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61011113 周文豪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術副館長 2011-04-08 第一個腳印–談兩生類的出現 去年(2010)甫開春,英國自然雜誌(<i>Nature</i>)發表了世上最早的腳印化石,時間在3.95億年前。這個發現促使我們對生命從魚到陸棲脊椎動物的演化圖像必須重新思考。這些腳印是四足類(Tetrapods)所留下的,那會是什麼生物呢?會是現在所謂最早登陸生活的「魚石螈」嗎?幾個腳印留給科學家更多的問題。然而,經過將近四億年的演化,當時登上陸地的四足類絕對不會想到,在其之後兩生類發展出多樣的生命型式與生存策略,甚至還出現爬蟲類、鳥類與哺乳類;其中一種哺乳類擅於思考,卻也不甚深思熟慮,因此造成了諸多兩生類的滅絕危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4.htm
61011114 傑弗瑞‧馬西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2009-05-22 搜尋宇宙中其他的地球與生命 400年前,伽利略使用望遠鏡指向夜空,把地球從宇宙中心移開。從那時開始,望遠鏡就逐漸幫我們找到了太陽系和銀河系在宇宙中的定位。科幻小說描寫的銀河系,充滿了高智文明,這些高智文明不斷從事星際探險。然而,實際上我們在宇宙中能否找到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以及外星生物,到現在仍然渺不可知。他們到底在哪裡?太陽系以外可居住的地球很可能非常稀少。今年三月,NASA從甘乃迪中心發射了克卜勒望遠鏡,目的就在於尋找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一個搜尋可居住的外星環境以及地外生命的競賽即將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5.htm
61011115 Geoffrey Marcy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05-22 Searching for Other Earths and Life in the Universe It was 400 years ago that Galileo gazed innocently toward the heavens with a telescope, displacing the Earth from its central pedastal. Since then, telescopes have placed our Solar System and our Milky Way Galaxy in their proper contexts within the universe. But profound questions remain about the commonality of other Earths and about life in the universe. Science fiction offers a model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teeming with habitable planets populated by advanced civilizations that engage in interstellar travel and exploration. But in our real universe, Earth-like planets and alien life have proved elusive. Where are they? Habitable earths may be more precious than currently realized. This month, on March 6, NASA launched the Kepler telescope from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designed to carry out humanities' first search for Earth-like worlds around other stars. A wild race to discover habitable and inhabited worlds is about to begi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5.htm
61011116 大衛‧麥林 澳洲英澳天文台榮譽研究員 2009-11-06 伽利略的傳奇 伽利略是第一位公認的現代科學家,他結合了自己所改進的新科技,以及仔細觀察和現有理論,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他對世人展示他的發現,那都是令人震撼前所未見的天體面貌和現象。他毫無保留地宣揚他對自然現象和事物的各種看法,但卻忤逆了當時權勝一時的教會,終於導致了他受宗教審判和終身監禁的命運。<br /> <br /> 今天我們使用從伽利略當年的簡單儀器發展出來的太空和電波望遠鏡,可以獲致我們無法直接觀察的影像,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宇宙,遠比當年伽利略所能想像的來得更大和更令人驚訝。在今天的演講中,我會列出伽利略的發現,及其和現代觀測的關係,以顯示我們的已知,和將要探索的未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htm
61011117 David Malin Anglo-Australian Observatory (AAO) 2009-11-06 Galileo's Legacy Galileo was the first recognisably modern scientist, combining a new technology that he had improved himself with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existing theory to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Universe. He also published quickly, and used striking images to carry his discoveries of previously unseen objects and phenomena to a wide audience. His outspoken views on matters that contradicted established dogma resulted in a protracted conflict with the established church, and eventually resulted in his imprisonment.<br /> <br /> Today, using telescopes in Earth orbit and radio telescopes on the ground that are direct descendants of Galileo's simple instrument we can make images and observations of things we can ever see directly, revealing a Universe much bigger and more astonishing than Galileo could have imagined. In this talk I will outline Galileo's discoveries and link them to modern observations, to show how much we have learned and how much 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htm
61011118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1-04-22 性之初–生物界何時出現性趣? 性是世間的美好事,是生命演化的重要推手,浪漫、殘暴和私利交織成多樣的表相,然而其基底卻是單純的雌雄兩性。何以沒有第三性?性是單一起源嗎?缺了性的世界會是如何?性不該是禁忌,讓我們一起來談性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htm
