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1 林寬裕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2016-01-29 快速轉型中的圖書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9.htm
2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4-09-20 B型肝炎患者為什麼要生養休息? B型肝炎是我們的國病,帶原者雖然有病毒在身,平時並不會發病,但為什麼勞累常被認為是誘發病毒活化的原因?請聽周成功教授怎麼說。<br /> <br /> 李國鼎故居<b>生命科學系列講座</b>第三場<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3.htm
3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4-09-27 為什麼只有猶太人會得Tay-Sacks Disease? 「Tay-Sacks病」是一個在東歐猶太人的族群中盛行特別高的遺傳疾病,發病者的死亡率為百分之百,為什麼這個致病基因在東歐猶太人族群中得以保存?請聽周成功教授的說明。<br /> <br /> 李國鼎故居<b>生命科學系列講座</b>第四場<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4.htm
4 吳嘉麗 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臺灣女科技人學會理事長 2015-06-12 化學研究也可以很性別 化學研究與性別有什麼關聯?你心目中的化學家是什麼形象?你說得出幾位化學家的姓名?你猜想臺灣化學系的男女學生比例為何?你的化學或理化老師是女性嗎?大學裡化學教授的性別比率又如何?臺灣如此,其他國家情況也類似嗎?<br /> <br /> 我們為什麼要學化學?化學與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將來我不打算做化學研究,為什麼還要學化學?只為了應付考試嗎?為什麼我不喜歡化學?都在背公式嗎?生活中哪些與化學有關?懂一點化學可以幫我解決哪些困擾?做化學相關的研究也要考慮性別因素嗎?讓我們一起從性別的角度來『研究化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5.htm
5 李鴻源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利組教授 2015-06-27 如何讓政府變聰明 <b>演講大綱</b>:<br /> <br /> 一、全球化與全球暖化,我們將往何處去?<br /> 二、台灣面臨的問題<br /> 三、問題不在工程技術,在國土規劃!<br /> 四、國土空間新機會與國土容受力<br /> 五、地理資訊圖資雲與災害風險地圖<br /> 六、防災型都市更新<br /> 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br /> 八、總合治水<br /> 九、污水處理-回收利用、非工程手段(人工濕地)<br /> 十、亮點計畫:都市翻轉新契機<br /> 十一、台灣的災害防救管理<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6.htm
6 孫震 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2015-05-23 社會倫理與人生 <b>演講大綱</b>:<br /> <br />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一、禮之用,和為貴<br /> 二、倫理的意義<br /> 三、讓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br /> 四、何謂禮?紀綱是也<br /> 五、禮,所以整齊萬民也<br /> 六、現代社會的誘因制度<br /> 七、價值與人生的幸福<br /> 八、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br /> 九、進入現代成長時代<br /> 十、文明愈發達,親情愈疏遠<br /> 十一、如果我認識你,你也認識我<br /> 十二、多為別人著想,少為自己著想<br /> 十三、守住倫理的底線<br /> 十四、台灣社會信任調查</div> <br /> 孫震教授,知名經濟學者,曾任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副主委、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現任臺大校友會文化基金會董事長。<br /> <br /> 向以《論語》「君子以義為質,禮以出之,孫以行之,信以成之」與《聖經》「在小事上盡忠心」自惕自勵的孫震教授,於各個不同的職位與階段上均盡心盡力,不僅在臺大課堂上教學不倦、春風化雨,借調擔任公職期間,致力於推動臺灣經濟之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1984年,以首位臺大校友身分出任母校校長,致力建設臺大為研究型大學、拓展國際學術交流不遺餘力。臺灣解嚴後,社會與校園民主運動澎湃洶湧,他以包容態度處理多起學生運動,堅定導引社會與校園朝更民主開放方向發展,更開創臺大「校長遴選」制,確立校園民主典範。1983年任國防部長,以人文思想推動軍事體系改革,有「溫和的改革者」之稱。公務之餘,孫教授更勤於研讀、筆耕不輟,早期倡議「富而好禮」,近年結合同道,推廣企業倫理教育,期望建立一個崇尚倫理、文化豐盛的社會。<br /> <br /> 孫震教授在臺大發展之擘劃、實踐的過程中,秉持堅定的原則、謙和的態度,不僅逐步引領臺大「邁向一流大學」的目標,更帶領臺大走過風雨,也為臺大與臺灣社會注入許多新思維。曾經橫跨臺灣「學政軍界」的特殊經歷,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一絲驕奢傲氣,所增添的只是他生命的豐富厚度,而他溫文儒雅的學者性格,始終如一。<br /> <br /> 「如果沒有臺灣大學,就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的成就,所以我的一生要奉獻給臺灣大學……。」 ——孫震<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7.htm
7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5-05-01 從雲端技術看智慧生活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這個詞彚,最初在2006年由美國Google公司的執行長Eric Schmidt提出。甫提出,就成為非常熱門的議題。而所謂的進入雲端,就是指透過連接上這虛擬的強大系統讓它們來幫你處理資料。雲端運算衍生出的服務分為三大類:軟體即服務(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和架構即服務(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更指出,企業未來在2013年的雲端運算花費預估為1,500億美元。雲端時代所帶來的生活便利及經濟效益逐漸快速成長中,希望藉由「從雲端技術看智慧生活」的演講,能幫助同學們對於雲端運算有初步認識。<br /> <br /> 本講演於臺東卑南國中舉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8.htm
8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 2015-04-14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br /> <br /> 本講演於花蓮自強國中舉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9.htm
9 謝曉星 中山大學機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2006-02-26 氫能的利用-燃料電池 當石油存量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直接影響我們的生計與生活品質。因此,全世界都在關注新能源的開發,其中,氫能的開發與利用是極受矚目的新希望。氫能的來源充足,無污染,技術逐漸成熟,尤其是運用在燃料電池方面,更是綠色革命的可行方式。本次講座邀請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謝曉星博士,為大家說明氫能的利用價值與研究、燃料電池的原理與優缺點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0.htm
10 金重勳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系講座教授 2006-03-05 淺談磁學-無所不在的磁與人的關係 在自然界中,許多生物,例如鴿子、蜜蜂等都對磁跟磁力線有特別的感應。磁對生物有哪些影響呢?對人類而言,沒有磁就沒有現代文明。一直以來,我們生活在看不見的磁性世界中,生活上運用了磁鐵、電磁爐、電磁波…等許多的磁性材料與產品。然而,為什麼磁鐵會有磁北極(N)和磁南極(S)呢?核磁共振的原理又是什麼?許多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磁與人的關係,歡迎您一起來探索。本次講座邀請榮獲多屆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清華大學材料系金重勳講座教授,暢談磁學在對於我們生活和醫療上的應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1.htm
