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7秒, 共找到 740 筆資料,顯示第 601 到 7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2014-05-02 走出千年迷霧–探索彗星的美麗與哀愁 2013年是名副其實的「彗星年」!秋冬之際四顆彗星閃耀天際,其中的艾桑彗星本來有望成為世紀大彗星,但卻在通過近日點時,在太陽的光熱中粉身碎骨、煙消雲散,給天文愛好者留下無盡的嗟嘆!然而今年的夜空也不寂寞,歐盟在2004年發射的「羅賽塔號」太空船,將在5月份接近CG彗星,然後放下無人登陸艇降落表面,創造太空探索的里程碑!千萬年前,彗星對地球的無情撞擊,敲響了大型爬蟲類告別世間的喪鐘。而千年來的彗星出現,更給先民帶來無盡困擾。到底這種奇特天體的本質為何?老家在哪?又是誰解答了這個千古之謎?在這場演講中我們將為各位一一道來。<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3.htm
蔡佳良 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 2014-04-25 運動與大腦認知表現 運動除了可強健肌肉骨骼與心肺功能,最近十年的研究更發現運動也可有效提升大腦的認知功能。因此,此次演講內容著重在運動對不同族群(如:兒童、成年人、老年人)的大腦認知表現效果,同時也針對不同運動型態如何有效改善大腦認知表現的處方與其潛在的神經機制(如:血液中的神經滋養因子、大腦皮質或組織)來加以闡述,期盼讓聽眾能從認知神經科學角度,真正瞭解運動對大腦認知功能提升的方式有所瞭解。<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4.htm
白明奇 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2014-04-28 忘川流域.失智症船歌 今天,全球失智症病人已經超過四千萬,隨著病程進展,病人的認知功能日漸敗壞,精神症狀與問題行為相繼出現,生活逐漸無法自理,受到影響的人與層面超乎想像,說它是世紀之症,絕不為過。<br /> <br /> 然而,大多數的失智症成因至今仍屬未知,也沒有藥物能夠根治,正有待醫藥專家與科學家共同努力,解開這個謎,才有機會終結失智症。證據顯示,失智症是可以預防與延緩退化速度的,而且預防失智的健康行為最好從年輕開始養成,並力行實踐。<br /> <br /> 這個演講將介紹失智症,以啟發年輕學子智慧、探究腦科學的奧妙及對失智症的好奇與關心,並藉此了解預防失智症的重要性。<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5.htm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04-14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6.htm
沈勝昂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 2014-05-16 犯罪密碼:心理學的觀點 犯罪是什麼?為什麼要犯罪?犯罪如何發生?一直以來,犯罪都被簡化為個人的問題行為,以是非對錯、甚至道德判斷作為評價的標準,從而依法律的處罰作為解決的方法。然而,近代(犯罪)心理學,從個體心理與早年病因發展的角度來看,發現犯罪並非僅只是單純個人行為對或錯的問題,犯罪發展的成因多源自於孩童時期不良成長與偏差的學習,因此,多數的理論或研究者都同意犯罪人由於早年生命脈絡受到不良經驗的影響(如缺乏安全的依附關係),醞讓某種潛在犯罪的動力(機),使得自我概念、認知系統受挫或對某些特定事件(如少年時期的受虐)不滿足的累積,日後持續發展的負向生命事件演變成穩定的人格傾向,並形成某種特定的內在需求,這些特定的需求日後自然成為性侵害加害人的犯罪內在動機,與犯案的潛在因素。<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7.htm
葉欣誠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014-05-18 氣候變遷新思維 賈寶玉的姐姐賈元春晉封貴妃了。賈家出了一個妃子,所以就得建一座園子作為「省親別院」,園子完工後,種下許多花草樹木,也飼養了仙鶴、孔雀、鹿、兔、雞、鵝等諸多動物。但近年來因為碳排放造成的氣候異常導致園中動、植物的生命週期混亂。為維持需花費大量的經費,貴為王妃的元春也感歎耗費過度。但元妃深感園林封閉可惜,乃下旨命姊妹各人住進大觀園。也因此事感受到了環境保持的重要。下令爾後的觀園建造多以樹木為主,希望能種植植物幫助大自然調節人為的環境異常…本屆第16場於103年05月18日邀請到現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葉欣誠 教授,改變我們對於氣候變遷新思維。<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8.htm
陳年興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2014-05-15 Global Perspectives of a Cyber Citizen 本演講所用語言為中文。網際網路就猶如將全球所有的電腦串連起來的超級大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開放的、快速的資訊交流與溝通模式。而隨著網際網路不斷地發展,網路應用的多樣化,以及軟硬體設施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的影響,將更為深遠與複雜。網際網路所帶給全世界所需面臨的幾個問題:網際網路使世界變得更多元化還是單一化?網際網路使世界變得更競爭還是更不競爭?網際網路製造出更多的工作還是更少的工作?網際網路創造出更多的安全性或是更少的安全性?網際網路讓人們更快樂或是更不快樂?等,都值得人們深刻地認知與省思,並提出適切的因應之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9.htm
陳興忠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4-05-20 行動裝置之資訊安全防範與管理 由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方便攜帶、靈活輕巧,並可提供如:收發電子郵件、儲存文件、瀏覽簡報、遠端存取資料,甚至遠端存取其他網路設備等功能特性,其有助提高行動辦公環境的生產力與效率,但同時也延伸出新的資安威脅。行動裝置的資安要求相同於電腦的資安要求,即為保護行動裝置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br /> <br /> 微軟公司2001年推出Windows XP,雖然歷經Windows Vista(以下簡稱Vista)、Windows 7(以下簡稱Win7)到現在的Windows 8.1(以下簡稱Win8.1),至今13年,仍為微軟公司使用期間最長的作業系統。<br /> <br /> 過去12年來,Microsoft一直對Windows XP提供維護與更新等各種支援。但是,微軟公司及其硬體與軟體合作夥伴現在為了要投入資源於較新的作業系統,已不再提供Windows XP技術協助,包括保護電腦安全的自動更新在內。如果客戶端繼續使用Windows XP,雖然其電腦仍可運作,但是可能很容易遇到將來更多新的安全性風險和病毒入侵。同時基於Windows XP作業的Internet Explorer 8 也不再提供支援,所以如果客戶端的Windows XP電腦連接到網際網路,而且客戶端使用Internet Explorer 8瀏覽網路,客戶端的電腦可能會遇到其他新的威脅,而無法取得任何來自微軟公司新的修補軟體。若要在終止支援之後維持受保護狀態,您客戶端有兩個選擇:升級目前電腦的 作業系統、採購具新作業系統的電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0.htm
林彥廷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4-05-23 揭穿宇宙深處巨獸的真面目–談超巨大黑洞與星系的共生關係 星系是構成宇宙中結構的基本單位,因而目前天文研究的一個重點便在於了解星系的起源與演化。近年來天文界的一個關鍵發現,便是理解到每個大星系中心都有個超高質量的黑洞,而這些黑洞在星系的演化中,很可能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在這場演講中,林博士簡單解釋天文學家如何偵測這些超巨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再介紹這些黑洞在吞噬周遭物質時,會引起的絢爛天文景觀,以及這些黑洞如何左右它們宿主星系的命運。<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1.htm
南智祐 臺灣大學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4-05-30 在酷寒之地的酷物理–在南極找尋極高能宇宙微中子 Neutrinos a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 because they are bringing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origin without interaction and deflection before they arrive in Earth. However, neutrinos, especially with ultra high energy E > 10<sup>18</sup> eV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icle to detect due to their rarity and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Searching for those neutrinos, Astro-particle physicist have built the world largest neutrino telescope, IceCube using South Pole Ice, and recently reported the first neutrinos from outside of our Galaxy. Our group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s been working for new neutrino telescopes in Antarctica searching for radio pulses produced by neutrinos when they collide with matter inside Ice. This approach will enlarg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neutrino over existing telescopes and will unveil the mystery of cosmogenic neutrinos. In this lecture, I will introduce scientists' journey to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 Scientific motivation, experimental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Taiwanese activity and future prospect also I will be discussed.<br /> <br /> 宇宙微中子是宇宙射線中最有趣的一員,因為它在抵達地球的一路上不與其他物質反應,也不受偏折,攜帶著關於它們源頭最準確的資訊。但是由於數量稀少且偵測效率低,很難以掌握,尤其是能量超過10<sup>18</sup> 電子伏特的極高能宇宙微中子。為了搜尋它們,科學家利用南極的冰層,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微中子望遠鏡「冰立方」(Icecube),並在最近偵測到來自銀河系外的訊號。臺大的團隊正在南極打造新一代的微中子望遠鏡,來搜尋微中子與冰層中的物質碰撞後產生的電波脈衝。演講中,南教授介紹了前往南極搜索宇宙微中子的旅程,並探討科學動機和實驗技術,以及未來的展望。<br /> <br /> <b>註:本演講所用語言為英文。</b><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2.htm
Jiwoo Nam Distinguished Assistant Fellow, NTU LeCosPA, ROC 2014-05-30 Cool Physics in the Harsh Land -- Detection o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Neutrinos in Antarctica Neutrinos a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 because they are bringing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origin without interaction and deflection before they arrive in Earth. However, neutrinos, especially with ultra high energy E > 10<sup>18</sup> eV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icle to detect due to their rarity and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Searching for those neutrinos, Astro-particle physicist have built the world largest neutrino telescope, IceCube using South Pole Ice, and recently reported the first neutrinos from outside of our Galaxy. Our group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s been working for new neutrino telescopes in Antarctica searching for radio pulses produced by neutrinos when they collide with matter inside Ice. This approach will enlarg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neutrino over existing telescopes and will unveil the mystery of cosmogenic neutrinos. In this lecture, I will introduce scientists’ journey to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 Scientific motivation, experimental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Taiwanese activity and future prospect also I will be discuss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2.htm
蔡新聲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2014-06-06 生命的影印機–美麗是可以複製的 西遊記是大家最喜歡的古典名著之一,其中以孫悟空為了保護唐三藏可以拔一根猴毛變出上百上千個孫悟空來和敵人交戰最為膾炙人口,雖然幾百年前的名著只是作者吳承恩憑空杜撰而成,但利用現代的尖端科技確實已能做到,最近幾年報章雜誌報導的複製羊、複製牛與複製豬,都已經成為稀鬆平常之事了。<br /> <br /> 二十餘年前一株達摩蘭花售價動輒高達一百萬以上,讓許多喜愛蘭花的蘭友趨之若鶩,但不過短短一、二十年,達摩的售價已由百萬銳減為一株百元,是甚麼樣子的科技能讓這種名貴的蘭花變得雅俗共賞,那就是本演講所要介紹的–組織培養科技。蔡新聲教授可算是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的先驅,演講內容將介紹走入植物組織培養研究領域的心路歷程及目前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科技的應用概況,包括將瀕臨絕種的臺灣名貴中草藥藥王–臺灣金線連及保護眼睛的中國名貴中草藥–霍山石斛,利用組織培養科技大量繁殖開發成為保健產品成功的案例,也將介紹教授利用組織培養科技遠赴30餘國講學及進行科技外交之心路歷程與成果。<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3.htm
曹峰銘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1-10-15 嬰兒如何解讀語言密碼 當我們初聽一種陌生的語言,雖然可以明確聽到每一個音節,卻無法意會聲音構成的涵義。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面臨各式各樣的聲響,就像我們身處異國,難以和週遭溝通,究竟嬰兒如何做到區辨出語音差異,從而習得語言、融入環境呢?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曹峰銘累積多年語言發展研究經驗,為聽眾講解嬰兒破解語言密碼的秘密。<br /> <br /> 他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可說是語言界的「世界公民」,可以區辨所有種類的語音,隨著成長過程接觸母語的機會增多,在六個月左右,才逐漸強化母語的辨識能力,並造成陌生語音的區辨力減弱。成人對外語的敏感度因而受母語經驗影響,例如,日本人較難以區辨英文中的「r」和「l」兩個子音,因在日語中並沒有這兩種語音差異存在。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因為中文具有「四聲」的音韻變化,臺灣小孩對聲調的敏感度發展顯著優於在美國成長的小孩。科學家發現,初出生的嬰兒,在聽母語時的吸吮強度大於外語,說明胎兒在母親子宮內,便已對母語有日漸熟悉。<br /> <br /> 當人類日漸熟悉一種語言,便可以經由語音差異辨別出哪些字音較常組合成一個詞彙,例如,聽到「ㄉㄚㄔㄜ」,我們馬上能理解是「搭車」,但若聽到「ㄊㄚㄔㄜ」這樣陌生的組合,便難以解讀。因此,嬰兒也是年幼的「機率專家」,在環境裡的種種刺激中歸納出語言的規律,學習判斷與理解,並加以運用。<br /> <br /> 許多父母最關切的是:哪些因素會影響語言發展?該如何增強小孩學習語言的效果呢?社會互動對於學習語言非常重要,研究顯示,嬰兒在語言學習關鍵期,若曾面對面聽大人說一則外語的故事,一段時間以後,對外語仍具有敏感度,但是,如果採取播放DVD的方式,缺乏雙向互動,則無法達到相同效果。另外,大人和小孩說話時,常不自覺提高音調、誇張語氣,稱為「嬰兒導向式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或稱之為「慈母式語言」、媽媽語,這種說話方式有助於嬰兒知覺語音,影響日後的語言學習。因此,玩遊戲或親子共讀等方式,都能從生活做起,增加親子互動,提供孩子更多溝通的平臺,建立使用語言的規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4.htm
王道一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2013-04-13 用神經科學的手術刀,剖開經濟學的黑盒子–神經經濟學淺談 大多數人都知道民生經濟的重要,但對於經濟學可能就有些陌生,如果剛聽聞到經濟學與神經科學結合想必是不知其所以然吧?王道一教授於台大經濟系任教,其研究領域就是聽來新鮮的「神經經濟學」,為了讓聽講的民眾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入門此學科,本次講座將從傳統經濟學做引言,接著闡述神經經濟學為何物,並介紹藉由哪些現代的神經科學技術,為經濟學領域開闢新的研究疆土。<br /> <br /> 經濟學傳統定義上因資源有限,而研究聚焦在用來「生產」有價值的財貨,如何「分配」給不同人,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與渴望。現今身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轉而研究與人類對制度與資訊的反應,意即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人們對「誘因」有反應。制度是概略的統稱,舉凡市場機制、全民健保、社會規範等都可視為制度的個例。因研究範疇廣泛,有人認為經濟學如帝國般征討、入侵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但王教授覺得其實是經濟學領域與各學科的良性互動,激盪火花,增進彼此研究可能性。<br /> <br /> 王道一教授於現場實際執行「LUPI大樂透」遊戲,只要從1至100這些正整數中,選到最小且沒有其他人選的數字就得勝,藉此闡述經濟學問題。遊戲結束後王教授說明人們在遊戲中的普遍反應,通常一開始會有非常多人選擇「1」,但經過多次遊戲後選擇者「1」的人數會下降,因為民眾知道「1」雖然是最小正整數,但會因其他人選擇同樣的數字而喪失得勝的機會。如何挑選最小的正整數,又得確保沒有其他人的選擇與自己相同,這決策過程與結果就是經濟學問題,其中可討論:依循的規則、個人決策謀求最佳化、如何因應他人決策、理論預期與實證資料契合度、個別差異如何解釋等。然而從古老經濟學理論、理性選擇理論、行為修正版理論、廠商理論之中,卻發現經濟學家仍測量不出人們認定的「效用」為何,客觀價值與主觀感受有落差,神經經濟學則試圖以神經科學工具,討論不同腦區、認知控制、神經網路如何互動溝通,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以探尋傳統經濟學研究中隱而未覺的因素。<br /> <br /> 有多種工具可協助研究神經經濟學,如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有良好的空間解析度,但資料結果有許多雜訊;PET(正子掃描)可直接測量血糖流向,但卻因使用具放射性葡萄糖而有風險疑慮;研究腦傷病患可建立因果關係,樣本卻有限,可遇不可求;此外尚有TMS(穿顱磁刺激)、紀錄單一神經元、EEG(腦電波儀)、MEG(腦磁波儀)、GSR(膚電反映)與心跳等間接生理反應等,而王道一教授目前研究取向採用眼球軌跡追蹤技術,紀錄資訊蒐集過程與瞳孔放大反應,表示個人對誘因的反應。工具各有優勢與限制,但可在研究上截長補短,除了提供既有理論的證據,更可能指出其他能影響行為的因素。未來研究方向上,可思考多重思維模式的大腦模型是如何運作,甚至哪些神經科學證據會反過來影響行為。傳統經濟學只考量人們最終的「選擇」,但透過神經經濟學,或許我們能同時考量人的「決策過程」。<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5.htm