61011119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05-13 脊椎動物界的最大咖–地球的第一尾魚如何成為演化的大哥 現生脊椎動物大約有58,000+種,而魚類佔了超過半數以上的31,900+種。最原始的魚類起源於約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在這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有許多魚種滅絕了,但也有新種持續的演化出來。從高山的湖泊到漆黑的深海,從沙漠到極地,都有魚類的分佈。魚類能利用棲地的多樣化,演化出獨特的生存策略,這是牠們得以在種類上凌駕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主因。因為魚類是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即令是人類體內也留存著許多與魚類相似的解剖構造與生理機制。在本演講裡我們將探討魚類演化的歷程,以及我們體內的一條魚所代表的生命意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htm
61011120 陳志成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1-10-07 酸痛是怎麼一回事?–談痛覺分子生物學與酸的受體分子 酸是造成疼痛的主因之一,酸痛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近15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已經發現痛覺神經元上,至少表現出15種以上不同類型的酸的受體分子。這些酸的受體分子對酸的敏感性與反應程度均不同,因而可讓身體感受到不同的酸痛感覺。其中幾個類型已經被各大藥廠當作治療慢性酸痛的標靶,正積極地進行藥物開發。然而有些酸的受體分子並不是只會引起酸痛,在動物實驗中,若將某一型酸的受體基因剔除,小鼠反而會對酸的刺激產生更敏感的反應。這些缺少某一類型酸受體分子的基因剔除小鼠,甚至有不正常的焦慮與社交行為。在這場演講裡,讓我們對「酸覺」產生全新的認識!<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htm
61011121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10-21 為何鴨子會跟著勞倫斯走–神經行為學:腦功能的觀景窗 大腦的運作是人們很感興趣的議題,即令今天有了精密的儀器,可以偵測許多腦部的功能,但我們對腦的認知仍然有限。然而科學家們注意到可以從動物的行為表現上,去間接推測腦部所可能具有的功能。1973年諾貝爾獎得主之一的康拉德勞倫斯,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張照片,顯示一群小灰雁將他當成媽媽而跟著他走,這是鳥類「銘印作用」的神經行為學研究的最佳寫照。在這個演講裡我們將就「螳螂躲避敵害」、「魚類求偶鳴叫」、「蟾蜍覓食蚯蚓」、「鳥類學唱歌」、「蝙蝠超音波定位」的五種神經行為反應,探討主導這些反應的腦部結構和功能,以及這些行為反應在演化上所代表的天擇意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0.htm
61011122 楊延光 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科教授 2011-10-14 壓力調適與身心保健–神經及生理的觀點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大大小小的各種壓力,在大部份的情況中我們的身心均能適如其所的渡過,然而在某些情況中可能會當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縱然如此,到目前為止,社會大眾對於環境、壓力、生活習性對人身心的影響所知仍不多。其實許多人對個人身心的保護是蠻重視的,例如會買最好的護髮產品、護膚、面膜、防曬用品,甚至有機食品,作為養生保健之用,然而關於掌管靈魂的中心-大腦的保養呢? 本次之講演將談及環境、生活事件、人際關係、生活習性對人腦的影響,以當成身心保健的參考。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htm
61011123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2-02-19 為什麼我要學科學? 科學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學科學?它和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學習科學難道只是為了讀書、考試,給父母一個交代嗎?其實,科學絕對不是要嚇唬人的困難學問,它讓我們了解宇宙萬物最基本的原理,並且由已知的原理為出發點,進而去了解宇宙和萬物的結構與形態,除了這些,在這過程中還能體會到哪些更深層的涵義呢?我們邀請到臺灣大學哲學系苑舉正教授,探討「為什麼我們要學科學?」的話題。讓我們與苑舉正教授一同,以哲學的觀點來討論學科學對個人本身所獲得的好處,並延伸科學對社會的重要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htm
61011124 陳肇隆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 2012-02-12 新肝情願 人體最大的器官非肝臟莫屬,而且對人體相當重要,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都是在肝臟中合成、轉化,也也負責解毒、排泄及儲存(調整代謝)的功能 。可是,肝臟是個神經大條的器官,每天心「肝」情願為我們工作,肝苦誰人知?「肝若是好的,人生是彩色的;肝若是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卻也說明了肝臟重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全世界約有三億五千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以及約一億七千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其中B型肝炎帶原者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約有二億五千萬人。在台灣地區,有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及三十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盛行率之高不容視。<br /> <br /> 在台灣,談起肝臟移植手術,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可是大多數患者心中的第一人選,早在一九八四年,陳肇隆於林口長庚醫院任職期間,就完成我國首例肝臟移植手術,這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我們請到高雄長庚醫院陳肇隆院長,在此為我們講解肝臟的辛酸史,如此「新肝情願」為我們賣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htm
61011125 余樹楨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2011-12-18 從奈米尺度解讀晶體的奧秘 自然界處處可見的沙粒,為何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從房屋建築材料到高科技3C產品,竟然只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沙子,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鑽石人人愛不釋手,而火爐旁黑壓壓的木炭,它們卻是一對孿生兄弟,究竟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你知道自然界的礦物如何形成的嗎?它們的幾何造型千變萬化,而且僅憑肉眼並無法發現它的神奇特性,究竟這些礦物還隱藏那些不為人知的祕密?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於晶體的性質,請讓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余樹楨教授,為大家從奈米尺度解讀自然界晶體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htm
