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eved from http://opendata.epa.gov.tw/ws/Data/Lepidoptera/?&format=json on Fri Mar 06 2015 22:23:10 GMT+0800 (CST) ; 分類 : 生態 ; 分類及編號 : E00生活安全及品質 ; 資料集名稱 : 台灣鱗翅目基本資料集 ; 資料集描述 : 此一資料集係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集部份鱗翅目昆蟲資料並結合中央研究院TaiBnet名錄檔而成,主要為蝶類,少數是蛾類,共303筆資料。 ; 主要欄位說明 : 界英名(Kingdom)、門英名(Phylum)、綱英名(Class)、目英名(Order)、科英名(Family)、屬英名(Genus)、種小名(Species)、學名(ScientificName)、中名(SpCname)、性狀簡述(CDescribe)、棲地(Chabit)、分布簡述(CDistributes)、界中名(KingdomC)、門中名(PhylumC)、綱中名(ClassC)、目中名(OrderC)、科中名(FamilyC)、屬中名(GenusC) ; 資料集提供單位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資料量 : 約 303 筆 ; 更新頻率 : 不定期更新 ; 授權說明網址 : http://data.gov.tw/opendata/principle ; 計費方式 : undefined ; 集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undefined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933528064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子郵件 : hsuhong@gmail.com ; detail : http://opendata.epa.gov.tw/Data/Details/Lepidoptera/?$skip=0&$top=1000&format=json

Kingdom KingdomC Phylum PhylumC Class ClassC Order OrderC Family FamilyC Genus GenusC Species ScientificName SpCname CDescribe Chabit CDistributes
31568444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Athyma 帶蛺蝶屬 perius Athyma perius 玄珠帶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5.5 ~ 6公分;翅表為黑褐色,外緣有波狀細長白紋,亞外緣亦有不接連細波狀白紋;前後翅中橫線有粗寬的帶狀白斑,前翅中室有4塊白斑;反面為橙褐色,白色斑紋排列情形與翅表相同,但更為寬大明顯,後翅亞外緣之白色帶紋上有黑色斑點,前翅1a、1b室有黑褐色斑。 幼蟲攝食大戟科之細葉饅頭果、裡白饅頭果;成蟲幾乎全年出現,多棲息於空曠山徑旁或日照充足處,喜訪花及在濕地吸水。 台灣全島山區、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印度、蘇門答臘等地。
31568445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Euploea 紫斑蝶屬 sylvester 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 雙標紫斑蝶 雄蝶前後緣不像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那麼突出,乍看下外型略似小紫斑蝶,但體型較大。前翅腹面中室附近常出三個白斑。 每年的春季至晚秋期間是此蝶的繁殖季,南部地區在一、二月也能見到蹤影。 分布於台灣各處低山地區的常見種,尤其多產於南部高雄縣及恆春半島。
31568446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Euthalia 翠蛺蝶屬 formosana Euthalia formosana 台灣翠蛺蝶 大型蛺蝶,展翅8.5 ~ 10公分;翅表褐綠色,有一顯著之大黃色寬帶貫穿前後翅中央;反面之斑紋與翅表相同,唯顏色呈灰綠色;雌雄色彩斑紋相似,但雌蝶翅型較大,中央黃色帶較寬。 幼蟲攝食殼斗科植物;成蟲主要發生期為4~11月,以6、7月數量較多,喜愛吸食腐果汁液及樹液,亦在山溝腐葉上吸水,數量不多。 台灣特有種,分佈全島山區。
