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會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年度 論文標題 論文摘要 作者 畢業學校 畢業系所 畢業年月 獎助金額
61017677 96年 「永不放棄」:李瑞麟教練領導棒球隊歷程之個案研究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研究對象是李瑞麟教練,藉由球員的觀點,來敘說李教練從1974至1997年間,領導美和青少棒、青棒、陸光成棒及時報鷹職棒隊之歷程,深入探討其領導歷程對球員的意義,經歷三個月的資料蒐集,資料來源包括與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正式訪談、非正式訪談、對他們的觀察,另外並加上研究者於研究期間撰寫研究者日誌,也蒐集與本研究之相關文件與紀錄等;研究參與者為當時期在各級球隊接受過李教練訓練與指導之球員。資料分析主要採用敘說分析,研究可信任性的建立包括參與者檢核、同儕檢核、表明研究者立場、撰寫研究歷程等等。本個案李瑞麟教練是屏東縣萬巒鄉客家人,臺北體專畢業後,不斷地吸收棒球的知識與資訊,一點一滴儲存領導棒球隊的教練經驗,以堅毅、不服輸的客家硬頸精神,努力耕耘棒球運動這塊園地;研究結果發現,該個案與球員們在棒球生命的起步、生活互動、訓練與指導、挑戰國內外比賽、球隊是大家庭、締造三冠王生涯的巔鋒、升任時報鷹職棒隊總教練、跌落生涯的谷底、堅強面對癌症病魔的挑戰、希望再重回球場,十大主要棒球生命脈絡,是以威權、仁慈、德行家長式領導風格領導球隊,李瑞麟教練領導棒球隊歷程中賦予球員的主題意義,就是在球賽及人生,都要堅持到最後「永不放棄」;經由球員的敘說建構了,李瑞麟教練以一致的嚴格與標準來規範球員的行為,以求新求變的訓練方式指導球員,比賽時激勵球員,不管誰贏誰輸,都要有堅持到最後的信念,發揮永不放棄的精神,挑戰技術與精神的極限,才能反敗為勝,創造出輝煌的成績;對球員生涯的規劃給予關懷與鼓勵,教導球員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要堅定的走下去,永不放棄,為主體情境的再重現,本研究結果提供了十堂棒球教練實境寶貴的教材,其中運動教練家長式領導理論與李瑞麟教練領導實務是相輔相成的,帶給運動教練在領導行為上,理論與實徵結合的知識。 鄭秀貴 國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運動科學研究所 96.7 3
61017678 96年 美濃地區客家「還神」祭典與客家八音運用之研究 「還神」有寫作「完神」,「還神」有「祈福」「還福」,許願後「還願」之目的。本研究以「還神」之名稱之。在客家地區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中,舉凡結婚、喜慶、歲時節慶、神佛聖誕日,或是庄頭庄尾伯公在年初的新年福與年底的還福,都會以「拜天公」敬神與行「三獻禮」的「還神」祭典,來敬神與祭祖。 大家熟知的「拜天公」祭典,也就是客家人所謂的「還神」祭典之一。客家人的「還神」祭典,除了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還要行「三獻禮」的祭祀禮儀。完整的客家「還神」祭典,在傍晚時要「結壇」先向天神稟告,晚上準備「少牢」與「五牲」之牲禮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最後再行三獻禮的敬神或祭祖儀式。有些廟堂不結壇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改以請誥或誦經法會方式行之,最後再行「三獻禮」祭典,這些在美濃客家地區也都稱之為「還神」祭典。 晚上很晚了還聽到客家八音的聲音,可能是廟堂、伯公壇或祖堂在行「還神」祭典。「還神」祭典通常是在晚上十一點以後開始,現在會提早開始行禮,但是結束時還是要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客家人的「還神」祭典要有客家八音樂團在旁,配合祭典之進行演奏客家八音音樂,美濃地區的客家八音團,一直堅持以傳統四人組型態演奏八音音樂。客家八音始終與客家人的生命禮俗、歲時祭儀活動無法分割,所以美濃地區的客家八音團團員,除熟悉客家八音曲調也要熟悉客家人的各項禮俗儀式,才能與各項祭典禮俗作完美的配合。客家八音活化了客家「還神」祭典,也賦予「還神」祭典生命力。 美濃地區「還神」祭典的儀式依中國傳統祭祀禮儀行之,敬奉品雖然不豐盛,簡單中每一項都隱含著極深厚的內涵、意義與目的存在。本論文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選擇摘錄高屏地區客家人各種不同性質之「還神」祭典,將祭典儀式與客家八音之運用情形忠實之呈現,一則可以從中了解當地或該禮生之行禮方式,也可互相比較對照,作為祭典之參考資料。 謝宜文 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96.6 3
61017679 96年 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 筆者從身為客家人的自我省思以及對花蓮客家認知的淺薄,萌生對客家文化的探究動機。既是客家子弟又是花蓮縣吉安鄉民,遂以花蓮縣吉安鄉客家文化再現的議題作為研究。嚴格說來,台灣東部縱谷地帶北段的吉安鄉客家族群大約只有百年歷史,大部份的客家耆老們,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西部客家原鄉(桃竹苗、或是南部六堆、美濃等地),卻成長於東部後山,歷經政權交替,蓽路藍縷,代代相傳。那麼吉安的客家族群如何在異鄉落地生根?吉安的客家文化所呈現的又是何種意象的風華? 本文試圖檢視花蓮縣吉安鄉的客家族群文化再現活動時,如何詮釋吉安的客家文化、客又如何被統整、如何被/再創造、如何理解、表達與實踐,終而讓這個文化成為吉安客家族群的集體共識與活動。 研究目的主要是放置於客家運動的脈絡下及地域性的角度來探討,著重於呈現文化再現的論述機制及原因,也期許透過文化的展演能意識到文化再現的意涵與地方文化的特性;並透過客語的文化傳承機制,了解客家文化,建構客家認同。 陳妍容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6.1 5
61017680 96年 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 清康熙四十年代後,客家移民大舉渡越下淡水溪,抵達今屏東縣長治與麟洛二鄉境試圖建立新的家園。面對康熙六十年的地方反動勢力,兩地民人與其他客家移民合作抵禦,逐漸發展成為六堆中的前堆地域。本文將客家堆制組織的研究視為地理問題,企圖經由社會空間結構的門徑,透過文獻舉證、地圖應用與田野調查等方法,為清代以來台灣南部相對強勢的客家堆制組織,建立系統性的理解架構。在相對尺度的概念下,本研究將客家堆制組織視為大小不等、層級各異的地域單元,並擇定組織結構最為複雜的前堆地域進行探究。基於「堆域民空間的建構與解構如何成為可能?」此一問題意識,本文在國家與環境的視角下,對前堆地域的探究獲致以下成果: 一、 清領時期的邊區: 此時期官治力量薄弱,環境威脅大,在求生存與保衛家園的需求下,百姓必須團結,社會的秩序乃取決於民間的自治。透過聯庄防衛行動,客家墾民逐步地建立堆域認同。堆組織吸納大租戶、小租戶與佃農的生產剩餘,將堆域內所有人民凝聚為生命共同體,創造出堆域民空間。在環境威脅下,傳統社會組織由於具有人力、物力動員的優勢,受到高度重視。在多個組織間交叉持股的堆民提高了彼此的整合程度。綿密的血緣與地緣網絡,遂在堆域民空間之內,建構出一種犬牙交錯的結構。堆域社會上層的管事,整合了下層的百姓,促使原鄉的社會關係逐步在地化,並實現領導階層的家族化,長期維持堆域上層的地位。透過仕紳的努力,前堆粵境的疆界變得模糊,最終促成社會空間的擴張,形成附堆組織。在這些現象的背後,耕作小農與福客紳商是彼此合作,各取所需,居間穿針引線的,很可能是「福佬客」的雙語能力。 二、日清政權交替時期: 前堆精英領導的抗日戰役失敗,民間武力已失,而國家統治實力未立。殖民政府為穩定政局,收編地方舊勢力,加速亂局的穩定。堆制組織也被收編,成為警察系統的末梢。不過,當局基於「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在行政區域上刻意調整,瓦解了原本獨立自治的堆域空間。殖民政府經由土地調查等基礎事業所建立的地理空間系統和堆域空間並不一致,「堆」不再成為官與民思考和運用的對象。福客雙方的領導階層,則共同被納入到基層行政架構中,在清末的基礎上,展開更多實質的接觸與交流。 三、殖民政權穩定後: 國家相對強大,民間力量相對萎縮。當局的施政讓堆域民空間產生質變,以行政區域為基礎,逐漸地域化。傳統的社會組織在初期並未遭到打壓,仍能自主的參與公共建設,不過對於公共空間範圍的認定卻擴張到了堆外。大正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後,當局使「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進一步落實到「庄」,福客雙方得以經由公共事務的參與擴大彼此的交流。在當局逐漸貫徹施政的過程中,堆的自治領域漸趨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明朗的「街庄民」、「警察官」與「部落民」三層空間。地方仕紳在承接與貫徹統治者意志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舞台,前堆客家領導階層開始悖離傳統務本的生活,轉而植蔗經商。傳統社會組織內部的矛盾逐漸激化,影響了組織的存續。不過,在舊時代仕紳主事的時期,領導階層以其雄厚的群眾基礎,圓融地將問題轉移到公學校的設置議題上,成功地在庶民和自身之間創造雙贏的局面。然而,隨著地方行政事務的運行與熟悉,協力者精英第二代逐漸能夠在行政框架內靈活的遂行自己的意志。以國家賦予的權力為後盾,這群新一代的領導者由於不再需要藉由群眾的認同來鞏固地位或維持利益,傳統社會組織的資源成了覬覦的對象,傳統社會組織的崩解,協力者精英第二代中的一部分人,可能責無旁貸。 利天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 96.6 7
61017681 96年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婚姻」是生活的主要重心,社會上傳統的性別意識普遍認為走入婚姻後的女性必須將心思放在丈夫與孩子的身上,扮演好太太、好媽媽,甚至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家庭不僅是女性的領域,同時也是一份責任,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外出工作是不普遍的,主因是由於她們必須擔負育兒的責任,卻往往喪失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即使有些女性為了經濟而外出工作,她們的家庭責任卻不見減輕,在那個傾向男尊女卑的年代裡,來自丈夫的支持更形稀少,女性在默默地尋求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之餘,自我內在的聲音也漸漸消逝在歲月的痕跡中。 這就是本研究欲採取女性觀點來看性別關係的緣故,女性扮演著家庭中文化的傳承者以及母職的再生產角色,可是不論在歷史研究或族群關係中,女性的聲音都一直是缺失的部份,而透過對女性生命記憶的傳述,可以從女性觀點的角度切入來觀察,因此本研究採取女性口述訪談的方式,想藉由女性講述日常生活以及家務的協商過程,來了解女性在族群通婚中所面臨的適應和性別分工的問題,並進一步分析族群內婚與通婚中的性別關係。 而以族群通婚作為研究的議題,來比較客家內婚與外省、客家通婚的兩類個案中,是否會因為族群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性別關係,這是因為台灣社會中一直以來對族群的性別文化存在著刻板印象,如「娶妻當娶客家妻、嫁夫莫嫁客家郎」等俗諺在台灣社會頗為流行,甚至有些媽媽會以此告誡女兒,不要嫁給客家的男性,否則日後一定會吃苦等等,都顯示即使在族群界線愈趨模糊的今天,這些族群的刻板印象還是深植人心,而究竟這些說法有沒有理論基礎呢?族群和性別是如何在族群通婚中互相交織,如何影響了通婚中女性的家庭生活呢?這是本研究欲探討的核心。 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族群通婚是不普遍的,而族群通婚的跨文化結合,除了可能是一種個人受到異文化的吸引、對家族的叛逆性表現(Breger & Hill 1998),也可能是受到來自所處的社會環境當中的族群、階級、經濟條件的限制下所選擇的婚姻型態(邱莉雯 2004)。因為族群通婚的受到較大的環境限制,其呈現的變動性與多樣性往往勝過族群內婚,因此對族群通婚的女性來說,她們要面對的是更多的壓力與環境的變動,尤其是早年擔任軍職的外省族群不僅薪資低,南遷北調的生活與世代定居的客家族群性格更是截然不同,因此從與外省族群通婚的客家女性的觀點來看族群的差異,除了觀察族群性別文化之外,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族群關係。 鍾佳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3
61017682 96年 臺灣北管亂彈戲提弦伴奏研究─從謝顯魁所奏【二凡】曲腔看「托」的伴奏意涵 本篇論文,是一篇以臺灣北管亂彈戲曲腔【二凡】為例、謝顯魁先生為取樣對象,逕由「如何托」、「托得通」、「托得好」漸呈性的三個面向,分別探討「伴奏」這個音樂行為,所相對賦予琴師、前場藝師、後場樂師,以至於聽(觀)眾,相對不同的「伴奏」意義。 首先,我們將「托」視為在一個典型框架的結構下,所形成具有相對一致性的音樂伴奏行為;試圖從謝顯魁先生師承脈絡下的四十七個抄本書寫示例,對【二凡】曲腔曲文暨曲調框架的可然結構進行歸納,循線推想琴師「如何托」的操琴理路。再者,進一步對謝顯魁先生操琴的實錄聲響,進行分析;並從撣、揉、拈、墊、滑、虛、虛等複雜瑣碎的活奏技法,歸結得見琴師「托得通、的行弦規律。最後,對於伴奏現場中,操琴者、司鼓者、唱曲者、聽眾等不同立點,及其容又有別的互動關係,進行「伴奏」意涵的觀察分析、並從觀察中舉見,伴奏行為本身,即是一種以「音」達「意」為本性的對話傳譯,琴師能不能即席地掌握「字」韻、穩定「腔」格,在曲腔的可然結構下,藉由對聲音的或然選擇,將觀感訴諸於人,又實現自身心理定勢中,對聲音期待所依托的概然意向,這也就相對突顯琴師是不是「托得好」的伴曲功力。 謝佳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96.1 7