11 林煥祥 花蓮教育大學校長 2006-03-12 生活化的科學教育 教育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那必須以什麼態度學習呢?該如何讓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呢?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該如何使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它呢?本次榮幸邀請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學教育博士林煥祥校長演講「生活化的科學教育」。林校長現職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校長,其在科學教育上有卓越表現,曾代表我國出席APEC教育部長籌備高峰會議,同時榮獲兩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而在本次演講,林校長將告訴我們對於教育的正確方法,並將所學的知識充分應用在日常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2.htm
12 許士軍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校聘教授 2015-07-18 家族企業與全民釋股之社會觀 <b>摘要</b><br /> <br /> 1. 討論企業經營議題與統理議題<br /> 2. 家族企業與全民釋股所代表的統理意義<br /> 3. 企業統理權之歸屬有何社會意義?<br /> 4. 家族企業下之公司統理<br /> 5. 家族制度對於企業經營是助力或是阻力?<br /> 6. 家族企業之永續經營設計<br /> 7. 全民釋股之理想性與可行性<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3.htm
13 歐晉德 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2015-09-13 從大地環境,看臺灣的永續發展 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歐晉德董事長,也是工程界的「大地工程教父」。在921地震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趕到東星大樓的倒塌現場坐鎮指揮;爆發SARS疫情,歐晉德先生立即上陣抗煞,始終臨危不亂,他勇往災區現場的身影出現在各大頭條新聞的版面上,令人印象深刻。<br /> <br /> 近年來全球不斷傳出災情,包含地震、風災、颱風、海嘯等,從災情統計表示,糧食逐漸短缺、人口不斷增加、森林砍伐等,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問題及重要議題。歐晉德董事長從臺灣常見的問題來說明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達到永續發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9.htm
14 徐祖安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2009-08-21 病毒的罩門-由腸病毒與禽流感談起 目前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的徐博士,捨棄在美國默克藥廠的優渥工作,於1998年返國服務時,臺灣正爆發空前的腸病毒大流行,徐博士與其伙伴共同研發抗腸病毒的藥物。2003年SARS爆發,徐博士在國衛院、動物科技研究所及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通力合作下,以短短不到兩個禮拜時間,從臨床使用的老藥中,找出數種具有抗SARS病毒效果的藥物,獲得國際間高度重視。<br /> <br /> 病毒所引起的一些疾病,造成人類諸多歷史上的悲劇,即使是在醫藥發達的今天,仍然有許多無法完全控制或治療的病毒疾病,甚至仍有瘟疫爆發之隱憂。透過此次演講,希望聽眾能對病毒有更多且更深入的認識。徐祖安博士將介紹一些病毒的特性,以及可以成為標靶以發展抗病毒藥物的罩門,徐博士將與聽眾分享他於藥物研發領域十數年的經驗,冀望大家也能體會到:為何在醫藥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也很難攻破一些顯而易見之「病毒的罩門」?為何人類不需期望有朝一日,人們終將征服病毒?當然最重要的是,透過此次演講,將一些寶貴的醫學知識傳達出去,使聽眾更能體會保健與防疫的己任。<br /> <br /> 中華民國第4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委員會2009十傑下鄉巡迴講座推動科普教育【<b>今夜十傑說科學</b>】活動<br /> 主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前身)、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4.htm
15 黃光國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2015-07-25 當前臺灣社會中的倫理問題 1985年中秋前夕,臺灣爆發了第一起餿水油事件,震驚全臺。2014年中秋前夕,臺灣再度爆發餿水油事件,風暴迄今持續蔓延。三十年來,從毒鴨蛋、毒澱粉、塑化劑,到假油、回鍋油、餿水油,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令民眾對政府和企業的信心落至谷底。層出不窮的恐怖情殺事件,甚至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更讓人納悶:社會人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生活,從食衣住行到育樂,都涉及倫理觀念。為了發揚「第六倫」理念,群我倫理促進會和李國鼎故居合作,每週六在李國鼎故居舉辦倫理講堂,邀請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人士,從個人的生活體會出發,探討倫理問題。我們希望藉由觸動不同面向的倫理省思,吸引民眾共同討論、激盪,並進一步身體力行。期盼每個人和每個家庭都從自己做起,然後推己及人,大家一起塑造更公平、和諧而美好的社會。<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5.htm
16 李承龍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教授 2015-06-05 犯罪現場真相只有一個 <b>前言</b>:<br /> <br /> 鑑識科學的重要、犯罪現場邏輯推理的迷思、與犯罪者鬥智的科學、CSI效應。<br /> <br /> <b>簡介</b>:<br /> <br /> 學歷、<br /> 不同的歷練、近二十年刑案現場勘察經驗、<br /> 耳紋比對系統 犯罪偵查添利器、<br /> 物證科學的重要、<br /> 證人的迷思、<br /> 證人誤認問題、<br /> 老祖宗的智慧、<br /> 鑑識大學堂:指紋篇、<br /> 鑑識大學堂:皮屑DNA篇、彈孔的迷思、<br /> 鑑識科學-媒體的新寵兒、<br /> 結語<br /> <br /> <b>2015茂迪關懷系列科普講座<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b><br /> 主辦: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br /> 攝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科普講座臉書頁:<a href="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a>,歡迎參觀。<br /> <br /> ★本講演全程錄影感謝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慨允,知識大講堂提供,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6.htm
17 楊文貴 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校長 2015-08-22 我們一起來挖人礦 作為煤礦工人的兒子,因為家境,我也走上了「礦工」 一途,父親挖的是「煤炭」,我挖的是「人才礦」.將近四十年教育實務與理論的鑽研,我充分享受著「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喜樂,十二年前更因為星雲大師的邀請,得以參與全國第一批公辦民營的宜蘭人文國小的經營.十二年來,在政府鬆綁課程規範的環境中,我依著人類發展的脈絡,開發出0到26+(歲)的「人類發展任務型學校系統」,在這系統中,每一個成熟的個體都可以成為新生代的良師;所以說:「我們一起來挖人礦」,讓我與我們都更好.<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7.htm
18 吳成文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2009-09-10 解開生命的奧秘:21世紀生命科學的挑戰 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從有人類以來,就一直想解答這些問題。20世紀中葉,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命科學革命。由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的誕生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揭開了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必要條件之謎。21世紀生命科學的突破直接挑戰了人的價值,並帶來了空前倫理、法律與社會的衝擊。未來的生命科學可能控制生、老、病、死的生命大權,改變人類的智能與心靈,使性行為不成為生殖的條件,選擇人類的後代,以及縮短演化的時程。科學的發展,將導致人類的未來是更美麗的幸福或更危險的災難?人類有何因應之道來永續發展科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8.htm
