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51 邱繼弘 聖洋科技(CacaFly)執行長 2015-08-28 社群網路經營 從1990年代人們開始上網瀏覽網頁,到Google出現後的搜尋,到今日的Facebook、Line等社交媒體,人們逐漸從從資訊網際網路轉移到社交網際網路。在Facebook,目前每天平均有5.26 億位用戶登入,且有15億以上的活躍用戶,故如何透過社群的力量進行品牌行銷,是現在熱門的話題。本場演講中,Cacafly邱繼弘執行長逐一介紹Facebook 行銷的五步驟(B.C.E.I.I.) ,包含Build創建粉絲專頁、Connect連接-利用廣告與粉絲建立聯繫、Engage開展有效互動、Influence延伸品牌影響以及Integrate把社交媒體集帶到您的業務,並搭配許多實例與操作方式,讓你能馬上上手進行社群行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1.htm
52 蔡新聲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2015-12-04 我的學術生涯與48年研究心得 蔡新聲教授是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的先驅,此次講演,內容主要分為(1)興大4年及台大9年的學業成長過程;(2)學術研究生涯的前25年;(3)朝陽科大的13年;(4)48年學術研究生涯的感想。蔡教授的學術研究,主要為植物組織培養科技,過去三十年間已有多達四十餘種的中草藥植物透過組織培養技術大量繁殖,也成功地將十多項技術轉移到產業界,例如台灣金線連、彩金蘭、霍山石斛及丹參等優質種苗繁殖技術,幫助業界開發成為保健產品。演講中除了介紹組織培養研究領域的成果外,蔡教授也介紹利用組織培養科技遠赴世界各地講學及進行科技外交之甘苦經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3.htm
53 劉兆漢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5-12-11 從全球變遷到永續發展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對人類社會帶進了多個層次的變化。人類生活聚落,從鄉村走向城市,生產方式由以手工為主的家庭式操作,轉變為機械化的工廠;生產製造及運輸所需的能源,由化石燃料取代了人力及動物力;農業為主的社會漸漸轉變為工商業社會。帶動這些轉變的原動力主要來自科技,兩百多年來,科技也確實大幅度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科技使得更多人在生活中得到物資上、精神上更舒適的享受。不幸的是,科技對人類社會,不只是正面的貢獻,它也同時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其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人口增加帶來對地球環境的衝擊。並且陸續發現,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已將地球環境改變,而且是長期的,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變遷。1987年由挪威首相Brundtlund召集的聯合國委員會發表「Our Common Future」報告,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人們對人類社會應該如何向前走的問題才大致有了相當清楚的共識。我本人從80年代開始就參與了與全球變遷相關的研究工作,於9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地在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相關的研究。本講將回顧過去全球變遷及永續發展進行的歷程,並試著探討未來人類社會永續發展可行之途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4.htm
54 易光輝 弘光科技大學副校長 2015-12-02 精油迷思Q&A 什麼是精油?植物精油又稱植物揮發油,存在於芳香植物中的液態成分,具有濃厚的芳香氣味,可從芳香植物的不同部位取得。精油通常具有揮發性強、不溶於水、防腐、抗菌等特性,其性質會隨植物體本身的種類、栽種的條件、萃取的方式而有所不同。精油使用方法有吸入、按摩、泡澡等等,另外精油最好不要直接塗抹在皮膚上,因為濃度很高,會造成皮膚的刺痛、不舒服,但有兩個精油可以直接塗抹(但還是會因人而異),當燙傷時,如果你手上有純的薰衣草和茶樹精油,兩者調和後,可直接塗抹在局部燙傷傷口上,你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之外,傷口的復原會非常快速、有效,而這樣的配方跟臨床實驗已有許多案例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5.htm
55 趙吉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5-12-20 太空魔方-科學與工程的結晶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七號,預訂於明年分別發射升空。福衛五號是接續福衛二號遙測取像任務,是我國第一顆完全自主研發的遙測衛星,且難度甚高的光學遙測酬載亦完全由國內團隊自主研製完成。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即將於2016年第一季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其上首度搭載一具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委託國立中央大學研製的科學酬載「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由於探測器的造型像魔術方塊,又暱稱為「太空魔方」。在重量、體積、耗能、研發時程等限制下,激發出獨步全球的多合一電漿量測儀器。可分時量測完整且精準的電離層電漿參數,又具備超高取樣能力。此項科學與工程的結晶,將可肩負我國自主太空天氣與地震前兆的科學研究與防災任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6.htm
56 徐照程 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化妝品應用科科主任 2015-11-18 化妝品科技與生活 化妝品與生活有甚麼關係呢?其實化妝品,我們平常都會碰到,舉凡洗髮精、沐浴乳、肥皂、牙膏、保養品等都是化妝品。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會因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對皮膚造成老化甚或傷害,因此防曬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開發化妝品或是皮膚保養品。人的老化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然老化(隨者年齡增長細胞自然老化,這是不能避免的),一種是光老化,所以防曬是維持年輕肌膚的第一法則。防曬是要防紫外線,一種是UVA,另一種是UVB。UVA波長大於UVB,且UVA穿透力比較深,比較容易穿透人類皮膚的深層,會使皮膚裡膠原蛋白受傷,引起老化。另外,UVB能量比較強,但只會打在皮膚表面,所以可能造成皮膚炎和皮膚癌。科學研究,某些天然色料,不只是有顏色,可能還有抗氧化或是抗菌活性的效果,是可入化妝品之題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7.htm
57 姜泰安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教授 2015-12-09 基因與個人化醫療 基因是儲存遺傳訊息的單位,遺傳訊息決定了每個物種與個體的特徵。基因的功用有:1. 儲存遺傳訊息:基因儲存的遺傳訊息是用來製造和維持生命的;2. 遺傳:遺傳訊息正確地從親代傳向子代;3. 基因訊息表達:引導細胞進行蛋白質製造及各種細胞活動,並決定細胞特徵。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始於90年代初期,規模之龐大足以媲美登陸月球計畫。目前人類基因體計畫已成功地將去氧核醣核酸(DNA)上約三十億個核苷酸單元(約4萬個基因)的排列順序定出。基因研究應用方面很廣,不管是複製動植物或是培育新品種等等,其中個人化醫療的應用,可以根據個體的差異,並藉由基因檢測技術分析個體獨特基因型及表現型,採取最佳的治療及照護方式,對症下藥、對人下藥、對量下藥,可以使治療藥物發揮最大的治療效果與減少治療副作用,相信未來在達成個人化醫療的目的後,將使得人類醫療邁入另一個新境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8.htm
58 曾耀銘 朝陽科技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講座教授 2015-12-09 牛樟芝之應用 牛樟芝的發展近幾年在台灣十分熱絡,牛樟芝子實體長相像似菇類,顏色趨近於紅色。牛樟芝為台灣特有種,含有很多活性成分,而且這些成分有許多醫藥用途,例如:保肝、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發炎等。目前研究也發現可以抑制癌細胞,會誘發ROS這類活性氧化合物,使癌細胞自然凋亡,推論是三萜類讓癌細胞走向凋亡的作用機制,但不一定是唯一途徑。國內有不少學者繼續在研究這主題,也多方證實三萜類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但每一種三萜類抑制的程度不一,在動物實驗模式中,也有類似的效果被證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9.htm
59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2015-10-27 涂林機 ─ 機器思考的分水嶺 製造出會思考的機器的夢想,至少可以回溯到十七世紀的萊布尼茲。他企圖把思考轉化為計­算的觀點,啟發後世布爾等人發展出符號邏輯。實際著手設計與製作會思考的機器,始自十九世紀英國的巴貝奇,但是他極具前瞻性的「分­析引擎」卻因經費不足而未能實現。<br /> <br /> 1936年涂林提出革命性的計算機理論,使得所謂的涂林機成為今日一切通用電腦的原型­。涂林通過建立自己的理論,以及二戰時破解德軍密碼的經驗,逐漸鞏固了機器能表現出智­能行為的信心,終於在1950年提出著名的「模仿遊戲」這種檢驗計算機能否思考的測驗­方法。<br /> <br /> 本次報告將著重介紹涂林機的劃時代意義,以及涂林的「模仿遊戲」到底是怎麼回事?<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會思考的人造物體,一開始只是幻想。希臘神話中畢馬龍(Pygmalion)跟他的象牙雕像,猶太人學者創造出來保護猶太人的魔像(Golem),以至於雪萊(Mary Shelley)筆下的《科學怪人》,西方一直都有人造智慧的想像傳統。無獨有偶,《列子·湯問篇》裡也有巧匠做出幾可亂真,還膽敢挑逗王上侍妾的故事,可見人造智慧的想法中外皆然。<br /> <br /> 從幻想到思考實際的做法,是從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跟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開始,他們主張推理應該要是一種可以經過數學計算的過程。到了十九世紀,有一位英國數學家巴貝吉(Charles Babbage)想要做出可以進行運算的實體機器,雖然沒有做出實機,其概念倒是相當接近於後來的涂林機,但是並沒有通用計算機的概念,也就是能模擬任何離散狀態機器的特性。<br /> <br /> 涂林仔細分析了人們是如何做計算,在科學史上劃時代的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性問題上之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中,提出一種後世稱為「涂林機」(Turing machine) 的抽象計算機,並以此證明了通用計算機的存在。這台理論上運算能力無限,但運作過程十分冗長的計算機,是人類史上第一台程式儲存電腦,現代電腦基本上都是涂林機的一種展現。<br /> <br /> 至於機器會不會思考這個問題,則要回歸到去年讓涂林聲名大噪的電影《模仿遊戲》來探討。他當年想要探究是否能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但是他覺得「機器能否思考」這樣的問題太過籠統,就寫了一篇論文〈計算機械與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認為應該要換一個問題:「有沒有任何可想像的通用計算機,可以在一個模仿真人的遊戲中表現良好?」這就是著名的「涂林測試」 (Turing test) :如果一台躲在幕後的機器能夠與人類對話,而不被發現它其實是台機器,那就算它具有智能。有些人認為涂林在這篇劃時代的論文中,嘗試給「智能」或「思考」下個定義,不過根據他的密友所言,涂林其實並沒有這個企圖,這篇論文只是在他試著提出一種判定智能或思考的標準時,隨手寫下的一篇跟大家「討論討論」的文章。無論如何,這個簡單的測試日後成為人工智慧,甚至心靈哲學上的一個大哉問,這樣的發展應該也是涂林本人始料未及的。<br /> <br /> 由涂林開啟的智能機器想像,後來在美國分別發展出努力使電腦能夠思考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以及強調使人機介面盡量人性化的「人類電腦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兩個路線。不過撇開涂林用來斷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言詞表現,電腦在掌握人類的「常識」方面,儘管經過這些年的諸多努力,卻幾乎沒有任何有深度的進展。涂林為電腦的發展方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不過若是因為他為了製造話題所設想的「模擬遊戲」,真的想要建造出一台能夠通過涂林測試的電腦(其實就是寫程式的意思),這樣的研究方向也許是被誤導了,智能電腦應該是要幫助人類,而不是取代人類做出道德判斷。<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ata-redirect-href-updated="true" dir="ltr" href="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q=http%3A%2F%2Fcase.ntu.edu.tw%2Fscisalon%2F&redir_token=wFxw4W5ACfMTQeJbI0547nKPQwN8MTQ1MTAxMjU5OUAxNDUwOTI2MTk5"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0.htm
