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會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年度 論文標題 論文摘要 作者 畢業學校 畢業系所 畢業年月 獎助金額
61017327 101年 移動在兩個家庭之間:北台灣印尼客家女性的認同與情感民族誌 本文報導人在嫁入婚姻家庭後,面對不一樣的夫家生活,生命史中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每個報導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面對一個統稱「外籍配偶」、「印尼新娘」、「新移民女性」這些名詞,無形的刻板印象讓社會忽略了個人的存在。在社會學的領域裡,研究者重視著問卷之下大多數的答案比例,這些研究數據提供政府機構訂定同化、融合措施時對這些女性的初步了解。本文藉著與六位不同世代報導人的深度訪談及筆者的參與觀察,希望社會大眾看到新移民女性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刻板印象中注入她們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在時間的流逝過後,能稍稍改變「印尼嬤」這樣的稱謂。女性是家庭裡的重要成員,大多數人掌管家中廚房料理傳承家裡的味道並且擔負教養與傳承的責任。張翰璧(2007:21-39)探討台灣、越南與印尼跨國婚姻社會價值觀的比較中,理解女性在跨國婚姻移動中本身文化親近性是婚配的考量因素之一。張翰璧提及從許多台越或台印的跨國通婚中顯示,通婚是文化接觸的開始、價值觀調適過程的啟動。女性是文化互動的主體而非配角,在家庭場域碰觸下的文化互動,有可能融入台灣文化也有可能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在本文印尼客家女性生命史中,看到母親影響力的存在、姓氏移動的情形以及男女受教權的平等性,這些現象在在與台灣客家印象是有所差異存在,不同區域客家互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客家在地化的情形。而這樣的兩地差異認知在台灣客家家庭場域的日常生活互動下,必然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本文以影響力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但弔詭的是這樣的影響力似乎也建立在先生信任的前提下,不容忽視原生家庭母親在家中的影響力也悄悄的在報導人家中呈現。在蕭昭娟(2000)研究中,新移民女性可能為了擁有先生信任而切斷與原生家庭的頻繁互動。這種結果說明家庭裡先生信任情形直接影響新移民女性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當然兩個家庭良好的互動必然影響下一代對父母的認知,本文40、50、60世代報導人連結彼此婚姻家庭互動之外,她們與原生家庭成員約一年一次的互相拜訪,這樣的互動影響子女的成長經驗。 黃圓惠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5
61017328 101年 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指標之研究 近??社會環境結構改變,目前客家族群意識逐漸抬頭,促成客家電視台的成立,客家文化之優美,值得透過客家電視台的新聞與節目,讓台灣各族群人士得以欣賞,也在速食的現代社會中,將腳步放緩,重新省思傳統的意義,透過「深度認識台灣、走訪台灣鄉鎮,發展在地特色」,將各地代表台灣不同部落、村落的在地社區文化,活化利用既有的媒體空間等公共傳遞,擴大效益,結合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山川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遺產等資源,尋找客家文化存在的永續價值與新生命力,逐步發展成特色文化。在客家電視台的整體營運中,旅遊節目的品質以及傳遞之意象應是重要的指標,節目的品質將是直接影響到觀眾共同參與的體驗。探討旅遊節目的構成要素,在客家電視台的實際作法上,有時經費分配受限,一直難有較明確、客觀的評量方法。本研究以客家電視台所製播的旅遊節目為對象,?用文獻分析法配合深度訪談法以找出與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相關之面向及其項下之初始評量指標後,運用專家評價法之『德爾菲法』篩選指標,求得各構面要素,以做為客家電視台製播旅遊節目時之重要參考。關鍵字:客家電視台、旅遊、滿意度、德爾菲法 林慧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0.6 4
61017329 101年 客家地區醫療院所企業社會責任—以天晟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為例 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延伸,其選擇適當的社會議題即有別於競爭者的獨特作為,降低成本並滿足消費者的行動來滿足社會要求。臺灣社會步入高齡化的階段,老化及各種慢性疾病已成為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建構一個具健康促進觀念結合醫療服務的社會,是應注重的課題。由於企業社會責任有逐漸浮現的趨勢,本研究探討以企業社會責任來推動地區關懷,以天晟醫院所執行的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為例,著重在企業如何透過社會責任推動地區關懷,從社區健康營造的組成、協調、執行,到最後檢視社區健康營造的落實成效,並且在社區的前景規劃上,企業可以透過資源的支援培力社區成為自主性高的社區健康營造,以及探討企業領導人核心觀念帶動企業運作,瞭解身處於客家地區的醫療院所涵蓋的客家因素影響力。關鍵字:企業社會責任、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社區健康營造、培力 徐千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0.6 4
61017330 101年 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 本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為研究場域,藉由對族群食物「客家粢粑」及「賽夏tinawbon(糯米糕)」的分析,了解客家人與賽夏族間的族群關係,一方面探討食物對人群關係界定和社會類別概念傳遞的作用;另一方面討論人們在運用食物過程中所衍生的日常經驗、具體意象和感官經驗,形成記憶與認同建構的基礎,詮釋食物在族群關係中的位置,並進而形塑族群界線。作為扣連儀式和日常生活的食物,在族際互動中緩和了族群張力、拓展社會關係,也在互動中微妙地維持了族群界線。關鍵詞:南庄東河、客家、賽夏、食物、日常經驗、族群邊界 羅雯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5
61017331 101年 從客語聖經翻譯看臺灣教會客家運動 「臺灣教會客家運動」是指一群客家基督徒為了突破客家在傳教上的困難,以組織的建立、聖經的翻譯、跨教派的連結等實際行動,逐漸形成的運動過程。而客語聖經的出版可以說是教會中客家人自立的成果展示,也是「臺灣教會客家運動」的一項重要成就,筆者以客語聖經翻譯歷程作為研究軸心,透過事件發展的爬梳,以此向外開展相關的議題。本文將以社會運動的角度分析「臺灣教會客家運動」的發展與影響,說明此運動不僅具有語言運動、族群運動的縮影,更隸屬於1980年代臺灣客家文化運動中的一環,筆者將以教會外部的觀察者,企圖陳述臺灣客家人在基督教體系中的邊緣與自立。關鍵字:臺灣客語聖經、臺灣客家文化運動、長老教會 沈曉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班 101.1 5
61017332 101年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本論文以南桃園客家庄內的泰籍妻子為研究對象,採用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的方式來了解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文化適應狀況,所得結果如下:一、泰籍妻子的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因為跨國婚姻的泰籍女性的社會階層背景,往往影響到他們來到台灣的各種生活適應問題,同時也可以呈現出臺泰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筆者將報導人分為兩大類:華裔與非華裔。華裔報導人的家庭經濟優良,生活品質很好,屬於中產階級,在都市的華裔報導人多從事貿易或為企業家,鄉下華裔報導人擁有大量的土地,因此經濟地位比當地非華裔的農業家庭高。有些非華裔報導人的娘家父母親為公家機關的雇員,她們的教育程度比農業家庭高,她們經濟地位也比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人高。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者,為了提升自己與家庭的經濟地位,大多數在高中畢業以後就遷移到大都市工作。這些原生家庭背景與婚前的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均形成泰籍女性選擇締結跨國婚姻的條件基礎。二、不同於其他研究臺灣與東南亞的跨國婚姻具有商品化的現象,本研究的臺泰跨國婚姻的締結方式都是自由選擇的婚姻,雙方的婚姻建立在自由戀愛與有感情的基礎上,而非藉由仲介公司的介紹而結婚。這一點為本研究報導人的特色,特別是鮮少研究探討因自由戀愛而締結的臺灣與東南亞之跨國婚姻。在婚姻條件建立在全球化之人口流動的情況下,無論是女方遷移、男方遷移、或雙方都遷移的情況下,這些均是促成本研究報導人有機會認識結婚對象的主要因素,當他們互相認識之後,在交往的期間也會開始考量對方是否為自己的理想婚姻對象。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大部分考慮嫁給台灣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泰國一般對台灣具有正面的刻板印象,她們有些來自泰國一夫多妻的家庭,因此大多希望自己未來的家是一夫一妻的理想家庭。 ii 三、若以全球化的角度來探討,婚姻市場內女性選擇比自己社會地位階級高的男性,稱為婚姻坡度理論中的上嫁,很多台灣男性無法娶到台灣女性,因此透過媒介公司締結娶得來自鄉下落後地區的東南亞女性為妻子,因此一般台灣人對東南亞女性跨國婚姻的看待是有經濟提升的觀念。但是本研究的發現未有任何報導人認為自己有經濟提升,因為夫妻之間的經濟背景或職業性質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在工廠工作的非華裔報導人,丈夫也同樣是工廠人員。反而有些泰籍華裔報導人的教育程度和娘家背景比丈夫優良。四、有些台灣人對於泰籍妻子保持有負面的印象,來自於媒體建構的負面廣播資訊包含:商品化、娘家貧窮、教育程度低、弱勢群體等錯誤的刻板印象。另外,南桃園為工業區,泰籍勞工人數多,少數泰籍勞工假日到酒店喝酒,酒後鬧事的行為,造成台灣當地人持有不安全及不信任的觀感,進而認為所有泰國人都是髒亂且不文明的,泰籍妻子卻因此被誤解而無辜背負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並影響她們在台灣的生活調適。五、本研究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華裔與非華裔的文化適應有很大的差別:華裔報導人由於娘家還保留一些華人文化,因此剛開始遷移到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很好,可以在日常溝通使用流利的華語,也較容易找到薪資優良的工作,對夫家的宗教與祭拜方式,也不需要重新學習。但是華裔報導人對臺灣的族群歧視很敏感。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和臺灣人同樣是華人,在泰國被認定為華裔,她們期望被接納為臺灣華人的一份子,因此,當她們被一般臺灣人排斥在外,並稱呼她們為「泰籍新娘」的時候,她們深深感受到在臺華人與東南亞華人的差別,也影響到她們對臺灣的認同與文化適應。非華裔報導人在語言適應方面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有些報導人先以勞工身分居留臺灣,但在工作期間是透過翻譯人員跟主管溝通,而婚後進入夫家,除了要懂中文之外,也要學會使用閩南或客家話溝通。在宗教信仰方面,由於非華裔報導人與華人的祭拜方式不同,她們也需要重新適應夫家的信仰及調適自己的祭拜方式。不過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會影響非華裔泰籍妻子的生活調適,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跟臺灣人不 iii 同,她們在臺灣交到的朋友也都是同鄉或其他東南亞配偶,因此非華裔報導人在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在乎。六、臺灣社會存在族群多元化現象,筆者研究的南桃園為客家區域,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嫁入客家家庭的比例也最高。嫁入客家家庭的報導人,在夫家受到傳統男尊女卑之性別角色的影響,她們除了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以配合夫家的需求,同時也要調整自己在夫家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在來自農業家庭的非華裔報導者的例子裡,有些可以接受客家婦女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表現,因此客家文化可以幫助她們適應台灣社會。相較於生活品質較高的華裔報導者,部分例子無法適應客家婦女角色,而阻礙了她們對婚姻生活的調適。關鍵字:跨國婚姻、婚姻坡度、泰籍妻子、生活調適 覃培清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101.1 5
