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music_instrument_name 板胡
music_instrument_introduction 俗稱「頭手弦」。又稱為「殼子弦」、「椰胡」、「提弦」、「梆胡」、「小梆胡」、「秦胡」、「大弦」。 和其他的「胡琴」有很大的不同,沒有音筒,二條弦,其琴筒以小椰殼製成半圓形,前端蒙銅板,琴桿以堅木製成,琴馬用竹製成,琴弦多用鋼玄。弦原為絲弦,目前多改為鋼弦。其音色明亮、高亢,因此又稱為「椰胡」,分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低音板胡」。 「板胡」的音色清脆、圓潤,能給人以空曠、遼遠之感。其低音區堅實渾厚但並不沉悶,適合演奏悠揚如歌的抒情旋律;中音區響亮清脆而又飽滿,富有彈性,適合餘演奏活潑輕快歡樂的曲調;高音區則尖銳、緊張纖細,弱奏時尚好,強奏時則有噪音,故只在表現特殊效果時偶爾使用。極高音沙啞、乾澀少用。 屬於「北管」樂器,此樂器在「客家八音」中擔任重要的伴奏角色。除適合於獨奏和樂器合奏外,「殼子弦」運用也十分廣泛,可用於南管以外的所有樂種,如太平歌、車鼓、戲劇後場,同時也是北管福路戲的主要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