60 王道還 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015-10-27 人什麼時候成為萬物之靈的? 腦子明顯增大,是人類演化史最近300萬年最顯著的特色。320萬年前,生活在東非依索匹亞的「露西」(阿法南猿人),腦容量與今日的黑猩猩一樣大。北京人的腦容量超過黑猩猩的兩倍。50萬年前,人屬物種的腦容量已進入現代人範圍。但是腦子與行為的關係一直不明。<br /> <br /> 以我們智人(<i>Homo sapiens</i>)來說,直接祖先至少15萬年前即在東非出現,但是專家在考古遺址觀察到的行為模式,直到4 ~ 3萬年前才發生明顯的變化,視為「人類自然史的大躍進」。在《第三種黑猩猩》中,戴蒙(Jared Diamond)甚至認為:直到4萬年前,人不過是一種大型哺乳類罷了。言下之意,人到4萬年前成為萬物之靈。<br /> <br /> 如果籠統地將人說成萬物之靈,是否掩蓋了一個重要問題:人類社群之間的不平等。這一面相,最尖銳也最誤導的表達方式即是「文明 vs. 野蠻」。萬物之靈的人類內部居然有那麼巨大的不平等,是怎麼回事?<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人是在什麼時候成為萬物之靈的?這個問題要從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說起,這位科學成就可與達爾文並駕齊驅,其通信還促使達爾文撰寫《物種源始》的英國自然學者,在 1869 年卻產生一個跟達爾文針鋒相對的歧見:他雖然相信天擇論,但他認為人腦這個東西太過美妙,不可能是天擇的產物,背後一定有更高層次的智慧加以指引。<br /> <br /> 華萊士當然不是無的放矢,他有在南美與東南亞雨林跟原住民共同生活超過十年,十分紮實的人類學背景,來佐證他的論點。他說這些原住民的腦袋只需要比猩猩高明一點,就足以生存下去;然而他們腦袋的功能,與文明族群的平均值卻差不到哪裡去。人類是唯一分佈到地球上各個角落的物種,卻只有少數社會創造了文明。文明在英文裡用的是 civilization 這個單字,中國的古人講得比較深入:「經緯天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然而只有非常少數的社會創造了文明的事實,卻造成了人類之間根本性的不平等。<br /> <br /> 一個人類社會是否會創造出文明,關鍵在於它是否有使用文字。絕大多數的人類社會並不使用文字,直到 20 世紀之前,讀寫一直都不是人類必備的技能。人類會說話是一種天性,不用刻意去學習,只要把人類小孩放在一個人們在說話的環境,他自然就學會說話。學習文字完全是另一回事,閱讀文字是一種極為困難的認知技巧,必須要經過艱苦卓絕的學習才能練就,這就是為什麼文字在人類歷史中不但出現甚晚,而且只有少數社會得以發展出來的原因。<br /> <br /> 文字對於人類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奧地利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說得最好。他認為,人們若要能夠客觀批判自己的想法,必須先將自己的想法客體化,而文字就是將想法客體化的最佳工具。有了文字之後,人類才能進行具有一貫性、系統性、以及維持性的複雜思考,而最後一個特性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確保人類的文明有進無退,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br /> <br /> 愛因斯坦曾說,宇宙最大的奧祕,就是人類居然可以瞭解宇宙的奧祕。這是西方對於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典型看法,而中國人的看法則顯得平淡許多,從唐代張彥遠對於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故事的評論,便可窺見其精要:「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文字是人類開啟宇宙奧祕的鑰匙,也是人類能夠成為萬物之靈的關鍵。<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1.htm
61 姚珩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5-11-24 從虎克看牛頓運動定律的發生 牛頓在38歲前一直認為:「月亮會穩定的繞著地球轉動,是因它朝向地球的重力,與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相互抵消,造成不受干擾而作等速率圓周運動。」直到1679年虎克來信,告知行星運動是由沿著切線的直線運動,和一種朝向中心的吸引運動所合成,而無離心力的存在,此提示讓牛頓找到了物理學的研究鎖鑰。虎克如何可提出當時沒有一個科學家能擁有的想法,以及牛頓如何因此而能展翅而飛,開啟了古典物理學的新視野?是一段令人動容的歷史。<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牛頓透過 F = ma 這條著名的第二運動定律,在物質和運動的基礎上,加上「力」這個新的範疇,並且可以用數學清晰地描述力產生的動量。但是他可不是全憑一己之力想出來的,虎克跟他討論向心力的書信往來,著實幫他突破了盲點。<br /> <br /> 要瞭解虎克的思想貢獻,就要先說明在他那個時代的思想背景。當時科學界是以笛卡兒的機械論、惠更斯的離心力,以及克卜勒的磁性哲學,三大論述為主流。笛卡兒用質點跟運動,來建構日後所謂的古典物理學系統;惠更斯用以太的概念來解釋重力現象;克卜勒則認為星體軌道運動是因為磁性吸引所造成。<br /> <br /> 虎克在 1666 年發表一篇論文,提出圓周運動是由切線運動跟向心運動,兩種趨勢複合而成的概念。他在 1670 年一場演講中,進一步提出關於運動規則的三條假設:<br /> <br />   1. 任何天體都具有向心運動的吸引趨勢。<br />   2. 任何物體會沿著直線前進,直到受到外來強勢改變,才會變為曲線。<br />   3. 這種吸引強勢有多強,取決於被作用物體距離其中心的距離。<br /> <br /> 虎克的這番見解,不但跳脫了笛卡兒的機械論權威,也不認為離心力是惠更斯說的那樣,而是比較接近克卜勒的向心吸引論。當時的牛頓還沒有向心力的概念,他的天體運動理論只有離心趨勢,認為圓周運動是由離開與朝向中心,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趨勢,形成的平衡狀態。虎克跟牛頓在 1679 到 1680 年間,透過書信往返,就離心與向心運動的概念加以討論;虎克認為圓周運動是一種不平衡狀態,並且以「中心的吸引強度(central atraction power)」一詞,具體指出這個吸引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br /> <br /> 牛頓受到虎克的影響,在 1684 年《論運動》一文中,首度以「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一詞,正式提出「外力」的概念。他認為運動量的變化與外力成比例,且運動的變化是沿著外力的直線方向產生。這個概念化約為著名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將伽利略、克卜勒、笛卡兒、惠更斯、甚至於虎克等人,對於力以及運動量變化各侷一隅的見解,以完整的論述加以統合解釋。<br /> <br /> 雖然古典力學的系統,在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之下集其大成,但若是沒有虎克向牛頓提到他對圓周運動的看法,牛頓很可能會一直無法解決行星做橢圓運動的難題,也就不會造就動力學跟萬有引力的偉業。我們用牛頓自己的話來總結他的成就:「自然哲學的整個任務,就是從運動現象去探討自然界中的力,然後再從這些力去揭示其他的現象。」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虎克想必也是其中的一位吧!<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2.htm
62 張海潮 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退休) 2015-11-24 《原理》的故事 《原理》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簡稱,是牛頓在 1687 年出版的重量級著作。《原理》倣效《幾何原理》的架構,提出了八大定義、三大定律、以及 11 個處理微積分問題的引理。但是在這些精煉的命題背後,帶有不少當代科學家的精彩互動,以及恩怨情仇。<br /> <br /> 數學教授牛頓畢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以「幾何」和「微積分」分析克卜勒行星律,也因此開創近代物理中,與幾何和微積分結合的物理學。本次講座將介绍牛頓努力的經過及關鍵的數學。<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牛頓在《原理》一書中,處理了克卜勒的三大行星律—面積律、橢圓律、週期律。牛頓以多項命題概括了這三大行星律,首先在命題 1 跟命題 2 ,說明面積律等價於向心力,也就是所謂的角動量守恆;接著在命題 11 跟 17 ,提出平方反比規律,推得橢圓的行星軌道;週期律則是在命題 4 裡,算出克卜勒的行星若是進行等速圓周運動,則圓周運動的週期律等價於距離平方反比力。<br /> <br /> 我們可以注意到在牛頓表示週期律的數學式中,就帶有萬有引力常數。張教授用一首自創的打油詩,把克卜勒的三大行星律跟牛頓的萬有引力,做了絕妙的結合:<br /> <br />   面積即向心<br />   週期表萬有<br />   橢圓和焦點<br />   反比是平方<br /> <br /> 換句話說,虎克等人雖然隱約有猜到橢圓律裡平方反比的關係,卻無法真正洞悉橢圓律的奧祕;牛頓的貢獻在於他用嚴謹的數學,從橢圓律推得平方反比的關係。牛頓得以參透宇宙運行的規則,並不是完全靠他的一己之才,姚珩教授在前一場科學史沙龍的講座中,便已指出牛頓在跟虎克一系列的書信往來中,得到建構力學系統的靈感。但是跟虎克非常不對盤的牛頓,可一點也不打算領這個情;虎克透過跟牛頓關係良好的哈雷,要求牛頓在《原理》要提到他的貢獻,就遭到牛頓峻拒。<br /> <br /> 牛頓甚至在給哈雷的書信中,相當不客氣地回覆道:「⋯⋯數學家們(當然是指牛頓自己)總是在發現,總是在創造,總是在證明⋯⋯而另外那位老兄(這就是暗指虎克啦)什麼也證明不了。我好像應當要承認,我的一切都是從他那兒得來的,我只是做點計算跟證明,幫這位偉大人物的發明做牛做馬而已。」<br /> <br /> 牛頓在虎克逝世後接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一職,曾經下令取下虎克的肖像(這大概是我們今日幾乎不識虎克廬山真面目的原因),並且差點把他所有的手稿跟儀器付之一炬。牛頓的小心眼也不是只針對虎克,他跟萊布尼茲爭奪發明微積分的歷史定位,出手同樣毫不容情。這些隱藏在學術經典著作背後的恩怨情仇,讓我們在看似理性平和的方程式裡,彷彿能嗅到幾許人味。<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class="yt-uix-redirect-link" dir="ltr"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title="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3.htm