61017333 101年 應用ZMET技術探討客家電視台員工對於組織發展願景之研究 組織發展願景是許多非營?組織的核心價值與問題,也是導引組織未?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將組織願景?實於組織成員之認知,並且組織能夠隨時反映環境變動與了解組織成員的期待,一旦組織成員認同組織文化,便很容易就會接受組織的導引,而形成個體的參與心理和態度,亦產生個體對組織的一種依附感與忠誠感客家電視台是台灣第一個專屬客家族群的族群頻道,也是全球唯一以客語發音的電視台。2007?1月1日客家電視台加入台灣公廣集團(TBS)運作後;但客家電視台之營運與預算,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每?依照採購法「標案」性質處理執行,然而在經費?源、法制未明的狀況下,未?的發展仍有變數。身為族群頻道,組織內每一份子對於其使命與榮譽感,關乎社會的影響?,與客家文化的傳承,故全體上下應對其願景清晰明確。尤其加入公廣集團後,因業務關係,重新招募許多的新成員,組織成員結構上有顯著的改變,在實際業務執行上,各部門內的新舊員工對於客家電視台的願景與熱誠,是不是有著相同的的認知與想法。本研究發現客家電視台員工對於組織有五大願景,分別為「安心」、「媒體自主」、「世界觀」、「追求多元」與「認同客家」,依照部門劃分,其結?分別如下: 1. 新聞部所認知較傾向:多元化的客家新聞報導,國際化的交流 2. 節目部所認知較傾向:節目創意不要受侷限,製作出多元風貌的節目 3. 行銷企畫部部所認知較傾向:透過影像包裝?呈現出多樣面貌的客家電視本研究結?挖掘出組織成員對其組織未?發展願景的深層想法與感覺,故藉由本研究之結果,將可提供其他族群頻道、非營?事業團體或其他產業界作為參考,構築一個由下而上、能符合員工期望的理性與感性需求的願景?圖。【關鍵詞】傳播管理、隱喻誘引技術、客家電視、願景、族群頻道 廖政期 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碩士班 101.1 4
61017334 101年 臺灣客家族群政策建構研究—國際視野下之發展策略 臺灣的客家族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社會的「隱形族群」,語言文化長期遭邊緣化,終致客家認同漸趨消逝、語言大量流失、文化傳承出現斷絕危機。及至1980年代末期,隨著臺灣政治民主化、本土化的情勢發展,客家人歷經幾波「去隱形化」的族群運動,進佔影響國內政黨競爭的關鍵地位,逐步建構出全臺的客家認同意識,並以集體力量爭取維護族群生命、保障語言文化永續發展之制度性機制。藉由這段客家族群意識啟動、發揮與轉化的過程,客家人追求集體權利的訴求終獲得國家的肯認,客家事務成為政府必須處理的重要公共政策項目,最後促成中央級客家行政專責機關的設立。國際間,1960年代以來,全球普遍產生「族群意識復甦」現象,少數族群紛紛開展自覺性的權益抗爭,引起西方學界重視並展開多元文化論述,探討各種解決少數族群問題之可能途徑;各國政府也體認族群問題的重要性,各項多元文化與權利保障的政治制度安排應運而生。在此國內外政治潮流變遷的背景下,本論文著眼於當代多元文化主義思潮下的族群議題,以臺灣的客家族群為研究主體,透過對客家族群過去及現階段之發展困境的瞭解,分析客家運動的意義、客家委員會法制化後的功能與影響,進而探討如何在多族群國家的環境中,建構肯認差異、維護少數群體之尊嚴與主體性的政治制度。本研究參酌國際理論與經驗,爬梳Iris Marion Young的「差異政治」、Charles Taylor的「肯認政治」、Will Kymlicka的「多元文化公民權」,以及強調權力分享的「協商式民主」模式,申明賦予少數族群特殊權利以保障其生存發展的民主精神;並以比利時、西班牙和中國大陸等三個國家的制度為參考,分析各該國家之族群問題與制度性解決途徑,再與臺灣現階段的族群關係相互參照。以國際視野的比較分析,著重政治制度的改革試驗,為臺灣客家族群之永續發展提出合理的策略建議。關切焦點包括:(1)在憲政層次上,應建立國內各族群共同為國家主人的制度安排,以族群平等、政治權力分享原則,落實多元文化主義之精神。(2)在法律層面強化對弱勢族群語言文化之保障,彰顯多族群國家對全體族群的承認與尊重。(3)主張在地方自治的合理範圍內,試行「客家文化基地」。關鍵詞:客家 客家族群 族群政策 多元文化主義 協商民主 彭鳳貞 文化大學 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 博士班 101.6 10
61017335 101年 六堆嘗會與地域社會:以瀰濃舊聚落為例(1736-1905) 本研究選擇以位於臺灣南部屏東平原北側美濃平原上的舊聚落為研究場域,試圖利用施添福教授「地域社會」的概念,即試圖從「維生」、「宗族」、「信仰」等面向進行剖析,建構「瀰濃舊聚落」所屬的「地域社會」。本文的研究課題有以下三點:美濃平原上的開發;宗族的形成與串聯及嘗會的設立;嘗會的運作。美濃平原,位在荖濃溪之北,為屏東平原最北端,是由美濃河流貫其上的小平原,土壤利於發展農業,但受到雨量形態的影響,旱季時水源短缺,雨季時雨量大且集中。在漢人尚未進入時,可能為搭樓社、武洛社(鳳山八社)以及內優六社(南鄒族與魯凱族)活動的範圍,在康熙末年成為「番界」邊緣,雍正、乾隆年間,漢人逐漸向屏東平原北側開發,其中粵籍客家人在乾隆27 年(1762)前,已大致上完成瀰濃四個舊聚落的開墾,並利用水利設施來適應雨量形態,雙冬稻作也逐漸在美濃平原上形成,其開發歷程中也多能發現嘗會的蹤跡。移墾初期,在屏東平原上所見採取季節性或週期性的方式,在瀰濃舊聚落開發時可能並不多見,多數人群可能已經在屏東平原上發展,才再轉往美濃平原上開發,或是藉著在屏東平原上已發展而成的「合約字」宗族來到美濃平原,以致於日治初期公業比例上相對較低,多數田業集中在私人家族,或是因家族「衍分」形成的「鬮分字」公業。因「融和」而形成的「合約字」公業,多數選擇遠祖或始祖為對象,並不單純侷限於男性祖先,以包容更多的人群,從現有美濃平原上可蒐集到的嘗簿,皆為來臺後才重組;因「衍分」而形成的「鬮分字」公業,多選擇來臺祖或壯大家業的祖先,有些是在分家產後形成,有些則是在祖先過世後。無論是「合約字」或是「鬮分字」,多透過土地作為經濟來源;在支出上除 ii 了應用在土地及祭祀的開銷外,還透過參與神明會、地方事務及公共事務,使得六堆內部人群更加緊密,也逐漸形成「瀰濃舊聚落」所屬的「地域社會」。關鍵字:瀰濃舊聚落、嘗會、公業、地域社會、六堆 劉于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史研究所 101.6 5
61017336 101年 地方有線電視客語新聞之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以大苗栗客家話新聞為例 在主張媒體近用的社會和政治氛圍之下,近年來國內族群傳播受到重視與實踐,製播客語新聞節目絕對有其地方服務與族群凝聚的價值。苗栗地區的地方有線電視業者,吉元、信和有線電視台製播客語新聞已有16年,肩負著族群和地方媒體的雙重角色。但隨著產業環境的改變、經營競爭與收視率壓力,客家傳播研究應?加正視業者經營的實務問題。本研究以苗栗有線電台視的「大苗?客家話新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口變項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偏好、動機之間的關連和影響因素,共計完成1011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1)大苗栗客家話新聞的主要收視群為:中壯年(31~50歲)、中收入(每月2萬至5萬元)、大學院校學歷、服務業與軍公教人員,具備客語能力的客家人為多數。(2)受訪者收看大苗栗客家話的頻率以偶爾為多數,晚間時段收看,較喜歡生活新聞,主要動機以「關心地方議題」、「關心社區活動」資訊型與「支持客語文化」社交型為主。(3)收視行為、偏好、動機會因人口變項而有所不同;收視頻率、偏好與收視滿意之間存在正相關,與動機亦存在正相關;收視滿意與收視動機存在正相關。經由勾?出苗?地區客語地方新聞節目的閱聽人收視行為,本研究建議地方有線電視業者應:1、加強社區民生議題報導;2、增加專題製作以吸引不同收視族群;3、加強記者客家母語發音訓練;4、強化族群媒體內涵;5、善加尋求製作資源。研究結果除有助有線電視台、族群媒體經營者對市場需求的掌握,規劃新聞節目製播方向及效?;?從分析特定族群對非主?媒介的實際使用情況,增加學術上對地方客語新聞節目閱聽人的?解,?展國內族群傳播研究的完整性。關鍵字: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研究、收視行為、使用與滿足、有線電視 黃雅欣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4
61017337 101年 客家影像紀錄與族群傳播:以社區大學學員作品為例 受到紀錄片「市場熱潮」以及發現紀錄片「具有文化推廣」效益的影響,2003年起在客委會和文建會主辦之下,各地方之社區大學和縣市政府文化局,紛紛成立影像人才培育的課程,教導客家影像紀錄片實務的製作過程。本研究旨在探討客家影像紀錄片對族群傳播的影響,其是否有助於客家文化的傳遞,增進客家認同,強化客家意識;並且以公民新聞的概念,由民眾以主動的方式自己拍攝在地的社區故事,是否有助於提升客家族群的媒體權。本研究以客委會主辦,社區大學承辦之「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學員所產製的作品,選取四部影片在五場焦點團體中播映,之後再以焦點訪談法之內容做歸納分析。研究發現客家影像紀錄片有助於再現客家歷史文化,建構客家認同;客家族群經由主動拍攝客家影像紀錄片,增加了在媒體上的能見度,跳脫主流媒體所呈現的刻板印象;客家傳統社會階層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客家婦女角色的歷史包袱不再。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客家文化在年輕一代斷層嚴重,對客家傳統、歷史沒有共鳴;客家影像紀錄片仍有為數不少使用非客語發音。以上是未來改進的方向。關鍵字:客委會、社區大學、客家影像紀錄、族群傳播、媒體權、公民新聞學 涂淑芬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7 4
61017338 101年 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臺北市為例 「公民參與」在民主國家的治理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凝聚族群的共榮關係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本研究係探究現階段臺灣民主發展已臻成熟的情形下,客家族群的公民參與的程度為何?有別於過去的客家文獻多探討在鄉村型客家庄、鎮區域,本研究聚焦於臺灣政治經濟的重心、人文薈萃的首善之都—臺?市,欲呈現客家族群隱形化現象下的公民參與情形。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針對國內外理?的爬梳,以及問卷調查法分析409 份有效樣本,交叉驗證後發現:(ㄧ)臺?市客家族群慣性隱形於都會區:調查顯示五成的臺?市客家族群呈現被動顯性,亦即「被詢問才會告知客家身份」;(二)公民參與及客家都會隱形兩者有關連性:公民參與的「公共事務」、「社區團體」、「慈善志願」及都會隱形化的「表態程度」、「外顯程度」,構面間彼此存在「低度相關」的正向影響關係,亦即臺?市客家族群公民參與程度越高,對於表態與外顯客家身份的程度也越高;(三)臺?市客家族群的公民參與類型多集中在政治型與情感連結型:呼應客家族群扮演越來越明顯的政治性關鍵角色,以及客家社團的重要性。綜言之,有鑒於臺灣客家族群面臨都會隱形化的危機,本研究認為臺?市客家族群應該要從自身的社會參與開始積極做起,透過多元的社會參與與關係網絡的構築,累積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互惠性、依賴性與信任感,穩固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凝聚力,進而擺脫隱形化的姿態與身段,發揮客家族群的影響力。【關鍵字】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公民參與、臺?市 賴彥澄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1.6 5
