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8秒, 共找到 740 筆資料,顯示第 101 到 2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林宜信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系主任 2016-01-13 大醫精誠-談現代中醫師養成的現況與展望 國內的醫師可略分為西醫師、中醫師、牙醫師三種,其中,西醫師與中醫師人數比為8比1,國人每年看中醫之次數約3000萬人次。大醫精誠這四個字是我們期待的中醫師,看病非常精準、誠懇、仁心仁術。「望、聞、問、切」是中醫師之「四診」,「望」是觀察其神、色、形、態,「聞」是聽聲音、辨氣味,「問」是問其病情,「切」是把脈。經「四診」後才能「辨證論治」,瞭解病人病情,進而給予最佳治療方式。中醫藥百寶箱,可以引導我們如何向中醫師清楚敘述自己的病情,並瞭解生活上與中醫相關的食物,做為平時自我健康保養照護,並且提升個人對醫學健康之素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3.htm
黃永勝 義守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2016-01-20 油脂與健康 近年來,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對於吃的東西相形講究,在烹飪時,喜歡使用煎、炸、炒等,這些都需要用到油脂,因此我們食物中油脂的含量也隨著增加,這種飲食習慣造成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及癌症等快速成長。我們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素中,糖、蛋白質、脂質可以提供熱量,身體的每個動作都需消耗熱量,所以這三大營養素極為重要。脂肪的功能有建造組織、絕緣支持與保護、提供及儲存熱量等三大功能,我們每天需攝取的卡路里量,以60公斤標準體重的人為例,休息狀態下一天需要1,500至1,600大卡,依活動量再增加。<br /> <br /> 油脂能產生的熱量比蛋白質多出兩倍多,因此油脂攝取過多時,過多的熱量會轉變成體脂肪囤積在體內,容易有肥胖問題產生,並且因肥胖引發其他疾病。體脂肪一般有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男性體脂>25%、女性>30%是診斷為肥胖的標準。體重與死亡率有相關,不能太瘦或太胖,所以分布在中間最為適合。肥胖的併發症有憂鬱症、腦中風、心肌梗塞、高血壓、痛風等眾多身體問題,因此我們需注意平時的飲食,健康才有保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4.htm
孫之元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2015-12-25 社群網路處處有暗礁,您能夠安全游上岸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5.htm
權自強 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執行長 2015-12-25 LINE即時行銷好點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6.htm
李鴻源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利組教授 2015-12-12 領導者應有的創新思維 <b>講演綱要</b><br /> <br /> 1. 可持續發展的領導人精神<br /> 2. 氣候變遷的衝擊下之國土容受力<br /> 3. 亮點計畫:都市翻轉新契機<br /> 4. 新住民火炬計畫<br /> 5. 對台灣原住民社群茁壯策略之看法<br /> 6. 能源政策<br /> <br /> 2015李國鼎先生人文紀念講座<br /> 主辦:群我倫理促進會、李國鼎故居<br /> 協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br /> 演講拍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科技部補助<br /> <br /> 本演講影片蒙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概允提供,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7.htm
洪國鈞 台灣電力公司核能工程師 2015-12-23 我們關心的能源議題 本演講透過台灣能源的供應及需求,探討各種能源的發展與對應策略,包含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應用、火力發電機組效率更新、探捕捉與封存的現況與推動、核能發電的原理與爭議、德國電力與能源發展的現況、國際核能的情勢與現況、核廢料處理與核能安全的方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8.htm
許文星 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榮譽教授/星友科技公司總經理 2016-02-25 資訊時代和指紋認證 你所記憶或持有的東西如密碼和卡片等有可能遺失、失竊、或遭到複製。這些物件不見得能證明使用者的真實身分,而生物辨識技術則能夠依據個體與生俱來的特徵或舉止來辨識其身分。 在生物辨識的領域裡,指紋是最常被拿來運用的生理特徵。結合卡片與指紋的安全措施能讓區域性的離線辨識成為可能,這種方式能應用的範圍包括銀行業務、客戶監控、自動販賣機(POS)管理等等。因為指紋辨識技術在安全方面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許多國家也以建立全國指紋資料,作為其跨世紀的基礎建設之一。<br /> <br />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月會演講,蒙國網中心知識大講堂團隊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9.htm