63 陳耀昌 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附設醫院血液及腫瘤科醫師 2015-12-04 生技魅影–幹細胞的美麗與哀愁 陳教授是臺灣著名的血液疾病專家,擔任臺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超過三十載,治療疑難雜症逾數千人。他不僅是幹細胞研究的開拓者,奠立國內外骨髓庫基礎的骨髓移植先驅,也是暢銷醫師作家,開風氣之先的臺灣史小說家,最近更出版了《島嶼DNA》一書。陳教授在演講中將會介紹臺灣在幹細胞研究的重要里程及進展。他說:1998年胚胎幹細胞株的成功,開展了「再生醫學」的年代。十多年來,民間不斷被餵以幹細胞似乎不時有突破的資訊。有了再生醫學,人類開始大做長壽回春的美夢。而「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iPS幹細胞」,其功能真的可以讓殘疾站立,讓容顏回春而無所不包?「臍帶血幹細胞」、「牙髓幹細胞」…,身為父母的你要不要因公司的宣傳而掏出錢包?這是「美麗人生」的到來?還是「美麗新世界」的真實版?生技的發展,帶給人類的幸福是無缺憾的?幹細胞研究,除了美麗,可能有哪些哀愁?<br /> <br /> 幹細胞宛如魅影般伴隨著醫學,帶領這個社會朝未來和未知發展,但是已經在目前的生技研究和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掀起波瀾。12月4日晚間的第五場秋季展望演講,由臺灣大學醫學院的陳耀昌名譽教授擔綱。陳教授的演講主題是「生技魅影─幹細胞的美麗與哀愁」,他從教育對個人的影響出發,侃侃而談自身豐富的閱歷與研究生涯,並分享各階段不同型態的創作與榮耀,讓我們不僅見證了幹細胞研究的歷史,也深刻瞭解幹細胞探究過程中,值得社會關注且應該深入省思的地方。<br /> <br /> 陳教授說,初中第一課的教育對他影響很深,讓他從那個年齡開始,就立志要「做大事」。陳教授是幹細胞醫學的權威,在學術生涯中做過很多大事,具體而言,他不僅是臺灣骨髓移殖的第一位,也樹立了影響深遠的臺灣法醫研究體系,他跨足文學、政治等界,並在每個領域表現得有聲有色。因為去年退休,在他創作的新書《島嶼DNA》中他也打趣的談論自己的過去,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播種者、熱情的開創者、關愛臺灣的文創作家,與誤入歧途的政治人物。<br /> <br /> 陳教授早期主要做的是骨髓移植,當中骨髓造血幹細胞本屬於幹細胞範疇,不過他也說到現在的幹細胞,大多是指再生醫學的幹細胞。這幾年來隨著研究的與時俱進,主要的幹細胞種類有三種:胚胎幹細胞(ESC)、間質幹細胞(MSC),與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iPS)。幹細胞最早在醫學上的應用是1990年的骨髓移植,2002年陳教授到國家衛生研究院開創了幹細胞研究中心,並在2005年發表胎盤間質幹細胞的純化及培養,先後獲得專利。而談到再生醫學的發展,他說要從1997年胚胎幹細胞(ESC)發現的故事說起,由此人們開始探討ESC用於器官及組織的再生,對人類未來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br /> <br /> 一開始幹細胞的應用方向主要是「延長壽命」,像是心肌梗塞、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治療的開發,不過近幾年來幹細胞應用也慢慢地轉變成「改善生活品質」這個方向。類似的應用有運動傷害、關節炎、醫學美容,與視網膜再造等。雖然應用的領域五花八門,但臨床治療模式的建立,卻萬變不離其一:首先是實驗室研究(Bench work),接著演繹研究(Translational studies),而演繹研究中必須經過小動物、大動物,還有靈長類等研究過程。接著才可以進行人體試驗(Pilot human studies)與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s)。縱使幹細胞的發現為人類美好的未來帶來一線曙光,但這樣漫長的臨床開發,也是研究者必須面對的一大現實。<br /> <br /> 幹細胞研究有其局限,但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John Gurdon與山中伸彌,仍舊讓我們看到幹細胞治療時代的來臨,陳教授特別指出這兩位的發現,主要是能讓成熟體細胞可以逆行回春,轉回幹細胞,再進行分化轉變為其他器官。這個發展避過了以前使用胚胎幹細胞的道德爭議,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但是這個方向也有其矛盾之處,因為<b>幹細胞和癌細胞只是一線之隔</b>,在引導體細胞轉回幹細胞的過程中,需要植入<b>四個致癌基因</b>,未來使用iPS幹細胞進行治療,是否會有致癌的風險?這都還是亟待研究的課題。談到研究,他分享了山中伸彌研究的故事,尤其是山中提出的「三不政策」:科學是不可測的、老師的理論是不可信的、研究幹細胞不要從人開始而是要從動物著手。希望藉由大師的經驗,提供未來年輕人做研究的啟示。<br /> <br /> 隨著幹細胞研究的蓬勃發展,背後伴隨而來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覷,ELSI-倫理(Ethical)、法律(Legal)、社會面(Social)的衝擊(Impact),是目前幹細胞研究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陳教授根據這三個面向舉出了幾個例子啟發我們思考,像在倫理方面,胚胎幹細胞因為東西倫理觀與宗教觀的不同,就會有是否「殺一人來救一人」的道德兩難;而法律方面,法律的影響對實驗室的研究有很大的約束力,因為相互影響的關係,實施法律力道的大小也是個考驗。而在社會層面上,再生醫學對社會的衝擊(例如:高齡化社會)也是要考量的議題。<br /> <br /> 對於很多人看好的幹細胞治療,陳教授也提到了幾點迷思。在細胞世界,慢性白血病是因為細胞死的慢而變成癌症,到底人類的老而不死對社會的利弊?還有細胞治療市場受惠的究竟為誰?以及細胞治療的倫理層面,其中包含政府法規、業者自主管理,甚至是幹細胞旅遊的議題。有了幹細胞治療確實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有效管理也是重點,幹細胞臨床運用需要智慧。不過能做盡量還是要做,陳教授在最後提出了建立以國家的力量,建立間質幹細胞庫的想法,希望能無論貧富,都能達到治療的公平正義,這也是他退休後3C(cell、cinema、country)心願之一。期待未來臺灣能將生技魅影轉化為成就美麗新世界的力量!<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4.htm
64 陳樹群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兼農業資源學院院長 2015-10-30 從「看見台灣」到「守護台灣」 齊柏林於2013年帶領我們由空中「看見台灣」,電影院裡撼動所有台灣人的心,我們感動台灣的美麗,但也同時心傷於台灣的憂愁。愛台灣除了要欣賞台灣的美更要看見台灣的問題。僅數百萬年的年輕地質環境,外加颱風、地震的垂愛,還有居民對土地的使用壓力,造成山崩、地滑、土石流不斷輪流在這個島嶼上演,同時也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然而這些坡地災害究竟是如何形成?我們又如何由地形演化的特徵來觀察這些災害的重現性,以避開這些危險區域。更重要的是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理這些自然災害?亦或是與災害保持安全距離?了解地質災害,提出解決方法,您也可以是大地的醫生。期待我們對土地付出更友善的態度,台灣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5.htm
65 江安世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2015-12-11 大腦駭客-新科技將控制大腦改變人類行為 江院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不僅是全世界第一位建構果蠅全腦神經網絡圖譜的科學家,更是國際知名的腦科學學者,多年來致力於果蠅腦神經網路解碼。他以果蠅為模式動物,逐步找出腦神經有關嗅覺、聽覺等神經網絡,從中找尋有關記憶儲存與資訊流動的腦細胞與神經傳導方式。江院長在演講中將會介紹腦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與臺灣要跟上大國一起崛起的關鍵。他說:當今科學研究已邁入一個嶄新的歧異點(Singularity),在此點之後人類的生活將全然不同。腦科學家發明了各種精緻的手段,就模式生物可以隨心所欲的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操控任何基因的表達及特定神經元的活動,進而操控生物個體的先天的發育與後天的複雜行為。<br /> <br /> 他說:繼人類基因圖譜定序完成,歐洲及美洲陸續宣告建構腦神經網路圖譜,亞洲也即將宣告其獨特的腦計畫,破解大腦儼然成為新世紀的洲際跨國合作科技競賽。近年來腦科學新技術的突破,將讓我們可以取得全腦神經元之間的所有連結圖譜,觀察及操控在特定行為時大量腦神經元的活性,進而理解全腦的功能。其核心關鍵則是腦神經網路體(Connectome):一個三維的腦神經網路圖譜,詳盡地描述生物體的腦神經網路如何連結與執行功能。腦神經網路體就像是谷歌地圖(Google Map):若賦予每一神經元一個地址,就能從地圖中找出各地址間可能的連接途徑,分析預測神經資訊的傳遞途徑,理解資訊計算、儲存,與提取及如何改變決策的機制。江院士將闡明建構人腦神經網路圖譜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與應對策略,同時也會以果蠅的研究範例,說明科學家如何利用模式生物腦圖譜提出解釋並加以驗證,進而瞭解基因及神經網路如何控制各種複雜行為的基本機制。最後江院士會討論神經網路體的可能應用,包括: (i) 理解個體的自主決策機制;(ii) 發展人工智慧機器;(iii) 最佳化建構人腦神經網路體的策略;(iv) 發展治療人腦疾病的新策略;以及,(iv) 延長人的壽命與提升生活品質。<br /> <br /> 人類大腦中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宛如宇宙繁星般奧妙複雜,12月11日晚間的第七場秋季展望演講,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江安世院長擔綱,江院長以「大腦駭客─新科技將控制大腦改變人類行為」為題,帶領聽眾認識大腦夜空中的熠熠星光。<br /> <br /> 腦科學領域對現代科學家來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誰掌握了大腦科技,誰就是未來的新興國家」。但在解構複雜的人腦前,我們可以複製過去研究基因的成功模式,先研究模式動物來理解腦袋運作的基本概念。江院長是研究果蠅腦科學的先驅,因為他深信:「如果要研究複雜的東西,就必須從簡單的做起」,並希冀將果蠅腦科學的知識,最終運用回人腦上。雖然果蠅的神經細胞比人類少許多,可是要解開十三萬五千個神經元間的運作模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運用一種水溶性的酵素,使果蠅的腦呈現透明狀,以便觀察各細胞間訊息的傳遞,並且利用3D雷射高解析度重組與反向工程的推斷,建立出3D的神經細胞圖。<br /> <br /> 這個目前儲存在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的果蠅全腦神經細胞圖,是腦科學研究的一大里程碑,因為從圖中我們可以知曉一個訊號傳遞過程中經過了哪些神經細胞。果蠅的腦神經網絡傳遞非常有效率,最多只要經過四至五個連結就可以將任何資訊傳到任何一個角落。就像每個村莊中都有一個認識大家的村長一樣,腦神經細胞中也有訊息頻繁傳送的 rich club(類似村長),他可以將同一個 club 中 member(類似村民)的訊息快速地傳遞到指定的地點。<br /> <br /> 神經細胞主要利用化學分子進行交談,科學家發現果蠅腦中有 Optogenetic(光控制蛋白)與 Thermogenetic(溫度控制蛋白)等感應受器,可以感應光與熱,並改變細胞內的離子濃度,發出不同的行為訊號。江院長提到,他在果蠅腦中發現了特別的二氧化碳感應受器,而它可以用來感應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這項發現未來或許可以應用在蚊子上,因為蚊子也是靠二氧化碳的濃度判定食物的位置,因此如果能使蚊子的二氧化碳感應受器失去功能,就能進一步防治瘧疾。<br /> <br /> 當江院長建構出果蠅的嗅覺圖譜與聽覺網路後,他開始好奇果蠅的記憶到底被儲藏在哪裡?經過前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形成長期記憶靠的是形成蛋白質結構。於是他的研究團隊利用海葵中的螢光蛋白標記果蠅腦中新生成的記憶蛋白。當紫外線照射到記憶蛋白時,螢光便會由綠色轉為紅色,藉由這顏色的變化,也讓他們成為第一個找到單一神經細胞合成蛋白質時位置的團隊,對記憶的研究有舉足輕重的影響。<br /> <br /> 藉著江院長在果蠅腦的研究,大腦黑盒子中的秘密也被逐一破解。他說,所有人類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是由基因在操控,因為基因生成蛋白,而蛋白影響神經,最終神經操控行為。假如人類有60%的基因是演化上的保留基因,也就是說與果蠅相似,那麼未來或許就可以藉果蠅的研究結果來治療人類的大腦疾病。雖然目前對大腦的研究還屬開疆闢土時期,但江院長最後也引用比爾蓋茲的話:「我們常低估以為要十年才會成功的東西」來指出關鍵,相信只要專心研究,大腦科學將會大大改變人類未來的視野!<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6.htm