61017683 96年 臺灣苗栗通宵客語研究 苗栗縣通霄鎮是多方言混居的鄉鎮,除了使用人數眾多的閩南語之外,客家次方言中的:四縣腔、海陸腔在本鎮仍是佔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田野調查為主,以文獻為輔,使用田野調查法、描寫語言法、比較音韻法,整理出目前的通霄鎮客家方言概況。一、通霄地區客話的聲母、韻母、聲調及其特色:(一)通霄地區客話分為四縣、海陸兩腔調,烏眉地區的客話並有五華客話的痕跡。(二)受閩南語的影響,使得後高元音強化:u→wu→vu→bu,四縣客家話中的﹝v﹞聲母,在城北、南和、福興、福龍地區,已經逐漸在消失,許多字已經不再發﹝v﹞聲母的語音,形成聲母v-與b-並存。(三)舌尖前音的顎化 當舌尖前音﹝ts、ts’、s﹞後接細音時,會產生顎化的現象,實際的音值為﹝?-、?’-、?-﹞,在城北、福興、南和、福龍,﹝i﹞﹝?﹞在許多字當中已經化成了同一個元音﹝i﹞,和楓樹的四縣腔相較,﹝?﹞韻開始丟失了。 二、通霄地區客話和苗栗四縣客話、新竹海陸客話及通霄地區閩南語的關係。通霄客話除了各方言點本身四縣、海陸既有的詞彙特色之外,受閩南語的影響日漸加深,外來語部分,於日治時期受日語的影響很大。 徐煥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6.1 3
61017684 96年 從動詞意義和結構的整合分析客語移除類動詞 本文以客語移除類動詞為研究對象探索語意和形式的關係。動詞的語義透過詞彙分解化、概念結構、詞彙化、框架語義和顯像等機制帶出。後以Goldberg(1995,2006)的構式理論為基礎,運用Iwata(2005a,b)建議的修正模式,對動詞和結構之間的整合,提出更精細、更詳盡的解釋。根據前述方法,我們初步將移除類動詞分為六個次分類,並呈現出他們在結構上被顯像的論元。最後帶入Iwata提出的模組,分析各次分類動詞和不同句子結構的結合情形和其後的語義表現。 廖珮筠 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7 5
61017685 96年 客家話大埔音聲調之聲學研究 本研究主要研究兩個問題:(1)調查聲調在音韻學系統及其語音學上的表現之相關性; (2)調查聲調在一組連續發聲出來的雙字詞中,所產生的聲調聲學特徵的細微變化。 台灣目前有兩大客語系統:海陸腔及四縣腔,但除此之外,其實也還有許多其他的次方言。其中一種,是客家話大埔音,目前大約有六萬人會使用大埔客語,而這些人口目前主要分布在台灣的中部三鄉鎮:東勢,石岡及新社。不同的次方言是以不同的聲調系統或是用字來作區辨,然而,在之前文獻中所使用的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多是根據聽覺所標記出來的,而非根據聲學所計算出來的,最多只能呈現出一般人對此聲調系統的聽覺印象。 因此,本研究將從客觀之物理聲學角度來檢視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透過單字詞與雙字詞,我們將分析大埔客語的本調調值及變調調值,另外,在雙字詞組中,我們也探索了本調調值在前字及後字的位置中,是否和在單字詞中所計算出來的調值有所不同。在重新檢視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之後,我們將緊接著探討聲調在一組連續發聲出來的雙字詞中,所產生的聲調聲學特徵的變化。「聲調連發」是指在一連串連續不斷的發音中,相鄰的聲調會因而產生的變化,這也是許多語音學家近幾年來研究的重點。而本研究將探討的是雙字詞的「聲調連發」現象,欲調查雙詞中的聲調在詞首及詞末會如何變化;此外,我們也將雙字詞組根據許毅(1994)的分類,將雙詞組的聲調組合分別歸類於調值相近或相斥的組合;接著,我們再細看調與調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探討「聲調連發」的過程中,我們也採用了許毅的「目標近似模型」,來看大埔客語中所發現的聲調變化現象。 為了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兩個研究問題,本研究所量測的聲學特徵參數包含音節的起始點及終點的基頻,最大及最小基頻,以及整個音節包含子音部分的平均基頻、斜率及音長。而對於陽平調,我們也檢視了它「最小基頻」出現在「音節」部分的相對位置,因為這個參數將影響陽平調的調型。音節的起迄點及最小基頻將作為計算調值的參考點,而在探討「聲調連發」時,所有的參數都會用來調查聲調的聲學變化。在計算調值的公式上,我們將比較兩種不同的版本,一是馮怡蓁博士及江文瑜博士在1999年的研究中所採用的公式,另一方面,我們也採用了石鋒(1990)的對數公式來做比較。 透過公式的計算,我們發現,馮與江計算出來的調域是屬於非線性的,而石鋒的公式算出來的調域呈現接近線性的關係,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將採計使用馮與江的版本所得到的結果。根據聲學觀察與計算的結果,大埔客語的聲調調值在單獨發音時應該修正為:陰平33,陽平313,上聲31,去聲53,超陰平34,陰入3,陽入4(底線表示促調);而在雙字詞中,我們發現根據此組資料計算出來的調值不適宜當作大埔客語聲調的調值。至於變調的調值,我們發現採用石鋒的公式所計算出來的調值反而比較符合統計的結果,其計算出來的陰平變調為324,陽平變調為323,而去聲變調為44。然而,變調的調值實際上已經受到了其相鄰聲調的影響,因此在之後調查「聲調連發」的研究中,對於變調調值,我們還是會採用在原本文獻中所使用的調值來做分類,這三個變調原本的調值分別是35,33,55。透過聲學的參數,我們發現陽平調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平調,而是先降後揚的凹型調。大埔客語的七個主調,加上三個變調,總共有十個聲調,這十個聲調大多可配成對,若其中一個是屬於高頻區,那另一個則屬於低頻區。其中我們注意到兩個入聲調的調值非常接近,但統計結果顯示4比3的基頻來得高,而3的斜率比4來的陡峭,這個結果與張月琴在1995年根據苗栗四縣客語所做的研究結果相同。 在針對第二個研究問題「聲調連發」進行多種面向的探討之後,我們發現,除了上聲[31]及陰入[3]之外,其餘所有聲調在詞尾的調長都比較長,有「詞尾拉長」的情形出現,而上聲[31]及陰入[3]反而是在詞首的調長比在詞尾時來得長。在斜率方面,這兩個調在詞尾的下降斜率都比較大,有一種「突如其來的下降」的現象,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突如其來的下降現象」造成調長的縮短;但超陰平[34]這個揚調的斜率,反而是在詞首的位置時顯的較為陡峭,表示揚調在詞首的位置有拉長的現象出現。陽平調[313]的調型則是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調型產生:在詞首,陽平調[313]會較接近降調,而在詞尾,它仍會是個凹型調,只是音節的起迄點略較單字詞時降低。 而在採用許毅的調值相容與相斥的聲調環境的分類法時,我們發現大埔客語其實還存在有一種特殊的聲調環境──調型相容,所謂的調型相容是指降調加上揚調,或是揚調加上降調這樣的組合。雖然我們所定義的調型相容對許毅而言,是屬於調值相斥的環境,但我們研究的結果發現,大埔客語中的調型相容的環境其實是類似於調值相容的環境,兩者對聲調的影響是類似的。另外,在我們分別看每一個聲調對其相鄰的聲調有何影響時,我們發現了三種聲調變化:(1)前字詞對後字詞造成目標近似的影響(持續保留的目標近似);(2)後字詞對前字詞造成目標近似的影響(預期的目標近似);及(3)後字詞對前字詞造成目標對比分化的影響(預期的目標對比)。第一類包含了陰平[33],陽平[313],去聲[53],及陽入調[4],第二類包含上聲[31],去聲[53]及陰入調[3],而陽入調的聲調變化其實囊括這三類所有的變化。在第一及第二類的變化當中,我們發現了前字詞的迄點調值與後字詞的起點調值之間,有正比的關係存在,這現象也可以用許毅的「目標近似模型」來解釋,也就是相鄰兩點的調值會互相接近。然而,第三類的聲調變化卻無法用此模型來解釋,因為這種變化是一種相鄰兩點的調值互斥的結果,這個互斥現象是為了顯現出兩個調之間的反差與對比。這種調與調之間的互斥現象其實早就存在於大埔客語的變調系統中,例如:陰平後面若是跟著一個上聲,則陰平[33]會變成上揚調[35],為的就是要拉開與後面上聲起點調值的距離以增強對比。我們相信,變調在音韻化之前,其實是長久以來的「聲調連發」的結果,當某個聲調因為連發時所造成的變化,已經大到可用聽覺直接歸類為另一個調時,音韻學上的變調便因此產生了。 總而言之,本研究透過聲調的聲學研究結果,發現了大埔客語聲調系統的兩個重要特性:亦即「和諧共存」與「反差對比」,這兩個特性也展現在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中──那種為了融入新環境所做的努力,但同時又保留了客家人勤奮節儉的本色。 劉季蓉 國立台灣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6 5
61017686 96年 台灣客家節氣諺語及其文化意涵研究 「客家」一直是漢族大家庭中色彩鮮明、特立獨行的族群。今日客家文化傳承之所以為客家人所熟知,其所恃者乃客家語言,而客家語言之精者,尤推客家諺語。因此,客家諺語的研究是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研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透過大量的客家諺語,可探索其深層的文化底蘊及族群特色。加上長期以來客家人主要以「農業」為生活形態,所以二十四節氣的節氣諺語可以涵蓋客家人的生活智慧,瞭解客家族群特殊的文化內涵,也可展現客家文化豐富的面貌。從不同的節氣諺語,可以看到客家人對人、對土地、對自然的關懷,這樣的關懷,也就是本文研究節氣諺語當中,最重要傳承給後人的一個目的,就是「不違農時」。「不違農時」主要是對這片我們生長的地方,投注關愛,用曆法上的「二十四節氣」,體現人事的變化,也從客家所傳承的諺語當中,去學習大自然的生命哲學。前四章主要是學術理論方面的研究,分別是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討論「台灣客家族群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章「台灣客家節氣諺語的分類」;第四章「客家節氣諺語的文化意涵」;而第五章「台灣客家節氣諺語的保存與傳播」研究者則企圖將學術理論的成果應用於實務層面去作分析與建議,分別就台灣客家諺語的保存-「數位內容」以及台灣客家諺語的傳播-「文化創意產業」等二方面作討論,後從台灣節氣客家諺語去看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最後在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的觀點下,看台灣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新契機;第六章為「結論」。客家諺語的特色,即在傳承客家族群文化的特色,風格獨存,比起民居或食物,更能傳承客家文化的芬芳。所以客家諺語不僅傳承了客家諺語的源遠流長,而且,其中更是蘊含著許多至今仍然顛撲不破的生活哲學在其中。先民的遺產何其豐富,成長在這一代的人是何其幸運,幸運的是我們有各種管道去認識這些文化資產,進而將這些文化特質創意化、產業化,除了達到活絡經濟的效果之外,客家文化傳承的意義更是遠大。 熊姿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95.1 5
61017687 96年 語料庫的建置與台灣客家語VP研究 本論文以建置一個單機型語料庫為主,做為嘗試規劃和發展一個WEB語料庫的基礎。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和方法,說明語料的範圍和來源。本研究的目的在透過對客家語語料的分析,以面向語料庫加工處理為目標導向,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建立一個適切而可操作的台灣客家語語料的分詞標準規範。 2.建立一個可驗證、可操作的台灣客家語語詞歸類操作標準。 3.建立一個台灣客家語「詞類劃分體系」與「詞類標記」的標記,以進行語料庫的加工工作。 4.分析台灣客家語的「短語結構」,並對各種結構予以「標記」,用以標記語料庫中的客家語語料的句法信息。本論文則進一步利用該語料庫針對客家語的動詞和動詞短語,透過分析與考察、以呈現客家語動詞短語內部和外部的結構。我們總計分析了總計602326個漢字的台灣客家語語料,其中432969個漢字,全部做了詞類標記,另162347個漢字的語料,我們做了結構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說明有關客家語在構詞法、短語、詞類體系等三方面前人研究的成果與值得借鑒之處。第三章 「T3」語料庫的建置與設計,說明設計該語料庫的緣由,語料的取樣原則和方法,語料的整理與存儲形式。第四章 語料的分詞規範與說明,本章說明我們的分詞方法和定義,提出一個規範來作為操作的標準,並具體舉例說明切分的原則。 第五章 客家語詞類劃分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基本詞類為十八類,並為每一詞類建立詞類標記符號與示例,我們劃分客家語的詞計十八個基本詞類,分別為:名詞(/nn)、時間詞(/nt)、方位詞(/lc)、處所詞(/si)、動詞(/vv)、形容詞(/jj)、副詞(/rb)、數詞(/cd)、介詞(/pa)、感嘆詞(/ij)、連接詞(/cc)、擬聲詞(/on)、助詞(/ax)、區別詞(/dis)、量詞(/m)、語氣詞(/sf)、狀態詞(/zht)、代詞(/pn)。而基於標記的需要,對「名詞」劃分出「專有名詞(nr)」;對「數詞」,劃分出「序數詞(/od)」。另對「系動詞」單獨給予標記「/ vs」;領屬標記「介」單獨給予標記「/ kai」;外來語(_fw)、成語(_id);標點符號(/pu)等,總計我們採取了25個標記符號。同時提出每一詞類鑑別工作守則,做為標記時的操作標準。第六章 客家語短語結構分類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短語為二十二種類型,並為每一短語建立短語標記符號與示例。