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臺南開基靈祐宮
類別 古蹟
級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寺廟
歷史沿革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因規模小於本市民權路的北極殿(也叫大上帝廟),所以稱為「小上帝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城鎮北坊赤嵌街後的開基靈祐宮,在清嘉慶2年 (西元1797年)、清道光15年 (西元1835年)、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都曾加以修繕。目前鑲嵌於前殿在側山牆上的是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再次重修時,士紳合捐銀錢的「重修靈祐宮碑記」。開基靈祐宮,原本坐西北朝東南,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充其近鄰的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前身)校舍,於是將整座建築180度的轉向(將正殿反向遷移於三川門前),成為今日坐東南朝西北的建築。直到民國74年(西元1985年)重建成今日的規模。而於民國93~94年(西元2004~2005年)「開基靈祐宮」再次修復成為現貌,於本次修復過程中在前殿後步口發現原為日治時間前步口的清水磚框、垂花、短柱目前已填塞磚塊之遺跡,是「開基靈祐宮」日治時期建築轉向的有力證據,這些歷史證據保留在現地進行展示。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4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 民族路2段208巷31號
經度 120.203726045408
緯度 22.9980735468475
所在地地號 中區成功段3小段(祠:97-1,97-2,97-4地號)
創建年代-帝號 明永曆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25年
創建年代(西元) 1671
現狀 目前開基靈祐宮是一座兩殿兩廊式的建築,開三門,中門前有一對抱鼓石,所雕的花鳥圖案,根莖葉脈線條鮮明,刀法柔膩;前殿正殿間有一中庭,地面鋪著磁磚,充滿現代感。正殿屋脊曲線平緩,兩側脊邊略有剪黏,中間則以鏤空的紅磚舖排。正殿中壁畫有三十六官將圖象,個個栩栩如生,色澤古典。
外觀特徵 現今的靈祐宮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拜殿平面配置,依中軸做左右對稱的配置,計由前埕、前殿、內埕、左右牆廊、拜殿及正殿等空間組構而成。第一進前殿計開三門,是聯繫台南開基靈祐宮裡外的主要空間。
室內特徵 正殿中壁畫有三十六官將圖象,個個栩栩如生,色澤古典。主祀的玄天上帝神像面貌慈祥和藹,垂眼下望眾生,神態自然親切;內部匾額甚多,但多為近期文物,現存最早的神龕兩旁鑲有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的對聯,以及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的「赫曹濯靈」匾,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的「天樞北極」匾。
使用情形 整修後屋頂粉刷過於豔麗,加裝的鐵杆亦破壞古蹟風貌。
附近景觀 赤嵌樓、祀典武廟、大天后宮
土地使用狀況 台南開基靈祐宮管理委員會
構造 開基靈祐宮是一座兩殿兩廊式的建築,開三門,中門前有一對抱鼓石,所雕的花鳥圖案,根莖葉脈線條鮮明,刀法柔膩;前殿正殿間有一中庭,地面鋪著磁磚,充滿現代感。正殿屋脊曲線平緩,兩側脊邊略有剪黏,中間則以鏤空的紅磚舖排。
材料 磚牆木構造
簡介 開基靈祐宮,原本坐西北朝東南,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充其近鄰的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前身)校舍,於是將整座建築180度的轉向,成為今日坐東南朝西北的建築。平面呈矩形縱深配置,計由前埕、前殿、內埕、左右牆廊、拜殿及正殿等空間組構而成。在開基靈祐宮中主祀玄天上帝,因規模比民權路的北極殿小,所以也叫做「小上帝廟」。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