象通過評價找出其內部的優勢、弱點,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然後進?分析並藉以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並提出可?性之建議,期望能藉由逐步保存五溝水客家文化資產,得以增強客家文化傳承,促進地方觀光,並提升居民之生活品質與社區產業經濟,達到永續生存與發展之目標,讓客家文化得以代代相傳。對於未?是否要將五溝水推展為重要聚?,成為特定專業區,這是非常專業之問題,對居民權?義務之影響也非常大。因此,也是後續研究的重要課題,必需總體審慎評估居民之意向。五溝水聚?保存之最高原則是文化資產保存,但背後要有各方能?之支撐,否則無法達成目標。 關鍵詞:社區營造、聚?保存、文化資產、生態觀光、SWOT 江覲文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61017380 100年 移動的家園:南投縣神木村遷村的民族誌研究 本文主旨在於討論南投縣神木村的客家族群,在災後家園意義轉變的過程。土石流衝毀了神木村的農田、道路、橋樑與住宅,而政府則在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後重新提出了遷村的政策,欲將居民遷移至安全卻遠離家園的永久屋園區。本文將藉著遷村空間的觀察與地方歷史的進程,顯示遷村過程中地方知識與政府科學知識間的衝突與矛盾,呈現現代國家深刻影響著地方社會的統治方式。據此,本文將從探討地區的歷史與神木村客家族群的發展脈絡著手。一方面,日治時代從北部一帶遷移至此的神木村客家族群發展出具客家特性的聚落,客家性根植在宗教、儀式、親屬關係與地方政治社會上。另一方面,在統治方式與經濟環境變遷下,神木村客家族群也不斷的創造、融合出新的客家性與地方知識。傳統農業社會被認為根著於家園與土地,然在臺灣客家歷史發展與災難脈絡下家的意義開始改變,本文所要說明的,正是神木村居民從根植(root)到路徑(route)的兩個範疇。在此,居民以親身的災難經歷去回應政府的遷村政策,家園的概念也牽繫著當地居民,這些故鄉與家的經驗被轉化為行動,也成為神木村居民在遷村事件上的回應。最終,透過神木村客家族群的案例,本文將重新思考客家族群性與災難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災難、遷村、客家研究、地方、家園感 高婉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100.6 6
61017381 100年 客家廣告中的俗民生活再現與操作-以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為例 本研究以客家廣告中的俗民生活再現與操作為題,運用Robert Cantwell 的俗民模仿(Ethnomimesis)作為主要的理論基礎。試圖瞭解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經由何種影像風格進行客家俗民文化的詮釋。同時,探討廣告創作者,是如何利用客家俗民元素進行客家文化節慶的想像。並且,進一步地探討這些廣告影像的產製操作因素。在研究樣本的選取上,以客家桐花祭、客家美食嘉年華、台灣客家博覽會與六堆嘉年華共計十二部廣告作為文本分析的樣本,援引巴特的符號學分析作為取徑。在操作的分析上,則是以廣告創作者與廣告代理商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認為,客家文化節慶的廣告文本,以旅遊休閒的影像敘事,作為再現客家的形式。同時在廣告中,各式客家文化節慶的內涵,分別展現出「都市」和「鄉鎮」的客家文化特色,進一步使客家文化元素產生影像區辨的規則。並且,在廣告影像中的文化節慶,則是將傳統的客家元素進行異國風情的營造,試圖以精緻的影像手法突顯在地的客家文化產業。在廣告操作的面向中,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的創作,因受限於政府與政策之權力操作,而具備了文化消費的性質。同時,在廣告中的客家文化節慶,亦呈現出連結政府形象、吸引都市居民和表現現代客家生活與精神的特徵。其次,廣告運用「新」與「舊」的客家文化元素進行創作,像是顛覆舊有客家意象的影像創新,與沿用舊有客家元素作為一種象徵和連結。最後,在廣告影像中,大量地出現客家特色商品,並以商品美學的手法作為廣告影像的表現模式。因此,本研究的結論指出,客家文化節慶廣告,適時地展現客家族群的正面形象,如純淨、潔白、好客與活力等特徵。但卻因為廣告所出現的各式商品,而模糊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在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的創作過程中,則是間接地展現政府所欲塑造的客家文化,成為工具性的媒介特徵。 關鍵字:客家廣告、客家文化節慶、俗民生活、再現、操作 羅原廷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99.7 6
61017382 100年 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 笨港村位於桃園縣新屋鄉境內西側濱海的一個小村落,也是新屋鄉沿海地區最具有客家風情的傳統客家聚落。有很多人都認為沿海地區是閩南人生存聚集的場域,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靠海的笨港村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聚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關係的狀況,針對笨港村閩客族群語言使用的程度與狀況予以探討,並探究經過語言接觸後,閩客族群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福佬客家化的現象,且進一步探討笨港村泛客家化現象是否會影響閩客族群對客家文化的認同。另外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語言接觸、族群互動以及族群認同等相關文獻,並根據計畫資料庫中量化與質化的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的關係。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背景」在語言能力、使用狀況以及語言接觸中,確實呈現不同層次上的落差;而笨港村閩客兩族群經過長時間接觸、互動下,受到龐大的客家人口包圍、客語為?地主要溝通語言、閩客族群大量通婚以及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在笨港?地的閩南族群呈現較為特殊的福佬客家化現象。然而笨港泛客家化的現象,也促使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對於客家認同的狀況,皆能夠表現正面積極的態度。 關鍵字:笨港村、語言接觸、族群互動、族群認同、福佬客家化 連梓鈞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61017383 100年 「莫忘祖宗言!」:「後客運世代」面臨的「客家性」要求 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興貣了一波波的社會運動風潮,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族群運動成為其中的一環。客籍菁英有感於自身語言文化所處的不利地位,乃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提出訴求。二十多個年頭過去了,這些運動所造成的後果,可見的部分是官方族群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不可見的部分則在於對於客家族群認?的文化要求。這類的文化期待隱含著血緣與認?的合一性,並且對於「怎麼做才合乎客家族群身份」,也有著本質化的想像。首當其衝的便是陎對這些要求的客家年輕人。 然而,本文並不預設客家年輕人「天生」尌應該有客家認?,或者應該要對客家「建立」認?感,而是以一種社會建構的觀點,詴圖去理解已經觀察到的經驗現象?社會中對於客家的文化想像,是如何被建構貣來的?而時常被這些客家文化框架要求的後生客家人,作為被框架要求的主體,他們如何去理解自身的客家經驗?透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後客運世代的客家人正處於某種歷史現實之中。他們的客家身份或輕或重地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不等的影響,而他們的客家文化認?,也沿著世代、地域的軸線而產生分歧,然而,他們現階段所陎對的客家文化期待,除了是一種?質化的文化要求,?時也是一種強調傳統卻又包含突兀創新的客家建構。這些要求所形成的文化框架,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層次,也窄化了人們對於客家的想像。因此,本文認為,唯有對客家抱持著開放性的文化想像,將差異納入思考,對於後生客家人也才能有更為務實的理解。 關鍵字:客家認?、客家性、客家文化運動、世代差異、認?建構 廖慧娟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9.12 5
61017384 100年 戰後臺灣客家政治案件之研究-胡海基案之個案分析 胡海基是目前國內唯一以民間力量,捐地興建民主英烈公園與臺灣民主英烈祠,以玆紀念於「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千千萬萬的受難者,安慰冤怨烈士之英魂,進而完成「轉型正義」工程的客家籍人士。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有三:(一)日治時代臺灣政治史與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研究出現斷層,事實上,日治時代臺灣政治思想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是具有歷史的連續性,然而,這項史實並未受到臺灣歷史及政治學界的重視,因此,吾人試圖利用史料探討日治時代臺灣政治思想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關係。(二)在白色恐怖時期,為數不少的客家籍人士因政治迫害而入獄。本論文希望能夠在目前所知的客家籍人士政治案件,在李筱峰及張炎憲的戒嚴時期政治案件類型分類上,增加「客家政治案件」乙類。(三)以胡海基為個案,說明長達38年威權統治時期,對於胡海基個人本身的政治思想與政治行為有何影響(what)?另外,由於胡海基是日治時代出生,為何於戰後參加反政府組織(why)?於是吾人認為日治時期的臺灣政治思想會延續至戰後光復時候臺灣政治思想,進而爆發政治上的衝突(how)?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在全球引起民族主義浪潮,如朝鮮的「三一運動」、中國的「五四運動」,並在日本國內引發「大正民主主義運動」,以及俄國的「馬克思主義」崛起,皆影響臺灣政治思想,亦導致臺灣人的抗日運動改採取非暴力的政治運動。在臺灣產生民族主義思想、自由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以及臺灣獨立思想等政治思想。這些政治思想到了戰後日本戰敗,臺灣回歸至中華民國版圖之內,繼續發酵,並在臺灣威權體制下引起另一起波瀾。臺灣被日本統治半世紀,對於總督制深惡痛絕,卻沒有想到「光復」回歸「祖國」,卻又落入比日本總督制度更惡劣、更專制的行政長官公署桎梏之中,臺灣人從希望到失望、甚至絕望,於1947年2月爆發「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的影響主要有三:第一是打壓臺灣追求民主的自由、第二是重拾臺灣獨立運動的道路、第三是進行共產主義地下的工作。 本論文的客家政治案件,吾人主要建構在「族群」(ethnic group)概念之上,客家政治案件,正是擺脫過去只重視「省籍差異」的論述,不再只是關注政治事件的「外省人」加害與「本省人」被害的關係之上,是以客家人為主體性,強調在白色恐怖時期,客家人的犧牲奉獻,以及為臺灣民主的付出貢獻。吾人定義「客家政治案件」主要有兩項特徵:第一為政治案件中,受難者以客家人多數為主、第二是政治案件中,領導階層以客家人主導。而客家政治案件是以「族群」作為類型,與張炎憲所定義的21種政治案件類型,並無衝突之處,原因在於張炎憲以判決書內容作為分類依據,以判決理由作為分類標準。在建構客家政治案件之後,將客家政治案件分類為四類:一為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匪諜案,屬於紅色政治案件;二為與臺獨有關的叛亂案,屬於臺獨政治案件;三為與選舉有關的政治案件;四為與美麗島事件有關的政治案件。 吾人主張為過去之威權體制下白色恐怖留下歷史的見證,毫無疑問地會受到正、反兩極的批判或支持。批判的是事件已經過去,且政府已經釋出善意、著手補償,甚至公開道歉,亦有人認為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的舉動是應當的,主張若沒有白色恐怖,在中共覬覦下的臺灣將不保,因此,認為沒必要在傷口上灑鹽、再揭瘡疤,應該「向前看」,甚至認為是挑起族群對立與妨礙社會重建。而支持的是認為歷史經驗必須記取教訓,在那動盪的年代,多少人民被國民黨逮捕、刑殺,更多人的是長期被囚禁監獄中,甚至誠如葉石濤所言:「把國民黨統治時代的整個臺灣看作是一個大監獄。當然這個大監獄裡有無數的小監獄囚禁著臺灣人的菁英份子。不管是小監獄或監獄,臺灣人沒有自由,活在噩夢之中卻是一樣的。」那是生命沒有保障的年代,那些倖存者幸運地存活下來,若沒有人為其留下記錄,就沒有人知道他的經歷,是極為可惜的,也極不公平的事,因為他們是國民黨無人道暴行下僅活存的歷史見證人。 本論文藉由敘述胡海基個人的政治思想、政治行為及一生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政治案件中的人物是臺灣熱血青、年知識分子,在日治時代到國民黨時代的轉折中,尋找臺灣的前途過程中,有不同的思考、思維,抱持理想、理念是渴望自由民主與臺灣人做主的社會。再者是臺灣人當時的處境相當可憐與無助,他們尋求的不論是自己的獨立、自主、自由、民生,面對外來政權都是弱勢的。最後為當時人權觀念的薄弱,閱讀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便是犯罪,在民主國家中簡直是笑話。各類思想的書籍在人權高度獲得保障的國家是可以流通的。更可悲的是,若是受難者上訴的話,其罪行反而更重,由此可知當時法治、人權觀念之薄弱!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早已歷經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面向脫胎換骨的變化。民主、自由成為今日臺灣人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但今日人民的安定生活是昔日英烈的犧牲奉獻所爭取的,撫今追昔,臺灣的進步是建立在對於過去歷史的尊重與珍惜上,而對於過去歷史傷痕的關懷與反省,將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廣的心胸營造出更具有包容祥和的臺灣社會。 關鍵詞:胡海基、客家政治案件、轉型正義、威權體制、臺中武裝工委案、李建章案、彭新貴案 陳建傑 東海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100.6 5