短語類型及標記符號如下:主謂短語(cp)、述賓短語(vp)、述補短語(vp)、連動短語(vp)、狀中短語(vp)、聯合短語(vp)、附加短語(vp)、聯合短語(np)、方位短語(np)、數量短語(np)、同位短語(np)、定中短語(np)、介(kai》字短語(np)、時間短語(np)、處所短語(np)、狀中短語(jp)、聯合短語(jp)、介(kai】字短語(jp)、形補短語(jp)、比況結構(jp)、介詞短語(pp)、副詞短語(rp)、 第七章 建立台灣客家語的剖析樹語料庫,本章說明採取Dotted Tag的方式,把客家語的語法單位分為「語素、詞、短語、子句、句子」五級單位,設計T3語料庫編輯程式和T3lan檢索軟體,透過對客家語的詞、短語、句子的層次標記,建立剖析樹語料庫(treebank)。第八章 「T3」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本章針對已建置完成的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各詞類和短語的使用頻率。經過現有的語料的分析,我們一共得到1299個單音節動詞,而就詞類統計的結果,名詞佔最大一部份,有64.43%強,其次是動詞佔20.43%,兩者合計就佔去了84.86%強,再次是形容詞佔7.91%,其他各類詞僅佔非常小的比例。另針對短語加以統計結果,客家語的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是「動詞性短語」,佔52.74%,其中又以述賓(vo)、述補(vc)、狀中(zd)和附加(fg)為主,連動和聯合短語相對偏低。第九章 客家語動詞研究,本章說明抽取語料庫中所有客家語的動詞進行統計與分析的結果。就數量而言,客家語動詞是雙音節為主,但單音節詞動詞的使用總頻率卻遠高於雙音節動詞。雙音動詞中又以述賓式和述補式最為普遍。另就文本分析的結果,客家語有56個核心動詞,其中與現代華語不同的計23個:「講1、食1、分1、無、喊、愛1、係、知、行、噭、著1、轉1、走1、驚、徛、落、尋、loi53、做3、愁、、囥、嫽」,佔全部核心動詞的41.1%。這23個與現代華語不同的核心動詞總使用詞次為7850次,佔56個核心動詞總使用詞次的44.58%,高頻的現象,顯示這是核心中的核心,相對的穩定性也非常高。第十章 動詞短語(vp)的結構與關係判定,本章集中討論有關客家語的動詞短語(VP)的結構和結構關係的判定問題,歸納出台灣客家語各種動詞短語(VP)的類型,並以客家語的「分」為例,探討客家語PP VP VP序列切分的規則。我們就可以判定:(1) 若後一個VP可以和「分」字組合,整個結構是向右切分,構成 a、(PP )模式 (2) 若後一個VP不能和「分」字組合,整個結構是向左切分,構成 b、( VP)模式 (3) 若按a、(PP )模式切分,兩項VP之間可以是述補、聯合、連動三種結構關係,而述補和聯合關係都有嚴格的限制條件。 (4) 若按b、( VP)模式切分,整個結構可能是聯合或連動關係,但都有許多限制性條件。第十一章 結語,透過這個語料庫的建置,我們找出了1299個客家語的單音節動詞;詞類統計結果,名詞佔最大一部份,有64.43%強,其次是動詞佔20.43%;客家語的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是「動詞性短語」,佔52.74%,其中又以述賓(vo)、述補(vc)、狀中(zd)和附加(fg)為主;而客家語動詞是雙音節為主,但單音節詞動詞的使用總頻率卻遠高於雙音節動詞;同時我們描述了客家語VP的基本結構和分布面貌,並以PP VP VP的組合為例,考察被動式的「分」字和VP組合的各種條件限制。 謝杰雄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5.6 5
61017688 96年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文化的內涵包含了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實作的累積,在客家庄裡的外籍配偶數量日益漸多的情形下,外籍配偶不僅僅扮演著生物再生產的角色,同時也肩負著客家文化再生產的重任,其儼然成為客家文化傳承過程中相當重要且不可被忽視的中堅份子,本研究旨在透過飲食烹調這一日常的文化實作場域來探討外籍配偶是否對於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外籍配偶之間的異質性是否也會為客家文化傳承帶來不同的結果。 本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與公婆同住與否,亦即家庭結構的大小會是影響外籍配偶在傳承客家飲食文化時最重要的外在客觀條件,婆婆往往會透過日常的飲食操作教導外籍配偶家中的食物料理方式,至於外籍配偶自身飲食慣習的展現上,則受限於所謂的機會結構,亦即夫家對於異國料理的看法,上述皆會影響最終外籍配偶在客家飲食呈現上的結果。這同時也顯示了日常餐桌上的食物背後其實隱涵了婆媳位階的權力關係以及以夫為主的男性邏輯。此外,台灣夫家看待印尼飲食文化以及越南飲食文化的觀點上亦會因為印尼籍配偶(客家華僑)與越南籍配偶(非華僑)這兩種不同類型而有所差異。 張亭婷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7
61017689 96年 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路分析 茶業是龍潭的主要農作,但龍潭的茶產業發展在近年已進入一個發展瓶頸。龍潭自民國七十八年引入椪風茶並於民國九十三起舉辦椪風節活動。龍潭茶產業因此產生再發展的契機。本究目的在從龍潭鄉茶產葉的變遷過程中,探討茶產業文化跟此地區發展的關聯。 龍潭地區的茶產業歷史發展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紅茶、綠茶的外銷為主;第二階段以生產包種茶為主,由外銷轉向內銷;第三階段則轉向作椪風茶的生產,其生產結構以小農自產自銷為主。 本研究運用行動者網絡的觀點,以椪風茶為主要行動者,探究椪風茶引入後所連結與組成的新社會網絡關係。茶葉生產網絡透過網絡間的互動,產生信賴而造成知識及技術流動,並引起龍潭地區茶葉品質的轉向。同時在此一過程中形成龍潭與其他茶區跨區域分工的情形,進一步改變傳統社會中農村地理上的網絡權力關係。 余欣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 95.6 3
61017690 96年 客語「放」及其同類動詞:框架語義與構式之互動 本論文「客語「放」及其同類動詞:框架語義與構式之互動」以Fillmore (1985)提出的「框架語義」以及Goldberg (1995)等學者提出的「構式語法」觀點為基礎,分析客語「放」字構式呈現的多義現象。客語「放」字涉及「使動事件」:空間位移與狀態變化。本文著重分析「使動結構」與客語「放」字在動賓、動補及句子等構式中語意-句法的互動。同時藉助隱喻與轉喻的強化,說明客語「放」字延伸語意之間的關聯性,並進一步闡述客語「放」字在動賓結構中詞彙化為複合詞的現象。此外,本文亦檢視客語其他放置類動詞:方向同類動詞、工具同類動詞、方式同類動詞,經由審視其詞彙化類型與框架語義之互動,說明其語意內涵與句法上的表現。因此,本論文經由分析詞彙化類型與探討事件架構中參與角色的展現與否,說明客語放置類動詞語意與句法間的相互關係。 羅婉君 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7 5
61017691 96年 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 本文探討1990年代以來客家論述場域出現兩種對立的認同敘事類型為問題核心,研究以客家菁英社團—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的路線轉折、認同論爭為軸,探討本土化進程中的客家論述如何回應新興的台灣民族主義,而形成所謂的「台灣客家認同」開展其認同論述實踐。主要的社會過程乃解嚴後的政治情境與民族主義式政治動員,促使族群認同的論爭鑲嵌於國族認同政治脈絡之中。筆者並論證當代客家族群文化復興與身份認同建構的熱潮,其歷史軌跡乃延續近20年前的台灣客家認同的提出。 林吉洋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6.7 7
61017692 95年 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 本文乃為比較臺灣海陸客家話及閩南語的構詞特色而作,包括詞彙的語音、構詞、語法及文化部分,全文章節如下:第一章「緒論」部分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為「相關文獻」探討,由此可見雙方言研究之重要。第三章「客、閩關係」將對客、閩族群的歷史源流、地緣分佈及社會接觸現象作一概述。第四章「音韻比較」句在找出客、閩語之間語碼轉換的對應規律或客、閩詞彙古今音讀的演變脈絡。第五章及第六章的「構詞比較」論及客、閩詞彙的「分類形式」、「音節多寡」、「組合方式」及「語序前後」,期能由此多維角度找出客、閩語個別的「獨有特徵詞」及共有的「客、閩關係特徵詞」。第七章「語法比較」旨在觀察詞彙由「詞」入「句」後的動態表現,包括「體貌」及「句法」兩方面的討論。除此之外,本文第八章還將觸角延伸到「詞彙文化」部分,本章主要觀察客、閩語在「古雅詞彙」、帶「?」詞語、「禁忌詞」及「外來借入詞」這四類詞語中所反射出的文化現象。第九章則是全文的結論,包括全文結論及未來期許兩部分。衷心期盼在這新的世紀裡,臺灣語言研究能更加蓬勃發展,使台灣客家話和閩南語由「共存」走向「共榮」的美好境界! 邱湘雲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95.1 15
61017693 95年 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 「張廖」是所謂「生廖死張」,即「在世時為『廖』姓,去世時為『張』姓」,有「生廖死張」的規定須追溯至福建漳州詔安官陂的廖姓族人:當時張再輝入贅廖家,張再輝受到其岳父廖化重用,之後廖化深怕後世子孫百年後「忘廖歸張」,於是與張再輝當面發誓:「生時須從母姓『廖』姓,死後才歸為父姓『張』姓」,之後凡是張再輝的後裔子孫皆須遵守著「生廖死張」的規定,遂開啟「張」姓與「廖」姓合為一宗,也是本文所稱的「張廖」一族。 清朝時詔安官陂有不少張廖姓族人移民至廣東、南洋、臺灣等地,其中臺灣是張廖後裔繁衍最多之處。張廖姓開臺祖主要拓墾於雲林西螺、二崙、崙背、臺中西屯、豐原、大雅、桃園大溪、南投、臺北土城、新店、臺南南化等地,其中又以雲林西螺、二崙、崙背及臺中西屯的張廖姓族人最為聚集、人口數量較多。西螺地區是全臺張廖姓族人最聚集的地方,張廖姓族人在此繁衍眾多的後裔子孫,並且結合各村落張廖姓族人,建立宗祠,鞏固了張廖宗族的血緣意識。而且昔日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為了因應臺灣社會治安不良、盜匪猖獗的背景下,宗族因地緣關係聯合附近張廖姓族人,組成聯庄的防禦組織抵抗盜匪,並有共同崇奉鄉土神的迎神賽會活動,這些組織無形中更凝聚了張廖宗族團結意識,表現了宗族團結的力量。 昔日的聯防組織、祈安謝神的活動雖已瓦解消失,但是「七嵌(欠)」這個稱號仍然流傳於社會中,只是在歷史時空下轉化了其意思。因此筆者認為,「西螺七嵌(欠)」這一詞已在歷史時光下的轉化了,並失掉了地方時空感,成為地方上的一個符號。 另外本文亦探討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的族群特色,西螺地區張廖宗族是目前臺灣張廖姓族人少數保持住詔安客話的一群,因此更顯現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的重要性。而西螺地區張廖宗族在語言上因受到地域上不同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的影響,使得宗族團體使用詔安客家話的差異;而在習俗表現的族群文化特色上,墓碑、祖先牌位上對過世女性先祖有「孺人」的稱呼、祖先牌位的形式、做客超渡法事方面,都表現了客家的特色,但已因受福佬化的影響,在族群特色上有福佬化的現象。 李佳潁 國立台南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5.7 7
61017694 95年 花蓮地區客群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穀宮為例 本文主要討論民俗信仰的祭祀範圍變動及其意義。首先以花蓮地區客家人的信仰為例,探討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廟宇、神祇的變遷及其所代表的意涵。而後以 五穀宮為例,討論從家庭祭祀、建廟後祭祀社群的確立、到近年來祭祀範圍的逐 漸縮減等變化過程。本文認為五穀信仰從早期農業型態屬性轉變為今日客家認同 的凝聚,代表民俗信仰意義的變遷係受社會環境影響所致。 邱秀英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鄉土文化研究所 95.2 7
61017695 95年 全球化衝擊下鄉土教育深化之研究—一位美濃社區教師的詮釋 本論文是一位國小教師參與社區營造的『自我敘說』,除了紀錄一個農村對抗全球化浪潮的歷程,也是寫一個『生命』與美濃社會互動的故事。 故事從1992年(甚至更早)美濃反水庫運動開始熱烈展開。原本要流落異鄉的師專生,意外的分發到離家不遠的山村任教,因為家鄉面臨要建水庫的危機,焦慮地率先『上書』給鎮長,卻石沈大海,原以為要孤軍奮鬥的反水庫之路,兩年後美濃社會出現幾個返鄉青年,他們竟然和我有共同的目標—反美濃水庫。 和這群知識青年認識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折,在『愛鄉』的引誘下,一步步調整人生的途徑與節奏。原本是孤單寂寥的反水庫路上,就在邂逅許多『愛鄉人』後,沿途變得的多彩而具挑戰。台灣社會一直籠罩在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體系下,農村的角色長期被邊緣化,愈是投入才發現,我們已不是單純在做『反水庫』一件事,而是想要活化這個兩百多年的古老農村,就是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吧! 為了要深度參與社區運動,我調回家鄉的龍肚國小,從此我一面玩『鄉土教育』、一面玩『社區營造』,僵化的教育制度及貧瘠的校園文化,起初玩的乾澀無味,無意間將『學校』與『社區』搓和著玩,卻意外得到學生、同僚、家長、里長...的認同與參與,從這裡才真正體會到教育的『力量』。 原本喜歡鄉下,想要清平過日,參與家鄉反水庫運動後,開始去反芻過去的生活經驗與所受的教育訓練。從最初的旁觀者,到淺身再全身參與,從一場場的社區教育活動中,體認到社區所面臨的問題,每每回到學校教育崗位,便努力思索『社區教師』所能提供的力量---就是要規劃進行令兒童『感動』的教育活動。所幸,從參與社區運動中,所吸收的資源與經驗,成了我回校園推行鄉土教育活動的養分與能量。 故事的場景多在校園和社區,偶而也跳脫到台灣某個山區學校或日本的小鄉村,雖有我這個主角貫穿全場,但故事中與主角互動的返鄉青年、校長、龍肚國小同事、學生、美濃教育伙伴…因為與他們不斷研讀討論、相互慰藉、化解矛盾;從文化省思、凝聚居民意識、建構社區的主體性…才能創造出特有的美濃社區運動風格,也才使我的生命歷程更加豐富紮實。 回顧參與美濃社區運動的歷程,除了紀錄人與土地的對話,人與人的互動;尤其呈現出自己生命蛻變的衝突與喜悅,正是本論文的主要價值。 黃鴻松 樹德科技大學 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 94.2 5