61011126 馬徹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11-12-16 結構生物在新藥開發的應用 膜蛋白存在於細胞的表面,是可以直接接觸藥物的重要藥物設計標的物,其存在比例占所有的蛋白質約為20 ~ 30%。本次演講是結合蛋白質結構生物學及化學生物學之應用,包含二個有關於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主題。其中第一項研究,為了對抗具抗藥性細菌的感染,我們生產可用來研發抗生素的酵素,細菌轉醣酶膜蛋白(membrane-bound bacterial transglycosylase),並利用此酵素來進行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為使用X光繞射的方法解析出轉醣酶與其抑制物(富樂黴素,moenomycin)和轉醣酶與其受質類似物(lipid II analog)的結構,並且藉由此結構來研究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機制。除此之外,我們也使用此膜蛋白來發展高速藥物篩選方法,以期望可以找出有效對抗細菌的抗生素。其中第二項研究,我們對於流感病毒表面主要的醣化膜蛋白(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之表面醣化性質進行研究,針對紅血球凝集素的醣化作用在細胞受體結合與細胞免疫反應上的角色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針對其醣化性質發展出新策略來進行分子疫苗的設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htm
61011127 李俊璋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 2011-11-13 生命的隱形殺手–環境荷爾蒙 「塑化劑」這三個字,相信大家現在想起來都還餘悸猶存。在這次塑化劑爆發後,人們對於環境荷爾蒙的警覺,又再度的被挑起。目前已知的環境荷爾蒙多達70餘種,分為農業及公共衛生用藥、工業用化合物,與生活用品添加物等用途,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無可避免的會接觸到環境荷爾蒙的商品,尤其是影響最廣的「塑膠產品」,由於國人對它的依賴實在是太深太廣,長久以來,積少成多之下,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侵蝕人體的健康,這些危害可能造成性早熟、孕婦體內胎兒性徵雌性化,甚至出現癌症。正因它的毒性較低,使得一般大眾降低對它的警覺。<br /> <br /> 因為環境賀爾蒙對人類的危害日趨增加,已在國際間成為關注的焦點,而環保署也在2009年,針對環境賀爾蒙,啟動跨部會的環境荷爾蒙短、中、長期的管制計畫。究竟這些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到底是透過何種機制危害人體健康的呢?又該如何防範於未然呢?請讓成大的李俊璋教授告訴大家,如何遠離環境荷爾蒙的威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htm
61011128 洪萬生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2011-11-06 利用數學小說學數學 「數學」,一直以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學習過程中的夢靨,也認為數學的學習是要有天份的,的確,依據洪萬生教授說法確實是如此,但是,洪教授也指出數學的學習需要正確的教育來引導,因為正確的教育就如同給予學習者更精良學習的工具,它教會我們不要拘泥事情的表象,簡單的答案就藏在其中,只要你用對工具就會發現。<br /> <br /> 剛開始看到本次的演講題目是「利用數學小說學數學」,一定心中滿腹疑惑,小說與數學怎麼會連在一起呢?殊不知近年來,好多數學小說在國際間大賣,這些書到底有何魔力?其實說穿了,數學小說,即是將難以理解的數學題目,利用遊戲,或透過說故事等等其它方式,而不是單純講述數學題目如何講題,來引導對數學有興趣的人學習數學。<br /> <br /> 想知道如何利用數學小說來學數學呢?就讓臺師大的洪萬生教授帶領大家,進入未來的數學主流─「數學小說」的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htm
61011129 白明奇 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1-10-28 忘川流域–失智症船歌 老人失智症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可能攸關國力,你不能不知道!像偷喝了忘川的水一樣,失智症病人忘了現在,也忘了過去。<br /> <br /> 以阿茲海默氏症為首的失智症,已經成為你我必須了解、無法閃躲的議題。老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器官的疾病,不是自然的老化現象,雖然有些可檢視的病理變化,其病因卻不清楚;有可供診斷的症狀,卻不是很精確;有一些治療藥劑,卻只能減緩惡化。<br /> <br /> 隨著科技發展,臨床醫師與科學家日以繼夜地研發藥物,好讓失智症延緩發生,或讓疾病退化減速。透過世代研究,健康行為不斷地被推廣,先前難治的疾病紛紛受到控制,所以人類平均壽命因此延長,但卻使失智症的盛行率大幅攀升!近年來針對失智症的生物標記相繼問世,早期診斷的觀念逐漸改變,預知你我若干年後即將發生失智症的可能性大增,對於仍處於正常階段的人而言,要不要知道或如何被告知,已經成為另一個難題!<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htm
61011130 劉景寬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 2011-12-04 腦的奧秘:認知與行為功能 腦才是決定行為的地方,看起來十分聳動的一句話,卻是事實,例如:閱讀障礙、自閉症、過動症、阿茲海默症、中風、躁鬱症……等等這些疾病,正因為人的知覺、記憶、語言、學習與思考這五大認知領域都與大腦有直接的關係,所以不了解腦是不可能了解行為的意義的,也就無法針對疾病做治療,或者減緩症狀。<br /> <br /> 由此可知,「腦」這個黑盒子,決定人的一生。大腦終其一生不斷的接受外在環境的刺激而改變內在的連接,外在的經驗甚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誠如洪蘭教授說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人決定自己的命運,良有以也!」<br /> <br /> 當我們聽到「你只使用你10%的大腦」這句話,其實是用來說,一個人不善用大腦思考,只想依賴別人。但我們真的只用了10%的大腦嗎?是迷思還是事實呢?想了解認知與行為功能如何相互影響的你,請讓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的劉景寬院長,來為我們解開腦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htm
61011131 吳金洌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1-12-02 水產生物技術之前瞻發展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推動,將促成水產養殖產業的型態漸從傳統的養殖和捕撈,轉型成為優質種苗開發與品種改良的新型產業。臺灣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加上發展極為完善的沿近海、遠洋捕撈及內陸、海面養殖漁業,更應致力於水產生物技術的發展,未來養殖產業發展策略將利用基礎研究成果配合育種與生產,建立完整的水產養殖研究、發展、生產、行銷的健全網絡,成就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是一種高度知識密集的產業,必須結合新穎的技術、專業的人才與充裕的資金,搭配正確的生產標的及明確的市場需求,才能成就一個體質完善的生技產業。水產養殖生物技術的研究,是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更是帶動我國生技研究有利的領域。由於我國在漁業總體環境及研究上,已居國際領導地位,再經由政府、學術與研究單位以及民間業者共同推動水產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相信不久一定能把臺灣水產養殖業推上另一高峰,維持我國科技產業的永續競爭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htm