黃勝堅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2011-08-13 了解大腦:四十分鐘學會影像判讀–你也可以 以往大家見到黑黑白白的腦造影,聽到醫生口中各種專有名詞,總覺得大腦是個高深莫測的器官,腦造影更非一般人所能理解。這場演講由黃勝堅教授以生動淺顯的方式,帶領聽眾一步步揭開大腦與腦造影技術的神秘面紗。<br /> <br /> 首先,當我們看見一張腦造影,如何判斷它代表大腦中哪個位置呢?事實上,CT腦造影利用X光技術,將腦的組織與構造由顱底至頭頂分為數個橫向斷層面,所以,由造影上呈現的不同構造,即可判斷此切面位於大腦的哪個部分,如視丘、中腦、橋腦、腦室等。黃教授以平易近人的比喻描述圖像,例如,底層圖像貌似蘋果、中層造影像隻米老鼠、腦室形狀則神似香蕉,並引導聽眾覆誦記憶,讓聽眾馬上學會基本的判讀方式。分析一張腦造影時,辨別其方向及精確描述圖中影像位置亦十分重要。若將圖片分為九宮格,即可用數字標定大腦皮層區或腦中組織。<br /> <br /> 懂得判定腦造影中的構造與位置之後,還要能說出腦袋裡發生了什麼事。腦造影中,深淺不同的顏色其實隱藏了許多秘密–白色代表高密度的組織,例如骨骼、鈣化、或出血;黑色為低密度組織,如腦水腫或腦梗塞出現的部位;灰色則為等密度的腦實質或亞急性血腫等;各種顏色混合的影像,則很可能代表挫傷處。<br /> <br /> 大腦的血液由前、中、後三條大腦動脈供應,前後動脈為中央部位的命脈中樞,中大腦動脈則支應左右半腦,因此,由積血位置即能判斷出血來源。此外,顱內高壓可能造成中線偏移、腦迴變少、質塊效應等腦內構造的改變,亦可由腦造影中找到蛛絲馬跡。<br /> <br /> 全文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a href="http://www.brainlohas.org/">http://www.brainlohas.org/</a>※分類文章※/腦科學/了解大腦:四十分鐘學會影像判讀-你也可以/<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6.htm
李立仁 臺灣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1-09-17 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 雖是場腦科學演講,但李立仁教授一開場就期勉聽眾,以「來關心小朋友」的心情聆聽這場演講,如此,能讓生硬的腦科學知識鮮活起來。<br /> <br /> 首先,李教授簡介了胎兒大腦的發展歷程是如何從神經板、神經管發展成大腦雛型,並介紹了神經元、神經突觸等大腦運作的基本原理。李教授特別說到,大腦的發育是「基因」與「環境(早期經驗)」共同作用而成,發育之初,大腦生長了相當大量的神經元細胞,因此嬰兒時期的大腦具有相當高的可塑性,而後,依「用進廢退」的原理,大腦進行神經元細胞的「穩固與移除」,大腦的可塑性也因此隨年齡降低了。<br /> <br /> 李教授提到,0 ~ 3歲為大腦發展的關鍵,而不同的腦功能亦有其不同的突觸形成關鍵期,如感覺功能在0 ~ 6個月,語言功能約在1歲左右,而由前額葉主管的高層認知的功能則較晚,1 ~ 2歲左右為其高峰,事實上,人類的前額葉一直到青少年時期後才算發展完成,這也是為什麼青少年容易衝動的原因。掌握大腦發展的進程與特性,給予適當的刺激與引導,便有助於嬰兒的心智發展。<br /> <br /> 出生早期的感覺經驗,對嬰兒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其中,觸覺是胎兒最早發展的感覺,約在受孕後兩個月,胎兒便已具備觸覺受器,而七個月的胎兒便可以開始感覺到「痛」。李教授以心理學家Harry Harlow以猴子所做的「鐵絲媽媽與布媽媽」實驗說明,小猴子傾向依附在質感較溫暖、柔軟的布料,勝於冰冷的鐵絲,而這些接觸經驗也對小猴子日後的情緒發展具有相當影響力,因此,嬰兒早期的觸摸經驗,在其日後情緒與社會行為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br /> <br />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早期感官經驗是聽覺。李教授說,胎兒在出生以前,就已經具備分辨音樂、說話、心跳聲之不同的能力。研究也發現,媽媽如果每天經常地對嬰兒說話,當孩子長到2歲大時,所會的字彙會多出同齡孩子約300字,但如果是用電視機播放,則沒有這樣的效果,這說明了「互動」所帶來的社會線索對心智發展的重要性,對於孩子的教育,這一點頗具啟示性。<br /> <br /> 嬰兒若遭受早期經驗的不當對待,對未來發展恐不利。李教授指出,不當對待包括「不該有而有」與「該有而沒有」兩大類:<br /> <br /> <b>不該有而有,包括</b>: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化學因子</b></span>:如藥、酒、毒以及環境荷爾蒙等,會傷害大腦結構,例如酗酒的母親,可能造成「嬰兒酒精症候群」,不管在老鼠或是人類身上均發現,此類嬰兒在外貌上沒有人中,鼻子、臉頰較扁,而日後易出現癲顯、過動或語言控制力較差等行為狀況。<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物理因子</b></span>:如噪音、輻射等,也會對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然而李教授也特別提到,我們不用過度對日本311大地震的輻射危害恐慌,因為安全的環境輻射最大量乘以20-30倍,才會對嬰兒發展造成重大影響。<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生理、心理因子</b></span>:如疾病感染、壓力、暴力等。實驗指出,持續對懷孕的母鼠施以光照、搬家、噪音或是讓牠聞到狐狸的味道,其所生之公鼠會出現「去雄性化」的現象,且此「去雄性化」的狀況甚至會在公鼠的後代持續發生,顯示不當的高壓環境,會影響基因的表達(儘管基因的序列未變),不可不慎。</div> <p> <b>該有而沒有,包括</b>:</p>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span style="color: #696969"><b>營養</b></span>:包括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母親最好於懷孕前便開始補充營養,儲備懷孕的能量。<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感官刺激</b></span>:如聲音、氣味、觸摸……等,實驗顯示,剪除幼鼠的觸鬚,會影響大腦體感覺皮層的神經元樹突棘的密度與型態,幼鼠在神經元「穩固與移除」階段留下太多日後用不到的神經元,使腦功能受影響,該類老鼠也有過動的傾向,推測可能是因為「感覺」功能遭剝奪,而以改「動」的方式去尋求環境訊息的獲得。<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依附關係</b></span>:若依附關係遭剝奪,會增加個體對壓力的敏感度,或造成過度倚賴、自我封閉、情緒控制不當等情況。</div> <p> 綜上所述,李教授提出幾件對早期發展有益的建議:</p>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span style="color: #696969"><b>有計畫的懷孕</b></span>:及早開始補充營養、遠離菸酒、維持好心情等。<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哺育母乳</b></span>:哺育母乳除了能提供嬰兒可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質,也增加了親子的親密,以及孩子的觸、視、嗅覺等多重經驗,李教授提醒,媽媽宜至少哺育至6個月到1歲,但有42%的臺灣小孩從沒喝過母乳,值得改善。<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建立親子親密關係</b></span>:包括擁抱、鼓勵、常說話等,並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給予豐富的感官與社交經驗</b></span>:包括接觸音樂與節奏、接近自然環境與動植物、多與兄弟姊妹及玩伴互動、培養和諧的家庭氣氛等。</div>   <br /> 演講尾聲,李教授指出:「喜樂乃良藥」,帶著喜樂心情迎接每個新生的嬰兒,便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支柱<br /> <br /> 全文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a href="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27505550">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27505550</a>-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7.htm
周泰立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1-11-26 兒童與青少年腦中的語言網絡 <b>講演綱要</b><br /> <br /> 語意網路的運作,可以透過語言溝通中的意義使用來達成,文字的使用即為一例。使用中文在字形,字音,及字義的處理上,呈現與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不同的方式。這些語言處理上的差異,如何在孩童發展的過程中彰顯出來,使得我們可以理解文化差異如何塑造語言處理的神經機制,以及幫助我們探索語言功能缺陷的孩童的生理基礎。<br /> <br /> 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心理系周泰立副教授過去的研究發現以英文為母語的孩童,在處理字義時會在右腦半球的前額葉及左腦半球的顳中葉,隨著年齡增加而呈現神經活動增加的現象。以英文為母語的閱讀障礙孩童,在處理字音時會較健康的英文孩童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呈現神經活動減弱的現象。臺大團隊近年的研究也發現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由於中文在字形與字義的對應較英文更為直接,在處理字義時會產生與英文孩童相同及相異的腦區活動,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及顳中葉兩個區域,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的神經活動也伴隨著增加。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由於中文的同音字數目較英文來得更多,在處理字音時會較英文孩童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產生更多的神經活動。<br /> <br /> 語言及發展的神經機制除了在特定的腦區產生特化(specialization),也會在不同的腦區之間產生神經活動連結(connectivity)的變化。臺大團隊的研究發現中文成人在處理字義時,負責語意提取的左腦半球下額葉至顳中葉,在神經活動的連結上會更活躍;目前則在探索語意發展的變化,是否在不同腦區之間的功能性連結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更緊密。<br /> <br /> 臺大團隊目前採用縱貫式(longitudinal)的長期追蹤研究,對於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在神經系統運作的變化,能夠有深入且持續的觀察。目前也強化和臺大總區與臺大醫學院與附設醫院的合作案,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童(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自閉症患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及精神分裂患者 (schizophrenia)對應於同齡健康孩童及成人,在結構性與功能性連結的異同,進而瞭解孩童/成人的語意網路及對應的神經系統運作之異同。<br /> <br /> <b>講演內容整理</b><br /> <br /> 想到「椅子」,你會想到什麼?<br /> <br /> 心理學家運用「自由聯想」技術,探討人們腦中語言網絡的運作,周泰立教授引研究指出,當人們看到一個字彙:chair(椅子),大多數人都會連想到table(茶几)、seat(座位)、sit(坐)、furniture(傢俱)等與「功能、成份、材質、分類」有關的詞彙,但是,有些人會有與眾不同的反應,天馬行空的聯想可能代表獨特的創意,但也可能反映了具有精神疾患的腦部運作模式。<br /> <br /> 為深入研究人類大腦裡的語言結構,研究者用成對的字彙,讓受試者判斷此兩字的關聯性。結果顯示,人們普遍認為某些字彙具高關聯性(如刀、劍),但有些關連性則較低(如扣、敲)。當實驗者在判讀高關聯字時,大腦左側頂葉較活化,而在遇到低關聯字時,大腦左前額葉卻活化,一般認為,前額葉執行「思考、判斷」的功能,換言之,遇到低關聯字,受試者須多花費心思「判斷」兩字關聯程度。<br /> <br /> 語言運作時,活化的腦區以左腦為主,那是因為人腦有高度的腦側化現象,大多數人的左腦為強勢的心智運作中心。但在某些會發生思考紊亂、語言與社交功能退化的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自閉症患者身上,則發現了不同的活化狀況。<br /> <br /> 研究發現,讓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本文提到的自由聯想測驗時,他們的答題時間較長,且答案往往與眾不同,譬如從chair(椅子),聯想到boy(男孩)、color(顏色)、size(尺寸)等,作關聯字測驗時,會發現其右腦與左腦活化區對稱處,也會活躍起來。類似現象,也能在自閉症患者身上發現。<br /> <br /> 因此我們可以推敲,語言網絡牽涉到不同腦區的運作,而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腦運作也與一般人不同,相關議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除了對人類語言現象的探究,也為病友復健尋求契機。<br /> <br /> 全文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a href="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post/27781483">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post/27781483</a>-兒童與青少年腦中的語言網絡<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8.htm
馮怡蓁 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2011-12-17 你到底講完了沒阿?–談語言中的段落訊號 <b>講演綱要</b><br /> <br /> 本演講,馮教授將簡述她帶領的,探討說話中的段落訊號如何為聽者使用的研究,共分四個實驗進行。實驗一與實驗二為一組,分別測試時間向量訊號與段落所在及段落大小之間的關係,所研究的時間訊號包括段落前倒數第一與第二音節的延長,及段落停頓長度對聽者所產生的感知效果。實驗三與實驗四為一組,分別測試音高向量訊號與段落所在及段落大小之間的關係,所研究的音高訊號包括段落前句子之音高及段落後句子之音高上提程度。<br /> <br /> 結果顯示,時長訊號呈現互補現象。段落前倒數第一音節時長對於指涉段落所在位置較具決定性影響,而段落停頓之長度則與段落大小呈正相關。音高訊號則呈現集中現象。段落所在與大小皆主要以段落後句子上提的程度呈現,與段落前句子的音高較無關係。<br /> <br /> <b>講演內容整理</b><br /> <br /> 每當觀賞一部外國電影,或無意間在捷運上聽到幾個外國人的談話,不管聽到的是日語、法語、或阿拉伯語,儘管根本不理解這種語言,我們也能大略知道一段話中分成幾句、整段話是不是已經結束。你可曾好奇,人類的語言中埋藏了什麼奧秘,讓我們得以判斷段落所在?<br /> <br /> 語言中,除了字詞與文法結構本身的內涵,每個字的音高與長短其實也傳達了豐富的訊息。馮教授透過研究,分別由語言的表達及理解層面探討語言訊息,結果發現,人類主要透過幾種方式判斷話語的段落。<br /> <br /> 首先,研究者紀錄實驗參與者看完無聲電影後的談話,從其聲波圖形可以看到,一句話即將結束時,聲音的音節將會延長。句末字音拉得越長,人們越可以輕鬆而快速地判斷,這是一個段落的結束。<br /> <br /> 就像歌唱的樂句之間需要換氣,說話也是如此,兩個段落之間,語句也會稍稍停頓。當聽到對方的語句出現停頓,我們便能意會:他的表達告一段落,現在是可以回應的時刻。<br /> <br /> 另外一種實驗,則請實驗參與者聆聽一連串無意義的語音,若認為語句結束,即刻按鍵反應,藉由改變語音的高低與長短,發掘影響段落判斷的關鍵因素。實驗結果顯示,談話中的音高的上揚或下降,不但能幫助加強語氣,也是塑造語句單位的要素之一,在語言中,兩句話之間的語音高低是不連續的,自然情境下的語言,句子會以低音作結,而下一句的開端音調則會上揚。第二句音調提高愈多、兩段的音高差距愈大,則愈容易辨別出段落。<br /> <br /> 判斷話語的段落,對於語言發展十分重要。當小嬰兒初出生,面對父母連串的陌生語句,勢必得依靠其他線索,判斷自己什麼時候該回應,進而模仿、學習,建立符合人際互動的語言使用模式。<br /> <br /> 語言的韻律更可能進一步影響聽者感受,創造出戲劇性的效果。在美國,語言學家發現,歐巴馬的演講具有特別的停頓與延長模式,因而製造出吸引聽眾的韻律感。舞臺劇演員在說話時也誇大了許多日常語言中的微小訊號,才能把強烈的情緒直接表現給觀眾。<br /> <br /> 由此可見,語言所蘊藏的訊息,絕不只是文字本身的意義。不知不覺間,我們還運用語音的細緻差異,傳達了許許多多複雜的訊息,才得以溝通無礙。<br /> <br /> 全文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a href="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post/27815121">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post/27815121</a>-你到底講完了沒啊?<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9.htm
高淑芬 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2012-01-07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心智與大腦 「並非所有偏離常軌、表現出『異常』者,就一定是『劣等』。」高教授引用Hans Asperger的話表示,自閉孩童有的對音樂敏銳,有的算數比計算機還快,雖然在溝通社交上較感困難,但只要積極教導,生活表現都會越來越好。<br /> <br /> 高教授點出了一般人對自閉症的迷思:<br /> <br /> 【迷思】不講話就是自閉症?<br /> 【事實】不講話不一定自閉,自閉症也可能有非常會講話的人。<br /> <br /> 【迷思】自閉症者都不和別人玩?<br /> 【事實】他們不是不想和人玩,是不知道該怎麼和人玩?<br /> <br /> 【迷思】自閉症是病?還是天才?<br /> 【事實】自閉症者可能不善言語溝通,但常常有驚人才華。<br /> <br /> 【迷思】自閉症者容易犯罪?<br /> 【事實】自閉症者不是怪物,也不是瘋子,犯罪比例可能還較一般人少,他們有強烈道德感,有時候雖可能有些行為動作上的不當,但無犯罪意圖。<br /> <br /> 【迷思】自閉症會不會好?<br /> 【事實】只要積極教導,一定會越來越好。<br /> <br /> 自閉症者的發展障礙,表現於社交技能及語言溝通。他們缺乏情感互動能力,即使年幼的自閉孩童離開母親身邊,也不覺害怕;雖試圖與他人交流,但方式奇特,導致溝通困難。此外,他們也常表現一成不變的行為,關注點異於常人,如反覆觀看廣告、股市圖,或紀錄天文知識、背醫學書等。<br /> <br /> 學者對於自閉症成因有許多不同推測。譬如,有人認為他們難以「了解他人意圖」,無法掌握不具體的訊息,個性誠懇耿直、沒有心機,但容易固執。<br /> <br /> 腦科學研究發現,自閉症者在初生幾年頭圍較大,額葉、前顳葉較大,此早期過度生長是否是自閉的原因,值得探究。另外,自閉症者腦神經迴路的連結呈現遠端連結不足、局部連結過度,或許可解釋為何患者常是特殊領域的專家,但相對而言,大腦較缺乏全面發展,因此產生溝通、表達的困難。<br /> <br /> 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尚無藥物處方,因此,通常以教育、行為的治療為主。高教授強調,父母就是自閉孩童最好的治療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造語言刺激,在自然情境中不停地與孩童對話,長久為之,便有助於自閉孩童的身心發展。<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高教授指出,自閉症者的發展障礙,常表現在下列幾方面:<br />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社交能力缺失</b></span>:這是自閉症的首要診斷,自閉孩童常常進入診間,坐在醫師腿上就像坐在椅子上,不會表現害怕,請父母離開,也不會想找媽媽,他們缺乏與他人情感互動的能力。<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溝通能力缺失</b></span>:跟自閉症者講話,他們常常會重覆對方的話語,甚至把語調都模仿得非常像,他們想溝通,但用語奇特,經過語言訓練可以增進溝通能力。<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有限、重複、不正常以及一成不變的行為</b></span>:例如喜歡看廣告,股市圖,反覆觀看而不失興趣,有時會異於常人關注興趣點,如觀看玩具鋼琴的支腳、紀錄昆蟲、天文知識,背醫學書等等。</div> <p> <br /> 自閉症者常給人不講話的印象,但其實,對於有興趣的話題,自閉症者會滔滔不絕,他們對於有興趣事物的研究往往非常深入到一般人難以理解的程度,因此,當他們熱情分享時,常常因得不到共鳴感到人際關係挫折。<br /> <br /> 關於自閉症的成因,在學界與醫界都有許多的推測。譬如,在心理學方面,有人以「心智理論」來理解自閉症者的內心世界,認為他們「了解別人意圖」有困難,因此,他們較難理解不具體、不明確的訊息,個性誠懇、耿直,沒有心機、不會騙人,但容易固執。<br /> <br /> 而在腦科學領域則發現,自閉症者在初生幾年頭圍較大,額葉、前顳葉較大,但隨著年紀增長比例趨近一般人,此早期過度生長是否是自閉的原因,值得探究。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自閉症者的胼胝體較小,小腦與其他腦區連結較少,腦神經迴路的連結呈現遠端連結不足,局部連結過度的情況,此現象似乎不難理解為何患者常常是特殊領域的專家,但相對來說,腦較缺乏全面、健全地發展,因此產生一些溝通,表達的困難。<br /> <br /> 談到自閉症的治療,高教授表示,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尚無藥物處方,藥物多用於因自閉兒連帶發生的其他精神症狀(如注意力問題),因此,自閉的治療多半以教育、行為的治療為主,透過教育與訓練,來改善患者的語言和溝通能力、社交技巧、遊戲技巧、認知與學習能力、運動技能等等。高教授強調,父母就是自閉孩童最好的治療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造語言刺激,在自然情境中不停地與孩童對話,長久為之,便能有助於自閉孩童的身心發展。<br /> <br /> 演講尾聲,高教授強調自閉症的研究刻不容緩,也呼籲大家對自閉小孩要永遠懷抱希望,只要積極關心,一定會改善。她並指出,目前對自閉症患者的照顧系統只限於校園,呼籲政府、社會重視自閉症者進入社會系統後的照顧及相關問題。<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心智與大腦〉演講精華摘錄</b></span></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0.htm