61017696 95年 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之研究 本文是以「客家嘗會集中分布於萬巒鄉客家聚落中」的現象為主軸,藉著分析嘗會的集中現象,以了解萬巒鄉客家聚落的宗族發展與聚落關係。因此本文以討論「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為重心,透過嘗會組成方式,來了解當地聚落的發展情形,更建構出嘗會的發展過程,以及嘗會對萬巒鄉客家聚落所造成的影響。 萬巒鄉位於屏東縣轄的中部,東與瑪家、泰武、來義三鄉為鄰,西接竹田鄉、內埔鄉,南接潮州鎮、新埤鄉,東西寬約七公里,南北長約十公里。萬巒鄉的產業活動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在清朝已經為屏東平原的米倉之一,早期居民多從事水田的耕作,是個標準的傳統農村。觀察本鄉的地理環境,亦可發現,因為地理環境的條件,造成當地河流多、橋樑多、道路多的現象;而各村區域間的距離、間隔非常的明顯,多以檳榔或橋樑作為區隔的分界。 萬巒鄉共有十四個村落,其中萬巒、萬全、萬和、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等八個村屬於以客家居民為主的客家聚落,佳佐、佳和兩村為福佬人為主的福佬聚落,新置、新厝、赤山、萬金則為說福佬話的平埔聚落。清朝康熙年間由於南部地區開發日漸飽和,客家移民相繼進入屏東平原進行墾拓。不久之後,有一部分移民即會同隨後而來的移民,越過東港溪,進入到萬巒地區開墾,利用此地豐沛的水泉,延續原鄉的維生模式,廣闢水田,從事稻作。 早期萬巒地區的客家移民多採「客籍傭工」的方式墾佃,為了加速開墾的人力與物力,以及面對族群衝突下的危機感,始採用「組織化」的方式,在萬巒地區進行開墾。故從原鄉移植嘗會組織來台進行開墾。萬巒鄉客家聚落的嘗會在此種背景下,由原鄉移植的祖先祭祀團體,在台灣轉變成客家移民「組織化」開墾土地的土地利用集團,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地方上的自治單位,領導地方與聚落的發展,更進一步地帶動地方的繁榮,而萬巒鄉客家聚落成立嘗會也變成當地社會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也進而發展出屬於萬巒鄉嘗會功能的特殊文化意涵。 黃建德 國立台南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3.6 7
61017697 95年 臺灣三腳採採茶戲「棚頭」之研究—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為例 本論文以「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為主題,並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作為分析依據。筆者從文學角度出發,對客家戲「棚頭」議題進行較深入之探討,冀能對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文學面向,有更清楚且深入之認識與研究。客家三腳採茶戲在整個客家戲體系中有一定之地位,而「棚頭」又於客家三腳採茶戲表演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且「棚頭」表演在客家三腳採茶戲演出中,具有相當之特殊性,甚至影響至客家大戲之發展,其研究價值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之目的,亦即研究結果在於:可以顯示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內涵與特色;可以建構完整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理論體系與知識架構;可以闡明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客家民間文學特性內涵及類別;可以凸顯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文學表現與文學特色等。 本文之撰寫試圖建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理論體系與知識架構,並闡釋、凸顯「棚頭」之客家民間文學特色與價值等,進而界定其在民間文學史、客家文學及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莊美玲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民間文學研究所 95.5 5
61017698 95年 龍鳳園戲劇團研究—兼論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 本論文以「龍鳳園戲劇團」為研究對象,藉由龍鳳園戲劇團的興起與發展、營運與管理、劇目與演出、來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全文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四章論述。緒論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文獻回顧。第二章論述龍鳳園的興起與發展,敘述團長李永乾的成長環境與戲劇淵源、龍鳳園的成立與發展、龍鳳園的現況與困境、龍鳳園的未來與展望。第三章論述龍鳳園的營運與管理,說明龍鳳園的營運方式、團長李永乾的劇團管理、李永乾與台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建立龍鳳園有效營運的行動方案。第四章論述龍鳳園的劇目與演出,敘述龍鳳園的劇目與戲文、龍鳳園的演出本分析。將龍鳳園的《野花不比家花香》、《金龜記》、《目連救母》三部演出本,分「劇本來源」、「情節與曲調安排」、「人物分析」、「戲劇意念」四個部分,逐一分析探討。第五章論述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敘述從龍鳳園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特色、台灣客家採茶戲的與歌仔戲的關係、從龍鳳園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結論是:從龍鳳園戲劇團來看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和台灣客家採茶大戲的發展與演變,筆者把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把客家採茶大戲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龍鳳園戲劇團以演外台戲為主,偶爾兼演一些文化場,一年只演出五十幾場,李永乾認為龍鳳園的經營已經淪為副業,他是基於傳揚客家文化的使命感而決心繼續維持劇團的經營。李永乾也表示他兼任多項職務對劇團業務的推展並無多大幫助,他認為劇團團長應該專職,較能發揮功能。不過龍鳳園戲劇團仍有其特色,如演員經驗豐富,擅長即興演出、擅長演出客家三腳採茶戲、擅長演出傳統歷史戲與家庭戲等。如果龍鳳園戲劇團能夠引進幾位優秀的年輕藝人來擔任主角,並且更新佈景服裝道具,加強精緻化,相信仍然大有可為。最後並臚列八點具體經營策略與行動方案提供龍鳳園及有關單位參考。至於對政府的建議方面,除了希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能夠成立「客家戲曲振興與研究小組」、規劃興建多功能的「客家戲劇館」、在客家文化園區與遊樂區規劃客家戲曲展演區等,以加強對客家採茶戲的調查、研究、保存、傳承、推廣等工作。另外關於政府協助劇團維持營運,可以法國政府對劇團的協助與津貼做為「他山之石」,並由此得到啟發。關於台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的經營,建議李永乾能夠定期開會,依法改選理監事與理事長,讓會務運作更加正常,為客家劇團與演員們積極爭取權益與福利。 徐進堯 國立台北大學 民俗藝術研究所 95.6 5
61017699 95年 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 本論文主要以探討台灣南部客家聚落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為主題並由兩大主要內容所組成,第一部分以田野訪查、測繪與蒐集相關史料文獻的方式,經由文化景觀中對歷史與地理歸納與演繹的步驟,探討屬於中堆(JungDuai)客家聚落之心理圖式(Schema),第二部分則以「回憶」作為塑造聚落氛圍的主題,將聚落心理圖式轉化成聚落文化景觀的重構。 研究過程中紀錄中堆聚落拓墾與遷徙,以及在時間的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聚落故事,並深入了解在生活的變遷當中,人與土地之間的倫理觀;經由歷史脈絡的剖析與空間的重建可以歸納出「信仰」、「產業」、「社群」等三種就是文化景觀澱積的範疇,其所相應的場所「伯公」、「藍帶」、「公嘗」即傳達出客家先民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宇宙觀」。但是拓墾而產生的團體情感也隨著人群的分割與土地的破碎而逝,對土地的價值觀也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低落,包括人與地的互動疏離化、人與地的組織商品化、人與地的依存功利化。 研究結果顯示要重塑聚落內人與土地之間的倫理價值,進而達到人與環境良性互動的循環,必須藉由實質環境的營造與景觀意義的傳達來達到地景與居民記憶串聯的目的,利用指南、牽引、敘事等手法垂直面的歷史記憶串聯與水平面的人群聯繫聚落內的居民,創造出共同生活記憶,強化居民對地方的認同。由聚落內整體氛圍的營造到點線面的文化景觀重構,以當地居民為主要對象所設計的文化地景導覽,讓聚落居民可以從週遭環境了解客家文化景觀澱積的來龍去脈,讓聚落內的故事在伙房內持續的傳承。 蔡淑真 東海大學 景觀研究所 95.6 5
61017700 95年 客籍國中小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客籍國中小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現況與相關,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客籍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期獲得客觀的實徵資料,作為本研究的結論,並提出建議作為客家莊的客籍校長、教育行政機關、以及研究的進一步建議與省思的參考。 本研究係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蒐集及分析資料。本研究的第一階段是整理及分析客家的文化與教育、國內外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以編製本研究測量工具,並進行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第二階段進行預試,以建立正式問卷之信效度。第三階段進行正式問卷施測,共計發出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60份,可用率為86%,並採用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等來進行研究假設之統計分析。 經統計分析,本研究得到結論如下:一、客籍校長領導風格,以「人際關懷」最為突出。二、客籍校長的教師組織承諾,以「努力意願」最為突出。三、客籍校長的學校效能,以「教師教學品質」最為突出。四、國小、兼任行政工作、主要母語是客語、小型學校、偏遠或特偏,有較明顯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學校效能的傾向。五、客籍校長展現愈高的人際關懷的領導風格,則教師組織承諾愈高。六、客籍校長呈現越積極的領導風格,則學校效能越高。七、客籍校長的教師組織承諾越高,則有越佳的學校效能。八、校長的領導風格與教師組織承諾對「整體學校效能」有顯著預測力,其中以「組織認同」具有最佳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國民中小學校長、教育行政機關、以及未來從事相關研究人員等參考。 黃怡雯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 95.5 5
