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year 100年
title 臺灣客語廣播節目播放客家勸善歌之研究
summary 客家勸善歌謠表現出客家先民在思想情感上的生活藝術,簡單明瞭的陳述包藏著先祖的智慧與態?,一把胡琴的神?之唱就能寓教於歌,讓天籟美音繞樑?絕,過去常有人對客家歌謠有偏誤想法,以為客家歌謠原係風?曲;如能透過媒介傳播提供?多的展現機會,讓?多人藉由對勸善歌的社會關懷特質有所認?,則可重新定位客家傳統歌謠的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對客家傳統勸善歌的播放情形,研究對象是?部地區的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分別瞭解其播放勸善歌曲的範圍及播放趨勢、主持人如何選擇及評價各種播放模式、觀察勸善歌的解?經驗與歌曲播放?為的關係、他∕她們如何評估聽眾對勸善歌的反應,以及勸善歌的播放情境、節目企製組織和節目性質的關?性等。本研究以深?訪談及焦點團體討?分析 20 位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研究結果發現,傳統勸善歌的播放以?十分鐘的帶?節目每週至少?至十二次為最多,塊?節目以每週二次為多,其中帶?節目比較能夠與聽友有較多的互動,尤其是開放call in 的現場節目,對勸善歌之?出機會有?多的助益。節目中歌曲播放部份,商業性節目的歌曲播放較為多元,?同語言的歌曲都會播放;而客委會委製的節目則是以客語歌曲播放為主,極有?於客家勸善歌的傳播。但在歌曲材?方面,電台應加強傳統勸善歌的蒐集,將各種?同音源媒材及演唱版本轉檔並建檔以充實音庫。傳統勸善歌的播放傾向,以〈娘親?子〉的播放?最高,其次依序為〈蘇萬松調〉及三大調?的勸善歌。CD 碟片播放模式是多?主持人會採用的方式,主持人也會將勸善的歌詞意境套用在個人或社會情境上與聽友分享;在播放情境上,主持人多會採取以時事話題導引出歌曲的播放,並認為此一作法較能引發共鳴。本研究認為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宜加強資源共享的互惠觀?,將有聲資源相互交?,讓歌曲音檔?具變化性,使節目製播資源?為充實;政府單位可加強委託製播優質單元的方式,?增加傳統客家歌謠的曝光?;此外也要鼓??多詞曲創作者為客家傳統歌曲之傳佈追求?多的可能性與發展性。 關鍵詞:勸善歌、客家歌謠、廣播節目、主持人
author 謝瑞珍
graduation_school 國立聯合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graduation_date 99.11
scholarshi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