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臺南三山國王廟
類別 古蹟
級別 國定古蹟
種類 寺廟
歷史沿革 創建於清乾隆7年,是一座保有完整潮州風格的廟宇,原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山之神,屬於潮州地方的鄉土神,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神格。關於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元人劉希孟與明人勝端明在《明貺廟記》及《三山明貺廟記》中有詳盡記載。三山國王廟的信仰得以由潮州移植臺灣,主要在於移民勢力擴張。潮州籍民入臺可溯明鄭時期,而這些潮民便與臺南三山國王廟的建立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清初渡海禁令的限制,移臺者大多單身,為了旅途平安,便先在家鄉的三山國王廟中求得爐香,做為保佑的精神支柱。出來臺灣的移民居無定所,南遷北徒,因而帶動了信仰的傳播。在臺南,三山國王廟僅有一座,主要的原因在於臺南開發甚早,潮民所能拓張的勢力範圍十分有限,當然也因而保留了潮州地區早期的完整建築風格。文獻上有關臺南山三國王廟的記載,首見於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魯鼎梅主修、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為依據。直到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日本人前島信次在《科學的臺灣》〈臺南的古廟〉一文中,對於建廟時間提出了質疑。前者以清雍正七年為建廟時間,前島者根據前殿所立清乾隆九年的匾額推測應為清乾隆七年。不過在《三山國王廟的調查研究書》中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是:「草創於清雍正7年(西元1729年),清乾隆7年(西元1742年)由臺灣支線率粵東諸商民修建」。有感同鄉人士,前仆後繼、離鄉背井、孤獨無靠,因而闢廟一角,供鄉親來往寄居。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7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北區
地址或位置 西門路三段100號
經度 120.20296557085
緯度 23.0013216011428
所在地地號 自強段1794號
創建年代-帝號 清乾隆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7年
創建年代(西元) 1729
現狀 外觀樸實無華,青灰色的板瓦與筒瓦,綠釉的瓦當與滴水以及粉白簡潔的外牆,給人莊重肅穆的感覺。
外觀特徵 臺南三山國王廟為一座三進三祠的廟宇建築,建築物坐東南朝西北,廟前有寬闊的廣場,兩策略有圍牆外,正面向廟埕開敞。正面通寬九開間,廟分三部分:中央祠宇三開間,屋脊及屋面皆稍高,兩側各倚三開間祠宇一座,屋脊及屋面較中央低,整體看來宛若緊相依靠的三座祠宇;大木結構以抬樑式為主。強調垂直與水平的結構力感為主要特徵。閩南建築中的弧形月樑多被透雕的隨材取代;兩柁、三柁下的隨樑枋,多化為類似雀替的雕花材;材料方面為磚、土、石、木等混和構造,實磚疊砌承重牆體,表面白灰粉刷,正面入口花崗石門框,屋面用黑瓦,瓦縫並用青灰做成類似筒瓦的瓦隴,再第一進前殿正面隴身並可見塑成如芹菜莖的灰梗縱紋,即仰瓦灰梗。
室內特徵 保持了粵系建築的精神而無該系的浮華。大木結構經清理後在正殿向明間的主要構架可見保存完整的包巾彩繪,瓜柱則著以墨線山水人物圖案,其他空間的構件多按原形施彩;連繫柱樑結構束材則用透雕,在施加彩繪。屋脊堵以灰泥為底,泥塑為體,凸面黏貼色磁碗片,利用曲度,擬花鳥人物。瓷片的色彩以鮮豔的原色為主,包括、紅、粉紅、褐、黃、藍、綠、白等色,依題材的部位不同,用色互有差異。
使用情形 道廟
附近景觀 鎮北坊文化園區、開基天后宮、三老爺宮、元和宮
土地使用狀況 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
構造 臺南三山國王廟,坐東朝西,為三殿三進式建築。正面看來就像三座三開間的殿宇並排,中央屋頂較高,兩側較低,正面各開三門。中央正殿供奉中山、明山、獨山三神。神的面立著三位國王夫人。右殿是供奉韓昌黎的韓文公祠;在殿為供奉天后聖母的媽祖祠,均為清乾隆37年 (西元1772年)添建。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叉加達第三進的客房,並以狹長形的後埕與左右牆門相通,成為會館的獨立出入口。位於昔時小北門鎮北防水仔尾,也叫大鎗街的三山國王廟,是一座大不雕飾相當精美的建築,前殿採用柱廊式結構,步通架於檐柱頂上,站出挑至挑檐桁下的吊筒外,步通上用雙到逐層承接衍檁。沒有光滑的束材,只有鏤雕精細的月。 兩側山牆內側壁面浮列仿不結構棟架,充分表現潮州式建築的基本風貌。
材料 木構架
簡介 為臺灣唯一純粹廣東式的建築,為清領時期旅臺的廣東潮州官民所聚資興建,祀三山之神。在臺灣寺廟建築史、美術史上都具有珍貴的地位。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