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鹽水八角樓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宅第
歷史沿革 八角樓藏著鹽水的歷史,藏著鹽水的記憶,風情萬種的從古早走來,雖然遺失了顏色,卻贏得了美麗。座落鹽水區的「八角樓」,它歷經百多年的物換星移,也看盡鹽水區的風華與褪色,依舊矗立在這塊土地上,帶領後代子孫走進時光隧道。八角樓是鹽水最為知名的古建築,是台灣閣樓宅第的經典之作。走過一個半世紀,其剔透玲瓏、機趣無限的外貌,始終緊抓世人目光。八角樓彿若一面鏡子,具體而微的映照出月津港與葉連成商號的華麗與滄桑;也像一部史書,訴說著台灣糖業與日本殖民的歲月點滴。八角樓創建於清道光27年(1847),為「葉連成」商號的主人葉開鴻及其四個兒子所建的三間起兩層樓建築,全屋以中國福衫及石灰石磚為主要建材,歷時10年才完成。當時的規模,原為坐西朝東的三進大厝,佔地約300坪;後因築路與戰事,最後僅留今日所見的第三進,供後人遙思前人風華。八角樓因屋頂八角分執而得名,最為迷人之處,在於其大小木作。屋前「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的石碑,則見證著日本殖民統治的一頁滄桑史。葉家以經營糖業起家,「葉連成」商號曾紅遍全台,不但是當時鹽水巨富,也是書香傳世的文人世家。日治時期,曾中過清領時期秀才的葉瑞西,便是富而好文的族人代表;推動原台南縣文化活動不遺餘力的前任文化局局長葉佳雄,則是葉家出身的另一知名文化人。2010年3月4日甲仙地震後,原台南縣政府文化處立即前往勘災,將第一手災情回報文建會,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立即於3月6日進行勘查,損壞情形如下:二樓茶樓結構嚴重傾斜、一樓和二樓後側以及閣樓樓梯間牆面出現嚴重的龜裂;二樓後側的木柱和牆面錯位,多處窗框、門框和木柱錯位龜裂,古蹟損害嚴重,必須立即進行搶修。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應優先針對茶樓及八角樓後側門柱進行緊急加固,並於進行整體結構安全評估後辦理緊急搶修,以避免古蹟損害情況加劇。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人士提供
登錄/指定理由 1.創建年代久遠,且具重要歷史意義。2.形制特殊,具稀少性,且不易再現。3.具建築史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鹽水區
地址或位置 中境里中山路4 巷1 號
經度 120.267327507981
緯度 23.3200348577617
所在地地號 鹽水鎮月港段87號
創建年代-帝號 清道光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27年
創建年代(西元) 1847
現狀 八角樓僅留今日所見的第三進,供後人遙思前人風華。八角樓因屋頂八角分執而得名,最為迷人之處,在於其大小木作。屋前「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的石碑,則見證著日本殖民統治的一頁滄桑史。2010年3月4日甲仙地震後,原台南縣政府文化處立即前往勘災,將第一手災情回報文建會,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立即於3月6日進行勘查,損壞情形如下:二樓茶樓結構嚴重傾斜、一樓和二樓後側以及閣樓樓梯間牆面出現嚴重的龜裂;二樓後側的木柱和牆面錯位,多處窗框、門框和木柱錯位龜裂,古蹟損害嚴重,必須立即進行搶修。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應優先針對茶樓及八角樓後側門柱進行緊急加固,並於進行整體結構安全評估後辦理緊急搶修,以避免古蹟損害情況加劇。
外觀特徵 八角樓係以其特殊的歇山形式八角形屋頂而得名,建築樓高兩層,正面以木造為主,整體造型簡樸渾厚,細部又施以精工雕琢,處處令人驚艷;後側牆壁下半部為大型石條,上半部則為整齊漂亮的幾何圖案紅磚壁,厚重的質感及顏色,恰與正面呈鮮明的對比。 八角樓建築以十六根長24尺貫穿一、二樓的巨大福杉木柱為主要結構,不費釘鉚,樑、楹、門、窗皆以榫接法來完成。
室內特徵 內部用大量鏤空的木作「格扇門」充當壁體,二樓迴廊精巧,木製百葉窗以適應氣候,饒富趣味,既傳統又具現代感。檐牆用雲母石玻璃鑲嵌窗、玲瓏多變的木雕花窗,迎接晨曦星輝,讓躍入的光影充滿律動與美感,後門設菊花石雕的門額裝飾彰顯家勢…等,在在顯示當時葉家的恢宏氣度及匠師高超的技術巧思,實為傳統建築中不可多的巨構佳作。
使用情形 開放預約民眾參觀 做為觀光旅遊地點
附近景觀 鹽水區蜂炮、八角樓、月津港三景觀結合,名列「新南瀛勝景」八景十勝之一。其他景點還有 月津港‧聚波亭大眾廟 月津武廟 鹽水橋南老街 蓮潭 鹽水鎮區第八社區
土地使用狀況 鹽水八角樓使用 開放預約民眾參觀
構造 樓高兩層,以中國福杉及石灰石磚為主要建材,因屋頂八角分執而得名,整棟建築由12支長24尺、直通二樓的福州杉支撐,樑、楹、門、窗全以榫接法完成,並以大量格扇門做當壁體。
材料 以中國福杉及石灰石磚為主要建材。屋頂八角分執,整棟建築由什二支長二十四尺、直通二樓的福杉支撐。
簡介 八角樓藏著鹽水的歷史,藏著鹽水的記憶,風情萬種的從古早走來,雖然遺失了顏色,卻贏得了美麗。 座落鹽水區的「八角樓」,它歷經百多年的物換星移,也看盡鹽水區的風華與褪色,依舊矗立在這塊土地上,帶領後代子孫走進時光隧道。 八角樓是鹽水最為知名的古建築,是台灣閣樓宅第的經典之作。走過一個半世紀,其剔透玲瓏、機趣無限的外貌,始終緊抓世人目光。八角樓彿若一面鏡子,具體而微的映照出月津港與葉連成商號的華麗與滄桑;也像一部史書,訴說著台灣糖業與日本殖民的歲月點滴。 八角樓創建於清道光27年(1847),為「葉連成」商號的主人葉開鴻及其四個兒子所建的三間起兩層樓建築,全屋以中國福衫及石灰石磚為主要建材,歷時10年才完成。當時的規模,原為坐西朝東的三進大厝,佔地約300坪;後因築路與戰事,最後僅留今日所見的第三進,供後人遙思前人風華。 八角樓因屋頂八角分執而得名,最為迷人之處,在於其大小木作。屋前「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的石碑,則見證著日本殖民統治的一頁滄桑史。 葉家以經營糖業起家,「葉連成」商號曾紅遍全台,不但是當時鹽水巨富,也是書香傳世的文人世家。日治時期,曾中過清領時期秀才的葉瑞西,便是富而好文的族人代表;「推動原台南縣文化活動不遺餘力的前任文化局局長葉佳雄及現任文化處長葉澤山,則是葉家出身的另二名知名文化人。 欣賞完八角樓,會有「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的戚戚然, 走過繁華與滄桑的八角樓,正重現風華,留住一個逝去的年代。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