61011132 賀端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2011-11-18 基因改造植物面面觀 近年常看到食品加註「非基因改造」的標籤,到底基因改造是什麼?其安全性需要顧慮嗎?農業是人類社會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機能,八千多年來,農業憑藉著人類生物知識增長而逐漸發展,而農業技術近年來的發展非常多元,包括育種、農業機具、栽培技術、防昆蟲及防病害等,但最有潛力也最具爭議性的莫過於基因改造農作物的發展。<br /> <br /> 基改作物不只是為「吃」及「穿」而已,它們也可以作為生物反應器,以產製工業原料、醫藥用蛋白藥物及抗體。近年來石油價格飆漲,因此由基改作物合成且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基改塑料製成品好用,也容易自然降解,不會在垃圾堆中百年不化,比石油衍生物製作的塑膠產品更為環保;還有更多基改作物已經上市或研發中,例如加拿大的油菜、荷蘭的花卉,都因基改技術而有更好的品質;此外,基改作物「黃金米」可以提高對胡蘿蔔素衍生物甲種維生素的攝取,有效降低第三世界幼童罹患夜盲症的機率。<br /> <br />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種植基改作物,但是絕大多數國民已經常食用基改作物製成的食品,如豆漿、豆腐等。既然我們已經多年使用進口的基改作物及其產品,可以合理的推論台灣社會應該不反對使用基改作物,目前國內許多研發單位也正大力發展特殊基改作物,政府正建立一套控管機制。正如同資訊、核能、疫苗等其他新興科技,作物基因改造科技也需要顧及利與弊的考量,毫無疑問的,基改作物對未來農業、工業及醫學有其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審慎研判基改作物對生態及健康的影響。因此,如何發展出對台灣真正有特殊價值的基改作物,不只需要科學家在實驗室與田間的研究,也需要政府及人民的積極參與及討論。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htm
61011133 陳錦生 長榮大學校長 2011-10-23 蚊蟲面面觀 相信絕大多數人看到「蚊蟲」二字,對牠們的印象都是厭惡的,尤其在颱風或大雨過後,最擔心的莫過於積水所引發的蚊蟲滋生問題!有臺灣研究病媒蚊先驅之稱的陳校長指出,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種,可是會叮人的蚊子卻只有20多種,在臺灣會傳染疾病的蚊子也只有4種而已!而其中3種主要病媒蚊都棲息在嘉義以南,但是只要配合有效的預防措施,將不會帶給我們生命上的威脅!<br /> <br /> 陳校長,以「蚊」為師,從不抱怨蚊子來騷擾他,反而從蚊子身上得到許多知識,他藉著訪談、調查、比較的科學精神對蚊蟲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人體如果沒有病毒,蚊子又怎會傳播疾病呢?甚至發現蚊子對我們人類來說是相輔相成的,若是能善加利用,有一天蚊子會成為我們的救星喔!<br /> <br />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讓我們藉由瞭解形成眾多環境害蟲的原因,由根本來預防及戰勝蚊蟲所帶來的問題!請跟長榮大學的陳校長一同了解蚊蟲的生態,並找出一勞永逸的方法,進而達到環境衛生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htm
61011134 吳德榮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前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2011-10-16 天氣預報–不確定性與風險管理 第九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的第一場次由前任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現任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吳德榮教授開場。他告訴我們為什麼現今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氣象預報卻常和實際情況不一樣?這之中難道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大家看到「不願面對的真相」都以為是地球暖化,其實真相是預報不確定性。<br /> <br /> 因為地球暖化可能會改變,變成冰河期;但是預報不確定性不會變,永遠無法非常準確,否則就不叫預測了,這才是真相。所以專家因為氣象預報不準,被眾人口水批鬥、被迫請辭下台,其實是挺無奈的。<br /> <br />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觀測資料不足,二為數學與物理上的極限。我們先看資料不足的部分,通常天氣資料都在陸地上;海面上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廣設觀測站。地球表面的陸地頂多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所以地球表面上有相當大範圍是資料不足的。可是地殼運動偏偏是流體,所以倘若有一大塊區域沒有完整資料的話,就會影響到整個預報的結果。<br /> <br /> 以大西洋的海域做例子,我們來看觀測情形:一個那麼強的颶風在那裏,可是沒有資料的話,要怎麼做預報?你用超級電腦去運算它,超級電腦沒有看到颱風,就沒辦法算出結果。現在美國派出很多飛機在海面上蒐集資料,有穿越型,也有繞著颱風走的;或是利用衛星,從衛星雲的運動中繁衍出來的資料,來估計颱風的風向、風速。透過衛星的協助,資料看起來增加許多,可是其實從高空中看雲,無法精準地鑑別出四千或五千公尺高的差別,不同的高度,風速也會跟著不同,誤差便由此產生。結果造成颱風的結構分析不夠精確,環境氣流的準確性亦有疑慮,這不光是台灣有這樣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都苦於無法解決資料不足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htm
61011135 陳定信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 2011-06-10 與肝炎奮戰–臺灣肝炎防治的回顧與展望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臟器,主司代謝、合成、轉化、排泄以及解毒等功能。一旦肝功能產生異常,肝臟無法正常的發揮功能,隨著程度漸漸嚴重,將會造成人體內部嚴重的傷害,甚至引發死亡。所謂的肝炎,即是指肝臟被破壞,可以是由於病毒、化學物、藥物或飲酒過度所導致,當罹患肝炎時,肝臟的功能便會受到影響;大部份的肝病都無明顯的症狀,大都須靠檢驗才能知曉。<br /> <br /> 臺灣人好發肝病,最早的研究見諸日治時期的病理解剖,但原因一直不明。1965年Blumberg發現澳洲抗原,後來證實此抗原事實上是B型肝炎病毒的外套成分,經過研究知道B型肝炎在臺灣人非常猖獗,正常成人80 ~ 90%都感染過,15 ~ 20%帶有病毒。更重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病人80 ~ 90%是由於慢性B型肝炎感染所引起的,而第二號殺手,C型肝炎病毒,也蠢蠢而動。因此如何防治B、C型肝炎顯然是我們最重要的健康課題。1984年7月起我國開始大規模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果斐然,2003年起對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治療給於給付,造福這些病患,其成果也在顯現中。<br /> <br /> 針對肝炎防治,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還要繼續實施,期使肝癌的減少趨勢延伸到成人。針對肝炎研究,目前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包括:急性感染為何會變成慢性、慢性帶原和環境因子互動、肝臟纖維化的發生機轉與治療,及肝癌的有效治療等。展望未來,21世紀中葉以後臺灣人的肝病會與現在大為不同,詳情將於演講中述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htm