31568447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Euthalia 翠蛺蝶屬 hebe Euthalia hebe kosempona 連珠翠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5.5 ~ 6.5公分;雄蝶翅表黃綠褐色,中央帶為濃黃褐色,有複雜之暗色紋;反面呈黃褐色,斑紋與表面差不多但退但不明顯;雌蝶差異頗大,翅表暗綠色,前翅中央帶白色;全翅翅面色彩相同;後翅無中央帶,只在前緣有三個白紋;翅之腹面黃綠色,後翅有一列白斑,靠基部如同雄蝶出現暗色環紋群。部如同雄蝶出現暗色環紋群。 8月,數量不多,飛行迅速;喜歡在濕地吸水及吸食動物排遺。 台灣持特有種,分佈中北部山區。
31568448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Euthalia 翠蛺蝶屬 insulae Euthalia insulae 窄帶翠蛺蝶 大型蛺蝶,展翅7 ~ 9公分;雄蝶色彩斑紋相同,但雌蝶較大,翅形稍寬,中央黃帶較淡;翅表為美麗的暗綠灰色,中央有明顯的黃帶貫穿全翅,前翅端有2小黃紋,前者細長,全翅外緣部有暗色條紋,與此紋平行靠內側另有一暗色條紋,除此尚有若干條紋;反面顏色較淡而明亮,並帶黃綠色、後翅基部有由彎曲黑線構成之斑紋。色、後翅基部有由彎曲黑線構成之斑紋。 幼蟲可能攝食殼斗科植物,但尚證實;成蟲只發生於7~8月,飛行迅速,喜歡在濕地吸水及動物排遺,數量甚少。 台灣中北部山區、中國大陸。
31568449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Euthalia 翠蛺蝶屬 irrubescens Euthalia irrubescens fulguralis 紅玉翠蛺蝶 雌蝶體型較雄蝶大得多,有時也出現小型個體。雌雄蝶的色彩及斑紋幾乎相同。雌蝶翅型較為圓整,尤其後翅臀角部分不像雄蝶那麼尖銳。有閃電斑的紅色斑紋,因而得名,並沒有其他類似種。 飛翔相當敏捷。 分布於台灣北部至中部的低山地區及東海岸的低山地區,棲息量不多。
31568450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Abrota 瑙蛺蝶屬 ganga Abrota ganga formosana 瑙蛺蝶 雌雄蝶的色彩及斑紋明顯的不同。雌蝶的背面呈深橙色,整個有三線蝶型排列的黑斑。雌蝶翅膀背面呈黑褐色,有三線蝶型排列的白色帶紋,並呈黃褐色。 棲息於台灣各處的低山地區,棲息量不多,尤其在南部很少見。
31568451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esakii Ypthima esakii 江崎波眼蝶 前翅翅端的眼狀斑很明顯,後翅緣毛長且白,後翅最上面的眼狀斑與中央的眼狀斑一樣大或比較小。 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棲息量並不太多。
31568452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olyura 尾蛺蝶屬 narcaea Polyura narcaea meghaduta 小雙尾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5.8 ~ 6.8公分;本種與雙尾蝶十分相似,但前翅基部無寬大之黑色部,中室外方,前緣中央附近到亞外緣之黑條無寬大之黑色斜帶,前翅靠外緣無淡黃小斑排列;後翅亞外緣黑帶較細,其中無白點及灰藍色部;翅之腹面第5、6室無黑點,後翅亞外緣條紋呈濃赤褐色,由此可以區別;雌蝶反面前翅亞外緣線第1b室無黑褐色斑,且翅型較大。以區別;雌蝶反面前翅亞外緣線第1b室無黑褐色斑,且翅型較大。 幼蟲攝食榆科之山黃麻、台灣朴樹,豆科之頷垂豆、薔薇科之墨點櫻桃等植物;成蟲之主要發生期為4~10月,飛行迅速,喜愛吸食腐熟水果及樹液,亦喜於濕地吸水,有領域性。 台灣全島山區、另有亞種分佈於中國大陸。
31568453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ope 蔭眼蝶屬 bremeri Neope bremeri taiwana 布氏蔭眼蝶 雄蝶前翅第1b室有暗色性斑,雌蝶則沒有。 分布於台灣各處的山地,在高山地帶也有棲息。