61017339 101年 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課責之研究—以我國中央與地方客家行政機關為例 台灣社會是由許多族群所共同組合而成,包含了多元文化、語言、習俗與價值等,在公共資源分配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的意見與衝突,為化解族群間之分歧與衝突,在政府層面上有兩個運作方式:第一,透過代議政治的代議士展顯其代表性;第二,增加行政機關在代表性官僚的比例。然而,以絕對多數決的代議政體,無法完全反映出多元社會中的各種少數族群、弱勢以及非主流團體的價值與保障其利益。另一方面,行政部門中也可能因為內部資源分配上的相互排擠,導致以服務少數族群、弱勢以及非主流團體的典型行政機關無法有所作為。基於上述兩點,近代各國政府在保障少數族群上,將代表性官僚機構化,設置族群行代表性行政機關,來確保少數族群的價值與利益。我國客家族群因歷史脈絡,於1987 年客家運動開始發展,促使客家社團、電台與電視節目等相繼成立,也是設置客家代表性行政機關的重要因素之一。經由13 年的努力,於2000 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成立運作,也是客家族群被國家體制首度來承認,奠定了往後地方政府相繼設置客家行政機關的基石。儘管代表性行政機關具有高度代表性以及特殊性,依然還是屬於政府體制中的一部分,必須受到民意機關、人民與媒體來監督,架構出一個課責的運作模式。只是過多與不適合的課責模式可能會造成代表性行政機關的代表性遭到侵害與削弱,如何能在課責及代表性中取得一個平衡點,正是本文欲研究的核心目的。因此筆者提出了有別於傳統課責模式的課責指標,以客家委員會與新北市客家務局為研究案例,嘗試去架構適合族群行代表性行政機關的課責模式,包含行政課責、政治課責以及社會課責三個面向,期望經由三種不同課責類型的組合,得以強化現有客家行政機關在課責運作上之不足,建構出一個完善的代表性行政機關,讓政府能達到善治的目標。關鍵字: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代表性行政機關、代表性官僚、課責 郭士國 國立中央大學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101.6 4
61017340 101年 當代平埔族竹塹社的族群認同:以「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成員為核心的探索 本研究以「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這個祭祀組織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其相關成員的族群認同經驗為主要的探討對象,並且想要理解當代平埔族竹塹社族群認同的類型、以及形塑此一認同類型的動態機制。臺灣的南島民族,原是臺灣島上的唯一主人,從17世紀開始,在與漢族群的接觸與互動下,漸漸地被同化,到最後失去主人的身分。直到後解嚴時期新時代氛圍的來臨,有了發展的契機,藉著這個機會,竹塹社後裔趁勢而起,意欲重新喚起平埔意識,恢復平埔族身分。究竟平埔族竹塹社在過去幾個世紀的境遇為何?未來的發展又是如何呢?此為本研究探究的重點所在。本研究的主要發問有:一、竹塹社的歷史演變過程為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 成員在認同上的轉變為何?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采田福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就維繫竹塹社後 裔之向心力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又為何?三、當代竹塹社後裔透過深度訪談所呈現的「族群經驗」、或者和「族群」相關 的生命史敘事是什麼?四、以上述族群經驗為主要分析材料,這些受訪者的「族群認同狀態/類型」為 何?五、要用何種方式詮釋上述「族群認同狀態」,特別是平埔認同狀態的產生機制 呢?針對上述的研究發問,筆者將在第二章回答第1、2個問題;第三章回答第3個問題;第四章回答第4、5個問題。在研究方法上,利用文獻分析法,藉以瞭解竹塹社的歷史;採用深度訪談法,廣泛蒐集竹塹社後裔的「族群經驗」,藉以分析其族群認同;再透過參與觀察法,藉著竹塹社的祭祖活動,瞭解竹塹社後裔的祭祀公業組織與獨特文化,以期能全面性地回答上述發問。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分為幾個面向說明:一、首先是竹塹社歷史的部分,簡單來說,從17世紀到20世紀,原住民在臺灣 社會中的權力位置,從唯一的主人、大部分主人、半個主人、少部分主人再 到完全失去主人地位的變遷歷程,1987年以後試著爭取少部分主人身分。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與采田福地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采田福地」是 清治時期收租的課館與祭祖的場所,日治時期成為祭祀公業所在地,具有保 留竹塹社後裔平埔族身分的功能。 II 三、透過深度訪談法,16位竹塹社後裔都知道自己「番」的身分,大多數都表 示同時具有平埔與客家的雙族群認同。但仍有為數不少的竹塹社後裔,因具 有平埔認同的汙名感,使得他們仍然隱形與不公開化,對外宣稱是客家人。四、經分析訪談資料顯示:四姓間祖先來源不同、支系不同,所面臨的環境也不 同,受訪者的族群認同在強度上有所差異,有些是客家認同大於平埔認同; 有些是平埔認同大於客家認同;有些則是平埔與客家認同並重;還有一些只 認同客家。若是以姓氏別的族群認同作比較,以廖豪邁派下、錢皆只派下、 三虎豹厘派下,此三者表現出最明顯的平埔認同。利用雙族裔認同之連續體模式分析「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成員的族群認 同,歸納後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具有客家血統的平埔族、平埔/客家人、 具有平埔血統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五、以社會運動之「政治過程理論」分析其平埔認同狀態的形成機制,在「鉅觀 的社會文化脈絡」下,其平埔族群認同建構始於1987年;「政治機會的擴張」 給予竹塹社提出正名訴求的契機;「內在組織的強度」,以「祭祀公業竹塹 社七姓公」與「新竹縣竹塹社錢姓宗親會」兩大組織功能較明顯;「認知解 放」後,竹塹社後裔從「隱形番」、「客家人」的自我宣稱改以身為平埔族、 道卡斯族為榮。關鍵字:竹塹社、平埔族、族群認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政治過程理論 邱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6
61017341 101年 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如何建構遊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鎮「新埔心‧照門情」節慶活動為例 新竹縣新埔鎮是個傳統客家農村聚落,居民以務農為主。面對傳統農業經濟衰退,青壯年人口外移,還有來自國外低價農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的沈重壓力,在經濟部商業司和農委會協助下,新埔鎮公所與在地居民一同努力,結合了新埔鎮照門休閒農業區的農業資源和鎮內的地方傳統產業,透過節慶活動讓遊客體驗農村生活,藉此觀光發展模式迎向勞動力和收入雙雙不足的挑戰,希望營造出地方特色,開創出自己的道路。本研究以2010 年「新埔心‧照門情」的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研究場域,活動期間為2010 年10 月30 日到12 月12 日的週末假日,遊客為研究對象,共計完成1092 份有效問卷,以調查法與質化訪談,嘗試以新埔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案例,深入探索遊客屬性、體驗行為與地方依附,建構三個變項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結果除希望能增加新埔公部門與地方業者對於遊客遊憩需求與偏好之掌握,協助其改善並創新以農村地方文化產業為主體的體驗遊程設計之外;更期盼能從體驗活動建構遊客地方依附的角度,為臺灣其他農村提供轉型體驗觀光的參考,進而有助台灣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永續經營。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發現:(1)遊客的功能性需求透過參與活動獲得滿足,並進而產生地方依賴感;(2)無論進行何種農村體驗主題,遊客都可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地方依附,且整體依附程度上並無顯著差異;(3)體驗活動的設計和遊客與導覽人員、在地店家的互動對於提升遊客的地方依附與情感依附都相當重要;(4)在「新埔心‧照門情」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中所設計的「自然生態」體驗活動相較於其他體驗活動更受到遊客喜愛。另外,設計出受遊客喜愛的「歷史人文」體驗活動,可以讓遊客有較高的地方歸屬感。 劉貞鈺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班 100.11 4
61017342 101年 曾文忠繪畫藝術之研究 本文係以台灣畫家曾文忠之繪畫藝術為探討主題, 針對曾氏繪畫藝術形成之背景、繪畫??、畫風演變?程與其在藝術上或其他方面的貢獻進?分析和探討。為?達成此研究目的, 筆者主要運用訪談法、?史研究法及造形風格研究法等方法?進?研究, 期望能重塑曾氏繪畫藝術之全貌與脈絡, 進而得到較為客觀而完整的結?。曾文忠一生繪畫致?於闡揚客家文化精神, ?喚醒人們保存自身文化的?思。曾氏接受台灣戰後第一代藝術師範教育, 畢業後除?創作?致?於小學及中學藝術教育, 將其所學全?貢獻給基層教育。 1989 ?退休後,?全?投入繪畫創作的工作,以及推廣客家文化的活動,1990 ?代?組成「美濃愛鄉協進會」致?於保護鄉土的反美濃水庫運動,2000 ?開始??斷捐贈國中、國小校園壁畫,以及擔任大學院校駐校藝術家, 全面性的貫徹其藝術教育??。曾氏憑藉著對藝術創作?懈的努?,對故鄉文化的熱愛,與深耕藝術教育的熱忱,在2009 ??榮獲?政院客家委員會頒贈「客家藝術傑出成就貢獻獎」。曾氏的繪畫作品早期大多是以水彩媒材為主, 中期曾經涉?過油畫媒材, 在晚期則是水彩、油畫與壓克?彩的作品紛呈。而在早期( 1951-1969 ?) 初學水彩時, 風格與技法呈現出多方嘗試與學習的?確定風格。中期( 1970-1989 ?) 經過幾乎長達廿?的時間?, 曾氏在水彩作品已具備完整而成熟的表達能?, 輕快爽?的英式水彩風格極適合表現秀?明媚的美濃鄉情, 較為可惜的是作品中的個人風格尚?明顯。直到後期( 1990-)曾氏?經社會活動的?與,把他所感所悟充分表達於其作品中, 後??投入大型壁畫的創作。除?在技法上融合?水彩與油畫特性的壓克?媒材特性之外, ?配合地方特色與學校, 展現其鼓吹在地文化發展的壁畫作品, 與推廣美術教育合而為一的貢獻。曾氏繪畫作品的主要題材始終圍繞著美濃地區的田園風光, 與客家傳統風俗文化內涵為主。曾氏的繪畫作品無時無刻???出身為客家人的驕傲, 也隨時提醒著保護家園與傳統文化價值的?想。企圖透過家鄉美景的呼喚, 重新喚起即將被現代化口號所淹沒的客家精神。這樣的精神除?是其繪畫作品的主?價值, ?在曾氏所?與社會活動的?為中得到印證, ?親自體現?一個藝術家?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意義與價值。這些事件除?可?是曾氏的成就與影響之外, 對於藝壇與社會?是一種貢獻。最後, 根據上述研究提出結?, 並簡述筆者在研究中所獲得之啟示與心得, 另就本研究?足之處, 提出個人尚待努?之方向, 以供後繼者研究之?考。關鍵詞: 曾文忠、水彩畫、客家文化、反美濃水庫運動、校園壁畫 郭謙民 中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班 100.6 4