61011136 張祥光 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2011-05-06 第一個伽瑪射線爆–宇宙中自大霹靂以來最激烈的爆炸事件 就像在宇宙中有人四處隨意施放煙火一般,天文學家大約每天都會發現一兩個伽瑪射線爆事件。伽瑪射線爆無預警地出現在某個時刻、某個方向。它們大部份都很短暫,僅持續幾毫秒到幾秒的時間。它們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天文學家們終於有了一些線索。在這個演講裡,我們將聊一聊第一個伽瑪射線爆被發現的故事,我們會進一步敘述伽瑪射線爆在其他電磁波段的面貌,介紹現在天文學家們對於伽瑪射線爆本質的認識以及各項進行中的觀測計畫,然後我們要一起想想宇宙中真正的第一個伽瑪射線爆,以及它在星球演化與元素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htm
61011137 王為豪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1-04-29 尋找宇宙的第一道光–談星系的創生 宇宙在距今約140億年前從大霹靂中誕生後,隨著自身的膨漲,大霹靂的餘輝不斷冷卻降溫,卻沒有能量來源可以產生新的輻射,於是宇宙經歷了數億年漫長而黑暗的時期。之後,宇宙中第一代的天體因自身的重力而成形,並放出強烈的輻射,終結了黑暗時期,引領宇宙演化成我們今日看到的模樣。這些在宇宙中綻放出第一道光芒的天體是什麼?無數恆星聚集的原始星系?還是質量達太陽百萬倍的超大黑洞?它們何時開始出現?它們對宇宙後續的演化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些是尖端天文觀測正企圖回答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htm
61011138 郭城孟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2012-09-28 臺灣的前世今生 臺灣是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大陸島,形成島嶼之後的數百萬年間,臺灣仍和大陸有數次陸連,因此陸上的動植物種類受歐亞大陸影響甚鉅。其次由於北方南來的親潮和南方北流之黑潮,會有許許多多的生物順流至此,而留置島上。北方的大陸氣團、南方海洋氣團也同樣地挾帶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來島上落腳,這些自然力量使得臺灣生物的種原非常龐雜,加上地處亞熱帶而有近4000公尺高低起伏的山巒,使得這些南下北上的,以及在冰河時期避難至此的生物,能在島上安然生存,並繁衍後代。<br /> <br /> 細緻而多樣化是臺灣的重要生態特色,她的地質史、氣候、地理位置等背景,共同塑造出今天這樣獨一無二、變化多端的臺灣。對於臺灣的每一個角落而言,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地方的發展,都應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道路。任何其他地區的發展經驗,都無法照單全收,僅能作為參考、借鏡。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htm
61011139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1-04-10 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育 海洋魚類是人類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特別是具有海岸的開發中國家。海洋漁業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產業。五十年前,人們仍認為浩瀚海洋的恢復力強,人類不可能去改變她,漁業資源亦不會枯竭。<br /> <br /> 半世紀後,大家都同意由於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外來入侵種及全球氣候變遷等人為因素的破壞,已使得漁業資源匱之,因過漁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也使得海洋生物多樣性大幅衰退。如果我們再不積極採取行動,四十年後人類將無海鮮可以享用。最有效的保育措施應是建立海洋保護區、生態系漁業管理及採取預防原則等。此外,加強宣導教育,包括生態標章、限漁、慢漁和落實海洋保護區的管理等亦最為廹切有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htm
61011140 白果能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1-04-08 獵殺癌細胞的新世代科技 自1982年起,癌症即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儘管近年來醫學有傲人的進步,但部分癌症例如肺癌的療效仍令人非常失望,因為許多肺癌病患在就診時,已屬於晚期。由於癌症的診斷與療效評估,主要依賴不十分靈敏的影像法,如X光或電腦斷層掃瞄,以致癌腫瘤被發現時通常癌細胞已轉移。癌細胞轉移與抗藥性一直都是威脅癌症病患存活的主要因素。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許多機制與免疫細胞可以去除外來或損壞的細胞,然而癌細胞有許多巧妙的偽裝與武器可以逃脫免疫細胞的追殺並且四處流竄。經由人類基因體計畫的完成,不僅解開人類的基因密碼同時也產生許多新科技。<br /> <br /> 這些新科技包含癌細胞偽裝的辨識、新型標靶藥物的發展、具高度專一性可去除致癌基因與癌轉移基因所產生之訊息核醣核酸的各種核酸藥物。這些新藥物可有效的殺死癌細胞,然而為了避免副作用的產生,抗癌藥物必須能夠精準殲滅癌細胞而避免傷及無辜的正常細胞。目前已有一系列具癌細胞專一性的藥物輸送方法正在發展中,可減低藥物副作用讓病人有絕佳的生活品質。除了前述經由生物醫學研究所產生的癌細胞獵殺新方法,醫學工程學的快速進展,亦產生許多治療癌症的新科技,例如分子影像方法的成功發展,可以早期檢測出癌症的發生,並精準地標定腫瘤的位置。經由核子醫學的發展,目前已成功研發出以質子或重子來消滅癌細胞的低副作用治療方法,並且已實際應用中。藉由生物醫學與醫學工程的持續快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癌症可望不再是令人聞之生畏的絕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htm
61011141 王駿發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2011-03-27 橘色科技之研究與挑戰 根據色彩學,紅色與黃色所組合出的橘色,代表著明亮健康、幸福溫馨,因此以橘色所命名的健康照護相關科技代表著以人本、人道關懷為中心的系統產業。率先提出「橘色科技」的王駿發教授說明,台灣已漸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所衍生出來的各項銀髮族的議題將逐漸受到重視,包含生理、心理、醫療、日常生活需求以及健康照顧上的相關產業都相當被看好。橘色科技所講求的是人性化與科技化,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彼此相互連結,因此建構出有系統的照護與服務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享受幸福的科技?怎麼讓現今的科技更人性化?什麼是代表老年照護的橘色科技呢?讓我們一起邁入新的領域,尋求出新興的照護產業!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htm
