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music_instrument_name 高音二胡
music_instrument_introduction 簡稱「高胡」、「粵胡」。 即高音「胡琴」,琴柱短,琴面較「南胡」為小,琴筒也較細,琴筒為竹製或木製,琴頭有龍頭形或鳳頭形。傳統的「高胡」在琴馬底下沒有墊布,也沒有琴托。 音色清澈、明亮,高亢清亮且穿透力強,富於表現力。演奏時大多用兩腿夾著琴筒的大部,由兩腿夾的鬆緊度和左腿蓋住琴窗的百分比來控制琴的音色,通常琴和腿之間必須墊布,這布的質料和厚度也和音色有很大的關係,現代的「高胡」經過改良之後,已經有了琴托。原流行於廣東地區,為廣東音樂中所使用的「粵胡」,在廣東也稱「二胡」,是為了為粵劇伴奏由「二胡」改造而成的高音胡琴,是廣東音樂的主要樂器,琴筒比南胡稍小些、呈圓形,琴筒後方不加音窗,因為定弦比南胡高一個完全五度,音域較高,故名為「高胡」。 是國樂團中的高音拉弦樂器,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地方歌舞與戲曲伴奏,在各地民族樂隊中亦普遍使用,在國樂團中則是重要的高音拉弦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