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臺南德化堂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祠堂
歷史沿革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德化堂為台南三座龍華派齋教廟堂之一。明憲宗成14年(西元1478年)山東萊州府即墨人羅因創立龍華派齋教,於清乾隆年間逐漸傳入台南。清嘉慶年間,福州府長樂縣漢陽堂孫德堂派盧普濤由興化府仙遊縣前來台灣弘法,由於聲勢壯大,信徒眾多,齋教因而廣為流傳。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信徒謝普爵在安平設化善堂;清嘉慶19年(西元1814年)又建德善堂;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更在東安場馬公廟街建造了前後三落,坐北朝南的德化堂。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南德化堂調查研究與修護、臺南德化堂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3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 府前路1段178號
經度 120.206133680052
緯度 22.9891354792304
所在地地號 中區建業段(祠:19地號;建:19-4地號)
創建年代-帝號 清道光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14年
創建年代(西元) 1834
現狀 座落於商業區,該堂面臨道路,東西面高樓林立,且建物立面與古蹟本體形成強烈對比,廟埕狹小,幸圍牆外有寬約4公尺之人行道,稍可抒解些壓迫感。
外觀特徵 德化堂和其他傳統齋堂一樣,採用民居外形。大門為凹壽形式,正堂供奉觀音佛祖及該教創始人羅因,後方則是捲蓬拜殿,現充做講堂使用。正殿之中供奉觀音佛祖兩尊,前方是本堂原有的觀音神像,另一尊則是屬於德化堂所有,觀音右側乃是本派祖師羅祖塑像,案前陳祀三公椅三張,分別代表龍華派羅、應、姚三位祖師。正殿左右各有洞門連通左右兩廂房。其中左偏殿現為祖先堂,右偏殿則是宗德詞,陳列了滿滿的神主牌位,都是本堂歷代堂主及齋友。 德化堂自從安平化善堂沒落之後,便逐漸取代南部龍華派齋堂的傳教中心。堂內匾額、楹聯甚多,如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的惠普群生及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的觀自在古匾均極為有名。堂中文獻除了教內的經纖寶卷外,尚有該堂鎮堂之寶三昄五戒牌與護道榜文。 【建築特色】採用民居造形,為兩進兩廂房的傳統建築,由於門廳、拜亭與正堂利用傳統減柱法連接,因此空間顯得寬敞疏闊,採光極佳。【門神】彩繪四大天王,手持法器,喻「風調雨順」。 院牆內的德化堂本體,源自初創時的兩進帶軒兩護龍式建築,呈橫向矩形平面,通?33.44公尺,通進深19.35公尺,寬深比1.73:1。建築物呈倒「山」字形配置,通面?九間,中央三開間稍寬,為第一、二進堂屋的所在,也是齋堂的主體。 【匾額、楹聯】各廳堂有不少清領時期匾額、楹聯,最出名的是清同治5年(1866年)台澎兵備道丁曰建所題「惠普群生」及清道光7年(1827年)的「觀自在」。
室內特徵 業經多次改建的德化堂,原創的裝飾特色已難從現況中完整的展現,目前所見的面貌,除一部份來自清領末期的遺存外,大多為日治時期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重修以後累積的結果。就臺灣傳統藝術建築而言,德化堂的裝飾給人的印象可以用「平實無華」來形容。換言之,裝飾構件不多是這座齋堂最好的說明。
使用情形 原貌尚能保存
附近景觀 孔廟文化園區
土地使用狀況 德化堂管理委員會
構造 閩式平房,三合院,二進,磚石牆木構造。
材料 磚石牆木構造
簡介 清嘉慶十九年創建,屬福州齋教龍華派,主祀觀音,日治時期拓寬馬路,拆除前堂,二戰後重修,民國62年重修,民國86年再次重修,即今貌。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