林珊如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2014-06-04 重度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習慣與功能的重建 根據行政院的推估,臺灣已有超過1,510萬上網人口,家戶連網率更高達84%以上,網購、臉書、部落格、線上遊戲等已成為現代人主要的生活模式與形態。「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不僅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其年齡層亦每年下降中。<br /> <br /> 「網路成癮症」最初是由葛爾•柏格醫生(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所提出的一種精神錯亂,比照在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i>DSM</i>-IV)上對病態賭博的定義來比照,定立了有關病態上網的理論。「網路成癮症」乃泛指各種對電腦的過度使用導致影響正常作息的情況。不過,目前「網路成癮症」的理論尚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此,目前尚未被醫學界證實或廣泛採用。<br /> <br /> 「網路成癮症」雖然尚未被醫學界正式承認,但過度使用網路對青少年及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面對重度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並非消極地戒除上網、排斥網路世界,而是應該積極地協助正確使用網路、有效的時間控管,進而平衡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以重建正常的生活習慣與功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1.htm
黃勝堅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附設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2012-12-15 腦死了怎麼辦 我們知道人死不能復生,那麼「腦死」又是什麼意思呢?就字面上解釋,「腦死」意即腦整個器官完全地敗壞死亡,而「腦死」與「人死」又有何關聯,本場智慧巡禮講座由任職臺大神經外科,同時也是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的黃勝堅教授,帶領現場民眾一探究竟「腦死了怎麼辦?」<br /> <br /> 黃教授從「腦死」的定義談起,<b><span style="color: #0000ff">以神經學的角度來講,生命中樞「腦幹」如果死亡即「腦死」</span></b>。但每個國家和法律的認定基準不一,臺灣採英國系統,也就是腦幹死亡就是腦死;但美國則是全腦死亡才是腦死。但無論何種認定,腦死或稱腦幹衰竭表示有不可逆無自主呼吸的昏迷現象,自主性的呼吸和心跳皆停止,這與植物人不同,植物人雖無法與人溝通,或對外界環境刺激產生反應,但仍能自行呼吸。<br /> <br /> 有些疾病容易導致腦死的狀態,如腦部外傷、腦中風病患、或停止呼吸導致腦部缺氧等等。實際上,腦死是一種漸進式的過程,常見於加護病房中,病患需要維生系統(如呼吸器)來維繫生命,直到身體逐漸衰敗,有一法定測試程序決定是否腦死。首先進行腦幹測試無反應,於十分鐘內雖身體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仍無法自行呼吸;間隔二十四時後再測試仍無反應,即宣布腦死。因此,腦死是法律名詞,可能個體已無法自行呼吸,若不依賴維生系統在短期三至五天即會死亡,此時腦部以外器官仍是活的,個體要抉擇的,就是是否要遺愛人間。<br /> <br /> 話鋒一轉,黃教授從腦死談器官捐贈,臺灣目前法律以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暨有關規章來將兩者連結。雖然衛生署推行器捐已久,但礙於國人習俗而成效不彰。每年約有七千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手術,但,一年僅兩百人願意捐贈器官,可見器捐的需求,因此,選擇放棄急救同意書(DNR)或心肺復甦術(CPR)就有其重要性。若選擇DNR,腦幹衰竭時即可選擇是否將器官遺愛人間。然而選擇CPR,除了對溺水、電擊、車禍、心臟病等急性病人可挽回生命外,對加護病房的患者而言,加裝呼吸器、長時間藥物注射、使用葉克膜、血液透析等設備,對其只是折磨,成為往生室的前哨站。究竟面對死亡,是要用盡技術、用盡心力搶救,還是能從「心」照顧?於加護病房談器官捐贈,必定有許多困境和衝突,除了要站在家屬的立場思考,也得從病人的立場切入,如何才是生命的意義,能否讓病患帶有尊嚴地死去,值得深思。<br /> <br /> 目前選擇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主要推行文件為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個人可選擇在健保IC卡上註記意願書,並可依自行意願撤回。但,是否會因預立意願書而有枉死的風險?其實在各類急診困境中,可在生命末期的不同狀態下決定安寧往生或急救,並經充分討論後才撤除維生系統。而預立意願書,也是以同理心愛護親人的表現,進而能以有限的醫療資源拯救更多的生命。此外,也推行安寧緩和療護,用積極的介入方式,在病症有機會挽救時極力搶救,無機會時極力給予患者尊嚴,配合醫療團隊、親屬一路細心陪伴,使之沒有痛苦地善終。對於慢性之「末期病人」,如癌症末期、心、肺、肝、腎或腦功能嚴重器官衰竭、運動神經元萎縮末期的病人,建議放棄CPR才能尊嚴地離去。每個人應該都對自己有著預防性的概念,從健康促進、診斷、復健到優質生命末期照護,能提早做好打算,善終只會發生在有準備的人身上。<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2.htm
吳建昌 臺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教授 2012-03-17 道德、法律與大腦 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臺灣刑法中規定,若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違法,可減輕或免除刑責。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應該負責,成為一個重大而複雜的議題。當神經科學與腦造影技術越來越發達,是不是將有助道德判斷呢?擁有精神醫學、法律及衛生政策研究背景的吳建昌教授指出,腦科學所提供的客觀證據或許可以協助法律判定嫌犯的精神狀態,區分「壞人」和「生病的人」,使判決更接近正義。<br /> <br />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按照自己的規劃生活,很少感受到法律或國家權力的存在。當有人昏倒在路邊、干擾他人生活、甚至企圖自傷或傷害他人,影響社會秩序與安全,這時候,警察、消防人員或其他來自國家系統的力量就會介入,評估如何適切地處置當事人。<br /> <br /> 法律評斷當事人是否因精神障礙而失去負責能力,主要根據「認知」和「控制」能力兩大標準,即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是否能分辨對錯?他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當然,如果是自己闖下了禍,例如酒醉後打人,即便事發當時失去了判斷能力,「飲酒過量」仍是當事人的選擇,必須為此付出代價。<br /> <br />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部分腦區的功能與道德法律行為有關。最著名的事例之一,當屬19世紀的美國鐵路工人Phineas Gage。在一次意外中,他的腦部遭鐵棍穿刺後奇蹟般地存活下來,前額葉的損傷卻使他性格大變,變得暴躁、冷漠、反社會,朋友都稱他「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他」。這讓人們深入思考,究竟「身」或「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存在?若一個犯人聲稱「是我的大腦讓我作出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就毋需負責?<br /> <br /> 哲學家對於「道德」與「責任」的探討由來已久,終極問題之一,在於人是否擁有「自由意志」?如果人的行為完全由客觀因素決定,則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若具備自由意志,人們就必須為後果承擔責任。為了探究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科學家Benjamin Libet曾進行實驗,請受試者紀錄想動手指的時間,同時偵測腦電活動,發現神經系統的電位訊號,比受試者的意念更快顯現。換言之,大腦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這個結果震驚了世界,也引起不同觀點的詮釋與爭論。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灣的法律站在「軟性的決定論」立場–相信某些外在因素可以影響人的行為,因此判決時參考司法鑑定的證據,另一方面,認為人也有自由決定與行動的空間,必須探究責任歸屬。<br /> <br /> 也有些人提出,具有犯罪的「意圖」,或能夠判斷對錯,卻仍選擇犯罪,才需要接受懲罰。研究結果顯示,部份腦區功能與這些心智運作歷程相應。例如,腦部額葉內側部分區塊與行為動機相關、道德情感和大腦的內腹側前額葉相關,而瞭解和猜測他人想法的能力,則與右側顳葉及頂葉交界處功能相關。電影中的冷血殺人狂,看起來完全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緒、甚至以他人的痛苦為樂,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透過腦科學,或許我們更能進一步了解他們與一般人的差異。<br /> <br /> 目前為止,極少法律判決以神經科學資料作為證據,不過,腦科學帶來的新發現已引發學界討論。有些學者猜測,當人們不斷接受腦科學知識,長遠以後,人們可能將對刑事責任的歸屬有不同的看法。說不定,未來有一天,記者播報犯罪新聞時,將會參考腦科學證據,供觀眾判斷解讀。<br /> <br /> 事實上,科學研究的界限本身就是一個倫理議題。當科學家以實驗探索腦內世界,必須考量,這些知識是否必要而有價值,試驗所造成後果是否可以回復?科學家不可能為了暸解腦區功能而切除受試者的大腦部位,也不能隨意在腦中植入機械,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br /> <br /> 腦造影及其他神經科學證據顯示出大腦與人類行為的某些關聯,並不代表因果關係。吳教授強調,任何科學研究結果都要經過審慎評估,不能輕易濫用。但同時我們也能保有希望、懷抱信心,相信知識的累積,將對人類福祉有所貢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3.htm
李銘仁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2012-10-27 神經纖維瘤–最常見的遺傳性神經疾病 電影《象人》主角外型的畸形令人印象深刻,卻容易將神經纖維瘤(NF)與此做出錯誤連結與想像,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型態的疾病。2012年智慧巡禮系列講座的首場演講,就由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李銘仁教授,帶領大家認識神經纖維瘤-最常見的遺傳性神經疾病。<br /> <br /> 神經纖維瘤是一種<span style="color: #0000cd">顯性遺傳且高遺傳性</span>的神經疾病,都會有家族性遺傳的腫瘤,在臨床上需要接受團隊治療。依照臨床表現和致病基因的不同,有以下幾種類型:神經纖維瘤第一型(NF1)、神經纖維瘤第二型(NF2)、結節性硬化症﹑von-Hipple Lindau 氏病等,都有不同的臨床症狀、不同的基因變異點,主要發病於神經外胚層,如中樞及周邊神經骨骼皮膚及血管等位置,共通點就是在神經上長出多發性的良性腫瘤。在過去,人們將象人與神經纖維瘤連在一起是不正確的,因為象人所患的疾病是普洛提斯症候群(Proteus Syndrome),而不是神經纖維瘤。<br /> <br /> 神經纖維瘤遺傳的比例約每3500位新生兒有一位,是體染色體顯性疾病,如果父母親當中有一人罹患此病,則其子女不管男女均有50 % 的機率會罹患此病,若患者並無家族史,這是因為患者中只有50%由父母遺傳得來,其他50%是由於自發的基因突變引起。神經纖維瘤有將近100%的外顯度(penetrance),並且在患者此生都會持續生長但若比較神經纖維瘤遺傳的狀況,會發現家族內及家族間會有個體差異。<br /> <br /> 要診斷患者是否遺傳神經纖維瘤,臨床表徵上至少符合兩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診斷標準,症狀特徵是皮膚上6個或以上的咖啡牛奶斑、腋下及鼠蹊(腹股溝)的小雀斑、於皮膚上或身體較裏層(皮下組織)兩個以上的神經纖維瘤或一個叢狀神經纖維瘤、視神經膠質瘤、兩個或以上的虹膜斑塊(Lisch nodule)、骨頭或關節病變於脛骨或蝶骨,如果有一等親符合上述診斷也需注意。在患者生理與心理層面反映出諸多影響,如癲癇、容易頭痛、腦血管生成不良、有失明風險(因神經膠質瘤增生影響),外觀會有頭大身體小、皮膚表面的咖啡牛奶斑、腋下雀斑、長骨的假性關節、脊椎側彎、脛骨彎曲甚至容易折斷的情形,或長短腳等。<br /> <br /> 雖然可用基因診斷確之是否罹患神經纖維瘤,例如抽血,或孕婦在產期中抽羊水或採集絨毛膜細胞檢定,但確定為患者後,病症即註定依年紀增長而顯現。患者於學齡時期易有智能發展障礙,在學習上適應不良,易有自卑感,常會感到無助、無奈與憂鬱、講話會有障礙或失讀症,但大多在高中、大學時期能趕上一般學生的學習情形。<br /> <br /> 目前尚無藥物和外科手術可以根治神經纖維瘤,但適當的症狀治療也可以解決此病所引發的問題,例如矯型外科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等等。李銘仁教授也提醒到,因進行手術切除會導致腫瘤更易增生,建議身體外部的腫瘤可用手術改善外觀與行動方便,但內臟部位的腫瘤則建議勿動手術以免器官功能惡化。每個神經纖維瘤患者,都應定期作詳細的身體檢查,以便監視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並照顧自己身體,減少有創傷如燒燙傷、大手術引發神經纖維瘤增生的風險。<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4.htm
鄭玲宜 臺灣大學心理系臨床實務教師 2013-06-22 發展遲緩和早期療育 「發展遲緩」是指兒童相較於同齡者,在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行為有能力發展落後的現象,包含一群病因、病理、功能不同、輕重程度不等的發展問題。本次講座由鄭玲宜教師從臨床實務經驗中,說明正常發展的特性與發展里程的概念與行為向度、發展遲緩的診斷方式與早期療育之道。<br /> <br /> 「發展」與「生長」的概念看似類近,實則不同。生長僅為生理性的成長,發展則代表行為功能由簡到繁的歷程。正常的行為功能發展有其先後順序,從頭到腳(例如依序會抬頭、挺胸、站立到走路)、且由近到遠(例如手部動作,從甩臂到手指的細部動作)。早期發展偏向生存能力的建立,晚期則為生物與環境搭配而發展的複雜行為。每一行為功能都是一個「跨距」,標定行為從「有人會」到「大家都會」的區間,也可視為常態分配,落在極端值兩端就是發展優先與發展遲緩者。<br /> <br /> 目前全世界廣泛使用美國「丹佛兒童發展量表」(DDST),標記各類行為功能發展的重要里程,成為了解孩童發展的關鍵指標。各類功能發展現象依孩童年齡,標記出25%、50%、75%、90%孩童展現的時間點,其中落在75% ~ 90%孩童展現功能發展的區間表示發展遲緩。國內也有自行研發發展篩檢工具「Taipei-II」,針對高危險因素檢核,而發展功能檢核則可分為90%正常孩童有,但發展遲緩者缺乏的「負性症狀」,也有正常孩童無,但發展遲緩者有此現象的「正性症狀」。<br /> <br /> 發展遲緩有遺傳性疾病因素,如X染色體脆折症、威廉氏症候群、小胖威利症等,也有後天影響如胎兒酒精症候群,需要對兒童從頭到腳仔細評估才可提早發現,然而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對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依孩童出生在社經地位由高至低,如專業人員家庭、勞工家庭至社福(弱勢)家庭,其語言字彙表現也隨之下降,就表面看來是由於社經地位差,導致發展受限,然而若將親職指標納入分析,則可解釋六成的變異量,社經地位僅解釋三成,顯現<span style="color: #0000cd">父母教養小孩的態度才是影響兒童發展更根本的原因</span>。鄭玲宜教師指出,一般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約11%,但在國內偏鄉地區的孩童卻高達25%在語言能力上顯示為發展遲緩。由於國內升學考試需要語言能力比重高,這無形中成為孩童未來教育與工作發展上的限制,成為知識弱勢族群。<br /> <br /> 針對發展遲緩進行早期療育,為「發現、評估、治療」的連續過程,針對正在發生的疾病外在徵兆,用手術治療逆轉或減緩遲緩程度,提高預後表現。發展遲緩也有穩定、不可逆的病因,但除了上述醫療、復健等方式介入外,教育資源、協助家庭提升親職功能、因應危機與尋求資源的能力,都可以促發孩童潛能,減少發展遲緩對兒童與家庭的衝擊,提高生活品質。從此來看,發展遲緩並非完全是「運氣不好」、「不可預防」的。「<span style="color: #0000cd">孩童三歲以前做復健一年,勝過三歲以後做十年</span>」,鄭玲宜教師呼籲「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是幫助發展遲緩孩童的重要步驟。<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5.htm
謝松蒼 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2012-05-19 疼痛的面面觀 謝教授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1995年回臺大醫院解剖科擔任副教授,他在神經方面的基礎研究與臨床經驗都相當扎實豐富,再領域內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曾多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對於疼痛和神經有相當深入的研究。<br /> <br /> 試想,人在甚麼樣的情況下容易會有疼痛的感覺?感冒發燒的時候會喉嚨痛,意味著身體在跟你傳達一個訊息,你現在生病了!隨著看病吃藥病情轉好,疼痛的感覺也會慢慢消退。疼痛的原理,為什麼會痛? 痛雖然是不舒服的感覺,然而卻也是對正常人很重要的保護機制,藉由下意識的避開疼痛所產生的原因,可以使身體免於外在的傷害性刺激,像是燒傷、燙傷、割傷等等。我們人身體的周邊﹝皮膚、肌肉、骨骼﹞,都具有感知外界刺激的受體,所謂的感覺受體即是身體各式各樣的接收器,將冷熱、刺觸、壓力緊繃等透過不同體感覺系統傳達到我們的腦。<br /> <br /> 不過,在日常生活上,有些疼痛卻不易被我們察覺,可能完全看不見,但是它們是確實存在的。像是神經痛,它不僅持續的存在並讓我們不舒服。當神經受到損傷時,即便沒有任何外力刺激,仍然會有各式各樣的疼痛感覺,諸如電擊麻痺感、針刺感、燒灼感、手腳冰冷甚至四肢僵硬等沒來由的異樣情況,這些症狀除了持續不舒服,更會嚴重的打擾生活作息,無法好好睡覺,病友常常會有「苦不堪言、生不如死」之感慨。除了自身的不適感之外,在以往醫學觀念較不普及的年代,病友的周遭親友,因為無法了解這種神經痛帶來的感覺,有時會因為缺乏耐心覺得病友在無病呻吟,更甚者懷疑是否精神出了狀況抑或邪靈附體等,較為偏差的想法,使得病友身心得不到良好的支持,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病理性的神經痛可以見於各種類型的神經疾病,如腦中風、脊髓損傷、周邊神經病變,特別是糖尿病、尿毒症與化學治療後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最為常見。<br /> <br /> 謝教授有實地放一些照片,是一些神經受到損傷或者是感覺系統出了毛病的患者,因為一些因素疼痛訊號無法順利傳到腦區,導致身體某些部位感受不到疼痛或者冷熱。可能再走路穿拖鞋時,不小心踢到甚麼東西卻沒有感覺,走一走才發現自己滿腳都是血;也有些患者洗澡怎樣都覺得水溫很低,習慣性的把溫度條很高,久而久之發現自己怎麼皮膚紅腫脫皮?這就是為何疼痛是我們趨吉避凶的珍貴資產,少了疼痛感,我們將不知道自己身處於多麼危險的狀態。臨床上的診斷與評估各種神經痛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上述所提到的症狀完全仰賴於病友的主觀敘述,缺少可以量化診斷工具,兼之有時候文化習性、個人特性也影響到我們對於疼痛的表達,比方說有些人秉持著「打落牙齒血吞」的硬漢精神,表達自己的疼痛感時就比較含蓄;反之有些精神容易緊張的人,可能只有三分疼痛,卻在敘述時過度誇大,這些都會影響到醫師的判斷。有鑑於此,臺大醫學院與臺大醫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評估系統,包括病理、生理與影像學的檢查,可以對神經痛提供全方位的診斷及研究,希冀在未來可以成為「個人化醫療」的堅實基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6.htm