61017385 100年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現況和符合程?,從背景變項的差?,?探討?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在桃園縣的實施現況和成效,以提供桃園縣國中小推展客語生活學校教學與活動之?考。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問卷調查法、深?訪談法並重,文獻探討為輔。問卷調查法分成?部份,第一部份施測對象為桃園縣98 ??實施客語生活學校50 所國民小學的承辦人員中的校長、主任、組長、級任或科任為範圍,共發出210 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186 份,問卷可用?達88.5%,研究工具為「桃園縣國民小學辦?客語生活學校之成效評估」問卷;第二部份施測對象為實施客語生活學校南桃園地區中平國民小學選修客語一至??級的學生為範圍,共發出548 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507 份,問卷可用?92.5%,研究工具為「桃園縣中壢市中平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之成效」問卷。回收調查所得的資?彙整、編碼登?後,應用SPSS 17.0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分析。深?訪談法部份,以南桃園地區?續5 ?辦?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成功為典範的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之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文史工作者或耆?以及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客語生活學校的?位訪視委員為對象,分別進?訪談。本研究之結?歸納如下:一、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現況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最成功的範?,首推南桃園地區中平國小布馬陣的活動為典範,讓社區組織進入校園,並?合社區、民間、政府機關的資源,共構客家文化及客語教學,有效結合家庭-學校-社區,共同實現客語生活學校的環境。二、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之成效從客語生活學校問卷的前測中,?政運作、教學與活動規劃、社區資源結合運用、學生客家文化成長等四個構面分析,很多學校在辦?活動時無法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有失?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初衷外,其他構面情況?好且獲得親師生、社區的肯定,因此社區資源的運用是學校辦?客語生活學校各項活動的方向。三、客語生活學校學童客語能?現況小朋友學習客語之後,使用客語的比?有越?越好,有逐漸上升趨勢,家長也普遍認為客語教學的成效在於?斷的鼓?、推動、喚起學生主動學習客家的認同,有助於改善親子間語言隔閡,增進感情交?和文化保存。依據文獻探討和本研究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往後辦?客語生活學校的?政單位、縣政府教育局承辦人員?考,以期提升整體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社區資源的合作,並藉以提升對?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滿意?和成效。 關鍵字:社區組織協?治?、社區資源、布馬陣 彭成億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386 100年 戰後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為中心 客家人從明清時代遷臺,由於人數較少,在政治、經濟上比不上福佬人,因而自信心喪失,在都市中成為隱形人,也造成母語的流失,為了生存不得不忍氣吞聲。隨著戒嚴令的解除,臺灣社會呈現多元發展,《客家風雲雜誌》便在此背景下創立,客籍知識份子洞悉社會脈動,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至此展開臺灣客家運動的先頁。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從1987-2008年《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總共245期所有的篇章,觀察客家雜誌與臺灣客家運動的關聯性。從研究中發現,《客家風雲雜誌》政治性較強,內容風格以具批判的社會運動性為主,《客家雜誌》以歷史民俗文化為主,社會運動性較弱,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客家運動性降低,批判性相對減弱。《客家風雲雜誌》在客家運動是扮演一種於開創者、拓荒者、奠基者的角色,具有火車頭的功能,鼓動風潮提倡臺灣客家意識,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客家雜誌》在接續《客家風雲雜誌》之客家香火後,與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寶島客家電臺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客家運動,以客籍知識菁英作者群記載客家運動過程,作為客家運動的智庫,提供策略方向思考。 關鍵詞:客家、客家運動、還我母語運動、社會運動、客家意識、客籍知識菁英 陳康宏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8.9 4
61017387 100年 客家文化意象的想像與建構:以勝興國際桐花村為例 為形塑客家認同、找回族群尊嚴,客委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即以「促進客家文化的現代化」做為施政主軸,其所推動的「客家桐花祭」及周邊桐花商品,亦成為客家文化意象的新興符碼。儘管客家文化意象藉著「桐花」的符號順利打入消費市場,並試圖形塑新的族群想像,但此種偏離客家常民生活的消費文化意象根基是否穩固?當桐花退燒或者有新的文化勢力興起之際,客家文化是否也會隨之凋零?本研究由桐花祭出發,企圖透過釐清現代客家文化的想像與建構過程,探索現代客家文化的發展方向與爭論:究竟文化商品化策略是否可行,抑或有其他策略? 在此問題脈絡下,本研究以苗栗勝興「國際桐花村」的客家文化意象的創造與轉化過程,提供一個社會學式的田野觀察與分析。之所以選擇此一地區,係有鑑於勝興經常成為全國「客家桐花祭」之主祭場,在客家文化現代化過程中具有指標性地位。而以勝興作為分析全球化衝擊下的客家文化自我重整的場域,無論在理論層次或政策面均有重大意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於:勝興原本只是台鐵舊山線上的一個小站,但後來卻演化成為國際桐花村,古老懷舊的鐵道山城意象,如何與「國際桐花村」的現代意象銜接?事實上,透過勝興由懷舊鐵道逐步演變為客家文化地標的過渡,可發現其中充滿媒體、政府、當地業者與社造團體之間的利益折衝,也呈現出族群認同與商業力量間的緊張與拉鋸。 關鍵字:客家、文化意象、勝興、桐花祭 林錫霞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5
61017388 100年 客家雜誌如何建構族群意識-以Toulmin論辯理論為分析架構 本文旨在探討《客家雜誌》透過哪些情境資源,建構客家人不平等的處境?在歷時十五年的論述中,不同階段的論述策略是否有差異?訴求內容有何不同?以及欲達成什麼目標?此外,在族群意識的建構基礎上,客家存在於與其他族群的互動中,那麼其反映出的族群關係又為何?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進行資料處理,再以Toulmin 的論辯模式(argument analysis)做語藝分析(rhetorical analysis),得到的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雜誌》最常使用的論證策略有三種,分別為因果/情境論證(circumstance argument )、定義/類屬論證(definition argument)、以及動機論證(motivational argument)。在四個論述階段中,研究者歸類出每個階段的主要宣稱:第一階段有兩組主要宣稱,分別為「重建合諧的語言生態」、及「開放客語廣電節目」;第二階段為「實施母語教學」、「客語也是『台語』」;第三階段為「公平分配廣播頻道」;第四階段強調「客家人之主體性」。而《客家雜誌》主要呈現的族群關係,多著墨於與閩南人的關係上,大致以霸道、福佬沙文主義、獨尊、強勢等終極詞彙(ultimate trems)形容之。對於外省族群,則多以獨尊、一元化、霸權、專制、統一形容。至於原住民族,其採取中立的立場,大多將原住民與客家族群歸類為被外省人及閩南人欺壓下的弱勢群體。 關鍵詞:客家雜誌、族群意識、語藝分析、Toulmin論證結構 曾淑珠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98.6 4
61017389 100年 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縣五溝水聚落為例 隨著「文化資產保存」之重視,聚?與傳統建物的保存也成為新世代的重要課題。公部門自2006 ?開始,為保存五溝水聚?之傳統客庄風貌,透過公部門跨部會的合作,期望能將五溝水聚?塑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庄聚?。而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也於2008 ?5 月8 日獲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聚?保存登?,成為全台在新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實?後,第一個通過聚?登?的南台灣客家聚?。因此,本研究擬透過公部門資源之應用,探討五溝水聚?保存工作之推動情形。且藉由地方團體及居民?與之?況,?解其居民?與聚?保存之意願、對聚?之認同感,及對於聚?保存工作之認知。並探討公私協?之間的??如何運作,以輔助五溝水聚?保存工作之發展。透過田野觀察、訪談及問卷調查,本研究發現,五溝水聚?之公私協?,應以居民為主,以地方團體為橋?,加強居民與公私部門的溝通平台,三者之間建?雙向溝通之管道。且公部門及地方團體,應積極帶動五溝水聚?活動之氣氛,?實居民?與計畫案之各個階段;而地方團體也應資源整合,相互融合,以各盡所能並發揮於五溝水聚?保存之工作;此外,公部門除?經費之補助以外,增加公部門與居民溝通之機會,以貼近居民之想法,並以公私協?互助方式,才能有效發展五溝水聚?保存之工作。 關鍵詞:文化資產、聚?保存、五溝水、聚?、公私協? 邱怡亭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100.1 4