19 王升陽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兼農資院副院長/實驗林管理處處長 2015-09-16 躲在森林裡的芳香維他命 本次講座邀請王升陽特聘教授蒞臨蘭陽女中,介紹來自森林的芳香維他命。王教授首先介紹他的林木代謝體學暨天然藥物開發研究室,研究室主要做的研究有:林木二次代謝產物之生合成機制、活性天然物化合物之篩選及其作用機制、具生物活性之臺灣本土藥用植物成分研究等。然後導入說明森林多樣性資源及永續利用的重要性,以及森林環境對於人類的健康幫助與影響。除了植物本身的代謝產物以外,藉由蒸餾、萃取、油質分離、壓榨等方法,從植物中提取出一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做成精油、藥品等產物,經由一連串採樣分析,以及動物實驗,例如,衣魚的忌避試驗及致死試驗,老鼠的開放場地試驗及游泳與倒吊實驗,讓我們知道該物質會對動物造成什麼影響,以及對人類之應用,進而製作出一些可以保健強身甚至應用於治療的健康醫藥產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0.htm
20 王升陽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兼農資院副院長/實驗林管理處處長 2015-09-16 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天然產物與保健 植物的二次代謝產物讓植物在某些特殊狀態下,具有防禦機制及調節功能,其主要成分包含多酮類、萜類、酚類、生物鹼等其它化合物,如果人類少了植物二次代謝物,會少了許多可以用在人體之醫療保健產品。臺灣特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造就了自然資源的多樣性,臺灣擁有維管束植物4,339種(<i>Flora of Taiwan</i>, 2nd ed.),其中1,054種(約佔24.3%)為特有種,如此豐富的生態系,讓我們有許多天然產物與保健研發的基礎。肉桂是很好之藥材,臺灣土肉桂,其葉片中的「肉桂醛」成分,能降低動物體內的尿酸濃度,緩解痛風症狀等功效。經過對雄性倉鼠進行一連串的實驗,由追蹤血脂濃度、脂蛋白組成變化、體重變化以及安全性評估,證實土肉桂葉子有明顯的醫療效用。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育計畫,把具食用和藥用潛力之植物,進行培育跟保種,然後再從中分析有益的成分,進行萃取與分離步驟,並做成藥品進行動物實驗,得到結果證實可供人類使用。此外,在牛樟芝的一連串實驗,得知牛樟芝成分能夠在Nrf2路徑進行調節作用,可以抑制癌細胞轉移活性,我們相信將來或許可以找到更多治療癌症跟防禦癌症的方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1.htm
21 鄭豐裕 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5-09-24 奈米科學–小尺度的世界 奈米(nanometer, nm)是一種長度的單位,1 奈米 = 10<sup>-9 </sup>公尺,而奈米並非近年內才被知道的,自然界中就有許多奈米的例子:荷花-蓮花效應、蜜蜂的導航能力、壁虎的爬行能力、蝴蝶的美麗翅膀、磁性細菌等等。其中磁性細菌是體內沿長軸排列著約20顆直徑大約50 nm的強磁性Fe<sub>3</sub>O<sub>4</sub>奈米粒子,比較特別的為甚麼是50 nm,主要原因是其長度最合適。另外人類當然也藉由這種長度應用到許多地方,例如:材料、醫藥等科技,其中磁性奈米粒子,應用在醫療方面是很有潛力,我們知道人生病了,會吃藥治療,但有人吃一包藥跟其他人吃兩包藥一樣治好了,其原因在於藥吃下去了會在人體循環,當循環到病灶位置停留就可治療,可是這是隨機的,今天我們把磁性奈米粒子接在藥物上,然後再拿顆磁鐵放在病灶位置,當人們吃藥下去後,藥物循環到病灶位置,因磁鐵與其磁性奈米粒子產生磁性相吸引,讓藥物可以停留在病灶位置進行治療,以達到有效治療之功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2.htm
22 黃木秋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榮譽特聘教授 2015-10-04 掀開DNA指紋神秘的面紗 1984年,Jeffreys 從DNA試驗的圖像發現了DNA指紋。它是由許多條DNA環帶組合而成。除了同卵雙生外,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DNA指紋。建立DNA指紋所需之DNA樣品,可萃取自血液、精液、唾液、毛髮、尿液及肌肉等。同一個體任何細胞所得之DNA指紋完全一樣,且環帶遵循著孟德爾遺傳法則由雙親傳至子代。其用途頗為廣泛,除了可用於個體、親子、性別、種別等之鑑定外,復可用來進行分類學、基因圖譜、分子選種及疾病診斷分析等之用。建立DNA指紋的方法很多,本演講將作重點式的介紹DNA指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3.htm
23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2014-03-07 學習:一門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機器學習的新科學 你對學習的認識有多少?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你可曾想過,「學習」本身其實也是一門學問?人類祖先在物競天擇的壓力之下,產生了獨特的學習能力,也因而促成了文化的演進,並奠下科學、藝術與語言發展的基礎。如今,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機器學習的新發現,更為人類凝聚出新的學習原則,不只導致教育學說的改變,也讓學習環境重新設計。在本場演講中,謝教授將介紹「學習」這門跨領域的新科學,帶你探索人類大腦既奧秘又驚人的可塑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4.htm
24 鄭豐裕 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5-10-02 氧化鐵奈米醫藥發展 氧化鐵奈米粒子在奈米材料中廣為人知,其中四氧化三鐵(Fe<sub>3</sub>O<sub>4</sub>)為已知的生物相容材料,使用在生醫方面快40年了,也被允許用在人體方面。四氧化三鐵磁性奈米粒子有可溶水和可進入細微組織的特性,其常見的製作方法主要為共沉澱法(水相)和熱分解法(有機相)。在生物醫學應用的必要條件必須有(1)無生物毒性、(2)水溶性、(3)生物相容性等等,才可符合生醫應用。<br /> <br /> 四氧化三鐵奈米粒子的生醫應用多元化,最特別的就是與本身磁性性質有關的溫熱治療和藥物磁性導引治療。例如有一隻老鼠背部有一顆腫瘤,我們將磁性奈米粒子從尾巴注射進去,並在腫瘤位置周遭放置磁鐵,即可達成藥物導引於腫瘤處治療,而磁性奈米粒子在外加磁場狀態下,會吸收交流磁場能量,使其在原地旋轉產生熱,進而讓周遭的水溶液溫度上升。由於人體正常細胞跟癌細胞對溫度的承受度不一樣,人體正常細胞耐熱度為攝氏43 ~ 45度之間,而癌細胞耐熱度大概是攝氏42度。熱治療的概念,就是把溫度提高到癌細胞無法承受的溫度,而人體正常細胞還可以忍受,此時癌細胞就會開始死掉,當維持此溫度一段時間,癌細胞就有機會死光,達到治療的目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5.htm
25 易光輝 弘光科技大學副校長 2015-10-08 讓你呼吸就能抗老化的精油 精油是從特定植物的葉、花、根、莖、果實等特定部位提煉出來的物質。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特色精油,例如:美國的綠薄荷油、英國的洋甘菊油、保加利亞的玫瑰油、......等等。早在4000年前,澳洲土著就採用精油來治療疾病。在埃及、中國、印度等古文明中,也常看見利用特定種類的藥草植物,利用薰、蒸、煮等傳統方式進行醫療行為。後來,埃及人有用來當作木乃伊的防腐劑,更有埃及豔后使用的保養品。經過多年來各研究學者、化學家、軍醫等證實了精油對於醫療方面的功效,其中,二次世界大戰,曾任法國軍醫尚瓦涅(Jean Valnet)利用精油為傷兵處理嚴重火藥灼傷及潰瘍傷口,獲得很大效果,並且出書,被尊為芳香療法之父。另外研究發現,特定的精油對於人體腦電波、血壓、心率、大腦的血液流動等方面都有保健治療之功效,也促使後人對精油的研究更加有興趣,進而研究出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精油,例如:葡萄柚精油可以降血壓、羅勒精油可以抗微生物、肉桂葉萃取液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薰衣草精油可以治憂鬱等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6.htm
26 林志城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 2015-10-14 我有一個點子 本次講演的重點在「健康飲食」,主要大綱分為點子在哪?如何產生、動手做?以及五創是什麼?點子在生活中,食品在賣什麼、哪些是暢銷食品,還有社交食品又有什麼紀錄或是成功的參考例子。發揮自己的好奇心,自然就能有許多靈感。新點子的產生,分成新創、組合、變形。新創的例子有基因複製、HFCS、米寶寶等等,其中米寶寶是利用培養而成,可以應用到一些食品或化妝品。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像是調茶上加點創意,就可以創造出許多風味的茶類,而這些不同的茶類,可以對人體健康有益又能應用到許多創新產品,像是烏龍茶對高強度訓練運動員的保健效果、廢茶渣液作為包冰液的包鮮效果、茶殺菌與益菌產品、茶系列的保養品,以及對牙齒與口腔保健產品等等。讓一個點子經過組合與變形,產生出許多新的點子,再善加應用這些點子,將有助於人類未來生活之發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7.htm