66 沈川洲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 2015-12-25 全球暖化下的急凍冰期–一萬兩千年前真實版的「明天過後」 秋季系列的第八場演講由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沈川洲特聘教授擔綱,講題是:全球暖化下的急凍冰期–一萬兩千年前真實版的「明天過後」。<br /> <br /> 沈教授在國立清華大學化學所取得博士後,不僅曾赴美國華盛頓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也在明尼蘇達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進行研究。他回國之後領導的研究團隊,不只執行多面向的學術計畫,更經常與國外學者合作在世界各地考察,其學術成果相當豐沛,屢屢在新聞中看見他登上知名國際期刊,且獲得重要突破的消息!<br /> <br /> 沈教授在演講中將會介紹在地質領域的科研成就和進展。他說:全球持續暖化,各地氣溫不斷創新高;科學家警告,高緯度的冰雪持續融解,可能會導致北半球急速降溫,誘發天寒地凍的冰期到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災難電影〈明天過後〉即在描述全球暖化下,北半球在短短幾天內,完全被冰雪覆蓋。該電影腳本是依據真實事件改寫而成,此事件是指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大地升溫回暖,冰雪融解成淡水;約在一萬兩千年前,北美陸地的淡水突然大量注入北大西洋,減弱海洋環流,阻斷從低緯向高緯地區傳輸熱量的暖流,瞬間歐洲變得異常寒冷,甚至造成生物大滅絕。但電影情節是真的嗎?事實又是如何呢?沈教授將駕駛地質時光機,帶領我們重返過去,還原真相並窺探未來!<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7.htm
67 陳建德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2015-12-18 超亮X光神燈–台灣光子源之興建與應用 「台灣光子源」在建造團隊不屈不撓的努力下,於2015年元旦前夕綻放出第一道光芒,成為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跨領域共用實驗設施,可以提供亮度超過傳統X光管兆倍以上的光源,堪稱「能透視物質世界微觀奧祕的超亮X光神燈」。這座周長518公尺、電子能量30億電子伏特的大型加速器光源,歷經十年克服艱鉅挑戰而誕生,是完全由國人自行設計、主導興建、研發組裝、系統整合、試車成功的世界頂尖X光設施,將可為台灣在生物醫學、奈米科技以及其他眾多基礎與應用科學領域開創嶄新的研究契機,進行最前沿的實驗,做出影響深遠的重大科學發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8.htm
68 陳坤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 2015-12-16 藥物交互作用 藥物與有機體的相互作用,分為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與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講座中介紹多種中草藥及其功效,例如番紅花是一種常見香料,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之功效,為傳統的滋補上品。目前我們對藥物的理解比以前更清楚,我們可以從植物的檢驗,得知其具有之成分。<br /> <br /> 藥物交互作用在中藥裡面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中醫在治療貧血時,是用補氣的藥,講究要補血一定要先補氣,當歸補血湯裡面有含有大量的補氣藥物,或是添加一些行氣的藥材,反而當歸的成分比較少,所以可以知道中藥完全是藥物交互作用,很多成分同時吃下去,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時只是差異在為達藥效或方便性,而做成不同劑型,例如:粉狀、丸狀、湯狀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9.htm
69 林志城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 2015-12-16 健康飲食 本講演主要有三個主題,分別是飲食生活的風險管理、食品衛生與安全、健康飲食與調理。塑化劑具有干擾內分泌系統及環境荷爾蒙效應,可能有致癌性。在瘦肉精事件,人類長期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可能造成睪丸變小等生殖系統問題。還有頂新黑心油事件、毒茶事件等等食安問題。你的飲食生活健康嗎?健康是你的權利,保健是你的責任,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有很多的飲食選擇機會,因此需有完整的健康飲食觀念,才能做出健康的選擇來保護自己。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0.htm
70 吳永昌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2015-12-21 近代天然藥物發展 認識中草藥與本土天然藥物開發。本講演主要內容分為:中草藥簡介、單方中藥的研究-台灣栽培種特用植物丹參、本土菇蕈的研究-牛樟芝等三大主題。中藥含植物藥(中草藥佔90%以上)、動物藥、礦物藥三大類,主要用於藥膳、方劑。在神農本草經中,中草藥分為上藥(主養命以應天,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中藥(主養性以應人,遏病補贏者)、下藥(主治病以應地,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丹參多被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婦女月經失調、失眠、發炎病症、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在人體臨床試驗之研究有心絞痛、高血脂症、急性缺血性中風,未來丹參的保健食品開發將會有很大展望性。牛樟芝為台灣特有的食藥用真菌,也稱樟芝、樟菇、牛樟菇、紅樟菇等,研究發現牛樟芝子實體水萃取物可有效應用於癌症免疫治療,能趨化輔助性T細胞反應,而成為癌症免疫治療佐藥。牛樟芝子實體酒精萃取物為另一具發展潛力的癌症化學療法佐藥,合併投與100 nM的曲古黴素A(TSA)和100 mg/ml的酒萃物時,會協同性地抑制癌細胞生長而促進細胞凋亡。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1.htm
71 蔣育錚 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 2015-12-23 食品基因檢測 不久前發生火鍋名店的牛肉丸摻雜豬肉事件,經實驗室抽取DNA,驗出豬肉比例為百分之59.6。這是食品檢測上,利用基因去做判定的檢測方法。檢驗流程首先以定性方式,確認牛肉丸有豬肉成分,再以定量方式,確定摻雜的豬肉成分之比例。本講座簡單介紹PCR技術,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DNA放大以利檢測。利用這項技術,我們可以看到是不是有特定的物種在食品裡面,並且找到特定的基因序列,鑑定一個特定的物種,此技術可進一步搭配生物資訊之模擬分析,作成生物晶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2.htm
72 王偉勛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骨科資深主治醫師 2015-12-23 骨質疏鬆治療新趨勢 成人體內有206塊骨骼,每塊骨頭都是由鈣(99%)和磷酸鹽組成,所以鈣在我們骨頭裡佔了很重要的成分。什麼是骨質疏鬆?從字面上定義,我們骨頭裡面有許多孔洞,年紀輕時孔洞的樑柱是很粗壯,而老年化後骨骼的小樑逐漸變細,所以「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的脆弱,結果會使骨折發生的危險性增加。現今骨質疏鬆症分為停經後骨質疏鬆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等三種類型。<br /> <br /> 治療骨質疏鬆原則上分為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兩類。非藥物治療:從食物中攝取鈣質,並且攝取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藥物的治療:抗骨質流失藥物(EX:雌激素、鈣穩SERMs)及促進骨質生成藥物(EX:骨穩、補骨挺疏)。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3.htm
73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5-12-12 你的生活被網路社群綁架了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4.htm
74 楊朝棟 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2015-09-25 校園雲端計算與服務 雲端技術日趨成熟,從資訊端進入了校園端、生活端,如何發展全校教職員及學生得心應手的雲端服務呢?東海大學電算中心主任楊朝棟教授分享該校近年來在校園中建置雲的經驗,並逐一導入校園環境中,更讓師生們有感於雲端技術的優質服務。東海大學利用雲端技術,讓師生們不受限於時空因素,透過各式裝置,共享網路、教學資源、儲存空間、應用程式及校園服務;以東海博雅雲系統為例,包含了虛擬主機雲(VMCS)、虛擬軟體雲(VACS)、虛擬桌面雲(VDCS)、電子郵件(tMail)、教學平台(Moodle)、社群平台(tShare)、雲端硬碟(tDrive)、東海大學APP…等15個系統服務,更透過Google分析器,調整雲端服務需求,瀏覽人次在104年更高達了26萬人次;不僅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學習、行政上的效能,東海大學更首創綠化節能先例,透過雲端綠能管理系統,有效降低整體用電量。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5.htm
75 林思吾 阿物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創辦人 2015-10-30 SEO & SEM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最佳化)是個歷史悠久的網路行銷工具,從搜尋引擎誕生之時,一直到今天,都還是企業建立品牌、了解消費者需求的重要工具。且隨著網路世界蓬勃的發展,各種廣告媒介不斷推陳出新,企業投注在廣告上的預算也不斷提升,如行動廣告、社群口碑廣告、關鍵字廣告、影音廣告以及網站廣告等,但根據調查顯示,搜尋引擎行銷遠比其他種類廣告有效帶來顧客以及獲利。此外,SEO並不只是追求提升網站在搜尋結果頁面的排名,更是檢驗網站體質好壞、企業整體流程的重要工具,影響SEO效果的面向包含:搜尋引擎友好、關鍵字挑選、數據監控、頁面優化、競爭對手分析、連結建立。阿物國際創辦人林思吾除了分享SEO的重要性與注意事項,更提到SEO的未來趨勢:Mobile Friendly、Quality Content、The Smartest Software,是對於網站經營有興趣的人絕對不要錯過的一場演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6.htm
76 程靚 匯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服務經理 2015-09-25 商務上雲,利用各式雲端工具,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效益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網路使用者的激增,消費者逐漸在調整消費方式與型態,從過去完全的實體店面消費行為,到今日不容小覷的電子商務(e-commerce)。電子商務如何從0到1,匯智資訊程靚服務經理分享了其中九大要點:(1) 網站:APP設計開發;(2) 網址:電子商務的專屬門牌;(3) 主機:虛擬主機、雲端主機、專屬主機、主機代管、廣告主機等,依網站類型分類、比較、分配適合之主機;(4) 流量;(5) 郵件:提升企業專業形象;(6) 資安:網路金流、SSL數位憑證、主機資料異地備援;(7) 行銷:EDM的無限商機;(8) 規劃、維運與諮詢顧問;(9) 雲端資源:雲端字型、雲端辦公室、廣告服務等。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讓24小時都在營業的電子商務更加蓬勃發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7.htm