61017390 100年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組織定位與治理模式之研究 桃園縣因人口特性形成「南客北閩」的族群群聚生活型態,歷任縣長均極為重視客家文化建設,俾能重建居民歷史文化記憶、凝聚集體情感及提昇族群文化交流之場域,並積極規劃興建代表客家意象、信仰的客家文化館。然而館舍營運的過程中,在組織定位未明及人力、經費與規模等資源不足的情形下,面臨治理困境,基於此治理概念,對於館舍營運決策模式、與社區互動的機制、社區的公民及社會團體參與營運、績效衡量及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等議題,值得研究探討。本研究從質的方面廣泛及深入的角度觀察桃園縣客家文化館與社區生活現象,接著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對象區分為公部門、社區組織、社團及產業等三種類型,以了解彼此之間治理網絡互動關係,並有效搜集及分析衍生社區治理問題影響因素。客家文化館的經營管理性質,較屬於非營利推展文化性質,為求館舍的永續經營,即開始思考尋求何種最適合的經營管理模式,而在委外經營的不可行,而政府部門經營又必須耗費鉅額經費的情況下,因此,結合社區組織,建立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並透過社區組織的參與治理,形成與地方文化館共同治理的經營管理模式之可行性。 關鍵詞:客家文化館、社區治理、公私協力夥伴 陳憲炎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391 100年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隨著公民社會組織日益增多、重要性日益增強的現狀,能夠建立對各國以及地區的公民社會狀況進?評價的體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民社會指標則是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評價工具,它透過對具體指標的設計、評價和匯總,反映某地區公民社會的狀態。然而,客家議題在臺灣的討論與重視逐漸提升,客家社團也互動也由結合型社會資本轉向橋接社會資本,並擴張為連結型社會資本,獲取資源,在2010年客家基本法通過之後,更是開啟多元文化發展之里程碑。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新北市客家社團作為探討對象,利用全球公民參與聯盟(CIVICUS)所建立第二階段公民社會指標,透過德菲法以及層級分析法修改適合成為測量客家社團之指標,以及各指標之權重,隨後對於新北市客家社團發放問卷,從四大構面,外部環境、公民參與、組織運作、實質影響,評估客家社團公民社會現狀。 而研究發現,新北市客家社團在四大構面表現算是平均,且正向(3.72至3.85,滿分5分),公民參與以及組織運作方面表現略優於其他兩構面,外部環境與實質影響表現較弱,而本研究亦發現,公民社會指標結果與問卷填答者之社團任職情況、參與社團所屬?政區以及社團主要使命類別上有顯著差異。最後,本研究建議未來亦可採取跨?政區之研究,並加入質性研究方法,增加客家社團研究視野,彼此學習與借鑒。 關鍵字: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指標、客家社團 陳樺潔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61017392 100年 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 台灣客家流行音樂有幾個特色,首先是傳統音樂元素的保留,其次是詞作強調族群特色,以及自成一格的市場發展。到底客家流行音樂究竟是如何發展現在的模樣的?本論文將1981 年迄今的客家音樂發展當作書寫重點,將台灣唱片業及政治力這兩個背景因素理出,,試圖分析作用於客家流行音樂的力量,並建構客家流行音樂生產場域的生產慣習,討論生產慣習如何形構客家流行音樂。為此訪談許多音樂工作者以及從業人員,發現此場域內的生產慣習隨時改變。在時代變遷下,客家音樂工作者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不同方式來面對環境的改變,並且找出方法持續在客家流行音樂場域中競爭資源。 關鍵字:客家、族群、流行音樂、慣習、場域。 劉榮昌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4
61017393 100年 敬外祖與彌濃地方社會之型塑:圍繞一個臺灣六堆客家方言社群之姻親關係所展開的民族誌 人類社會經由建立姻親關係來達成結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群組織原則,漢人社會也不例外;然而,在一場婚禮前透過一般敬祖儀式來敬拜母方祖先牌位以強化姻親連帶,則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表現。在臺灣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六堆」則盛行此種婚俗儀式,稱為「敬外祖」,它反映的是當地特殊的族群互動與歷史環境。六堆是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在清代形成的一個合力抗外的內聚組織聯合,而彌濃人(Mi-nong-ngin)是其最北端的一支。彌濃人的原籍主要是由下淡水溪南岸客民輾轉搬遷,亦有直接自廣東鎮平、梅縣渡海而來,在族群性上表現得極為突出,自我認同亦十分強烈,在清代即為重要的糖蔗與稻米產區,二十世紀六零至七零年代更曾締造臺灣種植專賣菸草面積最多之紀錄。彌濃社會在某些層面看起來仍具有許多「傳統」的特徵,其中反映姻親關係的敬外祖即是其中一個相當特殊的風俗。所謂敬外祖指的是一名成年男性在結婚前一日,依慣例前往母方(二至三代)家族祖堂敬祖。通常在敬外祖的行程中,也會至地區神明廟堂以及周圍土地伯公(福德正神)敬拜。此行程在早期農事繁忙時通常一個下午必須完成,現已可彈性自上午開始進行。全程須由八音引導,並執彩旗,並準備三牲及金香紙燭,每結束特定地點的敬拜即燃炮。敬外祖的啟動關鍵是一名「擁有子嗣的已婚女性」,而其採行的是前往母方家敬祖。地方社會中對於女性角色與功能的突顯重視,呈現了與明清以降漢人社會高度父權父系的不同。本文藉由參與觀察彌濃人的敬外祖風俗,討論何種地方社會對於形成並延續敬外祖風俗有密切的關連。文中詳細描述當代彌濃人實踐敬外祖的細節以及心理過程,並思考敬外祖的基本結構與強化親屬關係的文化邏輯,同時延伸進行歷史性的思考,認為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在被圍困的危機意識之外,本身即擁有高度凝聚團結的動機與策略,以建構了其族群界限。本文將藉由敬外祖儀式中對於女性生養角色的期待,來分析彌濃最後一代傳統女性所承受的性別壓力以及她們如何將此價值內化。並指出這個內化的結果顯現女性有著對族群存續貢獻的自尊與骨氣。敬外祖另一方面亦對男性耕讀傳家精神氣質進行強化,透過由長輩帶領對村庄神明、土地伯公及外祖內祖進行敬拜,男性在儀式中確認了他日後賴以生活的信仰、空間與人群。建立在盛行敬外祖姻親連帶強化之下的彌濃社會,當她開始面對「國家」政策的介入,進而步向現代公民社會的過程中,「傳統」對現代社會變成一個可供利用的文化資源。論文最後以近二十年所發生的「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說明一場起於街頭的政治請願事件,如何經由社會文法的形成,延續為一個多元的社區運動,其中六十年代菸草種植所要求的迅速到位(時間觀),而讀書人自封閉的地理條件開展其區域視野(空間觀),加上具有強化姻親關係的走親戚互動模式(人群觀),彌濃地方社會藉以走入了廿一世紀。 關鍵詞:敬外祖、彌濃人、客方言群、姻親關係、族群界限 洪馨蘭 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100.1 12
61017394 100年 現代臺灣社區運動的地方社會學-高雄縣美濃鎮社會運動、民主化與社區總體營造 本論文以社會運動、民主化與社區總體營造為關鍵詞,以高雄縣美濃鎮(現高雄市美濃區)為例,探討民主化、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以及社會運動互動,並討論社會運動在它所紮根的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的定位.論文架構於序章中提出.首先,本論文提出開發中國家之社運特色:在開發中國家,社運可動員的資源比先進國家有限,要仔細討論社運的背景「環境」,即政治,經濟以及傳統社會網絡等等總體脈絡,才能了解開發中國家社運.再來,本論文整理有關台灣社運研究情況:過去20年台灣社會運動研究有三個方向:民主化/審議民主、台灣民族主義以及公民社會.但是,與上述開發中國家社運研究相較之下,台灣社會運動制度化的內涵,以及社會運動如何在地方社會脈絡中發展,兩者鮮少被經驗研究所檢視.因此,本研究引進日本地域社會學長期推動的「中範圍理論」,探討地方社會裡各層次政治如何發生,如各種開發政策所帶來的亞政治,再來,誰參與這些政治.此觀點被台灣社會學術界忽視,但台灣地方社會現場需要這種社會總體分析架構.第二,本研究也討論地方社會整體發展,而分析這些地方社會如何產生社會運動.第三,本研究分析社區總體營造補助如何改變社會運動性質,社會運動又如何影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政策.第一章簡單的回顧台灣社會運動歷史.隨著蔣經國所推動的「本土化」、台灣民間社會高度經濟成長以及民主化,1980年代台灣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從超黨派運動到與民進黨(或黨外)密切結合的運動.1987年解嚴後,各種社會運動激烈抵抗國民黨非主流派backlash,進行串聯與多元化.到1993年,李登輝重新掌握主導權,國民黨做為執政黨所進行的民主化,為了透過選舉保持自己的(統治)正當性,某種程度採取社會運動要求.同時,社會運動也避開街上激烈衝突,開始走向制度化.美濃反水庫運動以及後續社區運動在上述全國社運脈絡中發生.第二章以美濃地方政治體制(local regime)與社會變遷為主,探討美濃地方社會脈絡如何產生反水庫運動以及後續社區運動.首先,現有地方政治研究鮮少探討何謂選舉政治之外的「政治性議題」,以及它如何隨著社會變化擴大其範圍與性質,因而本論文提出地方政治體制概念及其構成因素,討論社會變化所帶來的地方政治性質變遷歷史,再來,誰參與這些政治.光復後,美濃地方政治體制保留望家體制,然而,當地方派系開始運作,1950年代地方政治體制轉移為地方派系體制.同時,美濃菸葉為農民帶來穩定收入,美濃居民為了加強菸葉現金收入,透過姻戚關係安排免費「交工」勞動力.但透過內婚加強的美濃居民團結力被地方派系壟斷,地方派系所造成的社會日常對抗關係引起美濃居民不滿.1970年代,台灣達成高度工業化之後,農業與菸業逐漸夕陽化,美濃人對現況產生危機感,尋找解決方法與恢復鎮民團結.因此,美濃人1980年代動員其密切血緣關係,選出一個美濃代表立委或中央民意代表,展現團結力,以克服地方派系分裂.然而,實際上,這些中央民意代表所採取的措施並未解決美濃農村衰退問題,無法解決美濃農民不滿.美濃反水庫運動因而循以上脈絡發生.第三章試圖結合第一章所述的脈絡以及第二章所述的脈絡,分析1990年代席捲整個台灣的美濃反水庫運動.首先,本章討論水利法變遷歷史以及水利政策巨變所帶來的亞政治(subpolitics)擴張.1963年台灣水利法修正,將水利開發權限於中央政府,因此擴大了亞政治範圍.封閉而不民主的水利政治在1990年代帶來「興建美濃水庫」問題.面對這個政治問題,美濃愛鄉協進會不但挪用1990年代席捲全台灣的民主化、台灣客家以及環保運動論述,而獲得全台灣多方面的奧援,還利用協會高學歷背景建構學術論述.除了這些全國脈絡之外,本論文還發現二個地方性原因,即「環境」,導致美濃反水庫運動成功:第一,由於公共工程帶來的「小機會」以及全台灣地方派系瓦解,當時美濃地方政治體制也正在流動中,因此,提出單一議題而被當做選舉議題較容易.第二,協會利用傳統社會資源:例如,1980年代以來每逢選舉動員起來的血緣關係,再利用長幼秩序,而獲得超黨派鄉親支援.第四章探討反水庫運動所發展的社區運動如何利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補助進行制度化以及卓越化.首先,本章分析社區總體營造之前的社區發展政策,以對照於社區總體營造.1970年代以來,社區發展政策為解決社區原子化,充實社區硬體設施以及加強現有統治組織.相對地,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目的為展現具體台灣地方文化.當時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國民黨政府為了與這些社會運動妥協,以免它走向激烈化甚至轉為大力支持民進黨,於是將政策補助從原本的投給現有統治機關,轉而投給社運團體.其次,美濃愛鄉協進會拿到政府補助,按照政府補助供給邏輯,累計補助案成績再引進下一個補助而制度化,甚至另外創設社運團體,如社區大學與南洋台灣姊妹會.但拿中央或縣政府補助而制度化過程當中,他們都用高度學術化的文化論述,因此這些社運團體從地方社會居民的政治網絡卓越化,也就是說:當他們拿的補助款是地方基層政治所控制不到的範圍時,他們已脫離地方政治網絡.第五章討論,如前所述,從地方社會居民卓越化的社運如何重新參與地方政治.首先,本章探討,地方政治體制為何需要社會運動:地方政治人物經歷過地方派系瓦解與個人化之後,一方面尋找新興資源進行剝削,如跨縣投資與房地產投資,一方面2002年台灣加入WTO以後,全台灣地方政治體制被迫互相競爭如何回饋地方社會.為了回應這個要求,地方政治人物需要社區運動所累計的經驗.其次,本章也探討社運為何參與地方政治:由於美濃愛鄉協進會事業漸漸深入居民生活,不得不踏入工程領域,與地方政治人物溝通.再來,本章討論社運方面與地方政治人物方面互相需要對方之後,二者如何開始互動.雙方年輕員工都有同年代的默會知識,再來,年輕人相對地較不顧慮團體面子,因此雙方年輕員工很容易建立個人溝通窗口.因此,社運逐漸藉由農會、鎮公所擁有的地方政治體制公權力,推動各種專案,如提升農民公正收入、利用閒置傳統空間、調查社區資源等.社運拿著中央或縣政府補助,與地方政治體制分享這些案子成就,地方政治體制也與社運分享自己公權力來賦予社運在地方社會做事的正當性.如此一來,社運同時參與地方政治與中央政府政治,形成了社運「參與兩個政治」的現象。一方面,由於社區總體營造補助2000年代以來逐漸重視社運與地方政治體制合作,因此,社運藉由地方政治體制公權力進行各種社區事業,不但賦予地方社會正當性,還會受政府單位的肯定,引進下一個補助.另一方面,社運透過拿中央、縣政府補助,與地方政府體制保持距離,以免過度被捲入被地方派系壟斷的地方政治網絡.然而,社運「參與兩個政治」現象顯示,社運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難以在地方社會建立正當性,還要尋找與地方政治體制共生共存的方法.終章提出幾個論點與今後研究課題.第一,在日本,接近地方政治體制的人們,如鎮公所員工與工商會共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相對的,在台灣,是脫離地方政治體制的社運團體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從事社區運動,這顯示台灣獨特的地方文化政策所帶來的社運政治參與型態.第二,開發中國家地方社會在發展當中,擴大了其亞政治範圍,在面對全球化、民主化衝擊下,地方社會體制經歷巨大變化,甚至讓新興社運來參與地方性議題.此種觀點不限於台灣,還可以應用到其他的開發中國家. 關鍵字:民主化、社會運動 星純子 日本東京大學 綜合文化研究所博士班 100.4 8