61017701 95年 透過閩南人與客家人文化之比較考察臺灣社會─清朝閩客「分類械鬥」起 臺灣有各種豐富的語言,多采多姿的文化和複數的族群。之中分為本省人,外省人及原住民。而本省人又分為閩南人與客家人。從人口的比率來看大概是閩南人(74.5%),客家人(13.2%),外省人(9.9%), 原住民(2.4%)。 有三百多年移民歷史的臺灣,要?大部分是由閩南人與客家人所創造出來的也不為過, 從人口的比率來看若閩南人與客家人能同心協力,團結一心的話,便可以對牽動臺灣社會發揮極大的作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閩客所描繪出的歷史軌跡絕對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和平,相反地,有許多波折和摩擦。之中有排斥,迫害,反目以及鬥爭。我常在思考同樣一起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為什麼閩客會反目成仇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原因又該如何解決而閩客又應該如何共同攜手走向未來呢? 也因為如此,我便決定在我的碩士論文裡以文化的觀點,客觀的角度來研究臺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並透過這兩族群考察臺灣的成立過程。 「分類械鬥」是兩者存在最顯著最具象徵性的爭鬥。我試著在論文裡查明分類械鬥為什麼發生,發生的過程,發生的原因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因為若能查明、分析出分類械鬥所發生的原因、所帶來的影響及案例,也許閩客兩者長久存在的各種問題就能找出解決的方法。今後閩客應該如何克服歷史上的隔閡並和平共處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雙方又應該朝什麼方向努力,這些都是閩客應該正視的課題。 三百多年前,閩南人與客家人渡海移民來臺,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開墾、聚居、落地深根、繁衍後代,兩者往來通婚,文化上「和而不合」共生共存於臺灣。雖說兩者有著絕大部分相同的文化生活但是卻有著不同的文化特質。在論文裡除了研究分析閩客分類械鬥外我還試著透過兩族群的文化特質更深一層了解臺灣的社會。 莊文曲 日本國麗澤大學 言語教育研究所 95.3 5
61017702 95年 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 本文以研究創作型搖滾樂團為基礎,進一步以好客樂隊為主題,探討在台灣為少眾所接受的搖滾樂團,結合了亦是為台灣少眾所認識的客家音樂,在音樂創作上將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好客樂隊」性質特殊難以歸類,又同時與搖滾和客家音樂息息相關的樂團;很令人好奇這樣的團體在創作上是否能夠有不同的突破,或對傳統客家歌謠的保存、創新上能有所貢獻?本文對好客樂隊以田野調查、訪問、錄音與網路資料匯整的方式,同時進行研究。研究內主要除了音樂內容的分析與對照之外,樂團成立的歷史與人員更替的轉換過程、與社會運動間的互動、及每一位團員的生長背景、音樂學習歷程等都是研究的重點,因為這些每一個要素都將是影響整個樂團發展的關鍵。 緒 論 有關筆者接觸創作型搖滾樂團的歷程,及目前國內所見之創作型搖滾樂團的重要文獻與全文研究範圍之概述。 第一章 先以總合的方式介紹,將這個客家創作型搖滾樂團,從1992年到2006年整體歷史,第一章分成三節。第一節從好客樂隊的前身觀子音樂坑時期,開始介紹這三個時期的成立與創作以客家音樂為基礎的音樂內容,其輾轉脫胎的過程介紹;第二節將交工與好客所正式出版過的唱片為主,從唱片分析客家搖滾的精神與思想及樂曲與器樂的運用,做完整的文字描述;第三節以分別訪談的方式訪問,紹及團員的基本資料。 第二章 主要是以音樂分析為主,在好客樂隊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好客戲】中,運用到客家八音曲牌的《大團圓》與傳統歌謠《桃花開》,這兩首樂曲做傳統與現代的對照分析。 第三章 同樣是以音樂分析為主,在好客樂隊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好客戲】中分以運用到客家音樂的歌唱曲,老山歌《惜緣》與山歌子《叫我唱的歌》,尋找此兩首客家搖滾歌曲的傳統與創新後樂曲之差異。第四章 其經過好客的改編後的搖滾版客家歌是否更能被社會大所喜愛眾,並以客家搖滾與社會的聯結關係為主,探討有關創作樂團參與社會運動的歷史,好客樂隊的前身參與社會運動之經過;好客音樂之美學思想,與大眾對好客樂隊之觀感以及這樣的客家創造型搖滾樂對現代之影響。 林宜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95.6 7
61017703 95年 臺灣戰後客語詩研究 臺灣戰後客語詩寫作和客家意識的覺醒有關,也和客家運動的發起有很大的關係。從八○年代末以來,許多詩人開始積極投入客語詩創作,客語書寫因而得以落實於文字化,開啟創戰後後臺灣客語詩寫作的新局面。 本論文嘗試從客語詩在文學史的源流、語言的書寫實踐以及詩作內容的文本研究等三個層面來研究。本論文共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首先將臺灣「客家文學」與「客語文學」定義予以釐清,回顧從客家運動到客語詩的發展,爬梳客語文學書寫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並探討戰後客語詩大量出版的原因。 第三章則從語言學切入,分析客語詩的用字與書寫問題,探討以漢字書寫和以羅馬字書寫的不同處,以及大量使用漢字書寫的原因和羅馬字推行不易之因,並分析客語的語音、詞彙及語言特殊性。 第四章藉著客語詩中的客家女性書寫,探討客家女性的心緒表現、社會地位、以及從傳統走向現代,客家女性的轉變如何?詩人們如何藉由書寫客家女性來展現對客家社會及土地、族群之關懷? 第五章重點放在客家移民來台墾拓的歷史過程;鄉村與都市對客家社會所造成的差異性;客家人徘徊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心情;客家社會的兒時回憶與客家童謠創作;並探討客語詩中的原鄉省思。 第六章分析影響客語詩創作的環境因素,包括客家庄的人文地理、詩中的動物名稱及自然風光的借喻與意象。 第七章結論。本論文最後的附錄,包括客語詩人及其重要作品、戰後客語詩作索引年表、客語主要音標聲母符號對照表、客語詩人訪談紀錄等四部分。 徐碧霞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4.6 7
61017704 95年 客家聚落三坑子水空間文化地景的地域性 本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三坑子客家聚落的水空間作為文化地景地域性研究的對象,三坑子因時間的演進而形塑了許多具有豐富自然及人文特徵的水空間,故本研究以文化地理學及地域主義等文化地景的相關理論為基礎架構,從三坑子的溪流、灌溉水渠、耕作水田及生活用水等各種水空間的形成與變遷,進行文獻回顧、現況調查、測繪、訪談以及空間觀察等田野調查基礎資料的建立,以作為觀察和分析居民與水空間的互動關係,藉以閱讀三坑子水空間的地域特質;並依據理論的建構將三坑子的地域特質區分為時間、機能、場所與美學等四個面向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由於在自然環境長時間的演替下以及居民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三坑子的水域狀態衍生出各自不同的水空間特色,亦呈現了在時間面向中,居民對於水空間的營造並非屬於保守或鄉愁式的態度,而是處在一種不斷演變與進步的地域特質。從場所面向中的地形、方位、邊界、領域性及人群的分析中,則可閱讀到三坑子的人—水—土地三者之間所呈現的情感依存狀態;且在美學面向上亦呈現出三坑子水空間豐富的感官知覺經驗以及屬於地方性的空間美學。透過研究發現,期能將三坑子水空間地域特質的詮釋作為往後三坑子城鄉風貌改造時實踐與發展三坑子文化地景地域性的參考方向。 林盟凱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95.1 3
61017705 95年 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 本論文題目為「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筆者發現到「客家」作為一個群體名稱,用以鑑別與他族人之不同時,這個大家都稱之為「客家」的這群人,其內部就有許多跨地域性、跨行政區界上的不同。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海兩岸客家人,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所進行的政治角力,並探討引起這政治角力的原因。 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途徑為歷史研究途徑和政治學研究途徑,在兩岸不同政治發展的時間與事件脈絡下,首先探討兩岸客家研究的政治性格,繼而探究客家社團與政治的關係,再切入客家研究如何與「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搭配,兩岸客家社團又如何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展現既聯合又鬥爭的互動形式。 資料來源上,因為筆者長期參與客家事務,對客家事務與相關之文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採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三者互為佐証運用。在客家研究、客家社團與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三者的學術與實務上,務求達至一個由政治面向的角度來探討這發展的關係與模式。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發現是: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也要小心一些偽文獻的誤導,客家社團的轉型也是面對現代化社會過程中,在組織功能上必須面對的挑戰。當前世界各地有多個以客家為名的大會與社團組織。足證明,「客家」儼然成為一股跨越國界的勢力。為各區域間或國家內部所重視。 葉日嘉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 95.6 3
61017706 95年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本研究旨在瞭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的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在桃園縣的實施現況,據此再進行回應性評估並提出政策建議。本文以桃園縣境內南、北區內一般地區和偏遠地區曾經參與本計畫1到3年不等的小學為研究對象,依文獻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制訂頒佈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評核要點,歸納建構出五項評估指標和十七個評估標準,五項評估指標為(一)目標計畫達成度;(二)政策設計適當性;(三)顧客滿意度;(四)參與率;(五)客觀公正性。研究方法以對行政人員、老師、家長和學者專家的深度訪談為主,著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訴求、關切、爭議等回應性觀點。 研究發現師資和教材是學校最迫切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北桃園非客家地區學校的參與率遠低於南桃園客家地區,以九十四年度的情況來看,全縣小學的參與率是15%。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本計畫大多給予正面的評價,然鑑於輔導、評鑑和溝通聯絡機制均未臻完善,計畫也未普及到最需要推廣客語的非客家地區,本研究最後依據評估結果分別提出建議以確保計畫能真正有效的落實,並達成預期的效益。 周雅雯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5.6 5
61017707 95年 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研究 文壇大老李喬,著作等身,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並兼及文學評論、文化論述,是台灣本土創作量最豐富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作品幾乎都是短篇,樸厚真淳地書寫故鄉、童年,並挖掘人性及心理變貌,技法巧黠多變化。某些長篇則有寫史的企圖,文化評論也鞭辟入裡。李喬擁有「大河小說家」的美譽,他的代表作《寒夜三部曲》,紮根土地,關懷族群,有血有淚,充滿文字的質感、密度與歷史的深度,概括了日據台灣五十年,祖孫三代,關涉墾拓、殖民和太平洋戰爭相關史事,堪稱史詩般的作品。與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東方白的《浪淘沙》同為見證日據時代台灣歷史的大河小說。這部書所強調的土地、抗爭及歸返原鄉等主題意涵豐富,是全台灣,甚至全人類所共同關注的。除此之外,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心理、形貌塑造也很有特色。希望藉此研究,讓更多人親炙台灣歷史,探析人性底蘊,領略作者多樣寫作手法及作品所呈現的文學美感與藝術成就。 本論文以李喬長篇小說《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為主要範圍,旁參短篇小說相關作品及評論,再以批評方法、心理學理論加以分析。關於人物之心理描寫及外在型塑,另以小說理論、技巧或文學評論分析探討。首先就主題,做整體性的觀照,《寒夜》是對土地的苦戀;《荒村》重在被殖民者的災難與抗爭;《孤燈》則是戰亂傷痛與鱒魚返鄉。其次藉由榮格「分析心理學」相關理論,針對此書幾位關鍵靈魂人物做深入心理狀貌探討,接著再佐以小說理論,從人物外在形象描繪,檢視重要角色之型塑。最後則從小說結構、敘事觀點,結合人物內在心理,外在形貌,及各種角色在小說中的配置份量與方式,探究人物在小說中的位置與功用,並如何敷演情節去表達故事,呈現主題,完成小說家所賦予之使命與任務。 綜觀全書,李喬以「母親」形象結合「土地」,統攝全書;母親、土地和生命本體關係密切,母親為樞紐,結合土地和生命,三者往復循環不息。以彭阿強建構苦戀土地主題;用阿漢、明鼎主演抗爭主題;再用燈妹、明基兩線建構傷痛與回歸主題;最終再用「體香」、「銀戒」、「光」所代表的母親及「鱒魚」為總體造型,完成回歸總主題。 盧翁美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94.6 7