61017343 101年 客家文化內涵形塑空間形式之探討 台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台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然而隨著客觀環境和人民生活型態的改變,已逐漸失去它原有的精神價值,身為客家子弟有深入的探觸。如何呈現客家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從傳統脫胎展翅新樣貌精神,豐富其內涵表現為主要議題。本研究欲針對客家傳統建築內部空間進行探究,依客家人的生活、??、信仰、自然及風水觀等相關事項,討論其傳統相關的倫理價值與精神意涵,進而建立其客家文化空間格局描述及論證基礎。研究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透過文獻回顧了解客家歷史、文化與空間特徵等相關知識並予以整理:第二階段以「立意抽樣」方法,進行案例分析探討,依建築內部空間形式加以檢證;第三階段將無形的「文化符碼」抽離擷取,並將所得資料分析歸納,作為空間創作構型的主導因素,以「試驗性質的方式」運用3D 模型,進行空間的形塑,體現客家文化內涵與精神。藉此提供設計工作者,從事現代客家傳統建築內部空間設計相關工作之參考依據,並達到客家文化延續與傳承之意義。關鍵字:立意抽樣、案例分析、文化符碼、試驗性質的方式 黃俊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 設計創作班 100.6 5
61017344 101年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吹場音樂之研究 客家八音過去曾活絡於臺灣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經過數十年,客家八音的樂曲與表演方式漸漸遠離了一般人民的喜好。客家八音能否成為目前台灣民眾所願意接受的娛樂,端視八音是否能加入新的材料以及調整風格,發展合乎當代社會口味的表演方式,能夠引起民眾的興趣才能開拓新的市場。未來的活動訊息的傳佈可以多利用網路、新聞訪談等低耗資的路徑加強傳播效率。本篇論文藉由探討吹場樂的節奏與音型等樂曲的細部因素,分析並歸納出吹場樂的特性,期望能吸引更多專精於八音音樂的學者投入客家八音的領域,為客家八音創造傳統音樂生命的第二春。 劉正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碩士班 101.3 4
61017345 101年 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之文化治理與權力脈絡 「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是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近年來藉以治理客家文化最重要的活動,此活動合併先前兩個客委會主要活動,並於2010 與2011 兩年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納入「客庄十二大節慶」。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在文化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分析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規劃與執行中的權力脈絡。 本文應用Foucault治理與權力的觀點,以及消費社會的符號學為理論觀點,採取質化取向,以官方文獻、深度訪談與田野調查為蒐集資料的方法。對資料的分析顯示,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的內容不脫現代消費社會的本質:熱鬧、消費者取向、大眾化。「管理」、「行銷」與「產值」這些現代管理學上的概念,無時無刻不出現在看似傳統古典的客家文化推廣上面,幾乎可以說是以客家為表、現代世界的經濟法則為裏的運作。此外,相當吻合文化治理的批判觀點,高雄市客家文化的定義與治理乃是操於少數的社會菁英手中。儘管如此,在其後還是站著消費社會這個最大的權力者。 夜合代表客家婦女的意象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並不符合,夜合的象徵已經成為一個logo而具有自己的生命。選定夜合的決策過程雖似浪漫,但皆為男性社會菁英,權力的壟斷是一個官方詮釋民間、強者詮釋弱者,同樣也是一個男性詮釋女性的過程。最後,尚未廣泛種植的夜合,在夜合成為一種象徵的情境之下,與其研究夜合的意涵,不如直接跳到研究媒體整合公關與行銷的探討。這整個客家文化的治理,其實也是現代商業化社會的縮影。關鍵字: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文化治理、權力脈絡、符號消費。 郭旭芳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100.6 4
61017346 101年 當前客家宣教之分析:以中壢地區客家教會與信徒為對象 近十多??受到?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成?,客家社團、客家活動的舉辦,使得客家族群的客家意?逐漸抬頭。在教會當中,雖然因著普世宣教的概?將福音遍傳萬族萬民當中,且基督宗教傳入台灣已超過百?,有多位宣教師與差會投入客家宣教,但因著台灣客家族群固有文化以及大環境的影響,使得台灣客家族群信仰基督宗教之比?僅只有0.3%的人?。近十多??隨著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視,使得教會當中的牧者與信徒也開始看重客家族群的需要,致?於客家宣教之事工發展。台灣基督長?教會是最早投入客家宣教,且客家宣教組織與規模最多且最完善的教派;台灣崇真會的成?就是看重客家宣教之?象,為?客家族群的福音得著而成?的教派;中華聖潔會?台成?秉持著母會瑞典聖潔會的宣教精神,至最偏遠且福音尚未遍傳的鄉村從事宣教事工,而客家族群在當時的?代(1953 ?)看?即是處於偏遠地區且福音尚未遍傳之地,因此成為中華聖潔會從事宣教的對象。前述三大教派是目前全國從事客家宣教最主要的教派,本文的出發點在於許多教會團體對於客家宣教皆提出?同的宣教策?,且筆者?與過?同的教派的聚會也體會到?同的教派對於客家宣教所做的宣教策?皆?盡相同,筆者期望透過本文?探討當前的客家宣教之事工推展。本文運用田野訪談與?與觀察法做為研究之方法,??的探討是運用宣教學與族群??為本文的??架構,並且因著受訪者所闡述的內容而配合運用都市化、社會?帶以及?性選擇等相關概??做討??明。章節的安排共分為?章,第一章為緒?,主要是對於本篇?文的概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明;第二章是文獻回顧,分別針對宣教、客家宣教以及族群??等本文所運用的??與概?,回顧前人所做過的討?,期望能夠有所啟發且運用到本文的研究當中;第三章是三大教派的比較以及三大教派所屬地方教會之比較;第四章主要是探討信徒的信仰?程;第五章以1.族群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之詮釋;2.客家族群??信主因素探討等?個部份?分析受訪者所做的闡述;第?章是結?,藉由回應本文的待答問題?做綜合?明本研究之發現。研究發現,三大教派對於客家文化的認知有所?同,因此發展出?同的客家宣教策?,台灣基督長?教會因為注重語言的保存,因此認為客語的使用即是客家文化的展現,所以其宣教策?上多是以客語的使用為出發點;台灣崇真會則是看重客家人祭祖的孝道文化因此推廣敬祖事工等客家宣教策?;中華聖潔會對於客家文化沒有特別的著墨,但仍秉持瑞典聖潔會母會的宣教精神積極的向客家族群傳福音。整體?看,教派與所屬之地方教會對於客家宣教所衍伸出?的客家文化的認知有一套?述,是與傳統的客家文化有一段差距,而教會當中的信徒對於基督教文化與客家文化的詮釋又有?同的想法,在本文筆者皆有進一步的分析。關鍵字:宣教策?、客家宣教、文化詮釋、教會、祭祖、客家文化。 林恩銘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5
61017347 101年 三義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之研究 飲食,是時代文化的?積;從飲食可以窺??史、社會文化變遷與傳承。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深?訪談法,探討三義客家飲食文化的真實性深層意涵,反思未?客家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獻資?首以「5W1H」分析法萃取可能的客家飲食文化特徵,再透過詮釋結構模式(ISM)建構關?構造階層圖。最後以層級分析法(AHP)及局部灰關?法(LGRA)探究客家飲食文化準則及概?之排序。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探討之結果,呼籲客家飲食文化最基本的特徵應予以保?並且朝向健康養生概?發展,將傳統值得保?的文化特徵傳承下去,改善有害健康的飲食習慣。【關鍵字】: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5W1H、ISM、AHP、LGRA 黃怡雯 靜宜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碩士班 101.6 4
61017348 101年 竹南中港慈裕宮祭江洗港儀式的聖俗場域實踐 本文以竹南中港慈裕宮為研究範圍,使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田野調查及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探討慈裕宮端午節舉辦的祭江洗港儀式,分析參加祭江活動的宮廟和社區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與慈裕宮有交陪關係的廟宇所形成的空間場域,及進香團帶來的熱鬧對廟宇靈力的影響。竹南鎮中港地區早期為海港,在先民開墾過程中,媽祖信仰隨移民而來,因族群共處彼此生活習俗不同而產生衝突,間接形成頭份、竹南交界處就有四座媽祖廟,四座廟宇彼此又有分香的淵源。其中開發最早且歷史最久的竹南中港慈裕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因先民渡海受難,在中港溪口設壇祭拜冤魂,之後歷經族群械鬥及觀鯨落海事件,演繹成今日大規模的祭江洗港儀式。儀式由來與地方歷史事件相結合,已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重要文化資產,具保留價值,也是全台唯一媽祖夏季出巡的活動,每年吸引大批人潮觀賞。本文透過Mircea Eliade聖與俗、神聖空間的產生,以及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觀點,剖析熱鬧的儀式活動仰賴廟宇間的交陪,儀式帶來熱鬧氣氛,對廟宇靈力的影響,及儀式背後蘊含靈力與資本的轉換。研究發現,參與慈裕宮祭江洗港儀式的宮廟,是跟廟方有交陪的友廟,且分佈在竹南、頭份地區,每年皆會參與,此種交陪關係有地域性的現象,顯示祭江洗港儀式是一種具有在地認同的「地域化」的表徵。利用每年定期舉行祭江儀式,將原本因工商社會而漸漸疏離的地緣人群關係,再度聚集起來。慈裕宮本來和社區關係緊密,之後和地方社區關係變淡之後,透過活動重新把廟宇和地方連結起來,是一種「再地域化」的現象。另一種進香團的交陪,使慈裕宮在假日時熱鬧非凡,不僅帶來人氣也帶來金錢,但進香團分佈在全台各地是「去地域化」的交陪,此方式讓廟宇除了固定祭典之外,也能維持熱鬧的景象。在宗教場域中,廟宇舉辦儀式活動仰賴眾多陣頭、神轎、人員,形成熱鬧氣氛,參與的人們藉由儀式進入神聖空間,沉浸在神明靈力護佑中,期望得到神明的保佑。在儀式背後,神明靈力的強弱,關係著廟宇的發展,神明要有靈力才能吸引更多信徒前來,但靈力是必須被生產的,靈力的生產需要人與金錢互相配合,儀式背後涉及靈力、權力的堆砌,俗語說:「也要神,也要人」,靈力與資本間的轉換,是一種循環,環環相扣,靈力強能使廟宇維持一定格局。廟宇在固定的節慶時間,以「再地域化」經營,把地方鄰里間不太熱絡的人氣聚集起來;假日時間,以「去地域化」經營,拉攏進香團到訪,使廟有很多人潮。廟方以「再地域化」固定祭典,及「去地域化」接待進香團,兩者並行經營廟宇,維持整體最大效益,也是現代廟宇的一種轉型。 羅金卿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61017349 101年 鸞堂型村廟的儀典與組織:以苗栗頭屋雲洞宮為例 關於鸞堂信仰的學者研究,大多著墨於鸞堂系統的發展、民間宗教信仰的轉變、鸞書呈現的儒教意識等話題。本文以文獻探討、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研究,藉由雲洞宮天神良福、年中慶讚中元祭典、與年末最盛大的聖佛登龕紀念禳燈平安酬福禮懺法會的參與觀察、訪談與祭典儀式資料,鋪陳了雲洞宮的祭祀活動,藉此提供鸞堂研究的不同視野。筆者結合祭祀圈、祭祀組織、公廟、地域社會的概念,討論雲洞宮村廟祭典的地域特性、與職能日益擴大的管理組織,再由雲洞宮複雜且多元的祭典儀式,呈現鸞堂型村廟與公廟的變遷過程。同時,透過歷史文獻與雲洞宮的鸞書及廟史沿革,筆者回溯了雲洞宮的歷史軌跡,發現雲洞宮施勸堂由鸞堂到公廟的轉變。雲洞宮在地方仕紳與文人儒士的主導下,鸞堂呈現跨區域文人結社的特質。雖曾中斷鸞堂問事,但鸞堂的宗教信仰特質並未淡化。藉由管理委員會的積極運作,鸞務與問事不斷擴張;並於民國七十年代扶鸞著書《雲箴寶鑑》,成為近三十年來台灣極為稀少珍貴的鸞書,清楚呈現雲洞宮擴展成為跨區域公廟的強烈企圖心。總之,藉由雲洞宮鸞堂型村廟的儀典與祭祀組織,確實能?細膩地剖析以雲洞宮為信仰核心的祭祀圈現象;然而,本研究認為必須再增加信仰背後地方社會史之貫時性研究,才?足以解釋鸞堂歷史長期的變遷現象。關鍵字:鸞堂、祭祀圈、村廟、祭祀組織、鸞書 徐碧霞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6 5