31568454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Sephisa 燦蛺蝶屬 daimio Sephisa daimio 台灣燦蛺蝶 顧名思義,翅膀背、腹面的底色呈黃褐色,除前翅翅端表面的黑色部及連續的黃色部以外,大多是不規則的斑紋。 成蝶多出現在墾丁公園海岸附近的廣闊平地上,馬櫻丹及其他各式花卉上也能見到蹤跡。 遍布台灣各處的平地至低山地區。
31568455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Symbrenthia 盛蛺蝶屬 lilaea Symbrenthia lilaea formosanus 散紋盛蛺蝶 小型蛺蝶,展翅3.5 ~ 4公分;本種與姬黃二線蝶十分相似,但體型較大,前翅表中室之橙色斑分開,第5、6室各有1小橙色斑姬黃三線蝶則無;翅之腹面後翅則無眼狀斑,得以區別。 幼蟲攝食蕁麻科之苧麻、水麻、冷清草及水雞油等植物;成蟲主要發生期為3~8月;其他習性與姬黃三線蝶相同。 台灣全島、中國大陸、緬甸、尼泊爾、不丹、中南半島、印尼、新幾內亞、菲律賓等地有不同亞種分佈。
31568456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Symbrenthia 盛蛺蝶屬 hypselis Symbrenthia hypselis scatinia 花豹盛蛺蝶 小型蛺蝶,展翅3.4 ~ 3.9公分,雄蝶翅表黑色,前翅中室內、亞外緣線第16 ~ 3,5 ~ 9室及後翅第1b ~ 7室內橫線、第1a ~ 6室亞外緣線為暗橙色帶紋、翅之腹面橙褐色,散生暗褐色斑,外緣線呈重暗褐色條紋,在翅面暗杴斑相同位置處則無暗褐色斑;雌蝶翅色較淡,翅型較大且寬圓。 幼蟲攝食蕁麻科之冷清草、水麻、水雞油等植物;成蟲主要發生期為3~9月,動作敏捷,雄蝶有領域性,常棲於視野空曠的樹冠上。 台灣全島、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喜馬拉雅山區、印尼等地。
31568457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Timelaea 貓蛺蝶屬 albescens Timelaea albescens formosana 白裳貓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4.5 ~ 5.3公分;翅底色為橙黃色,翅表散佈大小不均的黑褐斑紋形成豹紋狀;翅之腹面斑紋與翅表相同,但顏色較淡;雌雄彩色斑紋相同,唯雌蝶體型略大,翅較圓。 幼蟲攝食榆科之台灣朴樹及和沙朴,成蟲全年出現,飛行緩慢、喜訪花及吸食樹液或腐汁。 台灣全島山區,另有亞種分佈於中國大陸。
31568458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Tirumala 青斑蝶屬 septentronis Tirumala septentronis 小紋青斑蝶 在同屬的小紋青斑蝶類中,綠色斑紋最小。 多產於台灣各地,澎湖島、蘭嶼也有記錄。
31568459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Vanessa 紅蛺蝶屬 indica Vanessa indica 大紅蛺蝶 中大型蛺蝶,展翅6 ~ 6.7公分;前翅翅端為黑色,內有白色斑,中室為橙紅色斜帶,基部至後翅亞外緣為茶褐色,後翅外緣部為橙紅色內有黑色點;翅之腹面呈暗黃褐色,前翅中間為橙紅色,翅端亦有白斑,後翅由白、褐、黑色斑紋組成複雜圖紋;雌雄相似,唯雌蝶翅形較寬大。 幼蟲攝食蕁麻科之苧麻、蕁麻、榆科之榔榆等植物;成蟲幾乎全年出現,喜訪花及吸食樹液、飛行迅速。 台灣全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澳洲、印度、北非等地。
31568460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oma 隱蛺蝶屬 sabina Yoma sabina podium 黃帶隱蛺蝶 大型蛺蝶,展翅7 ~ 9公分;翅表黑褐色,中央有1橙色寬帶貫穿前後翅,為本種最大特徵,前翅諯大黃色斑點;反面因個體不同變化頗大,但均呈枯葉狀,及不同程度之白色寬帶。 幼蟲攝食爵狀科之賽山藍;成蟲幾乎全年出現,主要活動於陽光充足的開闊地區,喜訪花及吸食腐熟水果,數量不多。 台灣全島、以南部較多、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南洋群島、澳洲等地。