77 周立德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主任 2015-09-30 國網中心之大資料平台與創新應用 『Big Data』是21世紀資源再利用、垃圾堆中淘黃金的最佳代名詞,看似距離我們遙遠,事實上已悄悄的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作息當中,舉凡食、衣、住、行(車聯網)、育、樂、運動、農業、工業、環境、社群...等,只要完整收集所有數據資料,將它送到大資料(Big Data)平台,就可以進一步進行分析→再利用→找尋新價值。透過周立德副主任的介紹,大資料四大基礎設施分別為計算、儲存、網路、資安等,而國網中心在104年成立的大資料分析平台Braavos,為,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公開大資料運算平台,提供政府、學術、企業等研究使用,服務包含高速計算、學研網路、資料儲存與備份、大資料分析集群、軟體及資料庫、3D列印及3D掃描等。周立德副主任分享了近年來大資料創新應用,尤其在環境監測、生物醫學、災害防治、資訊安全、社群輿論分析以及經濟應用上等,都有相當傲人的成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8.htm
78 葉宗洸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2015-12-03 能源科技發展的現況與困境 能源是什麼?自從人類在40萬年前開始會使用火之後,我們便再也脫離不了它了。「火」正是能源的表現形式之一,其來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及生質能。面對能源逐漸耗竭的威脅,「新能源」是當務之急。工業革命後,快速的文明與科技發展導致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甚至引發了石油危機及因石油而起戰爭,現代化的代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開始出現變化,我們的永續生存可能因此受到影響。面對能源科技發展的困境,我們該如何做?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9.htm
79 戴明鳳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2015-10-24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IY 太陽能是目前人類使用最環保的綠色能源之一,缺點就是成本高,而且發電效率仍然有改善­空間,怎麼樣能更進步呢?清華大學戴明鳳教授推廣DIY太陽能電池,帶領學子學習製作D­IY太陽能電池,用的材料很特殊但也很家常,像是藍莓果汁、食用醋、洗碗精、甚至是用來­做面膜的敷臉材料,成本不用百元。<br /> <br /> <b>染料敏化太陽電池DIY實驗步驟說明</b><br />   清華大學物理系戴明鳳教授<br /> <br /> Step 1. <br />  TiO2 結晶型粉末放入小紙杯中,加入數滴稀醋酸溶液,反覆攪拌。<br />  加入些許(1~2滴)介面活性劑,直到獲得近似膏狀之均勻膠體懸浮即可。<br />  註:稀醋酸製備方式為將0.2 mL的冰醋酸緩緩加入50 mL的去離子水中。(若無稀醋酸可用DI純水替代)<br /> Step 2.<br />  以三用電表判別導電玻璃之導電面。<br />  導電面阻值有變化即可<br /> Step 3.<br />  把導電玻璃的導電面朝上,用一般膠帶將其中三個邊貼著(黏貼寬度:兩邊約2 mm,一邊約3-5 mm。)<br />  用沾有乙醇的棉花棒輕輕拭去表面污垢或是油脂。<br /> Step 4.<br />  將TiO2稀態膠體,以載玻片均勻的平鋪在導電玻璃的導電面上。(膠帶的用途為控制薄膜的厚度,而預留的三個邊,可作為封裝電池與延伸電極之用)<br /> Step 5.<br />  塗佈完成後小心的把膠帶移除,避免過於乾燥才撕去膠帶,以免破壞薄膜。<br /> Step 6.<br />  用烤箱將塗有TiO2薄膜之導電面朝上以150度加熱烘烤10~20分鐘。(加熱過程中,薄膜會因為介面活性劑被燒掉,而呈淺棕色)<br /> Step 7.<br />  將烘烤完成之TiO2電極,浸泡於萃取完成且濾淨過之染料色素中,成為寶藍色後取出 (約5分鐘)。(注意!烘烤完成需先降溫,再浸泡於染料中,以防TiO2薄膜龜裂)<br /> Step 8.<br />  另取一片等面積的導電玻璃,將導電面用蠟燭燃燒的火焰來回移動,即可鍍上一層碳膜(Carbon)。用棉花棒擦去三邊碳膜(寬度同TiO2電極)(白金電極的催化效果較佳,但其製作設備較複雜且成本高)<br /> Step 9.<br />  待TiO2電極成為寶藍色後取出,用衛生紙輕壓,吸除多餘染劑。滴入兩滴電解液,再把電解液搖晃均勻,如有太多的電解液則將它稍微吸乾。<br /> Step 10.<br />  把兩電極鍍膜面相對組裝起來,延伸電極的側邊需交錯開。(本實驗僅以小鋼夾組裝及固定兩片電極,標準製程須以膠裝封合,以防止電解液滲漏)<br /> Step 11.<br />  將兩電極接至三用電表,負端接TiO2工作電極,正端接鍍有碳膜之對電極。<br />  將塗有TiO2薄膜之電極面朝上,置於模擬燈源或陽光下測試即可。<br /> <br /> (詳細說明請參考簡報檔P.27~38)<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0.htm
80 葉鎮宇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2015-10-24 敏化染料太陽能電池 據估計,全人類能源的需求在2050年時會到達目前的兩倍,而目前全人類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將於未來四十年間用罄,世界各國科學家莫不積極尋找替代能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最新世代的太陽能電池之一,其具有低成本、高效能、製程簡易、多色彩、可透視、可撓曲等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所沒有的優勢,因此近年來受到學術及產業界的廣泛注意。此演講以能源的觀點切入,介紹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發展現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1.htm
81 李旺龍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 2015-11-25 創意的源泉-向自然學習 經過三十八億年來的漫長演化,自然界出現了許多勝利者,這些存活的生物在在跟我們展現他優異的­能力以及生存方式。在讚嘆之餘,理解其特異能力背後的機制,受其引發出的創意及設計理­念,都比現有的設計有趣且饒富啟發。向自然學習是要永續且長久與環境和諧相處,會理解­在很多漂亮口號如綠能等背後隱藏著多少破壞環境的不及格經濟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2.htm
82 曾晴賢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2015-11-06 生態與工程結合做保育 生態與工程結合做保育是最近熱門的議題,除了探索環境問題外,藉由了解工程原理和特性,發展出嶄新的動物保育方式。並透過曾教授的生態工法,幫助小魚們找到回家的路,深度探索魚類生態,學習和自然一起做工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3.htm
83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5-12-29 原子的故事 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原子說,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有類似的概念,然而真正能夠「眼見為憑」,不過是區區一百年前的事。本次講座帶您飛掠原子論發展的漫漫長河。<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理查.費曼在 1961 年,於加州理工學院大一普通物理的第一堂課,丟出一個問題:「如果發生了一場大災難,所有的科學知識都銷毀了,只能留給後代一句話,要用最少的字包容最多的訊息,那句話會是怎樣?」他給的答案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是不停在運動的小粒子,分開遠一點時彼此有吸引力,但非常靠近時卻又會互相排斥。」他說只要用上一點點想像跟思考,就能從這句話推知出非常多的知識。<br /> <br /> 原子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人提出,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認為萬物是由原子跟空無所構成,而原子是形狀跟大小永恆不變的最小粒子;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變化,都是原子在空無中運動跟重組所造成的結果。到了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甚至認為,無論是人的身體還是靈魂,都只是原子在空無之中運動所產生的現象,沒有別的。這樣的原子概念是哲學性的,並沒有任何實證基礎,能夠支持原子確實存在,並描繪出它的樣貌。<br /> <br /> 哲學上的原子論一直要到十七世紀,才第一次有科學上的論述。羅伯特.波義耳對原子的看法,跟古希臘人大同小異,但他把原子的概念僅限於物質世界,並不接受古希臘人用原子解釋形上層面的說法。牛頓則是在波義耳的原子認知上,再加上慣性的概念;不過要注意的是,牛頓對原子的看法雖然可用來解釋實驗結跟我們的生活經驗,卻仍然沒有實證基礎。<br /> <br /> 為現代原子論奠下雛形的,是在一百多年後,由英國化學家道耳頓提出的化學原子論:他認為每個元素都是由獨特的原子所構成,而化合物則是由兩個以上的不同原子結合而成,我們所看到的化學反應,實際上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的結果。他這個論述非常簡潔有力,也能夠用來解釋定比定律;然而跟牛頓一樣,道耳頓也沒有可證明原子確實存在的實證結果,因此即使化學原子論本身的解釋力很強,但仍然無法證明原子確實存在。<br /> <br /> 在科學上真正以實證確認原子的存在,則要歸功於二十世紀初期幾位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透過布朗運動,確認了微小粒子的存在;約瑟夫·湯姆森證實了電子是一種次原子粒子;拉塞福則以碰撞實驗發現了原子核。千百年來許多哲學家與科學家信誓旦旦,卻始終虛無縹緲的原子,總算實實在在地呈現在世人眼前;科學的探索也得以在紮實的基礎上,繼續往更為深邃的未知鑽探。<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4.htm
84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2015-12-29 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法國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譽為現代化學之父。他在十八世紀晚期,精密測量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重量,重覆操作普利斯力(Joseph Priestley)的水銀和氧氣反應,以「元素的概念」錨定了現代化學第一塊房角石。英國道耳呑(John Dalton)在十九世紀初期,細心測量氣體的密度,比較氣體物質的重量,確立了「原子論」為建構物質世界殿堂的第二塊石頭。究竟拉瓦錫和道耳吞的「實驗」和歷代鍊金術有何不同?「實驗」是如何成為知識的試金石? 如何使科學從玄學的滾滾濁流中脫穎而出? 科學畢竟是知識文明的涓涓清流嗎?<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撐起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是元素論跟原子論;然而元素的概念,卻是始自於哲學而非科學。為什麼近代科學可以接受人無法眼見為憑的東西,作為理性的基石呢?且讓我們回到理性思維最初的源頭,從化學的角度出發,探究科學精神的發展脈絡。<br /> <br /> 單一元素說是由古希臘的愛奧尼亞學派首度提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企圖對世界的多樣性,提出一種「理性的說明」。承襲這個講究理性論述的傳統,留基伯(Leucippus)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認為世界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組成;他的學生德謨克里特(Democritus)進一步主張,世界存有無數不斷運動的原子,其形狀、大小、重量、熱度都不同,而世界就是這些原子不斷組合的結果。<br /> <br /> 古希臘人對元素的看法,在亞里斯多德集其大成,他接受了自然是由地、水、火、空氣等四元素組成的概念,而四元素各有其品質,世間萬物都是受到四元素及其品質的影響。雖然亞里斯多德在諸多學科成就斐然,然而他對元素的見解,始終沒能擺脫他的老師柏拉圖的形而上概念。不過我們也不需要以今非古,小看古希臘人理性推論的能力,他們總是企圖在可理解的世界中,儘量去尋求證據,而不是草率地人云亦云,或是用無可追究的說法自圓其說。雖然他們確實犯了不少錯誤,卻提供了人類一套反思與覺悟的最佳方法。<br /> <br /> 若我們說古希臘形上學的方法論,是科學日出前的序曲,那麼隨著文藝復興而起的科學革命,無疑就是日出之時。