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擇賢堂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寺廟
歷史沿革 擇賢堂係報恩堂的分堂,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由信眾共同出資3百圓創立。關於擇賢堂是報恩堂分堂的說法,大部分的論述皆記載是因為報恩堂信眾太多,於是由眾齋友的幫助而創立「擇賢堂」,擇賢堂的創始人主要包括葉昌貞、黃昌泰、古昌端三人。並由葉昌貞擔任第一任堂主,黃昌泰則在葉家昌辭世後接任第二任堂主。據堂內資料顯示,此三棟的地番分屬「末廣町一丁目四五番地」及「丙一O六」兩塊。由此證明,擇賢堂由報恩堂「分出」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上述三人本來就是報恩堂的信眾。 擇賢堂的第二任堂主黃昌泰精通漢藥,因此,常教導堂眾親手製作漢藥膏和香燭到外地販賣,以籌措堂內之費用,並以堂所多餘資金陸續購地。後來報恩堂堂主溫昌賢,曾因急需金錢而以該堂阿蓮鄉的土地抵押,向黃昌泰借貸一百五十圓周轉,可見當時擇賢堂內的經濟狀況應該已逐漸好轉,據堂內的資料顯示在黃昌泰擔任堂主時,陸續購買多塊土地,其中包括日明治39年(西元1906年)7月9日向鄭祥氏購買民房一棟,其位址於「本町一一七六番地」(即今民權路地段);同年9月18日,向本堂的鄰居葉全購買民宅一棟,其地號為「末廣町一丁目四十四番地」和「丙一九七番地」兩塊,此家屋即是擇賢堂右方的民宅。 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本堂第三任堂主古昌端發起重建,於是在其帶頭捐金的情況下,共計籌得緣金九千六百七十四圓,作為改建佛堂的經費。今日所見的堂宇建築,即是在此次的建築中奠定基礎的,而後雖然再經數次的整修,然而都只是彩畫、壁磚和地磚等表面的裝飾粉刷而已。 現存殿宇乃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由普通民房改建而成。此次的改建過程,除了重建今日所見的佛堂之外,還包括佛像和九龍圍金的重新塑裝,這可從日昭和3年的【擇賢佛堂改築紀念】木匾二塊題款中發現。有關此次的改建工程,堂內還留有頂、下棹各一,以及「大雄寶殿」匾額,可為例證。值得注意的是,木匾中的捐款人士,除了本市的信眾之外,其餘大多數都是屏東內埔、萬巒、高樹、麟洛、新埤和高雄美濃一帶的客家人,此一情形若對照擇賢堂所提供的《信徒名冊》,可以發現這些捐緣人士大都在日大正14年至日昭和1年間(1925~1926年間)左右受度加入本堂,且與堂主古昌端同為美濃和六堆附近的客家人。可惜古昌端於堂宇落成不久之後即過世,遂由第四任堂主古昌新接任。二戰後不久,曾一度重新修繕堂宇屋頂。民國40年(1951年)古昌新辭世,同年由吳昌素發起重修堂宇,而後再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提議重新油漆堂宇。 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左右,由於正殿內的地磚皆已老舊,而且在長年使用的情況下,擇賢堂方面決定更換地磚為今日所見白色尺磚式樣。同一時間變更的,還包括檐廊和拜亭的洗石子鋪面,而護龍的地坪也同時加以更換,並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針對山門、拜亭、左、右護龍、簷廊、正殿加以修護及整修,成為今日的「擇賢堂」。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8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 永慶里中正路21巷15號
經度 120.203236685383
緯度 22.9913462674833
所在地地號 中正段一小段38號
創建年代-帝號 清光緒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5年
創建年代(西元) 1879
