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公共建築
歷史沿革 台南神學院為巴克禮醫師於一八七六年(清光緒二年)所創建,在南台灣基督教發展中有重要之角色。民國三十七年起,台南神學院不斷向各方爭取補助,獲本地教會與長老教母會支援甚多。 民國四十一年,台南神學院得到美國金陵基金會的補助,擴建禮拜堂與圖書館等設施,禮拜堂於民國四十六年獻堂啟用,是台南市六十年代之重要建築作品。現仍作禮拜堂之用,身處神學院內部,地理隱密,週遭花木扶疏,景觀優美。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資料尚未填寫
登錄/指定理由 1.歷史意義:台南神學院於一八七六年創建,在南台灣基督教發展中,佔重要角色。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東區
地址或位置 東門路1段17號
經度 120.213894565491
緯度 22.9890078056106
所在地地號 台南市光華段995地號內
創建年代-帝號 日明治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36年
創建年代(西元) 1903
現狀 禮拜堂為台灣最具西方宗教建築原型者之一,現仍為台南神學院作學校禮拜堂之用。
外觀特徵 台南神學院禮拜堂在建築造型上,使用了相當多的仿羅馬建築之語彙。
室內特徵 資料尚未填寫
使用情形 現仍為台南神學院作學校禮拜堂之用
附近景觀 整棟禮拜堂與其他校舍共同圍朔出氣氛相當寧靜的內庭景觀。
土地使用狀況 由台南神學院管理
構造 磚造
材料 磚、洗石子、釉面空心磚、玫瑰窗
簡介 台南神學院為新樓街所隔,一分為二,成南北兩校區。校本館及禮拜堂位於南校區北面,其分別為「L」及「一」型平面圍塑出內院,南側留設有外庭,園內綠草如茵,樹影搖曳。幾何式規劃之外庭,沿南向入口設中軸線,兩側等距種植椰子樹,收校本館門廳入口為端景。 座南朝北,二層樓高,雙坡水斜屋頂,面舖台傳統屋瓦,外牆表面淺色洗石子處理為主的校本館,自外部觀察推測應屬磚造。在平面上由南翼橫書「王」字及東翼立「一」字型二部分構成,約呈「L」型配置,兩者以廊道連結。 反應於立面,造型左右對稱,南翼中央及兩端較高,山牆面山尖綴以四葉飾,等距開尖拱窗,並飾以綠色洗石子邊框,其他部位則改採圓拱窗。中央入口門廳並收六角形尖塔。另其內部空間裝潢精美,值得細觀。 禮拜堂入口處則是一個台灣宗教建築中較少見的玫瑰窗,西立面是最富仿羅馬風格的部分;在材料部份,此座建物在外貌上幾乎全用洗石子,牆面為灰色,線腳部份為暗綠色,施工相當精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廊部分的通氣孔,設計者應用了傳統的釉面空心磚,也增加了建築本身的本土性色彩。 (參考資料:傅朝卿,2001,《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206~207頁)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