蔡振家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2-04-14 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俗諺貌似玩笑,在跨領域研究者蔡振家教授看來,可能有不小的真實性!在這場演講中,蔡教授根據其研究藝術與大腦的經驗,以「另類閱聽」的角度,剖析表演藝術如何再現大腦疾病,從科學觀點理解劇中人的身心狀態。<br /> <br /> 藝術創作者的精神狀態往往與作品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9世紀時,罹患梅毒者不在少數,神經性梅毒患者的大腦受病菌侵襲,可能產生躁鬱症狀,最終導致麻痺性失智,但在這個悲劇發生之前,部分患者在躁期充滿喜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才華。因此,有人把梅毒與天才的關係,比擬為魔鬼與浮士德的交易。<br /> <br /> 19世紀的作曲家沃爾夫(Hugo Wolf)即受神經性梅毒感染而導致躁鬱症。躁鬱症又稱為雙極型的情感性疾患,包含躁狂與憂鬱的兩面,當患者處於躁期時,感覺相當幸福,自信滿滿、說話快速,而且靈感泉湧,感覺萬物都充滿價值與意義;鬱期則剛好相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缺乏生活的興趣與動機。<br /> <br /> 當沃爾夫28歲經歷第一次輕躁期時,在短短的三個月中完成了43首傑出的藝術歌曲。好像作曲家的腦袋忽然打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他自述「我以一千匹馬力在工作,從清晨到深夜」。輕躁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的特徵也在沃爾夫身上一覽無遺,當Wolf完成《少女的第一首情歌》,他說「這是我至今最好的一首作品」,完成下一首又說「這比之前的作品還好上百萬倍」。<br /> <br /> 然而,情緒上的過度與不足是躁鬱症患者的宿命,心境高昂時擁有火山爆發一般的創作力,鬱期則失去活力,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憂鬱時的沃爾夫曾寫下:「我實在無法描述這種持續不斷的懶散於我有多難受」、「在這個生命與豐饒恣意伸展時,只有我像個旁觀者」等哀愁的字句,反映內心的孤苦寂寥。<br /> <br /> 著名腦神經科學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曾說:「大腦疾病患者是虛構傳說(myth)的航行者,前往一個如果沒有生病就無法了解的地方。」相較於一般人枯燥而重複的日常生活,虛擬的藝術天地似乎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烏托邦世界。透過藝術作品,我們可以稍微連結兩個世界,如聽到沃爾夫創作《火焰騎士》一曲誇張的情緒表現,可以想像自己未曾體驗的極端狀態。<br /> <br /> 1988年的《雨人》是探討自閉症的著名電影,片中一再使用「常人」與「非常人」並置的手法。影片中,主角查理與自閉症患者哥哥重逢後,經由一段曲折的旅程,逐漸了解哥哥的內心世界,而觀眾也隨著查理的眼光,發現自閉症患者的不同面向,及「常人」與「非常人」互補扶持的關係。當時,這部片具有顯著的大眾教育功能,讓觀眾認識某些自閉症患者具有「專才症候群」─如算術、記憶、藝術上的特殊技藝。<br /> <br /> 當表演藝術試圖再現大腦疾病,如何做到「信、達、雅」,在真實呈現的同時,能表現娛樂效果,又不至於過度誇張,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蔡教授指出,表演藝術再現某些概念與現象時,呈現方式會影響觀者的認知,若把身心障礙者再現為特殊或奇怪的,反而可能加深了觀者的偏見或歧視,必須非常小心。《雨人》拍攝前,劇本曾遭到科學顧問大幅修改,讓故事更加真實可信,也有助於消除歧視與偏見,或許就是此片能夠引起共鳴與思索的原因。<br /> <br /> 最後,蔡教授再以舞蹈天才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為例,探討「扮演」的意義。尼金斯基是現代芭蕾的開創者,在他的舞作中,一反古典芭蕾優雅、伸展的姿態,以各種肢體和臉部表情的扭曲、模仿木偶或魁儡的怪誕姿態,呈現出病態的美感。<br /> <br /> 在舞蹈創作與表演上綻放亮麗的光芒後,尼金斯基在30歲前精神分裂症病發,在精神療養院度過餘生。曾有人猜測,他所創造的怪誕舞姿並不是憑空發明,可能來自去精神療養院探望親人時,看到腦性麻痺或帕金森氏症等病人展現出來的姿勢障礙而有所啟發。他曾自述,看到療養院中的病人時,他非常能夠同理他們的感受,這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前驅症狀已出現的徵兆,而他晚年的瘋狂,更可能是達到此表演境界的唯一選擇。<br /> <br />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們生活越來越安穩、重複,失去了一些調劑或刺激的可能性,於是常人與非常人似乎產生某種互補關係,藝術作品則成為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因此,蔡教授說,他始終對於表演藝術者懷抱著敬意,感謝他們燃燒自己,點燃他人生命中的光亮。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7.htm
賴文崧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2012-06-16 子非魚焉知魚樂?從動物到人類的社會學習與認知功能淺談心智運作 《莊子‧秋水篇》中描述,有一天莊子與惠子經過一座橋,莊子看到小魚悠游,說牠們看起來十分從容快樂。惠子回答:「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呢?」莊子再次反駁:「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呢?」於是開始一連串的辯論。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究竟魚有沒有快樂的情緒?人類又要如何感知呢?臺大心理系賴文崧教授就由此出發,探究動物的心智功能。<br /> <br /> 賴文崧教授說,他從小就對「人和動物到底有什麼不同」很感興趣。有人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也有人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從生理條件來看,人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其他動物,身手不如羚羊迅捷、嗅覺也不如老鼠靈敏。不過,為什麼今天是我們到動物園去看動物,而非動物來餵我們吃飯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具備相對複雜的心智運作。<br /> <br /> 英文「mind」指心智或心靈,包含意識、思考、推理、知覺、學習與記憶等等複雜的面向。人類透過許多方式來得知別人心理在想什麼,除了語言之外,觀察他人的行為與表現,也是有力的判斷依據。例如,從梵谷〈星夜〉一畫呈現強烈的筆觸和色彩對比,人們得以猜測他的情緒狀態,想像畫家所見的夜晚與我們大不相同。<br /> <br /> 然而,動物無法經由語言或創作表達自我,我們該如何得知動物擁有哪些心智能力?事實上,透過動物表現在外的行為、或訓練動物作出某些行為,人類也能間接得知牠們在想些什麼。<br /> <br /> 科學家透過種種實驗方法,測試動物所擁有的認知功能。例如,京都大學Matsuzawa教授曾做一個實驗,當黑猩猩依照螢幕顯現的數字順序按螢幕按鍵,就可以得到食物,結果發現黑猩猩能達到高度的準確率。甚至,數字瞬間出現後,黑猩猩仍能記得數字的順序,快速按下記憶中的數字位置。<br /> <br /> 北美洲有一種鳥類,每年在夏秋季節,會把食物埋藏在地下,儲備冬天的存糧。驚人的是,每隻鳥可以埋藏超過三萬個位置,即便在冬天來臨,大雪覆蓋之後,仍能從完全改變的地貌辨認出自己埋藏的地點。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某些動物具有一定的智力與記憶力,強項的認知功能更可能超越人類。<br /> <br /> 那麼,動物是否也擁有情緒呢?研究發現,動物和人類面臨危險時,大腦中的「杏仁核」都會有所反應,即便只是讓動物看恐懼或害怕的圖片,都能造成相同的反應。另一方面,動物也會表現出某些愛好。研究顯示腦中傳導物質「多巴胺」與快樂情緒相關,科學家曾設計實驗裝置,在大鼠壓桿時刺激多巴胺迴路,結果大鼠不斷主動壓桿,顯見多巴胺分泌時,所產生的是正向感受。<br /> <br /> 更有趣的是,動物也有「不打不相識」的情形!賴文崧教授的研究發現,倉鼠具有個體辨識的能力,兩隻打鬥過的倉鼠下回再相見,上次的輸家會馬上逃跑。由此可見,動物也經由社會互動產生學習與記憶,在經驗累積中幫助自己適應環境,增進生存的機會。<br /> <br /> 其他許多研究同樣顯示,不少動物懂得使用工具,部分動物如鸚鵡、黑猩猩,更能學習簡單的語言或符號,與人類進行溝通。仍有許多心智功能因動物種類而異,譬如,草原上的鹿在同伴遭到射殺時,仍泰然自若,在同伴的屍體旁吃草,顯示牠們並無「死亡」的概念。不過,曾有動物學家發現,象群季節性地前往親友逝世的地點,撫觸所識大象的骨骸,似乎大象具有「死亡感」,並發展出相應的行為。<br /> <br /> 綜上所述,心智運作非人類所獨有,動物具有某種程度的認知功能,且與人類有某些演化上的共通性。話說回來,人類擁有欣賞夜色的閒情逸致、懷抱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能在藝術領域發揮創造力、追求生命的靈性層面……,這些特性目前未曾在動物身上發現,也展現了人類心智的奧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8.htm
吳瑞美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附設醫院神經部主任 2012-07-14 大腦心智與運動功能的老化 我們都知道物品用久了,可能有老舊、故障的一天。人體也像機器一樣,隨時間的進程而變化,年輕時強健的身體和敏捷的大腦,在中、老年期功能不如以往,甚至出現不同種類和程度的病變。本系列智慧巡禮系列講座的尾聲,臺大醫學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帶領大家認識兩種神經系統的退化疾病–失智症及巴金森症。<br /> <br /> 當年齡漸長,腦部退化反映在記憶和其他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社交及職業功能,即為老年失智症。臨床上常用「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或「臨床失智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 CDR)」等工具衡量認知功能失常的程度。例如,受測者必須在聽到一串數字後,唸出相反順序的字串,聽到「378259」,你應該可以馬上反應:反序為「952873」,普遍而言,7個數字以內的題目,對一般人來說都不成問題,然而,失智症患者卻可能感到吃力、甚至無法回答。除了記憶力,語言、視覺空間技巧、操作執行等功能退化,也阻礙了患者的生活,進而影響自我照顧、解決事情的能力,造成情緒不佳、對原本感興趣的事情失去熱忱。<br /> <br /> 除了年齡,基因遺傳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顯示,一等親中有家人患有失智症,發病率為其他人的3.5倍。另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也會提高失智症罹病率,值得大眾警覺,建立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習慣。<br /> <br /> 同屬退化性疾患,巴金森症主要症狀顯示在運動功能的障礙。19世紀的英國醫生詹姆士‧巴金森(James Parkinson)發現這種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不自主抖動的神經性疾病,此病因而得名。常見特徵還包括說話聲調平板小聲、因難以判斷平面空間而把字越寫越小、面無表情的撲克臉等等。<br /> <br /> 目前研究發現,腦中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可能與此疾病的發生有關。臺灣65歲以上人口中,約1-2%患有巴金森症。少數巴金森症患者為年輕型(45歲以下),佔患者中的4-12%。由於現代遺傳研究的進步,科學家研究指出,5-10%巴金森症患者具有家族遺傳史,某些基因突變已證實為病因,吳教授的研究團隊更發現,華人具有特定的遺傳因子(LRRK2),此基因的變異與患病相關。<br /> <br /> 確定診斷之後,若能對疾病有深入了解、遵循專業人員提供的治療計畫,有益於患者與照護者的身心調適。除此之外,規律作息與運動習慣能幫助患者延緩退化。維持生活中的多樣活動,如規劃一天的外出行程、多和身邊的人互動、玩遊戲訓練認知功能等,也是年長者鍛鍊大腦的好方法,而這些都需要用心經營與規劃。<br /> <br /> 照護技巧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國外有許多專業機構和團體的支持,但在臺灣,主要照護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能以同理心去思考老人家的想法,理解許多症狀與表現由不正常老化所引起,能減輕一些照護時的挫折感。吳教授鼓勵病友及照護者組成團體,在經驗分享與共同活動中相互支持,提供彼此更多力量。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9.htm
顧哲安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06-06 人之異於禽獸–看!人類多渺小,宇宙多浩瀚,而我們竟追尋著他的奧秘! <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style="font-family: 標楷體"><b>人之異於禽獸,幾希?<br /> 科學求真、道德求善、藝術求美。<br /> 尤有甚者,竟追求宇宙之究極真理,<br /> 無視宇宙之浩瀚、人類之渺小。<br /> 如夸父追日,偉哉?蠢哉?<br /> 成敗毋論,人類盡展「異於禽獸」。<br /> 更且,人類成果豐碩,對宇宙之瞭解今非昔比,含括:<br /> 宇宙起源、組成成份,宇宙膨脹、冷卻、形成結構,提供生命之源。<br /> 豈料膨脹日快(暗能?反重力!),竟有失控之勢,宇宙命運難料!<br /> 欲知天命,根本之道在參透宇宙創造之法。<br /> 尤其,對描述「時空」及此中「萬物」之物理定律,需一以貫之。<br /> 此道不昭,英雄折腰;屢敗屢戰宛若夢,求真求實遠禽獸。<br /> 壯哉!美哉!聽我娓娓道來……。</b></span></span></span><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0.htm
姚淑文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主任 2014-06-13 真相、正義,是令被害人難以抗拒的二度傷害嗎? 近年來都會地區不斷發生夜店外「撿屍」案件,當婦女團體提出撿屍就是性侵害案件時,許多民眾反而撻伐婦女團體的論述。面對這樣的狀況,個人從事性侵害被害人保護的工作已有二十二年之久,對於此情形,十分感嘆社會對「典型性侵害被害人」的要求仍然存在。如此,當社會所謂的真相、正義要發揮時,被害人自然被推往刑事司法程序,接受司法體制嚴格的考驗,但有誰能夠去思考被害人所難以承受的二度傷害呢?<br /> <br /> 性侵害迷思、知識和性別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性侵害迷思」建構常造成社會大眾或專業體制對被害人的錯誤評斷,而性侵害迷思的內化也是被害人自我價值貶抑的原因。另外,在「性侵害知識」建構中,專業忽略了被害人的個別差異,塑造了常態化的性侵害被害人。而在「性別角色」建構下,讓被害人進入擁有女性特質世界,但性侵害事件卻讓被害人的女性特質成為眾矢之的。性侵害迷思、知識、性別角色三種不同的社會建構,是性侵害被害人在創傷前可能就存在的問題,然而性侵害事件發生後,這樣社會建構下的產物,卻成為被害人復原生活中最大的障礙,也是被害人二度傷害的根源。<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1.htm
陳丕燊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4-06-13 從光明到黑暗–穿越時空談宇宙 經過 20 世紀物理學的兩大革命: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物質的基本構成有了革命性的了解,而相對論則澈底改變了人類對時空及巨觀世界宇宙演化的概念。然而到了世紀末科學家才發現所有已知的物質,只佔宇宙總成份不到 5%,其餘 95%是由所謂暗物質與暗能量所提供,而我們對它們的本質卻所知甚少。這些新發現一方面從基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問題。除了結構成份,我們知道宇宙是由大霹靂誕生的,但是大霹靂又是怎麼來的?宇宙的前世今生是什麼?宇宙的未來會是一片黑暗死寂嗎?宇宙的發展是一條從光明到黑暗的不歸路嗎?讓我們在這個講座裡,穿越時空談宇宙。<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2.htm
洪榮昭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2014-06-13 教育遊戲設計與發展 網際網路的發展為學習拓展了一條新的路徑,讓學習不再侷限於課堂,而是能隨時隨地的發生。有鑑於數位學習日益風行,為了能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環境給學生,臺灣師範大學數位學習實驗室團隊於幾年前開始著手製作數位學習遊戲,包括能夠自編教材的「作業Tip on」、「語文聯想」、「大江南北任我行」、「就就我」、「心臟病」、「掌握Taiwan」等,透過結合學習素材與遊戲,去創造一個能提高學習動機與樂趣的數位學習空間。<br /> <br /> 在多款教育遊戲中,學生都可進行遊戲前的自我評估。根據這些自我評估,可以作為學習校正的指標。而老師在編寫題目時,亦可依學生程度調整過關標準,進而調整老師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有效的學習力。甚至在編寫遊戲程式時,遊戲程式可根據作答人們的database去分析,進而調整遊戲難易程度,以達到適性學習的效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3.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2-15 生命科學–第一講:生命是什麼? 從薛丁格對生命現象的兩個困惑談起:一是高度組織的生命結構如何逃脫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規範?一是決定生命組織的資訊如何忠實地複製並傳遞到後代?<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4.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2-22 生命科學–第二講:生命為什麼那麼複雜? 38億年前地球上一個簡單的單細胞生命,如何演化出今天繁複多樣的生命世界?簡要回顧了生命如何從原核到真核,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的歷史進程。<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5.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01 生命科學–第三講:化學反應與酵素 本講演介紹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係,以及酵素如何讓生命中的化學反應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6.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08 生命科學–第四講:生命中能量的轉化 本講演告訴您生命如何分解食物?如何從食物中取得生命可以利用的能量?以及生命世界中最終能量的來源及轉化。<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7.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15 生命科學–第五講:遺傳、基因與分子生物學的中心理論 遺傳資訊的儲存、轉譯與調節的最新發展。<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8.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22 生命科學–第六講:染色體、基因組與性 從染色體的結構、基因調控到自私基因的隱喻。<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9.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3-29 生命科學–第七講:人類的演化與我們為什麼生病 從過去600萬年人類演化的歷程中,反思其中關鍵性的轉變,與和現代文明疾病間的關連。<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0.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4-12 生命科學–第八講:人為什麼會老? 從演化的觀點明瞭不同物種為什麼會有極大差異的壽命,進一步探討老化過程背後可能的分子機制。<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1.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2014-04-19 生命科學–第九講:生物哲學在談什麼? 從生物學的核心概念討論生物學與物理科學間的異同。<br /> <br /> <b>李國鼎科學菁英研習課程–生命科學</b><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2.htm