伽利略率先倡導,要恢復柏拉圖主張的數學之美,他認為很多乍看之下不可能的事,只要用上一點理性分析,就能揭露那大道至簡的真理之美;隨後有培根、霍布斯、笛卡兒等人,突破天主教會的宇宙觀,提出了機械哲學。<br /> <br /> 發現氣體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定律的波以耳,是第一個將「鍊金術」(alchemy)改名為「化學」(chemistry)的人,他相信元素是不可以再分解的,甚至堅信元素具有粒子的性質,可以串接合成不同的物質,也就是化合物。雖然他並沒有真正捐棄鍊金術的窠臼,但他對於化學甚至整個科學發展有個絕大貢獻,那就是確立了以簡易有序,可以重複的方式,進行經過設計的實驗方法,從而建立了實驗要有清楚記錄,並且可以檢驗結果的研究典範。之後布萊克發現二氧化碳,普羅斯特發現定比定律,都是在波以耳的實驗架構上,得到的確切科學結果。<br /> <br /> 不過真正使為近代化學奠下基礎,使其猶如旭日東昇般發展的,則是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拉瓦節。拉瓦節雖然不是第一個發現氧氣的人,但他的貢獻比發現單一物質還要大得多:他把氧氣、燃燒、化學反應、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以及化學反應質量守恆,透過具體設計的實驗,將所有這些事物整理在一個正確的理論系統下。有了拉瓦節的理論系統,道耳頓才得以發展出原子論,爾後給呂薩克的氣體反應體積定律,以及亞弗加厥提出分子假說,都是沿襲道耳頓的原子論發展而成的。<br /> <br /> 科學的進展也許日新月異,但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其中一脈相承,環環相扣的關聯性。大家真的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夠看得更遠一點。<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5.htm
85 熊怡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 2015-12-18 從極小粒子看極大宇宙-談大亞灣微中子實驗 虛無縹緲的微中子(Neutrino),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就流竄於宇宙間,全然不受電磁引力的影響,僅有弱作用力及萬有引力有機會與其發生作用。大多數時間能不受阻礙地穿透物質,包含人體、建築物或者地球。捕捉微中子對物理學家來說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這激發了大亞灣實驗團隊的好奇心,並且於2006年起著手設計與推動實驗。<br /> <br /> 大亞灣微中子振盪實驗於2012年春,首次發現微中子新的一種振盪模式:量測微中子於運行過程中轉換為另類微中子的機率。此項研究結果開啟通往物理新知的大門,未來可望能進一步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奧秘。<br /> <br /> 今(20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肯定了當代科學家對微中子研究的貢獻!但到底什麼是微中子?12月18日晚間的第七場秋季展望演講,是由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熊怡特聘教授擔綱,熊教授以「從極小粒子看極大宇宙─談大亞灣微中子實驗」為題,不僅深入淺出地讓大家認識微中子的奧秘,更暢談了大亞灣研究的經驗與成果,讓大家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玄妙與豐富!<br /> <br /> 自宇宙大爆炸之後,早期產生的微中子就竄流在宇宙之中,微中子不僅可在超新星的爆炸中大量產生,鄰近的太陽核心每秒就可放出2 x 10<sup>38</sup>個微中子,這些四面八方高速射出的粒子,在抵達地球後,每秒每平方公分還能接收到約400億個微中子!微中子對我們來說,是無所不在,但卻因為微中子不帶電,質量也非常小,幾乎鮮少跟其他物質作用,僅有弱作用力和萬有引力有可能讓它現身,所以對科學家而言,就像尋找宇宙「隱身人」一樣,也像是以魚網撈水,縱使水就在面前,想撈起也是一項極艱鉅的挑戰。<br /> <br /> 在捕捉虛無缥緲的微中子之前,如何知道微中子有幾種?熊教授指出,早在90年代瑞士日內瓦電子與正電子對撞機所作的實驗,即可由Z玻色子的頻寬量測而得到可能結果。因Z玻色子為中性,衰變符合費米子與反費米子成對機制,因此掃描出了相當直接的進階證據,也知道了微中子分為三種,包含電子微中子(νe)、緲微中子(νμ),以及濤微中子(ντ)。<br /> <br /> 熊教授也介紹了加拿大SNO實驗室偵測太陽微中子的重水實驗成果,在對比日本超神岡實驗(Super Kamiokande)大氣層電子微中子、渺子微中子的測量數據後,可以看見微中子從太陽出來後的「變性(變臉)」現象,即從微中子總合中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數量是以電子微中子的形態存在。而日本的梶田隆章教授在1998年,就藉由蒐集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層反應過後所產生的微中子,發現當大氣層的微中子進入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的過程中,會經過味(flavor)的轉換,目前科學家普遍接受的模型是:移動中的電子微中子(e)會轉變成渺子微中子(μ)與濤微中子(τ),而這種現象就稱為「微中子振盪」。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就是表彰了他與加拿大教授研究微中子震盪,進而推論微中子帶有質量的成就!<br /> <br /> 熊教授解釋了振盪需要有質量後,就進一步展開了廣東大亞灣的微中子實驗,由臺灣(台大、交大、聯大)、中國、香港,以及歐美等地跨國合作,從2006年就開始推動大亞灣的微中子實驗。實驗地點為何選在廣州深圳大亞灣核電廠旁?因為這個實驗不是針對太陽微中子,也不是針對超新星微中子,主要是希望偵測來自核電廠反應堆的微中子!<br /> <br /> 在緊鄰花崗岩的山腳下,實驗團隊在三個實驗大廳中架設了八個微中子偵測器。當中每個微中子偵測器都是一個三層鐵桶,中間的鐵桶中裝有許多二十吋的光電倍增管,並在光電倍增管外灌以大量的純水,以偵測微中子的存在。此外,在偵測器上方也有輻射校正器,可以作為粒子偵測的校正。由於站在許多前沿研究的肩膀上,從2011年聖誕節前夕才開始收集數據的大亞灣微中子實驗計畫,居然在2012年蒐集到第三類微中子震盪的證據,為微中子模型拼湊出更完整的輪廓,這個實驗結果也有助於說明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奧妙!<br /> <br /> 近年來微中子的研究不斷地為物理界投下震撼彈,但這些只是微中子謎團的初步線索,熊教授最後提出了大亞灣實驗未來的願景,和全新探測器的設計規劃,相信不管是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或是大亞灣微中子實驗的新計畫,我們都可以期待科學家持續探索未知,將藉著觀測微中子的各項本質特性,幫助人類還原出宇宙形成時的第一現場!<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6.htm
86 單維彰 中央大學數學系教授 2011-10-22 艾雪和他的創作 如果只選一張作品來代表艾雪,想必是自轉水車吧。這幅版畫描繪一座荷蘭常見的水車,他嚴謹地應用了透視原理,卻以逆向的邏輯推理突破了現實的透視,造就這一幅『正確但不可能』的圖畫。在藝術領域,這種形式的創作稱為「錯視藝術」或「錯覺藝術」。就數學來說,就是邏輯的遊戲。邏輯常被視為數學的一部分,其實並非如此。利用透視的「反」技巧與邏輯的「反」推理,艾雪創造了一系列的錯覺藝術。<br /> <br /> 講演活動資訊:<a href="http://sci.ncu.edu.tw/archives/6239">http://sci.ncu.edu.tw/archives/6239</a><br /> <br /> 【假日科學廣場】是由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與物理系共同主辦的科普活動,感謝國科會及中央大學補助經費。<br /> 歡迎大家每個星期六下午一同來~~親身體驗科學、創意學習無限~~!<br />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ncusciedu@gmail.com(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信箱)或<br /> 計畫主持人 朱慶琪老師:<a href="mailto:ccchu@phy.ncu.edu.tw">ccchu@phy.ncu.edu.tw</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7.htm
87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2015-12-18 瘧疾的故事 瘧疾以寒顫、壯熱、頭痛、出汗為臨床特征的疾病 。瘧疾係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由英國醫生Ronald Ross於血液中觀察到。南美的原住民,發現金雞納樹的樹皮泡出的汁液,可用來對抗瘧疾。從而引起荷蘭與英國的角逐,將金雞納樹偷出栽種於印尼與印度。而台灣對瘧疾的防治始於1946年,透過四個階段的執行,而於1965年徹底的根除瘧疾。越戰時中國受北越請託,透過「523項目」的研究,發現從青蒿萃取出的青蒿素,可有效的抑制瘧原蟲。後續的觀察發現已有瘧原蟲發展出抗藥性,因而目前是透過「青蒿素複合療法」在進行防治。當年負責萃取青蒿素的涂呦呦,也因此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獎。目前醫界努力的方向,是想要透過疫苗注射,去根治瘧疾。但因要針對切斷瘧原蟲的三個生活史下手,疫苗開發的困難度相當的高。<br /> <br /> <b>講演綱要</b>(側寫者:王希文)<br /> <br /> 現在的人已知瘧疾是一種蚊媒病,是經由特定的蚊子叮咬動物,散播瘧原蟲的急性傳染病。但在過去它的傳染途徑和治療方式都尚未被發現,因瘧疾而死亡的人多不勝數,甚至直到2013年,感染瘧疾的人仍高達1.98億,而得病死亡者更有58.4萬之多。<br /> <br /> 瘧疾病例大多出現在赤道附近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亞洲、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引發的瘧疾是最危險的一種,其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br /> <br /> 該種瘧原蟲據信已存在5萬至10萬年,不過其族群大小是到大約1萬年前才開始擴大,和農業的進步及人類聚落的誕生大有關係。<br /> <br /> 關於瘧疾的紀錄,在西元前2700年的中國就已存在,其中提到了其特有的週期性發燒。雅典的希波克拉底(460–370BC)亦對此有過紀錄,羅馬的科魯邁拉則認為此種疾病和沼澤中的昆蟲有關。從古到今的許多戰役,受到瘧疾影響的也不可勝數。嚴老師以1741年西班牙海軍攻打哥倫比亞、以及發生在台灣的牡丹社事件為例,讓聽眾了解到,發生在戰場上的瘧疾初體驗,是會以敗戰作為終結的。<br /> <br /> 瘧疾的病原的發現要到西元1880年,才由法國軍醫夏爾·路易·阿方斯·拉韋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觀察到在病患的紅血球中存在的寄生蟲。他因此提出瘧疾是由這種寄生蟲所引起,這同時是史上第一次原生動物被指出為病原。由於這一發現和之後的研究,他在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br /> <br /> 而在一年後,正在治療感染黃熱病病患的古巴醫師卡洛斯·胡安·芬萊(Carlos Juan Finlay)給出了是蚊子在人之間傳播疾病的有力證據。他的研究是根據早先約西亞C.諾特(Josiah C. Nott)的假說和熱帶醫學之父,Sir Patrick Manson(萬巴德,又譯白文信或孟生)的研究所得出。<br /> <br /> 針對瘧疾有效的治療方法最早發現於金雞納樹,它的樹皮含有奎寧。這種樹多分佈於安地斯山脈和秘魯,秘魯的土著會將牠做成藥酒控制發燒,後由耶穌會士在1640年帶回歐洲,並在1677年以抗瘧疾藥物之名被加入「倫敦藥典」。不過奎寧是到了1820年才成功從樹皮中被分離出來,並由法國化學家皮埃爾·約瑟夫·佩爾蒂埃(Pierre Joseph Pelletier)和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命名。<br /> <br /> 直到有新的藥物被研究出來之前,奎寧都是主要的抗瘧疾藥物。到了1940年代,由拜耳藥廠的Hans Andersag發明的氯喹暫時取代了奎寧的位置–直到氯喹在世界各地都產生了抗藥性。<br /> <br /> 在青蒿素(artemisinin)被發現之前,青蒿在中國已經被中醫使用了近2000年。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剛目》中推選了青蒿茶為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則是在1970由屠呦呦等科學家為了尋找新的瘧疾特效藥,嘗試了數百種草藥後,從青蒿中提煉出,並成為惡性瘧疾的推薦藥物。屠呦呦表示她是受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影響,後來她也因此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br /> <br /> 除了針對疾病本身的藥物,科學家也試著找出能殺死瘧蚊的方式。首先用在室內噴灑是DDT,但隨著DDT大量使用後,它的的負面作用愈來愈廣為人知,最終在1970年代被許多國家全面禁用。<br /> <br /> 如今對瘧疾得了解愈來愈多,也出現了其他針對這種疾病的研究,如非重症瘧疾可用青蒿素聯合療法(artemisinin-combination therapy,ACTs)進行治療。目前有許多研究則針對瘧原蟲生命週期干擾,使它無法進入紅血球或是無法繁殖等等,以求根除瘧疾。<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8.htm