31568461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olyura 尾蛺蝶屬 eudamippus Polyura eudamippus formosana 雙尾蛺蝶 大型蛺蝶,展翅7 ~ 9公分;本種與姬雙尾蝶十分相似,差異明顯的是:體型較大,翅表近基部黑色發達;後翅亞外緣泛藍色光澤;反面前翅第5、6室各有一黑色斑,後翅亞外緣有兩條暗色波狀紋;雌雄顏色斑紋相似,雌蝶體型較大,後翅尾狀突起向外開叉,雄蝶則呈平行。 幼蟲攝食豆科之頷垂豆;成蟲發生期為3~10月,以7、8月數量最多,飛行迅速,喜愛吸食腐熟水果或樹液,亦常在溪畔濕地吸水。 台灣全島山區、中北部較多、中國大陸、中南半島、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馬來半島等地。
31568462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conjuncta Ypthima conjuncta yamanakai 白漪波眼蝶 後翅腹面前緣部的第二眼狀斑通常一樣大,連接後半部三個斑紋的中心線排列成ㄑ字型。 棲息於台灣中部的高山地帶,以及中央山脈沿線的中北部至南部高地。
31568463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Sasakia 紫蛺蝶屬 charonda Sasakia charonda formosana 大紫蛺蝶 大型蛺蝶,展翅8.5 ~ 10公分;雄蝶翅表黑褐色,各室有白色斑褐,前後翅中央有紫色金屬光澤、內有白斑;肛角有紅斑;反面淺灰褐色,前翅中央黑褐色散佈白斑,白褐色斑位置與翅表相同,肛角有紅斑;雌蝶翅形較大,翅黑褐色,無紫色金屬光澤,其餘斑紋與雄蝶相同。 幼蟲攝食榆科之朴樹;成蟲主要發生期為5 ~7月,一年一代,飛行迅速,喜愛吸食樹液,腐熟水果或濕地吸水,數量稀少,目前列為台灣瀕臨絕種動物之一。 台灣中北部山區、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有不同亞種分佈。
31568464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formosana Ypthima formosana 寶島波眼蝶 前翅翅端背面有一個眼狀斑,後翅則第二室、第三室各有一個眼狀斑;後翅腹面前緣部有三個眼狀斑,後半部則有三個眼狀斑。 從北部到南部恆春半島,廣泛分布台灣各地,在高地上也可發現。
31568465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multistriata Ypthima multistriata 密紋波眼蝶 體型中型,雄蝶前翅背面有明顯的暗色發香鱗斑,到達第六的基部。前翅背面的眼狀斑不明顯,沒有黃圈。後翅腹面前緣附近第六室、臀角部第1b室以及第二室各有一個眼狀斑。 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極為常見,主要產於低山地區。
31568466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norma Ypthima norma posticalis 罕波眼蝶 為本屬最小型的一種。前翅翅端部有一個明顯的眼狀斑點,後翅通常無任何斑紋,後翅腹面有三個眼狀斑。 棲息於台灣北部北投附近。
31568467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okurai Ypthima okurai 大藏波眼蝶 後翅腹面的下方末端部為白色鱗片所覆蓋。在於後翅腹面第五室、第六室有蛇目紋。 只棲息於中部高地。
31568468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praenubila Ypthima praenubila kanonis 巨波眼蝶(北台灣亞種) 為台灣產本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翅牓腹面前緣部有一個眼狀斑,臀角部則有三個眼狀斑。此外,位居中央的眼狀斑較大。 棲息於北部低山地區以及中部高山地帶。
31568469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tappana Ypthima tappana 達邦波眼蝶 後翅腹面排列有三個斑紋,其中上面二個連在一起,下面一個自行分開。其形狀不是圓形,而呈逆8字型。此外,後翅背面第二室、第三室各有一個眼狀斑,1b室則出現一個小型眼狀斑。 棲息於台灣各處平地與低山地區。
