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個案名稱 開元寺
類別 古蹟
級別 國定古蹟
種類 寺廟
歷史沿革 明永曆34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海戰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開元寺原為鄭成功嗣子鄭經同年選擇邑治北方的洲仔尾,建造園亭,稱之為北園別館,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熙29年(西元1690年),總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有鑑於臺灣未有佛寺,因而就北園別館故址改建為寺宇,稱之海會寺,即為開元寺之初始肇建。開元寺自肇建至今,寺名屢經更改,初始稱之為海會寺,在清康熙33年(西元1694年)高拱乾修的臺灣府志和清康熙49年(西元1710年)周元文的重修臺灣府志中均以海會寺稱之;開元寺一名最早出現在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修的臺灣縣志中,而後一直到清乾隆12年,史書中均以海會寺及開元寺稱之;清嘉慶01年(西元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咸豐09年重修時,孝廉陳乃嘉所作「代募官修郡北開元寺序」即以開元寺稱之,而後即均以開元寺稱之。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登錄/指定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6條綜合評定之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臺南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北區
地址或位置 北園街八十九號
經度 120.222555890561
緯度 23.0112343246727
所在地地號 北區開元段(祠:582地號;雜:581地號)
創建年代-帝號 清康熙年間
創建年代-年號 29年
創建年代(西元) 1690
現狀 開元寺佔地遼闊,環境清幽,新舊殿宇櫛比鱗次為台灣最具歷史之古剎。目前寺廟除山門外,計分三進。前殿為彌勒殿,主祀彌勒佛,左右配祀四大天王。正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佛。左側旁祀鄭成功夫婦神位,兩側並四十八羅漢。後殿為大士殿,主祀牽手觀音菩薩。寺內有名井一口,稱為(鄭經井)。寺後種(七弦竹)一叢,為鄭經母親董氏手植。此外,在功德堂內,還保存不少鄭經時期的古物,這些對於開元寺而言,都是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
外觀特徵 開元寺佔地甚廣,由鳥瞰照片可以看見,緊鄰古蹟本體的內廂房覆蓋紅瓦和古蹟本體結為一體;在空間格局方面為前後五進,左右各兩道廂房,五進順序依次為外山門、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及大士殿,各進間以庭院相分隔,在整體空間組織嚴謹,院落間層次分明。
室內特徵 山門:在建築修護得最精美,尤其正立面下過功夫。橫向為五開間六立柱式,前廊有步口及出簷,前後兩柱靠近相距在1.4公尺左右約對稱之間隔,但後面無門窗而開放為室內空間。門楣上使用板狀墊木及彎枋透雕;兩側內強在前廊之上段繪彩畫為佛教的故事;中下段均為彩繪之泥塑、浮雕;正立面共有六面門神。 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同樣為具大跨距的空間,但因彌勒殿分隔為前廊、前廳、後廳、面闊三名間,中央放置彌勒佛座,左右又置四大金剛,兩側室又分隔為地藏王菩薩及延平郡王殿,後室均為禪房。 大雄寶殿:與彌勒殿稍寬進深的大雄寶殿,整體橫向原為五開間六立柱式,20年前修護時改為三開間前簷柱四柱而室內僅四金柱而已。
使用情形 寺廟
附近景觀 鎮北坊文化園區
土地使用狀況 開元寺管理委員會
構造 建築物計由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大士殿依次排列而成
材料 木構架
簡介 開元寺四周涵括範圍內的土地使用包括了寺院、禪學院、老人會館、新禪房、幼稚園、醫院等,屬於佛教、禪學教育、收容老幼、出家人修養,居住之場所,寺內環境清幽寧靜,是附近居民休憩的良好場所,庭院花園,為數不少的古樹、七弦竹等亦具保存價值。
審查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