61017708 95年 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花?地區原客族群邊界/位階與原客通婚的交互影響。依時間脈絡,研究者將原客族群通婚分為:通婚的成因、婚姻的適應及族群認同的維持與轉變三大部分展開。原客族群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邊界與位階的相似性,如地?邊界的相近、社經地位的接近,因此,原客族群關係,有其特殊性。通婚是族群深?接觸的指標之一,由原客族群通婚作為原客族群關係的?入點,?得以使抽象的族群關係藉由具體的事件呈現,所以原客通婚有其研究的價值。 本研究以24 位原客通婚者作為研究對象,並以世代、地域作為設計變項。由於「客男原?」與「原男客?」的婚姻組合有?同的意義,限於篇幅,本研究以通婚比?高出?倍的「客男原?」作為原客通婚模式,其中客家男性,包含客籍的原客雙族裔者,原住民?性包含阿美族、太?閣族?性。由受訪者的親屬關係、成長背景與學?,研究者以1945 ?作為世代的區隔。1945?以前出生者,為原客通婚第一代,多受過日式教育,學?多為小學。1945?以後出生者,為原客通婚的第二代,均受到國民政府教育,學?多為高職,且部份通婚者的上一代,即為本研究的原客通婚第一代。地域方面則以族群的混居程?分為「聚居型」與「混居型」,聚居型代表原客各自於?同村莊群居的居住型態,混居型代表原客相互混居於同一村莊的居住型態。藉由世代與地域的區隔,?得以掌握?史、地?等?同時空背景下的族群關係對族群通婚的影響性。 本研究發現,影響原客族群通婚的成因主要在於族群間相互的意象,於是族群婚者必須突破結構性的限制,才得以跨越族群的鴻溝。婚後的適應則是嫁入的原住民婦?必須面?的問題,如語言溝通、宗教信仰、性別分工的差?性,以及婆媳的問題。族群身分的認定與認同的轉變,則與政治法?、優惠政策以及族群意象的轉變息息相關,並具體呈現於原住民婦?、原客雙族裔身分維持與轉變的動態過程上。 彭尉榕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5.6 5
61017709 95年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本研究是以屏東縣佳冬鄉昌隆、豐隆二村的拜新丁儀式為研究對象,從裡頭拜新丁儀式的展演,以及其交換新丁粄的交換行為,來分析在客家社會新生兒身分的建構過程。本研究是透過深度訪談法以及參與觀察法進入田野現場,從參與觀察中可以知道儀式的展演過程,以及在儀式中人與人的互動;而深度訪談則是實際對於交換新丁粄的交換過程,可進行深度的了解。 本研究大致上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第一個是以廟中準備儀式事宜的狀況、以及儀式的展演過程,儀式作為身份轉化的機制,他是如何在儀式中轉化,儀式在漢人社會代表了何種意涵?除了儀式的觀察是為本研究的焦點所在,另外一個部份是家戶間、與社區間、與跨社區間的交換行為為觀察對象,他所呈現的交換新丁粄的狀況,可以了解到新生兒身分藉由交換新丁粄再確認;也可以從發送新丁粄的交換當中,觀察出團體的界線改變的與否,以及觀察出發送者的人際網絡關係。 戴正倫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5.6 7
61017710 95年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本文除前後之緒論、結論外,分作九章,有多位文士之綜合分析論述,也有重要詩人個別作品之專論,如六堆三進士之探討,亦有特殊作品之分論;有六堆人士之作、亦有非六堆人描寫六堆之情事。 全篇以「緒論」發端,共分三節,針對前人之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並予增補校正,如《六堆客家鄉土誌》(1973)及《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2001)等,而筆者田野調查也蒐羅不少作家作品集或合集等,皆予以綜合分析論述之。第一章為「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的形成與發展」。敘述六堆的由來與忠義亭之沿革、六堆之地理分布與其發展、及說明六堆教育文化機制等,並製作一「六堆客家古典文學年表」,以清眉目;其中包括六堆之詩文社初探,有概述與六堆直接相關之詩文社團,如六合吟社、旗美吟社、美友吟社、旗峰詩社等,亦論及間接相關之詩社,如屏東縣國學研究會,探究詩風消長之因與未來展望,並製作「六合吟社」徵詩情形一覽表,以概其要。第二章至第六章為作品綜合分析,分別作欽天、敬地、尊君、愛親、重師主題詩文之析論,試以網羅對天地間所有之關切,故能詠出世人之懷、反映社會之問題等;六堆古典文學作品有清麗亦有質樸,風格有高古亦有自然,然皆為真誠生活之展現,皆富有極高思想意義,人格特質亦自然呈現其中。質言之,這些作品在歷代文學發展史上有所繼承、有所創建與補充,故其地位在詩歌史上有繼承、有創建、有補充,不容漠視。第七章是以六堆三進士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之詩文作個別研究分析。第八章是六堆特殊主題作品分析;分節撰述有昌黎祠、忠義亭(祠)之相關詩文聯探討、及《邀功紀略》之探討及製作一事略表以明事件經過,又有邱國楨之百餘首情詩之探討。第九章是非六堆文士所寫有關六堆人事地物之作。分節撰述描寫六堆景物之作、弔輓、歌詠、贈答六堆人之作、記錄六堆戰役或事蹟之作。文末是「結論」。期透過本論文之爬梳,肯定此類作品之價值,並製作「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相關人物之生平事略表」,百餘位作家之綜合年表,諒必能增強台灣文學發展之多方理解。 邱春美 輔仁大學 中文研究所 94.1 15
61017711 94年 靈力經濟與社區再生產:漢人民間信仰與台灣地方社會之建構 有關台灣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之關係的研究通常會關注到兩個問題,一是民間信仰如何發揮建構社會關係的功能,另一則是民間信仰如何促成?人們的地方團結與認同。關於前者,過去的研究大都從團體的層面著手,從結構功能?的角度來談村莊作為一個團體透過祭祀儀式而獲得團結,或者村莊之間依靠共同祭祀同一神明而結成聯盟。關於後者,一般的觀點是認為村莊透過神明祭祀而凝聚?村民對村莊的地方認同。這二者都對我們瞭解台灣地方社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如果我們想要瞭解各種??如何在民間信仰場域中進?交換,各自取得他們的利益,因而以民間信仰場域為中心而形成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那麼過去的結構功能論式觀點就無法勝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關於民間信仰場域的交換??。「靈力經濟」就是一個關於人們如何在民間信仰場域中進?交換的實踐??,討?的是人與人以及人與神之間如何在此進?交換,以獲取??以及各種經濟、社會與象徵資本。由於神明的??是這個場域中實質的與名義上的人們的核心關懷,因此理解「靈力」成為?解人們的實踐?輯的主要概?。從靈力的生產、消費著手,我們首先看到「熱鬧」、「心意」等人們慣習中的?動?輯,因而?解到「靈力」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從信仰的角?出發,社會關係是因應??生產的需要而被創造。從社會的角?出發,靈力的生產是人們用以再生產其社會關係的藉口;其次我們也發現「生產就是消費」這個靈力場域的深層結構,而能夠探討「靈力」與「經濟」之間的關?,基本上神明靈力的大小反應的是社區動員人?與募集?錢的能?;然後我們也?進一步認知「婉飾」在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必要性,人們?動中所包含的神聖與世俗雙重動機必須藉由婉飾?加以中介,這個場域才能順?運作。 本研究分?個部分,第一部份進?的是民間信仰實踐??的建構,基本上是一種關於人們的地方知?的分析,因此是以人們的敘述為分析基礎,再佐以人口與經濟資??加以?證;第二部分則是關於清代彰化平原地方社會結構與地緣認同意?的討?,以社會網絡的角??描述清代彰化平原的社會結構,其中神會體系是這個網絡的主幹。而地緣意?的討?則以土地所有權的轉變、械鬥?再造成遷徙為外在背景,從神明與祖先祭祀中所涉及的意義體系?進?詮釋。 陳緯華 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94.7 5
61017712 94年 苗栗卓蘭客家話研究 苗栗縣卓蘭鎮是多方言混居的鄉鎮,其中客家次方言包括四縣腔、饒平腔、大埔腔和海陸腔,此外還有閩南語及國語。卓蘭市區以大埔客家話最強勢,閩南語也很普遍,在這樣多方言接觸的區域,卓蘭的語言現況如何,的確是有趣又富挑戰性的問題。 本文調查了公館四縣腔、卓蘭四縣腔、饒平腔、大埔腔和海陸腔等客家次方言的音韻系統,並透過其他地區客家次方言的比較,了解卓蘭鎮語言接觸的影響並不是引起異化作用產生變異,而是大埔腔和饒平腔聲韻母相似或相近的成分語言接觸後,相互影響而產生了強化和固化作用,經過類推衍生之後,有更多詞彙的語音朝相同的趨勢發展,例如e/en/et韻的衍生擴張等。可見在多方言接觸的區域,音變的方向會以各方言間同質性高的語言特徵為方向進行演變,這種語言接觸變化的趨勢雖然不明顯,但在語言演變的過程中也不能忽略其影響力。 卓蘭各次方言語用的態度不同,也會影響卓蘭語言的發展。饒平人對自己母語堅持的態度穩固了饒平腔的特性,不容易和其他次方言混合。卓蘭大埔腔客家人對母語的使用堅持度較低,容易接受其他次方言混用,這是產生大埔腔和四縣腔混合體「卓蘭混合腔」的因素之一。 「卓蘭混合腔」是語言接觸而形成的四縣腔及大埔腔混合體,聲韻母特徵和聲調以大埔客家話為基礎,但大埔腔的陰平33調變成了四縣腔的13調,變調規則也由大埔腔的陰平不變調變成和四縣腔一樣陰平變調,/13/? /11/ ∕ {/13/、/55/、/5/}。可見卓蘭多方言的接觸已產生深層的融合,發生了語言的質變。 卓蘭混合腔是變遷中的混合性方言,其語音、聲調的發展尚未穩定,仍是混合語萌芽的階段。詞彙方面則有大量的借詞,分別來自不同的次方言,一個詞彙常有不同的說法,所以詞彙也是處於競爭中。 徐瑞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94.6 5
61017713 94年 屏東縣內埔地區客家民居類型平面格局之編碼研究 民居建築是一民族於自然與文化環境下發展出的產物,也是構成實質環境之主要元素,具有地方性,可視為當地文化的呈現。民居所呈現的建築形式複雜且多樣,並非僅由單一清楚的脈絡所發展出來,也難以用籠統的概念予以描述完備。正因如此,民居的研究必須處理眾多複雜瑣碎且難以連貫的資料,也使得民居的研究常流於片段的而非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試圖理解民居平面格局之內在構成邏輯,建立系統化描述架構,並進而建立編碼系統。 本文透過建築類型學的觀點及方法,以屏東內埔地區客家聚落之傳統民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類型描述架構」與「編碼系統」以進行平面格局之探討。「類型描述架構」是將「平面格局」透過空間單元與單元之組合關係,由「整體至單元」進行逐次分解,並作一系統性分析與描述,是一個呈現知識架構的工作;「編碼系統」的建立是以描述架構為基礎,是知識表現以及推演的方法。此兩個部分彼此交互作用,簡化了民居平面格局的複雜性,以利於觀察、理解、記錄以及演算。系統知識的建立將有助於使地區性之民居研究更趨於完備,以及建立六堆客家民居整體研究的基礎。 傳統民居的研究向來多專注於其歷史背景、宗族制度等取向,常忽略民局格局的深層結構。編碼系統的建立與演算的機制是以一種新的研究角度,可展開不同的研究課題,為民居研究帶來不同的解釋與理解的機會。本研究之成果除了學術性的價值之外,也具有其實用發展的可能性,可應用於不同的空間層次,以及藉由此系統協助龐大民居資料的處理,以及民居研究的開展。 黃憶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空間設計研究所 94.7 7
61017714 94年 現代客語詩的寫作技巧 論文主要以現代客語詩的表現形式為研究對象,從客家歷史、社會、語言、文化、精神等角度來分析。首先,探究現代客語詩在承襲客家山歌並吸取養分的脈絡源流;其次,析論現代西方理論流派對創作現代客語詩的影響;最後,在鑑賞藝術性的同時,也凸顯現代客語詩在客家文學占有的重要性與無可取代性。 本論文分八章進行討論,第一章為緒論,概述論文主、客觀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再探討現代客語詩的研究現況和選材原則,最後為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作說明。第二章為客家文學中的現代客語詩,先對客家文學的涵義與範疇作一界定,再歸納現代客語詩的源流,對眾多名稱統整定名,最後,介紹著名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創作取材方向」,探究客家詩人的創作動機,以古今客家人的生活體現、情感心緒作為分類依據,以重構族群的精神文化為表現方式。第四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母語詞彙融入」,從語譯與特殊母語詞彙的角度,來看現代客語詩無可取代的特性,並省思母語文字化的難題及其因應辦法。第五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句法結構表現」,探討現代客語詩中詞彙結構與句型結構,包含詞序相反、動詞形容詞重疊所代表的意義,還有在承襲山歌音樂曲式的部分,有何新舊差異。第六章為「現代客語詩的音樂節奏特色」,探究現代客語詩如何在修辭技巧、自然音韻、句式變化、意象跳躍等技巧方面,呈現出特有的音樂性與節奏性。第七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敘事技巧手法」,用寫實主義的視角來觀察現代客語詩,在敘事技巧中的形象/塑造、真誠/詳盡、細瑣/鋪排、關懷/思理等方面的表現。 第八章為結論,總結之前的論述,並歸納現代客語詩在文化、社會、語言、文學、教育上的價值,以及分享筆者的研究成果與願景。 林櫻蕙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台灣文學研究所 94.7 7