61017350 101年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民間故事透過大眾集體口頭創作,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故事內涵,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對於文化的傳承,是最佳的一項途徑,在現代資訊發達、文明進步的社會,過去先人的智慧受到強力的衝擊,漸漸淹沒在時間的洪流,早期在茶餘飯後以口傳方式傳達禁忌、經驗、思想的故事,似乎不復為新生一代記存。客家人與原住民居住環境相類似,民間故事經常流傳互動而容易產生借用或影響,本研究以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為對象,試圖以文本分析、比較文學的方式,將蘊藏於兩族的文化特色及民族特性抽絲剝繭,分析其異同,同時依地區、種族之不同做內部差異的比較。本論文根據所收集的文本依區域、種族、變形類別、變形原因加以歸納整理,從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女性形象來說明客家與原住民呈現的文化意涵。以文本呈現夫妻同心、感情失和、失去親人等面向來探討兩族夫妻關係之異同,發現客家夫妻間的不平衡關係,妻子角色的隱形化,而原住民妻子個性明顯強勢,表達方式較直接。再以文本呈現之親子衝突、家庭成員不合、父母懲罰、因果關係來比較兩族親子關係的文化特色,發現客家父母教養態度有兩極化現象,一為父母疼惜子女,另一為親子對立。原住民的教養觀也呈現不同,一種為動物託人類扶養子女,另一種冷漠不理睬,任其自生自滅。又以文本呈現之實現願望與造福鄉里、命運及風水、生活禁忌、生活教育分別看出兩族的民俗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客家族群受佛教、儒家思想影響,故事多以勸化、教導世人,行善行孝。原住民天性單純樸實,崇尚自然與祖靈崇拜,大自然萬物是平等、不分彼此的。最後以文本呈現之巧女形象、惡女形象、女性主義的發揚等分析兩族的女性形象,發現客家與原住民女性從小均須學習持家、製衣縫補、處理農事,兼備內外事務的技能使其能支撐家庭。筆者發現透過文字化的保存,可提供後人研究資料,相對的也容易產生單一化的情形,作者或說故事者基於某種緣故,挑選情節較吸引人的故事,改編或增減故事情節,忽略其他個人以為較不吸引人的故事,或尊重原有情節,漸漸故事的多樣多元性產生變化,語言、詞彙的使用,已失去民間故事的原味,期望在未來能繼續補其不足研究之。關鍵詞:臺灣客家、臺灣原住民、民間故事、動物變形、比較文學 鍾秀金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6
61017351 101年 客家傳統豆鼓產業的發展與未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例 客家族群在中國歷史上歷經多次遷移,為適應生存環境的惡劣和物質的匱乏,發展出以鹽醃製來保存食物的獨特文化,其中豆豉是最具有獨特風味的代表食物,既可單獨佐餐,也可作為調味料,更可與任何葷、素食材共同烹調,以提高食物的風味,形成客家族群的特殊飲食文化──即素、野、粗、雜的特色。在臺灣南部的六堆地區,早期客家人以務農為生,大量耗費體力,因此客家菜多秉持著傳統「鹹、香、肥」的三個原則,因此豆豉在客家族群中被廣泛利用,儼然成為客家飲食「鹹」的代表,而豆豉更經由日常飲食的傳承,已內化成為個人與族群生活中的記憶,在彰顯客家文化與族群性格中可成為一項重要的印記。早年製作豆豉是勤勞客家婦女必備的生活技能,在每年冬季大豆收割後,忙著製作豆豉,因此六堆鄉間到處可見曬豆豉的場景,豆豉足以代表客家的飲食文化特色,烙印在每個離鄉遊子的記憶中,成為他們口中的「阿婆的味緒」。為因應生活型態的改變與消費者的需求,在內埔地區於戰後,開始有農民兼營家庭式豆豉產業,約在1981~1986年時達到極盛時期,在新北勢一帶至少有十幾家豆豉工廠,蔚成當地客家人的 ii 族群產業。經過研究者一年多的參與觀察,新北勢豆豉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元,與豆豉相關產品,琳琅滿目,可謂全臺獨步。本研究旨在探討內埔鄉客家人從事豆豉產業的因緣,透過深度訪談讓業者記憶起豆豉產業發展與興衰過程,了解豆豉產業的形成;其次以豆豉工廠作為觀察的指標,對製作豆豉的設備與製法、產銷與通路進行歸納分析;最後配合文獻分析,思索產業沒落與傳承問題,以及豆豉產業轉型策略,永續及擴大客家豆豉產業之商機,進而打造豆豉成為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商品。關鍵詞:豆豉、客家、傳統產業、集體記憶、特色商品 鍾來金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1.1 4
61017352 101年 地方節慶活動行銷之策略研究—以苗栗桐花祭為例 面對全球化洪流與知識經濟高度發展下,「觀光」成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一波「瘋節慶」浪潮席捲而來,各地方政府透過辦理觀光節慶活動,結合地方產業並配合觀光發展計畫,以達成行銷地方之目的。近年來,苗栗縣政府亦積極運用整合行銷策略及創新思維,推動各類型觀光節慶活動,其中就以桐花祭最為成功,舉辦至今已經第十年,年年都有創新創意的發想活動,不僅帶動觀光效益,也藉由桐花串起人們的文化意象。舉辦觀光節慶活動,除了要有足夠的經費,還得要有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的配合。因此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活動中,落實「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行銷理念,以有限資源,定位地方品牌,打響知名度,觀光節慶活動的行銷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探討苗栗桐花祭這項兼有族群、產業、觀光、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之行銷策略。以「行銷」為理論基礎,藉由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深入了解苗栗桐花祭之發展現況。再輔以行銷5P策略組合與SWOT分析法進行交互分析,進而提出研究建議,以作為未來政策執行及發展上參酌之用。關鍵字:節慶活動、行銷策略、5P、桐花祭 黃蓓馨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班 100.6 4
61017353 101年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臺灣自1980年代後期客家運動開始之後,有關客家的所有文化都逐漸的被國人所重新認識,包括客家過去的生活、穿著、使用器具、飲食…等。此時的臺灣正值政治氣候與社會氛圍的劇烈改變,「族群」的議題成為高度關注的議題,各種社會運動興起,推動族群文化的風潮因而快速湧現,客家飲食研究也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被重視。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主。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有它重要的象徵意義,很重要的一塊是客家菜區隔了與閩南的差別,形成了一種族群邊界。客家飲食一方面被政府支持,變成一種消費化、客家餐廳、甚至變成一個客家節慶等等,而變得非常的重要;但在另一方面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的傳承卻在流失。因此,客家飲食表面上好像是很聲勢浩大的,可是實際上它做為一個族群傳承的過程是有危機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去理解,假設客家飲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象徵的話,那它在當代的傳承狀況是什麼樣子?它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傳承的狀態?世代之間對於客家的認同是否也在轉變?本論文的目的即是:一、客家菜在政府政策的影響及飲食商品化的狀態下,產生什麼轉變?二、客家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何被傳承?及探討其中產生的族群邊界與族群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它隨著權力的崩解、性別的角色轉變,而出現危機,但是透過客委會跟飲食消費的結果,客家菜卻變成一個新的符號意義,活躍在臺灣社會,所以客家菜它已經脫離一個日常生活的脈絡,變成一個新的消費的商品。客家飲食的傳承,已經從家庭進入到市場。家庭中客家菜烹調的技藝傳承可能在消退,但是客家的認同可能因為政府的宣傳、餐廳的大量增加,所以客家認同是上升的,因此客家菜的內涵與傳承模式已然改變。關鍵字:客家飲食、族群認同、族群邊界、傳承 黃鉯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4
61017354 101年 客家節慶活動旅遊效益之研究—以新埔義民節為例 節慶活動為一股替代傳統觀光的新浪潮,不僅能夠帶動地方發展,亦能增進地方民眾與遊客之關係。新埔義民節的文化是客家族群在信仰上所保留下來的共同習俗,也是生活的部分。亦保有當地的文化特色與傳統信仰的義民節可使客家文化產生附加價值的有效方法。除了有說不完的宗教信仰外,許多傳統活動也漸漸轉型節慶般的新意象,並且帶來利潤龐大的創意商機。本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新埔鎮義民廟附近之參與遊客及商家為主。利用新埔義民節慶活動,取得第一手問卷資料,在問卷蒐集資料中得知參與者對義民節慶的旅遊認知、消費狀況、滿意度程度及基本結構資料等變數,運用SPSS18.0分析進行基礎資料分析。以新埔義民節慶旅遊效益評估而言,消費者至旅遊地的總旅遊成本反映消費者到此地所從事的遊憩活動的價格,利用問卷得知每個人的平均消費支出,利用TCM建立節慶活動的遊憩需求實證模型,並以STATA統計軟體估計節慶活動旅遊需求模型,進一步推估不同環境價值群體在環境保護認知與行為、價格彈性、所得彈性與遊憩效益之差異。統計數據並非用來論斷國人國內之觀光水準或發展的高低、優劣,而是藉其來推估觀光對於經濟的影響與貢獻,以做為整體產業發展或未來決 ii 策制定之參考。本研究以2011年新埔義民節慶活動估計帶來地方旅遊效益為新台幣256,140,000元,觀光效益顯著。關鍵字:旅遊效益、新埔義民節、客家節慶活動 張倩斐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1.6 4
61017355 101年 博物館展示中的地方知識:三義木雕的詮釋 因歷史契機,樟樹的樹根經人為修飾與險刻後,變成可銷售的木險品。地方產業經濟以此為基礎維持百年之久。現今則透過三義木險博物館推動產業的轉型,進一步將「三義木險」推向國際舞台。從朽木裝飾品、木險刻藝品到木險創作品的轉換,與之相關的文化再現也在不同層次上影響地方社會的實踐。本研究以詮釋人類學家C. Geertz的理論觀點,輔以博物館民族誌的田野調查與書寫,置身於在地脈絡中詮釋文化。透過三義木險、博物館展示與木險工作者互動所交織的意義之網,從在地描述與認知事物的文化邏輯,藉以再詮釋木險館展示中的地方知識為何,進而釐清展品在文化脈絡中的意義。通過三義木險的詮釋進行展示評論,得以理解展示中木險的演變與陳列,具體顯現出在地產業生態所隱含的實質性傳統,指導工作者與木險的互動方式,使得木險的風格詮釋產生歷時性變化。關鍵字?博物館展示、地方知識、三義木險、物件詮釋 陳奕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 101.1 4