61011142 林杰樑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歿) 2011-03-25 鉛對腎臟病的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腎臟資料系統2009年報,臺灣在洗腎人口發生率與盛行率連續五年都是世界第一,臺灣是世界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最高的國家。依據美國國家腎臟資料系統2009年報指出,臺灣每年每100萬人中就會新增加415人洗腎,且平均每100萬人中就有2,228人長期洗腎。2005年臺灣接受透析治療者約為5萬人;預估2016年將有230萬人罹患慢性腎炎,其中又有10%可能發生尿毒症洗腎!民國97年臺灣洗腎費用已高達330億,佔健保費用4,400億的7.5%,這些病人常因合併症必須住院,致使將近11%的健保總額費用被使用在尿毒症病人身上。因此如何預防正常人腎臟病的發生,治癒早期慢性腎臟病人,並使大多數無法治癒的慢性腎臟病人能延緩病情發展至洗腎,都是當務之急。<br /> <br /> 在醫學上慢性腎臟病的治療,除了控制血壓,低蛋白飲食及使用腎素阻斷劑(ARB, CEI)外,並無特殊的治療法。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即使一般人只暴露環境中低濃度鉛,血中鉛濃度正常仍會影響腎功能,使其惡化。經過二十年的研究,我們發現校正各項因素後首度證實,即使身體鉛負荷總量正常,仍會不斷傷害腎臟。腎臟病人如果鉛負荷量偏高,給予鉛解毒劑治療,減少身體鉛負荷總量後,則可有效的減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並改善腎功能。如此不只可節省許多醫療花費,且可改善腎臟病人的健康。當然一般人如能平時減少鉛暴露,亦將有助於慢性腎臟病的預防。<br /> <br /> 林杰樑醫師(1958年6月30日-2013年8月5日)臺灣嘉義縣朴子鎮(今朴子市)人,知名醫師暨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長期專攻於毒物學與腎臟科,是腎臟醫學、毒物學與臨床毒物科的權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htm
61011143 張嘉修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中心副主任 2010-12-24 「生質能」是否可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扮演關鍵角色?–探討生質能源對建構未來低碳社會之衝擊 在本場演講中,張副主任將告訴我們目前生質能研究的最新狀況,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還是來自地球環境的迅速惡化。他說: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溫室效應與環境污染。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重,而且油價持續飆漲,使得人類不得不正視使用低碳排放且可再生的能源之必要性與迫切性。在眾多替代能源的選項中,生質能源一直頗受重視但也頗有爭議。這種宣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是怎麼來的?它真的可以有效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嗎?它在世界未來的能源結構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在這場演講中,張副主任將介紹什麼是生質能,產生生質能的方式,以及生質能的各項優缺點,他希望能夠以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討論生質能在未來能源發展的地位與契機。<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htm
61011144 楊正澤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所)教授 2011-01-09 我愛蟋蟀–「究竟」問題在哪裡? 生物系統分類學是生物科學的基礎,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根本,是自然生態環境永續,地球人類永續的基礎研究。由地球上生物數十億年的古老自然史反應人類700萬年演化過程的適應情形,面對近來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提出因應策略。<br /> <br /> 楊教授以聲音行為特徵為基礎針對蟋蟀生物系統分類研究,此主題曾於2008年國家地理頻道(NGC)與行政院新聞局合作之綻放真臺灣(II)將臺灣鬥蟋蟀文化以標題「黑龍過江」拍成影片。除影片中楊教授擔任科學顧問及參與演出獲頒「興大之光」。以蟋蟀研究為例,由小眾科學出發達到大眾科學之目標。<br /> <br /> 想知道「蟋蟀」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有著多大的關連性嗎?「蟋蟀」的學術發展如何成為一門學科呢?楊教授將帶領你一起進入蟋蟀的奇幻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htm
61011145 李文雄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2010-12-26 生物科技與生質能源 石油是我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可是我們一定也常聽到「明天油價要漲了」。沒錯,石油供需失衡與能源危機的問題已嚴重影響生活與經濟,以往的石油輸出國都慢慢變為輸入國了,我們是不是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台灣人口只佔全世界的0.35%,可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卻佔有1%,這完全是因為我們太依賴的石油、煤炭的後果,它們被使用後除了提供我們所需的能源外,還會附帶出「二氧化碳」,我們要是能利用「替代能源」取代石油、煤炭,這不僅能讓能源持續不中斷,也可以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也是李院士提出的『生質能』應用,當前可作為生質能的原料有玉米、大豆、甘蔗…等,可是這些原料也是我們的糧食,若是無止境的大量使用也是會引起糧食不足,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是須外找尋成本低的原料或資源!<br /> <br /> 想知道作為糧食的生質能原料是怎麼變成我們日常所需的能源嗎?就由李文雄院士帶領你一起進入能源轉換的奇妙旅程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htm
61011146 張峰義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 2010-12-24 氣候變遷與傳染病 人類經濟活動快速成長,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CO<sub>2</sub>)氣體及其它空氣汙染物,正以空前的速度改變大氣結構,人為溫室效應使得地表溫度增加,氣候變遷亦有逐漸顯著的現象。氣候變遷所引起的氣象條件變化,經常以極端氣候表現(如風災、水患及旱災等),進而影響各類傳染病的流行規模與分布範圍。<br /> <br /> 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大致可歸類為「水媒相關傳播疾病」及「病媒相關傳播疾病」兩類,我國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環境,原本就適合傳染病致病原、病媒的生存與繁殖,在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環境下,原本存在東南亞地區之熱帶傳染病,如登革熱及屈公病等疾病,流行疫情有趨於嚴峻的現象。加上近年來風災、水患發生頻率增加,更有利於傳染病的發生與擴散,例如98年莫拉克風災、99年凡那比風災過後,於南部地區造成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病的病例群聚,影響了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br /> <br /> 如何防範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是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衛生單位必須持續落實衛教宣導,提昇國人對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的正確認知,更應持續整合災後傳染病應變體系,提供國人更為迅速及有效率之應變服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5.htm