31568470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Zophoessa 幽眼蝶屬 dura Zophoessa dura neoclides 大幽眼蝶 淡色部分有四個黑斑。後翅腹面亞外緣部的各室有眼狀斑,其內側則呈現出複雜的雲狀斑。雌蝶體型比雄蝶大,呈淡色,而前後翅基部大多呈黑褐色。翅膀腹面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棲息於台灣各地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地,常可見到牠們在路上翱翔的情景。
31568471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Zophoessa 幽眼蝶屬 niitakana Zophoessa niitakana 玉山幽眼蝶 雌蝶翅形比雄蝶寬大,前翅缺少性徵,底色較為明亮,每個斑紋非常鮮明。 棲息於中部二千至四千公尺的高山地帶。
31568472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Ypthima 波眼蝶屬 baldus Ypthima baldus zodina 小波眼蝶 後翅背面第二室、第三室各有一個眼狀斑,還有第五室也會出現眼狀斑。前翅腹面翅端部除大型眼點外,第二室有時也會出現小型眼點。 棲息於台灣各地的平地與低山地區,但棲息數量並不多。
31568473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ymphalis 蛺蝶屬 xanthomelas Nymphalis xanthomelas formosana 緋蛺蝶 翅膀背面呈鮮紅色,有數個黑斑,翅膀腹面則呈現出複雜的黑褐色斑紋。 廣泛分布於台北附近至中南部的低山地區至山地地帶,也棲息於阿里山等高地。
31568474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ope 蔭眼蝶屬 muirheadi Neope muirheadi nagasawae 褐翅蔭眼蝶 翅膀背面呈茶褐色,後翅第二室、第三室有不鮮明的暗色斑。前後翅腹面亞外緣有十二個大小不等的眼狀斑,其內側則有一條很明顯的縱走白色帶紋。雄蝶翅形較寬圓,前後翅背面亞外緣的黑斑大而明顯。 目前遍佈於台灣各地,有些地方較多產。
31568475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hylas Neptis hylas lulculenta 豆環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4.5 ~ 5.5公分;翅黑褐色,前翅外橫線第1a ~ 3室、第5 ~ 9室及後翅第1a ~ 5室的外橫線及第1a ~ 7室的內橫線有帶狀排列的白斑;反面橙褐色;白色斑與翅表位置相同,但較大且具暗褐色輪廓;後翅緣有2平行但斷續的白紋;雌雄色彩斑紋相似,但雌蝶較大且寬圓。 幼蟲攝食豆科之變葉山馬蝗、葛藤、台灣葛藤等植物;成蟲全年出現、飛行緩慢,常見於荒地、郊區路旁及山澗溪畔,喜訪花及吸水,具領域性。 台灣全島低山地區、中國大陸、琉球群島、緬甸、印度、印尼等地。
31568476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ilos Neptis ilos nirei 奇環蛺蝶 翅膀背面雖有點類似池田三線蝶,但前翅中室帶不分開,由翅膀腹面的色彩,可與江崎三線蝶區別;此外,由前翅背面中央斑帶的白斑數目,可與埔里三線蝶區別。 產於台灣中部至北部的山地地帶,棲息量極少,主要出現七月至八月。
31568477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nata Neptis nata lutatia 細帶環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4.8 ~ 5.8公分;翅表與反面的斑紋排列與位置和琉球三線相同,但雄蝶帶狀白色斑紋較窄細,且翅之腹面呈紅褐色,白斑不具有暗褐色輪廓,雌蝶翅型較大且寬圓。 幼蟲攝食榆科之山黃麻、台灣朴樹及豆科之台灣葛藤等植物;成蟲幾乎全年出現,其他習性與琉球三線蝶相似。 台灣全島低山地區、中國大陸、中南半島、緬甸、菲律賓、印度南部、印尼等地有不同亞種分佈。
31568478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philyra Neptis philyra splendens 槭環蛺蝶 翅膀背面的白斑稍呈黃色。前翅中室斑沒有刻痕,前翅腹面中室斑上有一小白斑。 分布於中部山區,棲息量極少,南投線埔里附近採集記錄較多。