61017395 100年 離散、回鄉與重新誕生: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 這是一篇關於客家女性主體書寫的論文。我,作為一個論文書寫主體,同時也是一位客家女性,帶著自身鑲嵌在歷史/社會/文化處境中的生命經驗,深深相信「人就是敘說」的本體論立場,並以「互為主體」的認識論視野,採用「生命敘說」的研究取徑,來進行從客庄原鄉遷移到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的生命敘說探究,期望能透過這樣以客家女性為主體的論文書寫,呈現出這些散居又隱形於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多元而真實的「在地」樣貌,並在過程中創造客家女性之間的社會文化性連結。在整理客家女性的勞動相關論述,並與之進行對話之後,我在論文中大膽地從「文化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對過往客家女性勞動養成的可能性解釋,以擴充從經濟生存條件、歷史文化或是客家源起的角度來進行解釋的視野。也就是從身體的最初感官經驗——「味覺」的角度出發,用「鹹」來推論客家女性在味覺、身體、勞動與情慾之間的可能性關聯,並提出客家女性除了具有保存的文化性格(節儉)、與勞動的文化性格(堅忍與刻苦耐勞)之外,還可能出現保守固執而無味的文化性格、以及堅持受苦的受虐文化性格,並強力呼籲客家女性要在這樣「美德」作為一種社會心理缺陷的掩飾中,發展出生命的覺察與能動性,以重新建構客家女性的主體性格。在重構客家女性的主體性格上,本論文以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來說明之。從客庄原鄉出生與成長的客家女性,在遷移到外地之後,往往傳承著社會文化的規範與價值,在這篇論文中的三位客家女性:菊子、思淇與我,雖各自不同,但卻共同鑲嵌於某種政經/文化/體制化的社會關係脈絡中,透過深刻的客家情感得以相遇、以及在客家母親勞動經驗與勞動記憶中的相互構連,並相伴於「生活中的女人」,「我們」得以在差異中相互辨識與看見彼此,並依著自身的社會條件與社會位置,長出不斷向前挪動並進行在地生命實踐的能耐。菊子在客庄農村家庭中習得了一身家務勞動的好本領,雖然在家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下,無法繼續升學;同時又傳承並複製著母親的規訓——「做人的媳婦要認份」,讓她在婚姻生活中不斷陷溺於角色規範的要求,然而,菊子卻在生命的磨練與生活的處境中,透過台北都會區社區資源的挹注,發展出強而有力得以不斷翻轉的生命力道,與不斷向內自我修練的功夫。思淇是個很有現代客家美感的女人,在「離家」、「創作」與「愛情」的社會關係中,長出自身的生命主體性,並透過身體的歌詠、歌詩與畫畫的創作,創造與客家文化相互反哺滋養的空間,以及與社會連結的生命實踐。我則相互參照地在客家女性的書寫中,重新看見那糾結壓縮被名之為「模糊」的客家情感以及追求階級翻轉下的身體勞動樣貌,而得以更清楚地站在教育工作者以及客家女人的社會位置上向前推進。在這樣的相遇與構連中,這篇論文同時也提出「離散作為一種可能」的主張。也就是說,「離散」作為這些從客庄原鄉遷移到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的指稱,在望向原鄉的同時,除了有機會重新看待自身的地方(客庄)認同以及交疊著人與時空的童年記憶之外,客家女性在「離散」與「混雜」的交融之間,往往產生了重新與舊有文化連結、並創造新文化的生命實踐可能性。最後要極力強調的是,發現並建構客家女性「在地」樣貌的重要性,也是這篇論文極欲顛覆與重新建構的,客家女性的相關論述應該從刻板化的單一勞動美德論述走出來,重新建構客家女性的多元真實樣貌;而強調「互為主體」的生命敘說研究取徑,恰恰提供了一條極佳的路徑,使得作為敘述主體、書寫主體與生命主體的客家女性得以展現其多元而真實、鑲嵌於歷史社會文化中的「在地」樣貌。 關鍵字:客家女性、離散、相遇、構連、生命敘說、「在地」樣貌 李文玫 輔仁大學 心理所 100.6 12
61017396 100年 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 本論文以國際人權法及全球民主化浪潮所驅動的臺灣民主化與臺灣社會運動,及多元文化主義投射出之差異政治(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及制度肯認(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為基礎,來論述臺灣族群運動。臺灣客家運動是臺灣族群運動的一環,是受到臺灣原住民運動的刺激。本論文解析了臺灣客家運動興起原因及其內涵、重點;並進一步將臺灣客家政策分為三階段(1987 年至2000 年、2000 年至2008 年、2008 年迄今),從憲法、法律、政策三層次加以析論。本論文比較行政部門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立法委員提案等三個《客家基本法草案》版本,來解析《客家基本法》立法過程及其內容。並進一步就《客家基本法》所架構之母語權、文化權、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客家知識體系加以檢視。最後,則反思《客家基本法》之實踐及發展,並提出相關建議。本論文之研究創見為:(1)建構「意識形態與語言政策光譜」以分析語言政策;(2)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二軌制:設置「客家行政法人」;(3)明確化「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發展方向。至未來政策建言則有:(1)落實「臺灣客家運動的三層次發展策略」:臺灣應積極推動修憲,增訂「多元族群專章」;(2)「臺灣客家運動/客家政策/客家研究」三合一模式:促使「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朝向「客家學」(Hakkaology);(3)以制度面及教育面機制復振客家母語;(4)以「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強化客家族群經濟權:繁榮客家庄以連結老、中、青客家人在客家庄永續發展;(5)積極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促使客家學成為獨立學門。 關鍵字:臺灣客家運動;客家基本法;客語;文化創意產業;知識體系 王保鍵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0.6 8
61017397 100年 臺灣現代客家流行音樂女性創作者生命史之研究-以羅思容為例 本論文以曾入圍金曲獎「最具潛力新人獎」,臺灣現代流行音樂女性創作、演唱者羅思容為研究對象,以訪談及口述史法為研究方法,對其個人的生命史和音樂作品,以及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界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整理與研究,試圖了解女性創作者,創作客家流行音樂的來龍去脈,以及身為客家女性,羅思容如何用音樂唱出她的想法與感受,為客家的女性發聲,以及對於客家文化的重新詮釋。在研究中發現,羅思容的創作作品很多都是回應她在過去的生命中所面臨到的問題,經過與大自然的相處後,她以詩、畫或是音樂創作來回答自己過去的疑問,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生長的母體文化。又,客家婦女雖然在客家族群中的地位一直是勞力與生育的工具性質,但她們對於下一代的影響反而是比男性更深刻。另外,關於客家音樂的女性演唱創作者較男性為弱勢的部份,透過文獻探討,進而發現此為一全球性、不分時代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學者正在進行此一問題的研究,希望能有更大的空間及更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臺灣客家、客家流行音樂、客家婦女、個人生命史。 劉映暄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0.4 5
61017398 100年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平鎮客家書院係由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所創設之非正式組織,融合了學術研究單位、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三者之特質,如何整合資源的運用,以達最有效率及效能的實踐,是為治理中最為重要的研究問題。平鎮客家書院的組織乃透過整合公部門的客家經費、場地;學術研究單位厚實的理論依據,共同委託非營利組織以公私協力執行推動客家文化,有何具體成效,是否可以達到『綜效效果』(synergy)?這個新型態的組合,會碰到什麼困境、可能解決方法等作為其他客家書院或其他推動客家公共事務之參考,是為研究目的。由於研究者服務於公部門,採用參與(Participation)、觀察(Observation)法,實地參於平鎮客家書院之執行工作,對於客家有熱烈的情感,且長期沉浸在推動客家文化相關活動的現場觀察,也參與相關之會議討論。透過公私協力的文獻蒐集與研究主題作為交互檢核與驗證。向參與客家書院活動之學員發放問?調查,分析學習成效及滿意度。以深度訪談為核心研究方法,以開放式訪談,採質化資料分析—MAXQDA 軟體的應用,分析訪談資料,以獲得可靠貼近真實的結論。深入瞭解公私協力的理念與現況,關切客家書院未來方向及願景。研究發現:平鎮客家書院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的發展分為四個面向,一、政策組織面:(1)推動客家公共政策,必須具有公權力、政治力。(2)組織間有共識性,責任心、及強烈使命感,才能創造共贏。(3)組織間應具規範法制化、角色應具責任確認原則。(4)運作應確實達到資源整合、跨部門協力合作,自主專責能力。(5)慎選具有執行能力、財務透明、使命必達之合作單位。二、實際執行面:(1)執行上的困境:經費困窘,領導者心態或更迭、推動政策無法延續,師資不足。(2)協力執行的成效。(3)朝經濟力、推廣力、及影響力而努力。三、社會回應面:(1)深獲社會認同及高度肯定(2)注意因素及改善方向。四、發展願景面:(1)公共性、現代性、及創新性。(2)在活動設計上具建設性及教育性;有深度、有廣度。(3)多元性、普遍性、全面性、永續性、結合地方?業發展(4)、善用公私協力的功能。(5)設定近程、中程、長程性目標,以文化貢獻回饋社會。 關鍵字:公私協力、客家文化、客家書院 劉銀丹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399 100年 家族、茶廠與地方派系:以苗栗縣獅潭鄉北四村為例之探討 本文以「家族、茶廠與地方派系:以苗栗縣獅潭鄉北四村為例之探討」為題,以清末開墾獅潭家族為研究起點,探究地方家族發展、地方產業、地方派系之間的面貌。首先在清領時期,獅潭豐富的山林資源,吸引著開墾者不畏艱辛前來開墾,早在大批漢人開墾獅潭之前,就有一批後龍新港社人和漢人已先行開墾獅潭,與泰雅、賽夏族分別盤據獅潭,之後政策與樟腦之利吸引大批漢人開墾,其中以黃南球、劉緝光最為著名。清末到日治時代,領導獅潭的黃南球、劉緝光家族在事業重心轉移外地後,只留下少數後代在獅潭生根發芽,此時樟腦市場萎縮,產業轉換為茶產業,提供其他家族發展機會,其中黃棋信家族後裔黃天生族人,為維持家族勢力,採用雙軌經營方式,除配合產業轉換開設茶廠外,也積極投資在地方政治上,獅潭「黃家幫」之名也因此不徑而走,獅潭鄉也曾因此被外界冠上「黃家鄉」的名稱,在民國八十年代茶產業萎縮後,依然能靠著地方政治勢力,在黃家鄉稱號中風光多時。茶產業市場萎縮後,兩股外來政治勢力依賴地方菁英快速深入獅潭,這提供獅潭人另一個投資的方向。雖然外來政治試圖藉著地方勢力由上到下控制地方社會,然而地方人民卻仍遵循著長久以來的地方生活方式來決定地方政治勢力,因此在推選候選人時,外來政治勢力不得不尊重獅潭人民的決定。獅潭人民一再強調派系對立的問題只出現在少數人身上,事實上獅潭人早已為了生存而被地方派系影響,而這也只是人民為求生活而產生的結果,也許在未來某一天,當地方政治勢力對人民而言已不是唯一投資時,獅潭的地方社會也許又呈現另一種光景。 關鍵字:家族、茶產業、地方政治、獅潭鄉 黃郁舒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100.6 4
