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Heritage_INDEX d0f62c1f-1452-421b-a394-f5bdb234d998
Heritage_title 旗後天后宮
Heritage_class 古蹟
Heritage_desc 種類:寺廟 指定別:市定(直轄市定) 區域:旗津區 名稱:旗後天后宮 創建年代:日昭和10年間 (1935) 創建年代:日治時期 公告文號: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1985/11/27 地址: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93號 建造者:漁民徐阿華等籌建 所有權屬:私有 管理單位:旗後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本局通報電話:(07)222-5136 定著土地之範圍:面積為537平方公尺;旗津區旗港段26、32、33、139、140、141、142、143-2地號。 指定理由:為高雄地區最早的天后宮,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 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 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
Heritage_travel .歷史沿革 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創建於明鄭永曆27年(1673)。當時有漁民徐阿華,因遇颱風漂至旗後,見此地為捕魚、定居的好地方,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臺,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 清康熙22年(1683)施琅為清政府攻下台灣時,因畏懼功高震主,將自己的功勞全歸媽祖所有,並建議清政府褒封媽祖,後於清乾隆2年(1737)加封媽祖為「天后」,旗後媽祖宮亦隨之更名旗後天后宮,民國35年(1946)才又改稱旗津天后宮沿用迄今。 而清康熙30年(1691)旗後人口日漸稠密,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占,乃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並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從此,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市最早的商業中心。 18世紀(清乾隆年間)庄民鳩資重建,將茅竹改建為石材廟體,清光緒13年(1887)洋商張怡記等又號召重修。日昭和元年(1926)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而民國37年(1948)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廟側天井有口清光緒12年(1886)所鑄的鐘,及清光緒18年(1892)的木楹聯一對:「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 .文資現況 該廟主祀天上聖母,目前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天后宮為漁民守護廟,平日供民眾參觀膜拜。 .建築材料 木造柱梁祠廟 .建築風格 本建築為工字型的傳統平面,即「兩殿夾拜亭,左右帶護龍」之配置,是官衙建築的典型形態。 天后宮建築群可分為「三川殿」、「拜亭」、「正殿」及「左右護龍」等實體空間,並也包含「龍井」及「虎井」這兩個虛體空間。「三川殿」為具「硬山」形式之「三川脊」屋面,屋脊起翹具燕尾,其上還有捲草紋,脊中有「福、祿、壽」三尊剪黏,兩側有雙龍守護。 垂脊上之「牌頭」有忠孝節義故事之剪黏,簷下龍柱之「龍身」及「人物帶騎」部分做彩繪,「柱身」則未施,柱頭並做「蓮花瓣」及多面體之裝飾。
Heritage_Image 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013110737751.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30312142702433.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30312142702527.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30312142702605.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118163653507.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118163653522.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013113436492.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013113436632.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013113536303.JPG,http://opendata.khcc.gov.tw/upload/Heritage/201110131135364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