61011147 朱記民 臺灣電力公司發電處組長 2010-12-17 電力是乾淨的嗎?–從科學的角度探討乾淨電力的代價 節能省碳是目前最夯的議題,電動車是ㄧ個解決城市空氣污染的利器,高鐵及捷運均標榜著使用乾淨的電力,但是「電力」是完全潔淨無污染的嗎?我們通常不會問電是如何提供的,事實上電力系統包含發電、輸電,及配電,在生產過程中,透過各種能源轉換,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不同程度之污染。目前常採用的發電能源有燃煤、燃油、天然氣,及核能等,各有不同的環境污染問題存在,各種再生能源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環境影響問題,必須付出代價來進行改善。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在可靠穩定的電力及減少環境污染與電價間取得平衡,瞭解乾淨電力的代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htm
61011148 周建和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2010-12-12 科學行者出沒注意–我家也有實驗室 「阿達實驗室」是周建和教授所成立實驗室的暱稱,他們會藉著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設計成有趣味性的科學動手做實驗,並且這些實驗會隨著活動的次數不斷地翻新、調整,然後規劃出最好的操作方式,讓一般的民眾可以親手操作,並保證能在10分鐘內達到80%的成功率。而且實驗素材也經過精心挑選,讓成本盡可能降到最低,所以只要參與過,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材料,自己DIY。<br /> <br /> 周教授將自己的實驗室打造成移動性高並且內容豐富,加上配合科學教育的改革;周教授更用不同的方式創新教學,最後讓物理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更得到【街頭物理師】的稱號!想在街頭看物理秀嗎?想知道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科學秘密嗎?請聽周教授的演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htm
61011149 李玲玲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所教授 2010-12-10 氣候變遷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衛戰 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全球暖化、降雨模式改變、兩極與高緯度地區冰層縮減、海平面上升、異常氣候發生的頻度與強度增加、海水酸化等現象,不僅加速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更危及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延續生存與發展的諸多服務與功能。然而生物多樣性非僅被動地受氣候變遷的影響,也能主動地藉由回饋反應降低溫室效應,或是幫助對抗氣候變遷的衝擊。但要讓生物多樣性發揮這些功能的前提是避免生物多樣性繼續流失。為此,生物多樣性公約與世界各國及我國都做了相當多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參與,共同保衛全球的生物多樣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htm
61011150 劉正彥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0-12-10 地震是否能被預測?–地震電離層前兆與同震 自古以來,人們曾經發現大地震前水井噴湧或乾枯、鳥獸飛奔、奇雲出現、地光發生,和磁場異常等奇異現象。然而一般的自然現象沒有詳細清楚之量化數據,以致無法進行統計研究、建立模式,進而從事預測工作。近年來人類利用雷達和人造衛星觀察地球環境,意外發現大地震前後高層大氣之電離層電子濃度會急劇改變。地震會引起地球表面劇烈振動,因此同時發生電離層振動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在地震前大地寧靜時期,電子濃度出現異常增減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大量統計資料卻說明大地震前電離層似乎會有某種異常變化。人類是否能藉此一窥未來地震發生之可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htm
61011151 陳文屏 中央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0-12-03 小心,外星人就在你身邊?–談生活中的怪力亂神 生物學家逐漸解開生命之謎,瞭解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而天文學家則在太空中尋找這些環境,廣大的時空當中,應該也有別的生物存在。可是他們來過地球嗎?如果有,在哪裡?如果沒有,為什麼?媒體中看到的外星生物為何長得與人類相似?人類尋找外星生物是找救星,還是找麻煩?宣稱外星人來過地球的證據有哪些?百慕達三角?月球背面?金字塔是外星人製造的嗎?麥田圈是怎麼回事?這些問題可能有答案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htm
61011152 郭鴻基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所)講座教授 2010-11-28 氣候變遷與莫拉克颱風 『五風十雨』─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這是說明風調雨順的意思!天氣的變動始終都有著週而復始的規律變化,但也有許多難以預測的變異。近年來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頻傳,這是自然變異?還是氣候變遷呢?解答或許可以在觀測資料的解讀,以及嚴謹的數學模式與計算中來分析了。<br /> <br /> 颱風,是台灣「氣象災害」中最嚴重的侵入者,在近年環境的變化慢慢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災害也慢慢的變大,所以我們面對颱風要有「如臨大敵」的心態,因為小颱風也可能造成大災害的,像是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這些刻印在我們心中的恐怖名詞,誰能預料到它們會造成這麼慘重的災情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htm
61011153 林志勳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能源研究組組長 2010-11-26 用不完的石頭–新能源的機會 因應人類活動繁榮,對於傳統能源(如石化燃料)需求與日遽增,也因此造成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繼續使用現有之傳統能源,除了加深溫室效應造成的±2℃ 問題,還必須面對全球能源蘊藏量日益減少。未來情境的詭譎變化,新能源的選項即為全球積極投入的解決方案。各類新能源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生質燃料、燃料電池、地熱及海洋能等選項,全球投入過程均有不同的挑戰及布局藍圖,商機與效益則是新能源投入之決勝關鍵。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htm
61011154 陳陸宏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2010-11-26 食品究竟安不安全?–衛生標準與健康風險 媒體上的食品議題常引起很大的注意,例如美國牛肉、三聚氫胺、油炸油、真空包裝豆乾,和乾麵等。食品安全管理是要確保所有的食品在生產、調理、儲存、加工,及販賣過程中符合安全規定,所訂出的衛生標準常被用來作為安全與否的指標,但實際上衛生標準只是就無法避免的污染,或基於加工需要而添加者予以限量的規定,並不是健康危害的分界線。行政處理標準的數值通常訂得很低,一旦超出這個標準政府就需採取行動,以免達到健康危害標準。食品安全的責任在於業者,政府扮演稽查的角色,消費者扮演監督的功能,這樣才符合WHO對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htm