61017400 100年 乙未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 1894 年至1895 年間,肇始於朝鮮東學黨事件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取得勝利後,於簽訂馬關條約時確定了臺灣割予日本一條。此後,5 月間日軍前往接收臺灣時遭遇了反對割臺的臺灣官民的抵抗。這是場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日戰爭,一般稱之為乙未戰役。居住於桃竹苗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對於日軍的據臺有著不同的肆應態度。南進的日軍在桃竹苗地區遭逢客家義民軍激烈的抵抗,相對於客家人抗日的態度,閩南人與原住民卻選擇順從的態度。造成各族群間肆應態度的迥異,這可說是深受自清代以來的在臺經濟活動模式與族群關係的影響所致。本文以族群關係的角度觀察,在1895 年乙未戰役中無論是客家人抗日或是閩南人及原住民順日,都與藉此確保自身的既得利益有關。換言之,乙未戰役不但使異民族日本成為臺灣新的統治者,也反映了臺灣內部各族群的立場以及利益。 關鍵字:抗日運動、乙未戰役 吳昭英 國立政治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 99.7 4
61017401 100年 臺灣客家納骨葬法與墳墓體系 臺灣客家勤於祖墳的祭掃與維護,這樣的風俗慣?雖然有?自於葬俗與風水操作,乃至殯葬改革與審美意?的影響,但是應有必要回歸到挖壙掩土、格局配置、?面繁飾等以澤枯骨及堆土為記的墓作葬法上,給予??「墳墓」與「安葬」此一主題的?解。本文將?傳在臺灣客家地方的墳墓、葬法與墓作,進?現地調查資?為主的及相關文獻與近人著作為輔的研究,並?解其長期存在的意義。基於掩土安葬與遷改葬的需求,而被應用且盛?在臺灣客家地方的眾多傳統墳墓,本文針對此一回應納骨葬俗的?傳物(?berlieferung/Tradition),進?探究進而在保存意?與眾多墳墓之間的?繫關係上給予整體的?解。?述架構上,在第一章緒言中?明研究對象、方法與?述架構,第二章就安葬思想與傳統墳場擇址經驗的普遍性概?,先?從文化脈絡上進?回顧與一般認?。其次,針對墓作技術的多樣發展以及與藏屍納骨作業與葬俗的?繫,在第三至五章中分門別?的從地表下的挖壙掩土、地表面的格局配置、與地表上的景觀?面等三方面,將實務所需的墓作應用之脈絡乃至現況,經由掩土、格局與?面等墓作的特徵與生成背景、墓作技術與表現、在臺灣客家地方的衍化?況加以梳?。然後,在第?章中通過臺灣客家墳墓的維護經驗、與時俱變的風俗、墳墓?型與分化等動態經驗進?瞭解。最後,在第七章中以納骨葬法為基礎的經由整體指認客家墳墓的體系、墓作應用、多種典範與文化焦點,並對臺灣客家墳墓體系所運作的?續性的晉級過程,及其?傳至當代與適用的發展給予敘述。臺灣客家是藉由藏屍納骨的墳墓應用、興築與反覆的修護或遷改建的墓作,從實務上回應厚葬傾向與重視先人枯骨保存的葬俗傳統。也能適時的與適地的以舉凡「晉塔」、「陰塔」或「家塚」、火化土葬及講究彰顯祖德的繁飾巧作等新作法,以及「大?」(初葬)、「寄巖」、「吉墳」(正式墳墓)、「陰塔」等因應遷改葬俗的墳墓?型與應用,回應葬地?足與墓而會族的社會需求。據此長期?傳於臺灣客家地方的此一特定事物或文化焦點(cultural focus),眾多的臺灣客家墳墓並?是無關?的集合排?,而是將客家遷改葬俗與地方性墓作供應給予?繫的一?續性(continuous)的或接近風俗稱之具晉塔意?的整體關係,在客家地方上形成具特殊性、地方感、持續應用的、以及被眾多祖墳的後裔所認同的文化?傳現象與文化景觀。 【關鍵詞】:墳墓、葬法、客家、納骨、體系、風水 廖倫光 中原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98.6 12
61017402 100年 從族群關係看清代臺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 以往,北臺灣客家史常被視作「鐵板一塊」地論述,而其論述焦點之一往往也著重在枋寮義民信仰,此或會使人以為北臺灣客家人都崇敬義民信仰。然本文從清代北臺灣族群關係史角度,提出以下觀點:一、 苗栗義民廟歷史幾與新竹枋寮義民廟同樣悠久,然今日其祭祀圈卻僅三里大,並未如枋寮義民廟般發展為當地一大區域信仰,其主因與清代苗栗堡境的閩客械鬥風氣不發達有關。清代苗栗堡境西側的「北大肚山系」,與東側的「關刀山山脈」,對於當地族群關係演變的意義,在於「北大肚山系」山勢雖不如「關刀山山脈」般險峻,但該山系卻相對使苗栗堡客、閩兩族群的接觸機會,未如枋寮義民祭祀圈十四大庄,或中港堡、吞霄堡、「南桃園東側」等地區來得多,故不易使苗栗堡的客、閩兩族群,發生大規模接觸與衝突的機會。這也造成清代苗栗客家人的族群意識,在林爽文事變後百餘年間,隨世代交替而逐漸降低。是故苗栗義民信仰並未同於枋寮義民信仰般,有因為閩粵械鬥氛圍較濃厚的歷史背景來發展「區隔粵閩」、「強調粵人忠義精神」之族群認同符號,而成為一大區域信仰。二、 在清代苗栗義民信仰中,有一重要制度為「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制,其為清代苗栗地方人士,可藉由出資金來加入「苗栗義民祀」會友,且其會友身分不但可世襲,百餘年來又不斷有新會友加入,最終成為清晚期的「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制。又「327 會友」制,並沒有歷史需求發展為「區分會友間階級高低」,與重視「神牌位序差異」之模式,「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都在該廟左偏殿,以一面木牌陪祀,即可代表清代苗栗義民廟「327 會友」在該廟信仰者心中之歷史貢獻。此外,苗栗義民信仰也主祀真正殉難於林爽文事件的「義士眾姓諸公」、淡水廳幕僚壽同春、與淡水廳同知程峻之模式,也是不同於枋寮義民信仰之處。三、 清代苗栗堡西境地勢較為高聳的「關刀山山脈」,在清中期時,隘線分佈於此山脈西麓,故當時該山脈尚是非常重要的「區隔漢原」之地理形勢。但約在清中後期之際,因苗栗客家人往東越過該山脈開墾樟腦利益,也使「後龍溪上游區」,即今獅潭鄉與大湖鄉等地,最終成為客庄。而其中較重要的漢人拓殖勢力,有獅潭、南湖等庄的黃南球勢力,與大湖吳定新家族勢力,以及拓出桂竹林一帶的劉緝光等勢力,而「後龍溪上游區」有無義民信仰,也與這三勢力分佈有關。清晚期的黃南球,其前半生經歷較少與苗栗堡有淵源,?與枋寮義民信仰分佈區域較有關係,故黃南球拓殖出獅潭與南湖二庄後,也在二庄各置一間義民廟,其皆分香自枋寮義民廟,以祀奉死於漢原械鬥的骨骸。而清晚期吳定新家族勢力,雖也為大湖庄帶來義民信仰,但其他大湖庄民不見得都信之。故清代大湖庄民初建大湖義民廟時,很可能已被該庄人視為陰廟,而將該廟設在遠離大湖庄市街中心外的「下坪仔」。又該廟石製主神牌,同時書寫「萬姓同歸.褒忠義民」,是雜揉了枋寮義民信仰,與漢人社會常視為「陰廟」的萬善爺性質。大抵而言,「後龍溪上游區」的獅潭、大湖、南湖等三間義民廟,是?應清晚期當地漢原關係緊張下的歷史產物,因此也在清代北臺灣族群關係史的意義上,與本為區隔閩粵為主的枋寮義民信仰有所差異。四、 枋寮義民信仰乃清代嘉、道以來,竹塹當地「城╱閩」與「郊╱粵」的閩粵械鬥風氣下之產物,「郊區」的枋寮義民祭祀圈內之粵人,係藉此突顯「粵人忠義於朝」精神,期盼朝廷能對當時弱勢的臺灣粵人聲張正義。而約自嘉、道以降,枋寮義民信仰祭祀圈的粵人,又逐漸透過枋寮義民信仰十四大庄制度,讓該區粵人能被組織於各大庄的公號頭家,與枋寮義民廟方各大姓家族之領導下,以凝聚共同的粵人族群共識與力量,來與淡水廳政經中心在的竹塹城閩人相抗衡。而清代北臺灣閩粵械鬥同樣激烈情況者,至少尚含「南桃園東側」與清代中港堡境內之客庄。可是「南桃園東側」與清代中港堡客家人,一開始並未出現特別崇敬義民信仰的氛圍,至少在中港堡的頭份義民廟方面,該廟乃遲至清代光緒11-13 年左右,才由當地客家人自枋寮義民廟分香引進。清代頭分庄客家人引進義民信仰的歷史背景因素之一,自與從嘉、道以降的閩客械鬥風氣氛圍有關,然其引進之時間點之所以遲至光緒朝,則是與金廣福勢力拓墾大隘地區成熟畢,使中港堡與竹塹「郊區」兩地粵庄交通風險相對降低有關。關鍵字:清代苗栗、族群關係史、客家義民信仰、北臺灣客家史、桃竹苗地區、區域史個案研究 張正田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9.7 12
61017403 100年 臺灣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及其圖像視覺之研究 提起美濃即聯想到油紙傘,「美濃油紙傘」已成為美濃的另一個連結代號,近年來因工藝藝術逐漸受到重視,使得油紙傘演變為美濃的工藝藝術標章。政府一直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文化保存最更價值之所在乃在於永續發展,台灣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具更濃厚的人文意涵,是一項很特殊的傳統文化產業,引發本研究探究動機。 本研究以美濃油紙傘為探討研究主軸,研究重點乃在於了解台灣客家美濃油紙傘的文化意涵與圖像傳達意涵、發展演變與製作技術之演進、色彩表現與傘陎圖像視覺設計、油紙傘的圖像彩繪表現及油紙傘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採用內容分析法、田野調查法與訪談法,經由文獻探討整合資料,實地訪談美濃專業畫傘師、經營油紙傘產業的業者及相關專家,並透過田野調查深入美濃鎮,實地拍攝美濃油紙傘傘圖共140張作為本研究之樣本圖,進行質性的研究分析與?化的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油紙傘的贈與,象徵團圓、圓滿、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等文化意涵,其傘陎圖像傳達意涵也大部分與傳統文化更非常密切的關係,如牡丹代表富貴卲祥,梅花象徵梅開五福,都是傳統文化的代表意象。油紙傘由早期的遮風避雨的實用?能,轉型為文化創意(藝術)產業,製作技術也更所變革。美濃油紙傘之傘陎色彩以茶色為最多,呈現出古色古香韻味,油紙傘傘陎手工彩繪各種圖像,已是現今美濃油紙傘最常用以表現的形式,其中以中國傳統繪畫的「花卉」彩繪圖像及具更美濃當地文化特質的「美濃地景」如菸樓、敬字亭、東門樓、中正湖等彩繪圖像最為欣賞者或收藏者所喜愛,它們皆能傳達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之特色。油紙傘畫師創作的圖像元素大部分仍依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其中以花卉圖像彩繪較多,圖像彩繪技法以寫意彩繪為主。客家美濃油紙傘在美濃生根發展,帶給美濃人及台灣客家油紙傘文化近百年的生命史,是文化商品、工藝、藝術等的綜合產物,它也是美濃具更其獨特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結果期可供後續研究者或設計師在從事美濃文化創作與研究的?考題材,亦期望藉由本研究思考鄉土傳統文化之關懷,喚起再一次重視與珍惜可能隨時失傳的鄉土文化產業。 關鍵詞:美濃、油紙傘、圖像視覺、文化創意產業、客家文化 林宥涵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100.6 4
61017404 100年 臺灣六堆客家地區三獻禮儀式之研究 客家人為漢民族支系,自古以來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且具有重禮、敬神、崇祖的特質,舉凡喪葬、歲時節慶,均有大小等級不同的祭祀活動。幾千年來,祭祀活動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撫慰了人們不安的靈魂。故客家先民自原鄉渡海來台時,也將其傳統的祭祀模式與信仰延續到台灣這片土地上。這些祭祀活動的進行大多有一定的禮儀形式,其中以三獻禮儀式的使用最為頻繁。因此,本研究以六堆客家地區的三獻禮儀式為主,研究內容共分五章:第一章在探討前人的研究成果與釐清研究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從經史籍中追溯並探討三獻禮的淵源與流變以及其對客家族群的意義,研究得知三獻禮源自周朝古禮中的「三獻」儀式,以初獻、亞獻、終獻等三次進獻為主軸,自漢代以來,一直作為國家祭典的主要儀式。「三獻禮」一詞最早見於《隋書》,書中記載後齊時已有「三獻禮」名稱的出現,降至明清,三獻禮的使用除作為官方祭祀禮制外,更深入民間,成為敬天崇祖、祭祀鬼神的主要儀式。第三章與第四章則分別從台灣六堆客家聚落中歲時、慶典與喪禮儀式等祭祀活動所使用的三獻禮儀式進行觀察研究,除了將儀式的進行加以記錄整理,並把現場空間佈置繪製成圖,使三獻禮儀式能做一完整呈現,章節末尾還試析其與古禮之差異性。第五章則是本研究的結論,研究結論發現:六堆客家地區所使用的三獻禮確實淵源於中原古禮,相似度高達七成以上,但因年代流傳久遠、行禮的禮生師傳背景等個人因素以及佛教、道教文化與閩南習俗等外在文化因素的影響,使得三獻禮的儀式產生歧異。然世代的交替與耆老的凋零,傳統的三獻文化正逐漸流失中,如何將此儀式文化保存與傳承下來,期盼未來能有更多熱心於客家事務與文化保存者參與推廣三獻文化,使三獻文化得以保存與流傳。 關鍵詞:客家、六堆、三獻禮、喪禮、祭禮 廖聖雲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98.12 5
