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5秒, 共找到 740 筆資料,顯示第 401 到 5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2-11-04 悅閱交融的人生:影像中的自己! 本次演講邀請到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曾志朗院士,與我們相互交流「悅閱交融的人生:影像中的自己」。文明的高度是靠著一代又一代的創新智慧來提升的,台灣過去的教育,常讓孩子套公式解決問題,要是沒有公式就解決不了,而事情的發生沒有標準答案。藉著網路,台灣與世界各地產生連結,了解別人在他們的時空環境,如何解決生命的難題,走出困境,另造桃花源,會使我們擁有更強的生命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1.htm
於幼華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2008-04-12 能源、環境與永續地球 地球環境四十億年來唯賴太陽而存在,過去如此,未來想必亦難以真正獨立。至於依附於地球上的生命,如歷史短暫的人類—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的現代社會,在相對更短的兩百五十餘年內,因大肆採用所謂「昨日的陽光」,卻已肇致地球環境上大氣組成的遽變,所謂的「氣候變遷」問題讓國際警覺:人類的末日大有逼近態勢,以致永續性課題成為現今全球憂慮所在及關切焦點。本次講座邀請臺灣大學環工所於幼華教授主講,當環境一再提出警訊,於教授要用另類思考,回歸傳統經濟學的論點,提醒政治核心保有永續經營的理念,這樣才能進一步重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2.htm
莊坤良 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2012-11-07 心懷感激的被壓迫者《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是閱讀喬伊斯的入門之作。小說由十五個短篇故事彙集而成,分別記述都柏林人在童年、青年、成年時期及公眾生活的故事。喬伊斯描繪二十世紀初的都柏林人,沈浸在英國殖民昏暗的燈火裡,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面貌,甚至於在死亡將至的陰影裡,渾噩度日,麻痺不自覺。他的敘述,苦澀多於愉悅;他的書寫策略,尖酸諷喻,警世味道濃厚。<br /> <br /> 喬伊斯具有很高的文學才情,他的文字出入於悲劇和喜劇之間,擺盪在同情與嘲諷之際。他的書寫,有時候,帶著同情的介入;有時候,維持一種諷喻的疏離姿態。更多的時候,欲言又止。尤其是慣用「靈光乍現」的開放式結尾,引發讀者對劇情後續發展的揣測。<br /> <br /> 《都柏林人》採用寫實主義的敘述法,因此看似簡單,其實在文字表象下,有著相當分歧複雜的指涉意義。書中喬伊斯以文化病理學家的姿態,對都柏林人在心靈、社會、政治及文化上的「麻痺」現象,進行解剖、清理與診療。喬伊斯筆下的生命是一場困局,愛爾蘭的經驗提供我們一個自我觀照與省思的機會。透過批判性的閱讀《都柏林人》,可以引導我們在生命困局中增長智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4.htm
褚晴暉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兼博物館館長 2009-11-08 我國航空先驅–王助教授 波音公司是目前全世界主要飛機製造商之一,王助教授是中國航空的先驅,他是波音公司的第一位航空工程師,設計的C Model飛機為該公司爭取到第一張產品訂單。在20世紀初,當時剛成立的波音公司憑藉著王助教授的出色才能站穩腳跟,之後成為引領全球航空工業的巨人。在民國初年,王助教授投入航空領域的勇氣;作為波音公司的開創元老,他放棄在美國的發展機會與優裕的生活回國,又為中國的飛機設計與製造持續地努力。在1950年代王助教授回到臺灣,在成功大學任教,嘉惠學子,培育英才,他是怎樣的人?怎樣的故事?歡迎您一起來瞭解這位大師的風範。<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4.htm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 2010-06-25 永不止息的人類與病毒的戰爭 在全球化的社會趨勢下,各種新興傳染病出現,而全球環境變遷促成傳染病版圖快速擴張,各種病原出現多重抗藥性或突變種,因此新興疾病正挑戰人類文明與防疫體系。其中人類以萬物之靈的姿態侵入野生動物棲息地,或是牧養大量家畜家禽,使得動物的病毒傳給了人類,甚至發生新的變種病毒,造成人畜共通疾病的新興流行,像禽流感、豬瘟型流感、愛滋病等,都是很典型的例證。<br /> <br /> 另一方面,石化燃料大量使用與燃燒森林開墾耕地,造成二氧化碳增加和地球暖化,使得病媒蚊擴大孳生地,造成了傳染病的版圖快速拓展。日本腦炎、登革熱以及其它多種病毒傳染病,也都是蚊蟲傳染的。病毒與人類的戰爭永不止息,人類應該克儉自制、彼此和好、保育野生動物、愛護自然生態,方能稍戢再一次面對人畜共通病毒的戰爭。<br /> <br /> 相信透過擁有豐富學經歷的陳建仁院士來講解人類與病毒相互消長的關係,可以讓大眾對新興病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體認科學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運用邏輯思考的方法和追根究柢的精神,去解決在日常生活上和宇宙探索中所遇見的問題的態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7.htm
劉紹臣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2010-06-04 氣候變遷對臺灣的影响–全球暖化下的臺灣水旱災 極端天氣隨氣候的變化很難預測,因此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對極端天氣變化的預測相當保守。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於2009年在研究極端降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地球溫度每上升一度,臺灣每年前10%的強降雨會增加約140%,而最低20%的小雨則會減少約70%。強降雨增加會增加水災、土石流發生的機率;小雨則是土壤水份的關鍵來源,臺灣中、南部在冬、春季主要仰賴小雨。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生物圈系統中生命期很長,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減緩全球暖化的影响將需數十年始能見效,因此必須迅速起動調適措施,才能應對今後數十年增多增強的水旱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91.htm
張智北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2010-04-30 天氣與氣候的變化–我們知道多少 臺灣的災害天氣主要來自颱風和季風,氣候變化則包括季節轉換、聖嬰、北極、海洋等濤動,和全球暖化等等。我們將從颱風和季風的原理和臺灣天氣談起,接著介紹一些氣候變化和可能的影響。有些天氣如冬季寒潮,我們可以準確預測,有些如颱風動向我們就比較難以預測。我們將舉例討論對氣候影響的所知和所不知,我們知道二十一世紀暖化的趨勢和排放二氧化碳的可能關係,但卻沒有把握說三、五年後會不會比現在熱。我們知道為什麼卡崔娜和莫拉克帶來空前水災,但卻不能說那和全球暖化有什麼關係。最後我們會介紹專家怎麼達到暖化對颱風的影響還看不出來的共識。<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96.htm
蕭介夫 義守大學校長 2012-11-18 永續生物能源大未來 能源在人類經濟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石油是「非永續」能源,而且燃燒石油不斷累積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暖化、海水升溫,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目前人們使用再生能源有那些呢?本次演講由義守大學蕭介夫校長說明永續生物能源的未來。台灣四面環海,土地狹小,以藻類為生質物具有不需耗費大量土地,可利用工業排放之二氧化碳為碳源,及動物排泄物為氮源,具有減廢效益最適合台灣發展的生質能源,永續利用再生將是確保人類可以永續生存的唯一道路。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99.htm
楊秋忠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 2010-03-19 小兵立大功–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及環境保育應用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是人類珍貴的資產。土壤在地球環境及生態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提供動植物生長場所、淨化有機質及廢棄物,也是元素、水及養分的調控恢復和保存地方。而土壤的功能需有微生物協助,才能有效達成自然生態系之重要功能。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繁多,全球微生物樹以萬計,但能被培養的卻不到1%,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有利於我們對微生物研究及多樣性分析,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其適合生存環境及方式亦不相同,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調節動植物與環境循環間相互制衡的關係,提供人類生存及生態之永續經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4.htm
葉永烜 中央大學 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0-02-21 系外行星與生物圈 您覺得有外星人存在嗎?科學家如何判斷地球以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的跡象呢?1982 年好萊塢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伯執導的外星人《E.T.》曾掀起一波外星人探討的熱潮。而在同一年,葉永烜教授向歐洲太空總署(ESA)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提出「卡西尼探測土星計畫」,推動雙方合作。此計畫獲得許多重要的科學成果,包括了發現泰坦衛星的湖泊、土衛二會噴出一些水分子氣體等等,讓我們對土星及太陽系的認識,向前邁進一大步。因此計畫,葉教授獲得美國太空總署「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Exceptional Public Service Medal,EPSM),表彰其對於探測土星的貢獻。本次演講,邀請您與葉永烜教授共同來探討系外行星與生物圈。<br /> <br /> 近卅年來,太空船逐步揭開太陽系行星及衛星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對太陽系有全新的認識。宇宙起源約在 150 億年前,太陽系和地球則在45億年前產生,在 1995 年,人類首度發現太陽系外有「系外行星」存在,現已找到百多個。回到太陽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固體行星,也叫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是氣體行星,又稱外行星。最近的氣體行星木星距離太陽 5.2 天文單位(1 天文單位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目前發現很多系外行星,都是氣體行星,質量是木星的好幾倍,但離它們的恆星的距離,卻只有水星到太陽那個距離,非常特別。<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7.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01 生命科學–第三講:化學反應與酵素 本講演介紹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係,以及酵素如何讓生命中的化學反應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6.htm
李適彰 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特別助理兼發言人 2009-12-06 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 中華民國二代戰機的第一種機型也是我國自行研發的新世代戰機(IDF,經國號戰機),雖然性能由於推進力的研發尚待突破瓶頸而影響了它擠身於世界的前景,但不可小看的,它在世界先進戰機中依舊有其特色及地位。經國號戰機為我國在民國七十年代初期自行研製之高性能機種,七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由吳康明先生完成首次試飛,自民國七十七年出廠迄今已逾二十ㄧ個年頭,全案含原型機四架,八十九年量產完成一百三十架總共生產一百三十四架,總飛行時數已有二十餘萬小時,除供空軍部隊作戰飛行訓練外,也已陸續服役成軍對我國國防安全空中防衛與空軍教育訓練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民國七十年代,我國自行研發成功新世代高性能IDF經國號戰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里程碑之一。想知道研發自製過程的精彩故事,以及航空工業的發展歷史嗎?請聽曾參與經國號戰機研發工作的專家李適彰先生的精采演講。<br /> <br /> <b>深度閱讀</b><br /> <ol> <li> 楊葆芝(民86)<i>臺海翔鷹:IDF研發的故事</i>,雲皓出版社,台北。</li> <li> 李適彰(2009)IDF木質全尺寸模型的一生,<i>兵器戰術圖解</i>,<b>45</b>,38-47。</li> </ol>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2.htm
吳重雨 交通大學校長 2009-11-06 仿生科技–讓生命更明亮 你能想像身體構造或大自然生物將可透過科技延續,那我們對疾病是否就無所畏懼!?仿生科技一直是21世紀科技與產業發展最大驅動力之一,創造了新一波的技術革命與產業,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全面的。吳重雨校長透過人工視網膜晶片的發展,由生物視網膜功能介紹,再說明人工視網膜原理以及人體試驗的結果,最後說明未來展望;一片薄薄的晶片,不僅可以讓失明的人重獲光明,也蘊含著臺灣下一波兆元產業的商機,利用類比IC製造的人工視網膜晶片只是仿生科技的開端,在未來,除了人工眼、鼻、耳,甚至在人腦中植入晶片治療癲癇、阿茲海默症,都是生醫工程努力的方向。<br /> <br /> 歡迎大眾透過吳校長深入淺出地闡明科學新概念,了解並期望透過仿生科技的發展,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同時預測到未來仿生科技所產生的新材料、新特性及其衍生之新裝置的影響,將遍及儲能、光電、電腦、記錄媒 體、機械工具、醫學醫藥、基因工程、環境與資源、化學工業等產業。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5.htm
柯永澤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2008-11-14 利用海洋進行二氧化碳減量的可能性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人類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物被視為罪魁禍首。除了設法減少今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外,有沒有可能更積極的用人為方法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柯永澤教授主講,柯教授將從海洋科技研究的觀點,提出兩種可能的作法。想知道科學家們如何試著挽救全球暖化嗎?歡迎參與這場演講,一起動動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36.htm
趙丰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2009-03-20 你我生活在太空時代 電影<明天過後>雖然只是好萊塢製片中的劇情,但是提醒人們環境變遷的惡果。如全球暖化現象、聖嬰現象、颱風、洪旱、乾旱、臭氧洞等等,反應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的地球正在不斷地變遷;而人類為能了解並監測這些氣候變遷現象進入了太空時代,剛滿五十年,但我們生活在太空時代卻不自知。除了日常生活中的通訊、氣象監測外,目前人類對於環境變遷現象的種種知識幾乎都來自太空科技下的觀測及研究。例如:全球增溫、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植物分布、臭氧層, 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及永續的問題,牽動了全人類的生存。誰能說影響層面不大?最新研究甚至顯示透過太空監測有預知海嘯發生的可能性。本次講座邀請中央大學地科院趙丰院長主講,面對現今各種關注的氣候變遷議題,趙丰教授認為今後從太空觀測地球環境的變化將更顯重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2.htm
楊玲玲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講座教授 2009-03-15 健康減重與快樂塑身 過去我們會覺得胖就是一種福相,但是肥胖所伴隨的慢性病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我們稱為代謝性的疾病。現在大多數人對於減重觀念可能不甚正確,實際上非常多的減重方法雖然讓你減重了,可是相對的就有許多副作用、併發症就會產生,健康的減重就是靠自我照顧的方式,但是自我照顧的方式是什麼呢?正確的減重觀念到底是什麼?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其實就是從吃開始,那我們要怎麼去吃?單看BMI值就可以看出健康與否嗎?本次講座由台北醫學大學楊玲玲教授告訴我們怎麼從飲食控制體重,以最簡單的吃法達成健康的減重效果,以及各種健康值的意義,歡迎您一起來檢視自己的健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3.htm
吳文騰 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 2009-02-22 永續能源–微藻產油 藻類大約有數萬種,而微藻就像微生物一樣,其中有許多微藻的含油量很高。藻類就像植物一樣利用陽光吸收二氧化碳來生活,而其中也會產生油。目前全球能源危機以及環保問題日益嚴重,培養藻類正好可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以微藻產量的一半估算,1 公頃約有上百公噸,相當於20倍的產油量。由於微藻是植物,1 公噸的產油量相當於吸收了 2 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產油量來說,它比目前產油量最高的棕櫚油還要高,也因為所產的油多,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也相對增高。本次講座由國立成功大學吳文騰院長為我們講解什麼是微藻,如何利用並將這溫室效應氣體降低。歡迎您一起來參與關心我們的環境。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5.htm
沈哲鯤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1-11-18 松下問童子–預防及治療神經退化症的仙丹在哪裡? 神經系統,包括大小腦、脊椎及周邊神經,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經由學習、回憶與運動而得到的樂趣;但是,由於命運及或然率使然,許多人在其一生中也會發展出各類神經退化性病症。不幸的是,幾乎所有的這類型病症,包括阿茲海默症(AD)、腦前額顳葉退化症(FTLD),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美國天文學家Stephen Hawking為代表性人物)等,在目前都還沒有好的治療或預防藥物。科學家們要如何從新的角度,以新的工具,在研究的「深山叢林」中,去「尋找」這些特效藥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8.htm
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2008-12-28 臺灣海洋生態環境變遷與永續之道 臺灣四面臨海,我們的生活、生計與生命離不開海洋。但是臺灣的海洋生態保育卻落後陸地生態保育30年,海洋承接所有陸地的污染物,但因為人們看不見,所以不懂得要去保護。海水、魚類、珊瑚等等生物與生態正遭受污染與破壞,臺灣的海洋生態還有那些變化與危機?如何進行保育呢?本次講座邀請致力於海洋生態研究與保育的中央研究院多樣性生物研究中心鄭明修副主任主講。鄭副主任曾在《自然》(<i>Nature</i>) 期刊上發表有關龜山島硫磺怪方蟹(或稱烏龜怪方蟹)食性生態的論文,深受世界矚目,並在海洋生態研究與保育方面具有豐富實務經驗,歡迎您一起來探討海洋生態的課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6.htm
林富士 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 2008-12-20 道教的醫學系統 偶爾就會從媒體上看到民眾因為誤信符咒具有療效而延誤治療的新聞,難道道教對醫療的看法真的這麼欠缺理性嗎?在目前的台灣社會中,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團體介入醫院的經營,看到民眾生病時求神也求醫的行為模式,也看到各種「養生」功法的風行。這種現象並不是現代才開始出現,同時反映出一種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文化習性。例如金爐煉丹煉出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創造了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道教醫理;從修身道士到救世良醫,從煉丹養生到治病救疾,從調和陰陽的房中術到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道教醫學看似神秘,卻是中國人疾病觀與身體觀的重要根源。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林富士教授將由他多年鑽研道教醫學體系的瞭解,為您剖析道教究竟如何看待疾病、治療疾病。<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9.htm
方力行 正俢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講座教授 2008-11-14 當神祕變得更莫測–全球變遷下的海洋新知 海洋,孕育萬物的搖籃。我們對她極度依賴,我們與她比鄰而居。然而,面對這片湛藍,我們又有多少瞭解呢?全世界有四分之三的大城市倚靠海洋生存,有6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100公里以內。如果我們把這張海洋生活地圖拉到三維角度來看,人類日常的活動範圍僅有200公尺,為海底平均深度(3795公尺)的百分之五。與太空探險動輒數十甚至數百光年的距離相較,我們對海洋的瞭解竟只是皮毛!台灣的陸地面積僅有全世界的千分之三,但因位於全球海洋生物最多的金三角區,海洋生物種類高達全球的十分之一。但近來由於過度漁撈(過漁)、棲地破壞,曾經豐沛的資源已面臨危機。身為這個海島的居民,坐擁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是否該為海洋保育付出更多心力?本次講座邀請享譽國際的知名海洋生物學者方力行教授主講,從知識、文化及生命角度,探討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海洋課題。擁有三十多年的潛水經驗,方力行看過了海中無數美景,也看到了空前浩劫。他說:「就因為我知道她昔日有多美,所以知道她為什麼需要保護。」坐落於屏東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方力行的理念堅持之下,將台灣鄰近的海洋生態做了最生動的展示,更將台灣海洋之美推向國際舞台。這一次,除了揭開海洋的神祕面紗,我們更要學習如何與她互利共生,並且身體力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37.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研究所教授 2008-03-08 開展宇宙新視野 「宇宙現在一百三十多億年,太陽系有四十六億年,而類似人類的生物也只發生在三百萬年前;星星也有生、老、病、死-源於塵土、歸於塵土!」從陳教授的簡報大綱:「發現新世界-太陽系家族的人口普查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統」,一直到「宇宙新面貌-上下古今的來龍去脈與未知的宇宙力量!」作為開場,「放眼望去,一半是天;天地輪遞,一半是夜。」浩瀚的宇宙,大自然沒有分學科,大自然充滿了答案,但問題是甚麼?本次講座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陳文屏教授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以及深入淺出的演講內容,讓我們繼續開展宇宙新視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0.htm