27 謝達斌 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科暨口腔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2015-10-16 醫學與科學 我的第一份研究工作,是把B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送到細菌裡,讓細菌大量製造這個抗原,再利用此抗原來打疫苗,最後還需要作DNA的定序,確認肝炎的表面抗原片段,這中間經過許多學習與經驗,後來,在成功大學開始研究奈米工程這塊領域。舊有的研究癌細胞方法,是把整個癌組織磨碎,抽取裡面的DNA和RNA去作分析。可是,一個正常的癌組織裡面,不只有癌細胞,還有一些正常細胞、血管等,所以會得到一個很雜亂的訊號。如果可以在癌組織中,把癌細胞抓下來是一件很妙的事情,甚至可以研究癌細胞跟旁邊正常細胞是如何溝通。後來德國發明第一台雷射顯微切割的機器,我們引進了台灣的第一台,但是雷射顯微切割能夠收到的都是死掉的細胞,如果我們要活抓它該怎麼辦呢?所以後來開發了奈米技術來應用在研究。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8.htm
28 黃文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主任 2015-10-23 樂守蘭嶼18年-爬蟲類行為、生態與演化的主舞台 2015秋季展望系列的第一場演講,來自科博館的黃文山主任講演他「樂守蘭嶼18年」做爬蟲類的研究。看來在一個地方守候18年的不是只有王寶釧。黃主任是科博館生物學組的主任,為人熱情豪爽,野外工作的經驗豐富,是兩棲爬蟲學門的專家,對蘭嶼的龜、蛇、蜥蜴都做了詳盡的調查,有豐富又有趣的成果,尤其看到動物的育雛、護蛋、掠食,和照顧親代的行為,真的讓人大開眼界!<br /> <br /> 演講一開始,當他說到自己曾經在蘭嶼花費18年的光陰,只為揭開爬蟲類行為的神秘面紗時,大家都十分驚訝,表示感動與敬佩-原來願意在一個地方苦守18年的不只是傳奇小說中的王寶釧,還有爬蟲專家黃主任。<br />   <br /> 本次演講黃主任以說書的方式,和我們分享了五段蘭嶼爬蟲類的生態故事。一開始便是綠蠵龜的出場:由於蘭嶼擁有優良的沙灘,綠蠵龜每年夏天晚上都會上岸產卵,在十五分鐘內就可以產出一百多顆的蛋。當產完卵後,綠蠵龜媽媽們便會游向大海,讓這些新生命自力更生。此時沙灘上一窩窩的龜卵,就是彎刀蛇美味的晚餐,牠們獨特的「開罐式」吃法,能在短短五天把一窩上百顆蛋吃得一乾二淨。不過大自然總存在著希望,如果今天佔領蛋窩的不是飢腸轆轆的公蛇們,而是優雅的母蛇,綠蠵龜寶寶們就有機會生存下來,並再次回到大海。在彎刀蛇的世界,母蛇是戰鬥的常勝軍,即使斷尾也沒有公蛇嚴重,所以在戰役中常獲得勝利。可惜母蛇因常與公蛇打鬥,全身傷痕累累,壽命往往也比公蛇短,和人類世界中女生壽命較長的現象剛好相反。<br /> <br /> 蘭嶼的彎刀蛇族群龐大,單吃綠蠵龜的蛋是無法生存的。黃主任說,只要是有彈性蛋皮的蛋,他們都可以食用。在演講中黃主任也播放了一段彎刀蛇吃攀蜥蛋的影片,現場的小朋友也好奇發問:「那蛇真的能吞掉大象嗎?」。他笑著說那是卡通。<br /> <br /> 除了綠蠵龜卵對蘭嶼爬蟲類生態的影響外,黃主任也和大家分享了赤背松柏根蛇的領域行為、長尾南蜥親代照顧演化、斯文豪攀蜥生蛋適應,與人為和溫室效應對蘭嶼爬蟲類的影響等故事。當中引人思考的其一,便是蘭嶼生態問題對爬蟲類食物鏈的影響:由於先前東清灣的沙子被挪用來蓋海砂屋,導致綠蠵龜失去產房,以致於海島上的蛇群數量銳減。而這個爬蟲類食物鏈的破壞,對於當初要讓蘭嶼人人有屋的官員來說,也是始料未及。<br /> <br /> 雖然藉由黃主任的分享,讓我們用新的視野了解爬蟲類的生態,但就像老師說的,達爾文的「島嶼效應」、蘭嶼爬蟲類的移民史等都是一齣齣未上映卻也精采可期的研究領域。如果說蘭嶼是一個舞台,爬蟲類是演員,那黃主任肯定就是一位眼光獨到、近接觀察的劇評家。我們期待黃主任之後的研究,因為他的熱情,讓我們看到蘭嶼爬蟲類的舞台是多麼的璀璨熱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9.htm
29 歐耿良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特聘教授 2015-10-21 3D列印之過去、現在、未來 3D列印於20幾年前就發展出來,於近幾年可說是蓬勃發展,3D列印於醫療器材的開發繼而於醫療上的應用更是創新性的發展。3D列印就像是你堆疊沙子一樣,一層材料一層膠交互疊出你想要的形狀,是一直往上增加堆疊而成,這就叫做「加法加工」。3D列印的發展,列印材料扮演重要的角色,現在3D列印的材料可有多元選擇,材料總共分四大類,金屬、陶瓷、高分子、複合材料,而一般的材料與生醫材料,最大的差異在於,生醫材料是需要符合生物相容性。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加,身體器官的老化,相關疾病伴隨而來,如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這時就可利用新醫療技術進行人體器官重建,即利用3D掃描和3D列印的方式,達到客製化醫療及精準醫療的目的。由此可見,3D列印將可帶給我們的優點包含「方便、專業、客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0.htm
30 蘇文鈺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5-11-08 給孩子改變的力量與工具,從自造者與程式教育談起 本屆第四場的講者是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蘇文鈺教授,講題是『給孩子改變的力量與工具,從自造者與程式教育談起』。<br /> <br /> 對於偏鄉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脫貧方式是程式設計。當一個孩子學會程式,即使你不用做到很強的程式能力,也可以透過簡單的app、maker類產品、適當的行銷,達到翻轉自身未來的可能性。當孩子與故鄉的羈絆加深,畢業後不是選擇不再踏入家鄉土地,而是能夠回到母校與家鄉,親身加入兼營創新與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形成一個正向力量的循環,如此才能做到蘇文鈺教授夢想中的「偏鄉即是樂土」的目標。<br /> <br /> 在講演中,蘇教授表示,全世界都在瘋程式教育與自造者運動,台灣也不例外。但是台灣是要跟隨美國或是大陸的路線,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呢?<br /> <br /> 由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出發的Program the World運動,是從偏鄉的教學開始,數個偏鄉的孩子在長時間非常努力學習,艱辛通過各種考驗,也如同美國的那些Maker小孩一樣,可以做出讓人驚艷的作品,事實證明,學科能力與自己動手寫程式的能力並不一定絕對相關。<br /> <br /> 除此之外,我們能給孩子的力量與工具還有哪些呢?過去,台灣在這些領域上等同是美國與英國的殖民地,國內自造者用的樹莓派與Arduino都是外國人所發展的。我們希望這個趨勢可以被翻轉,所以我們正在打造一套系統,讓人人都可以自己設計並擁有自己的Maker Project所需要的微處理器系統。<br /> <br /> 台灣要擺脫的是無止盡的評鑑,無用的論文,表格與報告,真正捲起袖子來,做出實用又具前瞻性的技術。這些技術衍生的教育材料,將成為孩子們改變的力量與工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1.htm
31 屈慧麗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 2015-10-30 安和阿嬤-城市考古的新發現與現實困境 屈主任是臺灣考古研究的專家,與科博館的團隊探究了許多的文明遺址與歷史脈絡。透過理解城市考古的意義,不僅讓人們能夠跨越時空,發現自己與曾經生存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連結,也讓社會更瞭解現在!屈主任在演講中介紹了這個領域的傑出研究與科學發展。她說:遍布於臺灣各地的考古遺址是人類長時間以來的歷史舞台,古人類使用的工具、遺跡以及墓葬等,都深埋在現代人居住的土地之下,不同時代的人由遠古至近代,由下而上的堆累了史前生活的証據,日後逐漸被考古學者挖掘出來。<br />   <br /> 古代遺址因為建設工程的進行而不斷有新的發現,科博館於去年至今年發掘臺中市西屯區安和遺址,出土了48座墓葬,是繼惠來遺址、西大墩遺址之後,另一個重要的考古發現,因為這裡出現了五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是臺中地區確認之首例,然而如此重要的發現卻是在現今都市土地開發夾縫中,搶救出來的幸運兒。<br />   <br /> 臺中市的城市考古這麼多年來,考古學界有了新的學習與成長,但是地方文史團體及民意代表、文化官員與開發建商,和地主同樣學習很多,只是學習的內容不一樣。這中間如何貫徹文資法以保存全民的埋藏文化,和我們的史前史證據,看來是愈趨困難,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並採取適宜的行動,縱橫折衝之後才能理出合理常態的模式,供各關係人依循。屈主任的演講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讓我們可以低迴深思的面向。<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在展望未來跨出下一步前,要先確認自己過去的足跡。」時間倒帶至2003年,由於臺中市安和重劃區的興建,在工地意外發現許多紅色的繩紋陶碎片。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當有疑似遺址的跡象時,就需要請考古專家進行調查,因此這個四、五百公尺見方的建地,頓時成為考古學家回到過去的時空奇異點。藉由13口探勘井,屈主任的團隊挖掘出48具人骨與許多新石器時期的生活遺跡,而在大量出土的記憶拼圖中,安和阿嬤也在裡頭。<br /> <br /> 安和阿嬤是安和墓葬群中最具代表的遺骨,雖然以「阿嬤」稱之,但經過仔細鑑定,她是一位20 ~ 25歲的成年女性。安和阿嬤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懷中摟著一個六個多月的嬰兒。雖然不知道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意外,但其中的母愛是不用碳14定年,也能讓現代人深刻動容的。<br /> <br /> 對考古學家來說,墓葬群是一個老天留下來讓我們窺探過去的巨大天窗。藉由陪葬的物品,我們可以間接知道死者生前的身分地位與當時社會的情況。像是其中一具遺骸旁放置了許多玉、箭簇,與大王玉錛,藉由這些豐富的陪葬品,屈主任推測這位死者生前的來頭不小。