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總趕宮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寺廟
歷史沿革 總趕宮,原名聖公宮,位於中樓仔街海防署前。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道光年間又訛稱總趕宮,主祀聖公爺。聖公爺,姓倪,名已佚傳,民間多尊稱為倪聖公。由於生長海濱,熟諳港道,歿而為神,總管海舶,所以又稱總管爺,總管宮便是因此得名。臺灣與中國交通連繫只靠海運,聖公爺職司海舶,原為漳州舟人所奉,漳泉籍移民來臺,更敬祀為臺江濱海船舶的守護神,也是臺南府城獨育的神祇。總趕宮的創建年代,說法紛歧,有稱建於明永曆年間。不過,范咸的《重修臺灣府志》別說是清乾隆12年(西元1747年),由臺廈道高拱乾所建。其後經嘉慶、道光、光緒及二戰後等數度重修,廟貌有顯著的改變。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台南市第三級古蹟總趕宮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4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 中南里中正路131巷13號
經度 120.199725838829
緯度 22.9919947290505
所在地地號 中區永福段(祠:122地號 )
創建年代-帝號 明永曆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創建年代(西元) 1647
現狀 總趕宮之創建年代未詳,據推應係於明永曆十五年間(1661)鄭成功來台以後創建,為台江海濱一連串廟宇之一。原名聖公廟,至清道光十五年重修,訛為總趕宮。主祀倪總管,傳係明鄭部將,主管海舶事業,歿而為神。
外觀特徵 歷經數十年的滄海桑田,總趕宮現已成為繁華的中正路商業區內小巷中的祠廟,隱於繁華的中正路旁巷內,廟埕相對於廟體成寬闊的四方形,四周除東面的雜貨店、瓦斯行,北面的五瘟廟、電器行外,其餘皆為住宅,來人若非對此區地形地物熟悉,已不易發覺其所在。古蹟左右均緊鄰民宅,幸廟埕寬敞,由前庭眺望,景觀尚可。
室內特徵 (一)廟埕 目前總趕宮前埕寬21公尺,進深約為27公尺,除宗教性活動如迎神、賽會、進香、普渡、祭天、祈雨、建醮、演戲等等的儀式活動,每當神明誕辰日的慶典遊行,以廟埕為節點,環繞著大街小巷。另一方面,由於連接廟埕周圍的道路狹小,所以廟埕上經常停放有附近住家的汽機車以及地區性的商業的活動,即現存的攤販,到了中午時分,廟埕中央大樹下有固定攤販營業,攤位及桌椅佔據廟埕的西北角,形成廟埕的另一個社會性功能,但在整個廟宇的構成來說,基本上是屬於配角的地位,而居於活動元素之間的「場域」,才是主角。 (二)三川殿 三川殿面闊三開間,立於高約35公分的臺基上(以廟埕高程為基準點),為整座廟宇的門面,其屋頂形式為「三川脊」式。另廟宇整體在祭參拜的空間意義上而言,位於三川殿前面的外埕是民眾自外部空間遙拜崇敬內殿主神的位置,亦是展開廟宇各殿神明參拜過程中空間序列的起點。 (三)拜亭 總趕宮在三川殿與正殿間夾一拜亭,屋頂形式為歇山式,其山牆為土形馬背形式,正脊為小脊作法。以拜亭的實質功能性來說,位於祭祀序列中,作為祭祀儀典「人」的空間使用,並可延伸接續三川殿以至前埕,成為一連續性的祭祀軸線。拜亭地面與三川殿同高,為磨石子地坪,其與正殿間有一階的高差以突顯主從地位。今日所見之拜亭立四柱,為混凝土結構外加磨石子外皮的六角柱,佈局平穩,拜亭不論柱身及椼樑大小也較三川殿的為細。 (四)正殿 總趕宮的正殿屋頂同三川殿亦為三川脊,其中間部份為硬山單檐燕尾式屋頂,小港間則為小脊作法,但其山牆面為金形山牆,稜角分明,且均為素色泥塑,無剪黏,樸素雅致。其下正殿架構紋楹仔直接承於山牆之上,其中並無落柱及三通架構,因此正殿的面闊受到楹材長度的限制,形成通面闊為550公分的狀況。相對於狹小的面闊而言,總趕公的通進深為1080公分,進深較面寬大約兩倍,整體縱身空間益發顯得深邃。 (五)龍虎井 龍虎井或稱日月井,指的是宅院或廟宇中以房舍或房舍與圍牆所為成的露天空地。若以長條街屋物理環境來看,是符合了狹長基地的通風、採光及排水的各向功能性需求。一則解決了連棟街屋的中央段採光問題,二則提高了室內空間的換氣量。以總趕宮的龍虎井而言,是位於拜亭的兩側,而拜亭並與兩側山牆相連接形成一周遭封閉而頂部開放的虛體空間。
使用情形 該廟建築為三開間二進一廂,廟埕上經常有地區性的商業的活動,黃昏後熱鬧雜亂,神人共樂,這也是在臺灣廟口常見的景象。
附近景觀 中正路商圈
土地使用狀況 總趕宮管理委員會
構造 閩式平房,二進,磚牆木構造
材料 木雕、彩繪
簡介 總趕宮之創建年代未詳,據推應係於明永曆十五年間(1661)鄭成功來台以後創建,為台江海濱一連串廟宇之一。原名聖公廟,至清道光十五年重修,訛為總趕宮。主祀倪總管,傳係明鄭部將,主管海舶事業,歿而為神。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