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year 96年
title 台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
summary 本論文依據二十世紀初期的人口統計資料,以臺灣竹塹地區為觀察重點,並結合關於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發現當代臺灣的客家現象係以傳統的粵人認同為基礎。 竹塹地區的基本社會體系是包含「超自然、人文與自然」三個層面之宗族形式的共同體,這一共同體在十九世紀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呈現出擴張形態。粵人這種擴張形式使其進一步往南側之中港溪上游、頭前溪中上游及北側的鳳山溪上游擴張。擴張的結果最終消融了竹塹社人,使得頭前─鳳山兩溪流域的祖籍人口分布形成閩人、粵人與原住民分據下、中、上游的形態。 筆者以當代族群論述所包含的族群意識、國家角色、相對弱勢、內部差異性及最大共同點等特徵檢視臺灣十九世紀的粵人,發現粵人其實亦合乎這一族群定義。因此,我們與其把當代客家現象視為之斷裂性鉅變,不如視之為臺灣內在族群律動面對二十世紀末期以來,社會解嚴等特定政治經濟環境下,族群重新畫定界限的結果。 這一以竹塹為核心的觀察顯示,竹塹模式係以地域社會為基礎,在臺灣特定的政治經濟背景下,地方士紳藉由義民信仰,在十九世紀中期確立了粵人認同;這一認同至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進一步以粵人為界限,將原來他稱的客人(kelang, 即guest people)轉化為客人(Kelang, Hagnging)之自稱。正當臺灣竹塹模式形成的十九世紀,兩廣地區「來土械鬥」或「土客械鬥」正方酣,長期影響所及,香港崇正總會便於1921年成立,起而駁斥「客家人為野蠻民族」的謬論,以維護客家人尊嚴,最終完成了1930年代的羅香林的客家論述。 總之,客家始於主客或土客之相對意義下的一般性分類,而且這個一般性概念遍及中國各地;至十九世紀時,兩廣完成了「客家論述」,臺灣則產生了「客人論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二者合流為客家論述;而全球性的客家論述便是這一合流在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的傳播結果。
author 羅烈師
graduation_school 國立清華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人類學研究所
graduation_date 95.3
scholarship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