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year 98年
title 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
summary 本文旨在探討清代竹塹內山地區合興庄的土地?墾?程。竹塹內山地區自?即為高山原住民的生活?域,墾戶以隘設墾隨的方式,?斷擴展墾區庄範圍,在?墾之時,墾民們與高山原住民之間衝突?斷,信仰就成為墾民心中最大的寄託。因此,本文即以竹塹內山地區的合興庄為研究的區域範圍,以?墾為研究主軸並進??墾與信仰及族群關係等面向的分析,一方面認?這塊土地上的發展,一方面讓竹塹內山地區的?墾?史?趨完整。 合興庄的?墾為泉州籍墾戶陳長順父子出資設?隘防、僱丁防番,招募粵籍墾佃?墾,由墾佃繳租支應隘防費用,雙方共同合作開?而成。由於開墾過程中隨時都會面?番害威脅,及疾病、災荒、水患所造成生活的?安定,墾戶陳長順於合興庄的中心位置太平地捐地興建廟宇三元宮,希望透過建廟祭拜神祇,庇佑開墾順?,藉由建?廟宇陳長順也取得宗教上?導權,進而鞏固庄內墾戶的地位,又透過廟宇內宗教活動的?與,墾戶與地方上各階層居民產生互動關係,有?於墾區庄內各項事務的推動。合興庄墾區內的居民因開墾、防番的共同特質而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的社會群體,此社會群體以三元宮做為信仰中心,藉由共同的祭祀組織與活動將墾區內人群凝聚起?形成一個祭祀圈,墾區庄所及之地就是祭祀圈的範圍,三元宮的建?可以?是陳家墾戶積極運作下的結果。但在?銘傳實施裁隘政策之後,陳氏家族因隘防被裁撤、隘租收歸公有,家族的經濟?益及地位受到衝擊,也間接影響到三元宮的發展。 從研究中發現,在清代竹塹內山地區的?墾過程中,國家政策的改變對墾戶勢?消長有著絕對的影響,?墾與信仰之間存在著相當高?的依存情況,閩、粵族群之間因開墾?益存在著合作互助關係,閩、粵與高山原住民之間因生存競爭長期處於衝突?態。
author 呂佩如
graduation_school 國立交通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ion_date 97.12
scholarship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