蔡宇哲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2014-04-11 微型點子對撞機 M.I.C.:減肥 「我光是呼吸都會胖」、「聽說避免攝取澱粉能減肥」、「到底多睡還是少睡能瘦呀?」......如何控制體重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關於肥胖的眾多說法,究竟科不科學呀?<br /> <br /> 本次微型點子對撞機(M.I.C.)請到肥仔們的救星臺大生化科技系蔣孟廷,與減肥成功的睡眠科學專家蔡宇哲老師,從生理與睡眠的角度來談談「肥胖」。<br /> <br /> 指導單位:科技部<br /> 主辦單位: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br /> 執行單位:泛科學<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3.htm
黃于玻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2014-04-28 微型點子對撞機 M.I.C.:石虎 為什麼要保育石虎?除了情感上認為石虎很可愛,石虎對整個生態系的平衡有什麼重要性呢?三義外環道建或不建,石虎的未來能有何出路呢?想認識石虎快來M.I.C.加開場,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于玻,將從多年的環評經驗和大家分享臺灣的生態保育現況,歡迎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看石虎保育問題吧。<br /> <br /> 指導單位:科技部<br /> 主辦單位: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br /> 執行單位:泛科學<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4.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05-02 看電影談物理–能源議題 我們藉由行動裝置上的多媒體互動式的數位遊戲內容,將能源的基本常識融入到行動裝置的遊戲中,進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意願。我們所設計的遊戲包含了核能、火力、風力、太陽能…等。並透過「看電影談物理–科普新體驗能源知識APP」的講座,前半場透過能量相關的電影引起學生的興趣,後半場則以研究者開發主題為能源議題的行動裝置電子遊戲APP做體感互動的實際體驗。在遊戲活動過程中,融入科學知識使參與活動的學員在遊戲過程中學習到科學知識,和體驗科學的科技成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5.htm
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副教授 2014-05-09 複製動物 生殖是一門很神秘的學科,以往人們認為只有低等生物才能以無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而高等生物則必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才可以。然而,1952 年時,Briggs 和 King 則開始以兩棲類進行複製動物方面的研究,並於 1955 年以蛙囊胚分葉細胞注入去核的蛙卵母細胞中,並成功發育出蝌蚪。30 年後,McGrath 和 Solter 於1983 年將此技術應用於小鼠方面的研究,終於能生出小鼠,陸陸續續有綿羊、牛、兔、豬、山羊等動物被複製成功。在此階段,科學家們認為惟有用未分化的胚核細胞才能複製出動物,但此觀念直到 1997 年 Wilmut 以綿羊胸腺體細胞成功地複製出桃莉羊後,除了引起全世界的譁然外,並也證實了已分化的體細胞亦能再回復未分化的狀態,重啟重組胚使其繼續發育成個體,打破了比往科學家的傳統觀念思想,並使得生殖科技又往前邁進一大步。之後,陸陸續續有許多動物被複製成功,諸如牛、山羊、豬、兔、猫和馬等。然而,複製動物的發展歷程、如何複製動物以及複製動物有何用途等,在本單元中將會告訴您,並帶您進入生殖科技領域,一同揭開生殖科技的神秘面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6.htm
陳輝煌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2014-05-06 奈米科技與生活–小小奈米大不同! 在希臘文中,nano-意為「侏儒」,所以nanometer代表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奈米為10<sup>-9</sup>公尺,亦即十億分之一公尺。奈米等級的物質到底有多小?地球的球徑約12,756公里,假設將地球縮小為十億分之一,為1.27 cm,大約為一顆玻璃珠的大小。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博士(Richard P. Feynman),於西元1959年演講「寬廣的底層」(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時,提到操縱與控制微小物體是可能的,當物體被縮小後,在微小世界仍有許多的空間,因此反問大家:「為何不能把24冊大英百科全書的資料寫在大頭針大小的空間?」。這些概念引發了許多科學家投入奈米領域微細世界的研究,費曼博士也因此被尊稱為奈米之父。<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7.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4-08-09 喝牛奶潟肚是不正常嗎? 許多中國人喝牛奶會瀉肚是因為「乳糖不耐症」所致,為什麼西方人少有這樣的毛病?周成功教授將從基因與人類遷移的歷史談起,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br /> <br /> 李國鼎故居<b>生命科學系列講座</b>第一場<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8.htm
盧建銘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電腦中心高速計算技術與應用組經理 2014-05-30 三維列印(3D Printing)技術之現況與發展 3D列印(積層製造)的技術於1982年首先在日本被開發出來,靈感是由噴墨印表機所得到。其原理是以2D層狀堆疊方式列印,再轉換成3D的一種列印設備。經過30多年發展,已逐漸發展出幾種製程技術。近年來,3D列印的技術日益成熟且普及,它能客製化生產,創意不受限制,且設計完成立即生產,在2012年開始進入家庭與零售商店,成龍也在當年「十二生肖」的電影中,讓我們感受到3D列印的神奇魅力,它於2013年成為十大最值得觀察的科技趨勢之一,目前更成為各國競相投入發展之新興領域,臺灣的科技部、教育部與經濟部等政府部門都相繼編列3D列印的多年期預算,國網中心也是國內3D列印的研發重鎮。它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讓產品之設計與製造之間只有一個「列印」按鈕的間隔,由於能夠直接產出終端產品,因此國防工業、機械製造、生活用品、醫療產業、化妝品、文創藝術、電玩設備、食品造型等領域都有應用,就連美國歐巴馬總統也認為3D列印是美國的未來希望。3D列印的技術將帶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它將會打破跨國代工產業鏈,由大量製造轉向客製化生產,預估到2020年全球產值將上看120億美元。<br /> <br /> 本演講由<b>中國文化大學化學系</b>錄影,<b>國網中心知識大講堂</b>提供。<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9.htm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4-09-13 生命的叛逆–癌症 現代人談癌色變,癌症是現代社會令人恐懼卻又不得不重視的疾病,是生命內在叛逆的結果!而臺灣人和美國人罹患癌症的種類不同、發生機率也不一樣,原因是什麼呢? 回歸到問題的根本來探討癌症怎麼產生的?它的形成就像是身體裡的小型演化史,了解它發生的原因未來才能找到適當的對策。在周成功老師的引領下,本講座要帶領觀眾認識癌症,談癌細胞的特性、最新治療方式與遭遇到的問題。<br /> <br /> 李國鼎故居<b>生命科學系列講座</b>第二場<br />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br /> 科技部補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0.htm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2014-09-28 學習:一門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機器學習的新科學 人類祖先在物競天擇的壓力之下,產生了獨特的學習能力,也因而促成了文化的演進,並奠下科學、藝術與語言發展的基礎。本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系列講座,以《腦、神經科學與學習》為主軸,展開一連串的科學知識饗宴,分別邀請到謝豐舟、周泰立、胡志偉、丁照棣等八位腦神經科學大師,帶您探索人類大腦既奧秘又驚人的可塑性。<br /> <br /> 你對學習的認識有多少?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你可曾想過,「學習」本身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如今,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機器學習的新發現,更為人類凝聚出新的學習原則,不只導致教育學說的改變,也讓學習環境重新設計。首場講座於 103 年 9 月 28 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謝豐舟名譽教授,介紹「學習」這門跨領域的新科學。<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1.htm
許晃雄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09-26 與氣候共舞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年發布第四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以十分肯定的語氣發布警訊:「過去半世紀的暖化現象極可能是人造溫室氣體所造成的」,並推測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會再上升攝氏1.1度到6.4度。2013/14年,IPCC發布第五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更加確定人為的影響,且呼籲加速節能減碳,否則遏止不了脫韁的全球暖化趨勢。如同逐漸熱化的大氣層與消逝中的北極海海冰,人為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的議題並未時過境遷,為人淡忘,反而深入人心,「全人類的共同危機」的共識逐漸形成。<br /> <br /> 面對未來全球暖化帶來的可能衝擊,通常不是過分悲觀,就是嗤之以鼻。前者給人末世的感覺,後者則漠不關心,不思作為。兩種反應都過分被動。所幸,化危機為轉機的正面思考,已逐漸成形。全球暖化的危機,就是人類的中年危機。在人類歷史中,從未像現在如此的富裕、科技如此發達,但也從未面臨如此全球化的環境危機。<br /> <br /> 綠色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抒解全球暖化的壓力,也可以形成新的產業與經濟發展趨勢,同時解決環境與經濟問題。更好的是,還可以解決石油枯竭的問題。換句話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共存。如何在保有最佳的環境與生態情況下,經濟仍可以適度的發展,已經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面對此一挑戰,不僅是綠色科技革命,新的思維與生活形態也勢必形成。能夠因應此一浪潮的個人、企業與國家,極可能是全球暖化趨勢下的最大獲益者。<br /> <br /> 一直以來,臺灣人好像是一群汲汲於經濟發展的工蟻,要緊的是把食物搬回窩內,在哪裡築窩無所謂。環境問題從來不是臺灣的優先選項之一,經濟發展才是重中之重,環境保護只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渾然不覺,一個全新的「全球化」綠色思維,隱然形成。臺灣已然成為全球暖化浪潮中的「中流砥柱」,稍微不慎將成為化外之國。站在「全球暖化」的十字路口,臺灣何處去?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可曾認真想過?準確的掌握氣候變遷帶來的契機,說不定是臺灣脫胎換骨的機會。<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2.htm
張元翰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系主任 2004-10-15 探索反物質的世界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所率領的「國際太空反物質探索計畫(AMS)」,預計二○○七年將AMSⅡ放上國際太空站,以三年時間用超導磁鐵蒐集宇宙射線,若能蒐集到反碳或反氧原子,就可證明宇宙中的確存在由反物質形成的「反行星」。一般認為在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後,反物質與正物質應該一樣多,可以組成與正物質相對稱的「反星球」、「反銀河」,甚至還有「反人」存在,但在人類目前所知的宇宙中,仍找不到任何反物質世界存在的跡象,這個問題讓物理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有人提出宇宙是被區分為好幾個正反物質的區塊,而地球正好處於正物質的區塊中,所以無法發現反物質,但還未獲證實。<br /> <br /> 丁肇中正率領十六國科學家進行AMS計畫,一九九八年第一階段AMSⅠ計畫,在太空中運行十天未發現反物質,現在正進行第二階段AMSⅡ計畫,預計二○○七年起繞行地球三年,偵測所有飛過圓筒中間的粒子中,有無經宇宙射線帶來的反物質,解開宇宙之謎。<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3.htm
蔡駿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4-10-29 認識黑洞 黑洞是個耳熟能詳的天文話題,但科學家至今尚未真正觀測到黑洞,但藉由太空望遠鏡觀測與引力波測量,已逐漸有證據可證實黑洞的確存在,未來還可能進一步發現可作為時光機器的「蟲洞」,解開太空之謎。當一顆質量相當大的星體之核能耗盡後,沒有輻射壓力去抵抗重力,平衡狀態不再存在,將使這個星體全面塌縮成為中子星,若質量仍大於三個太陽質量時,會連中子簡併氣體壓力,也無法平衡重力,星體將繼續塌縮到它的重力半徑範圍內,這時的引力會大到足以讓包括光子在內的一切粒子,都被引回星體本身,而跑不出來,也就形成「黑洞」。當黑洞形成後,所有物質都會向中心場塌縮成一個非常細小的質點,稱為「奇異點」,任何物質要從「奇異點」跑出黑洞,逃離的速度必須大於光速,但根據狹義相對論,光速是速度的極限;換言之,所有物質被吸入「奇異點」後,就永遠都逃不出來。<br /> <br /> 科幻小說家常在小說裡描寫蟲洞,認為可以穿越時空,根據理論是可能的,若能做出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做出跨越時空的時光機器;但若真的做出這個時光機器,歷史學家辛苦幾十年的研究心血,可能會被頑皮的物理學家一瞬間改寫,而氣得找物理學家打架。<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4.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4-12-03 突破時空的障礙–談外星世界 全球科學家在探索宇宙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外星人是否存在?」學者說,宇宙中絕大多數物質仍屬未知範圍,且以目前手指識字實驗發現,確實有「意識體」能與地球上人類溝通,外星人應該存在,只是不知身在何方,仍待進一步探究。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唯一已知有高智慧生命的天體,雖然人類已推論出宇宙年齡有限、大小有限,打破宇宙無窮大、歲月無限長的迷思,但宇宙中仍有許多現象超出人類已知科學範圍,換言之,外星人存在與否,現今科學知識很難證明「真的不存在」。以人類現有科技,無法進一步做外星人實驗,因此短期內無法證實外星人存在與否,但以手指識字五年來的實驗結果,「隱密世界」似乎已提供人類突破時空障礙,探索外星世界的管道,希望有朝一日,人類能夠真正解開外星人之謎。<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5.htm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教育部前部長 2004-12-12 人類心靈的奧秘:迷思與科學 「迷思」是似是而非,但人們卻信以為真的想法或作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迷思,對社會大眾造成許多人身、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傷,例如減肥的迷思、自殺的迷思、婚姻的迷思、天然災害的迷思等,而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極為關鍵的科學應用與發展,與迷思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本次講座邀請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教授主講-「人類心靈的奧秘:科學與迷思」,以活潑有趣的解說與互動,帶領現場聽眾進入科學領域,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br /> <br /> 演講一開場黃榮村教授即以:「科學之所以會一直不斷的被研發,是因為人有眼睛,透過所見的事物轉而思考與質疑現況的存在理由為何。」點破整場演講的重點。以「眼睛」為探討起點,黃榮村教授表示,眼睛常常會發生錯覺,但眼睛有時卻是也很精準的,他特別舉例說明,例如:兩條一樣長的直線,我們往往感覺垂直線比水平線長,這就是因為眼睛的自動修飾效果造成的視覺錯覺。為讓聽眾能輕易了解何謂垂直水平錯覺,黃教授藉由投影片中圖片問答方式,讓聽眾親自體驗原來透過視線原理、利用人的錯覺,視網膜投影會將前方的物體視為是體積較大或較長的物體。<br /> <br /> 黃榮村教授提出柏拉圖及莎士比亞兩位西方文人所發表的看法,佐證所有科學皆源於眼睛所見事物的說法。柏拉圖解釋人之所以可以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本身會發光可照明眼前的事物;就心理層面而言,莎士比亞則以眼睛能傳達豐富的訊息說明靈魂之窗的意義。由此,即可知古今中外,「眼睛」是充滿了科學與心理的想像。<br /> <br /> 在演講活動中,黃榮村教授透過何謂眼睛的垂直水平錯覺、人的行為是否是線性、人的行為是否被基因所決定及人的最早記憶可以回溯到什麼時候等,歸納列出十個問題與現場聽眾研討,用來說明眼睛、心理與科學三者間的微妙關係。透過台上、台下互動的方式,黃教授將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變的淺顯易懂,同時也成功的抓住了現場聽眾們的全部注意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6.htm
周泰立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2014-10-05 大腦與語言:演化及發展 人類的語言與動物的語言有何差異?這些差異與大腦的結構有何關連?這場演講將由人類的大腦演化出發,說明我們是如何由牙牙學語發展為成人的口若懸河。在單語,雙語,或多語的環境中,人類的語言發展又會呈現何種不同的風貌。本次演講中,周教授以臺灣及其他國家的研究,介紹遺傳及環境如何共同塑造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最後,周教授以實例說明閱讀障礙,自閉症,及精神分裂症等語言缺損,這些患者的神經機制的運作,與一般讀者的神經機制的差異。<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註</b>:本次演講的圖像資料,部分涉及出版社的版權,為免爭議並維持演講的完整性,僅將圖像縮小處理,若造成閱讀不便,謹此致歉。</span><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7.htm
陳明德 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14-10-17 認識與面對極端氣候 人為活動與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改變我們地球自然的氣候狀態,而在本世紀末前人類社會勢將面臨氣候大幅變化帶來的環境衝擊。極端氣候是否會隨全球暖化的加遽而成為未來氣候的常態?過去的氣候變化史是否可以提供我們追尋這問題解答的線索?讓我們將一起來認識自然氣候變化速率與幅度,從而了解人類面對本世紀末前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危機與轉機,並深入探討在面對極端氣候變化應有的作為與準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8.htm
陳裕文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 2014-10-15 小蜜蜂大學問 蜜蜂是一種奇妙的昆蟲,共產國家以她做為人民勞動的典範,科學家以她做為最佳的研究材料,許多園藝作物需要蜜蜂幫助授粉,社會大眾則享用蜜蜂送給人們的禮物—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等蜂產品。昆蟲學家中榮獲諾貝爾獎的von Frisch是一位蜜蜂學家,他以研究蜜蜂跳舞的行為而獲獎!<br /> <br /> 地球上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蟲已經超過100萬種,蜜蜂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生態與經濟重要性,吸引眾多科學家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的昆蟲類科學論文數量,蜜蜂居第二名,僅次於果蠅!本演講介紹蜜蜂生物學知識、有趣的生態現象與行為,並說明蜜蜂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的蜜蜂面臨神秘消失的危機,可能引起地球的生態危機,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才能永續生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9.htm