61017356 101年 客家庄婚姻圈的流動—以日治時期萬巒鄉成德村為例 客家庄與豬腳是大多數人對萬巒的第一印象,萬巒在清領時期稱為先鋒堆,隸屬六堆之一。大武山下的萬巒,行政轄區共有14個村庄,其中屬於客家庄的有8個,其餘是閩籍或是閩埔共居的村落。萬巒鄉的人口結構包括四大族群,分別是客家人、閩籍、平埔族及原住民。現今人口以客家人和閩籍為大宗,約為各半。鄉內的歷任的行政首長,從日治時期、戰後官派鄉長、民選鄉長,幾由客家人擔任。成德村位於萬巒鄉最北邊毗鄰東港溪的上游,傀儡山的出入口,排灣族的佳平、萬安、筏灣在其東邊,南邊有閩埔共居的萬金、赤山村,西邊是五溝村,地名又稱「寮下」,是全鄉面積最大的村庄。成德村以客家人居多數,共有10個寮組成,清領時期(1892)屬鳳山縣港東上里日恭寮,日治時期(1901)屬阿緱廳潮州支廳,始稱成德庄。本文以萬巒鄉成德村為範圍,以保存於萬巒鄉戶政事務所的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除戶簿的第一手資料為工具,探討日治時期成德村民的婚姻關係,考察其婚配對象的族群別與地域別,即針對客家社群間、埔漢族群間的婚姻圈,進行族群網絡、地域關係的分析。客家人為何從原本生活領域遷徙他處?遷移路線為何?移民後生活如何?如何通婚?有無他鄉變故鄉?和故鄉來往如何?由於每個地方的族群所碰到的問題不同,因此出現不同的結果。有的是保留原汁原味的客家村,有的和其他 ii 族群混居,有的被福佬人同化等等,不一而足。而身處六堆先鋒堆的成德村,隔著東港溪和內埔鄉遙望,旁邊環伺著閩南、平埔和原住民,其婚姻圈、族群邊界是如何流動?這是我們要討論的方向。本文的研究方法有蒐集文獻資料、抄錄日治時期的戶籍舊簿,針對有疑義的地方做田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成德村的客家人,婚配對象的地域性以同庄居多,鄰庄和本地次之,外地個案極少,除高雄州外,台東州、台南州、台中州都有婚配對象,最遠到達中華民國福建省的福州府。婚配對象的選擇上,以內婚制(endogamy)居多,婚配的模式上多為同質婚(homogamy),招贅婚與納妾比例高,也會和當時稱為「生番」的原住民結婚,但人數不多。究其原因應與日治時期交通不便,婚姻選擇機會不多,且經濟活動多為務農,需要較多幫手有關。關鍵詞:婚姻圈、日治時期、萬巒鄉、成德村。 蔚乙?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1.6 4
61017357 101年 清代枋寮義民廟廟產之擴增與經理人制度:《義民總嘗簿》之解讀與分析(1835-1894) 本文探討清代枋寮義民廟廟產之擴增與經理人制度之間的關聯,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利用枋寮義民廟林六吉收執的光緒二十年所抄錄《義民總嘗簿》為文本,透過重覆不斷整理總嘗簿裡近四千筆帳目資料,經過統計、分類、歸納各筆帳目後,發現義民廟的廟產逐漸累積,與經理人管理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經理人制度起於道光十五年,最初是由新埔街商號經管義民廟廟產,到了道光二十七年起換由的大湖口庄、五份埔庄、九芎林庄、新埔街等四大庄經理人輪流管理廟產,四大庄輪值經理人的制度延續至大正三年才結束。經理人制度對義民廟廟產的擴增有最明顯的助益,在於道光二十七年進入四大庄輪值經理人的時期開始,清楚發現廟產快速增加,而之所以能夠快速累積在於經理人經資金用於土地投資,透過購置田業可增加租穀收入,又將收入用於置產,如此不斷循環,使廟產日漸擴張。同時又因為經理人必須由各街庄輪流擔任,任期一到必須將任內的帳目、契約等清楚典交給新任經理人,減少由同一經理人連續擔任經理人可能產生弊端的機會,如此亦使義民廟在經理人輪值的過程中持續擴張規模。本研究經仔細分析、探究《義民總嘗簿》之後,獲得三項重要的研究成果:首先,重新分類整理並分析清代義民廟廟產收支帳目;其次,發現土地投資是義民廟廟產擴大的最主要原因;最後,這一土地投資係成就於輪庄經理制度,因些II 輪庄經理人實是義民廟廟產擴增的關鍵。關鍵字:枋寮義民廟、經理人制度、義民總嘗簿 張毓真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100.6 5
61017358 101年 日治以來彰南地區客家移民與竹塘醒靈宮之研究 本研究以宗教信仰為?入面向,觀察日治時期新竹州客家人受到三五公司源成農場的招募,大?遷移到彰化平原南部並建?醒?宮,日後成為客家人的信仰中心。試圖分析彰南客家人如何透過醒?宮建構「彰南客家共同體」進一步表達客家認同。研究結果發現,第一,醒?宮所認同的母廟玉虛宮,史?考據並無淵源關係,但藉由創造「新」的?史並組織寺廟?誼會,使得客家移民的思鄉情懷形塑集體記憶。第二,「內在團結」與「外在威脅」促使客家人建?醒?宮,成為彰南社會客家群體的象徵符碼。戰後的重建?是具體展現「彰南客家共同體」。第三,醒?宮的祭祀圈具有大、小角頭公義分擔祭祀經費的模式,目前雖有鬆動傾向,事實上則是?座角頭客家廟共同鞏固?「彰南客家共同體」。第四,宗教祭典周而?始的?繫客家族群,客家認同也經此?斷的重複體驗與再生產。第五,各種儀式須用客家話?執?,語言的永續使用與活化,是醒?宮建構及延續「彰南客家共同體」積極與堅持的原則,這是彰南客家人最容?找到的族群認同與關懷,亦是抗拒?佬化風潮最後一哩的族群底線。關鍵字:三五公司、源成農場、源成七界、愛久澤直哉、?堂、醒?宮、二次移民、祭祀圈、客家認同、?佬客 柯光任 逢甲大學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101.6 6
61017359 101年 客家飲食文化之建立與延續—以苗栗公館福菜為例 除了語言最能代表族群標誌外,飲食文化也蘊藏著文化符號的內涵。食物是記憶的線索,而特定的食物連結了個人的記憶及成長經驗,更能喚醒了群體的集體記憶,食物也界定了區域、劃分了人群分類、彰顯了階級、身分、地位。身處客家庄,日常飲食中總見福菜的身影,它看起來如此帄凡但味道卻很特殊,尤其搭配肉類時的甘味。為什麼它只在有客家人的地方才吃得到這類菜,是否只有客家人才有做福菜,所以它最能代表客家的象徵符碼?同樣的材料,芥菜,為什麼會有不同方式的做法、吃法?本研究以食物中最能代表客家菜的「福菜」,探討客家文化與精神內涵,以食物為象徵符碼,作為文化意象之建構,並探討和客家認同之關係。由食物的呈現連結記憶,也藉由飲食連結文化的物質與非物質層陎,以及福菜的製作、煮食和食用如何勾勒個人的記憶,發展出客家菜的文化標籤,並經由集體記憶凝聚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本文採用深度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探討福菜在客家飲食的地位以及其中所蘊含之客家文化精神意涵。本研究發現鹹菜和福菜的製法不同,主要是多了三個製程步驟:曝曬、入甕擠瓶、倒覆。曝曬方陎:鹹菜反覆的曝曬至半乾燥狀態,這是福菜與鹹菜最明顯的差異點。入甕擠瓶:福菜是呈現半乾狀態,擠入瓶罐中不直接接觸空氣,可以保存較久。倒覆:把福菜瓶罐倒放,讓水份流出,阻絕空氣、雜質的進入,除了可延長保存期限外,也讓福菜散發濃濃的香氣,呈現不同的風味,酸、甘、甜的滋味。醃製類的食物大都是比較耐存放的,但是費工製作福菜不只是為了保存、也不能僅以「貧窮」解釋,像日本人也喜歡吃醃製類的食物,但並不能說他們也是很「貧窮」的。主要的是經過這樣製作出來的「福菜」所呈現出的特殊風味,才是最吸引人的,最能挑戰、刺激人們的味蕾,觸動人們對於食物中的味覺、嗅覺、觸覺的感動及記憶。關鍵字:福菜、客家認同、客家飲食、食物、飲食文化 邱玫瑩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7 4
61017360 101年 東勢地區三山國王信仰之淵源與流變 本研究以前輩學者的東勢地方史研究成果為基礎,一方面聚焦於探討東勢地區三山國王信仰的傳播淵源,一方面藉由廟內三山國王祭典舉行的情形,說明祭儀的獨特性與區域性。本文貢獻在於以各三山國王廟內三山國王以外之他神信仰祭儀,包含天神、媽祖、關公、土地公等,歸納整理出三山國王受他神影響而產生信仰流變。本研究首先回溯十八、十九世紀東勢地方開發史相關文獻,並加入田野調查訪得的三山國王廟的碑文或沿革文本,勾勒出東勢的開墾進程、開墾先祖來源與三山國王信仰三者間的聯繫。其次,以實際參與三山國王進香、繞境、犒將等祭典活動,所蒐集七間廟宇祭儀的相關資料,整理並比較其祭儀活動,進而歸納出三山國王祭典在東勢的普同性,以及因地理空間與聚落發展的因素,所呈現的差異性。本文發現三山國王的信仰越接近清代隘防線便越傳統,反之,清代保留區內,亦即當代街區之三山國王則變異與式微較多。最後,為理解這一分布趨勢的成因,本文從天神、媽祖、關公、土地公等祭祀活動中呈現的祭儀、信徒的參與、祭祀組織、祭典的時間等面向,分析三山國王廟內主神與他神共存的情形。本文認為東勢三山國王的主神地位之變遷實係受到其所處之多神競合關係中,來自於他神的影響。關鍵字:東勢、信仰、三山國王、天神、媽祖、關帝、伯公、客家 羅瑞枝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6 5
61017361 101年 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策略之分析 2002國際的生態旅遊年開始,強調利用生態恢復以及活動遊憩來減低環境承載量的休閒觀光產業在此開始產生,在少數人數控管的經營方式並透過當地居民對自然地景與當地文化結合導覽機制,讓旅客可以對當地產生一種歸屬感以及深度的在地體驗。本文研究範圍以龍潭鄉全區為研究範圍,龍潭鄉地區內以客家族群為主,客家文化氣息濃厚。同時盤點龍潭鄉境內生態旅遊資源,找尋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與方式並以策略分析結合生態旅遊,並歸納出永續客家生態旅遊的發展互動模式。最後依環境、文化、政治、經濟以及社會五個面向探討生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發展策略,藉由研究結論與建議,做為日後生態旅遊發展策略之?考。關鍵字:生態旅遊、客家文化、在地體驗、導覽機制 陳治瑋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0.6 4
61017362 100年 石岡客家婦女九二一災後生命歷程的民族誌 本?文探討石岡客家婦?面對九二一地震災後現實生存的需要,選擇與突破伙房社會的規限,通過傳統美食工作的展演,詮釋?性角色與主體生命實踐的意義。相對於心?學者對於災後創傷的討?,本研究以人?學民族誌為??與方法的基礎,針對石岡傳統美食小鋪婦?於921 災後的生活進?深?訪談、觀察、?與體驗。透過婦?口述與實踐的方式,?解婦?災後的生命?程。本研究發現客家婦?體驗災後生命的變化,選擇生存的策?,承轉生命的可能性。特別是客家伙房婦?展演的多元角色,在災後困境展現彈性。婦?以傳統廚藝為基礎,透過?性群組的方式,體認群己關係與自我實踐的可能性,進而?解?性生命的價值,建構客家婦?所蘊含的多樣性。本?文的第一章首先通過描述石岡地區特有的伙房與父系繼嗣群體,鋪陳這群?大埔客家方言婦?的日常生活。第二章探討在強震的破壞下,如何引發婦?心?的變化與生存的危機。第三章接著敘述一群石岡婦?迫於震災之後家庭與家屋重建的需要,選擇務實的生存策?,她們以家屋內傳統客家食物的廚房手藝出發,轉換生命的舞台。第四章為本?文的核心章節,我採取實踐的??視野,觀察與描述石岡美食小鋪婦?所經?的形成、解散、重組的過程。從中我們可以具體的觀察到這群石岡客家地區的?性,災變後結群的特殊性。延續前一章,第五章分析這群災後客家婦?的生命變化,以此?討??性自我認同與主體生命價值的意義。最後,在結?章我嘗試以這個民族誌個案與災變研究、客家與性別研究,進?對話。 關鍵詞:九二一,客家婦?,伙房,傳統廚藝,?性群組 劉宏釗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100.6 6
61017363 100年 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 目前臺灣的族群分類,並未考慮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內部的歧異性,因此,以均質化的方式進行族群研究,往往無法解釋現存的現象。1945年之後由大陸各省市遷臺的外省客家人,既被外省人研究所忽略,也完全不在客家研究的視野之中。透過回溯河婆客家移民的移民過程,發現戰爭與天災是促使他們移民的推力;觀察他們在臺灣生活的適應情形,則移民網絡既是牽引他們移民臺灣的因素,也是生活適應上的重要社會支持;客家語言的保存與擂茶飲食習慣的延續,不但連結了祖籍地認同,強化了客家認同意識並使客家文化得以長存;宗親會與同鄉會則在凝聚移民力量與協助生活適應與增強族群認同均起?積極且正面的作用,祖廟在廣東省揭陽河婆鎮的三山國王信仰,則成為河婆客家移民信仰的中心,藉由每年元宵節三山國王遶境的?王爺儀式,河婆客家移民得以進行公開宣示,且藉此凝集、振奮並重現與原鄉連結的集體記憶,三山國王信仰與?王爺儀式且成為整合在地人與河婆客家移民進行在地化的媒介與途徑 ;而最主要的是經由語言、飲食、宗親會、同鄉會以及三山國王信仰與?王爺儀式而得以不斷地以身體的實踐來再現以及增強集體記憶,又透過集體記憶增進凝聚使認同意識強化。河婆客家移民兼具外省與客家雙重的族群身分。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族群認同取向,遷臺後的在地化過程,自謀生活的河婆客家移民因為擁有客家族群身分提供了融入在地的捷徑,在族群認同上則趨向於客家認同而非外省人認同,與其他外省人因為有國家機器的庇護反而較難以融入地方社會,在族群認同上內部差異極大其他外省人卻以外省人為自稱,兩者之間出現相當大的差異;國家認同上河婆客家移民與其他外省人較接近,即呈現強烈的祖籍地認同以及自稱大陸人具有中國意識的臺灣人,而非本省人比較高選擇率的臺灣人認同。本研究以河婆客家移民這種既是外省人又是客家人的雙重游移身份,凸顯了目前臺灣慣常以均質化的方式論述外省人或客家人的缺失。 關鍵字:客家、外省人、外省客家人、集體記憶、族群、認同、移民、三山國王、河婆客家移民、在地化 藍清水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0.1 5