88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5-12-18 熱帶醫學的誕生 當學生最有趣的回憶之一,就是上課睡覺被老師點名時,總愛理直氣壯的回話說自己是被采采蠅叮到了,所以得了昏睡病,是生病而不是上課愛睡覺。這種昏睡病是隸屬於熱帶醫學這個專科,但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聽到寒帶或溫帶醫學專科呢?李尚仁老師將從歐洲海外殖民擴張的歷史出發,告訴我們這一段充滿血淚與複雜背景的歷程,講述熱帶醫學是如何因為殖民母國的需要而發展出來;其研究對象,也從一開始的瘴氣拓展到後期的寄生蟲領域。<br /> <br /> <b>講演綱要</b>(側寫者:王希文)<br /> <br /> 熱帶醫學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地理大發現、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時期。當時的歐洲人遠渡重洋到美洲、非洲、亞洲以及大洋洲,其中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都有很大部分屬於熱帶地區,來此的歐洲人因而染上他們從未見過的怪病,為了與其對抗,「熱帶醫學」因此誕生。<br /> <br /> 為什麼有「熱帶醫學」卻沒有「溫帶醫學」呢?對於來自溫帶的歐洲人來說,溫帶疾病已是司空見慣,相當普遍的,熱帶地區特有的疾病,如瘧疾、象皮病等,則是他們並不熟悉、也從未接觸過的,因此他們認為特別有害,故特意區分出「熱帶醫學」一類。<br /> <br /> 不過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歐洲人仍相信「自然發生說」–他們相信,肉是因為腐爛了才長蛆,而人是因為生病才會有寄生蟲。而寄生蟲也被相信和沼澤的瘴氣有關,也是因為瘴氣人才會得瘧疾。<br /> <br /> 到了1864年,由Thomas Spencer Cobbold所寫的第一本寄生蟲學相關的書籍出版了。但真正讓歐洲人了解到寄生蟲與人體的關係,要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包括萬巴德(Sir Patrick Manson)、Jean Nicholas Demarquay、Timothy Richard Lewis與Ronald Ross等人的研究,才使得歐洲真正了解寄生蟲疾病。<br /> <br /> 萬巴德在1866年申請到大清帝國海關服務,在1871年調到廈門時發現了象皮病(elephantiasis)。在同時間,包括Jean-Nicholas Demarquay與Timothy Richard Lewis都對象皮病進行了不少研究,分別在腫大的陰囊抽出液以及血液中發現了寄生蟲。不過,真正想到昆蟲與寄生蟲的關係,則是直到萬巴得在1875年休假回英國的那一年,在大英圖書館翻閱書籍時,才想到可能跟蚊子有關。<br /> <br /> 於是等他休假結束、回到廈門後,他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在蚊子體內找到絲蟲;但當時他認為人是喝了不乾淨的水才得到絲蟲病,由此發展出一套論述:蚊子在吸血後死在水裡,人喝了水得到絲蟲病。可是,他卻無法在廈門的水中找到絲蟲。<br /> <br /> 真正了解病媒與寄生蟲之間的關係,要等到羅斯(Ronald Ross)開始進行瘧疾的研究。羅斯在前往印度前拜訪了萬巴德,表達對瘧疾研究的興趣。當時萬巴德要羅斯針對蚊子進行研究,羅斯在解剖了數百隻(一說上千隻)蚊子後,才找到瘧原蟲。不過,那時羅斯仍跟萬巴德一樣,相信是喝了「蚊子水」才得到瘧疾的,但是當他收集了叮咬過人的蚊子並製成「蚊子水」,並讓當地人飲用後,並沒有產生瘧疾。<br /> <br /> 這部分的迷團要到發現其實蚊子會重複叮人,以及羅斯在加爾各答對鳥類的瘧疾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後,瘧原蟲的完整生活史才於焉解開,也使得羅斯得到第二屆的諾貝爾獎。不過當時諾貝爾獎並未如現在一樣受到重視,羅斯也只是在寫給萬巴德的書信中約略提到「這個獎的獎金還不錯」而已。<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9.htm
89 陳柏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4-03-26 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X):仿生 仿生學(biomimicry),或者稱為生物啟發科技,是一種應用仿效大自然經驗,解決人類問題的高科技。現代仿生學才短短十五年左右的歷史,但仿生產品已經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成果。仿生產品的絕佳銷售業績,正建立在它們提供顧客更好的性能、更低的能源需要、更少的廢料、與更微乎其微的毒性,而且售價可以與市場上既有產品競爭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0.htm
90 吳珮瑄 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助理教授 2015-12-30 霧霾與皮膚保養 本講座介紹台灣的「霧霾」危機,台灣PM2.5年均值高出WHO標準3 ~ 4倍,這是大家應注意的議題。PM2.5對人體的影響十分巨大,從肺泡侵入後,除引起肺部呼吸系統疾病外,受害最大的是心血管系統。血液中會引起過氧化物和游離自由基增加、促發炎因子濃度上升、被活化的白血球和血小板數量增加;血管會引起內皮細胞破損、動脈內壁易出現粥狀沉積、血栓生成;心臟則是心跳速度變急促、易發生心律不整,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環境汙染、全球暖化、工作壓力等衝擊,讓現代人不論何種年紀都需加強提升肌膚抵抗力,以避免肌膚屏障脆弱而引起的各種肌膚問題。在挑選高機能抗老保養成份以對抗霧霾方面,排毒抗氧化成份趨勢例如:傳明酸、芥花油、玻尿酸,在維生素及植物活氧抗氧化成分有維生素B<sub>3</sub>、維生素B<sub>5</sub>、蘆薈、薰衣草等。總結身處霧霾環境中的我們,更需要注意平時出外的保護與皮膚上的保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1.htm
91 蔣育錚 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 2015-12-30 食品微生物大觀園 蔣教授是臺灣食品業界著名的食品微生物檢測專家,擔任弘光科技大學食品安全與超微量檢驗總中心主任,協助很多業界食品之微生物檢測分析,其研究成果亦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本講座介紹食品微生物之廣闊面,我們環境中常見的微生物具有很多應用,當微生物會產生特殊風味、口味、口感,它就有機會變成適口性的產品。例如:保加利亞乳桿菌-優酪乳;嗜熱鏈球菌-乳酪;啤酒酵母菌-麵包、啤酒、威士忌;紅麴菌-保健食品,還有靈芝、牛樟芝等利用微生物做出的相關食品和保健產品,基本上食品微生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2.htm
92 陳興忠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6-01-09 手機防身術 「手機」一般而言指的是行動裝置,如何安全管理與使用個人行動裝置的議題於本講座中簡稱之為「手機防身術」。因此,本講座將深入淺出地介紹,如何以行動裝置的個人管理談新世代的資訊安全等議題,以培養正確的手機防身術。講座以五個方向講解:<br />   1. 手機防身術!<br />   2. 新世代的資訊安全議題<br />   3. 行動裝置安全之重要性介紹<br />   4. 行動裝置十大威脅<br />   5. 行動裝置與雲端共享之安全管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3.htm
93 蕭哲君 采威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15-09-30 資訊服務企業雲端經驗發展分享 傳統資訊服務業者的經營困境包含:服務內容缺乏差異化、服務品質無法掌握與控管、客戶沒有忠誠度回流率低、同業間業務惡性競爭、專案服務容易產生期望落差、公司營收與獲利透明掌握度低,必須從數位經濟思維去尋求機會與轉型,包含平台服務、產業電商、數位行銷以及工業4.0的角度,並結合產業四大趨勢(物聯網/行動、大數據、雲端與社群),以加快科技典範移轉。蕭哲君總經理並預測及提醒大家,未來所有的公司都是網路公司(萬物皆聯網),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速度、準度與溫度),而在所有數據分析背後-請不要忘記人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4.htm
94 曾新穆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5-09-30 巨量資料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巨量資料所掀起的革命,正在全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它的特性包含四個V:資料量龐大(Volume)、變化很快(Velocity)、種類繁雜(Variety),以及真偽存疑(Veracity)。交通大學資工系曾新穆教授分享了巨量資料之創新機會與挑戰,包含《大數據》作者,牛津大學Mayer-Schonberger教授所提出的巨量資料五大觀念:1. 資料數量遠比品質更重要;2. 找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3. 看似沒用的資料如地理位置、社群圖譜等,都有商機;4. 只要有巨量資料思惟,小公司也能靠創新致勝;5. 小心資料獨裁,別被巨量資料掌控,也分享了許多利用巨量資料的創新案例,譬如交通管制、路徑導航、節能減碳、健康照護、使用者行為等等,確確實實映證了只要有創新思維,加上巨量資料的技術輔助,人人都可能成為新贏家。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5.htm
95 李維斌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 2015-09-30 大數據-巨量資料管理 大數據(Big Data)如何在政府部門管理應用,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李維斌局長提到三大要點:(1) 如何將各局處四分五裂的數據資料集結到資訊局;(2) 如何有效應用蒐集數據後的分析,將大數據發揮到極致;(3) 如何培養出能夠提問、尋找、分析問題的資訊人員,有效的與不同局處人員溝通數據需求。李維斌局長分享,一個好的市府團隊,不只是在於解決民眾問題,更在於提出問題;資訊人員與產學界大數據團隊,如何引導局處人員成為有效提出需求的專家,更進一步解析需求背後蘊含的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所在。物聯網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在打破產業原有鏈結,提供一個開放的驗證場域,讓有創意想法的民間產業進入,待技術及服務成熟後,始進入市場當中。資訊局團隊追求市政上的創意,將原來厚厚一疊的數據資料,以視覺圖像化呈現,讓使用者及民眾能更清楚明白的閱讀,並提供線上意見回覆,提升市政參與率及監督效能,未來更定位串聯各局處的業務,整合成為一個更完整的服務,歡迎大家盡情享用資源豐富的台北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6.htm
96 連啟佑 將能數位行銷總監 2015-10-30 行動網站與SEO 今(2015)年起,包含美國、日本在內的十個國家,Google手機搜尋量已超越了桌機,在今天,YouTube有45%的流量來自行動裝置,且在智慧型手機上觀賞影片的數量比桌機加上平板的總和還多,行動裝置已經逐漸取代桌機,成為主流的上網工具,故所有想做SEO的人都應該注重行動網站以及Mobile搜尋的不同之處,連啟佑總監在本場講座中分享了Mobile搜尋發展趨勢與Mobile SEO的重要性、Mobile搜尋與 Desktop搜尋的不同之處、Mobile網站三種配置方式以及如何做好Mobile SEO,包含回應式網頁設計、動態服務、獨立網址的優缺點,並提出各種實作Mobile Friendly的方法,聽完保證Mobile SEO的功力大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7.htm