61017715 94年 屏東內埔客語的共時變異 本文以六堆地區的內埔為代表,研究不同年齡層間的「共時變異」。研究目的在了解本地的語音特色及語音的演變趨勢,從中歸納出某些語音的演變規則,並提出合理的解釋。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選取具有客語特色的語音,尤其是內埔地區特有的語音現象,編成調查表,深入內埔客家村調查不同年齡層之間的語音差異,加以統計、分析,繪製演變趨勢圖,部分變體進行聲譜分析,最後歸納及解釋。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內埔地區特有的小稱詞增音現象逐漸消失詞根為元音[a、o、e]的小稱詞原來有增音現象,但此現象從老年層到少年層消弱了一半,預測此特有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二、[f/v]聲母有明顯的詞彙擴散現象從變體[hu/w]變成聲母[f/v]的詞彙擴散方向是:和元音[i]結合的詞彙,音變速度最快;和元音[u]結合的詞彙音變速度最慢。 三、韻母[-ian/-iat]的底層形式以緩慢速度變化韻母[-ian]、[-iat]的底層形式,在前接零聲母和舌根聲母時都能保留,但遇到其他聲母時則會變成[-ien]、[-iet]。但隨著年齡層降低,受到「低元音升高原則」的影響,[ien/iet]的比例漸漸增加。 四、[ioi]、[iai]韻快速消失,[ie]韻還可保留客語的[ioi]、[iai]、[ie]韻違反漢語結構中「介音和元音韻尾不可相同(*GiVGi)」及「元音異化限制」,因此,雖然是常用語但也在快速變化中。 五、特殊語音「犯法」[fam55 fap3 ]一詞在少年層已經完全消失 [fam55 fap3 ]一詞受到唇音異化和塞音弱化原則的影響而產生變化。變化軌跡是[fam fap]→[fan fap]→[fan fat]→[fan fak]→[fan fa]。從這些研究結果中的確可看出內埔地區的語言特色,而所有的音變趨勢都可以得到語言普遍性的解釋。 鍾麗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94.6 5
61017716 94年 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語雙方言現象研究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在台灣桃園縣新屋水流地區,發現一支羅姓宗族所說的家庭語言,是一種以方言島形式存在,即將消失的「水流軍話」系統,周圍所通行的優勢語言為海陸腔的客語次方言,這是目前台灣地區首次發現軍話的方言點。當兩種不同的方言接觸時,容易產生雙言或雙方言的現象,而雙方言產生的現象中,以方言島形式出現的雙方言現象,是較為特殊的雙方言發展類型。一般提及的軍話面貌多不相同,多是以“方言島”的形式處於各種語言和優勢方言包圍之中,惟其呈現的軍話語音系統的成分不盡相同,筆者推測水流軍話形成的歷史應是一脈相承的共性,並且使用軍話的人口中,在不同時代遷徙的過程中與各地的方言接觸之後,產生不同時空的變異,因而呈現目前所見的情況。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調查經過,並介紹方言調查點的背景及語言情況。第二章為相關文獻的回顧,介紹相關方志、軍話研究相關資料及有關雙方言現象文獻等。第三章為語音系統,從平面角度介紹水流軍話語音系統,分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描述。經過初步歸納整理,水流軍話共有21個聲母、66個韻母以及6個聲調音位,其中 ? 韻母的平行對應是其顯著的特色,還有平聲不分陰陽、沒有變調情形,也是水流軍話特別之處。第四章為音韻比較分析,透過時間(歷史)為縱軸,以空間(跨方言、次方言)為橫軸,歷時與共時的角度交叉分析比較,依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來討論。歷時方面的比較,水流軍話主要與中古音(廣韻)比較,並將近代音(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的語音特點作一簡略的比較;共時方面的比較,以水流軍話與青塘軍話的比較為主,與各地軍話的比較為輔,而與海陸客語、四縣客話的比較為次。除了將各地軍話的共時音韻作一簡略比較之外,透過與客語次方言參照的比較,以期了解共時接觸的相異程度。此外通過歷時與共時的比較,了解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之間聲韻差異之處,並從與近代音比較之後,發現水流軍話與洪武正韻皆是「平聲不分陰陽」,而與中原音韻聲母系統相近,疑是同源相承的關係。另外與各地軍話簡略的共時比較,我們發現各地軍話聲母總數的差異,在於f- 、v- 的有無,以及齒音的分化情況而定。 第五章為新屋水流軍話特色,本文先從軍話的歷史源流初探、水流軍話可能形成的緣由以及各地軍話分布情形與周遭的方言情況等情況作一概說,後敘水流軍話語音特點,分別以聲母、韻母、聲調的特點說明,初步整理之後發現,聲母的特點有:濁母清化(多數不論平仄皆送氣,少數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精莊系合流與知二知三照系對立、古溪母一部份開口韻念h、疑母歸泥、聲母與海陸客話同。韻母的特點有:[?]韻平行對應、魚模分立、宕江合流、效攝的混讀、韻尾保存完整。聲調的特點有:平聲不分陰陽、部分次濁上歸陰平、濁上歸去、調值平去相對、入聲趨同。其次揀選出水流軍話的特有詞彙,如:?(na33)、崽、春、粑粑等詞彙,最後將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的詞彙差異,分類列表呈現,凸顯水流軍話的詞彙特色。第六章為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雙方言現象,首先從雙方言界定、雙方言的成因、水流軍話的雙方言類型等前提說明,其次說明語音影響情形有音值的趨同、音類的合併等現象,而詞彙滲透情形分為混同套用、借用替代、拗折混合等方式敘述。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在雙方言作用下,語音上所產生的音值趨同現象,表現在平去相對的情況,以及入聲音值相同。而水流軍話除了本身 ?韻平行對應之外,並無增加新的音類,在與自身的語音系統不衝突下,使用與海陸客話語音系統中相同的音類,維持語音簡化的原則。然而水流軍話的韻母,除了自身語音系統的韻母之外,基於語音簡化原則,同時與海陸客話的密切接觸影響,並無超出兩者之外的新音類,而維持語音系統的平衡性。其次,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經過雙方言接觸之後,詞彙構詞方式與海陸客話幾乎一致,其中聲母部分與海陸客話完全相同,因此詞彙的表象差異上,僅是韻母、聲調不相同,其實水流軍話詞彙透過與海陸客話長期接觸之後,已融合成不同於原先軍話的面貌,顯然詞彙已融合成一種混同現象本文發現此種詞彙轉換的方式,是水流軍話借用海陸客話的詞彙構詞方式,將符合水流語音系統的語素,加上海陸客話的語素,拼湊混用因而產生現今的水流軍話樣貌,相信此種型態的混同方式,就是雙方言接觸下最自然的轉換方式。水流軍話借用大量海陸客話詞彙,許多詞彙在聲韻上大致相同,僅聲調上能辨別不同。借詞方式中多出現屬於客語特徵的詞彙,因為此類借用替代情況普遍,所佔比例頗高,而所借進來的詞彙音讀將替代原有軍話詞彙的音讀。水流軍話借用海陸客話的構詞方式,差異僅聲調不同,顯然詞彙已趨同化現象,這在35類的詞彙中,佔有相當比例,倘若這種借用方式比例愈高,顯示水流軍話受到海陸客話的同化影響愈深。或者雖用客家話詞彙,但是語素的音讀是按照水流軍話語音系統來拗折,這裡顯示出滲透的語音不一定是照搬外來方言的音,而是盡量在原來方言的音系範圍內,去吸納某些外來成分的構詞,來調整本身詞彙的不足,從水流軍話來找出相應的詞來對譯,這種仿造的詞彙,是從語義的對譯角度來思考。 第七章為結語,除了回顧調查過程,並簡述本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價值,最後說明後續發展方向。如今水流軍話在新屋水流當地社會生活中,已使用海陸客話替用水流軍話,已經不需要水流軍話與外界接觸,使得社會功能消失,逐漸走向消亡之路,然而趨向消亡的方言島在消亡之前,一般要經過雙言階段,即島民兼用島內外方言,經過這個階段以後,島內原有方言再向高齡層次退縮,漸至湮滅,島民們完全轉而使用單一的島外方言。這一類經雙言階段以後漸消亡的方言島大都是狹義的方言島,因此水流軍話在雙方言的發展階段,已從水流軍話、海陸客話的並用型過渡到完全以海陸客話的替用型,若是語言並未傳承持續發展下去,水流軍話的雙方言情況在長者凋零之後,即將走向消亡的階段,從此消失在台灣的土地上。 楊名龍 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94.12 5
61017717 94年 新竹地區客家八音之研究─以葉金河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地區以葉金河(1936~)為中心,及其相關客家八音團隊的師承系統與發展情形;彙整藝師對於客家八音發展的建議;了解客家八音社團在國民中小學的推展現況;分析新竹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的內涵,以提升客家八音的學術價值。 筆者探討葉金河的生平事紀,查得其學習客家八音的經過與師承系統,進而得知新竹地區與葉金河相關客家八音藝人的師承情形。從訪問葉金河及其相關藝人的口述記錄中,統整藝師們對客家八音發展的建議;從進入學校校園訪談中,提出學校推展客家八音社團的困境及建議,期望政府與民間社會各界一起來重視。筆者也將葉金河所收錄的手抄工尺譜及演奏版本譜例,與其他藝人作對應比較,並進行音樂元素分析,以了解其對客家八音的認知與詮釋,得知以葉金河為例之新竹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的樂風和特色。 黎錦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進修部音樂教學碩士班 94.7 7
61017718 94年 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角色研究 本文以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鍾理和《笠山農場》、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及《臺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為主,其他作品為輔,探討日治時期(1895-1945年)及其前後的女性人物。研究目的有四:一、適切評價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從語言、行動和心理去剖析小說人物,並按類型去探討人物形象及特色。二、明瞭客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徵。比較小說人物和客籍相關文獻中提及的客家婦女,並分析形成這些特色的原因。三、探討女性人物的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在日治時期「性別、階級、父權」三重宰制的社會結構中,女性如何自處和對應,客籍婦女的地位和其他族群相較,又有何差異。四、剖析作家創作的心理意識。探究作家的成長環境和創作年代的氛圍對小說塑造有何影響,並分析人物的外在塑造技巧,加以比較。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到第五章論述小說中的女性,將她們區分為「生命源頭的母親」、「蓬草飄飛的童養媳」、「勞動階層的女性」、「知識階層的女性」,其中母親和童養媳皆屬勞動階層的女性,因形象特殊,故單獨成章,深入論述。各章安排上,除了童養媳人物增加「童養媳的歷史演變」外,其他各章第一節或第二節以人物主要性格分類,探討女性的心理層面和行為特徵。各章的第二節或第三節,以日治時期獨特的多重社會權力結構出發,論述女性人物對自身境遇的理解和反應。第三節或第四節,探討作家的創作意識,瞭解客籍作家創作女性人物的特色及技巧,並歸納人物的共相和殊相,以分析客籍作家是否存在「集體無意識」的創作心態。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從人物的性格、外在塑造、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作一統整,論述作家的創作特色,並與同樣描述日治時代的作品相互比較,分析客籍作家和非客籍作家間的差異。 劉奕利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94.7 6
61017719 94年 逃不開的人情網絡?─從客家婦女的志願性服務工作探討社區公共溝通中的人情網絡與親密關係 本文的研究焦點是:在什麼條件下,何種社會網絡中的集體情感狀態、信任與互惠,可以幫助社區成員參與和進行公共議題的溝通。 筆者以人類學的「人情關係網絡」和社會學的「社會資本」兩個概念,分析和討論客家婦女的社區參與和溝通經驗,特別將研究對象放在客家婦女是為了凸顯與捕捉客家婦女的公共參與、溝通和動員的經驗。筆者在2004年6月到2005年3月之間,以參與觀察的方式參加靈泉社區的各項社區活動,並以深度訪談和焦點團體方式訪談其中十位社區女性志工,取得研究資料。 目前的研究發現,這群客家婦女的社區參與和動員經驗,對Habermas以白人男性資產階級和理性論述辯論為基礎的古典公共領域概念,以及以此為出發點,探討臺灣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的研究文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地方性的公共參與和公共溝通之所以能夠開展,是因為人情關係網絡的存在,這種以個人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累積的人際關係,經過社區發展協會加以組織,形成了濃密的社會資本,保障了社區動員的可能性。也就是,社會資本是以人情關係網絡為基礎所編織出的社區網絡,這種充滿濃濃情意並具倫理性的社會人際網絡、以及網絡中所培養的感情、信任和互惠成為支持和強化客家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實際力量,幫助客家婦女走出家庭和職場的限制,長期地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但人情關係網絡也有其侷限性,網絡領導人的權力控制使得由人情關係網絡所構成的社會資本限制了公共溝通和社會運動的能量與效果。 曾鈺琪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4.6 6