而當我們細看那些陪葬品的來歷,做成箭簇的板岩與玉器,在安和當地並沒有產出,他們最有可能來自中央山脈與花蓮。如果這種關係存在的話,部落族群間的交易可能已經相當活絡,應該是當時生活的一部份。<br /> <br /> 屈主任說:「考古就像是玩拼圖,藉由這些拼圖,讓我們拼出一個城市的故事」。在安和遺址尚未出土前,中臺灣新石器時期的故事仍是一個支離破碎的謎。隨著大量人骨與陪葬品的發現,考古學家漸漸拼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主任舉一具遺骨胸口配戴的鯊魚項鍊為例:如果以現在安和遺址的位置來說,海是遙遠的想像。但配合地質的還原,四千多年前的安和是一個靠海的小村,而大海則是安和人賴以維生的冰箱。他們配戴的小鯊墜子是與鯊魚搏鬥後勇敢的印證,是一種對海的敬畏。<br /> <br /> 本次演講的主題除了安和遺址的發現外,屈主任也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對城市考古的思索。雖然現在的文化研究者可以利用政府賜與的緊箍咒-文化資產保存法來要求建商,希望他們留給文化遺址一條生路。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建商總有機會逃出法規的五指山,留下搶先挖掘的殘局,但是這些歷史的拼圖是無法利用金錢與訴訟重現的,一旦失去重要的一塊,我們對於過去的了解都將失真,甚至崩解。<br /> <br /> 但是否有雙贏的可能?她舉英國的故事為例,英國為了達到文化資產保存的目的,如果在建地挖到任何遺物,政府會以遺物市價的一半金額回饋建商!屈主任最後也不忘提醒大家,重新思考城市考古的可能,她說:「一個社會成功的永續發展必須包括環境的改造、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大眾的參與」。「保存過去」與「開發未來」一直都是城市考古天平的兩端,如何讓過去與未來存在同個時空,進而維護臺灣全民的文化資產,需要的是政府的智慧與眾人的力量!<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2.htm
32 歐耿良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特聘教授 2015-10-21 醫療器材之過去、現在、未來 變,什麼是變呢?你會不會覺得自己一直在變?因為變則存,而不變則茫。生活在社會上,我們需要學會拼圖,如何拚出好圖,須先了解,英雄淡出,團隊勝出的真諦。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老化後,可能需要骨釘骨板,還有一些新的醫療器材和技術,例如: 協步車、植牙等等。什麼是轉譯醫學,就像你認為釘在椅子上的釘子,跟釘在人上的有什麼差異?釘在椅子上的釘子,當然無法直接使用在人體身上,須經過一番的驗證,證明可以使用在人體上,才可以在市面上販售使用,這種從不是用在人體上面的醫療器材,到可以用在人體的醫療器材,就是叫做轉譯醫學。針灸你認為有效嗎?人有365個穴位,依美國研究顯示,發現針插進人體,在旋轉針時,會把周圍結締組織纏繞在一起,也就是拉扯,會刺激你的腦神經,使人從疲乏中醒來。誠如上述,醫療器材的之所以可用於臨床上,乃需經過臨床前的動物實驗,進而於臨床試驗上驗證其功效。因此,醫療器材之過去、現在、未來,可說是動物實驗及臨床試驗於醫學上進步的歷史演進。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4.htm
33 劉威麟 米斯特六(Mr.6)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2015-08-28 剖析網路行銷 利用網路社群做B2B行銷,已經不是傳統「砸廣告」就會有效,需要另一套經營模式,應該利用社群深入生活習慣的力量,理所當然地浸入使用者生活,而社群行銷有效的原因是社群=朋友的力量,像精密導向飛彈,能精準命中潛在採購者。另一個行銷準則就是:快、狠、小,讓社群透過多次、深度以及互動,加深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並將品牌想提供的資訊與網友想看的內容結合,就能打造品牌力並成功把眼球數轉變成獲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2.htm
34 顏鴻森 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2015-11-06 解密失傳古機械 天底下的人造物,皆是經由某種通稱為機械的裝置所製造出來;機械的發明與進展,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因素。十五世紀前的機械,主要是以工藝技術為主,並無近代科學的基礎。<br /> <br /> 古中國雖然有不少關於機械的重要發明,但是由於古籍文獻記載不全及實物失傳,大多數的古機械原型已不可考,且有不少發明未流傳下來,使得諸多機械創作,不但外人所知有限,而且國人亦不甚了解。<br /> <br /> 根據史料成分,古機械可概分為有憑有據、無憑有據、及有憑無據等三類。有憑有據者是指史料上有記載且有真品傳世的古機械,如被中香爐。無憑有據者是指出土的古機械,但尚未在史料中找到相關的記載,如銅車馬。有憑無據者是指無真品留世,然有史料記載的古機械,即失傳者,如指南車。<br /> <br /> 本講演解密古中國主要的失傳古機械,如歷代指南車、東漢張衡的候風地動儀、北宋蘇頌的水輪擒縱器、三國諸葛亮的連發弩機、以及步行機器(魯般木車馬與諸葛亮木牛流馬),包括歷史背景、文獻檔案、運作原理、復原實物、及其科普教育。希望藉此引起大家對失傳古機械的興趣,並期鑑古證今、舊為今用、溫故知新,產出創新的現代機械。<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5.htm
35 劉正彥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5-11-15 太空風暴與我們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七號,預訂於明年分別發射升空。福衛五號是接續福衛二號遙測取像任務,是我國第一顆完全自主研發的遙測衛星,且難度甚高的光學遙測酬載亦完全由國內團隊自主研製完成。福衛七號則是包含十二顆衛星的氣象衛星星系,是我國與美國雙邊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將接續福衛三號任務,提供更多大氣氣象觀測資料。<br /> <br /> 太陽磁暴是如何造成地球的磁場以及電離層擾動,而影響人類生活呢?電離層位於地球上方,是地球半徑的最外層,太空範圍的開始。電離層像是在地表上的一層薄膜、當太陽風或地球和其大氣層劇烈變化時會造成擾動,而由於電離層中有很多電子,當電波經過它的時候,電子和電漿之變化會干擾電波傳播,我們如何防範太陽磁暴的影響?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6.htm
36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2015-10-20 瘧疾的故事 瘧疾是一種以寒顫、壯熱、頭痛、出汗為臨床特徵的疾病,傳染力跟致死率都很驚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3 年的統計,全世界仍有 1.98 億個瘧疾病例,並且有大約 58.4 萬人死於瘧疾。嚴宏洋老師在本次講座中,引領我們回顧瘧疾療法的演進歷史,並且為聽眾介紹今年榮獲諾貝爾生醫獎的屠呦呦,在治療瘧疾研究工作上的具體貢獻何在。<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瘧疾是由瘧原蟲感染而起,瘧蚊則是將瘧原蟲注入人體的病媒;發現這個瘧疾傳播機制的法國醫師拉韋朗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跟英國醫師羅斯 (Sir Ronald Ross) ,分別因此獲頒諾貝爾生醫獎。對於台灣人來說,瘧疾好像已經是很久遠的古老故事,因為台灣在二次大戰之後,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下,用 DDT 撲殺瘧蚊,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徹底根除了瘧疾;然而 DDT 毒性殘留以及破壞環境的副作用,日後也造成了很多問題。<br /> <br /> 台灣雖然已是瘧疾絕跡之地,但倘若你需要前往瘧疾猖獗的地區而不幸中標,仍然需要用到抗瘧藥物。治療瘧疾赫赫有名的奎寧藥,是從正雞納樹 (<i>Cinchona officinalis</i>) 的樹皮提煉而成。這種在十七世紀從南美引進歐洲的樹皮粉,是歐洲人第一種能有效治療瘧疾的藥品,不過它之所以能夠殺死瘧原蟲的化學機制,一直要到 1820 年,才由法國化學家佩爾蒂埃 (Pierre Joseph Pelletier) 與卡芳杜 (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 確定下來,並依此提煉出大名鼎鼎的奎寧。然而瘧原蟲感染人體的機制相當複雜,光是打斷其中一處環節,並無法真正根絕瘧原蟲繁殖;瘧原蟲因此逐漸產生抗藥性,即使後來陸續研發出氯奎寧之類的新藥,藥效仍然隨著大規模使用而逐漸減弱。<br /> <br /> 至於中醫對治療瘧疾的貢獻,則要從打了二十年的越戰說起。越南到處都是瘧蚊猖獗的熱帶叢林,北越士兵死於瘧疾的人數,比跟美軍交戰陣亡的人數還多;北越跟中共老大哥求援,周恩來就在北京中藥研究所組建了 523 項目組,負責在傳統中醫藥文獻裡,尋找治療瘧疾的配方。《黃帝內經素問.刺瘧篇》跟《金匱要略》都有專門討論用針灸治瘧的方法,不過要戰場上的醫護兵人人都會下一手好針,似乎有些不切實際。<br /> <br /> 523 研究小組最後鎖定從青蒿中萃取抗瘧成分,不過起初的努力並不成功,因為傳統中藥方劑都是用煎煮的,而高溫會破壞所有的青蒿素。今年獲頒諾貝爾生醫獎,當年也是研究小組一員的屠呦呦,是在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裡,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找到答案,想出用乙醚萃取黃花蒿,再經過一系列的純化,獲得青蒿素的方法。「三無教授」屠呦呦的研究貢獻,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受到重視,在發表的論文中列名在最後;反倒是美國研究瘧疾的權威克萊曼 (Daniel L. Klayman) ,發現青蒿素的萃取方法及工作,實際上是屠呦呦完成的,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屠呦呦在治療瘧疾工作上的重大貢獻,才開始為世人所知。<br /> <br /> 目前醫界努力的方向,是要透過疫苗注射去根治瘧疾,然而抗藥性的問題,仍然為疫苗的研發工作增添不少困難。中醫古籍裡的前人智慧,可為現代醫學另闢新徑。<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ata-redirect-href-updated="true" dir="ltr" href="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q=http%3A%2F%2Fcase.ntu.edu.tw%2Fscisalon%2F&redir_token=wFxw4W5ACfMTQeJbI0547nKPQwN8MTQ1MTAxMjU5OUAxNDUwOTI2MTk5"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7.htm
