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year 101年
title 移動在兩個家庭之間:北台灣印尼客家女性的認同與情感民族誌
summary 本文報導人在嫁入婚姻家庭後,面對不一樣的夫家生活,生命史中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每個報導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面對一個統稱「外籍配偶」、「印尼新娘」、「新移民女性」這些名詞,無形的刻板印象讓社會忽略了個人的存在。在社會學的領域裡,研究者重視著問卷之下大多數的答案比例,這些研究數據提供政府機構訂定同化、融合措施時對這些女性的初步了解。本文藉著與六位不同世代報導人的深度訪談及筆者的參與觀察,希望社會大眾看到新移民女性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刻板印象中注入她們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在時間的流逝過後,能稍稍改變「印尼嬤」這樣的稱謂。女性是家庭裡的重要成員,大多數人掌管家中廚房料理傳承家裡的味道並且擔負教養與傳承的責任。張翰璧(2007:21-39)探討台灣、越南與印尼跨國婚姻社會價值觀的比較中,理解女性在跨國婚姻移動中本身文化親近性是婚配的考量因素之一。張翰璧提及從許多台越或台印的跨國通婚中顯示,通婚是文化接觸的開始、價值觀調適過程的啟動。女性是文化互動的主體而非配角,在家庭場域碰觸下的文化互動,有可能融入台灣文化也有可能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在本文印尼客家女性生命史中,看到母親影響力的存在、姓氏移動的情形以及男女受教權的平等性,這些現象在在與台灣客家印象是有所差異存在,不同區域客家互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客家在地化的情形。而這樣的兩地差異認知在台灣客家家庭場域的日常生活互動下,必然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本文以影響力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但弔詭的是這樣的影響力似乎也建立在先生信任的前提下,不容忽視原生家庭母親在家中的影響力也悄悄的在報導人家中呈現。在蕭昭娟(2000)研究中,新移民女性可能為了擁有先生信任而切斷與原生家庭的頻繁互動。這種結果說明家庭裡先生信任情形直接影響新移民女性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當然兩個家庭良好的互動必然影響下一代對父母的認知,本文40、50、60世代報導人連結彼此婚姻家庭互動之外,她們與原生家庭成員約一年一次的互相拜訪,這樣的互動影響子女的成長經驗。
author 黃圓惠
graduation_school 國立交通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graduation_date 101.6
scholarshi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