61017720 94年 閩客族群邊界之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之影響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閩客通婚的?性對於族群認同的看法,並且從?性的族群記憶觀點?分析閩客族群邊界?動的過程。近??台灣的客家研究逐漸受到重視,這樣的轉變與閩/客概?之區辨有關,加上閩客通婚的情形非常普遍,閩南與客家族群的族群認同觀與閩客族群之間的互動也受到關注,對於每天徘徊在閩客邊界上生活的通婚?性而言感受將?為深刻,因為?性文化再生產的角色對一個族群的建構是重要關鍵,而從閩客通婚?性的角?探?她們的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以發現閩客族群邊界?動的多樣性,將對未?的族群研究具有意義。 本研究以24 位閩客通婚的?性作為口述訪談的研究對象,並以世代、族群、婚姻作為設計變項,將研究對象設定為55~67 歲與28~40 歲?組,並從這?組中設定各6 位閩南族群嫁給客家族群或客家族群嫁給閩南族群的?性,進?婚前與婚後族群記憶的比較,尤其是婚後情境改變對受訪對象族群認同與記憶的影響。本研究在??觀點部分,分別從族群認同??、集體記憶??作為基礎,並且檢閱族群通婚與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文獻。在經驗研究方面,則藉由受訪的24 位?性對閩客族群記憶的口述訪談資?,首先分析她們自己本身在族群通婚前後於日常生活實踐的?同層面上,?如祖先祭祀、家事處?、語言使用或族群意象等,所面?閩客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改變過程,再者則從她們對下一代族群記憶與認同觀的傳承,?間接反應她們對於閩客族群相?的認同與記憶的承載,進而探究閩客族群邊界在?性生活世界中?動的多重變化。 本研究認為族群邊界的?動,應當考?社會結構的族群關係和家庭結構的性別關係,同時應當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文化實作面向?討?族群記憶與認同,尤其是?性角色對族群記憶延續與保存的重要性。本?文發現?同族群、世代的閩客通婚?性在?同情境下的族群記憶與認同改變過程相當多元,族群邊界的?動方式也是多重變化,因此未?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應從多方面進?考?,而通婚?性在文化實作表現的族群記憶,將為客家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與發展方向,致使族群認同觀可以?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王雯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4.6 8
61017721 94年 跨界、遷徙與文化身份:廣東梅州女子於台灣南部客家庄的生活展讀 本論文乃針對從廣東梅州嫁到台灣南部客家庄的大陸配偶所進行的研究。廣東梅州女子來自台灣高屏地區客家人的原鄉,她們具有與夫家當地人相近的語言、客家文化以及習俗等背景。只是兩岸客家人因為歷史情境而致時空分離近兩百年,所以發展出了地域性的客家文化差異,因此本研究欲關注的除了兩岸客家通婚外,還有廣東梅州女子如何以將原鄉的性別文化規範帶入台灣南部客家庄並且融入,融入過程中婚姻移動主體又會引發怎樣的情緒問題,她們要如何調適自我,這個部分作為研究的主軸。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兩個面向:第一點是台灣南部客家人與廣東梅州的兩岸客家通婚現象中具有高度族群文化親近性因素、親家的關係比商品化婚姻中所呈現的人際網絡更為緊密。台灣南部客家人與廣東梅州的兩岸客家通婚,不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商品化婚姻理論中所言的人際關係疏遠,雖然兩岸客家通婚也有商品化的性質,但是人際關係卻較東南亞商品化婚姻多了許多結親戚的過程與禮物交換關係。第二點是弱勢處境的梅州女孩卻身負「看不見」的責任-傳遞客語與延續客家性別文化的無形工作。梅州女孩因為大陸配偶的污名化身分,使得她們的社會位階低落,難以彰顯其價值,但是,卻也因為她們進入客家社會,使得逐漸式微的客語傳承工作,得以保存與傳遞。同時,身為性別文化中弱勢角色的她們,卻擔任傳統性別價值觀與文化模式的傳遞者。 林瑞珍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4.7 7
61017722 94年 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研究 關西地區客家話是屬於四海話的一個區域,海?客家話與四縣話接觸後,相混而生的混同關係,?是本篇?文的重點,透過田野調查,記?下現今關西地區客家話的發展概況,此外,一些非常具有「土風」的客家詞彙是這次?文極大的收穫。此篇碩士?文《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研究》共分五章?分析、討論:第一章 緒? 闡明研究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的動機,並?明研究的進?、前人研究的成果,末以介紹各個調查點的發音人。 第二章 關西地區客家話的音韻系統分別介紹海陸客家話與四縣客家話的語音系統,再??及平面混同的關係。 第三章 關西地區客家話的?史考察首先概述客家話的語音特色,再比較關西海?客家話與中古音,次之為關西海陸客家話與四縣客家話的差?,是為歷時方面的混同關係。 第四章 關西地區的詞彙色彩此章探討的是詞匯上的差?,以及詞綴“子?的混同,最後為修辭上的特色。 第五章 結? 張素玲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4.5 5
61017723 94年 台灣客家現代劇團及其劇本研究─以加里山劇團與歡喜扮戲團為例 本論文主要簡述客家戲劇自台灣清末至今的發展,並溯源客家現代戲劇發展脈絡,再以歡喜扮戲團與加里山劇團作為研究對象,呈現兩個劇團如何開創客家現代戲劇新風貌,以及其展演內容與表現手法之特殊處。並且透過戲劇文本的分析,考察除表演以外,劇作家使用文字書寫的企圖與所欲傳達的概念。期望透過本論文的討論,開拓台灣客家戲劇表演的新視野;並且更深層的呈現在客家戲劇領域中,除了一般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傳統採茶戲之外,融合現代劇場表演手法所呈現的不同面象。 胡紫雲 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6 6
61017724 94年 大木司傅葉金萬、徐清及其派下之研究 傳統營建體系在今日的社會中漸漸消失,其中各種工匠系統技藝的傳承更趨式微。在建構臺灣傳統建築史的領域中,我們不能忽略司傅所佔的重要性,何況,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的人、事、物皆漸漸消失,也讓我們對於探究過去的歷史更加困難。以往大木司傅的研究主要成果皆為閩南聚落出身之司傅,對於客家聚落的大木體系僅有少數書籍述及,仍未深入的瞭解。 本文以日治中期著名大木司傅葉金萬、徐清及其派下的傳承體系為對象,探討葉派大木司傅體系的發展及作品。若說葉金萬是日治中期最重要司傅之一,則徐清堪稱將葉金萬技藝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並經由其徒弟將作品擴及全台,在閩南語系與客家語系之間皆有不小的影響。其木構之精彩、嚴謹程度,值得深入探討。葉金萬本身祖籍福建同安,其作品卻以客家聚落為主,且所傳之徒弟徐清也是關西地區之客家人,自第一代葉金萬在客家地區生根發展,並由第三代司傅徐茂發及梁錦祥將作品向客家語系外之地區發展,也確立了這一支大木體系在台灣司傅界的重要地位。文中以目前可以確定之作品來作分析,試圖找尋於葉派中大木技藝的傳承體系及作品風格,以釐清葉派司傅之傳承系譜,進而作為將來研究客家籍司傅的起步。 劉敬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藝術研究所 94.1 5
61017725 94年 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研究 在台灣,我們將興寧話以「四縣話」來概括它,然而四縣包括了興寧、五華平遠、蕉嶺,外加梅縣。以這種方式來看待興寧話,容易把興寧話就認為和苗栗話如出一轍,毫無差別。本文分別從語音、詞彙、語法三方面比較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的異同。 本文主要調查了興寧從北到南五個方言點(包括台灣一個),就興寧內部而言,音韻上大致分為南北兩種類型,北部羅浮接近贛南,山攝、臻攝元音複化(at→ait、ut→uit、ot→oit)的情形也與贛南相差無幾。南部複化情形不如北部嚴重。音韻上,興寧在輔音韻尾的類型上接近江西(-n/t,-/k),苗栗的輔音韻尾則保持完整。興寧有兩套滋絲音,苗栗合併為一套。從語音演變的邏輯過程中,我們推測苗栗也曾經有過捲舌聲母,今天卻消失。深攝在苗栗是開口三等,興寧走的卻是合口三等,可見深攝在客家話具有雙線發展。興寧在流攝上產生元音高化的現象,苗栗卻仍然不為所動。 詞彙上興寧、苗栗在親屬「母親、伯母、舅母」的稱呼相差甚遠。興寧常用「雞春」、「發狂」不用「發癲」,用「眼」多於用「目」。興寧的詞彙有趨於簡化並與北京話靠攏的趨勢,苗栗則較為保守,變化較小。兩者的差異有的是語音上的演變或者是送氣與否的差別。語法上,代詞的種類上,苗栗較少,興寧有些發生聲母脫落或元音高化產生不同面貌的變體。興寧在程度副詞的種類上相當多樣化,結合能力有強有弱。名詞後綴(suffix)「兒」的分布,在興寧讀北部多讀「呧」(ti31),南部多讀「哩」(li31)。石馬、水口卻以讀「子」(ts31)著稱,苗栗以「欸」(e31)為其特色。句法方面針對兩地的「比較句」、副詞「唔曾」(m11 tien11)所形成的疑問句與否定句加以比較。 邱仲森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4.11 5
61017726 94年 都會區客語生活學校之個案研究 本論文旨在以個案研究的方法,探討者會區客語生活學校推動的情形。研究內涵包括該校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緣起、推動客語的組織規劃與運作、客語推動的教學實施、影響客語生活學校實施的因素、實施的困境與因應以及該校實施客語生活學校的成效。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以及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所獲得之研究結果如下:一、 動機與理念方面:實施動機起使於者會區客語流失嚴重所激發的文化傳承使命感,並著重培養多元文化觀的學生以及營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二、 組織規劃方面:充分運用都會區的社區資源為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一大助力,並能善用都會區人才濟濟的特色遴聘多元的師資,但校內客語教學的師資仍顯不足。三、 課程內容方面:能依學生的起點行為提供適性的課程以及結合學校特色課程以符合都會區大型學校個類學生的需求,並因應都會區學習資源多元,以推展多元活動著重生活應用性來豐富學生經驗與提昇其學習意願,且能尊重多元的文化以作全面性的推展活動。四、 教學實施方面:教學與學習的多樣性以及評量方式的多元化能提升都會區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減輕其學習負擔。五、 實施的影響因素方面:經費的補助、行政人員的積極領導、客語教學群的推動意願,和都會區豐富的學習環境與社區資源的支援有利客語生活學校的實施。但相對的,除經費未能延續規劃之外,都會區中難以取得全體教師的支持以及家長對於學童學習母語的情形關注不足則有礙於客語生活學校的實施。六、 實施的困境與因應策略方面:實施的困境包含經費、人力、教師教學、都會區學習環境、家長支持度以及校內支持度等多方面的困境,而該校在面對推動實施上的困境皆能給予困應的策略。七、 實施的成效方面:客語生活學校的實施得以增進組織成員對都會區學校的向心力,且客籍和非客籍的學生在認知、情意與技能等方面的學習都有長足的進步,唯學校系統化的自我評鑑機制仍待建立。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提供客語生活學校推行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一、 對推動客語生活學校人員的建議 (一) 提升人員的文化傳承使命感,以增加推動客語的意願。 (二) 統籌相關資源以增進客語生活學校的推動。 (三) 鼓勵教師發展教材以提供學生適性的課程。 (四) 鼓勵學校發展各校的客語生活學校特色,以保存該地區特有的客家文化特色或是發展創新的客家文化。 (五) 營造自然學習客語的環境以促進客語的生活應用性。 (六) 多元評鑑機制促進客語生活學校的推動。 (七) 鼓勵研擬中長期的計畫,以提昇客語生活學校推動的整體延續性。 二、對實施客語生活學校者的建議 (一) 客語生活學校的推展應尊重多元的文化作全面性的推展。 (二) 課程與教學的成效應著重多元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善用社區學習環境的優勢以提升客語生活學校的實施成效。 (四) 善用校內非正式組織的溝通以爭取對客語生活學校的支持。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的範圍:建議能擴及暸解客語生活學校在區域間的差異上所產生之實施影響因素。 (二) 研究的層面:建議能研擬出克服於非客家庄地區在客語教學方面腔調不同的困境。 張又千 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94.6 3
總共 536 筆,顯示第 451 到第 5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