61017405 100年 祭祀社群、儀式與祭品-平鎮東勢建安宮個案分析 本文從平鎮市的歷史發展與信仰分布為起點,了解東勢建安宮在當地特殊重要性,並透過東勢建安宮的源流、組織、例年性祭祀活動,以及盛大的開漳聖王聖誕神豬神羊敬獻活動,進而詮釋出東勢建安宮的祭祀社群的特徵。經由實地參與準備工作,從東勢建安宮開漳聖王誕辰六年輪值的豬羊敬獻過程,詮釋輪值區的居民,如何在豬的飼養、閹割、比賽、敬獻、獻祭到分福的圓滿反覆過程,以豬為象徵物,讓敬獻者能調和他性格中的矛盾成份,獻祭了自己的心,達到了「和解」的狀態,透過豬的導引,把飼主、家族、廟宇、親戚與鄰居之間完成社群建構歷程,並經由廟方例年性的工作、輪值者祭品週年性準備,所架構出的時間文化基礎,讓飼主不僅在日常生活時間與神聖時間做最佳的調和,發展出體驗時間的重要性,跳脫個人與廟宇分別,交互融合而產生新的時間性循環。 關鍵字:平鎮、東勢建安宮、神豬、獻祭、祭祀社群、開漳聖王 曾齡祺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98.6 4
61017406 100年 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在以往漢番關係的?述?,熟番與漢人接觸以後,熟番向?被認為「漢化」於漢人社會而消失。其實?然。以竹塹地區的竹塹社??,乾??間設?的「采田福地」,一直以?透過每?儀式祭典的舉?,?維繫竹塹社自身的族群認同。日治時期,竹塹社成?祭祀公業組織,從中所衍生出?的派下員,使得竹塹社後裔的認定有?依據。竹塹社與漢人的接觸,並沒有因為「漢化」而消失,而是以「客家化」的形式,生活在這個社會。在個案的選擇上,本研究之所以以竹塹社七姓?面的錢皆只派下做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由於錢皆只派下,自乾??間起,?長期擔任通事、土目與屯務要職;日治時期,還曾擔任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管?人。這是竹塹社的?史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家族。另外,官方檔案與?約文書,均有許多關於錢皆只派下的史?,但學者對於這個家族的研究,卻並?多;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族群分布方面,竹塹社所在的竹塹地區,自雍正?間起,清廷鼓?漢人前?開墾以後,?有許多粵籍墾民?到這?從事開墾工作。這些粵籍墾民除?向竹塹社請墾土地,同時也教導竹塹社學習漢人的耕種技術;在雙方各方面長期的接觸下,促使竹塹社逐漸走向「客家化」。?管是文化、風俗習慣、信仰、語言…等各方面,均與客家人無?。所以,由於竹塹地區為全臺最多客家人的地區,而且仍然能夠透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竹塹社後裔;使得「熟番客家化」這樣的族群現象,也就因此在竹塹地區最為顯著。 關鍵字:熟番客家化、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竹塹地區、文化轉變、認同變遷 廖志軒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6
61017407 100年 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 ?部臺灣?市場的通?、產品販賣權通常受洋?、?商所操控的產業結構,當市場轉變或新的?產品出現,使得原先位居生產、製造為主的客籍製?業者,特別是製?工廠,其得以有新的機會,在某些資源與條件許可下,另外成?一個?同台??商組織的製?公會組織。在?部臺?演進的?史過程中,整個生產、製造、銷售的垂直關係上,曾有過?同族群分工模式,亦即生產、製造集中在客家地區,而銷售市場中心則集中在大稻程的福佬籍的?商。位於客家地區的同族群的製?業者,包括?廠與?農,在?同時期有?同程?與範圍的族群資源與族群網絡被拿?使用。雖從現今?看?廠間並未有很明顯的族群因素作用其中。族群性變得重要是為?與台??商有區隔,因此使同族群身分與社會位置結合,亦即他們皆為「做?」者的認同,在種種條件許可下,得以團結在一起的而發揮??的組織。另外,透過?部?產業案?中,本研究重新檢視客家族群經濟中「保守」特質,並?是一個予生俱?的特質,從在台??史發展?看,這群客籍業者而是在有限資源與環境所展現出?的經濟?為特質,其經營保守性格也是反應其在社會階級的邊陲位置。 關鍵字:客家?產業、台灣區製?工業同業公會、製?業者、族群性、保守性、邊陲位置 徐幸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1 4
61017408 100年 〝客家花布〞?〝臺灣花布〞?的設計文化現象研究 有著艷麗的色彩以及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它是台灣花布,更是台灣人共同的視覺文化記憶,陪伴無數的人童年時的回憶。近年來台灣花布被廣泛運用在客家文化活動上,因此轉化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言意象,透過文化的轉借運用再次成為當下流行的文化特徵。本研究首先從歷史學研究的角度,探討花布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轉換、融合以後,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言意象,並以訪談法來實際採訪台灣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布藝術家,對有花布的歷史及應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花布受到外國的文化影響,產生新的混種文化設計,在此將台灣的花布設計與歐洲1925 年的裝飾派藝術(Art Deco)時期的布料,以及現今的布料設計圖騰,做資料交叉分析及比較,並提供後續文化設計及發展上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理論上,使用混種理論(Hybridity)和拼貼理論(Bricolage)。透過混種理論可以分析出台灣目前的花布設計,受哪些外來文化的影響下,混種後產生現在充滿獨具台灣特色的花布視覺意象。接著運用拼貼理論探討花布的視覺設計,從中研究出台灣花布究竟透過哪些不同文化,進而交融誕生出現今的布花圖案。期望經由本研究,可將台灣花布的集體記憶和過去的情感做視覺圖像分析,並且做為設計師在未來設計時的參考及依據,讓代表台灣的花布視覺圖像有更好的延伸及發展,進而轉換成能夠代表本土特色的表徵。 關鍵字:文化的轉換與借用、台灣花布、歷史學研究、現象圖視學、混種理論、拼貼理論 陳右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100.6 5
61017409 100年 苗栗縣國小舞龍運動的傳承、轉化與創新推廣 本文以苗栗縣國小為研究對象,以舞龍的傳承轉化與創新推廣為研究主題,探討舞龍從融入民俗儀式的節慶活動舞台,進入配合競技規則的運動賽事場域。舞龍是如何導入國小校園、過程轉化、創新及擴散推廣;舞龍在苗栗的多元活動,是否與客家文化有關連等內容。筆者從事苗栗縣國民小學的舞龍訓練,對舞龍的教育推廣,有長久的參與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首先透過文獻回顧,解析客家文化與舞龍的關聯性,再透過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探討家長、公部門、校長及學校舞龍教練,在舞龍運動推廣過程中,如何形成競技龍的交流往來網絡;分析舞龍競技在學校推展擴散的進退成敗情勢,以及不同接納者各自抉擇考量的過程與影響因素。本研究的結果如下:一、舞龍在苗栗的發展,是從漢人舞龍燈的傳承中,逐漸變異成苗栗火旁龍,在公部門經營下,加以行銷與推廣,建構出火旁龍與客家庄的關連性,成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二、童年「迎龍」的記憶,配合公部門的經費支援,啟動苗栗校園舞龍的推動種子,透過教育圈凝聚的推動團隊及成立學校藝團的動機,建構苗栗國小的舞龍網絡,讓舞龍得以在苗栗的校園、區域到國際進行不同層次的創新擴散。三、舞龍的發展逐漸從神聖走向世俗化:隨著校園競技龍興起,讓具神聖性質的瑞獸神性、點睛祭祀、糊龍禁忌及儀式性動作…等的傳統龍,變成結合舞蹈、體操、國術與舞龍的複合型體育競技,讓舞龍變成精緻化及藝術化的體育項目。四、苗栗縣校園舞龍的擴散優勢在於擁有熱心舞龍活動的教育團隊,及願意提供舞龍展演舞台、經費及創新機會的公部門。整體而言,舞龍的擴散困境則需透過公部門的資源統整、學校舞龍團隊的技術傳承、體育大學的教材研發與師資培訓,及舞龍協會的目標整合等因素才能克服。 關鍵詞:民俗舞龍、競技龍、體育、運動、苗栗火旁龍 徐國寶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5
61017410 100年 「六堆鬧熱季」-六堆客家文化創意設計 台灣是多元種族融合的地方,政府近幾年大力推廣各項地區性的文化創意產業活動來振興地方經濟,各地區的文創商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本創作研究為將六堆客家文化特色,除分析相關文獻、影像記錄之外,同時以客委會大力推廣的成功的案例「客家桐花祭」做個案研究分析,了解該活動的特色、優缺點,六堆是台灣客家的發源地,南北客家生活文化因時間、地域因素逐漸發展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在創作研究上除了突顯客家文化風貌之外,也要呈現六堆客家文化與北客家風貌之差異處,區分本創作研究活動與客家桐花祭不同之特色印象。本研究創作目的為1.瞭解六堆客家文化,建構六堆文化特色,突顯文化價值。2.創作六堆客家文化活動,並規劃活動識別、活動海報、活動文宣,塑造南部客家文化新形象。創作歷程以六堆各個鄉鎮風貌進行分析,從中尋找六堆客家文化特有元素,訂定「六堆?熱季」做為此文化活動的名稱,將整理所得之特有元素融入活動識別設計與海報的創作。研究範圍限定在六堆鄉鎮, 位置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創作成果以平面方式呈現,然而「六堆鬧熱季」之行銷推廣成果與活動內容設計則不在本研究範圍。綜合本創作研究與相關文獻分析後,提出以下結論: 1.以客家意象做為創作題材才能展現客家特色。 2.運用客家特有意象所呈現的文化創意商品才更具特色。 3.創作技法融合客家文化元素,更能突顯客家形象。 4.經文獻與資料整理之意象,可供未來研究與文創商品作創意參考。在研究創作之後體認到六堆客家文化的推廣必需突顯獨特風貌,才能讓客家文化能延續、壯大。 關鍵詞:六堆、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視覺設計 謝易?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99.7 4
61017411 100年 徐松榮及其客家風格音樂作品之研究 一、徐松榮的創作具有濃厚的鄉土風格研究中發現徐松榮之客家音樂作品,具有濃厚中國五聲音階的元素。研究中並發現松榮之客家音樂中,使用了其特有的作曲法,即將西方音樂手法或流行音樂的手法內化成客家音樂風格的技巧。此外,論文中參考了徐松榮之作品目錄手稿,將徐松榮之音樂創作一一羅列並分類製成表格。 徐松榮本身為道地的客家籍音樂家,對客家音樂的風格韻味能掌握得恰如其分,徐松榮為文中表現出憤慨與求好心切的態度,也不斷直陳他對客家人漠視自己文化的痛心。由此我們不難觀察出他對客家文化傳承之憂慮,而這應也是他創作客家歌曲不遺餘力的主要原因。 二、音樂家之作品風格型態與社會文化之間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本論文研究中找出徐松榮之作品風格型態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其中包含作曲家本身積極參與社會團體的活動之情形;徐松榮以樂會友及與藝文界的互動;為了推廣兒童音樂教育,大量創作合唱/直笛/兒童樂隊的樂曲。透過生命史的探究,我們除了可以在音樂作品中認?音樂家,更可以透過音樂家的生命史與當時的文化脈絡聯結。 江怡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教學碩士班 98.11 6
61017412 100年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年鑑學派Braudel強調亙古時間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性,因而提出長時段「結構」、中時段「趨勢」與短時段「事件」作為探究歷史發展的幾個概念。本文即是以「結構」與「趨勢」作為立論基礎,探討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進而歸納出四個發展分期:「流域拓墾時期」、「開港通商時期」、「縱貫鐵路通車時期」、「輕便軌道貫通時期」。 自然地貌存在已久,人類生存於自然之中,必然得面對地貌所產生的種種限制,以年鑑學派Braudel的觀點,即是長時段「結構」;而清朝日治兩個時代的交通情況,則具有時代的「趨勢」性。鳳山溪亙古以來的河川特性,以及流域的地形樣貌,對於津渡、港口、古道、官路,以及日治時期的輕便軌道、汽車路線,產生結構的限制,而交通除了遵循結構進行發展外,還有「突破結構限制」的功能,進而使鳳山溪流域聯外與內聚的交通網絡得以成形。 關鍵字:年鑑學派、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 徐于舜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9.6 4