97 梶田隆章 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 2015-12-22 微中子震盪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日籍梶田隆章教授於12月22日蒞臨臺灣大學凝態中心物理­新館國際會議廳,針對〈微中子震盪(Atmospheric neutrino studies and neutrino oscillation)〉議題進行一場通俗演講。<br /> <br /> 臺大物理系指出,在進入千禧年之前的1998年,梶田隆章教授代表日本超級神岡微中子­探測實驗(Super-Kamiokande)報告指出,宇宙射線在大氣中產生的微中­子會進行兩種不同「味」,「渺子」與「濤子」間的轉換,顯示微中子具有質量,改變了以­往微中子無質量的核心認知,也成為未來研究宇宙的重要依據,因此榮獲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桂冠。<br /> <br /> 梶田隆章教授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是日本重力波偵測實驗KAGRA的主持人­。早在2015諾貝爾獎公布前兩個月,本校物理系侯維恕教授即在荷蘭海牙舉辦的國際粒­子天文物理大會上即邀請梶田所長來台演講。梶田教授雖然隨即榮獲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全球物理學界各項活動邀約繁忙,但重然諾地依約訪台,蒞臨臺灣大學就其諾貝爾獎得­獎主題「微中子震盪」給予一場公開演講,此行亦將訪問中央研究院與清華大學。<br /> <br /> 臺大物理系表示,相信此行梶田教授訪台與在臺灣大學的公開演講,將激勵引發學生與社會­大眾對科學學習興趣,除了更加增強兩國微中子實驗的交流,同時也將商討和臺灣及更多國­家共同合作推動微中子望遠鏡陣列NTA;另外,重力波實驗KAGRA的參與也在計畫討­論之列。<br /> <br /> 本講演錄影蒙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8.htm
98 洪萬生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2016-01-10 古代希臘社會發展與數學 古希臘數學迥異於其他文明如埃及、巴比倫及中國的數學,是古代世界中一支非常獨特的數學文化。在本講中,我將要運用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內容及體例,說明此一經典所底蘊的數學精神,如何與古希臘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特別地,我將引述中學生可以理解的例證,譬如歐幾里得對於尺規作圖的堅持,以及他追求知識確定性的熱情,說明他的進路如何影響後世的西方文明。<br /> <br /> 講演大綱(撰文|高英哲)<br /> <br /> 柏拉圖在《對話錄》的〈米諾篇〉中,曾經探討過數學知識活動的本質。他認為老師從來就沒有教給學生任何新的東西,學習就是把遺忘的東西重新喚醒的過程,數學也不例外。他更認為數學可以幫助一個人穿透事物的表象,直指核心。他甚至在學院門口掛上一個牌子:「不懂幾何學的人,不准進來。」<br /> <br /> 由柏拉圖跟亞里斯多德建立起來的,還有希臘嚴密論證的傳統。他們認為直觀是不可靠的,若要探究事物的客觀本質,就一定要講究思辨的方法,而這點在數學中最能夠體現。我們從所有人必定學過的畢氏定理,便可窺得嚴密論證對於古希臘數學發展的影響: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跟中國東漢時代的《九章算術》,對畢氏定理的講法幾乎是一模一樣,然而歐幾里得在《幾何原本》中,能夠以非常嚴謹的方式提供證明,即使畢氏定理的證明本身非常的不直觀。至於《九章算術》雖然沒有提供證明,不過能夠用文字把畢氏定理敘述得十分清楚,也是一種功力。<br /> <br /> 不把直觀當成是理所當然,而寧願以不直觀的嚴密論證,去呈現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也許是古希臘透過數學,留給後世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我們看《幾何原本》第一卷的 48 個命題,命題 1 是求作一個正三角形;我們知道兩個正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可是卻一直要到命題 46 ,才是求作一個正方形——這麼直觀的事情,中間竟然隔了這麼多個命題!但只要你真的細細讀過《幾何原本》,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推導是非常緻密的,而歐幾里得在命題 46 要求作正方形,正是為了在接下來的命題 47 導出畢氏定理。《幾何原本》透過這樣的架構,創立了「定義—設準—公理—命題」的體例,藉此保障數學知識的確定性。<br /> <br /> 《幾何原本》留下的論證體例,對於西方後世的科學思維影響極大,比方說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對話錄》一書中,談到原理跟實驗的關係,就認為原理一旦被適當選擇的實驗所確定,就變成整個上層結構的基礎,很明顯是承襲自《幾何原本》的思維。不是在這樣的思維傳統受到薰陶的東方菁英,似乎就比較難以掌握到箇中經髓,像是徐光啟對於《幾何原本》推崇備至,從他在〈幾何原本雜議〉中對《幾何原本》經典之處的讚詞,可看出他確實掌握了西方幾何學的確定性;不過對於《幾何原本》實際操作上最根本的「尺規作圖」,他則是似乎沒有真正理解其意義,這對於他對西方數學的認識,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侷限。<br /> <br /> 《幾何原本》裡頭提及的公理及命題,如今都成為中小學數學課程,近乎理所當然的存在。但只要你真正研讀過原本,你就會知道這些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都是其來有自,絕不簡單。<br /> <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9.htm
99 張海潮 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2016-01-10 古代希臘的天文成就 古希臘的數學成就,其煢煢大者如下<br /> <br /> 一、計算日地距和月地距之比。<br /> 二、日心說的提出。<br /> 三、月地距是地球半徑的60倍。<br /> 四、測地球半徑。<br /> 五、天球上的經緯度(托勒密:三角學的發明)<br /> 六、行星逆行現象(中國以占星術解釋)<br /> 七、解決方案(本輪,均輪)<br /> <br /> 天文是古代希臘數學主要關心的主題。希臘從巴比倫文明承襲了天文學,又從埃及文明習得了幾何學,就嘗試用幾何學的知識來了解天文學。古希臘人是如何運用三角數學,得到實屬難能的天文成就呢?<br /> <br /> <b>講演大綱</b>(撰文|高英哲)<br /> <br /> 在測量天體實際距離的時候,希臘人使用的是相似形成比例的概念,相似形最重要的是角度,而要運用角度就必須要有角度的函數,因此才會有三角學的蓬勃發展。有了三角學的數學知識,古希臘人就可以試著解決一些難解的天文問題。<br /> <br /> 阿里斯塔克斯 (Aristarkhos) 想找出日地距離跟月地距離的比例,他使用正確的三角學理論,配上有偏差的觀測數據,得到日地距離是月地距離 20 倍的結果。我們今天知道正確的答案是 390 倍,儘管計算結果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但他用符合邏輯的推論,得到了一個遠遠超越時代的結論:太陽明顯比地球大,比地球大好幾倍的天體繞著地球轉不太合理,應該是地球反過來繞著太陽轉才合乎常理。阿里斯塔克斯因此成為史上記載第一個提出日心說的天文學家,雖然他的論點在當時幾乎沒有人支持,要直到將近兩千年後才被哥白尼挖出來,但這讓我們看到即使計算不甚精確,只要有正確的推論方法,同樣可以得到寶貴的真相。<br /> <br /> 埃拉托斯尼斯 (Eratosthenes) 也利用三角學,試圖測量地球周長。他透過埃及亞斯文當地的水井,發現每當夏至正午,太陽會以垂直角度直射當地,於是他去測量在亞斯文北方的亞歷山大港一座方尖塔,同樣在夏至正午時的影子長度,算出太陽照射亞歷山大港的角度;再請往返兩地的駱駝商隊,用步行距離測算兩地距離,以此推估地球半徑是 4,500 公里,與實際上的 6,300 公里,雖不中亦不遠矣。這需要地球是圓球的認知,以及確實掌握圓的各種數學性質,才能夠算得出來。<br /> <br /> 三角學也是希臘人用來建立天球經緯度的工具,在古希臘人當時看來,恆星就像是掛在天球上的,圍繞著北極星做等速圓周運動;然而行星的運行卻不按照這個規矩來,像木星之類的行星甚至還有逆行現象,柏拉圖就提出了繞地的圓複合運動,試圖對這個現象加以解釋。托勒密之後的天文學家,把這個「大圓加小圓」的圓複合運動搞得十分複雜,甚至有多達八十幾個圓的天體模型;哥白尼的日心說雖然可以有效減少使用圓的數量,但由於他維持等速圓周運動的概念,還是得用到三十幾個圓。這個疊床架屋的狀況,要一直到克卜勒根據第谷精確的觀測數據,採用橢圓的天體運行軌道,才得以改善。<br /> <br /> 從尋找日地與月地距離比,測量地球周長,到試圖解釋行星逆行,古希臘人用的都是三角數學。許多人不知道數學知識有何用處,然而對關心天文學的古希臘人來說,數學卻是一門最為實用的學問。<br /> <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0.htm
100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6-01-26 再看寒武紀大爆發 地質學家習慣把地球的歷史切成兩段,一段稱為前寒武紀,另一段的開端就是古生代的第一紀-寒武紀。過去一百多年來,寒武紀的開端(五億四千萬年前)被認為是動物出現的時候,然而,出土大量動物胚胎化石的貴州瓮安地層,卻比寒武紀的開始早了四千萬年。顯然地,在寒武紀之前,地球上早就出現了很多複雜的動物。<br /> <br /> 所謂寒武紀大爆發,是指絕大多數的動物「門」化石,幾乎都密集出現在大約 5 億 4,200 萬年前的寒武紀時期,短短不到 2,000 萬年期間的現象。對於這個無比熱鬧精彩的年代,深深著迷的李家維教授,為我們帶來他站在田野研究第一線的寶貴見聞。<br /> <br /> 講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李家維 教授<br /> 撰文|高英哲<br /> <br /> 寒武紀大爆發是個難倒達爾文的現象。由於從寒武紀再往下挖掘更古老的岩層,幾乎找不到任何動物化石,這樣的化石證據與漸變式的演化論,似乎有些搭不起來。達爾文自己就在《物種源始》中寫道,如果日後有人想要駁斥演化論,他可以就這點來質疑,演化論無法對動物起源提出合理的解釋。<br /> <br /> 寒武紀大爆發最著名的化石地,是位於加拿大的伯吉斯頁岩。後來在中國雲南澂江帽天山的頁岩中,也發現了大量跟伯吉斯頁岩類似的古生物化石,而且非常難得地保留了軟體動物的印痕化石。第一位研究澂江帽天山化石地的,是台灣的何春蓀教授,他在 1942 年前往當地勘查磷礦時,找到了微型節肢動物的化石。至於真正確立澂江帽天山化石地地位的,則是當時還是研究生的侯先光教授,在 1984 年於當地發現納羅蟲化石。<br /> <br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均遠,在 1996 年帶著許多澂江帽天山的化石,在台中科博館舉辦了一場精彩的寒武紀大爆發特展。李教授跟他一拍即合,毅然辭去時任的科博館館長一職,前往雲南,自費僱用當地人,挖掘出豐富的化石樣本,並且以此還原出許多千奇百怪的動物樣貌。<br /> <br /> 當年在雲南澂江蒐集化石的工作雖然很有意思,但是隨著雲南省政府跟中國科學院對化石歸屬權的爭執,李教授也感覺到另起爐灶的需要。這時正好在貴州瓮安挖到了保存極佳的海藻化石,李教授想在年代為 5 億 8,000 萬年前,比寒武紀更為久遠的貴州岩層中,若能發現到動物的化石,在研究上就能夠有決定性的突破,於是就轉往貴州進行挖掘工作,果然挖掘到動物胚胎的化石。我們也就由此得之,寒武紀大爆發其實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有戲劇性,在這之前已經有一些具體而微的動物形貌,只是在地層中留存的化石證據很少,先前都沒有發現而已。<br /> <br /> 5 億 8,000 萬年前的動物都沒有眼,5 億 3,000 萬年前的動物則是什麼眼都長出來了,在食物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幫助動物尋找獵物並躲避獵食。那麼動物究竟是在這中間的什麼時候,演化出眼這個構造呢?李教授為此遠赴澳洲跟俄國,在年代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岩層中尋尋覓覓,最後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非洲納米比亞沙漠的化石中,找到了可能是地球上的第一隻眼,但那是另外一段留待來日的故事了。<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1.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51 到第 1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