孫維新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8-10-05 人類的新家園?–簡介火星探索近年來的發展 火星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人們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來命名它。在中國古代,因為它熒熒如火,且位置、亮度時常變動,故稱「熒惑」。火星對於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自1960年代開始,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對於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到目前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類了解最多的行星。將來人類若對外星殖民,由於火星的友善條件,它很可能是我們的首選地點。有些人認為火星的環境可以被改造成類似地球的樣子,而這個過程稱為地球化。想進一步瞭解近年來火星探測的發展嗎?本次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孫維新教授主講,歡迎您一起來探索這個有趣的課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3.htm
魏國彥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所)教授 2009-03-06 冰芯啟示錄:鑑古知今想未來 藉由針對古氣候所作研究,我們知道地球氣候變化是具有多重時間尺度。或以億年為單位,或以萬年為單位,甚至是千年、百年、十年或一年不等。一般而言,時間尺度越長,溫度的變化幅度也越大。歷史氣候資料顯示氣候變化可以是十分緩慢也可瞬變 (abrupt change),其複雜程度不言可喻。也因為其複雜程度,雖然經過許多科學家窮一生之力研究氣候變遷,人類至今仍無法窺其全貌。掌握未來是每一個人的夢想,準確的預測天氣及氣候則是科學家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我們能夠瞭解過去,是否意味著我們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未來是否就是過去已知事件的組合?「以古」或許可以「鑑今」,但是否可以知未來?本次講座邀請臺灣大學地質所魏國彥教授主講,歡迎您一同來鑑古知今想未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4.htm
杜武俊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 2008-09-26 小黑蚊的生態習性與防治 中部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好天氣,相當適合戶外活動進行。但各個郊野山林甚至於都會區的公園,處處難免小黑蚊的危害。每到夏天,這些小黑蚊就成了中南部民眾揮之不去的惡夢。而牠雖然被稱為小黑蚊,但牠其實並不是蚊蟲,而是另一種會吸血的昆蟲,臺灣蛺蠓。<br /> <br /> 臺灣鋏(蛺)蠓的體長只有1.4毫米,得用電子顯微鏡才能把牠看個仔細。除了觸角和口器呈深褐色之外,頭部、胸部、腹部都是黑壓壓的的。雌蟲的體型較大,也是突襲人類的元兇。吸飽了血的雌蟲,二到三天之後就可以產卵,繁殖力超強。想知道科學家怎樣探索小黑蚊的生態習性,進而提出可能的防治之道嗎?本次講座邀請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杜武俊教授主講,歡迎來與小黑蚊研究者杜武俊教授面對面,一起探索小黑蚊防治的話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6.htm
林良恭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08-09-19 臺灣高山山脈環境對動物基因交流的影響 達爾文提出的演化論當中,地理區隔是造成物種基因分化的原因。在台灣的地理環境裡,中央山脈造成的東西兩岸區隔,造就了怎樣的物種演變呢?本次講座邀請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林良恭教授主講,演講中將介紹他所進行的高山生態調查在演化觀點的意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窺看在台灣進行中的物種演化。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7.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2-22 生命科學–第二講:生命為什麼那麼複雜? 38億年前地球上一個簡單的單細胞生命,如何演化出今天繁複多樣的生命世界?簡要回顧了生命如何從原核到真核,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的歷史進程。<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5.htm
施聖洋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2008-05-23 人類未來五十年的首要問題:能源?環境?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揭櫫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消失的物種、變調的南北極、退卻的冰川、冰河和忝不知危機的人們,真實的畫面無不怵目驚心。在科技高度的發展之下,人類一方面解決了前一個世代懸而未決的問題,一方面也留給後一個世代坐如針氈的未來。全球化的現象克服了地形與距離的限制,使分化趨向一致。然而,在共榮圈的願景下卻同時造成了不可遏抑的後果。從人力到獸力,水力到火力,燃煤到石油,原子能到再生能源,文明的進展與人類懂得藉力使力息息相關。<br /> <br /> 新能源的開發是每一個過度時期的重要課題,如今更是人類修補自然環境運轉失序的女媧石。但是,女媧補天的工程卻因國家發展程度不同而異。人類不僅需要環境共識,更應積極汲取成功經驗,共創綠色智慧。本次講座邀請中央大學機械系施聖洋教授主講,同時是教育部顧問室「綠色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的主持人。擁有「鐵人教授」美稱的施聖洋教授,不但以健跑力行環保概念,更力推綠色科技。歡迎您一同關注能源與環境問題,共同為人為活動與環境間的和諧,進而達到永續發展而努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51.htm
陳錦地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2-11-09 從傳統染藝到時尚光電 人類最早的染料取材自大自然的植物、動物、礦物,在合成染料的方法出現之前,人類想在布匹、皮革、紙張甚至食物上染色時,只能想辦法從自然借調。然而天然染料普遍存在吸附力不足的問題,導致加工漂染程序的繁複,且天然染料難免會夾帶著原料本身的「特質」,例如草菁味、腥味、重金屬味等等。因此大自然縱使萬紫千紅,能拿來萃取使用而又不沾染的植物色素或天然色素卻不多。<br /> <br /> 直到1856年,一場無心插柳的美麗錯誤,讓威廉.柏金製造出全世界第一個人工合成色素,化學技術的漸趨成熟,帶動整個染料科學的高速發展,此後人類社會的色彩不再只有指甲花的橙紅,也不再只有孔雀石的草綠,甚至還創造出自然界從來不曾出現過的顏色。本場講座裡,陳老師將從色彩學談起,演繹染料在傳統工藝與現代光電科技上的應用,介紹食用色素在現代人類生活的應用,以及染料的用途延伸到電器、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創造現代人們的繽紛生活以及所帶來的影響。<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63.htm
花亦芬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所)教授 2012-09-26 西方近現代思想與藝術文化的原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瑞士史家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1818-1897)最重要的史學名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Die Kultur der Renaissance: ein Versuch, 第一版1860 年,第二版1869年)是歐洲文藝復興真正的奠基之作,也是開啟西方文化史研究寬闊視野最重要的史學名著。雖然本書出版至今已近一百五十年,仍是進入歐洲文化史與文藝復興史堂奧最經典的鉅作。<br /> <br /> 布克哈特史著之所以能跨越時代限制,具有歷久彌新之價值,主因在於他透過歷史研究對「人性」、「政治」、「文化創造」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關係充滿省思與關懷。他也藉著寫作本書與他所處的時代積極進行對話,希望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國族意識高漲、軍國主義強勢抬頭與科學主義日益宰制人文學發展的喧騰時刻,重新思考知識份子與文化菁英在亂世之中應該努力扮演的角色。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66.htm
馬國鳳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8-03-21 「921」祕密檔案–臺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 臺中豐原的埤豐橋因921大地震而一夕斷裂,橋下的大甲溪河床也因地震造成垂直錯動,隆起9公尺,使平緩的河流變成瀑布。此一創下世界紀錄的畫面,因展現出大自然力量,被美國高中地球科學課本選為封面照片,更做為呈現地震災害的具體證據。921大地震至今將近10年,它對臺灣居民造成的生理與心理創傷,以及對經濟建設災害及影響多已復元。但在國際地震學界,921地震創下許多紀錄成為研究地震成因的絕佳教材,相關研究逐漸產生成果。本次講座邀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以「921 秘密檔案-臺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為題,說明這個國際地震研究計畫的意義與初步成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67.htm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8-02-22 全球生物物種大普查–滅絕與復育 由挪威興建、位於北極圈內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於2008年2月完工啟用,這個種子庫主要功能,是保存全球因各種威脅而有消失之虞作物種子。但在全球氣候變遷肆虐下,無數動植物物種都面臨生存、甚至滅絕危機,全球物種普查因此成為生物學家最迫切任務。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全球各地水災、風災、雪災等天然災害的數量與頻率節節攀升,對生物生存形成極大威脅,日前澎湖出現百年來最嚴重的寒害,造成172種海域魚類橫屍遍野,其中不乏稀有魚種的滅絕。本次講座邀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主講,李教授指出,除了魚類,其實台灣寶島還有數以千或萬計不知名、尚未被發現的特有物種,正以極快速度消失中,成為另一場生態浩劫。長期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李教授,對台灣生物的豐富程度相當自豪。他指出,植物是生命的基礎,台灣擁有4,100種原生植物,其中至少有1,000種是僅生長於台灣的特有種。但目前卻有許多特有種正處於嚴重瀕臨滅絕狀態,如花蓮山區的厚葉龍膽剩不到100株,台北的烏來鳳尾蕨剩不到50株,屏東的武威山茶更僅有2個成株,尚有不少物種多年來未有採集紀錄,不知是否仍然存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3.htm
劉家瑄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07-12-30 冰晶甲烷–能源生態與環境 現代人是能源的階下囚,不論家電、傳輸、交通…人類各種活動無一倖免。面臨全球能源危機,你該如何是好?節約能源固然重要,發掘、創造新能源才是解決之道!冰晶甲烷(或稱甲烷冰,可燃冰)是什麼?如何形成?每天盯著浮動油價的臺灣人民,你不能不知!臺灣西南海域發現至少可供應臺灣六十年天然氣用量的冰晶甲烷蘊藏量,臺灣是否能由目前高度依賴進口能源轉型為自主能源供給?有何展望與期待?本次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劉家瑄教授為我們一一說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4.htm
白果能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7-12-28 追瘤計畫–偵搜與追殺流竄轉移之癌細胞的新科技 自1982年起,癌症即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儘管近年來醫學有傲人的進步,但部分癌症例如肺癌的療效仍令人非常失望,因為許多肺癌病患在就診時,已屬於晚期。由於癌症的診斷與療效評估,主要依賴不十分靈敏的影像法,如X光或電腦斷層掃瞄。癌腫瘤被測到之時通常癌細胞已轉移,而癌細胞轉移一直都是威脅癌症病患存活的主要因素。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許多機制與免疫細胞可以去除外來或損壞的細胞,然而癌細胞有許多巧妙的偽裝與武器可以逃脫免疫細胞的追殺並且四處流竄。經由人類基因體計畫的完成,不僅解開人類的基因密碼同時也產生許多新科技。本演講將講述如何利用這些新科技來辨識癌細胞的偽裝,如何以抗癌藥物精準地殲滅癌細胞而避免傷及無辜的正常細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5.htm
黃煌煇 成功大學副校長 2007-12-23 認識詭異奇妙的海洋 內太空─「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卻沒有人了解它的秘密。海底的奧秘,深深地吸引你我的好奇心。目前海底探測最深也只有一萬一千公尺,對於外太空而言,這根本是九牛一毛。人們也是因為不清楚海洋、不認識海洋習性,而對它避而遠之。臺灣雖然四面臨海,人們卻從小被教育要遠離海邊。其實那只是因為海洋常識、知識並沒有被傳遞出去。如何知道有漩渦,不該下水?遇到海流,將你推向外海,該怎麼辦?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黃煌煇副校長主講,演講中將會以舉例說明,使你了解海洋現象、常識以及特色。清楚海洋的習性,使你不再畏懼它,進而去欣賞海洋生態的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6.htm
李文雄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2007-12-15 基因體學、遺傳工程與能源 傳統的基因研究是在找出造成基因疾病的基因缺陷。李文雄院士做的是倒過來的基因研究:先把基因的染色體排好,然後作實驗以測定染色體演化後對基因特性的影響。但是基因的染色體排列組合有成千上萬,李院士運用數學方法(矩陣,Matrix)來處理這龐大的數據。這種新方法可以建立基因定性網絡,瞭解蛋白質之間的互動關係,以達到私人化的醫療手段。李院士表示,他的專業就是生物資訊學,即利用資訊學的工具和技術來研究生物學,這工具包括統計數學,電腦及軟件的設計。<br /> <br /> 李院士於2003年提出「分子時鐘」的研究方法,加速揭開人類基因的秘密,因而榮獲基因和演化領域的國際最高殊榮「巴仁獎」,成為國際巴仁基金會成立以來第三位於該領域獲獎者,更是華人第一位。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李文雄院士與大家一同來分享他的研究。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9.htm
周昌弘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兼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2007-12-08 芒草生態及生質能源潛力之研究 近年來,先進的科學大國對種源、基因及物種多樣性的研究與保存不遺餘力,其目的就是要使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能存活下來,以進一步提供人類的福祉。生物的多樣化也提供生命及自然界複雜的交互作用:譬如,相生、相剋、競爭、共生、寄生及附生等。越複雜的交互作用,使生態系更趨穩定,人類依賴此穩定的生態系才得永續。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就是為保障「生物多樣性」所必要的措施。因此,在人類社會的各行各業都必須重視及落實「生物多樣性」的觀念。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周昌弘院士與大家分享「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兩大議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82.htm
崔愫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2012-04-20 歸零!反省消耗型經濟成長重思能源需求 追求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的發展方式只會更加擴大貧富矛盾、消耗自然資源,無法提升人民生活福祉。然而政府當前的能源及電力需求都是根據GDP經濟成長目標所規劃,若依照這個追求無止境成長的發展模式,二十年後台灣的電力需求將達到現在的兩倍之多,我們必將付出更多資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的代價。我們必須開始反省、重新思考這個只追求經濟數字成長,卻又無法帶給人民幸福的扭曲發展,並要求政府應立即研擬以「電力需求零成長」為目標的能源及經濟政策,降低高耗能產業、提升用電效率、停止補貼工業用電、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用電零成長絶對是可以達到的目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9.htm
許瑞榮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07-10-26 上窮碧落追閃電–從太空觀測高空大氣短暫發光現象 高空大氣中的短暫發光現象包括有:由雲層對地面閃電所引發的紅色精靈(sprite)與淘氣精靈(elve),以及從雲層頂端向上放電的藍色噴流(blue jet)與巨大噴流(gigantic jet)。自從1989年發現紅色精靈之後,科學家也在1994年與1995年分別發現了藍色噴流與淘氣精靈。<br /> <br /> 1998年,臺灣也開始了高空大氣短暫發光現象的研究。那是由當時的成大理學院院長(也就是現今的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院士主導,在成大物理系組一個「紅色精靈團隊」執行福爾摩沙二號衛星的科學計畫「高空大氣閃電影像儀」。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從太空中長期觀測「紅色精靈」的計畫,其主要目的是探討這些高空大氣短暫發光現象的全球分布情形、動態演歷,及對地球環境的影響。<br /> <br /> 2004年5月20日福衛二號成功發射升空後,高空大氣閃電影像儀正式進入衛星觀測階段,截自2007年6月底為止,已記錄了一千多筆紅色精靈、五千多個淘氣精靈事件、以及數百例的藍色噴流和十幾例的巨大噴流事件。<br /> <br /> 許瑞榮教授在這個演講中將對「高空大氣閃電影像儀」這個計畫的緣起、現況、研究成果,和未來的發展作一個深入淺出的介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90.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08 生命科學–第四講:生命中能量的轉化 本講演告訴您生命如何分解食物?如何從食物中取得生命可以利用的能量?以及生命世界中最終能量的來源及轉化。<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7.htm
戴昌鳳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07-05-11 何去何從?從氣候變遷看海洋生物的未來 海洋是生命之母,但人為破壞、氣候變遷,已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威脅;到底海洋生物的未來如何?人類可以做些什麼,來和海洋生物和諧共存?地球能適合生物生存,是因為有海洋調節氣候;所以海洋性氣候城市不論日溫、年溫,變化都比較小,最適合人類居住。二氧化碳看不到、摸不到,但它的增加卻影響全球。生物演化能否適應環境變遷,而所謂「適應」的意思是,耐溫的留下來、不耐溫的死掉,所以下一代基因庫已改變。珊瑚礁被稱為「海裡的熱帶雨林」,海溫升高會造成珊瑚白化、死亡,因為珊瑚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共生藻,暖化會使共生藻離開;人類已知珊瑚白化與聖嬰現象海溫升高有關,1998年的強烈聖嬰現象,造成全世界很多海域的珊瑚白化。若人類努力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100年全球海溫將升高1.1到2.9℃,若繼續排放,將升高2.4到6.4℃;若暖化繼續,墾丁的珊瑚在2050年就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98.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暨物理學系教授 2007-04-27 槍林彈雨中的地球–談天體撞擊的危機 月球上滿布隕石坑,地球比月球更大、重力更強、理應吸引更多隕石撞擊的地球,為何反而沒有太多隕石坑?會不會哪一天掉一顆巨大隕石下來,毀滅全人類?人類有無對策?<br /> <br /> 太空中的雲氣包括氣體與灰塵,雲氣收縮時,中央溫度升高,點燃核反應,靠這種核反應撐住向內收縮的萬有引力,就形成「穩定」的太陽。一開始所有星雲、星塵都繞著太陽轉,但是木星形成後,它附近的小行星就「不知該聽誰的」,於是有些被拋出去,多半都回不來,只有少數會被太陽的萬有引力抓回來,就形成了彗星。那些不成形的材料,充滿太空中,使地球面對「槍林彈雨」,最好的證據,就是月球表面滿布的隕石坑。<br /> <br /> 太陽系中小行星數量一共有多少個?平均每晚有上億個天體掉進地球大氣;直徑50公尺的小行星平均每100年會撞擊一次,這種大小已足以毀掉臺灣;約2,000個直徑超過1公里的天體,與地球軌道交錯,一旦天體撞地球,全球人口可能會死掉1/4。人類該如何應付?發現威脅時,又該怎麼解厄?<br /> <br /> 本次講座由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主講「槍林彈雨中的地球:談天體撞擊中的危機」將為您解答天體的危機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0.htm
魏國彥 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2007-04-20 誰幹掉了臺灣的古象與犀牛?古代獵人?還是「古全球變遷」? 過去百萬年有超過一半時間水面比現在下降70公尺,使「台灣陸橋」露出海面,動物可自由來往兩岸。在臺灣曾經發掘出臺灣猛獁象和早坂中國犀的化石,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當年怎樣渡海來到臺灣?又為何後來會滅絕?研究人員1971年在臺南左鎮首度發現犀牛化石,左鎮後來又陸續發掘出劍齒象、臺灣猛獁象、梅花鹿、臺灣四不像鹿、野豬、虎等化石。封神榜中姜子牙騎的「四不像」確實存在,是頭像鹿、尾巴像驢、蹄像牛、背像駱駝的「駝鹿」,不過漢朝以後野外就沒有了。澎湖漁民拖網捕魚時,也常撈到大型化石,包括古菱齒象、鹿、麂、四不像、水牛、野豬、棕熊、鬣狗、虎、貉、鯨及晚期智人等,估計距今約兩萬到三萬年物種。這些動物如何從亞洲大陸跨海而來?本次講座由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魏國彥主講「誰幹掉了臺灣的古象與犀牛?獵人?還是古全球變遷?」將為您解開謎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1.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15 生命科學–第五講:遺傳、基因與分子生物學的中心理論 遺傳資訊的儲存、轉譯與調節的最新發展。<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8.htm