31568479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philyroides Neptis philyroides sonani 鑲紋環蛺蝶 翅形比他種圓整,白色帶紋與斑紋稍呈淡黃色。前翅的前緣斑很明顯,藉此可與他種區別。 主要產於台灣中部以北的山區,棲息量不多。
31568480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pryeri Neptis pryeri jucundita 黑星環蛺蝶 中大型蛺蝶,展翅6.5 ~ 7公分;翅表黑褐色,雌雄蝶顏色斑紋相似,翅表白斑分離獨立排與同屬蝶類相差甚多,前翅近基部由5段白斑組成,後翅反面近基部底色轉成白色有若干黑斑密集,為本種最大特徵。 幼蟲攝食薔薇科繡線菊類植物;成蟲之主要發生期為5~11月,喜訪花及吸食腐熟水果、動物排遺,數量不多。 台灣中北部山區、中國大陸、日本、韓國。
31568481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Stichophthalma 箭環蝶屬 howqua Stichophthalma howqua formosana 箭環蝶 大型蝶類,展翅9.5 ~ 12.5公分,為台灣唯一屬於環紋蝶科之大型蝴蝶;翅型與斑紋非常特殊,極易鑑別;翅土黃色,雌雄斑紋色彩相同,但雌蝶體型較大,顏色較淡;翅緣黑色,亞外緣有稜形黑紋與翅緣相接;翅之腹面從外緣至亞外緣有1列魚眼黑環橙紋排列,中橫線及內橫線有三條黑色縱帶略呈平行。縱帶略呈平行。 幼蟲攝食禾本科的孟宗竹;一年一代,成蟲出現於4~10月,飛行緩慢,姿態優雅,喜愛吸食新砍竹桿滲出之竹瀝,腐熟水果及動物糞便,數量不多。 台灣全島低山區、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等地。
31568482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taiwana Neptis taiwana 蓬萊環蛺蝶 中型蝶類,展翅4.5 ~ 5公分,翅表白條紋較近似種細,並略帶暗褐色,前翅中室條紋靠中室端,由上方突出牙狀暗色部但未將白條切斷;前翅缺少前緣斑,第3、6室之基部及其前方缺少白斑,而第8室有1白斑;後翅中央帶在同屬中最細,外側帶細而亞外緣不明顯;反面為濃橙褐色,在後翅靠近中央帶外側出現中間帶並稍呈紫藍色。靠近中央帶外側出現中間帶並稍呈紫藍色。 幼蟲攝食薔薇科的台灣石楠及樟科的台灣雅楠、樟樹;成蟲之主要發生期為3~5月,7~8月2次尖峰,喜歡在陽光充足的林緣樹冠,有領域性,數量不多。 台灣中北部山區、中國大陸、印度北部、緬甸、喀什米爾等地。
31568483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olygonia 鉤蛺蝶屬 c-aureum Polygonia c-aureum lunulata 黃鉤蛺蝶 前後翅的外緣與白鎌紋蛺蝶一樣,凹凸分明,翅底呈黃褐色,沿外緣有細黑帶,翅膀背面全面散布著黑斑。 喜好在葎草周圍飛翔,並經常遊訪各種花卉及吸食花蜜,有時則群聚在腐爛的果實上。 多產於台北附近的平地至中部的低山地區,南部則較少。
31568484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laeonympha 古眼蝶屬 opalina Palaeonympha opalina macrophthalmia 古眼蝶 雄雌蝶前後翅基部附近約有二分之一稍呈深褐色,外緣部則呈淡色;此外,雌蝶深色部分中央還有一條深色細帶。前翅外緣附近有一個眼狀斑,後翅及前緣附近有一個黑斑。 棲息於從台灣中北部到中南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地帶,在三月至五月期間出現。
31568485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ntoporia 金環蛺蝶屬 hordonia Pantoporia hordonia rihodona 金環蛺蝶 中小型蛺蝶,展翅5 ~ 6公分;翅表黑褐色,具有鮮豔之橙色條紋,翅形甚圓,為其最大特徵;翅之腹面為淡褐色,有不明顯之橙色斑紋;雌雄顏色斑紋相似,雌蝶翅型較大且較寬圓。 幼蟲攝食豆之合歡、藤相思等植物;成蟲主要發生期為4~11月,喜於溪畔緩慢活動,在石塊或乾燥地面上吸吮,數量不多。 台灣全島山區、中國大陸、尼泊爾、印度、鍚蘭、中南半島、蘇門答臘、爪哇等地。