61017364 100年 小農的地方知識與變遷適應:旗美社區大學「有機」實踐之敘事分析 本研究以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的「有機」實踐為主題,探討這場發生於21世紀初在美濃客家農村的新嘗試,其發動的文化根源以及參與者的變遷適應。因對「綠色革命」慣行農法的反省,加上當地社區力量在1990 年代社運時期的集結,返鄉讀書人在面對環境與農村議題時,選擇以非營利組織做為社區運動的推動平台,並積極引入新的觀念與資訊,希望對邊緣化的臺灣農村提出另類發展的可能性。就在「有機」相關課程與公共論壇在社區大學相繼展開時,開始觸發返鄉務農青年的合作,之後更激起傳統小農轉型嘗試的勇氣。然而,小規模從事「有機」種植所要面對的客觀困境與主觀限制,都使得這場實踐在組織化的過程中,產生程度不等的拉扯,但這項研究卻注意到小農文化對於這個傳統客家農村存在的意義,在這一波中央政府倡議的「農村再生」中,並沒有被強調與重視。美濃的客家文化原本即建築在廣大的小農經濟體上,一旦小農社群逐漸萎縮與瓦解,當地的客家文化也就失去沃養生命觀的載體。本文最後以呼籲重視小農的堅持與柔軟,期待客家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工作,應對客家農村的小農社群勞力互助文化有更多的瞭解與發揚,同時亦做到維護臺灣農村與農業的生機。 關鍵字:社區大學、小農、客家、有機 張正揚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99.6 6
61017365 100年 跨文化溝通與客家文化之再生產:以苗栗客家地區新住民女性配偶為例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跨國婚姻下之東南亞籍新住民?性在客庄的生活適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進?客家文化的再生產。同時也探討新住民?性在各種場域中如何使用傳播資源、建?人際網絡、學習客庄生活文化習俗,並將這些學習予以?積及轉化,進而為自己建構?豐富的資本。本研究引用Bourdieu的??,藉由習性、場域與資本概?,探討新住民?性如何挾帶原生文化資本及習性,並結合所習得與獲取之客家資本以融入客庄家庭與社會,同時探討她們如何運用策?、展現能動?,在日常實踐中?與客家文化。本研究採取深?訪談,研究對象包括印尼籍、泰國、越南、菲?賓籍共計11 位新住民?性,以及6 位家人,受訪者總計17 人。研究發現新住民?性對於客家文化在家庭之傳承與再生產情形有幾點:一、家庭的人口組成,特別是有無公婆一起住,影響新住民?性的學習與傳承,其中有公婆同住的新住民?性較能?與客家文化的傳承;二、新住民?性在客庄生活之文化實踐及表現,與先生態?及觀?之開放與否有相當關係;三、新住民?性在生活操作上會運用多項策?,去學習、適應與建構自己的各項資本,並會將原生文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在飲食、母語、下一代教養觀?等方面尤為明顯。 關鍵字:客家、跨文化溝通、新住民?性、文化再生產 謝淑芳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6 5
61017366 100年 以劇場理論研究地方文化館-以苗栗臉譜文化生活館為例 本文以苗栗縣三義鄉山板樵臉譜文化生活館作為研究範圍與對象,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間透過?與觀察法,進入地方文化館做更深入的觀察與探討。與臉譜生活文化館經營相關人士進行訪談,更利用參與觀察機會,跟遊客與雙潭社區的居民進行訪談,查蒐集資料並分析;本研究以Goffman劇場理論當中的劇班情境定義與角色經營,分析地方文化館的發展歷程與特色定位;並以區域的概念,分析地方文化館的臺前區域、臺後區域與局外區域關係;並利用不協調角色,來分析公私部門與地方文化館角色關係;除了運用劇場理論在營運經驗的分析詮釋之外,也嘗試在地方文化館的實務經營方面,提出後續定位發展的參考。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臉譜文化生活館經歷多次的外在環境的影響,從木雕工作室到有機農場再到自己熟悉的木雕教學,並利用SARS期間繪製的國劇臉譜成立以國劇臉譜為主題的地方文化館。因臉譜文化生活館人力與資金不足,館主常有一人身兼多角的狀況出現。在表演內容方面,適時將客家藍衫與桐花等客家元素融入表演,讓遊客除了彩繪臉譜以外,還可以體驗在地的客家文化。 臉譜文化生活館對於工作的前台與休息的後台沒有明顯的區分。員工對於休息的後台,需依當時情境來自我認定,後台的管理也成了地方文化館管理極為重要的課題。館主將表演舞臺延伸到局外區域,舉辦社區活動,發揮社區博物館的功能。 本研究發現在地方文化館出現的不協調角色中的專家學者與公部門希望能將原本表演內容,融入客家與在地文化,以符合地方文化館的形象。為了使地方文化館的表演更為流暢,配合廠商提供專業的資源以增加地方文化館表演豐富性,導遊適時洩漏表演內容讓表演更為流暢,曾經來過地方文化館的遊客也將表演內容發表於自己的經營的BLOG,受訪的社區居民認為地方文化館太過熟悉;而同為地方文化館的木雕博物館,利用合作關係提升地方文化館遊客人數,因此互動情境與角色關係的掌握也成為地方文化館經營極重要的課題。 關鍵字:苗栗地方文化館、劇場理論、Goffman、不協調角色、服務業管理、劇班 陳正浩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5
61017367 100年 後龍溪上游地域社會之形成:以獅潭鄉竹木村南衡宮為核心之研究 本研究以祭祀圈、祭祀社群、地域社會和地方自性等??觀點為基礎,藉由苗?縣獅潭鄉竹木村南衡宮當代的關帝、媽祖、天神、問事及圓堂集福等五項祭祀活動,探討南獅潭地域社會之建構過程;同時,又?進一步結合前輩學者在?獅潭與?大湖的研究成果,總述後?溪上游地域社會之建構。本研究首先以田野調查及?與觀察,蒐集當代南衡宮祭祀活動相關資?,依祭祀圈指標,及祭祀社群觀?,劃出南衡宮關帝、媽祖與天神三個主神信仰所形成的?同祭祀範圍。結果一方面發現這三者之間有高?的重疊性,似與祭祀圈概?相近。這一現象如以祭祀社群概?觀察,在地的天神、關帝、媽祖三個祭祀團體,團體成員身分具有高重疊性,且與?與祭典活動的互動性高,這一社群強?極高的祭祀社群,也因此使竹木村民成為一個地域共同體。然而,三者未重疊之部份,卻隱涵?深刻的??意義,亦值得探?。其次,本研究因此而轉以文獻研究法,回溯十九世紀末以?緝光為首的?永昌?墾史,乃得以透過?墾組織與祭祀組織的?結,建構出?以南衡宮為核心地域社會的建構過程。這一建構過程可為四期:第一期為?墾初期(1884~1897),?墾組織緊密的?結?人與土地的關係;第二期為信仰形成時期(1897~1917),南衡宮天神、關帝、媽祖信仰地方上的信仰,文化界限超越?地?界線,此時的祭祀範圍約等同於第一時期的?墾範圍,亦是今日的媽祖祭祀圈。第三期為?政區域重劃時期(1918~1920),國家??介入將原有的地域分屬二個?政單位,加上?墾組織影響?的減弱,正視?地?界線,關帝祭祀圈於焉形成;第四期則是民國?、七十?代前後之天神?合併,這意謂著地域內聚?之整合,此地域即為南衡宮地域社會中最核心且最整合的部份。總之,藉由祭祀社群觀?,確實能?細膩地剖析以南衡宮為信仰核心的祭祀圈現象;然而,本研究認為必須再增加?史地?學之地域社會視野,才?足以解釋祭祀社群長期的變遷現象。 關鍵字:後?溪上游、地域社會、獅潭、祭祀圈、祭祀社群、地方自性 陳嘉惠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99.6 4
61017368 100年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自客委會成立以來,積極舉辦各項客家文化與經濟的活動,藉以提高客家族群的經濟與能見度,花布於此過程中被建構成「客家花布」,因而成為客家族群的象徵符號之一。 為了瞭解客家花布在建構過程中的文化認同,本文先了解客家花布成為客家符號的建構過程,再進一步分析客家花布在客家族群中的符號消費現象與族群認同情形。本研究透過便利抽樣從300份有效樣本中針對224份客家族群樣本進行量化分析,並且結合深度訪談的質化研究做對應。 研究結果發現:(1)客家花布首先是透過客委會的提倡,加上社區、產業與媒體的使用建構而成。(2)花布記憶變遷至今日,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展現客家生活美學的涵養,同時也創造了花布的文化新價值。(3)強調符號消費的現付社會中,花布已成為客家族群的象徵符碼。(4)客家花布在近付社會中獲得高度的族群認同。 本研究對客家花布推展的建議為:提升客家花布商品的價值品味、商品感性與故事性,並且加強客家文化的意涵。此外對於未來研究客家花布的研究者可以進行不同族群間的比較。 關鍵字:客家花布、符號消費、族群認同 張素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369 100年 客家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臺灣歷經四百多年的歷史演變,在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的過程中,造就了多元的社會文化,也成了族群融合的舞台。客家族群在臺灣的歷史舞台,和其他族群一樣,努力為臺灣寶島的繁榮進步貢獻心力。非營利組織在二十世紀末蓬勃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增加動力,客家族群在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更有不容忽視的貢獻。本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個案探討的對象,探究其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及其對地方的影響。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緣起,分析其變遷與轉型。並將焦點置於此一客家非營利組織,在發展過程如何與地方互動。並以溝通接觸與資源依賴兩個面向,援用Kuhnle 與Selle 的四個互動類型,分析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日據到轉型與地方之互動,發現其關係從「整合依賴」、「整合自主」到今日之「分離自主」。另外,就社會資本中網絡、信任與規範三個主要概念,檢測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的互動關係,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時期從地方及地方政府獲取資源,創設之後則扮演回饋社會之角色,再製社會資本。「東勢義渡基金會」具有濃厚之客家特質,是社會資本也是文化資本,它不但照亮客家,也為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增添風采。 關鍵詞:東勢義渡基金會、客家非營利組織、義渡、社會資本、網絡、信任、規範 田姝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61017370 100年 以情感理論的觀點探討社區參與和角色互動歷程-以頭屋鄉獅潭社區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社區中情感對人際互動造成什麼影響,以及在面對資源利益時,情感的力量會如何影響社區決策,主要參考Turner的情感理論,以參與者的期望、自我證明、獲益、群體歸屬、信任等概念,了解參與者何以從參與社區活動中得到正向情感。並且以Goffman的劇場理論,觀察在不同情境中,參與者是否因為體驗到不同的情感,而表現不一樣的互動。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法及訪問法,並於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到獅潭社區進行訪談觀察紀錄。研究發現,以情感理論的觀點,可將啟動與持續參與社區的原因有兩類:可體驗正向情感與避免體驗負向情感。社區參與的類型有專案參與和志願參與,依照承擔社區事務的責任大小,選擇從事個人事務或是參與社區活動。有些離開或是退出社區職務的人,仍願意繼續協助社區事務。不論是平時的或是每年固定舉辦的活動,居民從參與社區活動可體驗到歸屬感、娛樂感,並且能獲得自我證明,實現自己的期望,如此正向情感提升。不同時期參與者的行動經驗與情感體驗也有變化,1993年~2003年藉由小活動聯繫居民情感提升正向情感,2004年~2009年依參與者專長分配工作獲得成就感,2010年~2011年核心幹部具專業能力撰寫計畫書,其他參與者只是協助的角色,沒有體驗到正向情感,過多的活動造成疲累感。參與者依照不同的情境,呈現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社區為了日後申請經費順利,配合補助單位的要求降低收費,臺後則抱怨補助單位將活動價錢壓力,讓社區獲得的利益低。 關鍵詞:情感理論、獅潭社區 賴書琦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4
