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year 94年
title 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角色研究
summary 本文以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鍾理和《笠山農場》、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及《臺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為主,其他作品為輔,探討日治時期(1895-1945年)及其前後的女性人物。研究目的有四:一、適切評價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從語言、行動和心理去剖析小說人物,並按類型去探討人物形象及特色。二、明瞭客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徵。比較小說人物和客籍相關文獻中提及的客家婦女,並分析形成這些特色的原因。三、探討女性人物的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在日治時期「性別、階級、父權」三重宰制的社會結構中,女性如何自處和對應,客籍婦女的地位和其他族群相較,又有何差異。四、剖析作家創作的心理意識。探究作家的成長環境和創作年代的氛圍對小說塑造有何影響,並分析人物的外在塑造技巧,加以比較。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到第五章論述小說中的女性,將她們區分為「生命源頭的母親」、「蓬草飄飛的童養媳」、「勞動階層的女性」、「知識階層的女性」,其中母親和童養媳皆屬勞動階層的女性,因形象特殊,故單獨成章,深入論述。各章安排上,除了童養媳人物增加「童養媳的歷史演變」外,其他各章第一節或第二節以人物主要性格分類,探討女性的心理層面和行為特徵。各章的第二節或第三節,以日治時期獨特的多重社會權力結構出發,論述女性人物對自身境遇的理解和反應。第三節或第四節,探討作家的創作意識,瞭解客籍作家創作女性人物的特色及技巧,並歸納人物的共相和殊相,以分析客籍作家是否存在「集體無意識」的創作心態。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從人物的性格、外在塑造、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作一統整,論述作家的創作特色,並與同樣描述日治時代的作品相互比較,分析客籍作家和非客籍作家間的差異。
author 劉奕利
graduation_school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國文學系
graduation_date 94.7
scholarship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