31568486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rantica 絹斑蝶屬 aglea Parantica aglea maghaba 絹斑蝶 在台灣產青斑蝶中體型最小,因為前翅中室內縱走的藍白色帶紋在中途沒有被黑色部分分斷,所以很容易與其他近似種區別。 雌蝶多將卵產於林間的寄主植物新葉的背面而鮮少產於老熟葉片上。 廣泛分布於平地與低山地區,棲息量多,整年都可看到;此外蘭嶼也有分布。
31568487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rantica 絹斑蝶屬 sita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大絹斑蝶 在近緣種中,本種藍色斑最多,由於前翅與後翅的底色極端不同。 牠們以獨特的飛翔姿勢慢慢地在花間飛舞,但當遭受捕蝶網驚嚇時,會瘋狂四處逃逸,並往高處飛去。 分布於平地與低山地區,也棲息於蘭嶼、綠島,數量比其他斑蝶少。
31568488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rantica 絹斑蝶屬 swinhoei Parantica swinhoei 斯氏絹斑蝶 雖與青斑蝶相似,但整個顏色較暗,尤其後翅呈深色,腹部常呈橙褐色,並體型較小。 喜愛翔集於菊科的林氏澤蘭之周圍。 常見於台灣各地,在中北部、中南部高山地帶也可以看到。
31568489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arasarpa 俳蛺蝶屬 dudu Parasarpa dudu jinamitra 紫俳蛺蝶 雌雄蝶的斑紋幾乎相同,雌蝶體型比雄蝶大,翅形圓整。本種翅膀背、腹面均有特異的色彩和斑紋。翅膀腹面呈紫色,因而得名。 飛行速度極快。 分布台灣中部至中南部的山地至低山地區,南部則較少。
31568490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enthema 斑眼蝶屬 formosanum Penthema formosanum 台灣斑眼蝶 蛇目蝶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翅膀背面底色呈黑色,前後翅有許多白色斑點與帶紋,與紫蛇目蝶一樣沒有眼狀斑。雌雄蝶的斑紋很相似,但雌蝶體型較大,翅形較寬大。 產於台灣各處平地至低山地區,到處可見。
31568491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halanta 琺蛺蝶屬 phalantha Phalanta phalantha 琺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4.3 ~ 5.8公分;翅橙黃色,翅緣黑色,亞外緣有2條平行的波狀黑帶,翅表散佈大小不均的黑斑;反面顏色較淡,前翅亞外緣第1b室有1個圓形黑斑;雌雄色彩斑紋相同,雄蝶翅形較狹長。 幼蟲攝食楊柳科垂柳、水柳;成蟲在中北部出現於10~12月,南部發生期較長,飛行緩慢,常見於寄主植物附的花叢訪花及吸水。 台灣全島平地、中國大陸、琉球、印度、南洋各地。
31568492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Polygonia 鉤蛺蝶屬 c-album Polygonia c-album asakurai 突尾鉤蛺蝶 前後翅外緣的凹凸分明,尤其後翅第四脈的末端部特別突出。底色呈紅褐色,沿前翅及後翅外緣有一條黑褐色帶,翅面散布著同色的斑點。 幼蟲的食草為阿里山榆。 棲息於北部至中南部的山地地區,一般在一千至二千公尺的山區較常見。
31568493 Animalia 動物界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Insecta 昆蟲綱 Lepidoptera 鱗翅目 Nymphalidae 蛺蝶科 Neptis 環蛺蝶屬 sappho Neptis sappho formosana 小環蛺蝶 中型蛺蝶,展翅5 ~ 6.5分;為台灣產之線蝶類最小型的一種;本種後翅之外側帶比其內萴之中央帶狹很多,其寬度比例較其他種類差很多,尤其在雄蝶,此外側帶,不明顯或消失;反面後翅之中央帶由前端到後端寬度相等,在雄蝶此帶經過第3室基部而呈小三角形白色紋;外緣白條紋通常不明顯。 幼蟲攝食豆科之葛藤、山地豆等植物;成蟲之發生期為3~11月,常見於荒地,飛行輕快、滑翔多於掁翼,喜訪花及吸食熟爛水果、樹液。 台灣低山地區、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歐洲、中南半島等地。
總共 303 筆,顯示第 101 到第 1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