吳宗信 交通大學機械系教授 2013-04-14 電漿–現代科技發展的隱形發動機 面臨氣候暖化及能源問題,國家對於環保能源逐漸走向減少廢棄物產出與再利用。台灣目前發達產業非半導體產業莫屬,現在最新IC製程設備其中50%都有用到電漿,電漿技術如何投入環保能源領域,並推展至產業應用,獲得更具優勢與效率的動力能源。本屆演講第十場(2013年04月14日)邀請交通大學機械系吳宗信教授,讓我們了解「電漿–現代科技發展的隱形發動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30.htm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6-03-17 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 逼孩子補習、學才藝、熬夜念書,對孩子好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發現,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才有效果,讓孩子多接觸各種事物,和同年齡玩伴一起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而且會培養人際關係與領袖魅力。孩子學習一定要「主動學習」才有用,家長應設法把學習動機引出來,孩子自己會去做很多事。睡眠也是學習的重要步驟,睡眠時腦中會分泌重要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濃度與記憶有很大關係,生長激素除會讓小孩子長大外,也會修補大人的身體細胞損傷,因此「該睡就要睡」。研究發現睡飽覺醒來後是心智警覺的高峰,若不睡覺,頭懸梁、錐刺股都沒用,因為讀的東西沒進入大腦變成長期記憶。<br /> <br /> 還有一項對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廣泛閱讀,「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孩子聽別人講話,就會跟著講,但沒人教他閱讀,他就是文盲,一定要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才能打開人類知識的大門。男女生的教養方法也應該不一樣,男女天生就不一樣,兩性平等不是去做對方的工作,應該是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但有同樣機會和薪水。本次演講由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主講,從專業的角度告訴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2.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22 生命科學–第六講:染色體、基因組與性 從染色體的結構、基因調控到自私基因的隱喻。<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9.htm
Guido Tonelli 義大利Pisa大學教授/CMS 實驗 2010 ~ 2011 發言人 2012-12-17 發現希格斯粒子:在大強子對撞機回溯宇宙的起源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一個正在日内瓦歐洲粒子物理中心(CERN)運行中的巨大科學儀器。這個粒子加速器的目的是爲了尋找當代幾個最重要物理問題的答案:質量之源、宇宙中星系­藉以凝結的黑暗物質(Dark matter)的特性、基本作用力的統一等。解答這些問題可能讓我們對物質及宇宙起源透視的更深。我們將介紹LHC探索之旅的現況,特別是最近發現的希格斯粒子。<br /> <br /> 希格斯粒子是一個不穩定的粒子,僅存活極短的一段時間,但它在粒子物理並宇宙的形成扮演重要角色。這個粒子可以看作一個充斥全宇宙每個角落的一個無形的「場」的體現,賦予­每一種基本粒子一個特定的質量。因著這個機制,宇宙從早期的渾沌,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開始互相吸引,叢聚成原子、氣體、銀河、行星,以及人類。<br /> <br /> 我們將介紹導致這一歷史性發現的主要過程,並簡要探討這個發現對更深入認識自然的可能啓示。<br /> <br /> <b>誌謝:<span style="color: #696969">本場演講感謝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授權轉載</span></b><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10.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29 生命科學–第七講:人類的演化與我們為什麼生病 從過去600萬年人類演化的歷程中,反思其中關鍵性的轉變,與和現代文明疾病間的關連。<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0.htm
劉紹臣 中央研究院院士/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2013-03-17 全球暖化–臺灣的水旱災 本屆演講第八場(2013年03月17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劉紹臣院士,綜觀全球暖化對臺灣水旱災的影響。時至今日,極端的自然災害事件,往往遠遠超過人類的力量所克服。極端氣候的變化很難預測,臺灣每年都有颱風,造成強降雨量及水災、土石流發生的機率增加。臺灣中、南部在冬、春季主要仰賴小雨,小雨則是土壤水份的關鍵來源,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生物圈系統中生命期很長,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減緩全球暖化的影響將需數十年始能見效,因此必須迅速啟動調適措施,才能應對今後數十年增多、增強的水旱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2.htm
陳啟祥 國立海洋生物科學博物館副館長 2013-01-11 面對變動中的變化的水晶宮–珊瑚共生研究的展望 本次講演,我們要看的是「海洋的社會」!我們邀請了海生館的陳啟祥副館長來擔任今天的講座。陳副館長先提出了幾個簡單但深刻的問題:當我們說:『全球環境變遷、溫室效應、海水酸化等將造成海洋中珊瑚死亡滅絕』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珊瑚如何死亡?它們真的會消失嗎?難道這些海洋裡的水晶宮、多采多姿的瑰寶、影響海域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甚至人類文明的珍貴物種,是如此地脆弱嗎?是什麼原因讓它們變得如此神奇而重要呢?<br /> <br /> 在今天晚上的演講中,陳副館長將就賦予珊瑚生命的關鍵現象-「胞內共生」進行闡述。他說:珊瑚與共生藻之間的共生關係,從地質演化年代的出現、繁衍,經歷數次自然界嚴苛的大滅絕直到如今,讓珊瑚這座海底水晶宮像獲得了愛情的滋潤,輝煌亮麗,生命力不斷地激勵奮進!但經過近期長約半世紀的研究,我們對於這共生現象,所知其實真的還很少!鑑往或可展望未來,只有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了解它、以現代科技更深入地探索它時,才能夠知道如何正確地來保護它。末日趨近也許是必然的趨勢;人,可以盡其所能改善環境,但不必然能阻止末日之來臨。面對自然以及人為的海洋環境變動,珊瑚-這座變化的水晶宮-可能滅絕嗎?珊瑚能告訴我們這些答案嗎?希望我們今天晚上能從水中世界的演化,得到一些人類社會長久追尋的答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3.htm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8-11-28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伽利略最羨慕達爾文的地方 英文scientist這個字,在1840年出現。而科學家這個職業,直到二十世紀才成為中產階級的生計選項。過去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是自家有錢,就是受到有錢人贊助。伽利略與達爾文都是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他們不同的人生際遇,以及偉大成就,都與「家底」有密切的關係。例如伽利略為了維持生活,甚至必須在家裡開補習班,而達爾文是個一輩子沒有領過薪水的「紳士科學家」。您想要是伽利略遇見達爾文,第一個想問的問題會是什麼?從事科學,第一步是學習前人成就,那要付出機會成本。研究(包括做實驗)與出版成果,更非錢莫辦。難怪大部分人與科學無緣。<br /> <br /> 如果17世紀的伽利略能坐上時光機器,遇見19世紀的達爾文,他第一個想問的問題會是什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道還的答案是:「你怎麼這麼有錢?」<br /> <br /> 1609年,伽利略以荷蘭人發明的望遠鏡為基礎,製造出觀察天體的天文望遠鏡,是他人生的轉捩點。<br /> <br /> <b>伽利略掙錢 開補習班</b><br /> <br /> 那時伽利略45歲,在威尼斯巴杜亞大學擔任數學教授已17年,是個稱職的科學家。但是當時大學裡數學教授薪資並不高(最高的是哲學教授),而他的經濟負擔很重,得籌措妹妹的嫁妝,還要撫養二女一子。<br /> <br /> 因此伽利略經營副業賺錢,如製造儀器(例如軍用計算尺)、開補習班。他頗懂生財之道,將計算尺和使用說明書分開來賣。當時歐洲的大學是「授學位的機構」,學生不用修學分、選系,只要通過考試就可拿到學位。伽利略就在家裡開補習班,包吃、包住、包補習,協助學生考到學位。<br /> <br /> 然而從事副業,研究時間就不多了。1609年暑假,他下功夫研究了透鏡的光學原理,自己磨製適用的透鏡,製出當時放大倍率最大(10倍)的望遠鏡,獻給威尼斯議會,並附上一封謙卑的信,要求議會為他加薪。<br /> <br /> 議會同意了,但伽利略卻並不高興。因為薪水雖然增加了一倍、卻要隔年才生效,還加了一個但書「此後再也不加薪」。<br /> <br /> <b>發現木衛 巴結梅迪奇</b><br /> <br /> 伽利略雖不滿,還是再接再厲改良望遠鏡,1609年11月做出倍率更大的望遠鏡(20倍)。用這副望遠鏡,他觀測星空,有了重要發現,例如木星有4顆衛星。<br /> <br /> 這一次伽利略學乖了,他把這個偉大發現,獻給翡冷翠最有勢力的梅迪奇家族,把這4顆星命名為「梅迪奇之星」,為梅迪奇家在星空中找到了不朽的位置。伽利略的馬屁拍對了,梅迪奇家不僅聘他為翡冷翠比薩大學的教授,還聘他為梅迪奇家的「哲學家暨數學家」,讓他薪俸優渥又不必教書。伽利略從此過著「有錢、有閒、有尊嚴」的生活,可以專心做研究。<br /> <br /> 「這是一場政治豪賭,而伽利略賭贏了!」王道還表示,如果沒有這場豪賭,伽利略不會成為科學史上的巨人。大師如伽利略,也必須先解決了人間俗事─功名和金錢,才能專心於天上的科學(如參與當時日心說與地心說的辯論)。<br /> <br /> <b>達爾文 從沒領過薪水</b><br /> <br /> 達爾文和伽利略一樣,是科學史上的巨人,人生之路卻恰恰相反。達爾文一輩子沒有領過薪水,是個身家豐厚的「紳士科學家」。<br /> <br /> 達爾文家族在英國赫赫有名。他祖父達爾文醫生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重要人物,曾資助瓦特改良蒸氣機,在學術界也頗負盛名。<br /> <br /> 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知道達爾文是不世出的科學奇才。但直到他上大學時,父親還擔心他「沒出息」。他原本到愛丁堡大學學醫,卻因怕血放棄;於是轉到劍橋大學準備當牧師。一趟旅行卻改變了他的一生。<br /> <br /> 1831年,英國海軍的小獵犬號啟航,到南美洲測量海岸,結果一去5年,環球一周,船長是26歲的費茲羅伊。當時英國海軍船上,階級嚴明,貴族出身的船長和平民出身的兵員、水手並不親近,且不能同桌共食,必須一人孤獨度過艱苦的航程。曾目賭前任船長自殺的費茲羅伊,為免重蹈覆轍,向海軍部要求攜帶私人旅伴,最後透過劍橋大學關係網找到大學剛畢業的達爾文。<br /> <br /> <b>出航南美 創天擇理論</b><br /> <br /> 達爾文帶著兩個僕人上船,開始他這一生最重要的旅程。5年之間,當小獵犬號在南美洲測量海岸線時,他便在內陸挖化石、蒐集生物、地質標本。<br /> <br /> 1836年底他返回倫敦後,科學史上的達爾文就誕生了;兩年後,解釋生物演化的「天擇理論」便成形了。<br /> <br /> 王道還說,達爾文必須負擔小獵犬號的旅費,卻還能夠帶兩名僕人上船。後來他向父親一口氣借了2000英磅買下倫敦近郊農莊,在裡頭優游於做科學研究,當時大學教授一年薪水不過400英磅。<br /> <br /> 王道還指出,達爾文是最後一代的「紳士科學家」,19世紀末期,科學家逐漸成為一門領薪水的職業,當年支持達爾文演化論的年輕人中便有英國的第一代職業科學家,如赫胥黎。<br /> <br /> 二次大戰之後,各國政府更是大力支持科學研究,如美國致力原子彈研究。<br /> <br /> 如今到了21世紀,有些科學研究的動機成為「赤裸裸的謀利」,不只為國家謀利(如製造原子彈),更為私人謀利,追求立即利益,甚至還公開以牟利為爭取經費的說詞。王道還說,這場演講的目的是提醒負擔科研經費的納稅人,這個科學職業化的時代,與伽利略、達爾文時代的古今之變。其中可省思的空間大著很呢。<br /> <br /> 【2008/12/01/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9.htm
陳丕燊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8-12-05 天外有天–從單一宇宙到多重宇宙 人類從伽利略四百年前首次把望遠鏡指向天空以來,就不斷地對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有拓展性的了解。首先,他從望遠鏡的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在其後的四百年裹,科學家們先是了解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系中千億個星球之一而已。過去一百年中,天文學家又進一步發現銀河系就只是宇宙間百億個星系之一。而近20年我們才知道,宇宙中有95﹪的成分稱為『暗質(dark matter,或稱黑暗物質)』及『暗能(dark energy,或稱黑暗能量)』,其性質科學家們尚無法確定,更令人吃驚的是,我們的宇宙有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而是千千萬萬宇宙中的一個。踏著伽利略的足跡一路走來,我們不禁要問,人類在宇宙中的定位為何?<br /> <br /> 仰望浩瀚星河,心中浮現的問題常是宇宙有多大?有其他的宇宙嗎?臺灣大學梁震次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丕燊說,現在有科學家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並非唯一,而是有不斷的分身。<br /> <br /> 而我們所處的宇宙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形態,陳丕燊說,從超弦的觀念來看,有各種各樣可能的宇宙存在,人類存在的宇宙是因為暗質(dark matter)和暗能(dark energy)配合的成分剛剛好適合人居住。就是所謂的「人本原理」─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條件恰適合人類存在。<br /> <br /> 由國科會主辦,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協辦,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NEWS98合辦的2008秋季展望演講,昨天舉行最後一場演講,由臺大梁震次宇宙學講座教授陳丕燊主講「天外有天─從單一宇宙到多重宇宙」,引領聽眾進入宇宙學的世界。<br /> <br /> <b>不均勻性拉扯出星系</b><br /> <br /> 陳丕燊說,宇宙是從一個非常小的「奇點」從大霹靂(Big Bang)誕生的。宇宙形成的前40萬年,相當均勻,只有10萬分之一的不均勻性;由於萬有引力的牽引,經過137億年,慢慢演變成宇宙現在的形態。<br /> <br /> 他舉例,總統府前原本整整齊齊站了10萬人,但其中有一人不舒服離開,出現不均勻。但那裡比較空,被其他地方拉扯,空的地方變更空,擠的地方更擠,結果變得愈來愈不均勻,才能生成星球、星系、更聚集成星系群。<br /> <br /> 但是總的來說,宇宙仍是非常均勻。可是浩瀚宇宙的不同角落怎麼能夠互相遘通,使得性質如此相近?為了解釋這個均質性,宇宙學家提出「超膨脹」理論。<br /> <br /> <b>大霹靂後突加速膨脹</b><br /> <br /> 「超膨脹」理論主張在大霹靂後非常短時間,在10的負35次方秒中,宇宙突然膨脹了10的48次方倍,把所有不均勻都拉平了。<br /> <br /> 宇宙未來會如何?1998年科學家發現,宇宙膨脹速率不但沒有慢下來,反而加速遠離,這是20世紀末最重大的科學發現。許多宇宙學家相信,宇宙加速膨脹,表示宇宙中充滿一種暗能,提供「反重力」,把星系互相推開。<br /> <br /> 20世紀出現很多偉大的科學成就,但到了世紀末,科學家才發現,我們已知的所有物質,只占宇宙總成分的5%。其他95%又是什麼?陳丕燊說,其中20%為暗質,75%是暗能。沒有如此多的暗質,就無法解釋觀測到的星球運行;也就無法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暗質和暗能目前科學界知道的不多,也成為21世紀科學家最想解釋的現象。<br /> <br /> 宇宙有什麼成分?夸克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物質結構。但是夸克又是什麼組成的?是「超弦」(Superstrings)嗎?<br /> <br /> <b>超弦理論宇宙有分身</b><br /> <br /> 陳丕燊說,宇宙中有四種基本作用力:萬有引力、強作用力、電磁力與弱作用力。現代物理學殿堂有三大支柱:其中量子力學結合狹義相對論,成功地建構了強作力、電磁力與弱作用力的理論基礎。廣義相對論則成功地描述了萬有引力。但是要把四種基本作用力完全結合起來,還需要有個橫梁。有了橫梁,才能架構起宇宙學這個屋頂。超弦理論(弦論,String Theory)會是這塊橫梁嗎?<br /> <br /> 長久以來,物理學家面對一困惑:萬有引力為什麼比其他3種基本作用力弱得太多?超弦理論基於理論建構的需要,必須引進額外維度空間。陳丕燊說,提出超弦理論的科學家主張,重力是唯一延伸至額外維度空間的基本作用力,所以它被稀釋得比其他作用力弱很多。<br /> <br /> 他解釋,人生活的4維空間,像是多維空間中的一張紙,其他3種作用力都只存在這個平面上,重力卻可無所不在,卻也因此變弱了。此外超弦理論主張的多維空間,可讓不同成分暗能存在,提供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br /> <br /> 「超膨脹」理論的發明人之一Andrei Linde認為,超膨脹理論中不可避免的量子不確定性,必然導致宇宙不斷分身,就好像有不同的山頭不斷冒出來一樣。這個世界因此可能有很多生生不息的多重宇宙。<br /> <br /> <b>宇宙定位永遠的追尋</b><br /> <br /> 最後,陳丕燊引用了高更著名的最後遺作:「我們從哪兒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來反思。他說,藝術家用畫筆問這個人類亙古以來的問題。科學家則用望遠鏡和實驗器材、用數學公式和計算機,來追求同樣的大問題。但不論是用藝術、科學或文學的手段,人類對自我在宇宙間定位的追尋是貫通的,且永不止息。<br /> <br /> 【2008/12/08/聯合報/記者楊正敏/臺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0.htm
顏吉鴻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2009-04-17 若人有眼大如天–天文望遠鏡與天文學的演進 1609年伽利略開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天文學從此進入不一樣的時代。四百年來,天文望遠鏡的演進儼然是天文學演進的縮影。幾乎所有天文學的突破,都和天文望遠鏡的科技進步有關。伽利略的望遠鏡開啟了現代天文學的大門,四百年後,人類建造的望遠鏡使我們有能力探索宇宙。在這個演講中,我們以時間為主軸,介紹四百年來天文望遠鏡的演進,同時也介紹這些望遠鏡對天文學的影響。有些望遠鏡的研究成果,帶來了諾貝爾獎的榮耀,有些則永遠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我們也將同時介紹臺灣在最近幾年中參與的天文望遠鏡建造計畫,以及重要的科學成果。<br /> <br /> 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的科學,研究天文學就是要「看」,天文望遠鏡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綜觀天文望遠鏡的發展,可以用明朝大儒王陽明的詩句來概括: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br /> <br /> <b>望遠鏡 看到不一樣宇宙</b><br /> <br /> 由國科會主辦,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NEWS98協辦的2009展望系列演講「窮究天人之際-從星際分子到人類文化」,第三場演講題目是「若人有眼大如天-天文望遠鏡與天文學的演進」,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工程師顏吉鴻主講,從400年前伽利略的折射式望遠鏡,一路談到次世代的太空望遠鏡。<br /> <br /> 人類觀測天體幾百年,最早所謂「天文學」只是觀象授時、占卜吉凶工具;人類四、五千年來不斷問:我們從何而來?宇宙為何是這樣?沒天文望遠鏡前,人們歸因於神話、上帝,但天文望遠鏡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看法。<br /> <br /> 王陽明有首詩「蔽月山房」: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顏吉鴻說,明朝的王陽明就瞭解,要發展「比眼睛還要大的觀測工具」,儘量蒐集光線,這是天文望遠鏡發展重點。<br /> <br /> 顏吉鴻指出,包括光學望遠鏡在內,我們對周遭環境,或是對天體的認識,都是利用電磁波。不同的電磁波波段可以看到不同的物理特性,像是利用紅外線波段可以看到太空中的塵埃、小有機分子;利用可見光波段可以看到恆星。<br /> <br /> <b>伽利略 首度用鏡觀天體</b><br /> <br /> 西元1609年,伽利略首次利用折射式望遠鏡觀測天體,許多學者把這一年當作近代天文學的肇始,他發現了木星的衛星。之後,牛頓發現光經過鏡片會發生色差的現象,為了改善折射式望遠鏡的色差問題,他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br /> <br /> 現代天文物理學的誕生地、美國葉凱士天文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望遠鏡,主鏡口徑有1.02公尺。葉凱士天文台的催生者、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曾經網羅知名天文學家哈伯在裡面做研究。而哈伯最大的貢獻就是利用威爾遜山天文台,發現越遙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進而推演出宇宙可能在膨脹。<br /> <br /> 詹斯基開啟了電波望遠鏡的新頁,顏吉鴻形容詹斯基那時的電波望遠鏡,「就像是小時候樓頂的電視天線」。電波望遠鏡從1930年代發展至今,直徑最大可達近100公尺,由於體型龐大很難支撐,後來改用干涉儀陣列。<br /> <br /> 「干涉儀就像武俠小說中,武當派的劍陣或少林十八銅人陣」,顏吉鴻解釋,干涉儀陣列是組合所有望遠鏡,發揮加乘效果。原理就是:利用數座放在不同地方的望遠鏡觀測同一個電波來源,測量電波到達這些望遠鏡的時間順序,藉此解析出電波源的性質。干涉儀陣列也以用在可見光望遠鏡上。<br /> <br /> <b>電波望遠鏡 找外星生命</b><br /> <br /> 顏吉鴻說,天文學最吸引人的三個議題是:大爆炸、黑洞,以及外星生命,而電波望遠鏡是偵測外星生命的重要工具。要偵測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一種方法是偵測他們所發出的電磁波,另一種方式則是偵測外太空是否有形成生命所需的分子。例如星際的氨基乙酸,就是由台灣天文學家利用電波望遠鏡發現的。<br /> <br /> 顏吉鴻介紹在夏威夷毛那基峰上幾個知名的現代天文台,包括Subaru、Keck、IRTF、C HT、UKIRT等。SMA(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是台灣在夏威夷的望遠鏡,主要觀測剛形成恆星。<br /> <br /> 而AMIBA是中研院天文所和台大物理系的合作計畫,主要測量宇宙背景輻射在小尺度中的變動。顏吉鴻曾經工作過的加法夏望遠鏡(CFHT),則包括可見光相機、紅外線相機、高解析度光譜儀等儀器。<br /> <br /> 太空中也有望遠鏡。顏吉鴻說,像是伽瑪射線會被地球大氣層阻擋,所以要觀測伽瑪射線的波段,必須把望遠鏡擺到太空中。太空望遠鏡的構想最早由天文學家史匹哲提出。<br /> <br /> <b>虛擬天文台 網路免費看</b><br /> <br /> 顏吉鴻說,現代人可以很輕易在網路上就進行天文觀測,他推薦了幾個網路上的虛擬天文台:如Google Sky(http://www.google.com/sky/)、美國太空總署的GLIMPSE VIEWER(http://www.alienearths.org/glimpse/)。如果想下載更專業影像,可利用法國史特拉斯堡天文中心開發的虛擬天文台程式Aladin(http://aladin.u-strasbg.fr/),這些資源都是免費的。<br /> <br /> 【2009/04/20/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1.htm