61017371 100年 地方文化行銷策略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客家古蹟文化為例 本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目的係探索新埔鎮八處古蹟的歷史,藉此瞭解這些古蹟在客家區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對於客家族群的意義與價值。並以地方文化行銷理論為基礎,同時參考國內外文化古蹟行銷之經驗,探討地方政府如何運用其古蹟資源,結合當地客家文化來規劃地方未來行銷的發展定位。基此,本研究主要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以及SWOT分析法,探析其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一步研擬新竹縣新埔鎮客家文化古蹟之地方文化5P行銷策略,包含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e)、公私夥伴(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並從短期、中期、長期三期程提出政策建議。本研究發現:一、古蹟價值受到政府重視;二、地方未凝聚共識;三、府際溝通未暢通;四、公部門與古蹟所有權人對古蹟修繕態度不一;五、缺乏整體性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 關鍵字:客家、文化古蹟、地方文化行銷、SWOT分析、新竹縣新鋪鎮 曾昭儒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00.6 5
61017372 100年 客家高齡婦女之成功老化感知探討 隨著生命預期的延長、生育率降低、及少子化的影響,台灣早在1993年底就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且高齡化趨勢日益劇增。如何幫助台灣老人能擁有好的老年生活,成功老化的倡議便顯得十分重要,而在促進之前,瞭解老人主觀所欲追求的理想老年元素為必要的第一步。雖有學者指出人們對於成功老化的想法會隨著文化而不同,但相關的研究並不多,是以,本研究以Torress 提出的成功老化文化相關理論為理論架構,以了解客家高齡婦女之成功老化感知,其研究問題有二:(1)客家高齡婦女認為成功老化包含哪些要素?(2)客家文化如何形塑客家高齡婦女對成功老化的感受與看法?本研究以新竹縣竹東鎮為研究場域,深度訪談十位客家高齡婦女後發現:客家高齡婦女所欲的成功老化之要素包含:(1)身體健康、(2)足夠的經濟能力、(3)被孝順的感受、(4)家庭圓滿、及(5)善終。再者,本研究也發現:客家文化中存在的四種價值觀:(1)強調勤勞的社會規範、(2)重視家庭的核心價值、(3)以子為中心的孝道觀、及(4)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纏形塑出對善終的期望,形塑客家婦女對成功老化的觀點。 關鍵字:成功老化、高齡女性、客家文化 鄭鈺靜 國立成功大學 老年學研究所 100.1 4
61017373 100年 臺灣客家女性諺語中的文化意涵研究 諺語從文學角度來論,是屬於民間文學的一環,若以文化層面來剖悉,諺語則是先人生活的智慧結晶,其背後不傴隱含族群特色,同時也保存該族群大量語音,而且語言又是族群的文化載體,失去語言,如同族群文化失去根基。 以客家族群來論,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具有舉足輕重角色,近年來針對客家女性的研究環繞在文學形象及訪談與區域調查;鑑此,本論文選擇以客家諺語與女性作為研究主體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客家諺語本身具有濃厚文學性;另外則是客家女性方面,本文希望能結合文學與區域女性研究,進一步對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做全面性探討,也尌是透過歷史文化及文學語言的角度,對客家女性做一番詳細研究。 本論文總共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研究範疇、研究方法及研究侷限性。第二章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先對台灣客家歷史以宏觀角度探究,瞭解何謂客家人;之後進一步分析,在客家社會裏,「宗族觀」對女性的制約模式;而這些女性又是如何與客家社會產生互動,並且先利用「?」字,來對客家女性有概括瞭解。第三章客家女性諺語中的分類,按照女性生命史,依序是親子與手足、男女性別、婚姻配偶及婆媳與姻親。第四章細妹、心舅、家娘—女性三部曲,女性在「四頭四?」的制約下,會形?出何種人格特質?而女性在不同的角色階段又會面臨何種問題。第五章從客家女性諺語反思族群的「靜與動」,藉由剖析男女諺語中彼此的差異性,進一步瞭解該族群的整體文化特色與轉變。最後將各章重點進行歸納總結,完成最後的結論。 關鍵詞:客家女性/婦女、客家諺語、客家人、宗族觀 劉敏貞 臺北教育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9.12 4
61017374 100年 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 行政院客委會自2002年起,每年4、5月間辦理「客家桐花季活動」,經由這項節慶活動,不僅為客庄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尤其現今,只要提到桐花,國人便聯想起客家,足證客委會在推動「客家認同」的信念與「繁榮客庄」的目標方面,確有其政策推行的成效。而1997年時,臺北縣土城市即以「土城朝山桐花節」獲文建會評比為全國文藝季活動的第一名,並且持續推動迄今幾未中斷,而初始迄今未具客家意涵的這項地方節慶活動,亦獲得土城居民的高度認同。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等方法,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此一同樣以桐花為主題,卻始終並未加入客家桐花祭的地方節慶活動,其治理的主體是誰?此一節慶活動對土城的都市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地方居民對土城桐花節的主體觀點是什麼?而在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本文亦試圖就資源整合及不失地方文化主體的觀點下,對於土城桐花節未來是否應加入客家桐花祭,提出政策建議。研究發現,土城桐花節的籌備過程中,公民參與仍屬不足;惟其確實形塑地方住民的主體認同;此外,遊客數雖然連年暴增,卻因文創產業的未能深化以致無法促進地方商機,加上諸多客觀因素下,使得此項地方文化活動似有轉趨文化大拜拜的傾向,因此本文亦提出加強公民參與、延伸活動場域以促進地方商機,以及與客家桐花祭合併等政策建議。 關鍵字:地方治理、文化治理、客家桐花祭、土城桐花節、文化資本 祝養廉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5
61017375 100年 2002-2010年臺灣主要報紙對客家桐花報導之研究 近年來,隨著「桐花」的興起,桐花相關議題也逐漸受到新聞媒體之關注,是以,本研究旨在探究2002-2010年間臺灣主要報紙之桐花議題走向、分布趨勢與發展情形。研究方法上採用內容分析法與紮根法,並以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為分析樣本,統計報紙類別、報導形式及年份等基本資料,同時,尌其刊載內容探究桐花相關議題涵蓋之概念,以此理解桐花於台灣社會發展之現況、脈絡及其影響之意義。 本研究採質、量並重之方式分析,以質詮釋內涵,以量分析趨勢。尌其分析結果顯示,桐花相關新聞中,「廣而告知」之訊息所佔比例甚重,並受政治氛圍之影響,且最後於新聞報導出現之概念,彙整歸納出之核心範疇為文化與符號意象、社會與族群、政治與政策、產業經濟效益、自然與實體環境、地方與節慶特徵,以及學習與永續機制等七大類。 總歸媒體對桐花議題發展之關注,乃歸結於土城市公所舉辦之桐花節及客委會舉辦之桐花祭而起,進而吸引社會大眾之注意力,在桐花意象深植人心的同時,各層陎也相互交錯的影響著,並在多方陎實質的具體作為上,逐漸出現連帶效果,帶動著「桐花」朝向一個系統性、永續性的架構之中。 關鍵字:桐花新聞、媒體報導、內容分析、紮根法 連卜慧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5
61017376 100年 臺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臺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洛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 2004)認為族群是集體認同,以「內在」族群的共同文化歷史來源(有共同語言、歷史和文化),和「對外」的表現,兩者之間的互動形成。Linda Basch (1994) 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全球觀點上,建立跨國主義的理論,認為「跨國」是一種流程,由移民建立和維持多線的社會關係,將他們的原鄉和定居的社會連結。 台灣政府以文化政策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的發展,建構新台灣客家人的文化認同。根據台灣客家事務委員會對海外客家文化政策的發展,推動台灣客家為世界客家文化中心,「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與台灣客委會建立密切的往來關係,並把台灣客家文化與認同想像的內涵帶到泰國,影響「泰國客家」的建構。 本研究將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經驗出發,探索他們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情形,將研究目的預設為:一、「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成立與其他組織的互動,主要是與泰國當地老客、泰國政府、中國政府與台灣政府的互動。二、台灣客家文化與泰國當地客家的互動如何形成台灣客家跨國文化與認同?如何應用客委會的客家文化政策推廣泰國客家文化的發展? 三、「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跨國文化活動對泰國客家族群的影響是如何?客家認同是否上升?是否增加更多客家文化的瞭解? 本論文以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為主,其最簡的定義是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結合。從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設為研究方法的四步驟。研究發現,台灣客家族群的建構有兩個因素:第一,泰國台灣客家的跨國文化,依據客委會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發展的影響。第二,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與老客互動適應和調整影響的結果。呈現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是泰國與台灣文化橋梁的重要角色。從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可發現台灣客家的雙重認同:一方面,他們強調客家族群的認同;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台灣國族認同。泰國當地客家受到跨國新台灣客文化傳承的影響,也開始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 關鍵字:跨國文化、客家社團、客家研究、泰國研究、族群認同。 陳瑞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4
總共 536 筆,顯示第 101 到第 1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