林楚軒 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4-10-04 太陽電池的點點滴滴 近年來,能源議題漸受注目,傳統石化能源會造成溫室效應,核能發電又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太陽能發電為替代能源中最受注目的領域。本演講從不同面相切入太陽電池,使得背景不同的人,都可以有簡單的了解,並有能力及興趣在各面相自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紹太陽電池的原理,利用簡單的半導體觀念切入,傳授基本的運作物理機制。接著介紹不同材料種類的太陽電池,讓大家在報章雜誌中見到各種類太陽電池時,可以知道其優勢與缺點何在。緊接著介紹太陽電池的系統,了解一個太陽電池系統需具備的設備裝置,以及不同系統形式分別合適在哪方面的應用,最後介紹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概況與架設注意事項,以求更貼近聽眾的生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0.htm
柯金源 導演/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2014-10-17 海洋目擊現場–臺灣海洋環境變遷二十年影像全紀錄 <p> 你愛臺灣、愛海洋,那你如何關心海洋環境?你又如何描述或書寫跟海洋的關係?<br /> <br /> 「人定勝天」是海岸工程界早期經常掛在嘴邊的豪語。但是近二十年來,不得不慢慢修正,因為被一粒粒小小的沙子打敗了?因此,我們以影像紀錄了這小沙礫的力量。只要以人為方式干擾了沿岸流與波浪的自然律動,人類反而是自找麻煩?我們也以二十年來的紀錄影像,證明了這個簡單的推理。<br /> <br /> 在平靜或波濤洶湧的海水面之下,是人類無法盡窺全貌的瀛海水晶宮,但也因為未知、神秘,我們潛入海底下以鏡頭傳遞生態資訊。譬如;海水溫度過低,魚類大量死亡?溫度過高,珊瑚群聚白化?一群人以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尺度,在海陸地帶,日夜詳實記載著環境的變遷與海洋角落的美麗與哀愁?<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1.htm
吳俊傑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理學院副院長 2014-10-24 當Ms.颱風遇到Mr.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與颱風的關連乃是大氣科學界近年最熱門的焦點議題:什麼是控制颱風生成及強度演變的關鍵因子?颱風的發生頻率是否在增加?颱風的強度是否在增強?而這些颱風活動的改變是否與所謂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有關?這項議題之所以受到極大的重視,有雙重原因,一是在科學層面上,因其科學複雜性及學界看法的分歧;另一則為社會及政治層面上,其影響較具聳動性,就如同「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是否會發生的問題一般,容易引起大眾與新聞媒體的矚目。這個演講將特別探討以下幾個議題: <ul> <li> 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關連?</li> <li> 颱風形成與發展的因緣際會?</li> <li> 「全球暖化」會(及如何)造成更多、更強的颱風或豪雨嗎?</li> <li> 颱風只甘於扮演地球氣候系統單向控制的被動角色嗎?颱風如何反饋?</li> <li> 對防災的啟思?</li> </ul>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2.htm
王金燦 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08 環境能源 由於人類文明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以利工業使用,但長期、過量使用下,造成生態環境異常與汙染,因此,尋找新興的環境處理技術與潔淨的能源變得十分迫切。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新興的環境處理與產能技術,除可利用微生物清除污水中的有機、無機物廢棄物外,更可將有機、無機物代謝轉為有價能源(產生電能),形成不同於其他綠色能源,僅以不造成廢棄物汙染為目的之新興技術。<br /> <br /> 近年來此技術已越來越受重視,各先進國家如美、日、韓國甚至中國大陸皆已相繼投入此技術之研發。此外,此技術還可以提供解決人類未來五十年將面臨的十大問題中的前四項問題:能源、水、食物、環境,並可達成一般能源技術所不能兼顧的三大面向–能源、環境處理與經濟的永續發展,因此除前瞻性與創新性外,其重要性亦清楚可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3.htm
王豐寓 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0-24 以管窺天–海洋生物如何看世界? 你知道魚兒也會以管窺天嗎?你知道魚也有色盲嗎?你知道深海魚類看世界的方式比較blue嗎?視覺是海洋生物最重要的感覺系統之一,舉凡吃飯、追女友、躲敵人,視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變的海洋形塑了光環境的多樣性,有繽紛清澈的珊瑚礁水域、混濁的近岸河口水域以及一片漆黑的深海等等,生物因而演化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視覺能力在海洋中討生活。視覺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眼睛裡的感光細胞透過視蛋白吸收光線後轉換成電訊號傳至大腦,而視覺基因便是能夠轉譯出視蛋白的基因。我的研究主要是探討魚類的視覺基因如何因應不同的海洋光環境而做出改變,研究發現魚類會透過不同的機制來調整感光細胞的感光範圍,進而改變視覺能力適應不同的棲地環境;此外,也發現許多魚類小時候與長大後擁有不同的視覺能力。透過這些研究,除了能夠了解海洋生物如何演化出不同的視覺能力以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希望對於海洋的保育與資源管理有所幫助。<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4.htm
丁照隸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02 果蠅的學習與記憶 在過去的人類演化歷程中發生了哪些遺傳變異讓我們「與眾不同」?生物學家從研究種間的遺傳差異中,漸漸了解種間遺傳差異演化的特性。人類與其他親緣物種全基因組的定序,讓我們可以探究人類支系在過去累積的遺傳變異。但是,到底是哪些差異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一支?本講座第四場講演於103年11月02日舉辦,特別邀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丁照棣副教授,帶領大家探索「果蠅的學習與記憶」,從種間遺傳差異的研究談起,一起探究人類演化的分子痕跡。<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5.htm
黃興倬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研究員 2014-10-31 生命的難題不只一種解法–那些海洋生物教我的事 當自然學者身在野外,總是用他們的感官去探知自然萬物的脈動,然後思考其中的含意。有時他們會從萬物的角度,來反省人性的正當性與道德的必要性;直到人與萬物之間的界線漸漸模糊,他們反而更能用超然的態度,去愛與欣賞地球上的所有生靈。<br /> <br /> 居住在被劇毒籠罩的環境,要如何維持生計與生存?被強敵環伺卻又瘦小體弱,要如何在生存舞台保有一席之地?拋棄可靠的保護,又要怎麼找尋出路,開枝散葉?這些生命的難題逆境,在廣大無垠又變幻莫測的海洋裡,幾乎無時不刻在上演。然而經過億萬年的適應天擇,總是有一些生物克服這些困境,得以綿延繁衍。這些海洋生物雖然無語,透過第一手的觀察記錄,以及研究人員的辯證思索,傳達不同生命對生存難題的應對方式,某種程度上也顛覆了人們對這些生命的既定形象。<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6.htm
龔國慶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 2014-11-07 海洋–全球暖化的愛心樹 「愛心樹 (The Giving Tree)」繪本,是美國知名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1964年出版的作品,內容是描述一棵蘋果樹奉獻給一位男孩從小到老予取予求的過程,甚至最後被已垂老的男孩砍到只剩下老樹根,仍然快樂地提供給他休息。海洋,大地之母,蘊涵著豐富的生物與非生物資源,她就像是這一棵愛心樹,讓人類享受其美侖美奐的珊瑚礁美景、美味可口的生猛海鮮、文明發展需要的資源與能源等等。然而,在人類不當的開發與利用下,海洋生態系統的運轉已受到嚴重的擾動,諸如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海洋污染或是海洋景觀的過度開發等等;除此之外,更創造出「全球暖化」這隻大怪獸來擾動整個地球系統。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海洋這棵愛心樹除了供人類予取予求外,每年還默默地為我們吸收近了25%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海洋這棵愛心樹,全球暖化對地球的現象將會比現在更加嚴重。<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7.htm
林一平 科技部政務次長/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2 Converging ICT Toward Smart Life Latest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信科技,簡稱ICT)convergence technology have been utilized to develop a smart life, which will enable machines to talk to machines, cutting us out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in entirely at this level, with smart grids, smart transport, smart solutions managing our lives in ever-smarter cities. <br /> <br /> In this speech, Dr. Lin uses three examples to show how ICT promotes smart life: The solar house, cloud computing for animation, and virtual clone.  The solar house is a project conducted in NCTU, which won several major awards in 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 The special effect of the movie “Life of Pi” was created through the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of Chunghwa Telecom.  A virtual human or digital clone is the creation or re-creation of a human being in image and voice using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and sound, which is often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real actor.  Two examples of virtual actresses were given in this speech.<br /> <br /> <b>註:</b>本講演全程以<b>中文</b>發表<br /> <br /> <b>TANET2014–TANET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專題演講</b><br /> 教育部主辦(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承辦,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協辦)<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8.htm
鍾才元 臺北市立大學 2014-10-23 社群網路成癮程度與人格特質、線上人際關係、及線上社會支持之關聯性 大學生乃社群網路之主要使用族群,透過社群網路可與朋友保持聯繫與擴充人脈。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為數不少的大學生沉溺於社群網路,甚至有成癮之現象。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大學生臉書使用者之社群網路成癮程度與人格特質、線上人際關係及線上社會支持之關聯性。樣本為臺灣北部與中部八所大學之在校生共 942 人(男 328 人、女 614 人)。<br /> <br /> 研究資料以紙本與網路問卷方式收集,內容涵蓋臉書使用經驗調查表、臉書成癮量表、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臉書人際互動量表與線上社會支持量表。<br /> <br /> 主要發現有:一、大學生中有臉書成癮現象之比例不高(24 人;2.5%);二、臉書成癮者在人格特質方面之親和性、正直自律性及情緒穩定性顯著低於正常使用者;三、臉書成癮者之線上人際互動顯著高於正常使用者;四、相較於正常使用者,臉書成癮者所知覺之線上社會支持顯著較高。<br /> <br /> 根據這些發現,研究者提出大學生輔導諮商工作方面的建議,並對社群網路成癮之後續研究指出若干方向。<br /> <br /> <b>註</b>:本短講演為研討會論文發表<br /> <br /> <b>TANET2014–TANET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b><br /> 教育部主辦(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承辦,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協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9.htm
陳文山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1-14 末次冰期以來的臺灣古環境變遷 末次冰期以來,因全球氣候的變暖導致海水面急劇上升,臺灣的造山運動以及來自山脈的大量沉積物堆積,造成臺灣周圍海岸環境產生急劇的變化。末次冰期以來海岸變遷,對於史前動物遷移以及史前人類的生活型態產生重大的影響。<br /> <br /> 27,000至18,000年前,地球正處於寒冷的冰河期,全球海面較今日低約140-120公尺,現今的淺海陸棚大都曝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臺灣海峽同樣也成為連接亞洲大陸的陸地。在這寒冷的冰河期,地處亞熱帶的臺灣島,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被冰河覆蓋,形成高山冰河。<br /> <br /> 18,000年前之後,全球氣候逐漸升高,進入了溫暖的間冰期,海面也逐漸上升,海岸線朝陸地前進。原本連接亞洲大陸的陸橋逐漸被海水淹沒;約10,000年前,終究回復現今的海峽地形。此時高山上的冰河也已消失,只遺留下冰河的遺跡。約至5,000年前,氣候才逐漸穩定下來,海面達到最高點,現今臺灣島周圍海岸平原都已被海水淹沒,海岸線位在現今山麓與丘陵地的前緣。5,000年前之後,海面不再上升,但是河流搬運大量沉積物堆積在海岸,並逐漸地擴大成為西部海岸平原。<br /> <br /> 臺灣自27,000年前至今,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海岸環境歷經了海進與海退的巨大變動,同時也造成人類與生物的遷移。從27,000至11,000年前,生活在亞洲大陸北方的冰河哺乳動物以及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八仙洞遺址長濱文化,27,000至15,000年前)都曾經遷移到臺灣島。<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0.htm
鄭玲宜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2014-11-16 學習的發展障礙 「學習」是指建立新的以及修改或強化既有的知識、行為、技能、價值、偏好;涉及整合不同類型的訊息。許多科學家對學習的研究和看法,讓我們得以窺見學習的 基本歷程。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是人類重要的學習領域,也都與腦部的發育特化息息相關。兒童在上述領域的發展從無到有、由簡至繁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先天能力和後天經驗的影響一樣重要。發展呈現「順序」以及「一定的時程」之特性稱為發展里程。第五場講座於103年11月16日邀請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鄭玲宜臨床心理師,與大家討論「學習的發展障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1.htm
吳祚任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4-11-14 洪流中的希望–談海嘯與臺灣 二00四年南亞大海嘯造成近29萬人死亡,二0一一年東日本311大海嘯造成核電廠輻射外洩。接連兩次重大海嘯事件,使臺灣民眾開始關注這印象中不曾發生過的天然事件。是否要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去防範這虛無的但又令人驚恐的天災呢?臺灣的能源發展是否要慎重考慮海嘯威脅?臺灣與日本相鄰,是否也會遭受重大海嘯攻擊?本演講除探索海嘯背後的科學,也將探討以上令人困惑的疑問,並且從近四百年的<br /> 歷史,深入討論海嘯對臺灣之影響。本演講最後將探討如何正確面對臺灣潛在之海嘯威脅,以及針對臺灣地形與建築物之特點,討論臺灣民眾如何在海嘯中求生。<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2.htm
蔡振家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4-11-23 音樂學習與大腦發展:從運動到情緒 音樂具有一些獨特的力量,它能夠驅使聽眾律動身體,也能引發聽眾的深刻情緒。隨著音樂的拍子點頭踏步,在人類嬰兒與動物身上也都能夠觀察得到,該能力可能跟腦中整合聽覺與運動訊息的神經迴路有關。臺灣的流行歌曲經常以情傷為主題,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思考悲傷情緒的溝通與發展,還有情緒的動態特質。抗議與叛逆的歌曲中經常表達憤怒情緒,抒情歌曲則使人進入內省,撫今追昔,音樂的科學之旅就此展開。103年11月23日舉辦的第六場講座,邀請到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蔡振家副教授,引領大家探索「音樂學習與大腦發展:從運動到情緒」。<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3.htm
邱美虹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規劃案主持人 2014-06-18 大眾科普教育 本演講主要是介紹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進行的國際科學素養PISA計畫、公民素養、媒體報導分析、以及科技部科普活動計劃,透過此演講內容來探討如何促進全民科學的素養。<br /> <br /> 臺灣在2006年第一次參加PISA,成績名列前茅,但是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的學生屬於高成就,但是卻是對科學低興趣,且自我概念也低,同時校際與校內之間的差異性大,這樣的研究結果無異是一項學校科學教育的警訊。除了這樣一個以15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素養計畫外,此報告還針對公民素養做了一個資料探勘的分析以說明學校科學教育與生活中的科學報導之間的關係,根據關鍵詞分析結果顯示,學校科學課程所教授的科學概念,有些關鍵概念在生活上應用的較少,反之,生活中常被提及的科學概念,有些卻在學校教育中並未強調或提及,因此如何縮短兩者之間的鴻溝,使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應是未來科學教育中應該更加重視的議題。<br /> <br /> 最後,本演講對科技部目前補助的各種科普活動計畫做一簡介,除藉此宣導科技部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司在科普教育上的努力成果外,也同時希望鼓勵更多人共襄盛舉,一起來推動科普,使其成為全民運動!<br /> <br /> <b>註</b>: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月會演講,感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同意本園收錄。<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4.htm