61017413 100年 金漢柿餅文化產業園區經營策略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探討金漢柿餅的經營現況與經營策略,並作經營策略分析,針對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作為金漢柿餅未來經營策略與環境規劃的參考方向。在文獻探討上分別從?柿子與常民生活關連性、文化產業的內涵與意義、休閒農業的?能與價值、企業經營策略相關學理、休閒文化農業企業化經營策略分析模式等五大陎向來著手。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深入訪談法?實地到金漢柿餅作深入訪談,以文字、錄音、錄影方式紀錄該研究對象,作結構式的訪談,以瞭解金漢柿餅的發展歷史與經營策略。 二、關鍵成?因素探討?採用關鍵成?因素找出金漢柿餅經營成?之道。 三、採用休閒文化農業經營與管理中的外部環境分析與內部資源分析模式,來分析金漢柿餅之經營策略。 四、根據外部環境分析與內部資源分析結果,採用SWOT分析法歸納出金漢柿餅各項表現,以作為金漢柿餅未來規劃與運作方向之參據。 依據研究目的,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一、金漢柿餅園區的經營可分為經濟陎、知識陎、藝術陎三種。 二、金漢柿餅的成立,並不是在於利益而已,除了有追本溯源精神之外,亦致力於柿子文化的推廣。 三、探討出金漢柿餅經營關鍵成?因素有下列四點: (一)具備柿子專業知識與表達能力,經由教育解說方式來讓遊客認識柿子。 (二)著重在柿餅產業的發揚與推廣,不以利益為前提,善盡社會責任。 (三)以服務的客人的心態為出發點,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四)具有前瞻與創新精神,將柿餅函工製造由一、二級產業轉向三級產業。 四、經由經營策略分析,擬定金漢柿餅未來經營策略,主要可朝四大陎向去著手: (一)行銷策略的函強。 (二)民俗藝術的導入。 (三)產業觀光與社區總體營造。 (四)休閒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休閒農業、文化產業、經營策略、柿子、柿餅 黃慎智 國立臺北大學 民俗藝術研究所 100.6 5
61017414 100年 香茅產業的興衰與發展-以苗栗縣大湖鄉為例 本研究透過「產業變遷」、「族群分工」、「市場交易」、「轉型經營」四大主軸探討香茅產業,透過歷史文獻蒐集及訪談法進行研究;以創新擴散理論,論述香茅從引進至擴散的過程;透過鑲嵌觀點,探討客家人在香茅產業中角色功能所形成的關係與特色;並以市場理論分析國際市場下的香茅產業及其交易行為;最後論述現階段香茅產業的轉型經營。 本研究發現在香茅產業中的勞動情形,因區域條件的差異,區分為自己搭建香茅寮焗油的家戶生產及委託香茅油蒸餾工廠焗油。香茅產業的族群分工,在傳統家戶生產上,山區為客家茅農雇用學老雇工,平地一帶多為客家族群彼此換工;而委託工廠焗油,則是雇主與雇工皆為客家族群。 香茅油的交易方式表現出客家人從事香茅產業的交易特色;產地市場,以現金交易、寄存方式、香茅油抵借款三種交易方式;批發市場,分現貨及期貨交易。香茅油交易不需明訂契約即可成交,茅農以寄存方式販賣香茅油,產地油商則將事先購得的香茅油,待價高時再行賣出,倘若交易量龐大又未能清楚掌握價格趨勢,可能導致產地油商的經營以倒債收場;因此香茅交易是具有風險的經濟行為,而客家人表現在香茅產業的經濟行為,非如一般傳統對於客家族群的論述—保守、傳統。 因特殊的交易方式以及香茅油期貨買賣,導致香茅油市場紛亂,使國家選擇介入市場;在市場穩定時,透過政策獎勵香茅產業;當市場不穩定時,藉由補助措施,平衡香茅油價格。在1950、1960年代,臺灣的香茅油約占國際市場總供應量的百分之七十,在國際市場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國家試圖扮演穩定市場的角色,然而處於生產底層的茅農,對於政府的獎勵及補助措施感受並不強烈。 香茅產業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光,1968年人工香料的開發,導致傳統香茅油的產製逐漸被取代,現階段香茅產業的經營透過轉型、觀念的轉換,將原有的產業文物進行改造,將客家元素融入轉型經營;業者透過重建香茅寮、焗油故事的傳遞、導覽解說、體驗焗油的勞動情形等轉型經營,延續現存經過時代變遷與經濟淘汰而留存下來紮根於地方的香茅產業。 關鍵詞:香茅產業、客家族群、族群分工、鑲嵌、轉型 邱嬿誼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1 6
61017415 100年 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 自古以來,飲食一直是人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食,最基本的功用就是在延續身體機能,除了食用的功能外,食物背後也隱藏了不同的象徵及意涵,通常最容易辨認的是屬於不同國籍或是特定族群的料理,在食用的同時,我們也無形中進入該飲食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而在大陸地區的「擂茶」即是一種流傳悠久的飲食文化。本研究蒐集了擂茶的相關文獻資料,以文獻來看,大陸地區的擂茶與臺灣的客家擂茶,最明顯的差異性在於對於擂茶的稱呼,大陸地區是以區域性來命名,而臺灣則是標示著族群飲食的特色。在相較之下,關於擂茶的的內容及材料部分也是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透過文獻的蒐集,比較不同地區的擂茶內容及形製,以及實際訪問臺灣保有擂茶文化的家庭,梳理出擂茶在家庭中的飲食記憶的變化以及擂茶的轉變。自1998 年開始,在地方產業、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以及社區營造等政策的興起,在家庭中的擂茶被搬上客家飲食文化的舞臺,透過消費行為的模式成為「客家擂茶」。從本研究的觀察中,擂茶到客家擂茶,擂茶飲食文化流傳與轉變,呈現了客家擂茶在地化發展的面向,而這個流變也一直在持續運作當中。 關鍵字:飲食文化、集體記憶、客家擂茶 黃智絹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5
61017416 100年 苗栗公館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在臺的拓墾與發展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一個小地區家族的發展歷史,透過對一個小家族的研究,瞭解臺灣地方一部分的發展陎相,也是累積臺灣史研究資?的一項基礎工作。 本論文所探討的家族為公館泥坡子地區的陳立富家族。論文之重點將著重在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陳氏家族的遷徙歷史,主要分布於第二章及第三章;第二部分為陳氏家族定居於泥坡子之後生活發展,主要分布於第四章及第五章。 泥坡子為今苗栗公館仁孜村的一個土名,在附近有一個叫做「陳屋(陳莊)」的地名,居民主要為陳姓,多是?自於廣東陸豐的陳立富家族。陳立富家族原是居住於惠州府陸豐縣的客家人,在清付雍正年間渡海?臺尋找新的生活空間。?到臺灣之後經由梧棲港登陸,初在沙鹿拓殖,後因林爽文事件而遷離沙鹿地區。在臺歷經兩次遷徙終於在嘉慶年間?到泥坡子地區,此後至今約兩百年的時間尌在此地生活發展。 除了對土地開墾的描述,也探討陳氏家族是如何在公共事務的?與上與地方建立關聯。家族是個人於社會生活最重要的支持根本,而家族要能繼續發展,有賴家族成員有共識地共?維持。為了維持家族的凝聚?,最敧遍的尌是透過族譜的修訂、宗祠與祖塔的建立,以及一般客家族群大多會成立的嘗會組織運作,?連繫宗族情感、維持家族?量。除此之外,陳氏家族在臺定居之後的這兩百年期間,也曾返回原鄉硜仔樓祭祖,並協助原鄉宗親重修祖祠與祖墳,與原鄉宗族的多次連繫實為泥坡子陳氏家族的一大特色,將在本論文章節中詳細敘述。 本論文除了族譜及僅存不多的第一手資?之外,也輔以耆老訪談方式補充家族歷史的闕漏部分,並佐以現有的文史資?如清付時期《淡新檔案》或古文書,以及日治時期整理的《土地申告書》等官方資?,?證實家族歷史的真實性。盼能以家族史的研究結合地方開拓歷程,對於臺灣史發展能有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 關鍵字: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客家、嘗會、土地申告書 陳嬿羽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100.6 6
61017417 100年 客家民俗節慶的蛻變:以臺中東勢新丁粄節為例 本文透過參與觀察及非結構式訪談,及以問卷調查方式,對於東勢新丁粄節活動作脈絡式的研究,研究設計以東勢新丁粄文化歷史進化軌跡及傳統與現代的轉化為主。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導論,敘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對於研究的方法、架構、研究範圍及研究所遭遇的限制作概要性的敘述。第二章文獻探討,本文從有限的文獻中,應證東勢新丁粄節慶文化的歷史進化過程,探討新丁粄文化與當地區域祭祀圈的連結關係。第三章論述「新丁會」的祭祀組織,及趣味性的「賽丁粄」活動;從早期、中期到後期,從傳統到現代作一完整敘述。第四章則論述傳統的地方節慶活動,在公部門政策引導下,主導地方活動的進行,透過實證調查來分析,分別從文化、社群、經濟、政策各項層面,剖析東勢新丁粄的變與不變。第五章則對本文作一個總結與建議。研究發現,東勢新丁粄節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轉變當中在文化層面上,仍保留純樸的敬天地、崇自然、重人倫的精神。社群層面上則顯示出本項民俗已由個人領域走入社群的共同參與。經濟層面上,活動在知名度的提升後,所帶來的人潮商機,讓當地產業經濟明顯活絡。在政策層面上,因為公部門的參與及重視,讓客家文化與產業聯結,在地資源與傳統資產,藉由文化經濟發展的概念,透過具體商品行銷與意義的論述,呈現客家文化符號建構與體驗,但同時也因為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導致文化節慶活動的現場成為政治人物的宣傳舞台。 關鍵字:儀式、新丁會、祭祀圈、賽丁粄、政策行銷 魏瑞伸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418 100年 浮羅山背的豆蔻產業與客家族群 檳榔嶼在1786年正式訂約讓與英國,在1796年到1802年間,以及1810年到1816年間,英國人兩度佔領了?時所謂的「香料群島」;就在這段期間,豆蔻樹被引進到馬來亞,最初就是傳至檳榔嶼,並獲得大規模的種植,也因為栽培有方而有大量的收成。 檳榔嶼的山上─浮羅山背(Balik Pulau),在這個聚落中聚居於此的大多是客家人,他們多務農,種植各式常見的作物,然而卻與台灣傳統務農村莊所種植的作物有很大不同,在這裡他們種植榴槤、豆蔻、橡膠、丁香…等熱帶植物,而浮羅山背其中尤以豆蔻為著名。在這個聚落中,發現在此地種植豆蔻的絕大多是客家人,並且在?地收購豆蔻、銷售豆蔻的工廠也大多是由客家人所經營的。在移民的社會中,人際關係、親屬關係這樣的社會關係網絡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初到的移民如何發展其產業,是必須靠許多關聯性的,因此也就創造了屬於他們的獨特性。 因此本研究想要了解,將豆蔻產業放置在族群經濟的概念裡,族群在此產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經濟活動鑲嵌於社會結構之中,而在這樣特殊的一個客家聚落中,族群是否會影響網絡的進行?本研究採用田野調查法,進行實地的訪談以及資料蒐集,並佐以相關文獻來進行回顧探討。 關鍵字:馬來西亞、浮羅山背、豆蔻、客家、族群經濟 湯九懿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1 6
61017419 100年 新竹金山面聚落產業變遷之研究 「金山面」是個古地名,原為一個傳統客家聚落,後來台灣首座科學園區成立於此。隨著科技產業的興盛,人們都知道新竹科學園區,但多數人卻未必知道園區所在位置的「金山面」。而金山面從傳統到現代所出現的產業轉變,可視為台灣產業發展過程的縮影。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金山面聚落地方環境與居民生計活動之間的關係:從早期的傳統聚落到今日的科技園區,而聚落的產業則從最傳統的產業轉變至最尖端的高科技產業,再從自然環境、人口、技術、組織、文化與外部環境等影響因子,探討造成金山面地區從傳統產業、工業化到高科技產業變遷的過程。 從研究發現可得知隨著時經濟發展越盛,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薄弱,從原本共生關係轉換成了宰制關係,也因這樣的改變而造成了產業變遷現象。傳統產業時期人與土地關係是貼近的,利用既有自然資源發展產業;工業化產業時期,人與土地的關係,已不如前一階段但尚處平衡狀態;高科技產業階段,因為政策的制定、科技技術的進入,讓土地需重新配置,人的力量凌駕於土地之上。 關鍵字:人地關係、金山面、產業變遷 游明潔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1 5