白明奇 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2014-04-28 忘川流域.失智症船歌 今天,全球失智症病人已經超過四千萬,隨著病程進展,病人的認知功能日漸敗壞,精神症狀與問題行為相繼出現,生活逐漸無法自理,受到影響的人與層面超乎想像,說它是世紀之症,絕不為過。<br /> <br /> 然而,大多數的失智症成因至今仍屬未知,也沒有藥物能夠根治,正有待醫藥專家與科學家共同努力,解開這個謎,才有機會終結失智症。證據顯示,失智症是可以預防與延緩退化速度的,而且預防失智的健康行為最好從年輕開始養成,並力行實踐。<br /> <br /> 這個演講將介紹失智症,以啟發年輕學子智慧、探究腦科學的奧妙及對失智症的好奇與關心,並藉此了解預防失智症的重要性。<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5.htm
徐遐生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物理學系教授 2003-11-30 Big Bang 宇宙大爆炸 本次講座邀請徐遐生院士為各位演講Big Bang 宇宙大爆炸,徐院士現職於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擅長天體物理。當代人類科學和理論物理學中的一個難題就是關於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個比較大眾化的理論是大爆炸理論─即宇宙在時間為零前,是一個相當高密度且極熱極小的能量團。在時間為零時,突然爆炸。其主要證據之一是宇宙中所有星系及星球都在繼續向外擴張,移動 (紅移現象)。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5.htm
孫璐西 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2009-10-30 我們希望從食物中得到什麼?–談生活中的食品科技與食物安全 英文有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中文亦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見食物對人類有多麼重要!在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們擔心沒有足夠的食物賴以為生。在經濟富足的國家,人們擔心的是食品安全衛生?是否有人為的污染或攙假?是否過度的加工?是否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從另一個角度看,食物除了提供基本的營養素之外,人們更希望食物能在「醫食同源」的理論上,讓人們吃出健康,遠離疾病。許多研究發現有些特定食物的確能延緩慢性病的發生,例如茶葉具有抗氧化能力可以抗菌、抗癌、降血脂、減體脂等。紅酒與花生芽中的白藜蘆醇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亦可延緩老化。讓我們慎選食物,正確的吃,期能吃出健康。<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8.htm
丁照棣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03-11-07 深入生命科學–從果蠅的研究歷史及未來展望談起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開啟了後來一系列研究。當時很多人用植物重複孟德爾的研究,而摩根開始大規模用果蠅做研究。摩根發現果蠅遺傳時隨著性別產生變化。在孟德爾的實驗中,豌豆的顯隱性與性別無關。因此得出控制果蠅眼睛顏色的基因,和控制性別的基因,位於同一對性染色體上。一九七0年代,班賽研究果蠅行為與遺傳的關連性,引起學術界震撼。<br /> <br /> 班賽發現突變後的果蠅,活動和休息摻雜,沒有固定周期,班賽把這個控制基因稱為周期基因,更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行為基因。在華生和克里克發現雙股螺旋DNA模型後,進入分子生物時代;DNA由一長段鹼基序列排列而成,其中某些鹼基排在一起會產生特定作用,就是基因。<br /> <br /> 伯格在一九七0年發現重要的限制,又稱「分子剪刀」,可用來把DNA裁剪開來,剪掉一段基因,然後給一段外來基因,只要有適當條件,外來基因就會接到原來的DNA上。基因轉殖的一個重要技巧,是把容易觀察的基因,和要研究的基因接在一起,再用跳躍子特性接到DNA上面;這樣可用簡單生物系統研究複雜生物疾病,對人類醫學發展非常重要。<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44.htm
張鈞翔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副研究員 2012-12-14 長毛象傳奇–第四紀大型哺乳動物的生存危機與轉機 張鈞翔博士從大家耳熟能詳的長毛象開始,討論第四紀大型哺乳動物的生存危機與轉機。張博士描述長毛象從發展到滅絕的歷程,這些大型動物,曾經走過繁盛的歲月,卻也匆匆步下地球舞台。在冰河時期的寒冷環境,長毛象雄霸一方,以長毛厚皮禦寒,以捲曲獠牙鑿冰覓食、抵禦外敵,以緻密耐磨的臼齒研磨凍原食物。長毛象的遺骸冰封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幾乎完整保存至今,大量的化石發掘,使得我們得以一窺長毛象所經歷過的榮光景緻,完整保鮮的胃含物,使得我們得以探究長毛象死亡前的最後一餐。低溫保存下的精子和卵子,竟引起人們突發使長毛象復活再現的奇想!當然,古生物學家們也逐一釐清長毛象滅絕之謎,是不幸?是不適?還是人類的出現,導致長毛象的加速滅絕?此時此刻,地球上的大型哺乳動物刻正面臨生存的壓力與滅絕的危機,認識長毛象、探討長毛象的滅絕因素,為現今動物保育帶來諸多的訊息與反思。<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51.htm
陳郁文 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教授 2013-05-03 奈米科技在能源的應用 全世界七十億人,每天用在輸運、照明、冷暖氣等所花費的能源數量是極為驚人的,能源費用約佔我國國民生產毛額的10%,而且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其比例愈來愈高。目前我國的主要能源來自石油、煤、天然氣及核能。<br /> <br /> 奈米科技近年來快速發展,在能源的應用也日漸廣泛。科學家利用奈米材料的特殊性質應用於能源上,包括能源的生產、儲存、傳送及節能上。奈米材料因粒徑小,故其表面積大,可用於觸媒上,科學家開發不同的觸媒,有些是粒徑為奈米級,有些是孔洞為奈米級,可用於將石油、煤、天然氣及生質物反應成為能源材料及化學品的原料,如汽、柴油及輕烯類,科學家也利用奈米材料用於光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氫能與電能。奈米材料因表面積大, 而且有很大量的官能基可以用於來儲存能源及節能。<br /> <br /> 本演講為各位介紹奈米科學與技術在能源的生產、運輸、儲存及節能的應用,內容將包括石油、煤、天然氣、生質能、太陽能及頁岩氣等原料的應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6.htm
鄭登貴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 2008-05-09 令人「又怕又愛」的新科技–從動物之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與複製科技談起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若干新興之動物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與複製科技之推出,已為動物之遺傳改進,提供一項嶄新、精準、快速且可行之方法。禽畜之應用傳統選拔方法進行育種,歷經數十年甚或百年以上之嚴格選拔後,其能獲得之遺傳改進量,往往可因經由結合基因轉殖、複製與生殖技術等之巧妙運用,在短短單一世代中,達成與之相同的改進效果。<br /> <br /> 前述新興科技之成功研發,除可以直接用以改善禽畜之生產性能,顯著提升動物性糧食之產出,從而免除全球人口持續增加導致之糧食恐慌問題外,在人類疾病醫療方面亦甚具應用潛力。例如動物生殖科技(體外受精技術)之成功開發,有效催生人類試管嬰兒之問世;未來吾人亦能可藉由基因轉殖家畜,生產具有生物活性且經濟價值高昂之藥用蛋白,俾供特定疾病醫療之使用;透過動物複製技術平台之應用,甚或可望經由種間核移植技術嘗試產製人類胚幹細胞,從而進行人類之細胞工程、組織工程、甚或器官工程等,俾提供進行特定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等醫療之使用。惟鑑於基改動物體及其相關衍生產品,在上市之前尚有諸多安全性疑慮及是否對自然環境生態造成衝擊等問題亟待評估,均係最被社會大眾關心之重要議題,因此各國政府在兼顧產業發展及產品安全問題,彼此間如何取得平衡並確立妥適之法律規範;此等議題刻正嚴厲考驗著各國執政當局及其專家學者們之智慧。臺灣之基改動物研究已進入應用之階段,如何將具體成果進一步產業化,直接影響整體生技產業的進展;短期內迫切期待產、官、學界積極定訂一套適用於臺灣之「安全性評估標準及管理辦法」,俾能確保促進我國生技產業之順利發展。<br /> <br /> 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複製科技,這些新興的領域究竟是讓人類僭越了上帝的角色?還是為自己找到更寬廣的出路?<br /> <br /> 藉由這些技術,人類可以改善禽畜的生產性能、催生出試管嬰兒、產製胚幹細胞進行器官移植,甚至可以養出「環保豬」。但若涉及「複製人」的層面,道德、法律等問題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難有定論。<br /> <br />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News98合辦,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的「2008展望春季系列演講:生命及其演化-是『天擇』還是『人擇』?」第七場「令人『又愛又怕』的新科技-從動物之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與複製科技談起」,由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鄭登貴主講,帶領大家探索動物生殖技術、基因轉殖及動物複製等新興科技。<br /> <br /> <b>從母雞不生蛋 想到避孕</b><br /> <br /> 鄭登貴表示,生殖科技其實與生活緊密結合。以目前普遍被婦女應用的子宮內避孕器樂普為例,最早構想是來自學者在研究調控母雞排卵與生蛋的作用機制時,偶然發現母雞在施行外科手術縫合時,輸卵管的子宮部不慎被縫合線穿越,導致母雞從此不再生蛋。學者推論存留在子宮內的「縫線」是造成母雞不生蛋的「元凶」;因此進一步以「玻璃珠」替代「縫合線」做試驗,結果證明存留在母雞子宮內的「玻璃珠」,確有抑制排卵素自腦垂腺前葉之潮湧式釋出效果。<br /> <br /> 生殖科技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進步很快,包括人工授精技術、超級排卵技術、胚胎植入技術、卵子體外成熟與受精技術,以及動物的基因轉殖技術等。生殖技術對家畜遺傳性能的改進也十分有貢獻。透過人工授精,不但可以發揮優良種公畜的遺傳潛能,也能減少種畜間疾病的傳染、確保畜群健康,且可以解決因體型差異太大或其他因素,導致無法進行自然配種等困難問題。<br /> <br /> <b>人工授精 解牽豬哥之難</b><br /> <br /> 鄭登貴以小時候「牽豬哥」的經驗為例,表示當時的自然配種,是帶公豬到母豬那裡;如果公豬的體型太大,自然配種時容易壓垮母豬,養豬人家還要在一旁協助,非常辛苦,人工授精技術就可以克服這種不便。且應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配種,更有利於加速國際間優良種原的交流,因為運送人工授精用的「冷藏」或「冷凍」保存精液比較容易。<br /> <br /> 牛、綿羊以及豬等大型家畜的人工授精技術,若配合「發情同期化」及「超級排卵」技術的聯合運用,則更能方便畜群的管理。策略是整群動物先藉由肌肉注射前列腺素F2α或透過餵飼口服用助孕素同化牠們的發情期,然後在動物進入動情前期之前,先後給予肌肉注射「孕馬血清激性腺素」及「人類絨毛膜激性腺素」誘發動物產生「超級排卵」;藉此不僅可以使動物獲得較多的排卵,經同期配種懷孕期滿後,更能期待動物在同一期間內完成分娩。<br /> <br /> <b>基因轉殖 豬成醫藥工廠</b><br /> <br /> 此外,利用基因轉殖技術也可以把豬當作「醫藥工廠」。鄭登貴與研究團隊利用基因顯微注射技術,已經成功育成同時帶有人類凝血第九因子及豬乳鐵蛋白,與人類凝血第八因子及豬乳鐵蛋白的「雙基因基改豬」;其中第九因子及第八因子分別可用來治療A型與B型的血友病,而豬乳鐵蛋白則可以防止小豬下痢,讓小豬順利長大。研究顯示,仔豬吸吮帶有乳鐵蛋白基因的母豬乳者,其育成率接近百分之百。<br /> <br /> 而鄭登貴也在研發攜帶纖維素酶及植酸酶基因的基改豬。他指出,由於動物體內沒有植酸酶基因,所以無法消化植物中的有機磷。但是磷卻有助於動物骨骼的生長,所以養豬戶還要另外在飼料中添加磷酸鈣。<br /> <br /> 如果豬體內帶有植酸酶基因,就可以直接消化分解植物性飼料中的有機磷,並從獲得足夠需要的磷量,不但對豬隻本身有益,排出的糞便中不含磷也不會汙染環境,所以是一種「環保豬」。而帶纖維素酶基因的豬則可以吸收纖維素轉換成碳水化合物。<br /> <br /> 基改豬也可以提供異體器官移植,比如說豬的心瓣膜、皮膚等。鄭登貴表示,帶有補體活化抑制因子的基改豬可克服異體器官移植,常有的超急性排斥問題;而帶有白血球表面抗原的基改豬,則可獲得更擬人化的豬器官。<br /> <br /> <b>複製人研究 應立法禁止</b><br /> <br /> 不過他強調,複製人在法律地位都與自然人平等,這不僅是道德問題,也牽涉到法律。現在許多犯罪案件是以DNA指紋分析,複製人的DNA指紋與原來的自然人一樣,到時候要如何判斷?且複製人的成功率低,可能會出現三隻耳朵、兩個鼻子的怪人;基於前述理由,一定要立法嚴格禁止進行「複製人」的研究,但人類的醫療性複製則應該被允許。<br /> <br /> 【2008-05-13/聯合報/C4教育版/展望春季系列】<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2.htm
陳定信 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8-05-16 人類壽命的轉折?–與肝炎的奮戰  由於二十世紀末起對各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奏效,二十一世紀後半期起台灣人主要的肝病將不再由肝炎病毒所引起。又因為人口的老化以及各種藥物的開發及使用,往後國人的肝病將以藥物及化學物品所引起的為主。同時,由於生活的富裕與營養過剩,大家又不喜歡運動,預期因肥胖等新陳代謝疾病所引起的肝病也將成為要角之一,而酒精性肝病也會增加。在肝臟惡性腫瘤方面,肝細胞癌將會大幅減少,會少於轉移性肝癌以及膽道系統的癌症。在研究方面,結構生物學和基因體醫學相關知識的開拓,輔以已知的科技,將會進一步找出對慢性肝病及肝細胞癌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更為有效的方法。<br /> <br /> 最好的「顧肝」方法不是吃保肝丸,而是要避免病毒感染、酒精與化學藥物。台灣自1984年新生兒大規模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國人得慢性肝炎的人數可望在2015年大幅減少,肝硬化及肝癌的患者也將在2035年後維持在極低的數目。<br /> <br />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News98合辦,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的「2008展望春季系列演講:生命及其演化-是『天擇』還是『人擇』?」第八場「人類壽命的轉折?—與肝炎的奮戰」,由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陳定信主講,回顧台灣肝炎防治的歷史與未來的展望。<br /> <br /> <b>肝發炎 九成沒徵兆</b><br /> <br /> 肝臟是橫膈膜底下的一個紅褐色器官,台灣男性的肝臟約1400公克,女性約1300公克。陳定信表示,肝臟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其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質;代謝醣類、脂肪;解毒、排除毒物等。醫療史上最早的肝病記載可上溯自Hippocrate對傳染性黃疸的記述;而在中國東漢時期,張機在「金匱要略」中也詳述黃疸病。<br /> <br /> 陳定信解釋,所謂「肝有問題」,是指肝發炎壞掉,或長東西在裡面,最多的是肝本身細胞被破壞,這就是肝炎;而肝炎是許多肝病中的一種,是肝細胞破壞造成肝功能損傷。得肝炎的人有九成不會出現症狀,另外一成的人會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微疼、發燒以及黃疸等症狀。<br /> <br /> 肝炎的病因包括濾過性病毒、細菌、化學物質、藥物等,而造成國人肝炎的主因是濾過性病毒。B型肝炎的病毒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看,可以發現有三種顆粒:主要是42奈米大的病毒本身,其又可分為表面抗原與核心抗原。<br /> <br /> 另外還有20奈米左右的顆粒以及寬20奈米,長兩、三百奈米的條狀顆粒。兩者是表面抗原生產過剩而形成,其抗體有保護力,純化後打到人身上就可對表面抗原產生抗體而製成疫苗。第一代肝炎疫苗就是這樣做出來的。<br /> <br /> 陳定信指出,就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來看,近一、二十年來,惡性腫瘤高居榜首,其中肝癌更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排行在第七順位。早在1941年,日本學者薄田七郎與內田馨根據當時台灣的解剖病例就發現,台灣人有原發性肝癌的比率比日本人要高很多。<br /> <br /> 1965年,美國學者Baruch S. Blumberg在澳洲原住民的血液中發現「澳洲抗原」,證實與B型肝炎有關:若人的肝細胞或血液中帶有此抗原,就表示這個人的體內有B型肝炎病毒。人類就此找到了一種病毒性肝炎的標記。<br /> <br /> <b>染病毒 年齡決定帶原</b><br /> <br /> 找到這個標記後,陳定信的老師宋瑞樓與研究團隊開始以這個方法檢驗台灣人的B型肝炎情況。後來發現,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細胞癌的患者中,有八、九成都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正常人只有17%。<br /> <br /> 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年齡是決定是否成為慢性帶原最主要因素。根據美國學者畢思禮的研究,新生兒時就感染B型肝炎病毒,日後有九成的機會成為慢性帶原者,學齡前被感染有25%,到了青少年、成人時期才感染,成為慢性帶原者的機率不到3%。<br /> <br /> 因此陳定信自1984年開始協助政府推動新生兒B型肝炎注射,是全世界第一次大規模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經過B型肝炎防治後,全台帶原者明顯減少。在1980年代,台灣地區總人口約1800萬,帶原者約298萬人;但是到了2005年,全台人口2280萬人,帶原者約235萬人。此外,6到14歲台灣兒童肝癌發生率,從1981到1984年「每十萬人發生0.67例」,降到1996到1999年0.19例,這是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美惠和同仁重要的發現。<br /> <br /> 陳定信表示,針對肝炎防治,還要繼續實施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使台灣肝癌的減少趨勢延伸到成人;並在全世界推行B型肝炎疫苗接種,估計每年將可預防至少50萬例肝癌的發生。<br /> <br /> 針對肝炎研究,目前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肝炎為何會變成慢性感染、慢性帶原和環境因子互動、肝臟纖維化的發生機轉,及肝癌的有效治療等。<br /> <br /> 陳定信預測21世紀中葉以後台灣人的肝病狀況,表示A、B、C、D、E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以及慢性B、C、D型肝炎,還有因B、C、D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細胞癌會逐漸減少,但是因藥物性肝損傷、非酒精引起的脂肪性肝臟病、非酒精引起的脂肪性肝炎、轉移性肝癌,以及膽道癌症會較以前增加。<br /> <br /> 【2008-05-20/聯合報/C4版/2008展望春季】<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3.htm