徐 泓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2014-10-02 明、清五百多年社會結構與階層流動《明清社會史論》 《明清社會史論》已被譽為明清史專家、中央研究院何炳棣院士最重要的經典鉅著! 二十世紀五、六〇年代,何炳棣致力於明、清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階層間的上下流動,《明清社會史論》即是他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的歷史鉅作。<br /> <br /> 作者何炳棣是第一位大量運用近百種明清兩代的進士登科錄,進士三代履歷,進士同年齒錄和晚清若干舉人和特種貢生的三代履歷等鮮為人注意的科舉史料的學者。這批量化的統計資料構成了《明清社會史論》的經線,有系統地呈現明清兩代間,初階、中階和高階舉業所造成的社會流動。何炳棣分析了進士及舉貢共約四萬個案例,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為布衣出身的比例很高,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他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高度的社會流動性,遠遠超過英國十八世紀的情形。<br /> <br /> 另一方面,何炳棣在《明清社會史論》一書裡運用大量的史料,如政府律令、方志、傳記、家譜、社會小說和觀察當代社會與家庭事務的著作等,構成了本書研究的緯線。《明清社會史論》探討了個人與家庭的地位轉移、社會流動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會概念與迷思。除了從明清科舉觀察社會流動外,何炳棣也討論了清代晚期所廣泛施行的捐納制度,如何使富與貴緊密結合,且影響力量趨強;造成平民向上流動機會大減。同時,何炳棣在書中不但處理向上流動,也討論向下流動及其導因,《明清社會史論》亦有專章討論士農工商、軍民匠灶的橫向水平流動,並論及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 《明清社會史論》討論明清社會流動,根據的樣本數量極多,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面的一部經典鉅著。<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5.htm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2014-10-23 多人賽局理論與政治科學研究《政治聯盟理論》 《政治聯盟理論》一直在政治學界擁有非常特別的地位,除了是政治學形式理論最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觸及了政治生活的核心,亦即對政治聯盟的發展,有非常完整且精闢的論述,在政治學界享有非常高的評價。這不但是政治學形式理論研究的重要啟蒙著作,更是激勵許多政治學研究者大膽朝向科學研究理想邁進的典範。本書應用現存的一般聯盟理論(多人賽局理論),建構出有助於政治科學研究的聯盟理論。它確立了數學模型與真實世界政治行動之間,的確存在重要的關聯性;除了在理論上,完整闡述政治聯盟的分合邏輯外,對於現實政治現象的解釋力與洞察力,亦鮮有其他論著能與之匹敵。讀者可看見二十世紀政治學理性選擇理論的開山祖師,如何用他的觀點重新詮釋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6.htm
楊敏英 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 2014-10-30 責任設計與消費主義《為社會而設計》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設計師在刺激銷量外,已逐漸遺忘其社會責任–為第三世界、環境保護、身心障礙者、醫療設備、實驗研究,及突破性的概念而設計。透過對資本主義下「消費者導向設計」發展的分析,以及因相關問題衍生而來的「綠色設計」、「責任設計與倫理消費」、「性別觀點」等議題的探討,檢視設計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對社會意識與價值觀的影響,藉此重新檢視設計的作用與定位。設計師視野的盡頭不應該只有產品及銷量,而應是社會與人。<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7.htm
白亦方 東華大學教務長 2014-11-06 透過教育改造社會《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 喬治‧科奧茲是美國教育發展上近五十年以來最的重要人物之一。《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即其代表作,由三篇演講稿:〈進步主義教育敢勇於進步嗎?〉、〈透過灌輸的教育〉,以及〈自由、文化、社會計畫與領導〉修改、編錄而成。科奧茲認為人性善惡相混,其為善為惡,實係後天教化的作用。為使兒童導向為善,科奧茲主張教育應確立社會福利理論作為引導,並鼓勵教育工作者應共同發展社會理論或哲學,做為引導教育工作的方針。科奧茲主張的社會哲學是民主集體主義,乃將美國的民主傳統,與某些社會主義極力倡導的集體主義加以結合。科奧茲的「透過教育改造社會」的觀點,從教育史的脈絡來看,堪稱開風氣之先,不但引起人們的廣大迴響,更引領了進步主義教育改革風潮,堪稱危機時代下的經典之作。<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8.htm
林玉華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2014-10-16 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及辯思《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1941-1945》 這本舉足輕重的史書,是精神分析理論發展的重要產物,記載了一九四○年代英國精神分析發展史裡,一段極具震撼並富創意的事件。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裡,轟炸機來回穿梭倫敦的天空,英國精神分析師們和移民至英國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師們挑燈夜戰,針對精神分析本質之爭議產生激烈對談,這些血淋淋的對話與辯論,以錄音的方式逐字轉譯為文字。書中完整實錄了精神分析師們在倫敦所舉行的三次年會、五場行政會議和十場系列學術討論會中,為了澄清何謂佛洛伊德所傳遞的精神分析概念,所展開的激烈言語辯論,包括嬰兒期的性幻想、潛意識幻想的本質與功能、原欲發展理論與退化的定義、本能衝突論、死之本能的內涵、超我的形成、早期自我的功能與早期超我、心理病理之爭議、焦慮與罪疚感的來源、精神分析技巧及精神分析師的訓練等議題。<br /> <br /> <b>註</b>:本講演主講人計有二人,第二主講人為<b>蔡榮裕醫師</b>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9.htm
鄭世楠 健行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2014-11-28 地牛翻身話地震:歷史地震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衝擊與影響 臺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西側,自古以來常發生破壞性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物損失,臺灣的地震史其實是一部災害血淚史。由歷史災害地震的統計分析顯示:臺灣地區平均間隔約30-40年發生一次或一群大規模災害地震(死亡超過百人),故地震災害是臺灣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重大災害地震對於人類生命與財產、生理與心理、社會與自然環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整體社會而言,在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上千名的死者,與上萬的災民,衝擊了我們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包括自然生活環境的變遷、居住環境的改變、社會生活文化的衝擊與影響等。希望藉由這些先民以鮮血與淚水所換取的慘痛震災經驗與教訓,能夠適當的傳承下來,並做為日後地震災害防救的參考資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0.htm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科學人》雜誌榮譽社長 2012-12-18 2012公民素養大未來-科學素養,創新的原動力 《科學人》雜誌榮譽社長曾志朗院士曾說:「科技專業知識在現代的社會系統中,越來越佔主導的地位,能有效提升和擴散這些知識的社會,就有改善人民生活的機會;無法提供有效科技教育的社會,就會被邊緣化。」提升國民的核心能力將是構築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也是《科學人》雜誌團隊期許下一個十年要努力的重點和方向。為此,《科學人》雜誌舉辦【2012公民素養大未來-科學素養,創新的原動力】座談會,期以行動引發更多的共鳴和行動。以不同面向探討科學素養這個重要議題,了解科學素養如何養成,以及進一步認知科學素養的價值和重要性。<br /> <br /> 講者:曾志朗院士、孫維新館長、徐明達教授、李國偉教授、李世光教授(依講演順序)<br /> <br /> 註:本座談會錄影感謝<span id="L_intro">《科學人》雜誌社同意轉載,與</span>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慷慨提供影片。<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1.htm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9 神奇的催化劑 催化劑又稱為觸媒、酶及酵素,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改變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進而改變其反應速率。催化劑除了使用於石油化學或特用化學品等工業製程中,目前並已廣泛地應用在人類居家生活環境上,有效地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品質。本次演講分別介紹光觸媒、光合作用、身體的酵素作用及汽車廢氣的觸媒轉換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催化反應,讓學生能初步瞭解這些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失效的原因,並瞭解催化劑的可能應用範圍,進而引發學生對催化劑的興趣,以創造出未來各種可行的催化劑,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2.htm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9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較往年增加,可能原因為地球均溫有上升的現象,所以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便需加以管制,而溫室效應氣體以燃燒煤、石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為大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之280 ppm升高至現今的380 ppm。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可從減少排放及回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兩方面著手。在減少排放方面,除由民眾力行節能減碳生活外,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推廣亦為可行的方式。核融合的發電除可減碳外,亦為一可穩定提供能源的方式。回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為最有效的方式,但植物其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高,且目前樹木面積亦有大量減少的趨勢,故以人為的方式進行光合作用,以回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頗具經濟效益。核融合及光合作用,目前人類還無法有效操作,故尚待年輕學子再接再厲,藉由科學的研發來突破光合作用及核融合的技術瓶頸,讓人類與地球的生態能永續經營。<br /> <br /> 本講演於臺東體育中學舉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3.htm
劉家瑄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14-11-28 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 秋季系列的第五場場演講邀請了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劉家瑄教授擔綱,演講主題是「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劉教授說:相較於人類對海洋久遠的探索歷史,我們對海底的了解還是最近的事,五、六十年前才知道深海中有巨大的山脈與深邃的海溝,而海底形貌的完整呈現,提供了「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依據。海床上的沉積物記錄了演化的歷史,協助我們了解古氣候的變遷。1960年人類第一次抵達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寫下歷史;1977年載人研究艇在東太平洋脊的海底,發現了熱泉與特殊生物族群,打開了嶄新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水下機器人與無人潛艇,大幅提高了對海床的探索能力,而海底所蘊藏的礦產與能源也開始受到重視。臺灣周邊的海底充滿奧秘與寶藏,演講中將逐一介紹。<br /> <br /> 上週五(11/28)晚間的第五場秋季展望演講,由劉家瑄教授擔綱。劉家瑄教授於大學時代就讀於物理系地球科學組,在讀了一本描寫深海鑽探船的書以後,決定投身於深海鑽探計畫的研究基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開始海洋研究的一生。然而,學生時代的劉教授從未登上深海鑽探船,親身登上該船已是數十年之後。<br />   <br /> 演講一開始,劉教授以地球表面地形圖讓觀眾一窺海底的形貌。再以NASA的火星表面地形圖對照,透過兩圖在解析度上的差異,說明人類對於地球海底地形的了解,仍不比對於火星表面來得透徹。為何人類對於探索海洋的歷史淵遠流長,卻比不上發展不到一個世紀的太空科學?劉教授說,主要原因是因為海水的阻隔,令研究海底形貌需要很多技術突破才能精進。接下來,劉教授便開始介紹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br />   <br /> 近代以前,人類為了經商、生存、拓疆等理由在海洋冒險。十六世紀以後,由於技術漸漸發達和科學開始發展,人類開始以觀察記錄為由探索海洋。英國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是此領域的先驅者。他於1768年至1779年間,多次探訪太平洋海域、由白令海峽航入北極海,記載這些海域的自然生態與風土民情。十九世紀時,英國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以海洋調查為名進行為期約四年的遠<br /> 征,調查結束後出版共50集的報告書,對於海洋研究功不可沒且影響深遠。<br />   <br /> 然而,一直要到1925年德國人發明聲納以後,人類才有能力探索深海。透過深海調查的證據,海底地形始為眾人所知,亦證實海床擴張與板塊構造學說。1951年,挑戰者二號測量到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隨著測深系統的改進,利用多音束測深儀,海床測繪得以進行。劉教授以臺灣海域的海床地形圖為例,說明海床測繪的重要性以及臺灣海床西淺東深、南縱北橫的特性。<br />   <br /> 自1968年開始的深海鑽探計畫(DSDP)是歷時最久、成果最豐富的海洋研究計畫。該計畫的重要成就包括:證實海洋擴張論、透過詳細岩心記錄得知生物地層的演進、帶動古海洋學發展等。載人深海潛水器Alvin也是一項重要發明,它的主要成就有探索鐵達尼號殘骸及發現不同於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深海熱泉生態系統。<br />   <br /> 由於載人器具成本高昂,近年無人水下探測機器開始興起,例如臺日合作使用ROV尋找南海甲烷水合物、利用型態似魚雷的AUV貼近海床進行測繪等計畫。另外,透過衛星遙測技術,海洋研究者可以觀察海面起伏進而推測海底地形。也能利用海水溫分布研究洋流或透過暖渦旋地點得知颱風強度會增強之區域。<br /> <br /> 演講最後,劉教授以海上的日子有苦有樂,並以自己參與德國北極研究船的難忘經驗說明海洋研究的樂趣,鼓勵有興趣者一齊投入海洋研究。<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4.htm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12-21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第六場講座於103年12月21日邀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陳倩瑜 教授,與我們分享「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5.htm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14-12-19 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 二○○九年八月上旬發生因莫拉克颱風引起嚴重水災,導致聚落沖毀、人命傷亡慘重,促使筆者思考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之間關連的議題,並且放在更長遠的時間架構考慮,從考古遺址所顯示的聚落分布談起。<br /> <br /> 臺灣史前時代人群,大致在距今4200年前開始移居山區,其分布高度與當代原住民聚落相近,而平原地區亦隨著環境變化而擴張分布領域。山區人群經過長期的適應與演化,逐漸建立其與山地區域自然環境相處所需之各類生態技能與工具套,製造出大量適宜山田燒墾的打製石斧、石鋤等工具。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及金石並用時代長期定居之狀態。距今約一千年前後或稍晚之原史時代,由於海域貿易與交換系統逐步擴大,因而輸入不少外來器物,逐漸影響居住於山區人群之生活,但並未改變其生活型態,人群仍以高位河階做為聚落所在之選擇,而以鄰近山坡地及低位河階做為耕作地和生活資源採集所需之地,此種選擇當有其環境意涵。在尚未遷入山區之前,臺灣史前人群主要居住在海岸平原,主要選擇依賴海岸溪畔具有重要資源的區域,尤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人群主要受到資源選擇的因素影響,但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臺灣史前文化人群之間可能已有小型戰爭行為,因此聚落選擇除了考慮自然資源的因素之外,同時亦考慮安全因素。就安全因素而言,包括人群之間爭戰,也包括自然環境所構成的安全因素,由其是人群遷移到山區以後,受到臺灣自然環境強烈制約,史前時代人群對於聚落選擇,就聚落型遺址分布而言,自有其一套思維體系。<br /> <br /> 一八九五年日據以來,國家勢力的強力統治,以及所謂的現代化、聚落遷移,造成了生業型態重大的改變。原本完全融入自然環境的原住民族,開始進入鄉民社會或國家經濟體系。當國家體系完全統治臺灣本島,當然就可以進入原本屬於原住民所生存的山林、海岸。由於國家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生產方式,和原本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差異甚大,大規模的砍伐林木、修築道路,改變了原有山區的土地利用型態。以楠梓仙溪流域甲仙以上區域為例,考古遺址顯示的史前聚落、原住民在政策遷移前聚落以及當代聚落分布與選擇。指出此次發生嚴重災害的小林、民族、民權、民生一村等聚落,災損所在區位均屬於谷口,以及較低位的河階。原住民在一九二○年代政策性遷移前,聚落均位於比高較大的高位河階,至於居住型態的史前聚落,都位於高位河階,部分耕作型態遺址則位於較低位河階,透過比較說明聚落位置選擇在當代氣候變遷的條件下,必須更謹慎考量其所在位置。如何從史前到當代原住民所留下的觀念,汲取當今所需的生活智慧,是各個不同學科研究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6.htm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2-19 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談魚類的消失及復育 全球漁業資源的枯竭及魚種多樣性的減少已是不得不去面對的真相,但究竟是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抑或是氣候變遷才是元凶,則是另一個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願去承認的事實。至於要如何復育漁源,當然應先加強科學的調查研究,建置長期可信及開放的資料庫,了解資源變遷的原因,方能制訂正確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但目前看來已是緩不濟急,時不我予。決策者通常不會採納「預防原則」,而改採「開放捕撈,但嚴加管理」的高風險政策,到最後仍會因為濫捕失控而使資源完全枯竭。「限漁」或劃設「海洋保護區」應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卻因怕影響漁民的生計而不易推動。此外,民眾海洋保育觀念的落後、守法精神不足、不當的補貼政策、以及未能確實取締違法捕撈,均會使漁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也不願意去配合守法,這些應都是目前臺灣漁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看來只有呼籲由消費者自己覺醒,共同來推動「海鮮指南」,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去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7.htm