61017420 100年 苗栗樟腦產業的鑲嵌與轉型:以東華樟腦廠為例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苗栗樟腦產業發展變遷的脈絡,從而比較分析樟腦產業於客家族群經濟社會結構鑲嵌下的集體勞動到個體建構轉型下的企業經營管理轉變,及其所呈現的客家族群互動分工內涵。戰前樟腦產業鑲嵌在經濟社會結構脈絡的族群經濟發展消長,乃由專賣、資源、族群分工等面向來探討;續而觀察戰後樟腦產業衰退後,仍舊留在樟腦產業場域的企業經營如何被建構與轉型。研究方法以歷史比較法、個案研究法與訪談法作為主。歷史比較法的運用在於比較不同經營背景脈絡下的生成變化;其次,以個案研究法針對東華樟腦廠作詳盡的經營脈絡探討;再以訪談方式獲取東華樟腦廠相關經營背景的資訊。透過「制度鑲嵌」、「轉型建構」、「族群分工」三大面向探討樟腦產業發展變遷脈絡與客家族群經濟,研究發現歸納如下:(一)樟腦從功能尚未被發跡轉變為競爭掠奪目標產品時,引發國家施行專賣與外國資本勢力介入,形塑其獨特的鑲嵌特性。當此鑲嵌環境改變,且不再有高度支配性及既有市場萎縮時,樟腦產業轉變為企業經營型態;(二)當樟腦產業走向夕陽化,國家不再介入,外國資本勢力也不再干涉,供需秩序改變,樟腦產業不再以鑲嵌為主時,樟腦業者需自行建構市場,而在企業經營夕陽化時業者需要透過轉型獲取永續經營的機會;(三)觀察東華樟腦廠的企業經營與轉型過程發現,其三代經營者的經營型態因經營環境背景迥異而有所不同,而其轉型類型是以「管理過程」、「政府政策相關聯」、「產品有突破性發展」為主;(四)族群分工於採樟之初就已存在,當樟腦產業市場萎縮與臺灣總督府教化原住民後,為了經濟利益而發生衝突的情況減少,族群分工的情形日漸不顯著;(五)在企業經營時,樟腦企業的客家文化內涵表現在桐花祭的參與以及產品設計、空間擺設上,但並非每家所呈現的客家文化層次是一樣的。 關鍵字:樟腦產業、客家、族群分工、鑲嵌、轉型、個案研究、東華樟腦廠 賴怡瑾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5
61017421 100年 體驗行銷導入鐵道文化遺產營運之研究-以舊山線復駛為例 一九六○年之後進入了後工業的資訊時代,人們開始反省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後遺症,而在面對資訊革命百家爭鳴所帶來的衝擊,鐵道文化再生更有其各種意識型態的交錯。本研究乃依相關文獻整理分析舊山線的發展延革以及發掘了現今所面臨的課題為何?進而再透過文化遺產、體驗行銷的理論概念的應用,配合對政府單位、招商團隊、專家學者、行銷輔導團隊、熱衷鐵道民間社團及當地人士等文化遺產、鐵道、行銷領域之專家進行深度訪談(Depth interviews),運用SWOT分析舊山線現況並歸納出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鐵道文化遺產之體驗?銷考量因素,然後以分析階層體系法(AHP)問卷分析來進行重要性評估,提出舊山線鐵道文化遺產之體驗行銷建議。 關鍵詞:鐵道文化遺產、體驗行銷 黃智群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9 4
61017422 100年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從政策施行以來,「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之計畫目標年年達成,受輔廠商也遠超過目標,在「量」上無庸置疑的是有所成長,但在「質」上是否有辦法如原預期的將客家文化與產業結合,深植在當地特色之中,抑或是提升民眾對於客家產業之觀感,皆是有待探討的問題。據此,本研究目的為:(一)探究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於客家特色產業發展計畫想法、認知及其合作情形;(二)探討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實施之必要性,及其實施之後的發展成效與困境;(三)透過層級分析法歸納出「客委會推動客家特色商品輔導計畫之成效評估指標相對權重體系」以作為日後政策修正之參考。故本研究主要係先從田野中認識研究問題的本質;接著透過文獻蒐集與分析來了解研究本體,並且從理論中尋找可行的研究方法,由於政策執行與成效評估涉及層陎廣泛,故本研究從多元陎向進行指標建構,然後分別以深度訪談法與層級分析法進行操作研究。研究結論包含:(一)通路輔導帶來高度商機但缺乏長期性;(二)計畫內容備受肯定但期程設計限制其成效;(三)預算編列與委外策略規劃尚未完備;(四)彈性輔導與回應機制的需求關係;(五)審核機制受利害關係人關注;(六)文化相關指標的重視程度甚高;(七)計畫成效評估指標重量不重質。 關鍵詞:客家特色產業、政策評估、政策指標、層級分析 游靖宇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5
61017423 100年 地方產業通路建構之網絡治理探討:公館鄉紅棗產業為例 從事紅棗產業研究,主要在於地方產業藉由通路行動者的專業能力互補,有助於地方產業的發展。使用通路建構和網絡治理的概念來分析紅棗產業通路建構的過程,行動者的互動是否有助於地方產業發展。因此本研究目的有四點:一、紅棗產品或商品與通路建構的關聯性;二、透過網絡治理觀點探討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三、探討公部門、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互動對紅棗產業通路角色功能;四、探討公館鄉客家文化與紅棗產業關係以及未來發展。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將透過文獻資料回顧,瞭解以影響通路建構和網絡治理互動概念進行訪談。使用深度訪談對公部門、營利組織以及第三部門行動者進行訪談,瞭解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中的互動狀況。在研究當中,也向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訪談,更能夠得知紅棗產業的發展概況,以及影響紅棗產業通路建構之因素。故此研究訪談人數15位,公部門2位、營利組織6位、非營利組織2位、棗農2位、地方文史工作者3位。最後整理三個部門之間互動層面,再與文獻理論對照,提出紅棗產業通路網絡建構研究發現與建議。研究發現,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受到大陸紅棗乾進口影響,使得紅棗產業轉型觀光果園市場,從主要乾果市場轉變成為鮮果市場,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或者中盤商不同,也建構不同的通路。然而通路建構過程之網絡,公部門、營利組織以及第三部門行動者互動,專業能力以及資源的分享,於鮮果通路銷售時建立運銷制度以及產品篩選,而在乾果部分對產品進行創新、研發,轉變成為商品,而公部門是以政策補助,第三部門成為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議平台,成為建構通路過程中的橋樑。最後,客家文化與紅棗產業的結合,在紅棗本身與客家飲食層面是很難搭配的,而是導入客家元素於整體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環境,或者在紅棗相關體驗活動,結合客家意象進入,更能夠使消費者瞭解紅棗產業與客家文化的關聯性。 關鍵字:地方產業、通路、網絡治理、公館鄉、紅棗、客家文化 黃宏至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4
61017424 100年 聚落、祭祀與禮生-以杉林區莿仔寮祭祀活動為觀察中心 ?政院客委會在 2009 ?全國客家會議中宣言,沒有文化,族群就形同滅絕,然而客家民俗文化長久以??被忽?,面?著文化傳承的困難。本研究以文獻分析、?與觀察及訪談等研究方法,對杉?區莿仔?及鄰近客家聚?的?生與其主持的祭祀活動進?全面性觀察與探討,輔以田野資?的收集,進??同層次的祭祀活動觀察。客家傳統祭祀活動之進?大多有一定的?儀形式,因此,本研究以「祭祀圈」為??基礎,藉由杉?區莿仔?的祭祀與?生的?個面向,探討客家聚?傳統祭典與儀式的文化涵義。研究內容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第二章則探討祭祀圈的概?與源由、客家的傳統祭典(祈?、還?、普渡)儀式、三獻?與九獻?的淵源及?生、地?先生的職掌。第三章是本研究?文之研究設計與實施方法。第四章是關於莿仔?聚?的發展與聚?內?生的探討。第五章則是紀?莿仔?聚?內的祭祀活動,特別從?生所主持的三獻?等儀式實施觀察研究,將儀式的進?加以紀?整?。第?章則是對莿仔?祭祀活動的特色進?深?分析,第七章則是提出結?與建議。研究發現,莿仔?庄聚?內祭祀活動有以下的特點:一、從祭祀活動的?與中表現對聚?的認同與關懷;二、在客家傳統祭祀活動中扮演著祭祀文化主導者的?生,及由?生主持的三獻?,均面?後繼乏人的困境;三、關懷孤魂、求?庇佑的敬義?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四、莿仔?庄與鄰近莿桐坑庄、板產庄的祈?、還?遶境範圍重疊。形成由?同地域組織的人群各自舉辦相同祭祀活動(祈?、還?),是超村?性卻又信奉同一?明(伯公)的祭祀活動,顯示該聚?居民的認同意?較為複雜,既有客家認同,又有地緣認同,還有?堂信仰的認同。整體而言,莿仔?庄聚?祭祀活動表現庄民祈求?明保佑,重視孤魂的敬義?和普渡的祭祀儀式,維持聚?間?好情誼,並且展現對家鄉族群之認同。 關鍵詞:聚?、祭祀、?生、三獻?、祭祀圈 林貴珠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4
61017425 100年 由古書契論北淡地區客家移墾-以汀州客江、潘二氏為例 淡水可是臺灣?部最早開發之地區之一,今日尚存於淡水地區的鄞山寺,是清代客籍移民曾駐足於此區的重要標的,至今此廟仍由居住在大台?地區的客籍移民們所掌?,持有鄞山寺股份中最主要的江姓家族,定居在淡水以?的三芝地區,而該區正是現今台?縣市汀州籍移民最多的地區,且以三芝鄉八?溪正巧為?海岸地區漳州與泉州福佬的分界點(或稱之為緩衝區),形成鮮明的聚?區隔。本文試著透過蒐集?淡區文獻資?,並逐一訪查?淡區各客家家族,根據其所提供之家譜與古?書,將其分?、考訂與驗證,由諸多家族中,篩選出?淡區最具代表性,文獻史?亦最為豐富之三芝江姓與石門潘姓,做為本文?述之要角,初步勾?出?淡區早期客家移民的型態。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陳述研究之動機、目的,以及選取的研究範圍、對象的過程,最後是研界步驟、研究?程的?明。第二章為主研究範圍-?淡地區相關文獻的評述,以及曾針對此區從事古文書的相關研究綜述第三章討?清代以及清以前?淡地區的開發情形,以及形成清代番漢聚?的?史背景因素,其中包含有十七、十八世紀台灣稅制形成的過程。第四章由筆者所收集之古書?、族譜,搭配古地圖及前人之研究,分別由三芝江氏、石門?氏?看清代?淡區客家移民的遷徙、定居,並融入在地的?程。第五章總結?淡區移墾社會的發展?程,?明本文?有未逮之處,並提供未?可能延伸的研究途徑,供學者們?考。 關鍵詞:淡水、三芝、石門、?淡、汀州客、福佬客、三芝江氏、石門潘氏、鄞山寺、古文書、古書?、客家、客家移墾、客家家族 黃詩涵 淡江大學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 100.1 6
61017426 100年 客家義民形象及義民爺信仰的建構-文獻與影視的交融互證 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特質,以及清廷對臺控制的低效,造成變亂叢生,以泉州和客家為主的義民團體乃應運而生,成為民變和會黨的一大剋星,在歷次民變中扮演輔助性的平亂角色。不少學者根據歷來民變的閩粵漳泉對抗現象提出「分化說」,強調清廷對待義民的採取的是「分化利用」的態度,有意識地區隔漳人和泉粵兩籍人民。大致而言,分化政策雖非清廷治臺的一貫政策,而且部分治臺大吏如孫爾準等對分類現象採試圖化解的態度,然而也不乏皇帝及治臺官員將分化策略視為社會控制或平亂的手段,甚至採積極鼓勵的態度,只是在實際運作及時機拿捏上以巧妙的方式遮掩,避免露餡造成相關族群的疑慮或反彈。從清廷對於歷來分類械鬥事後的種種處置觀之,也只是在避免事端擴大動搖統治根基,而非積極化解分類械鬥現象,更遑論在處理民變等重大統治危機時,放棄分化策略的運用。此外,義民選擇和官方合作「相聚保境」,乃是立基於族群及地方意識的的務實選擇,而非基於國家意識或國家認同。即使其中少數出任官職的義民首可能有國家意識,但不宜擴大解釋。清領以來生產關係的緊張,加之客家人的義民角色以及朝廷刻意的分化,過去民變時結下的仇怨,像一道伏流暗潮,不時啃嚙撕扯族群傷口。1981年拍攝的《大湖英烈》電影中,即出現福佬人吳覺民認為閩粵是對立的,所以一直無法接受客家人羅福星的邀請一同加入抗日行動,堅持靠自己力量抗日等情節,反映日治甚至《大湖英烈》編導所處時代,閩客族群心結仍深的情事。有關義民爺是否為孤魂野鬼的論爭,筆者認為孤魂說除立論破綻遠大於非孤魂說外,其主要爭議之處在於局限在「本質論」的角度,忽略義民爺信仰神格不斷提升的動態發展事實,陷入僵化凍結的「文化」觀。基本上文化是?動的,可被建構,?非一成?變,義民爺的屬性亦可作如是觀。就義民爺信仰的源起及演變過程而言,「功烈英靈說」顯然較「厲鬼說」更接近實際歷史情狀。簡單的說,義民爺乃是生前有功績,死後有顯靈的正神,並非厲鬼。十九世紀以來,義民爺神格地位不斷上升,香火甚至已凌駕拓荒時期的原鄉守護神三山國王。客家祭祀圈轉換過程(尤其臺灣北部)過程透露了對客家族群而言,捍衛鄉土的土著化意識已凌駕原鄉意識,以致捍衛鄉土有功的義民爺神格不斷上升,聯庄祭典規模也越來越大,隨著政經社會變遷而原本日漸疏離的客庄社區意識及宗族意識也重新被喚起及強化。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客家祭祀圈競逐過程牽動的絕不只是宗教信仰層面,也涉及地方家族的盛衰及在地意識的深化。此外,義民及義民爺信仰的「忠義」正面論述不斷被重構及強化、凝塑成為義民精神(客家精神)的背後似乎也突顯集體的歷史記憶乃是選擇性的形塑或再建構,在某種程度上呼應民族或族群乃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es)之說。 關鍵詞:義民、客家、劄付、義民爺信仰、分化說、孤魂說、影視 孫連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00.7 6
總共 536 筆,顯示第 151 到第 2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