37 王道還 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015-10-20 人體解剖學在東方-從《解體新書》(1773) 到《全體新論》(1851) 《解體新書》跟《全體新論》分別是日本跟中國第一本西方人體解剖學的書籍,然而這兩本書為中日兩國解剖學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卻有著天壤之別。王道還教授以此為引子,帶我們從解剖學的研究方法做為切入點,一窺中國跟西方對解剖學的理解差異。<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有關人體構造與機能的知識,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一套;但是如何釐清人體的構造,並且據此找出其機能,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人體解剖學是一門西方特有的學問,以解剖為研究方法,並且以比較解剖學為基礎(也就是動物學,因為我們無法隨意解剖人類),研究人體的構造與機能。然而解剖是一種破壞性的研究方法,因此解剖學要能夠進步,首先是要有定義非常明確的專門術語,並且留下完整的研究紀錄,然後在前人所累積知識與問題的基礎上動刀,才有可能累積並傳承知識。<br /> <br /> 教科書就是反映這種「研究傳統」學問成就的結晶。《解體新書》在1773 年於日本出版,一般將其視為日本現代科學史的起點。這是一本從荷蘭文翻譯過來的教科書,日本幾位蘭方醫(也就是西醫)對其內容很感興趣,因為它對人體的描述,與中國古典醫學所敘大不相同;在到刑場對死刑犯進行解剖後,印證了書中對人體構造的描述絲毫未差,因此決定將這本書翻譯成漢字版。《解體新書》成為教導日本人如何「觀看」人體的指南,釐清了中醫自古以降,對人體構造描述不切實際的諸多解剖圖。<br /> <br /> 中國古代的人體解剖學研究,有明文記載的是始於王莽天鳳三年(西元16 年),直到宋朝年間的《歐希範五臟圖》跟《存真圖》,才繪出了解剖圖;然而它們都只是示意圖,與實際人體的構造相去甚遠,對中國醫學沒有留下實質的影響。西洋人體解剖學書籍進入中國,是在明末清初的《泰西人身說概》跟《格體全書》,但是這兩本書都是手抄本,沒有大規模流傳,當代的人也只是利用這些西洋知識,來解釋中國典籍上的某些記載,對解剖並沒有真正系統化的認識。<br /> <br /> 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在於中國的對人體解剖學的理性認識,跟西方有根本上的不同。西方的理性人體解剖學先從骨學開始,接著依序講肌肉、血管,最後才講內臟;中國的理性人體解剖學,則是以臟象跟經脈為主,並沒有骨學跟肌肉學。中醫的解剖圖都是示意圖,其目的是用來解釋中醫理論,並不是根據人體實際的構造跟功能,來推論人體應該如何運行;也許是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即使在《全體新論》這樣完整的人體解剖學教科書,一出版就廣為流傳,對於中國人體解剖學實際上的影響,卻遠遠不如將近一個世紀前,在日本印刷出版的《解體新書》。理性人體解剖學還是要跟實地人體解剖學相互結合,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ata-redirect-href-updated="true" dir="ltr" href="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q=http%3A%2F%2Fcase.ntu.edu.tw%2Fscisalon%2F&redir_token=wFxw4W5ACfMTQeJbI0547nKPQwN8MTQ1MTAxMjU5OUAxNDUwOTI2MTk5"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8.htm
38 陳玉暄 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5-11-16 創新生技醫療產業介紹 本次講演重點在創新生技醫療產業介紹。生物科技歷經多年發展後,現今開始於醫療產業起步。只要不跟藥物、免疫及代謝有關的東西,很多都是醫療器材。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VD)的定義是要用在人體檢驗,所以一些有關量測動植物的機器都不算是體外診斷醫療器材。生物晶片可以把人體所發生的事情,透過轉換變成數據表達給人類可知的訊息,而生物感測器晶片組成,要有待測物、生物辨識及生物訊號轉換器。以驗血糖為例,血糖計一定要抽血嗎?這答案是「否」,利用電阻的原理也可來檢測,只要身上有貼兩片材料,就可以從GlucoWatch(手錶式血糖儀)偵測到。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9.htm
39 游士弘 臺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5-11-16 由學術研究走向成功商品化的醫藥產業 本場講演闡述學術研究單位的學者,如何從基礎科學到研究成果商品化應用。X-ray的發現可以應用到穿透人體,讓人類骨頭的影像顯現出來,後來又發展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MRI)等儀器,應用於硬組織和軟組織的區別。PCR技術可把一段非常小的DNA放大,應用在一些刑事偵斷,或是親子鑑定。NGS次世代的定序,可應用於基因診斷使用。miRNA可應用於治療使用,可以調控基因蛋白質轉錄的作用。Lab on chip可將微流道等技術應用於各式化學、生化、醫療等檢測,將實驗室大設備的儀器系統完全縮小在一小晶片上執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0.htm
40 陳彥升 國家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 2015-11-22 火箭科技與太空探索 太空是人類的終極拓荒地,很多奧秘等待我們去發掘,台灣的太空中心也肩負了太空科技研發應用的重擔,以福爾摩沙衛星系列來提供國人從太空來的服務,其中火箭技術是我們進入太空探索不可或缺的門票,而這項關鍵技術是人類長期科學及工業技術演進的結晶,讓我們經由火箭發展的故事,來窺其究竟,瞭解其中的道理,並展望未來發展的趨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1.htm
41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5-11-20 在自然中看見科學,用科學來理解自然 大自然中的萬千事物,背後都有它的道理,科學工作者長期以來透過觀察、推測、分析、實驗,逐漸找到萬事萬物背後一以貫之的道理,這就是科學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兩個特色,就是「無我」和「認錯」,不會執著於自己的一偏之見,而需要接受邏輯分析後的客觀結論,如果自己的想法最終被證實是錯的,就坦然接受,並協助將正確的事實公諸大眾。這種作法,需要真誠的面對自己和在大自然面前的謙卑態度。在這場演講中,孫維新館長會從動物、植物、大地,到星空,再回到生活中的日常現象,瞭解『在自然中看見科學,用科學來理解自然』的真義為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2.htm
42 楊恩誠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系主任 2015-11-20 探索昆蟲感知的世界-以視覺及磁場感受機制為例 楊主任是昆蟲視覺神經與神經行為的專家,致力於臺灣昆蟲學之研究、發展,以及國際學術的交流。對於有關全球蜜蜂離奇失蹤,足以影響世界生態系平衡的謎團,提出了突破性的證據,也創立了頂尖的科技成果!<br /> <br /> 楊主任在這場演講中,將會介紹在昆蟲感知領域的傑出研究成果。他說:昆蟲,已經有記錄的就超過百萬種,無庸置疑是在地球上發展相當成功的生物。在讚嘆昆蟲適應不同生態環境能力的同時,昆蟲感知到的世界令人好奇。例如,視覺上人類可以辨識顏色,昆蟲是否具有相似的辨識顏色能力?人類無法感受地球的磁場,昆蟲又如何感受磁場的變化?探索昆蟲感受能力的過程中,除了發現超出我們想像的範圍,也讓我們更了解昆蟲與其他生物間微妙的關係。本演講將介紹昆蟲的視覺及磁場感受,以及如何證實這些能力的存在,並探討其可能的神經機制。<br /> <br /> 當我們走出戶外,看到滿眼的紅花綠葉時,不曉得您有沒有想過,在那花間飛舞的蜜蜂看到的究竟是怎麼樣的景緻和顏色?11月20日晚間的第三場秋季展望演講,是由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的楊恩誠主任擔綱,楊主任以「探索昆蟲感知的世界-以視覺及磁場感受機制為例」為題,帶領大家從昆蟲的角度感受這萬紫千紅、變化萬千的大千世界。<br /> <br /> 楊主任從小就是一位敏銳的自然觀察家,就讀昆蟲系時開始對昆蟲的神經系統與行為生理產生濃厚的興趣,畢業後就一股腦地投入昆蟲電生理的研究,在澳洲短短三個月就完成碩士,三年後就拿到博士束裝歸國,並逐漸在昆蟲生理領域嶄露頭角。<br /> <br /> 演講一開始,楊主任就問在場的聽眾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眼睛?」。