現狀 今日擇賢堂,大體上仍然維持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重建後的基本架構;其後雖歷經數次翻修,惟新增添的工事,除了多是一些彩畫、洗石子和磁磚鋪面等外部的裝修工程外,內部結構的部分基本上仍延續當年所完成的構架體系而未有重大的改變。
外觀特徵 擇賢堂的空間格局和傳統民宅的三合院形式相似。正殿的祭祀空間為一正身加上兩側護龍的三合院形式,正殿的左後方為一提供住宿的二層樓現代式樓房。擇賢堂基本上就是由這二個主要建築群所組成。另外還包括正殿右方自始都是獨立使用的三合院民宅;附近的建築大都屬於合院式的建築組群,擇賢堂所有的這間三合院民宅就是個範例;此棟建築其正身有三開間,明間為廳位,廳後有二間小房,而左右次間各有二房,傳統民居的格局在此一目了然。 山門:由簡單的硬山屋頂與山牆構成,山門兩旁是約略人高的圍牆所構成,牆上的綠釉花磚成對,形塑了擇賢堂內外的空間關係。山門楣牆上有一橫匾,上面書有「擇賢堂」三字,其形制與報恩堂的門匾相同,形制雖小卻也塑造了擇賢堂格局的完整。 拜亭:二側的護龍,正殿居中構成了擇賢堂的主要供佛空間,與護龍間則以一檐廊相通,檐廊之前則是廟宇中常見的拜亭,護龍則是側在旁,形成一標準的三合院格局。 正殿:中間明間為「本殿」,左右次間之前同為「七祖廳」,其實本殿之中亦有前後之分,牌樓面之前為信眾活動的空間,後方則是供奉神佛的神龕。
室內特徵 山門:位於建築中軸線最外,為一懸山式建築形式,馬脊墀頭,屋脊則是以小脊收頭。內側構架屬六架楹做法,中楹由於門面磚牆的影響,才以二支楹附於磚牆之上,其形式與常見的屋頂和牆面交接處的做法相同。中開大門,門上書有一聯:「擇處祇園,賢名覺路」。 拜亭:屋頂為歇山式作法,圓形馬脊,仰合紅瓦頂,中脊上有花鳥的剪黏裝飾。構架為八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包括出挑的挑檐楹)。其構架基本上是先立木柱於柱珠之上,立柱珠之後,在四柱之上立六架楹以承屋頂,柱間橫向以壽樑連接,縱向二柱之間立大通,大通之上立木瓜筒,木瓜筒之上疊斗出栱以承四架楹,木瓜筒之中橫接二通,二通之上則木瓜筒之上疊斗出栱以承二架楹。坐斗之中則置斗、束、束、雞舌、雀替和托木以達連結各構架之效在構件中較為特殊的,除了雕琢精緻和造型炯炯有神的鰲魚雀替之外,應算是二通下方的雀替。 正殿:構造為十五架楹承重牆式的建築形式(包括出檐部挑檐楹),不同於其他齋堂中的混合式構造(磚木合造),明間和次間的構造體改以承重牆方式為之,中開一圓形洞門以連通正殿與左右二側殿。主要的木構都集中在步口檐廊、隔門與神龕牌樓面之上。在步口出檐處,要以正殿與拜亭的「複合式構架」較為特殊;步口挑檐部位採硬挑出栱以承十五架楹,出栱之下有關刀栱支撐,而支持這些構件的則是連通正殿與拜亭的樑。樑上一方以座草連接關刀栱,在拜亭一方則是由獅形座斗、束和雞舌直達挑檐楹。 護龍:雖為堂宇建築,然其外觀卻與民宅無異。其古蹟本體的二側護龍亦是如此。護龍的立面為二開間形式,主要入口由外側開間進入,從立面的形式便可以很清楚看出。除了入口開間具有略具繁雜的小木作隔扇門之外,整個護龍建築形式簡單、樸素,如同普通民家一般。
使用情形 祠廟
附近景觀 總趕宮、台南州廳(國立台灣文學館)、孔子廟
土地使用狀況 擇賢堂
構造 閩式平房,三合院,磚牆木構造,脊飾、剪黏平實,木刻神像、斗拱、獅座均為佳作,天井清爽,種花蒔草,構成齋堂恬靜氣息,雖四周大樓環繞,卻是鬧中取靜,不失為佛門境地。
材料 磚牆木構造
簡介 擇賢堂,主祀觀音佛祖,是先天派的齋堂。所謂齋堂,乃是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齋教是悌教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修性為主。臺南的齋教有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先天派乃是康熙年間江西饒州府黃九祖創立的宗派,清咸豐11年 (西元1881年)由黃昌成傳入臺灣,初建報恩堂。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信徒古腰治、葉景清、黃泰等,見報恩堂空間不敷使用,乃在寧南坊中巷,創建本堂。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