黃崇源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 2008-10-17 宇宙的煙火工廠-星系演化和星遽增星系 天空中的星系大致可分為螺旋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此外,尚有少數具有特殊壯觀形態的星系,這些奇特的星系能發出很強的遠紅外線輻射,經觀測顯示這些是處於碰撞狀態中的星系。近年來的研究更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曾與其它星系發生過碰撞。事實上,星系碰撞是星系演化的最重要過程,星系的碰撞更導致了星系間物質的改變,造成了許多星球的同時形成。我們從不同的層面來介紹星系的碰撞和演化,包括像星系為何碰撞,橢圓和螺旋星系的形成,星系的吞噬,星球的爆發形成與活躍星系核的關係,最後從星系演化的觀點來討論銀河系的未來命運。<br /> <br /> <b>銀河系 星星兩千億顆</b><br /> <br /> 本季「展望」講座第一場演講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黃崇源主講,講題為「宇宙的煙火工廠—星系演化和星遽增星系」。從不同層面介紹星系的碰撞和演化,討論銀河系未來的命運。<br /> <br /> 黃崇源說,肉眼看星系,很迷濛,星系裡有星球、氣體塵埃等。某些星系演化的過程,在天空中看起來非常亮,非常迷人。小星系約包含1000萬個太陽質的星星,大星系可包含10兆顆星星,大約是銀河的100倍。<br /> <br /> 我們所處的星系是銀河系,中間暗的地方就是塵埃,約有兩千億顆像太陽質量的星星。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內有數百億個星系,可觀測的宇宙只占整個宇宙的小部分。<br /> <br /> <b>橢圓星系 年紀較老</b><br /> <br /> 為什麼常看到旋渦和橢圓星系?黃崇源說,旋渦星系是圓盤形,有一個圓周運動,有較多角動量,星球的形成也比較晚。橢圓星系的星球分布比較隨意,沒有特定旋轉方向,星球也比較老。<br /> <br /> 宇宙中不只有橢圓和旋渦星系,黃崇源指出,離銀河較近的數千個星系,約有百分之一的形狀比較特別,也比較不規則,例如有尾巴或橋的形狀。<br /> <br /> 哈伯望遠鏡觀測到很遙遠的宇宙,也就是看到早期宇宙,發現很多旋渦星系和不規則星系,或所謂交互作用星系,所占比率比銀河系周圍星系高出許多。<br /> <br /> <b>星系演化 形狀改變</b><br /> <br /> 早期不規則、交互作用的星系去那裡了?黃崇源說,這些星系已經變成不一樣的星系,這是一種演化的過程。<br /> <br /> 他說,久遠的星系不規則、旋渦占很多,慢慢藉由星系碰撞後合成等因素,演化成橢圓星系,變成現在看到的樣子,這是相當重要的演化過程。<br /> <br /> 黃崇源強調,星系形狀會隨時間演化,與所處的位置有關,也會因星系間的交互作用而改變。<br /> <br /> 星系會碰撞,星球呢?黃崇源說,星球碰撞的機率比星系小很多,因為星球所處的空間很大,就好像兩個人在地球表面上溜冰一樣,碰到的機率很小。<br /> <br /> <b>星系碰撞 催生新星</b><br /> <br /> 黃崇源說,星系碰撞時,氣體也會撞在一起,其中原子氣體密度低,容易被往外拉,形狀就不規則。<br /> <br /> 新星球都誕生在分子雲裡,當分子氣體因碰撞損失一些能量,往重力中心掉時,就會產生新星球。他解釋,星系彼此的交互作用,會觸發星球快速增長,產生星球劇增星系,就好像點煙火一樣,可以把整個星系弄得非常明亮。星系碰撞的交互作用還會引起更巨大的能量釋放,形成活躍星系核。<br /> <br /> 一般的旋渦星系也會誕生新的星球,多產生在旋臂上。黃崇源指出,旋臂是密度波,當星球或氣體經過時,密度被擠壓,可以產生星球。<br /> <br /> 每星系一生中會跟其他星系有多次的交互作用或碰撞,銀河系呢?黃崇源說,銀河系處在本星系群中,距離最近的星系是大小麥哲倫雲兩個星系。它們在兩億年前曾通過銀河系的盤面,經過一段時間,會被銀河系吃掉。<br /> <br /> <b>銀河系 惦惦吃星系</b><br /> <br /> 「銀河系一直在吃其他星系,只是看不出來。」黃崇源說,如果吃的是很小星系,盤狀結構不太變,若是體積一樣大星系,會吞不下去,盤狀結構就會改變。<br /> <br /> 銀河系與20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以每小時48萬公里速度靠近,未來可能合併在一起。若垂直速度不大,50億年後兩星系會合併,兩星系碰撞時,會觸發星球劇增現象,誕生新的星球,非常亮,最後合成同一個星系。<br /> <br /> 黃崇源說,星系只要旁邊有別的星系,就會慢慢碰撞、合併,產生星球劇增和活躍星系核,在宇宙中間點起非常非常亮的光。<br /> <br /> 【2008/10/20/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4.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08-10-24 人之異於禽獸幾希?-從基因組看人的演化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組獨一無二的遺傳資訊,這組遺傳資訊包含了由30多億個遺傳密碼組成約2萬多個遺傳程式。遺傳程式嚴格管控著受精卵如何發育成胚胎,進而長大成人;同時它也決定了我們日常生命運作的許多細節,例如為什麼對海鮮過敏等等。但是這套遺傳資訊與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之間為什麼會有差異,進而使我們與黑猩猩不同?包括人在內的許多不同物種的基因組目前都已經定序完成,比較這些遺傳資訊的差異,我們開始有機會一窺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的因緣際會,它偷偷告訴了我們一些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同時也指出許多現代文明疾病的一些歷史根源。<br /> <br /> <b>每個人體質 獨一無二</b><br /> <br /> 人類約有兩萬五千個基因、31億個遺傳密碼;而每個人之所以是「獨一無二」的關鍵,就是在這31億個密碼中,約有千分之一的差異,如同每個人的身分證號碼一樣;而這些差異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每個人「體質」的不同。<br /> <br /> 未來100年間生命科學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找出「什麼樣的身分證號碼決定什麼樣的人類體質」,屆時,每個人在出生時就會有張表,告訴你這一生中所有的疾病風險,並為你規畫好適合的生活型態,並列出可以終身依循的生活準則。<br /> <br /> 達爾文告訴我們生命的歷史面向,周成功認為,在瞭解生命的歷史面向前,必須先認識生命的物理面向。量子力學之父薛丁格在1943年曾經提出兩個生命科學裡的重要問題:首先是為何最簡單的生命形式都有極端複雜的結構,而複雜的結構如何不至於崩壞?其次是「遺傳資訊如何準確拷貝?」<br /> <br /> <b>生命秩序 遵循熱定律</b><br /> <br /> 周成功解釋,熱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有秩序的結構是不穩定的,最終必然會瓦解而趨向最大亂度。而「熵」就是指「亂度」。他以書房的混亂與否為例。一般而言,我們的書房大多時間處於混亂狀態,直到父母下令周末要整理書房時才會整理,但是這種整齊的狀態不會維持太久。<br /> <br /> 周成功說,這個例子說明了從秩序回復到混亂是「自發性的過程」,但從混亂回到秩序需要努力「作功」,生命也是一樣。細胞膜把細胞內外隔絕,細胞內會有複雜化學反應發生,將熱釋放到外在到環境中,環境受熱增加溫度,混亂程度增加。生命加上環境的亂度仍然是增加的!生命秩序的存在並沒有違反熱學第二定律<br /> <br /> <b>DNA 儲存遺傳藍圖</b><br /> <br /> 周成功指出,細胞就像一個「能量轉換的化學工廠」,最重要工作是分解來自環境中的食物,以取得維持生命的能量。而這樣複雜的工廠在生命遺傳過程中可以準確組裝,關鍵在於「預先存在一份精確的藍圖」,而這份藍圖就是細胞中儲存遺傳資訊的媒體─DNA。<br /> <br /> 兩條DNA是透過特定分子A、T、G、C的配對結合,形成雙螺旋結構。ATGC序列就是指揮細胞工廠的藍圖。兩條DNA在複製時會各自作為模版,依照原來模版上的ATGC序列,嚴格遵循「A對T」、「G對C」的規則,去合成另一條新的互補DNA。生命系統使用三位元的遺傳密碼系統運作,也就是ATGC中三個遺傳密碼組成一個單位,依序決定蛋白質上特定的胺基酸排列順序。<br /> <br /> 但周成功表示,密碼本身只是資訊,不能做事,必須經由適當的翻譯才能被解讀;儲存在DNA分子中的三位元密碼,要執行功能時需要被轉錄到單股的RNA分子上。<br /> <br /> 「遺傳資訊儲存與運作的基本原理,與電腦一模一樣」,周成功說,電腦硬體本身不會做事,需軟體才行。軟體儲存在硬碟,像ATGC存在於DNA上。使用者若要命令電腦畫圖,會先把繪圖軟體從硬碟中抓出來,放進RAM中,而指揮電腦做事的,是儲存在RAM中的程式,就像要使胺基酸依序結合成蛋白質,需要將 DNA中的ATGC轉錄成RNA上的指令。<br /> <br /> <b>生命的本質 食色性也</b><br /> <br /> 周成功表示,如果細胞是一個能量轉換的化學工廠,則生命的本質就是「食色性也。」「食」,就是生命運作需要仰賴細胞工廠分解食物,取得能量。而「色」,就是透過個體的分裂與個體間遺傳資訊的交換,來完成生命延續。<br /> <br />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使用三位元的遺傳密碼形式,「從細菌到人都是使用同一套」,這表示地球上各種生命形式可能都是來自同一個祖先。而35億年的生命劇場就是一場「從簡而繁的生物演化史」。<br /> <br /> 周成功表示,要掌握生命演化史,只要弄懂簡單三個關鍵概念即可:首先是「變異」:「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其次是「遺傳」:生命的特徵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再來是「天擇」:環境可以決定生命繁殖的強弱。這三個觀念形成現代生物演化理論的主要架構。<br /> <br /> 【2008/10/27/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5.htm
孫以瀚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8-10-31 由基因看演化-從果蠅的複眼談發育的演化歷程 眼睛為靈魂之窗,是動物感知外界環境的重要管道,具有極重要的功能。眼睛的演化一直是演化論中的重要爭議,反對者認為很難想像這麼一個複雜精密的器官能夠透過天擇的機制產生。生物學家比較不同動物的眼睛,分析其型態、發育過程、光學結構,發現有許多差異,因此認為在演化歷程中,許多不同動物都曾經獨立演化出眼睛這視覺器官。1995年瑞士Walter Gehring發現了一個決定果蠅複眼發育的主控基因,並推論眼睛發育最上游的調控機制可能在演化上只產生過一次,也就是說各類視覺器官都源自同一祖先。本次演講由果蠅複眼的發育談起,討論眼睛的演化歷程。<br /> <br /> <b>眼睛 完美又複雜</b><br /> <br /> 果蠅身上有一個eyeless基因,是果蠅發展出複眼的重要基因,可以開啟眼睛發育的程式。人和小鼠身上也可以找到類似功能的基因,即使果蠅和人的演化差了十萬八千里,尤其眼睛更是完全不一樣,但控制眼睛發育程式最上游的開關卻無二致。<br /> <br /> 孫以瀚說,「談演化時,眼睛是個很重要的事情。」達爾文「物種原始」第六章「理論的困境」中「極端完美複雜的器官」一節,就是在講眼睛。<br /> <br /> 達爾文先說眼睛這麼完美的器官,如果說是天擇而成,似乎是極端的荒謬,但這只是伏筆。眼睛的演化,在達爾文的演化論裡是個正面且重要的例子,他認為他可以解釋這麼困難的問題。<br /> <br /> 反對者認為,眼睛這麼複雜這麼完美,只有可能出自造物者的設計,不可能是演化來的;演化論者則認為,其實眼睛並不完美:眼睛有盲點、光線要穿過整個眼球才會到感光細胞。<br /> <br /> <b>演化 起源很多樣</b><br /> <br /> 孫以瀚指出,有的學者從比較結構、光學設計、發育過程,推論眼睛的演化可能有很多次的獨立起源,最後達到同樣的功能,是個趨同的演化。<br /> <br /> 他說,生物有各式各樣的眼睛,構造不同,光學性質也不同。昆蟲的複眼跟人完全不同,干貝有很多小眼睛,裡面有類似鏡子、可反射光線的細胞,稱為「鏡式眼」。渦蟲頭部有很多小眼睛,每個小眼睛只有一個感光細胞,一個色素細胞,色素細胞的屏障使光線進入眼睛有方向性。<br /> <br /> 果蠅的複眼是由許多小眼組成,排列規律。每個小眼像長筒子,有八個感光細胞,有個小鏡頭,周邊有色素細胞的屏障,使得每一個小眼都只能看到某個角度的光線。光線射進直筒,被感光色素抓到機會很大,所以對光線很敏感。感光的信號最後透過神經細胞的軸突,傳到腦去。<br /> <br /> 各種生物有很多運作原理是相通的,也就是說生命的基本工廠是一樣的。原本大家以為果蠅和人的發育調控應該不一樣,但後來科學家發現生物發育的基礎調控機制是共通的。<br /> <br /> 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科學家Walter Gehring發現缺了一個基因,果蠅的複眼就不見了,稱為eyeless基因(ey),屬於pax6基因家族。這個基因是轉錄蛋白,可調控下游基因的表現。<br /> <br /> <b>細胞 基因說了算</b><br /> <br /> Walter Gehring把ey基因表現在眼睛以外的地方,稱為異位表現,結果果蠅在觸腳、腿的地方長出眼睛。孫以瀚說,「這個基因決定細胞長成複眼的命運」。<br /> <br /> 孫以瀚說,ey基因是複眼發育的主控基因,是是可以打開複眼發育程式的開關,只要上游一個開關打開,就可以啟動下游的整個複眼發育程式,讓2500個基因參與複眼發育。<br /> <br /> 後來發現小鼠和人的pax6基因突變,也會影響眼睛的發育。如把人的pax6基因放進果蠅,結果發現可以讓果蠅長出多餘的眼睛。孫以瀚解釋,這代表即使人和果蠅演化上相差這麼多,但pax6基因的開關功能是一樣的。因為放入的人的Pax6基因只是作為開關,下游的發育程式還是果蠅的基因,所以長出的是果蠅的眼睛,不是老鼠的眼睛。<br /> <br /> 相反的,把果蠅的基因放進脊椎動物─非洲爪蟾的胚胎,當注入的RNA達到一定量時,會長出兩個眼睛,雖然不是完整的眼睛,但仍有部分的功能。<br /> <br /> 孫以瀚強調,果蠅和人的演化上差了很多,尤其是眼睛完全不一樣,但最上游控制整個發育程式的開關竟是一樣的。這代表,眼睛的演化可能是單一的起源,都是由這個基因來控制,果蠅到人,即使最低等的生物如渦蟲,都有這個基因的存在,功能都似乎與眼睛發育有關。<br /> <br /> 幼年的水母,表面有好多個眼睛,每一個眼睛就只是一個細胞,裡面有色素的顆粒,有感光的絨毛,還有運動的纖毛,感受到光線後,能讓身體對光起反應。水母幼蟲的眼睛,是一個細胞什麼都包了,有人說這可能是最早的眼睛的形態。<br /> <br /> 孫以瀚解釋,有人推測,原來一個細胞,在演化過程中分工成兩種細胞,一個負責感光,一個負責色素,愈分工就愈專精,最後就成為現在看到的各種眼睛。<br /> <br /> 眼睛的發育與演化,科學家從一種方向的分析,結論是是多元的起源;從另外一種方向分析,則得到單一起源的結論,顯然有很多是未知,有很多的謎要解。<br /> <br /> 眼睛是個視覺器官,不會獨立演化,視覺一定要跟腦配合才有意義,要讓生物對光出現反應,才有功能,才能進行天擇,這是值得探討的方向。<br /> <br /> 【2008/11/03/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6.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8-11-07 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 – 生物的性生活與演化的關係 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誰能把最多的基因傳到下一代,誰就是贏家。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生物透過『天擇』的機制,演化出形形色色的生殖策略,以確保基因的下傳。生殖策略可區分為『生殖前』與『生殖後』兩個層面來探討。『生殖前』的策略主要是透過『性伴侶的選擇』與『性伴侶競爭』來達成。而『生殖後』的策略,則包括有親子的辨認、 剔除沒有親子關係的後代,以確保基因的延續。本次演講主要是以達爾文所提出的『天擇論』與『性擇論』為主軸,透過生物生殖行為及策略的多樣性,來探討生物的演化過程是如何經由生殖行為來達成的。<br /> <br /> 性生活跟演化為什麼會扯在一起?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宏洋說,「因為沒有生殖就沒有演化,生殖是演化的原動力。」<br /> <br /> 生物演化所指的是族群中,長期所累積的變異。這些變異的產生是在基因的層次,在生殖的過程中經由個體基因的突變或重組,而傳達到新世代。<br /> <br /> 嚴宏洋說,生殖是為了把基因傳到下一代採行的步驟,是很複雜的過程,可以分為:行銷、選擇、交配、育幼四部曲。<br /> <br /> <b>行銷 公孔雀秀花紋</b><br /> <br /> 所謂的行銷,就是吸引人家。以公孔雀為例,上面的花紋,讓人看了會暈眩,母孔雀看了會被吸引,小baby就出來了。嚴宏洋說,這屬於視覺展示。<br /> <br /> 除了視覺外,有聽覺展示,公的侏儒鳥求偶時不用嘴發聲,它的翅膀最後幾根羽毛是中空,用來撞擊,吸引母鳥注意,如果把公鳥翅膀尾端的羽毛剪掉,母鳥就會跑光光。<br /> <br /> 第三種為化學展示,蠶從幼蟲羽化成蛾時,會散發一種稱為「蠶蛾醇」的費洛蒙,吸引母蛾交配,農業上應用很廣。<br /> <br /> 鯉魚會放出三種不同的費洛蒙,第一種會吸引公的過來,卵成熟時,再放一種,公的會出現拮抗的行為,就會來煩母的,等卵放到體腔後,再放一種費洛蒙促使授精。<br /> <br /> <b>選擇 緣投的較吃香</b><br /> <br /> 生殖二部曲為選擇,條紋短攀鱸,兩隻公的隔開,中間擺隻母的,兩隻公的會產生對抗叫聲,叫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分輸贏。<br /> <br /> 母魚要選誰?嚴宏洋說,叫得大聲,叫得比較久,頻率高的公魚會獲青睞。就好像兩個男的追一個女生時,女生用送的禮物價值高不高,有沒有常送,有沒有送很久三個標準選擇。<br /> <br /> 嚴宏洋說,長得英俊很重要,有一個「性感兒子理論」,老公長得「緣投」,兒子就會「緣投」,會被女孩喜歡,基因容易傳播下去,就是贏家。<br /> <br /> 他說,把母灰色樹蛙的卵分別與叫聲長與短的公蛙交配,結果發現叫聲長的公蛙子代可以很快完成蝌蚪期,存活率高。可見性感兒子理論正確,母的要選好的公的有其道理。<br /> <br /> 青蛙叫聲大可以吸引母蛙,在性擇上佔優勢,卻要付出代價?嚴宏洋說,因為叫得大聲也會引起獵食者的注意,天擇就來了,就會平衡。<br /> <br /> <b>交配 黃胸雀會劈腿</b><br /> <br /> 三部曲為交配,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嚴宏洋說,育幼是件辛苦的事,一夫一妻可以達成分工,在生物界很常見。<br /> <br /> 雖然是一夫一妻,但黃胸雀會有配偶外交配。嚴宏洋說,母鳥會跑出去,做一些不可告人的事,原來是到其他鳥的領域吃東西,交換條件是搞個一夜情。果然小鳥孵出來驗DNA,有些是別的鳥的後代,由原來的小癟三老公養所有的幼鳥。換成人類的行為叫「劈腿」,台灣的蘭嶼角鴞也有類似行為,是為了把更多的基因傳下去。<br /> <br /> 另外還有一種是「轟趴」,珊瑚產卵就屬於這類。<br /> <br /> 動物也有3P,4P,嚴宏洋說,最近暴紅的電影海角七號中有很好的描述。戲中的鼓手水蛙說,「你看到母青蛙交配時,牠的背上有二、三隻公青蛙,你有看到他們在打架嗎?」<br /> <br /> 還有孤雌生殖,公的算什麼,母的自己做就好,不需要公的就可以自己複製,產生假性交。還有雌核生殖、雜核生殖等。<br /> <br /> 南瓜子太陽魚採取替代生殖策略,有些公魚把自己變小小的,躲在母的旁邊,等母魚一下蛋,就授精。嚴宏洋說,這種偷襲方式是「娘男策略」。<br /> <br /> <b>育幼 翻車魚生了就丟</b><br /> <br /> 生殖完後就是育幼,翻車魚採取無親子照顧,一次生產3億個蛋,丟了以後就不管。鯨鯊,則是親子照顧。<br /> <br /> 半線天竺鯛是雄性育幼,公的含住卵,母的把精子吸起來,讓卵受精,公魚含受精卵等孵化。<br /> <br /> 公的異型鉤吻鯰,鬍鬚上會分泌醣蛋白,母的下完蛋就走了,有爸爸照顧的幼魚活得好,就是靠公魚的分泌物過活。<br /> <br /> <b>生殖 演化的原動力</b><br /> <br /> 有些生物則產生胚胎殘食,避免太多的下一代出來就競爭。而小嘴鴉則會有親擇及延遲生殖,有些幼鳥長大不離巢,留下照顧下一代的兄弟姐妹,也是在放大基因繁衍。<br /> <br /> 生物為了天擇不用其極,為了把更多的基因傳下去產生多元化的生殖策略多,可見生殖是演化的原動力。<br /> <br /> 【2008/11/10/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7.htm
秦一男 淡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08-11-14 我們處於宇宙的中心嗎?–人類宇宙觀的演化 自古以來,人們不斷問自己,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我們是否是上帝的選民,宇宙當中獨一無二的生命?因此,從東方到西方的哲學家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探討什麼是「宇宙」?藉由本演講,我們將一起探討人類的宇宙觀是如何演進的。無論是中國的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或是古希臘時期的日動說與地動說,都是先民嘗試利用有限知識解釋浩瀚宇宙的過程;近代的科學萌芽之後,從哥白尼到加利略與克卜勒,乃至牛頓、赫歇爾、愛因斯坦、哈柏等人的努力,讓我們更了解到人在宇宙當中的地位;並希望藉由此一認知,讓世人可以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br /> <br /> 「我們真的在動。」伽利略被宗教異端法庭審判定罪,被迫放棄學說時,說了這一句話,在仍堅信地球為宇宙中心的時代,可說是驚世駭俗。<br /> <br /> <b>三派學說解釋「天」</b><br /> <br /> 中國古代正式有天文觀測紀錄,留下完整的紀錄,首推就是司馬遷,大家看到太史令司馬遷,以為他是個歷史學家,其實他是個天文學家。秦一男說,大家常把太史令翻成國史館館長,其實是皇家天文台台長。<br /> <br /> 古代中國天文官要做些什麼事:「日月運行,曆示吉凶。」藉由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來編列,不是初一、十五,什麼時候立冬該進補,何時冬至該吃湯圓,而還要告訴我們什麼是好日子,什麼是壞日子。<br /> <br /> 要了解中國古代的宇宙觀,秦一男說,晉書天文志曾記載,古代有三派學說討論天的結構,分別是蓋天說、宣夜說、渾天說,後來流傳下來的只有渾天說。<br /> <br /> 他解釋,但因中國古代致力發展天文為服務業,這些學說並沒有進一步發展。<br /> <br /> 再看看西方的宇宙觀,一直以地心說為主流,十五世紀時,哥白尼寫了名著「天體運行論」。揭諸了現代日心說的理論,點出地球並非宇宙中心,恆星的周日運動來自於地球公轉,太陽的周年運動來自地球公轉。<br /> <br /> 秦一男說,在望遠鏡未發明前,用肉眼觀測精度最高的就是帝谷(Tycho Brahe)。他測量了恆星,甚至行星的位置,還是不相信地球在動,又不能解釋其他看到的現象,就把地球放在宇宙中心,太陽月亮繞地球轉,然後其他五顆行星繞著太陽。<br /> <br /> 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後來當帝谷的助手,帝谷要他觀測火星,沒想到卻讓他發了,並提出克卜勒提出著名的行星三大定律:一、行星以橢圓軌道,繞著太陽公轉,太陽位在其中一個焦點上面。二、行星繞著太陽公轉,離太陽遠時走得慢,離太陽近時走得快,每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是一樣的。三、周期的平方與半徑的三次方成正比。<br /> <br /> 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的發展又進入另一個階段。英國人Thomas Harriot也做了望遠鏡,並拿來觀測月亮,他可能才是第一個拿望遠鏡觀測天空的人,而不是伽利略。但秦一男認為,跟伽利略最不一樣地方,就是 Harriot寫的東西都放在家裡,對科學發展幾乎是沒有貢獻,可以把「第一」放在他身上,但不代表有用,因為他沒有跟其他人互動。<br /> <br /> <b>愛情之母仿戴安娜</b><br /> <br /> 伽利略自己很會做望遠鏡,也用望遠鏡觀測到許多現象。他是第一個用望遠鏡看到金星圓虧變化的人。<br /> <br /> 當伽利略發現金星圓虧變化時,他想告訴人家,但又怕是看錯了,以後會被嘲笑,只在給克卜勒的信中寫了句:「我徒然閱讀了這些未成熟的東西」。這句話重新排列後才是他想說的:「愛情的母親仿效戴安娜。」<br /> <br /> 愛神是丘比特,他的媽媽是維納斯,也就是金星;戴安娜是月神,結果維納斯偷學戴安娜,意指月亮有圓缺,金星也有,拐彎抹角到一個地步。<br /> <br /> 秦一男說,古人不相信日心說還有一個原因,如果真的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五顆行星繞著太陽公轉,為什麼別的行星沒有衛星,但地球帶了一個拖油瓶,就是月球。而伽利略又靠著觀測發現了木星的衛星,說明了衛星並非地球特有的現象。<br /> <br /> 這一連串的觀測證據在在顯示,地心說是無法解釋我們所見的自然現象。<br /> <br /> 日心說、地心說吵完了,太陽是中心,但太陽真的是宇宙的中心嗎?<br /> <br /> 怎麼知道太陽是不是宇宙中心,秦一男說,天文學家Shapely想到數球狀星團的方法,估計出銀河系大小是30萬光年;雖然現在知道直徑只有10萬光年,錯得很離譜,但沒關係,起碼知道我們不是在銀河的中心上面。<br /> <br /> <b>不是靜態正在膨脹</b><br /> <br /> 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廣義相對論,預測宇宙不可能是靜態的,會因為質量彼此間引力收縮,消滅不見。為了解釋當時大家認知的靜態宇宙,愛因斯坦引進「宇宙學常數」。1923年,他知道「宇宙學常數」是錯誤的。<br /> <br /> 20年代,哈柏透過宇宙紅位移的觀測,發現遙遠的星系都在遠離,確認宇宙正在膨脹。<br /> <br /> 進入21世紀,發現宇宙間物質佔4%,有23%是不發光的黑暗物質,其他73%是什麼?這些東西是最後答案嗎?<br /> <br /> 奏一男說,隨著人類觀測的進步,看的世界愈來愈大,才發現地球繞太陽,後來發現銀河系結構,又發現我們繞著銀河系在公轉,銀河系也不是唯一的星系。就像伽利略所說的,「我們是真的在動。」<br /> <br /> 【2008/11/17/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8.htm
程延年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 2009-04-10 一顆隕石攪亂了一池春水–恐龍的大滅絕與大復甦 瘋完愛因斯坦的E = mc<sup>2</sup>之後,2009年瘋伽利略與達爾文!滅絕了六千五百萬年的恐龍重新復甦,長了翅膀翱翔天際!古生物學在與演化生物學的邂逅中,格外迷人。達爾文發表「物種原始」150年以來,古生物學家浪跡四海,在化石堆中徜徉,到底做了些什麼?超越「起源」,大滅絕的驚悚,如何重新調撥了演化時鐘?溯源尋根,寒武紀的大爆發,果真是生命演化的大霹靂?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牠的名字叫中國:科學大發現的三面紅旗如何大躍進,躋身到廿一世紀國際舞台的中央?借屍還魂,重建生命歷程的大戲、生命系譜的大樹,是我們終生不悔的沉迷與嬉戲。Eureka!<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2.htm
范光龍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09-03-27 全球暖化的影響 - 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暖化的效應,而近百年來全球暖化主要是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大氣暖化使海水因溫度上升而膨脹,再加上陸地上的冰川融解後流入海洋而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平面的升、降非常緩慢,但它的變化卻會使全世界的海岸線產生全面性的改變。最近由於人類的活動造成溫室效應,地表溫度有逐漸暖化的現象,上個冰河時期殘存下來在高緯度的冰川,也在逐漸融化中,其實現在全球到處都可發現冰川已因融化而有往後退縮的現象,由於全球大部份的城市都在海邊,沿海的人口也超過內陸,在下一世紀我們可能難逃人類破壞大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後果。<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3.htm