楊燦堯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2-26 地球工程–好點子?餿主意?創意狂想,幫地球降溫 「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不是荒謬的,那它就是沒有希望的;我認為只有大膽的臆測,而不是事實的積累,才能引領我們往前邁進。」-愛因斯坦。<br /> <br /> 地球的總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14萬多個臺灣。如果今天有人提出,要設計一場史上最大的地球工程,用人的力量改變全球氣候、減緩地球暖化,你是否覺得難以置信?<br /> <br /> 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環保組織極力要求各國降低二氧化碳生產量,然而在國際政治的角力下爭議不斷且動作緩慢;而消極的減少碳產量,是否足夠挽回氣溫暖化的現象也讓人存疑。於是科學家們發揮創意,利用各種方法幫地球降溫,這些點子聽起來多半有些瘋狂,但說不定正是類拯救氣候變遷的絕妙處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8.htm
梁庚辰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4-12-28 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英國經驗主義學者認為智慧乃後天習得。心理學者承襲這樣的思惟,­強調「後天經驗可以形塑人類的智慧,宛如在空白泥版上刻畫出痕跡」。後天學習如何改變人類的神經系統,而在腦中留下記憶的痕跡呢?本講座第八場講演於103年12月28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梁庚辰 教授,與我們分享「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人類的智慧由何而來?」自古就是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智慧來自「經驗」:人初生時心智宛如一塊空白泥版,學習的經驗在這塊泥版下刻畫出痕跡。經驗的痕跡彼此聯結形成人類的智慧,而造成聯結最主要的因素是兩個事件在時間上相繼發生。時間的連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成為經驗主義哲學中形成聯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關鍵法則。二十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古典條件學習,顯示狗每次聽到鈴聲後有食物,鈴聲就會引起流口水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發現工具條件學習,貓若作了某一動作後獲得獎賞,則貓就傾向重複這一動作。鈴聲與食物間或動作與獎賞間都需要時間緊密相聯才會有效,這證實了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但是何以刺激或意念在時間上相近就能形成聯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br /> <br /> 二十世紀初現代神經解剖學鼻祖西班牙的卡赫認為學習聯結改變了突觸(神經與神經聯繫的結構)強度。1949年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海伯在「行為建構」一書中指出,神經突觸強度的改變源於突觸前神經與突觸後神經同時興奮的活動:如果每次突觸前有輸入,突觸後神經就一定有反應,則兩者間的聯繫就會加強。這個「活動偶合(activity coincidence)」促成改變的想法,在1973年由英國學者布理斯與挪威學者羅穆發現海馬長效增益作用(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而得到支持。長效增益作用的輸入專一性(input specific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聯結性(associativity)使得這個生理現象備受矚目,有證據顯示它是正常學習的神經基礎。LTP三個特性的產生繫於神經細胞膜的一個分子—NMDA受體,它的興奮會開放細胞鈣離子管道,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變化,使得神經突觸的聯結增強,造成某些學習的效果。抑制NMDA受體的興奮不但阻斷LTP,也會阻斷學習與記憶。值得注意的是,NMDA受體要在突觸前興奮在時間上緊聯突觸後活動才會產生。上述有關學習記憶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瞭解到,從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開始,歷經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學習研究,生理心理學理論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類智慧的形成是可以由分子機制一直追溯到哲學理念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9.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2014-12-05 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幸 東沙群島位置約在北緯20度,東經116度;座落於高雄市西南方約440公里的南海中,總面積約為3,535平方公里(約是臺灣本島的十分之一)。除了約1.74平方公里的東沙島常年裸露外,其餘地區大多數時間都隱沒於海下。鑑於它獨特的珊瑚礁特性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007年設立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環礁的形成大致要經歷裙礁、堡礁,最後才會形成環礁。東沙環礁約在距今12,000年前的第四紀冰河期後逐漸形成,自清雍正以來即被納入中國版圖,有漁民暫時居住,也曾被英國及日本人佔領。本演講介紹東沙環礁形成的機制、人文風貌、陸上動植物的分布,以及環礁海底的生物,並將以其保育實例,討論如何保育臺灣沿岸海域日益惡化的環境。<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在12月5日的展望演講中,由嚴宏洋教授為我們主講,主題為「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辛與啟示」。嚴教授一開始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大家東沙環礁治癒人心的神奇能力,佐以大量碧海藍天的照片與影片,導領大家進入這塊一週僅一班飛機前往,少有機會接觸的淨土。<br /> <br /> 東沙環礁的面積約臺灣的十分之一,島上包括駐守的國軍等約有一百多人,居民的活動區域僅約1.74平方公里左右。其環礁的形成始於隆起出海面的火山被珊瑚蟲聚集圍起,形成裙礁;在裙礁與火山之間出現潟湖後,形成堡礁;而後火山消失後的地形,即稱環礁。當地的地理條件貧乏,土壤無法保水而不能種植,使得食物限量;蔣公銅像附近也有蓄水庫處理海水淡化,不過淡化成本高,僅能淡化到一定程度仍有鹹味,飲用水還是由臺灣本島供應。此外,島上沒有網路,也有限電措施,在都市人無事可做、冷氣不能開的夜晚,卻抬頭就能看到閃爍的滿天星斗,而如此美麗的夜空在孫維新教授的輔助講解下,感覺與我們更加親近。<br /> <br /> 陸地上多為馬鞍藤、林投,及日據時期帶來的白水木等,耐鹽分並可在沙地生長的植物。這裡也經常是候鳥的中繼站,往南方避寒的戴勝鳥就經常在此稍作歇息。而海域內的營養鹽少、基礎生長率低,使得藻類不易生長,海水大多偏藍。水面下的物種非常豐富,不論是魚類、甲殼類、珊瑚的類別相比於東沙環礁區域的面積有著驚人的數量,其中的大理石芋螺,更是身上帶有全世界第一個由海洋生物提煉的天然止痛劑(zinconotide),可供給無法使用嗎啡的癌末病人。<br /> <br /> 在介紹東沙環礁的影片中,分為北探外與東探外環礁兩個地形不同的區域。北探外多軟珊瑚,為往北緩降的珊瑚礁斜坡,以雀鯛科魚類為主,也有裸胸鯙及清潔蝦在洞穴附近,上方水層則多群游性魚類,如金梭魚。東探外則營養鹽較為貧瘠,珊瑚與軟珊瑚交疊生長,珊瑚覆蓋率高達95%,有多種與不同珊瑚礁共生的魚類在其中。此處外側為垂直岩壁,海流強勁,使海扇珊瑚可捕捉順流經過的蜉蝣生物,也還有海岬、藍洞等特殊地形。此外,嚴教授也播放了關於陸蟹往返洞穴、展現領域性的短片,介紹目前正要著手的其中一項研究,即是探討凶狠圓軸蟹、四角招潮蟹等當地不同品種陸蟹的生活習性。<br /> <br /> 最後嚴教授針對南海的經濟問題稍作講解。由於南海地區目前發現不少蘊藏的石油、天然氣、甲烷、水生生物等自然資源,臨近國家都想從每年5.3兆的經濟總值分一杯羹,也就有中國甚至不惜大幅增加國防支出設置人工島的狀況,而臺灣在整個南海中僅有三個島區,該如何守住資源、在國際上維護主權,將會是一門長遠而嚴肅的課題。<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0.htm
邱郁文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研究員 2014-12-12 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 邱研究員說:森里海的保育觀點,重新整合教科書的保育概念,將涵養水源的森林,人居住的鄉里,以及賴以維生的海洋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以生物多樣性的觀點連結。海洋生態系的健康要從緊鄰的陸地環境談起,注入海域的河川集水區的水土保持及流域土地利用,影響河川的生產力,而河川注入海洋是營養鹽或污染物,將影響海域的漁業資源和生產力。墾丁國家公園的海岸林蘊含豐沛的地下水源,水源湧出後在海岸形成湧泉滋潤土地,陽光提供能量讓河岸林產生的食物送到河口,豐厚沿岸生態系,供養人間。後灣陸蟹的棲地,像是一個縮影,說明了森里海保育觀的精髓。<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在12月12日,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邱郁文博士擔綱,主題是「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的展望演講中,邱博士說:屏東縣後灣,是大家熟悉的海生館所在地,有美麗的裙礁、海岸林、湧泉,以及為數眾多的陸蟹。每年農曆五月到九月的大潮過後三、四天,陸蟹媽媽們會從海岸林出來,準備到海邊孵化蚤狀幼生,而直到蚤狀幼生們長成幼蟹,會自己再爬回海岸林。孵化過程的特殊行為稱為「釋幼」,陸蟹媽媽到海邊後會抓著石頭,等待浪打上來時身體收縮,將幼苗隨著體內的水擠出,瞬間釋入海中。不過整個流程需經過車輛橫行的馬路和約陸蟹身高二十倍高的堤防,除了躲避不被碾過,還需有足夠的力氣翻過堤防甚至要能夠承受翻過後就摔下的風險,人類的方便,卻使得陸蟹釋幼困難重重。<br /> <br /> 另一方面,寄居蟹面臨的問題則是濫捕,獵人會在林投林下用米糠等食物製作陷阱,初一十五大潮時,甚至一次可多達四十多個,使六千多隻寄居蟹同時被捉走。被抓走的寄居蟹往往會被敲破原生殼,住進人工的彩繪殼中,而原本的殼在寄居蟹死亡後應要留在海邊循環利用供下一隻入住,若被帶走會使得可使用的殼越來越少,造成搶殼、入住人工物品的現象。而人工物不如原生殼,無法完整覆蓋腹部與卵,並維持良好濕度,反而會因塑化劑造成無法抱卵的情形。因此除了社區居民幫忙巡守海岸外,也有「輕鬆成家方案」募集大家帶回去卻又不需要的殼,再次供給寄居蟹們使用。此外海灘上垃圾多,淨灘在已經造成破壞的現在顯得非常重要,如塑膠杯裝的珍珠奶茶若斜放在沙灘上,會使得寄居蟹們滑入杯口吃珍珠但無法爬出,直到隔天中午沙灘與海水溫度達到60℃高溫下死亡。<br /> <br /> 邱博士說,有了房子就要有好社區,接下來要解決棲地的問題。棲地在二十年的光陰已長成大片的海岸林,內部湧泉處處,只是已被集團買下打算作為飯店的預定地。除了告知集團陸蟹的進食習性會將有機質拖入達地下水層的洞穴中,使得孑孓滋生可能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外,同時邱博士也開始在海生館外的空地種樹、製作人工湧泉,試圖開闢一片新的樂園給陸蟹。而令人驚喜的是,在人工湧泉做好後,原本在土裡的種子開始發芽、白鷺鷥進駐,連野生的鹿和鰻線都來了,成為一個嶄新良好的棲地指日可待。<br /> <br /> 最後邱博士提到,若想要有好的環境就必須有健康的集水區,也就是上游的河流必須有完整的河岸林供給養分、降低水溫,並減少流入其中的民宿清潔劑與農田農藥等污染,使得水資源能繼續有乾淨完整的循環。過去的保育觀念常把人與要保護的自然環境區隔,現在則是要推動人的活動區域與自然環境鑲嵌的概念,不僅是讓人們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更是回歸自然、尊重自然的展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1.htm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4-12-21 開fun教室-創新教學一起來 科學素養是現代公民面對新世紀、新挑戰的核心能力,培養科學素養的過程與目的,則是希望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過往教育方式總是「給予知識」,被動學習常抹煞學習興趣,近來提倡的「翻轉教育」能否改善這個情況,讓自主學習在學生心中生根?<br /> <br /> 拜資訊科技之賜,許多自然科學老師把教室翻了過來:科學的「觀察、假設、實驗」歷程可以落實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活用學習。這種創新教學方法該如何設計,才能兼顧學習科學的樂趣,又不失嚴謹與正確?<br /> <br /> 推廣科學、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是《科學人》雜誌與《科學少年》雜誌的共同使命;對於教育的創新,向來也是廣達文教基金會所關注。2014年末,讓我們邀請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以及熱心科學教育的朋友一起創新翻轉、分享經驗、拋出問題,共同為科學教育尋找更好的未來!<br /> <br /> 本講演講者為孫維新館長等五人共同參與,承蒙《科學人》雜誌社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2.htm
陳厚全 衛生署立臺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2009-07-17 蝴蝶效應?愛滋病,登革熱及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與疾病有何關聯?由於全球一體,部分國家對地球造成的環境破壞深深地影響了全球其他國家。氣候變遷造成了環境的改變,也導致在非洲國家的人民百姓的健康正遭受危害。陳醫師過去在非洲行醫,看到了非洲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國家的發展程度與醫療衛生的關係。演講中陳醫師分享他在非洲行醫的經驗,並讓我們體認生活在臺灣的我們是多麼幸福。<br /> <br /> <b>2009十傑下鄉說科學</b><br /> 科技部補助舉辦<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3.htm
麥富德 臺北醫學大學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 2014-03-14 奈米之健康危害與保護 奈米科技發展至今,已廣泛應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各個領域,然而近年來奈米微粒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開始引發公衛學者、各國管制單位,及環保與消費者團體的關注。由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奈米微粒可以引起急性肺部發炎,甚至引發血栓以及肺部纖維化反應。我們在研究發展奈米科技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奈米科技可能為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提出改善防護措施。<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4.htm
李峻霣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4-05-02 「量」「力」而為:奈米電子的未來-量子電子? 電子科技產品已經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行動科技無所不在,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科技產品,關鍵就在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從真空管的時代發展到電晶體時代,近年來電晶體已發展至奈米尺度。然而奈米電子學以微縮到5~7奈米為極限,因此發展新的電晶體為目前科技努力的方向,奈米電子未來的發展朝向量子穿隧效應的應用,發展量子電晶體以解決傳統電晶體的限制。<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5.htm
袁俊傑 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0-03 奈米生物的發展及其應用 生物細胞是由奈米大小的生物分子所組成,所謂奈米生物是結合生物科技與奈米技術的應用科學,本演講介紹奈米生物如何應用生物分子或生物分子片段,或模擬生物分子於奈米結構、奈米元件、奈米材料、奈米機械之製作及應用,以及未來奈米生物之發展遠景。<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6.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2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7.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9 物理很酷! 在英國,連續第五年唸A-level物理的學生人數增加,根據物理學會統計,唸A-level物理人數增加了6.1%,從2010年30,976增加至2011年32,860,物理科系申請也增加了17%,天文學增加了40%。增加的原因是學生認為這有利未來就業,但也可能是物理又變得很酷。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是高科技產業如光電、LED、奈米等的基礎及必備知識,物理的思考訓練被受業界重視。希望透過演講者個人學習物理的經驗、讀書方法、思考模式,多元學習和自行開發學習模式,帶給同學們對一個物理學習的新方式,並透過「物理很酷!」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8.htm
須文宏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28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食品安全一直是現代社會人們關心的問題,除了從保麗龍對環境和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談起,描述了免洗筷、油炸食物、塑化劑、塑膠碗盤、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基改食品、代糖、果寡糖、泡沫紅茶、高膽固醇、高普林、垃圾食物、色素香料、病死豬、毒奶粉、油切等現代食品問題,也從正面角度演繹科技在【食】上的重要變革,長途運輸技術、工業革命之大量生產、冷凍冷藏技術、新的烹調方法,如悶燒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的影響作陳述。當然,政府輔導管理方式的理解十分重要,演講中也簡述了臺灣食品管理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標章與規範的意義,同時也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依為害程度大小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分類做了描述,包含產毒及病原性微生物、營養不良、環境污染物、天然毒性成分、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演講最後,以如何辦認安全的食品作結,從食品標示: 日期、生產地、價格與添加物;知名廠商: 生產廠商、販售地點;和認證規範: GMP、HACCP、ISO、有機認證等,期待帶領聽眾理解現代食品環境下的飲食選擇依據與原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9.htm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5-03-08 逛寵物店也能看見的科學 大家都喜歡小動物,也有很多人愛養寵物,接觸動物是認識其它生命與地球萬物的一種方法。但是您知道養寵物、逛寵物店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嗎?你認為寵物店是什麼樣的場所?一個販賣動物與周邊商品的場所?一個動物美容的場所?還是一個除了野外及動物園以外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0.htm
盧虎生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2010-11-12 無聲的海嘯-全球暖化下的糧食危機 世界糧食問題因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重視,人類的糧食供應正因全球暖化埋下了不可忽視的危機,人與氣候、農作物的共生關係,正面臨著嚴重考驗。糧食生產的產量狀況,隨著氣候的異常而逐漸改變,以中國歷史糧食供應情況為例,若未來地球中高緯度雨水量增加、低緯度旱災況情持續嚴重下去,糧食供應將會由過去的『南糧北運』轉變成『北糧南運』的情形。<br /> <br /> 環境變遷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趨勢,糧食生產是越來越顯珍貴,我們更需要珍惜糧食生產的不易,對糧食需要有一個更敬畏、更尊重的心情。<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