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類別 古蹟
級別 國定古蹟
種類 城郭
歷史沿革 創建於西元1624年,於西元1634年完成。位於當時臺灣西南沿海的一鯤身沙洲上。為荷蘭對中國、日本貿易之中途站及統治福爾摩沙全島之政治中心。明永歷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改一鯤身為安平鎮,並以熱蘭遮城(時稱臺灣城)為軍事重地。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臺灣被納入清國版圖,政治中心移至今臺南市區,安平臺灣城逐改為軍裝局,做為單一功能的衙門使用,港口與行政中心的功能逐漸衰退。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英國軍艦來犯,因城內軍火庫爆炸,城牆損毀。1895年後日本領台,日治時期,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臺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臺的中央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在古堡的右側,臺基之下殘存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儘管飽經風霜,依然堅實渾厚。古堡前一睹高高的臺灣城垣,爬滿了古榕蒼勁的根脈,斑駁中仍見剛毅;不僅是外人侵臺的史實,更是先民奮鬥的鐵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2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安平區
地址或位置 國勝路八十二號
經度 120.160295698578
緯度 23.0015316484428
所在地地號 安平段783號
創建年代-帝號 明天啟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4年
創建年代(西元) 1624
現狀 城牆
外觀特徵 城牆 臺灣城共築三層,下層為地下,深一丈,形方之倉庫,係以糖汁調合蚵仔灰疊磚而成,技術相當精緻。地面兩層,城璧高三丈,以砂土埋填築成,係放大砲位置。
室內特徵 平臺上海關長官宿舍已改建為新式洋館以作為展覽及招待遊客之所,安平古堡今貌於成形;於階梯平臺頂端有陳列館。
使用情形 參觀、休憩
附近景觀 熱蘭遮城博物館、延平老街、海山館
土地使用狀況 古蹟保存區
構造 城牆
材料 磚牆
簡介 臺南係臺灣本島中漢人開發最早的地區,遺存古蹟最多,素有「文化古都」之稱。在國內22個一級古蹟中,臺南是佔7處之多,於文化建設與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上深具歷史意義語內涵;臺灣城又稱王城、赤嵌城、安平城。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日治時期改建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