吳成文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2009-05-15 解開生命的奧秘–21世紀生命科學的挑戰 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從有人類以來,就一直想解答這些問題。20世紀中葉,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命科學革命。由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的誕生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揭開了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必要條件之謎。21世紀生命科學的突破直接挑戰了人的價值,並帶來了空前倫理、法律與社會的衝擊。未來的生命科學可能控制生、老、病、死的生命大權,改變人類的智能與心靈,使性行為不成為生殖的條件,選擇人類的後代,以及縮短演化的時程。科學的發展,將導致人類的未來是更美麗的幸福或更危險的災難?人類有何因應之道來永續發展科學?<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6.htm
蕭百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2009-11-27 訂做完美的子女,可能嗎?–輔助生殖科技及基因改造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許多生物存在的唯一目地就是傳宗接代,使其物種能在地球上延續. 高等動物靠兩性交配產生下一代,其性別可由基因或環境來決定. 一個人是否有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決定他是男還是女. 女性卵巢內含的卵細胞有限,在中年時用盡就失去生殖能力,而男人的睪丸則可以終生不停地製造精子. 約有二成的夫妻面臨不孕症的困擾,原因很多,男女各方都可能有缺失. 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使部份不孕夫妻可以擁有親生的孩子,但也造成許多法律及倫理方面的問題。科學家在基因體方面的研究使我們逐漸知道決定各種特徵及容易得病的基因型,隨著基因改造科技的進步及DNA定序費用的遞減,在不很遙遠的未來,訂做擁有一套優良基因體的子女將是一件可行的事,但好的基因只是第一步,還需有優良的環境才能培養出完美的個體。<br /> <br /> 世界上可能出現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人嗎?我們可要求自己的小孩健康又漂亮嗎?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曾主演的《魔鬼複製人》探討基因複製工程,電影中深信:只要科技進步,人類也可以輕易被複製。<br /> <br /> <b>包生兒子 先生的責任</b><br /> <br /> 提到遺傳,第一個會想到的問題就是性別。蕭百忍指出,大部分生物都有雄性、雌性兩種性別,在某些動物中,不同的性染色體造成不同性別;但某些動物的性別,是由外在環境因素(如孵蛋時的溫度)來決定。<br /> <br /> 她舉例,人類女性有兩條相同的X染色體,男性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但在鳥類和部分昆蟲相反,雌性反而有兩條不同的染色體(ZW),雄性有兩條相同的染色體(ZZ)。她打趣地說,因為Y染色體只有男人有,所以「包生兒子」應該是先生的責任。「戲劇中婆婆抱怨媳婦『肚子不爭氣』是錯的,應該抱怨的對象是自己的兒子!」<br /> <br /> 決定人類性別差異的關鍵因子是Y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區」SRY基因,它是睪丸決定因子。SRY功能正常就是男性;沒有SRY因子則為女性,但也不是絕對。蕭百忍說,某些SRY基因異常者即使有Y染色體,胎兒也發育為女性;有一部分的人卻在X染色體帶有SRY基因,胎兒則發育為男性;另外若SRY基因或其下游基因功能不全,患者外生殖器可能無法判別男女,或生殖器官異常(俗稱「陰陽人」)。<br /> <br /> <b>兩成夫妻 有不孕困擾</b><br /> <br /> 然而,某些夫妻可能連煩惱孩子是男是女的機會都沒有,原因是「不孕症」。蕭百忍估計,目前約有兩成夫妻面臨不孕症困擾,男女雙方都可能有問題。可能是男性的精子缺陷、精蟲過少等,也可能是女性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或是彼此的年齡、遺傳、內分泌、環境問題。她告訴台下的年輕聽眾「想當爸爸、媽媽,還是早點當吧!」<br /> <br /> 現在的不孕症已經可以用科學方式解決,例如人工授精、體外受精、在卵子細胞質內進行單精子顯微注射等。蕭百忍指出,所謂的「試管嬰兒」其實只有受精和胚胎發育第一周在試管裡,之後的生長當然回到子宮。世界上第一位試管嬰兒是1978年英國的Louise Brown,她目前已經當了媽媽,也成功繁衍後代,從Brown之後,目前世界上約有300萬人是從試管產生的。<br /> <br /> 用科學方法輔助生殖,卻可能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蕭百忍舉例,在美國曾有醫生利用自己的精子幫不孕症的夫妻「受精」;也有人因為子宮問題找代理孕母,但最後衍生孩子歸屬爭議。今年年初美國一名女子Nadya Suleman透過試管嬰兒一次生下八胞胎,但無業的她已經有了14個小孩,扶養小孩必然造成社會負擔;去年台灣也有某位劉姓女子擔任代理孕母,為提高受孕率,植入多個基因受精卵,一下懷了八胞胎,卻造成子宮受損、流產,甚至未來可能不孕。<br /> <br /> 人類的生殖繁衍很神奇,但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互換是隨機的。我們有沒有可能「訂做」子女?<br /> <br /> 蕭百忍表示,從1952年起,美國生物學家Briggs和King就曾利用「細胞核轉置」的技術,把蝌蚪初期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放置到去除細胞核的青蛙卵子中,製造出和那隻蝌蚪長大後一模一樣的青蛙,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複製動物。1980年代,國外陸續出現複製小鼠、兔、牛、豬的案例,最紅的莫過於英國在 1996年7月5日的複製羊Dolly(桃莉),因牠是首次用體細胞而非胚胎細胞複製成功的。牠活了6年多,在2003年2月14日壽終正寢。<br /> <br /> 可是,複製動物也產生不少問題,蕭百忍提出數據說,目前複製動物的成功率低,不超過4%、死亡率很高、存活者常有嚴重缺陷、實際壽命可能不像自然繁衍的物種穩定等,人類的技術還不到可以「扮演上帝」的地步。<br /> <br /> <b>訂做子女 靠基因改造</b><br /> <br /> 「打造完美子女」的另條路就是「改造基因」。各國紛紛參與人類基因體定序,隨基因改造科技進步及DNA定序費用的遞減,不僅完成人類的「基因拼圖」,更可以在胚胎細胞就決定基因序列,利用複製動物的步驟培養出想要的嬰孩,或許待定序完成後,就不再是夢。<br /> <br /> 但即使有優良的先天基因,如果後天環境不好也很危險。蕭百忍說,人類史上有不少因藥物影響造成胎兒畸形、殘缺,最有名且規模最大的就是1960年初德國的「Thalodomide(沙利竇邁)悲劇」。還有飲食、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都可能是影響成長的關鍵因素。<br /> <br /> 蕭百忍強調,人類的成長正有如愛迪生的成功箴言:一分天才(基因)、九十九分努力(環境)。在未來的美麗新世界,訂製有優良基因的子女是件可行的事;但優良的基因,也要有優良的環境,才能養育出完美的子女。<br /> <br /> 【2009-11-30/聯合報/D2版/展望】<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1.htm
林基興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 2009-12-04 關心你我的健康–「害怕電磁波」的虛與實 自從有人宣稱電磁波有害健康,社會漸起恐慌之風。畢竟,電磁波太普遍了,今天的文明世界到處可見其芳蹤,只要用電就有它,冰箱、電腦、手機等均產生電磁波。生活中,它比空氣還普及,而且是自然的!地球本身就是個大磁場,指南針就靠它指引迷津。人體神經與肌肉自然產生電流。宇宙中到處是電磁波,惠你良多的陽光就是電磁波,若沒它就沒有植物的光合作用與你我的糧食和氧氣。最近國內有人聳動地宣稱,全台籠罩在電磁災難中,而媒體「如獲至寶」地廣為散播,弄得人心惶惶。即使世界衛生組織一再聲明「安啦」,他們還是放話不已,堅持引用偏頗的資訊支持其論點。這是「杯弓蛇影」或「杞人憂天」的現代版嗎?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沙哈墨漬」(Rorschach Inkblots,或譯作羅夏克墨漬),可用來看看各人對墨滴圖案的解讀。類似地,有些疾病被外國流行病學家解讀為電磁波引起的,這些疾病就像「社會墨漬」,為何解讀成電磁波「衣裙掃過」的結果呢? <br /> <br /> 很多人恐懼電磁波,但不知道電磁波是什麼;不少人抗議,希望將住家附近手機基地台遷走,自己平常用手機卻老神在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林基興長期推廣電磁波的科學知識,他引用美國物理學會對於民眾恐懼電磁波的聲明:社會資源用在消除「沒有科學證據的威脅」,令人遺憾。<br /> <br /> 擔心住家附近基地台、高壓電線產生的電磁波嗎?林基興說,地球就是一個大磁場、一直衝擊你我的宇宙射線,都是和你我和平共處的電磁波(場),「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們的世界就是這麼回事」。<br /> <br /> 電磁波在專業上的術語應稱為「電磁場」,分為電場和磁場。我們每天一定會接觸到的「光線」就是相當強的電磁波。林基興表示,電磁波的強度和頻率成正比,可見光的頻率約每秒百兆(10的14次方)赫茲,比手機、電視、輸電高壓電線等都高,但大家通常不害怕每天接觸的光線會對我們造成傷害。<br /> <br /> <b>人體自發的 強過高壓電</b><br /> <br /> 「甚至人體本身就是個『發電機』」,林基興說,人體神經和肌肉活動會自然產生電流,醫院常用的心電圖和腦波圖就是這種人體電流的紀錄。粗略來說,高壓電線產生的電磁場對我們的影響是1,人體自身產生的電磁場強度則約1000;而太陽風(從太陽來的離子流)影響地球磁場變化的數值約是7。<br /> <br /> 國外曾經盛行「電磁波恐會導致兒童白血病」的說法,引起許多學者關注,投入不少人力、經費進行相關研究,國際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駁斥的研究報告文前,下了重筆:…很悲哀的是,將數億美元花在這些無法避免兒童癌症悲劇的研究上,許多不確定和矛盾的研究,只製造出憂慮和恐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認為,「該是停止浪費資源的時候了,應該把這些時間、精力放在研究白血病細胞繁殖的真正生物學上。」<br /> <br /> 國際著名科技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將極低頻電磁波的安全建議值訂在9040毫高斯,「這樣根本就像沒訂一樣,因為日常周遭可說沒這般高的電磁波」,林基興說,高壓電線的電磁波傳到人,大約只剩1毫高斯,居家洗衣機、電視機約有5到10毫高斯(依距離而異)。美國和加拿大根本不管制高壓電和變電所、家電的極低頻電磁波,因為這些電磁波比地球環境、人自身產生的少,不足以傷人,根本不需要去傷腦筋。<br /> <br /> 而手機產生電磁波的風險,比不上邊開車邊打手機分心的風險。法國在2001年的國家衛生報告中指出,使用手機的唯一風險,就是駕駛使用手機導致的車禍傷亡。另外,不少人對微波爐的恐懼也讓林基興感到不解:許多人害怕微波爐的電磁波,開了之後就立刻衝到其他房間去;有些人不敢從微波爐門上的視窗看裡面正在加熱的食物,怕因此得白內障,林基興認為這都是不必要的恐懼。<br /> <br /> 如果透過視窗看微波爐內部的情形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為什麼它要設計成這樣?」林基興提出了這個既簡單又令人好奇的問題。1946年,美國工程師發現了微波的熱效應,可以透過微波震盪水分子而加熱;所以後來選擇了2.45GHz這個波段的頻率作為微波加熱用,因為太高頻會不容易穿透物質,可能會讓東西煮不熟;太低頻又怕東西吸收不夠煮不好,加上要避免微波爐頻率干擾到通訊用的頻率。<br /> <br /> <b>微波爐金屬網 微波關牢牢</b><br /> <br /> 微波爐前面的門設計成半透明,有金屬網窗,目的就是讓使用者可以觀察微波爐內食物加熱的狀況;微波爐門上的金屬網尺寸遠小於微波波長12公分,效果就如堅實的金屬壁一樣,會將電磁波反射回爐內,不用擔心微波會由視窗跑出來傷害眼睛(白內障等);而吃下微波食物(只是加熱)也不會腐蝕腸胃,因為微波不會殘留。<br /> <br /> 林基興再三強調要對電磁波有正確的認知:電磁波無所不在,但只要在國際安全規範內使用,民眾大可以放心,至於像是「電磁過敏」(電磁波導致身心不適)等傳聞,「都沒有科學根據,安啦!」<br /> <br /> 【2009-12-07/聯合報/D2版/展望】<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2.htm
孫維新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國立自然學博物館館長 2012-05-25 璀璨星空下的神山聖湖–青藏高原天文台建設紀行 青藏高原有許多地方海拔超過五千米,乾燥晴朗,空氣清新澄澈,無光害也無污染,很適合進行天文觀測。臺大天文所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大陸的國家天文台合作,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海拔五千米的高原上設置天文台,而由臺大和科博館遠距遙控,進行科研觀測和教育推廣。為了協助這個意義深遠的計畫順利進行,中華電信捐贈衛星天線,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則贊助一座高原上的太陽能獨立電站。在藏北高原酷寒又缺氧的環境下,我們的團隊努力工作,終於在2011年8月獲得了望遠鏡的「第一道光」,從此青藏高原和臺灣之間沒有了距離!遠赴西藏,收穫的不只是科技經驗和天文新知,還學到了蒼茫大地和高原生物要傳達給我們的知識和訊息。<br /> <br /> 春季系列的第五場(5月25日)演講,是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孫維新館長擔綱,當晚的主題是「璀璨星空下的神山聖湖—青藏高原天文台建設紀行」。孫教授主持「展望」演講系列九年,這次是第一次放下主持棒,拿起麥克風。代班主持的吳俊輝教授也真有趣,一開始就告訴大家:「孫教授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所以無法主持。」大家大笑,因為孫教授就站在他身後。<br /> <br /> 孫維新教授在當晚帶著大家前往神奇靜謐的青藏高原,分享藏北高原上的美麗星空,也描述這些年在當地架設天文台的趣事與逸事,連接西藏、北京,與台灣三地的遠距網路,正是分享當地星空的重要連結。<br /> <br /> 從一開始的瑰麗的天文圖像中,我們看到了分別在光秒、光時、光年之遠的星雲和星系,發現繁星點點的夜空,其實皆是過往歷史的寫照,星雲和星系的美麗耀眼,說明了為何古人仰首夜空、欣賞星星,發展出到今天的探索與認知,但最終仍回歸原始,珍惜宇宙及自然的的一切。<br /> <br /> 「星際物質」的探索分析以及「系外行星」的追尋發現,是架設青藏高原天文台的科學目的之一,也是當今天文學研究的重要目標。星際物質與恆星形成息息相關,是了解恆星形成的重要根據。在宇宙形成之初,只有氫氣與氦氣,所有重元素的產生,都來自後續的恆星核心的核融合過程,也因此有了「我們皆是核廢料」的有趣說法。別的恆星旁邊的「系外行星」,影響著恆星運行的軌跡並可能造成周期性遮蔽恆星的效果,這就可以作為尋找系外行星的依據,也使得在近幾年發現的數量急遽增加。而與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也逐漸出現!未來移民到這些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或許不再是夢想!<br /> <br /> 孫教授在天文台建設的過程中,旅途中有著種種趣聞和甘苦,一開始去了新疆和西藏,這兩地遠離塵囂、少光害、晴夜數高,擁有天文觀測的理想條件,使得它們成為架設天文台的絕佳選擇。從新疆場勘開始,一連串天文台建設行動也正式展開。人口密度低、地瘠民貧,流傳著「通訊靠吼,交通靠走,安全靠狗,取暖靠抖」順口溜,是新疆的寫照,位於新疆的卡拉蘇,是天文台候選位置。但在軍事敏感,民情強悍的種種因素下,讓候選的目標轉移到了西藏。<br /> <br /> 西藏的風土人情和我們熟悉的環境大不相同,他們的取名就不一樣,只有貴族才有姓,平民只能以名字相互稱呼,儘管同「名」者眾多,卻也都寄宿著吉祥、星期等等的希望;藏族小孩對於牧羊的獨到方式,以繩子甩出石頭防止羊隻亂跑,充分展現出野性的聰穎;氂牛的毛所編成帳棚,有洞透風,遇雨縮小,蔚為渾然天成的實用材料;以牛羊糞為燃料來源,所有的觀察和體驗,顯示著藏族的民風淳樸,但卻也透露著充滿智慧和環保的生活。<br /> <br /> 初到西藏之時,高原反應是不可避免的結果,紅景天、威而剛來到海拔4500公尺之上,也都只是「心理安慰劑」。拉薩到物瑪的路上,人人處於腦部缺氧狀態,食慾大減,更不用說沿途爆胎、翻車的狀況層出不窮,好在最後能以成功收場。隨著衛星天線、觀測圓頂、太陽能發電站等各項設施的完工,西藏、臺灣兩地通訊的首次連線,才讓眾人心情為之放鬆,旅途中的種種困境以及完工後的雀躍不已,顯現了強烈的對比,辛苦之後的成功真的是令人欣喜!<br /> <br /> 然而,孫教授並未以天文台成功建設完成為結束,反倒描述著藏族的虔誠信仰,個個看似貧窮落魄的藏族,但其名下的牲畜之多,卻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富裕,偶爾的市場買賣,可換取到的大量錢財到了藏傳佛教的場所,全數奉獻於自身的信仰,心中安慰無比,再無所求。這種回歸本真,淡視金錢的態度,或許正是身在都市叢林、深受金錢困擾的我們,要好好省思的課題。孫教授留給聽眾的是值得我們長久深思的課題。<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b>臺大演講網</b>(<a href="http://speech.ntu.edu.tw/sng/ci/">http://speech.ntu.edu.tw/sng/ci/</a>)提供,並獲<b>孫維新教授</b>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9.htm
程延年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2-06-01 倚天屠龍記–追尋億萬年前龍的蹤影 遠征探險(expedition)是科學上的激情與美談;大漠屠龍是古生物學家的恩寵與際遇。英國著名的科學家、作者與博物館人Tony Rice博士的專著「發現之遠航」(Voyages of Discovery),就是生動的描繪了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三個世紀的探險遠征。中國,最後一塊龍的伊甸園,埋藏了億萬年前龍的屍骨與幽靈,那是地質史所稱的「中生代」時期,距今已有二億多年到六千五百萬年之譜 ─ 名之為三疊紀、侏羅紀與白堊紀,那正是龍的樂土與家園。<br /> <br /> 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外科學家在華夏大地追尋龍的蹤影,史蹟斑斑可考。近二十年來,我有幸側身中國三大遠征探險之旅 ─ 徜徉在三疊紀華南滇黔地區的水中蛟龍群;侏羅、白堊紀,東北遼西地區的帶毛恐龍群;白堊紀最晚期、戈壁大漠最後一支恐龍群,以及江西贛州與河南西峽的恐龍產卵場。紅塵滾滾,淘盡英雄好漢;人海浮沉,掩沒菁英名流。唯倚天屠龍,悠遊於古今多少事,盡在笑談中!<br /> <br /> 春季系列的第六場(6月1日)演講,是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程延年教授擔綱,當晚的主題是「倚天屠龍記—追尋億萬年前龍的蹤影」。<br /> <br /> 來自台中科博館的程延年博士,身著唐裝,頗有古風。他以金庸的書名破題,談他在大漠中和高原上追尋遠古恐龍蹤影的豪情壯志,整晚的演講內容知識和趣味並存,笑聲和驚嘆聲齊聚,讓全場觀眾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br /> <br /> 身為博物館資深研究人員的程延年教授,以一張張內容豐富、意境高遠的照片為主軸,描述生涯中科學遠征的種種動人故事。他說:遠征探險,是偉大博物館的傳統與傳承,眾多照片的記錄,印證著遠征者的堅定信念;他身體力行,進行科學的發掘與發現;他以蒼天為帳,大地為床,浪跡天涯,追尋各個地質年代的恐龍蹤影;而歷次遠征的收穫,除了作為研究標的以探討古生物活動的歷史痕跡之外,也能夠豐富博物館的蒐藏,同時可以成為博物館的常設或臨時展示,使民眾也得以親近,讓孩子能夠從欣賞接觸古生物中學習……。透過發掘、搜集、研究、展示,而至教育,形成了自然博物館一個永不停歇的巨輪。<br /> <br /> 程教授的化石研究帶著他北至遼西,南抵雲貴高原,最近又將展開一個新的五年計畫,參與兩岸合作團隊,橫越戈壁!不同的地點和時空,三大地帶的探險與發掘,內容不同,但是探險的精彩則一。遼西的「帶毛恐龍」,透露出恐龍與鳥類間演化的曖昧關係,此地也是化石的一個天窗與寶庫,保存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雲貴高原聚集著古地中海東緣的動物群,有著與尼斯湖水怪親源相近的蛇頸龍的起源,是研究海棲爬行動物的化石生物學天堂;戈壁,是亞洲大陸最關鍵恐龍群的所在,既是全球最豐富的恐龍蛋埋藏所,也是全球最後一塊追龍遠征的處女地。<br /> <br /> 程博士和合作團隊從遠征各地獲得的原始化石資料,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種古生物,像是高氏門齒龍、中華鳥龍、李式雲貴龍等,每次發現都令人驚喜,偶爾有了震撼古生物學界的重大突破,登上知名期刊封面,更是振奮人心,深受注目。例如帶毛恐龍的發現,提供了恐龍與鳥類間演化關係的連結線索;而原來以為惡名昭彰的竊蛋龍卻被發現是展現慈愛的「孵蛋龍」、長毛、溫血,以至成對產卵、築巢不孵蛋的竊盜龍,也是團隊辛苦遠征後的分析收穫。<br /> <br /> 程博士說:研究古生物學,看到了令人好奇的三大問題;恐龍的出現、恐龍到鳥類的過渡,和恐龍的滅絕。今天的主流學說,將恐龍滅絕歸罪給一顆撞到地球上造成氣候變遷的隕石,卻讓古生物學界難以信服;當時在地球上廣泛分佈到處亂跑的恐龍,竟然被一個出自天文學界的隕石給消滅了,委實讓古生物學家難以嚥下這口氣!我們也才明白,在天文學界視為理所當然的生物滅絕原因,在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心中,看法竟然差很大!<br /> <br /> 整晚程教授引經據典,以吟詠詩詞的聲調,給了一場饒富古意的演講,到了最後,程教授說:「把科學當作一種信仰,作為追求神秘大自然真理的方法」,和「學習如何應對生活,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從這些話語中,我們看到了身為博物館資深研究員的程教授,對於教育和博物館理念的堅持,也看到了他不老的熱情。<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b>臺大演講網</b>(<a href="http://speech.ntu.edu.tw/sng/ci/">http://speech.ntu.edu.tw/sng/ci/</a>)提供,並獲<b>程延年教授</b>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0.htm
蘇裕農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2012-06-15 荒漠高原見明珠–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二三事 現代的天文學家,在觀測波段上的分野越來越模糊,因為單一波段早已不能整體而精確地描述天體的物理性質,很多時候天文學家必須使用各種波段的觀測儀器,觀測同一個天體,才能得出完整的天體資訊。中研院天文所近年來致力於無線電波波段的儀器研發,同時也參加了國際上幾個大型的計畫,其中ALMA就是最主要的一個計畫!<br /> <br /> 位於智利北方,人類於地面所建造最強大的一座天文觀測儀器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The 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即將於2013年完工上線。設置於阿塔卡瑪沙漠中海拔5,000公尺高原上的ALMA是由歐洲、美國、日本與智利共同合作建置,臺灣也是這個計劃的成員。沙漠的乾燥環境與高原的稀薄空(水)氣成就了一個理想的次毫米波觀測環境。我將簡單回顧過去十年毫米及次毫米波望遠鏡的發展,並介紹天文學家如何利用ALMA這座具有極佳靈敏度與角解析度的天文觀測儀器來探索未知的宇宙,特別是大質量恆星形成的課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1.htm