有人回答,「可以感光的就是眼睛」。但這個答案並不精確,因為對某些鳳蝶來說,<br /> 他們的生殖器也有光的感受器,唯有在緊密結合達到絕對的黑暗時,雄鳳蝶才會放出精子,開始交配。因此除了「可以感光」外,眼睛還必須具備「有空間視覺」、「可以比較不同亮度」這兩種功能!<br /> <br /> 1976年,生物家就曾計算過,如果具有複眼但又要達到人眼的精確度,那複眼的直徑就必須要達到1公尺!雖然昆蟲複眼的解析度不像人類一樣犀利,但有些昆蟲對<br /> 於波長的感受程度卻比人類敏感。像是黃裳鳳蝶和珠光鳳蝶有九種感光細胞,而青帶鳳蝶能有十五種感光細胞,他們都比人類只有紅綠藍三種感光細胞多上許多,但這種分辨顏色的能力與光強度無關,主要是分辨波長的能力不同。<br /> <br /> 在19世紀,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就發現-蜜蜂會記錄何種花蜜好吃,每次採蜜時都會找類似的花朵。但這個發現背後存在一個有趣的問題:蜜蜂如何辨認花朵?是靠顏色?形狀?還是兩者同時判斷?對於可以溝通的人類來說視覺實驗非常簡單容易,但對於無法表達意見的動物來說就真的讓科學家傷透腦筋。為了解開蜜蜂認花之謎,楊主任設計了一套聰明的實驗方式。他將蜜蜂引入一個有兩道螢幕的箱中,一邊螢幕投射橫條紋、一邊為直條紋,在橫條螢幕前放置糖水,而直條螢<br /> 幕前放置白開水。經過幾輪訓練,讓蜜蜂知道橫條紋是有糖水的。之後用相同的方式讓蜜蜂知道藍色的螢幕前有糖水,而綠色的沒有。等圖形與顏色的訓練結束,楊主任讓顏色與圖案同時出現,結果發現蜜蜂主要是根據顏色的不同而找到糖水。這項結果也能從自然現象來解釋,因為在野外花型可能遭受外力改變,而花色較不易受環境影響,因此蜜蜂把花色當做判斷標準,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做法。<br /> <br /> 除了昆蟲視覺的實驗外。楊主任最近也在研究磁場對昆蟲的影響。他發現在夜晚給沉睡的蟑螂、蒼蠅、白蟻加上強力磁鐵干擾,他們睡覺的角度會產生偏移;如果在蜜蜂身上綁上磁鐵,他們就找不到花蜜與回巢的路。在生理上,科學家也發現蜜蜂腹部存在感應磁場的鐵顆粒,因此在黑暗中也可以判定方向。但如果外在磁場改變,細胞的離子通道也會受到影響,除了方位判斷外,蜂巢的形狀與覓食情形都會受到影響。有科學家就認為,這種鐵顆粒是由花粉而來,而磁場的改變或許就<br /> 是造成蜜蜂消失的原因。<br /> <br /> 聽完這場精彩的演講後,覺得長期投入昆蟲研究的楊主任,就像擁有所羅門王指環的學者一樣能與蟲鳥溝通。藉由他精采有效的實驗設計,讓我們能夠放下原有的人類本位思想,從昆蟲的角度感受這個世界,體會到大自然的多樣奇妙之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3.htm
43 蔡新聲 朝陽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2015-11-11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與健康醫療 蔡新聲教授是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的先驅,演講內容介紹蔡教授走入農業科學研究領域的心路歷程及如何將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應用在產業上。蔡教授表示,利用組織培養的大量繁殖技術,可將珍稀藥用植物變成有用的保健食品。以台灣中草藥藥王-台灣金線連為例,經過多年努力研究得知,台灣金線連具有保肝、防止老人癡呆、益生菌、防止骨質疏鬆及免疫調節等功效,後來幫助農友開發了保肝藥丸,該農友並獲得90年度十大傑出神農獎,這也是第一個台灣道地種的草藥,於2009年獲得衛福部健康食品的認證。霍山石斛是中國名貴的草藥,對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有很好的保護效果,也成功的利用組織培養科技大量繁殖並開發成為眼睛的保健產品。演講中蔡教授也介紹利用組織培養科技遠赴世界各地講學及進行科技外交之心路歷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4.htm
44 趙丰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6-01-26 地老天荒:地球古史的新史觀 地球有夠老,老得令人咋舌﹔地球今年46億歲。這個數字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地球的年齡」這議題,恐怕是地球科學進展史上,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科學公案。幾世紀來各方先知異士輪番上陣,演繹了宗教、博物、地質、物理、化學等等對這個議題的高見,眾說紛紜、各持己見,往復攻防,精采不下三國演義,卻全都落得個謬以千里。最終勝出的,是一支不相干的物理異軍,從斜刺裡殺來,揪出個完全出人意表的答案。<br /> <br /> 達爾文的演化論,有一個必須要滿足的前提:物種演化需要天長地久,才有可能進行。這就自然引導出一個問題:地球的歷史有多久?這麼一個看似單純的問題,自古以來卻是眾說紛紜。在古今科學家眼中,地球究竟是幾歲呢?<br /> <br /> 講者|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丰研究員<br /> 撰文|高英哲<br /> <br /> 除了中國的盤古開天,跟基督教的創世紀以外,古文明多半認為時間循環流轉,無始無終,基本上不關心這個問題。沈括曾經在《夢溪筆談》裡提到,他在太行山看到蚌殼之類的化石,顯示這一帶以前曾是海濱,甚至推敲出「所謂大陸者,皆濁泥所湮耳」,差一步就能想到造山運動了。但是中國科學傳承的傳統向來薄弱,在他之後幾乎沒有人對這個題目有興趣,相關的探究也就不了了之。<br /> <br /> 愛爾蘭有位主教在 1650 年,根據聖經的記載,認為地球誕生於公元前 4004 年。然而跟他同一個年代的丹麥地質學家尼古拉斯·斯坦諾 (Niels Steensen) ,就曾經對此提出疑問:倘若地球的歷史就只有這麼五六千年,那麼世界各處普遍可見的化石,又是怎麼一回事?現代地質學之父詹姆士.赫頓 (James Hutton) ,也以地質學的火成說跟均變論,質疑在短短五六千年裡,有可能產生如此豐富的地質變化嗎?在啟蒙運動之後,科學家顯然已不再單方面地接受教會的世界觀,而比較著重擺在眼前的反證。<br /> <br /> 到了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地質學家威廉·史密斯 (William Smith) 跟法國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 (Georges Cuvier) ,利用沈積岩層裡頭的古生物化石,建立了地層有相對時序,也就是愈底下的岩層年代愈古老的概念。當時正值工業革命,到處開挖的礦山、鐵道跟運河,暴露出可供研究的大量地層,人們也就愈發相信「地球有年齡」這回事。<br /> <br /> 到了十九世紀末,大師出手了。熱力學之父開爾文勳爵 (Lord Kelvin) 以熱力學原理為依歸,推估太陽的年齡約在一億年到五億年之間,地球則有 9,800 萬年的歷史;過幾年之後,他又將地球年齡下修到 2,000 萬到 4,000 萬年間。天文學家跟地球化學家也來湊熱鬧,分別用地球自轉週期變化跟海水鹽度變化等等方法,推算出幾千萬年到一億多年的估值。雖然這些估算值跟我們今日所知的有相當落差,但是相較於先前的推估,已經多了好幾個數量級,也比較能夠解釋化石的存在跟演化論的基礎。<br /> <br /> 地球究竟幾歲的問題,到了二十世紀總算得到了正確解答。居里夫婦發現放射性同位素時,同時也發現有大量來路不明的熱量釋出,也就是我們如今所知的質能互換;這個現象由拉塞福提出的半衰期加以解釋,而元素的半衰期只要夠長,就可以拿來為岩石定年。藉由半衰期定年法,地球上目前所能找到最古老的岩石,大約有 40 億年的歷史;而從地球上的隕石定年,可以得到 45.5 億年,誤差在 0.7 億年間的結果。這大概可以說是地球的身分證上,正式登記的年齡了!<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2.htm
45 李羅權 中央研究院院士/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5-11-27 天氣、太空天氣與地震預報的挑戰 天氣預報可以告訴你每天天空的陰晴,大氣的溫度;颱風形成時,可以預估颱風的路徑,登陸時刻,風力強度以及雨量的大小。主要的預報手段是各種氣象衛星(包括福爾摩沙衛星三號)及地面探空氣球,對雲層、大氣溫度、風速的量測。利用這些數據為初始條件,用超級電腦為天氣做數值模擬。<br /> <br /> 太空天氣的主要研究與預報對象,是太陽活動(包含太陽黑子、對流及磁場的變化),經由行星際空間,造成對地球附近磁層、電離層及大氣層的影響。惡劣的太空天氣會破壞在同步軌道的通訊及氣象衛星,影響地面、海面的無線電通訊品質及造成大停電。<br /> <br /> 準確的短期地震預報,可以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但需要尋找各種地震的前兆現象,並提出合理的解釋及理論模式。可能的地震前兆包括電離層的擾動、紅外熱輻射的增強、氡氣的變化、地磁的擾動,地表的移動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br /> <br /> 此次演講將介紹天氣預報、太空天氣預報與短期地震預報,並指出其面對的挑戰。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5.htm
46 蕭介夫 義守大學校長 2015-11-20 綠色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從早期利用植物組織(根、莖、葉生長點)的培養技術複製植物,到近十幾年的動物複製技術(1996年世界第一大科技突破:複製羊-桃莉)都是其範疇。什麼是生物技術?其定義是:<b>利用生物系統、活的生物體或是與生物相關的衍生物,以製造、改良或是處理產品,以提供特定用途的任何技術</b>。最早的生物技術可推至啤酒發酵,染色體的發現、基因定序與功能解析等則是近代生物技術的開端。生物科技的應用,主要有四個領域:(1)藍色的生物科技(海洋和水產相關),(2)綠色的生物科技(農業、植物相關),(3)紅色的生物科技(醫學相關),(4)白色的生物科技(工業相關)。舉個例子,在醫學上的應用,遺傳疾病是DNA有缺損而造成,所以發展一種基因取代的方法,把好的基因放在病毒做載體,讓其導入動物細胞,取代原來損壞的基因,稱之為基因治療;在農業上的應用,轉基因植物可發展出抗病蟲害、延緩果實後熟、高蛋白穀類食物(例如甜甜米)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6.htm