61011155 蕭樑基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2010-11-19 無藥可救?臺灣真的有超級細菌嗎? 自古以來,人類與微生物之間關係密切,從發酵食品的產生到現今引起全球恐慌的超級細菌,都與微生物習習相關。人類在有了抗生素之後,才開始具有對抗細菌感染的法寶。但因為抗生素的濫用,造成大量抗藥性細菌的誕生,人類繼而研發更新型的抗生素以消滅新的問題,但假以時日又會有更新的抗藥性細菌誕生。最近檢驗出帶有NDM-1的超級細菌,據信將使人類無藥可用,台灣也檢驗出了本土第一例!然而這種超級細菌是否真的那麼「超級」?本土「超級細菌」是否早已存在?這都值得深入討論。人類到底要對病菌趕盡殺絕還是和睦相處,就要考驗人類的智慧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htm
61011156 吳成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2010-11-14 解開生命的奧妙–21世紀生命科學的挑戰 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從有人類以來,就一直想解答這些問題。20世紀中葉,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命科學革命。由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的誕生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揭開了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必要條件之謎。21世紀生命科學的突破直接挑戰了人的價值,並帶來了空前倫理、法律與社會的衝擊。未來的生命科學可能控制生、老、病、死的生命大權,改變人類的智能與心靈,使性行為不成為生殖的條件,選擇人類的後代,以及縮短演化的時程。科學的發展,將導致人類的未來是更美麗的幸福或更危險的災難?人類有何因應之道來永續發展科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htm
61011157 李羅權 中央研究院 院士 2012-10-14 地震預報與太空科技 本屆演講第一場(2012年10月14日)由前國科會主委李羅權院士開場,為我們講解地震的議題;俗話說,人禍易躲,天災難防,在大自然的面前,才讓人發現自身的渺小!不管是氣候還是地震總是難以捉摸,地牛何時要大翻身能夠預報嗎?民間流傳一段順口溜:「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而太空科技可以運用到地震預測嗎?如此才能做好防範措施。我們相當榮幸邀請到太空科學專家李羅權院士,以太空科學角度分享地震形成及地震預測。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htm
61011158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8-10-24 人的腦子是作什麼用的? 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強調人類與動物的差別在於道德修養。而從生理解剖來看,人類的腦部構造跟其他哺乳動物還真的沒有甚麼太大的不同。腦除了掌控基本生理功能之外,現在的科學家們發現腦也主司溝通、思考等功能。有趣的是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從基本生理功能的控管,擴展到各種更複雜的思考能力呢?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是因為腦功能有所差異的關係嗎?本次講座邀請在科普書籍翻譯、人類學等領域極具盛名的中央研究院王道還助理研究員主講,歡迎您一起來探索這個有趣的課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htm
61011159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8-04-19 打造新的諾亞方舟–為熱帶植物建個庇護所 全國首座熱帶植物保種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目前已網羅四千六百個國內外熱帶植物物種,目標十年內活體保存一萬五千種,廿年後有三萬多種植物在園內生長,成為全世界主要植物保種中心之一。與一般兼負遊憩功能的植物園不同,這也是全球首座專門以熱帶植物為對象的保種研究基地。至本世紀末,全球卅萬種熱帶植物將有三分之二遭到滅絕,植物喪失多樣性。熱帶植物不像溫帶植物可用乾燥或脫水保存,最好在原棲地保種,但因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異地保種」是目前可行方式。這艘植物界的「諾亞方舟」,讓台泥辜家和李家維教授,都圓了多年的夢。本次講座邀請清大生命科學所李家維教授與我們一同分享與介紹「熱帶植物的諾亞方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htm
61011160 李連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 2008-06-13 誰知瓶中「藥」,粒粒皆辛苦 比起國外規模動輒數千,然則近萬的生物技術公司而言,國內一家僅廿多人組成的團隊以「抗生素」及「骨髓幹細胞驅動藥」的研發躍上國際舞台,無疑振奮了所有在此領域打拼的同行同業。此外,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在肝癌研究上也大有斬獲。他們不但發現肝癌的發生與一種命名為GNMT的基因有關,且女性GNMT基因表現量為男性的八倍,正好可解釋男性肝癌發生率比女性多三到八倍的現象。這項研究成果可應用在肝癌藥物篩檢試驗、基因治療和研發預防肝癌藥物上。本次講座邀請兩位生技公司經理談談何謂生技藥品,創立生技公司心路歷程及生物技術產業人才培育等問題。兩位經理暢談業界研發抗「煞」消毒劑及肥胖藥的實務經驗,延續此一領域,遇見科學講座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在國內研究機構從事生技醫藥方面的研究員更深入探討。精通中、西藥的李連滋副所長,近年來在B、C肝炎的藥物研究上時有突破;被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評選為2007十大潛力人物的徐祖安研究員,在抗病毒藥物合成及研發上亦有多項專利認證。竭誠邀請您一覽病毒的祕密檔案,透過兩位研究員的分享一窺國內生技醫藥研究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br /> <br /> 附記:本次演講講員為李連滋副所長及徐祖安研究員兩人,由李連滋副所長主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htm
61011161 孫安迪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口腔內科 2009-06-12 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兼談抗老防癌 我們的環境,充滿了各種感染因子,它們有著不同的形狀、大小、成分和損傷特點。假如我們自身沒有形成一系列相當靈活且有效的防禦系統,那麼這些感染因子就會在人體寄生,並且利用人體的營養或材料,大量繁殖,並又傳播出去,這將是人類的大災禍。正是這種防禦機制,建立起一種免疫狀態來對抗感染。本次講座邀請台大醫院口腔內科孫安迪醫師主講,並同時進一步說明情緒、營養、飲食及維生素等各類因素和免疫間的緊密關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htm
61011162 徐仁修 荒野保護協會 2008-06-14 臺灣自然生態之旅 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徐仁修先生為了保留台灣大自然的一線生機,二十年來,經常上山下海,以紙筆、相機來記錄美麗豐饒的福爾摩沙,為了讓兒童有機會與能力接觸大自然,也花好多時間去為孩子們演講,並帶領他們到荒野自然去進行觀察與體驗。徐先生這種播種與紮根的工作是真正保護台灣大自然生機的最佳辦法,而且效果顯著,這些孩子們都懂得從一個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來反省生活與面對自然。為了台灣的自然生機,為了孩子們,徐仁修先生在一九九五年創立了「荒野保護協會」。旨在匯聚更多理念相同,真正愛大自然、愛台灣、愛孩子的有心人士,一起來推動這個觀念。本次講座邀請徐仁修先生與大家分享二十年來在台灣山野所作的自然觀察與體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201 到第 2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