洪連輝 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兼理學院院長 2013-05-17 奈米科技與生活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在1959年提出「可以將大英百科全書寫在一根針尖上」,確切地掌握元件製程技術向小尺度延伸的趨勢。奈米科技發展乃是由於物質在奈米尺寸下具有特殊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或現象,在奈米結構下設計、製作的產品,或組裝成的新材料、器件、或系統,使它們產生全新的功能。近年來隨著製作技術迅速的發展,生活上許多用品已經利用到奈米科技技術,使得我們的生活邁入了奈米世界,舉凡奈米馬桶、奈米口罩、奈米布料、以及奈米化粧品等食衣住行育樂處處皆可見之日常用品。<br /> <br /> 半導體元件製程,可以說是「由大做小」製程的最佳例子,現今的半導體製程目標放在65 奈米甚至到22 奈米左右,這樣的製程條件是相當的嚴苛,不是一般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可以輕易達到的,許多新的應用技術與製作方式相繼被提出,使得奈米科技的應用領域已經不只是半導體製程的需要而開發,許多的生活應用領域,如軍事、醫學、生技、材料與元件等等的產品,也快速地普及化。許多研究機構與工業界,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試圖利用奈米科技技術謀求新的突破。<br /> <br /> 手機一講就沒電,待機不夠長久,這是因為手機使用傳統記憶體SRAM或DRAM。新世代的磁性記憶體(MRAM)幫你解決這一個問題。輕薄短小、省電持久、讀取快速是它的特點,它媲美SRAM的高寫入/讀取速度,並擁有與DRAM相抗衡的記憶容量。在電源消失時,依然能記住關閉電源時所做的工作,在電腦與網路領域,MRAM能避免開機延遲、提供快速擷取硬碟資料與非揮發備份能力,目前已被全球列為下一世代新式記憶體。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2.htm
葉宗洸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2013-05-03 高階用過核燃料的專屬處理器 - 新世代熔鹽式反應器 對於全球 30 多個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而言,高階的用過核燃料處理,始終是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除了封裝貯存之外,更好的選擇為何?如果這些高階用過核燃料可以在處理後重新做為反應器的燃料,對於核廢減量將有重大貢獻。新世代的熔鹽式反應器正具備此一功能,它可以將目前輕水式反應器用過核燃料中的鈽、鋂、鋦等超鈾元素轉化成鈾 - 233 同位素,成為新的燃料。熔鹽式反應器採用熔融的鹽類做為冷卻劑及燃料,具有經濟安全、燃料使用率高,及防止核武擴散等優點。熔鹽式反應器發展現況如何?有無缺點?何時可以商轉?歡迎來聽我們細說分明。<br /> <br />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的系主任葉宗洸教授,就「高階用過核燃料的專屬處理器-新世代熔鹽式反應器」這個主題,帶來了2013年春季系列的第二場演講。在臺灣社會為了核四和非核家園的期望吵得紛擾不休的時候,讓專家學者提供我們一些做判斷的參考知識是很有幫助的,葉主任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br /> <br /> 在演講開始的時候,葉教授和我們分享了他成長的歷程:「我從小喜歡看偉人傳記。尤其對於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特別崇拜。」也因此葉教授在自身求學的過程中,自然就走上了能源這條道路。大學時代在清華大學念核工,出國求學也是研究核工。更由於對愛迪生的崇拜,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就是Thomas!<br /> <br /> 葉教授由輻射與生活開始,介紹輻射的分類:可區分為「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其中,能量較高而為一般人所擔心的「游離輻射」,又可分為電磁波與粒子。葉教授以輻射鋼筋的新聞做例子,解說輻射對於人類的影響和輻射劑量的安全標準。其實輻射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充塞各處,依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輻射」與「人造輻射」,各佔約50%。前者來自於太空的宇宙射線、大氣中的氡氣體、地表放射性元素、食物,甚至人體也含有放射線元素(例如鉀-40):後者人造輻射的來源可能為核武試爆的殘跡、核電廠事故等。臺灣一年的背景輻射值約為1.6毫西弗(mSv),全球平均為2.4毫西弗。<br /> <br /> 葉教授介紹了天然和人為的輻射量,也說明了臺灣目前的輻射安全標準:一般民眾除天然背景輻射與醫療輻射劑量外,每年不得超過1毫西弗。核電廠工作人員安全標準則為20毫西弗,不過核電廠平均每名廠內員工一年大約會接受到0.015毫西弗。照一次X光會累積20 ~ 50微西弗(毫西弗的千分之一)的量,臺北到紐約一趟飛機來回,約等於照了三張X光。有一件事是我們幾乎從未想過的:抽煙也會受到輻射的影響!如果一天抽30支煙,一年的輻射劑量為13毫西弗!想想看一輩子的老煙槍受到多少輻射照射!6西弗(6,000毫西弗)是100%致死劑量,但是要60西弗才能殺死癌細胞,不過這樣高的劑量是集中在病灶,用來治病的。<br /> <br /> 葉教授接著解說核能發電系統,他用一張簡單的示意圖,戳破了可以將核電廠反應爐更換為天然氣發電的流言。葉教授說,核電廠的壓力槽是經過計算的,在單位體積下可以產生多少壓力,才能推動氣渦輪機。因此如果要將核電廠更換為天然氣發電廠,所有設備都須更改,還不如再蓋一座新廠。至於目前核電廠所產生的「用過核燃料」,有三階段的處理方式:第一,濕式水池貯存,主要目的是將使用過的燃料棒降溫;第二,乾式貯存,將已降溫的燃料棒裝入混凝土及鉛桶,監控貯存;第三,最終處置,將用過的核燃料埋於深層地底。葉教授認為乾式貯存是最好的辦法,透過專業人員監控可以較最終處置來的安全,福島核電廠的乾式貯存場經過地震海嘯後仍是完好的,可見乾式貯存的安全性。<br /> <br /> 用過核燃料我們一般稱做「核廢料」,但因為還有使用的可能,所以大陸上將其稱為「核乏料」。葉教授強調,放射性廢棄物有兩種,高階用過核燃料和低階放射性廢棄物,前者雖然經過發電使用,但並非無用,仍可以有成為下一階段發電材料的可能,因此不應稱為「廢料」。熔鹽式反應器(Molten Salt Reactor, MSR)為第四代核反應器之一,就是利用「用過核燃料」當作發電燃料。熔鹽式反應器有減少高階用過核燃料、防止核武擴散、增加發電效率(由30%提高至超過40%)等優點。可在常溫常壓下運作。並且可以產生氫與鎝-99m(一種核子醫學追蹤劑)。雖然所使用的「熔鹽」有腐蝕性,且目前設計上仍有材料方面的困難,但是這種第四代核反應器,在目前世界各國仍使用核能時,應該是在核融合技術成熟前,我們可以期待的一項乾淨低碳能源。<br /> <br /> 我們很高興能請到葉教授使用理性的態度,提供大家一些核能知識和應用現況,希望能逐步將我們的社會帶向理性辯論邏輯分析的方向。葉教授最後告訴大家,好好節約能源才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而節約能源應從自身做起,期待大家能一起保護地球。<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3.htm
林曉武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13-05-31 新的曙光降臨了嗎?–氣體水合物:我們未來的每日能源 氣體水合物存在於極端環境中,像是深海、極地,或是高山,它是冰狀的固態晶體化合物,主要是由低分子量氣體如甲烷和其他短鏈碳氫化合物所構成。埋藏在厭氧沉積物下的有機物,經過發酵或碳酸還原產生甲烷。因為含碳總量相當於目前已知化石燃料總和的兩倍,所以各國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研究。在臺灣的西南沿海地區,陸上的河流沖積帶來豐富的有機物,同時因為受到菲律賓海板塊朝西北快速移動的影響,將陸塊邊緣扭轉成一系列的脊狀地形,有利於氣體水合物的生成。我們的研究顯示,在該處發現的氣體水合物,能夠提供臺灣大約五十年的能源需求。<br /> <br />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林曉武教授於 5 月 31 日晚間,以「新的曙光降臨了嗎?-氣體水合物:我們未來的每日能源」為題,給出了2013年春季系列的第六場演講。<br /> <br /> 林教授最近在電視上很「紅」,常看到他在說「可燃冰」的故事,這次展望演講是個難得的機會,讓林教授現身說法。演講一開始,林老師介紹他平日的研究工作,很多時候是在海上進行,名符其實的跑船,主要的工作就是鑽探氣體水合物。林教授先介紹了氣體水合物的組成:中央是甲烷的氣體分子,外面裹著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狀態下成為海床或是極地的冰。自然界中有很多甲烷,海洋亦然,甲烷本身是氣體,但被水分子封住,而水分子在高壓低溫下,變成固體,包圍著中心的氣體,就成為「可燃冰」,可以燃燒。當這種化合物回到正常的溫度和壓力,中央的氣體會釋放出來,體積會膨脹百餘倍,成為能供我們使用的大量能源。臺灣附近常有地震,因為地熱的影響,造成臺灣附近四百米到千米深的海床上,有大量看起來像銼冰的天然氣水合物。<br /> <br /> 石油從早年的美金十幾元一桶,到現在幾百元一桶,即使價格大幅上升,可是人類開採和使用石油的腳步並未放慢。地底儲藏的石油有限,也就讓工業化開採天然氣水合物的發展變得隔外重要。不過天然氣水合物只要溫度夠低、壓力夠大就會形成,因此在北海、永凍層,和臺灣周遭到處都有,但是日本是唯一認真發展技術,並於最近開採成功的國家。<br /> <br /> 氣體水合物的另一項重要性,是它除了作為新型能源的角色之外,也會在全球暖化上造成問題,也因此現在有學者研究氣體水合物所帶來的氣候變遷的問題,因為如果永凍層中的甲烷大量釋放,勢必加速地球暖化。所以開採利用可燃冰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也因為它量多,很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的每日能源。但能否順利開採,仍有一些技術上問題,像是可能造成地層的突然下陷,進而造成海嘯。<br /> <br /> 甲烷會從地層中自然冒出,是能源也可能是災難,所以不如人類先行取出。臺灣得天獨厚,常有地震和颱風,颱風會造成大量有機物沖入海中,再由地?運動加溫,由甲烷細菌和有機物質產生甲烷,在水底高壓下形成天然氣水合物。  <br /> <br /> 我們可以利用聲波來測量天然氣水合物,高雄外海不過五十公里水淺之處,幾百米下,就有天然氣水合物;在美國,要到在外海上百公里才有,足見臺灣的優勢所在。海水中沒有甲烷,是因為甲烷碰到水中氧氣會被氧化,此外還有細菌會吃甲烷,阻止甲烷從底層進入大氣,這是大自然的獨特設計;但也確實有些地層含量過高,已經冒出海面,甚至氣體逸出後,用海底攝影機觀察到碳酸鈣的大量堆積,或突然產生大量生物,這些現象在臺灣外海都有,這都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所在。<br /> <br /> 日本在今年的 3 月 12 日成功達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開採,我們不該以工業技術劃地自限,日本的成功可以讓臺灣借鏡;世界上資源缺乏的國家都在做類似研究,遑論臺灣條件得天獨厚,雖然開採費用高,是一場是賭注,但臺灣仍應該有遠見,好好把握我們土地上的資源。<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8.htm
林大惠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副教務長/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 2013-06-07 從化石到永續–窮人家要看多遠? 這場演講中,林教授將介紹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的來源,再從工業發展歷史的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多方面利用、衍生污染的有效防制,以至於影響深遠的溫室氣體排放。從化石能源利用的歷史,我們看見汽車能跑、飛機能飛、家家有電、戶戶溫暖,不禁讚嘆人類的聰明和創意;但是,化石能源枯竭、衍生環境污染,也令人訝異人類的盲目與有限。縮小眼光看臺灣,我們擁有哪些可以長年使用且源源不絕的能源?窮人家怎麼看能源利用的發展?要看多遠?也許「離岸風力」可以讓我們看見未來可能的永續能源–黑潮,還有相對潔淨的能源–甲烷水合物。<br /> <br /> 本季6月7日晚間的第七場展望演講,由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暨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大惠教授擔綱,講題是「從化石到永續–窮人家要看多遠?」。與前幾次的能源演講不同,林教授認為臺灣在能源這一塊仍然是黑色的,不像其他講者認為能源在臺灣是有發展性及未來性的。<br /> <br /> 林大惠教授開玩笑說,如果他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一位研究燃燒的學者,不外乎會遇到兩種問題:一種是「燃燒學者都不努力」,現有燃燒機械,效率都在50%以下;一種則是「燃燒的排碳量龐大」,對環境影響甚鉅,燃燒學者難辭其咎。林教授的開場白,正好道出今日燃燒科技的困境。<br /> <br /> 利用一張碳循環示意圖,林教授向大家說明自然界中的燃燒過程(也就是廣義的呼吸作用),以及我們大量倚賴的化石燃料是如何生成的。在此林教授特別強調,我們應將這些燃料稱為「化石」燃料而非「石化」燃料。「石化」只是石油化學的簡稱,稱「化石」燃料更能讓我們體會到這些資源是自然界經過長時間(以億年計)孕育,十分珍貴的東西。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深入思考人類該如何運用這些化石資源。<br /> <br /> 林教授接著向聽眾介紹什麼是「燃燒」。燃燒系統就是化石燃料加上空氣,然後作功和放出熱,產物則是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水和二氧化碳。燃燒作功仍有問題,就如開場白所說,現在最大的麻煩就是效率無法提升,能量多以熱的形式浪費掉了。燃燒的另一個問題在於它的產物,上述前四種產物屬於汙染物,21世紀以前的燃燒研究都著力在如何處理這些汙染產物,至今已有不錯的解決方法。21世紀以來,人類才發現後兩種產物–即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溫室氣體,現在的燃燒研究仍在面對這個問題。林教授較為悲觀地認為,人類在21世紀大概無法找到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技術。<br /> <br /> 林教授接著簡述瓦特以降的能源技術發展史:約在19世紀初,人類開始大量燃燒煤;20世紀初,人類大量使用更方便的液態化石燃料–也就是石油。直到最近,化石燃料仍佔初級能源的80%。從1973年至2010年全球的能源使用倍增,對照全球暖化的歷史,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約從1800年開始上升,1973年至2010年的全球排碳量也因為能源使用倍增而成長一倍,地表平均溫度則從1900年左右上升,目前上升幅度已經超過地球周期性的升溫。提到化石燃料蘊藏量時,林教授認為,不論蘊藏量估計準確與否,重要的是去體會自然界長時間形成的資源,居然在短短幾百年內就會被人類消耗殆盡的荒謬感覺。<br /> <br /> 焦點回到臺灣:目前臺灣煤碳進口是世界第5位,原油則排名第11位。臺灣的人均排碳量是亞洲第一,反觀再生能源比率則排名全球第107名。林教授由此開始反省自身研究以及臺灣的出路:他指出,臺灣的再生能源依然在原地踏步,核能可能現在是解決方案,但是要思考臺灣是否能永遠依賴核能。林教授強調,能源政策需要考慮的是能源的適地性:例如海洋能、甲烷水合物都是可以長期開發使用的能源。林教授以自己的窮苦成長經驗告訴聽眾,臺灣作為一個能源窮人家,應該要放遠眼光思考自己的本錢是什麼。<br /> <br /> 林教授目前在做風能推廣。他自嘲說,沒有碰過風機研究卻加入離岸風機計畫,算是燃燒學者的贖罪!林教授說明,臺灣海峽擁有全球最好的風場,全球平均風速前10名都在臺灣海峽,如果全部開發將有60 GW的潛能。現實計畫將在2030年達到千架海陸風機,提供3 GW的裝置容量,相當於一座核電廠。林教授認為,發展海上風機除了開發風能以外,更希望提升臺灣的海事能力,不論是工程船或海洋工程技術;希望架設風機所建立的海事技術,將來能用在開發黑潮發電廠和甲烷水合物上。<br /> <br /> 最後,林教授提到自己在推動再生能源上的一些體會:他認為臺灣的再生能源計畫有如滿漢全席,很難找出哪個再生能源最重要,應優先開發。容易發生大家都發展,大家一起沒結果的困境。他也再次強調,我們須看得長遠,並做階段性的改變,才會有好的能源政策。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9.htm
林志明 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 2013-04-19 高壓技術中的奈米結構探究 穩定奈米結構特性將是應用奈米科技所必須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演講將介紹如何透過高壓改變物質內部結構,使物質產生異於周期表的新價值。原子間距是決定凝聚態物質性質最重要參數之一,壓力的最基本效應是縮短原子間距,對於奈米物質大小、形狀和結構的變化非常敏感。當外在壓力增加時,晶體的體積會縮小,原子間距縮短,導致奈米物質結構的特性也會隨之變化。使用鑽石高壓砧(Diamond Anvil Cell, DAC)以力矩的方式使兩顆鑽石相互擠壓,產生高達數百GPa(萬大氣壓)之高壓環境。以奈米氧化鋅摻雜3%鋁(Zn<sub>0.97</sub>Al<sub>0.03</sub>O)為例進行高壓實驗,奈米結構相變模型符合「hexagonal」路徑。<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01.htm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2013-01-19 科學家的心路歷程–從布魯諾、伽利略,到達爾文 從不向權威屈服致死捍衛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的布魯諾、到之後『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者達爾文..等科學革命泰斗,本場演講由孫館長帶來賓從仰望星空到科學革命­,見證追求科學真理的科學家們的精采歷程,帶給來賓一場見證科學發展與科學精神的精采­演講。<br /> <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合辦,2013年『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為拉近民眾與科學之間的距離,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透過深入淺出的精采演說,分享自己學科中的精采知識,帶領民眾一窺天文、化學、醫學、自然生態、能源與環保、地球科學等各領域之奧秘,使孩童更喜歡科學,大人更了解科學,科學真正進入民間。<br /> <br /> 講座主持人:臺灣大學化學系 陳竹亭 教授<br /> 講座聯絡人:孔祥璿先生(Tel.: 02-3366-1715,e-mail: <a href="mailto:trevize2@gmail.com">trevize2@gmail.com</a>)<br /> <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02.htm
李俊璋 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 教授 2012-12-07 生活中的隱形殺手–環境荷爾蒙 1992年丹麥學者統計發現,在50年內男性每1毫升精液中精蟲數由12,000萬隻,下降一半僅剩6,000萬隻。臺灣兒童性早熟的盛行率約1/5000,且發生在女孩的比例為男孩的10倍。到底是何種原因讓男生的精蟲質量漸走下坡?讓女童在2 - 8歲就出現月經、乳房發育之現象?已獲科學證實的影響因子是「環境荷爾蒙」–它幾乎是「避無可避的存在」,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危害兩性的生殖健康。<br /> <br /> 環境荷爾蒙是指「外因性物質可干擾與體內生理恆定或維持、生長、發育及/或行為有關之天然荷爾蒙的合成、分泌、傳輸、結合、作用、和排除」。1996 年美國的暢銷書《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i>Our Stolen Future</i>)發表了關於許多化學物質對人體的隱形危害後,便喚醒了人類對於化學物質干擾體內環境荷爾蒙的重視。環境荷爾蒙經常存在生活中的各種消費性產品,2011年5月發生的塑化劑風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br /> <br /> 你/妳想認識環境荷爾蒙嗎?你/妳想知道環境荷爾蒙可能產生的環境與健康危害嗎?你/妳想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環境荷爾蒙的暴露嗎?你/妳想化領悟為行動,將生活中的隱形殺手逐出生活環境,以建立一個安全、永續的未來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3.htm
王惠鈞 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2012-12-21 環境變遷下之轉譯研究:以生物科技為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a changing world: The experience of a structural biochemist<br /> Andrew H.J. Wang</div> <br /> The world is evolving, and becoming more complex everyday.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we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due to politics, religion,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not the least global climate change. Much of those problems are created by ourselves. The overuse of the global re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cheap energy, is believed to be the source of global warming. We generat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ing diseases, food shortage, economic chaos with wealth inequality, and aging society in the developed world but population explos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society. We, as scientists, can and should do something about this. The discipline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s a fundamental, yet powerful scientific endeavor, which provides us the ability to face those challenges in this changing planet. Nonetheless it has been noted that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harvested the low-bearing fruit improvement of our living condition. We need to have new ideas to co-evolve with the challenge.<br /> <br /> In this dialogue, I will share with you my over 40 years experience in structural biochemistry. As you know, structural biology and the associated field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have generated many Nobel Laureates, witnessing this powerful discipline for probing the structures of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at atomic resolution of many important and useful biological molecules have been delineated rapidly, enabling us to visualize their structural details and to provide their biological meaning (functions). Through this effort, I hope we can assist to mitigate many problems listed above. I am certain whatever you (the audience) are studying or doing now will find its contribution in making this world better.<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4.htm