47 蔡新聲 朝陽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2015-11-12 我的學術生涯與48年研究心得 蔡新聲教授是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的先驅,此講座內容主要分為(1)興大4年及台大9年的學業成長過程;(2)學術研究生涯的前25年;(3)朝陽科大的13年;及(4)48年學術研究生涯的感想。蔡教授的學術研究,主要為植物組織培養科技,過去三十年間已有多達四十餘種的中草藥植物透過組織培養技術大量繁殖,也成功地將十多項技術轉移到產業界,例如台灣金線連、彩金蘭、霍山石斛及丹參等優質種苗繁殖技術,幫助業界開發成為保健產品。演講中除了介紹組織培養研究領域的成果外,蔡教授也介紹利用組織培養科技遠赴世界各地講學及進行科技外交之甘苦經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7.htm
48 李瑜章 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 2015-11-27 我會忘了我自己嗎?–由熱帶雨林箭毒蛙到阿茲海默藥物開發 李教授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他的團隊利用箭毒蛙生物鹼開發抗阿茲海默症藥物,傑出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指標性的歐洲期刊。李教授在演講中將會介紹這項全球關注的疾病,在應用化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他說:阿茲海默症除了與環境和基因有關外,也反應了近代醫療進步下的人口高齡化問題。以臺灣為例,目前約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成為個體家庭與整體社會沈重的負擔。<br /> <br /> 李教授說:自然界提供許多重要天然物,可以讓人類對抗各種疾病;例如太平洋紫杉醇與源自土壤細菌的卡奇黴素,在對抗癌症上的使用。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在生活上的改善之一,就是短期記憶的維持,因此一序列具有乙醯膽鹼酶抑制(AChEI)特性的藥物,被開發於增進短期記憶,這個過程十分有趣,使用了中南美洲箭毒蛙的生物鹼,這是當地印地安原住民在狩獵時使用的東西!李教授將就中南美洲箭毒蛙的分布和種類,以及其皮膚分泌的生物鹼種類做介紹,同時講述如何利用化學合成得到此類稀有生物鹼,以及後續如何開發阿茲海默症的藥物。<br /> <br /> 阿茲海默症,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雨林箭毒蛙,一個神秘美麗的物種。當聞之色變的疾病遇上美麗的物種時會激盪出什麼火花?11月27日晚間的第四場秋季展望演講,由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的李瑜章教授擔綱,李教授以「我會忘了我自己嗎?─由熱帶雨林箭毒蛙到阿茲海默藥物開發」為題,再次向我們證明自然萬物的精密巧思。<br /> <br /> 說到阿茲海默症,歷史上最有名的患者就屬美國雷根總統,在他任期的尾聲,許多令人費解的言行其實都是這種症狀的發生。從病理學上分析,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切片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兩種症狀─「神經斑塊」(ß-類澱粉蛋白累積)與「神經纖維糾結」(tau-蛋白累積)的現象。而這病理上的差異也是區分「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重要依據。<br /> <br /> 阿茲海默症會使患者在語言與情緒控制上出現障礙。最初的兩年可能會忘了行程,慢慢地無法打理生活上穿衣、梳洗等大小事,最後會對事物失去興趣,並且喪失吃飯、走路等基本生理技能。根據研究統計,到2025年時,(全球)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口可能會達三千四百萬人。這樣龐大數量的患者,對家屬與社會都是嚴重的負擔。<br /> <br /> 雖然科學家苦心探索阿茲海默症的治本方法,但近年來改善短期記憶的治標發現,已經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一道曙光。乙醯膽鹼在突觸的循環對記憶的影響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阿茲海默症患者因為ß–類澱粉蛋白的作用,讓乙醯膽鹼遭到水解,降低突觸間的循環,使短期記憶能力下降。於是為了使突觸間的乙醯膽鹼不被水解,科學家找到「乙醯膽鹼酶抑制劑」,藉由降低乙醯膽鹼被水解的可能,來提高阿茲海默症患者短期記憶的能力。<br /> <br /> 有趣的是,李教授提到,目前發現的乙醯膽鹼水解抑制劑,其成分都含有氮,就像咖啡因、尼古丁等,而這些含氮的生物鹼,其實都是從天然物質中萃取發現的藥物。「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藥房」,他舉重要的抗生素為例,其中的四環黴素與萬古黴素都是從天然中獲得;另外,像是紅豆杉醇(一種由紅豆杉葉中萃取的物質)擁有抑制有絲分裂的去聚合酶,它能讓增生的癌細胞死亡,達到抗癌的效果;其他像是剛獲得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肯定的大陸學者屠呦呦,就是由中草藥中提煉出青蒿素當做抗瘧疾藥物。<br /> <br /> 其實「從自然中採藥」的案例真的不勝枚舉。熱帶雨林箭毒蛙是一個奧妙的例子:箭毒蛙的的毒其實是一種生物鹼,牠藉由食用雨林中各種螞蟻與甲蟲,並累積其中的毒素,轉移到自身的皮膚表層上,目的是達到抗菌與驅敵的效果。由於這種集萬毒於一身的做法,使箭毒蛙成為雨林中最毒的生物。但俗話說的好:「藥就是毒,毒就是藥」,科學家利用有機化學的技術,成功合成箭毒蛙生物鹼,再從箭毒蛙生物鹼的百毒中提煉出能對抗阿茲海默症的有效成分,為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之途,點亮一盞新的明燈。<br /> <br /> 「Accidental discoveries are common, one might say that it's almost the rule in chemistry」。最後李教授鼓勵大家在做研究時要好好把握實驗中的「Serendipity(意外收穫)」,因為那些意外的發現常常都是解開萬古之謎的敲門磚。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8.htm
49 曾世平 國家太空中心正工程師 2015-12-06 千呼萬喚始出來–福衛五號的故事 福衛五號是首顆由國人自主研發之遙測衛星,將運行於距地表720公里高度之太陽同步圓形軌道。福衛五號之主要光學遙測酬載,將提供對地解析度黑白2米、彩色4米的光學遙測影像。除延續服務福衛二號使用者族群,滿足國計民生於環境監控及災害評估等需求外,更以建立完整的衛星本體,掌握核心元件設計與製造能量,並建立光學遙測酬載儀器自主發展能力及傳承設計,發展關鍵元件與技術為主要任務目標。福衛五號預計於2016上半年由美國SpaceX 公司之Falcon 9火箭發射載具,運送至任務軌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9.htm
50 石滋宜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2015-10-31 學習革命-深思教育的目的 石滋宜博士現任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董事長。素來胸懷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因此在1998年與已故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共同籌設「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並出任董事長,2006年開始讀《論語》即承諾終生將推動《論語》教育,使每位中國人,正確瞭解和真正地能實踐《論語》,使中華民族成為世界高素質的民族。<br /> <br /> 石滋宜這一生中有三個幸運<br /> 我的成長階段<br /> 我的求學階段<br /> 為什麼會想拿博士學位?<br /> 北美高學歷的失業潮!!!<br /> 放棄高學歷求職<br /> 打破遊戲規則的中國人<br /> 愛員工『愛』就是激勵<br /> 敢挑戰未知世界的中國人<br /> 實踐教育的目的-快速學習的能力<br /> 追根究底找原因<br /> 打破傳統-創新克服困難<br /> 進入北美GE服務<br /> 永不認輸永不放棄<br /> 思惟模式的拓荒者<br /> Mission Impassable<br /> 值得信賴的價值Trustworthy<br /> 突破困境的激情Passion<br /> 在我旳字典裡找不到 『不可能』<br /> 受邀返台服務<br /> 怎麼可能返台工作?<br /> 直到趙部長感性的說出:<br /> 邁向全球化的新挑戰<br /> 如何成就自己?<br /> 生存的第一法則﹕認知「有因必有果」<br /> 生存的第二法則﹕突破困境的激情PASSION<br /> 生存的第三法則﹕學習-從失敗中學習使知識變為更不可缺<br /> 的智慧<br /> 思考和暗記的不同<br /> 生存的第四法則﹕下定決心,有心意聚焦點,不踏二條船。<br /> 生存的第五法則:知優先次序與輕重緩急<br /> 生存的第六法則﹕行動!<br /> 生存的第七法則﹕自省-永不自滿 <br /> <br /> <b>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0.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1 到第 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