張華 臺灣世曦工程(股)公司主任工程師 2013-09-15 愛麗絲奇境中的科技與發明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聽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呢?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系列講座,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延伸出與科學有關的講題,肯定讓您對童年耳熟能詳的故事,獲得全新不同的角度思考。在炎熱的午後,一隻帶的懷錶的白兔出現,讓充滿好奇心的愛麗絲展開一段奇幻之旅。愛麗絲為了再次回到美麗的花園,遍尋數度,驀然回首,發現原來張華老師也在找尋通往美麗花園的兔子洞,這次就讓我們一起跟著愛麗絲來聆聽張華老師精心研究的成果。<br /> <br /> 英國作家路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是受到兒童喜愛的經典童話,敘述著某天午後愛麗絲所遇見的奇幻冒險故事,但其實故事中隱藏了豐富的雙關語、遊戲詩、謎語、數學、哲學等等。《愛麗絲漫遊奇境》並不單純只是一本「情節奇幻、瘋言瘋語的奇境世界」冒險故事,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地學者從各種角度接近它,但至今似乎無人敢說能完整解析它。讓我們一起探究《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的科學與發明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5.htm
單維彰 中央大學數學系副教授/語言中心主任 2013-09-29 卡洛及愛麗絲 首場演講愛麗絲經過張華老師的指點,總算找到兔子洞。跳入洞中發現自己掉入很深的井中,幸好有先前的經驗,她似乎不太擔心。這時她又開始自言自語起之前請教單維彰教授有關數學的問題。<br /> <br /> 《愛麗絲漫遊奇境》在數學方面,Carroll 對於邏輯與機率有一些原創的貢獻,從故事書、信件、日記、小手冊中所發表的數學遊戲類創作之外,也蒐集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其他創作,包括奇特的詩、英文文字遊戲、牌戲。本屆第二場演講邀請到中央大學語言中心單維彰主任,告訴我們《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的數學遊戲。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7.htm
馬國鳳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1-03-13 動盪的地球 『921、車籠埔斷層』記得這個曾經令人膽戰心驚的關鍵字嗎?沒錯這就是12年前對臺灣造成重大傷害的大地震,那時馬國鳳教授已從事地震研究多年,可是經過這猛然的一搖,卻搖出了馬教授對自己的懷疑,那時她在想著『地震學家對地震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而地震學家又可以做些什麼?』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她全心投入研究,並參與『車籠埔深鑽計畫』,也因為此研究計畫,提供國際上許多與地震相關的訊息,而也將研究報告貢獻給全世界。現在已經可以在地震發生後一分鐘內訂出震源;五分鐘內畫出全臺震度圖,這對消防救災與減低災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馬教授也在今年『臺灣傑出女科學家』中脫穎而出。<br /> <br /> 想知道如何在動盪的地球上保有平穩的生活嗎?想要排除對地震的恐懼嗎?請聽馬國鳳教授的精闢演講,讓我們一起面對地震、了解地震、解除地震!<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7.htm
黃英忠 高雄大學校長 2006-04-23 如何創造自我的競爭優勢 如何能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如何能夠得到企業界的青睞?什麼是三大必備競爭優勢?而該如何創造自我的核心價值呢?本次講座邀請國立高雄大學黃英忠校長主講,暢談「如何創造自我的競爭優勢」。黃英忠校長曾任於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管理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務。此次黃校長將帶引著大家,發掘出自我的無限潛能,並且挑戰自我的新極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1.htm
賀端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2005-11-13 農業生物科技的未來 生物科技的基因改良技術已運用在小麥、大豆、玉米、棉花、木瓜、稻米、馬鈴薯、甘蔗、南瓜、洋蔥、甜菜等等農作物的培育與栽種,越來越多的食物將會是農業生物科技的成果,我們的日常飲食已與這些農業生活科技息息相關。雖然農業生活科技有助於糧食的生產,但基因改良食品是否具有安全性的問題,例如是否產生新的過敏原、基因改良過程是否會產生毒素、是否含有抗營養分子等問題與因應,是值得大家關心與瞭解的議題。本次講座邀請中研院賀端華院士主講,賀端華院士現職於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其對於植物的研究相當深入,也盡力於農業的改革,所以在本次演講中,賀院士將改變我們對於傳統農業的看法,而更進一步的讓我們知道生物科技在醫學、環保、工業…等的貢獻。增進民眾對於生物科技應用在農業、醫學、環保等領域的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5.htm
王駿發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 2005-12-11 二十一世紀科技教育展望 全民公敵、關鍵報告、不可能的任務、星際戰艦…許許多多電影預告的科技逐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科技發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已到了無所不在的境地,面對變化飛快深遠的科技,教育上應如何因應;科技博物館又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br /> <br /> 你知道為什麼要有科技教育的出現嗎?你相信只要在家連上網路就能夠學習知識嗎?你是否會因為上課抄筆記,而漏掉老師上課的內容呢?這些問題即將迎刃而解。本次能夠邀請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王駿發館長來此演講「二十一世紀科技教育展望」,曾任教於美國史帝芬司理工學院電機/計算機系的王館長非常希望能夠將學習數位化,進而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輕鬆的學習到知識,吸收更快,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所以在本次王館長的演講中,他將帶著我們走進科技教育的領空,用他深入淺出的言語,幫我們上一堂科技教育的先修課程,增進民眾對於科技、科技博物館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8.htm
林聖賢 中央研究院院士/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5-02-27 自然界之超快現象 「自然界重要超快過程」之一是光合作用之初步電子轉移。這個過程發生在2~4 皮秒(pico second)之間(一皮秒是10的負12次方秒),呈現反溫度效應,即是電子轉移速度隨溫度增高而減慢,跟一般的現象並不太一樣。<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林聖賢院士,在本演講解釋此超快電子轉移之重要性、它的微觀機制、及如何量測此種超快過程,也將討論吸收光譜及發光光譜所扮演之角色。林聖賢院士現職於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曾任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所長。其研究領域有化學與生物界之超快現象之理論、分子的非線性型光學理論、固體表面吸附分子之光譜及其動力學、有機分子之光分解反應、光化學之單元光物理過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0.htm
鄭天佐 中央研究院院士/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4-12-05 奈米科學與技術:小就是美 工業產品逐年縮小,其中以資訊業最為顯著,半導體元件內結構現在已經小到90奈米左右,按以往趨勢縮小,再過十年,現用的物理原理和製造方法都會失效。例如電晶體氧化層薄至奈米左右便會失去絕緣性而喪失功能。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新製程和運作原理,那我們「綠色矽島」的美夢可能將破碎。現今科學家已經能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來搬動表面原子,把它排列成不同的字樣和形狀,從此奈米科技不再僅是科學家的幻想,又因這種研究刻不容緩,它很快成為各國競爭的熱門研究領域。既然我們都已經能搬動單原子,那為何不發展原子科技而只談奈米科技呢?<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天佐院士主講,鄭院士將從奈米材料結構的新物理性質來加以解釋,並介紹最近奈米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2.htm
陳建德 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2004-04-25 現代科學神燈–同步輻射光源 大家或許都知道中東童話故事裡那盞奇妙的阿拉丁神燈,裡面住著一個使命必達的精靈,他為少年實現許多願望,照亮他的人生。但,您知道嗎?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也有兩盞「神燈」,一大一小的雙環裡藏著光的精靈,點亮台灣的科技能見度,驚豔全球。<br /> <br /> 光,是人們觀察及研究大自然最重要的工具,在人類文明史中,每當有新光源出現,就會產生革命性的進展,從電燈、X光、雷射的使用到LED的發展,都驗證了新光源能為科學研究開創新局,而同步輻射加速器產生的光,是人類目前找到的最強光源,一樣具有改寫歷史的動能。<br /> <br /> 同步加速器是一科學實驗設施,其產生的高能量、高亮度光源光束,可讓科學家看見物質的細部結構。早期在大學及科研機構裡進行的研究,常因實驗光源的亮度或解析度不足而影響觀察結果,運用同步輻射光源可克服這個難題,但沒有此項設備的國家則相對缺乏優勢。<br /> <br /> 有鑑於此,台灣第一座同步加速器「台灣光源」(Taiwan Light Source, TLS)於1993年10月16日完工出光,以滿足基礎與應用科學實驗所需。自啟用以來,已產出為數可觀的頂尖研究成果,蜚聲國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0.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4-19 生命科學–第九講:生物哲學在談什麼? 從生物學的核心概念討論生物學與物理科學間的異同。<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2.htm
丁照隸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02 果蠅的學習與記憶 在過去的人類演化歷程中發生了哪些遺傳變異讓我們「與眾不同」?生物學家從研究種間的遺傳差異中,漸漸了解種間遺傳差異演化的特性。人類與其他親緣物種全基因組的定序,讓我們可以探究人類支系在過去累積的遺傳變異。但是,到底是哪些差異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一支?本講座第四場講演於103年11月02日舉辦,特別邀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丁照棣副教授,帶領大家探索「果蠅的學習與記憶」,從種間遺傳差異的研究談起,一起探究人類演化的分子痕跡。<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5.htm
張天鳴 易碩網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3-12-12 網路新時代的創意與創業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網路新時代的創意與品牌行銷</b><br /> 張天鳴<br /> 易碩網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網路行銷是以網際網路網絡為基礎,利用數位化的訊息和網路媒體的互動性來達到一定行銷目的新興市場行銷方式。網路行銷是一種利用線上媒體發展並宣傳企業的過程,其本身和網際網路的創意與技術層面息息相關,包括設計、開發、廣告、與銷售。網路行銷包括社群行銷(病毒行銷、口碑行銷、部落格行銷、品牌粉絲團行銷等)、故事行銷、公益行銷、感性行銷等多種方式。<br /> <br /> 網路行銷策略包括線上行銷產品、服務與網站的各個層面,也包括市場調查、電子郵件行銷與直銷。行銷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模式,更是最直接、有效地影響消費者的決策與行為。如何透過正面思考做行銷,來創造更有價值的品牌或企業形象,將是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br /> <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微型創業的網路行銷術</b><br /> 陳勝騰<br /> 金匯鑽數位媒體有線公司執行長<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在網路快速、高度發展得網路時帶,網路創業可以說是成本最低、入手門檻最低、成功機率相對高的致富方式。網路創業除了傳統的行業別或商業行為模式,還出現、創造了不少新興行業,如資源網站的興起、線上遊戲、網路貿易、特殊專業與技術等。<br /> <br /> 如何藉由網路達到更大的效益和有效的運用,如何藉由網路服務來製造更多的賺錢機會,網路行銷成為重要的關鍵。網路創業成功與獲利的關鍵有網頁曝光率、論壇行銷、品牌代言、聯盟行銷、部落格行銷、網誌行銷、郵件行銷、模特兒代言、專業企劃、網路公關等。唯有掌握獲利關鍵,即使是小型或小額的網路創業,也能創造大商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5.htm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04-14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6.htm
胡志偉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3-10-18 箱子裡的過去–簡談人類的記憶系統 你是否曾經把一件往事的點滴妥善整理後,裝箱保存在某個角落,等待某一天再打開來回味?對您而言,那可能是習慣、品味與珍惜,但對於罹患健忘症的傑諾米來說,卻是證明他生存的證據與對生活的記憶。人類的大腦遠比一個「大箱子」複雜許多,在本場演講裡,專長研究認知心理學的胡教授將從幾個與記憶有關的疾病案例談起,帶我們探索人類如何將記憶分別儲存在不同的系統中,這些系統所負擔的功能為何,而系統之間的訊息又是如何流動與傳遞。<br /> <br /> <b>解構百年心理學史  揭開記憶的神秘面紗</b><br /> <br /> 心理學誕生於1879年,正式由哲學進入科學領域,由馮特(Wundt)領軍發展解構心理學,開啟心理學百家爭鳴的時代,有杜威(Dewey)的功能學派、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派、艾賓浩斯(Ebbinghaus)的連結學派、以及盤據心理學50的行為學派,由華生(John B. Watson)發起,巴夫洛夫(Pavlov)發揚光大。直到1960年開始,認知心理學、連結論取向、神經心理學,才逐漸浮上檯面,讓心理學踏入另一個新里程碑。<br /> <br /> 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籌劃2013秋季「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大眾科學教育系列講座,本季講座主軸為「腦與心理學」,於10月18日舉行第三場次,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胡志偉,以「箱子裡的過去:簡談人類的記憶系統」為題,暢談心理學發展百年史及解析人類記憶系統。<br /> <br /> 演講一開始胡教授撥放了兩部影片,一部描述人類與黑猩猩感官記憶的比較,第二部則是描述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高材生Jerome因意外腦部受損,成了沒有短期記憶的人,如果不把每一天的生活記下來,他將會一直重複,胡教授藉著兩部影片將聽眾帶入心理學的世界。<br /> <br /> 胡教授表示,感官記憶是記憶系統的第一站,是環境訊息進入長、短期記憶的中間站,任何一種經過感官系統進入的訊息都會被收錄到相對應的感官記憶中,大部分的心理學研究都在探討和視覺有關的視覺感官記憶以及和聽覺有關的迴聲記憶。<br /> <br /> 演講中胡教授提出許多科學家的研究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聽眾說明。胡教授強調,大部份人都認為心理學就是談人的性格、社會行為等等,但事實上心理學是很複雜的科學,要用各種不一的研究方法反覆驗證,才能得出新的理論。<br /> <br /> 胡教授說,科學一定有規律性,為了解釋這現象,科學家們會建立理論,並從中尋找實證資料,而這些理論就是暫時的真理,而且必須公開提供給其他科學家檢視和驗證,這就是科學的特質。<br /> <br /> 文/蔡筱柔<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7.htm
梁庚辰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3-11-08 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 「人類的智慧由何而來?」自古就是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智慧來自經驗:人初生時心智宛如一塊空白泥版,學習的經驗在這塊泥版下刻畫出痕跡。經驗的痕跡彼此聯結形成人類的智慧;造成聯結最主要的因素是兩個事件在時間上相繼發生。時間的連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成為經驗主義哲學中形成聯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關鍵法則。二十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古典條件學習,顯示狗每次聽到鈴聲後有食物,鈴聲就會引起流口水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發現工具條件學習,貓若作了某一動作後獲得獎賞,則貓就傾向重複這一動作。鈴聲與食物間或動作與獎賞間都需要時間緊密相聯才會有效,這證實了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但是何以刺激或意念在時間上相近就能形成聯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二十世紀初現代神經解剖學鼻祖西班牙的卡赫認為學習聯結改變了突觸(神經與神經聯繫的結構)強度。1949年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海伯在「行為建構」一書中指出,神經突觸強度的改變源於突觸前神經與突觸後神經同時興奮的活動:如果每次突觸前有輸入,突觸後神經就一定有反應,則兩者間的聯繫就會加強。這個「活動偶合」(activity coincidence)促成改變的想法,在1973年由英國學者布理斯與挪威學者羅穆發現海馬長效增益作用(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而得到支持。長效增益作用的輸入專一性(input specific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聯結性(associativity)使得這個生理現象備受矚目,有證據顯示它是正常學習的神經基礎。LTP三個特性的產生繫於神經細胞膜的一個分子—NMDA受體,它的興奮會開放細胞鈣離子管道,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變化,使得神經突觸的聯結增強,造成某些學習的效果。抑制NMDA受體的興奮不但阻斷LTP,也會阻斷學習與記憶。值得注意的是,NMDA受體要在突觸前興奮在時間上緊聯突觸後活動才會產生。上述有關學習記憶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瞭解到,從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開始,歷經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學習研究,生理心理學理論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類智慧的形成是可以由分子機制一直追溯到哲學理念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9.htm
蔡宇哲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2014-04-11 微型點子對撞機 M.I.C.:減肥 「我光是呼吸都會胖」、「聽說避免攝取澱粉能減肥」、「到底多睡還是少睡能瘦呀?」......如何控制體重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關於肥胖的眾多說法,究竟科不科學呀?<br /> <br /> 本次微型點子對撞機(M.I.C.)請到肥仔們的救星臺大生化科技系蔣孟廷,與減肥成功的睡眠科學專家蔡宇哲老師,從生理與睡眠的角度來談談「肥胖」。<br /> <br /> 指導單位:科技部<br /> 主辦單位: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br /> 執行單位:泛科學<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3.htm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3-11-17 從數學文化的脈絡觀看愛麗絲的創生 離開公爵夫人家之後,愛麗絲就往赤郡貓的指示往三月兔住的地方走去。愛麗絲看見三月兔的房子,屋前的樹下擺設著餐桌,三月兔跟帽匠一如往常地在桌旁喝著下午茶。帽匠發現愛麗絲走過來,便趕緊拉她到座上一起加入話題。一聊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音樂會上演唱的事情使得帽匠與「時間」吵架了,幾個人嘰嘰喳喳地商討起最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與「時間」和好?帽匠滔滔不絕地說一大堆和好的方式,始終拿不定主意。聽聞「時間」最喜愛「數學」,於是愛麗絲跟著大家拜見理哲學大師–李國偉教授,透過大師指點迷津,瞭解了「時間」的喜好。<br /> <br /> 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愛麗絲夢遊仙境》(<i>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i>)與《愛麗絲鏡中奇遇》(<i>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i>),他的本名是查爾斯.道奇森(Charles L. Dodgson)。道奇森不僅是英國著名的作家,他原本是數學家與邏輯學家,同時也是早期的攝影藝術家。本次演講介紹道奇森所曾感興趣的數學題材,例如幾何、代數、邏輯、選舉的數學,以及這些主題的一些後續發展。嘗試從這種與文化脈絡交織的觀看中,認識創生愛麗斯的智識背景。本屆第六場於102年11月17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李國偉研究員,講解從數學文化的脈絡觀看愛麗斯的創生。<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