鄭建宗 中興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6-01-23 3D虛擬實境與攝影技術(上) 近年來科技不斷進步,全球也燒起了3D熱潮,而自從3D代表的電影「阿凡達」在台灣上映後,各家電視業者也吹起這股熱潮,紛紛推出3D系列的商品。為什麼會有3D?其實3D是人類的視覺神經而產生的立體感,所含的原理包括3D成像、影片視差、左右眼成像以及3D拍攝技術等,都會決定立體的效果。透過鄭教授和倪經理的演講課程,從基礎成像原理到攝影技術,剖析3D影片背後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0.htm
倪東遠 尼歐立體高清影像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6-01-23 3D虛擬實境與攝影技術(下) 近年來科技不斷進步,全球也燒起了3D熱潮,而自從3D代表的電影「阿凡達」在台灣上映後,各家電視業者也吹起這股熱潮,紛紛推出3D系列的商品。為什麼會有3D?其實3D是人類的視覺神經而產生的立體感,所含的原理包括3D成像、影片視差、左右眼成像以及3D拍攝技術等,都會決定立體的效果。透過鄭教授和倪經理的演講課程,從基礎成像原理到攝影技術,剖析3D影片背後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1.htm
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6-03-04 環境教育和生態 隨著人類的文明,許多生活周邊的物品已由手工生產演進到機械化大規模生產,自給自足式轉為商業化生產的模式。現今,科技日新月異,雖然帶給我們人類很多的便利性,但無形中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環境和生態也造成了傷害,例如農藥、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戴奧新、多氯聯苯、垃圾、空氣和地下水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因此,希望透過此講題,讓更多的人來關心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不要讓其病情更加嚴重,讓更多的人能實際參與並切實能愛護和關懷保護我們的環境和生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2.htm
余舜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2016-03-11 日常生活的身體感與科技 身為現代人,你能想像公車或捷運車廂裡沒有空調嗎?你可願意到沒有衛浴的地方旅遊?你能否想像生活在沒有衛生紙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狀態?….上述這些問題都讓我們想到什麼是「生活必需品」,而我們也都知道這些日常必需品都跟科技的發展有關;我們較少意識到的是,催促著這些科技持續發展的,常是身體的感受;現代化背後不只是理性與知識,更與現代「舒適感」、「方便感」、「潔淨感」、「秩序感」、而至「美感」的標準有密切的關係,而也因為人們與科技發展互動之際形成某些共識,這些難以名說而至「理應如此」的標準只有在未能獲得滿足時方浮現於我們的意識,甚而引發強烈的反應。從這些身體感標準的歷史,我們知道身體感與科技有個「共同演化」的過程,值得我們花些心思深入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2.htm
王駿發 大仁科技大學校長 2016-03-13 橘色科技與台灣產業創新之展望 王駿發校長成大電機系學碩士畢、取得美國史帝芬司理工學院博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現為大仁科技大學校長,並於1999年當選IEEE Fellow(會士),也獲得中華民國十大傑出資訊人才獎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獎項。王校長在電腦影音多媒體通訊IC系統,以及電腦語音辨識系統有傑出之貢獻。學術研究逾三十餘年的經歷,獲獎無數。<br /> <br /> 近年來,有感於電子科技的冷漠強勢,以及綠色科技的未及之處,造成生態浩劫、氣候變遷、文明病等問題,因此著手將醫療照護與心靈關懷注入科技的創造,推出台灣原創、世界首創的「橘色科技」大革命,顛覆科技冰冷的印象。橘色為紅色與黃色的調合,調和科學與人文。紅色象徵陽光科技、黃色代表溫馨人類,以豐富亮麗色彩代表明亮、健康;象徵著溫暖、感性的人文關懷精神。健康和幸福都是人類冀望的生活,現今雖然全世界倡導環保的綠色科技概念,未來將是講求心靈保護的橘色科技時代。<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3.htm
張祥光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6-02-18 重力波–時空中的漣漪 為什麼重力波那麼重要?因為它被認為是「因斯坦最後的預言」。今(2016)年 2 月 11 日正逢台灣年假期間,國際科研團隊「LIGO科學合作」(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宣布人類數十年來最重要的物理學與天文學發現:實驗觀測直接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百年前預言的「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確實存在!<br /> <br /> 愛因斯坦在 1916 年正式發表了廣義相對論,至今(2016)年剛好滿百週年。在百年後的今天,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華盛頓州的兩座巨型雷射(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觀測台LIGO 重力波探測器,使用中學物理就學到的簡單光干涉原理,把兩束互相垂直的雷射光各自沿著4公里長的隧道發射;在光徑的盡頭再用面鏡將之反射回起點,重新結合,而形成干涉圖像。<br /> <br /> 兩座巨型雷射干涉儀,各自於 2015 年 9 月間接收到波形幾乎相同的訊號,兩訊號相隔 0.007 秒,此訊號間隔時間正好是以光速前進的重力波從一座干涉儀傳到另一座所需的行進時間。經過分析,實驗團隊認定此訊號可能來自位於13億光年之外的兩個黑洞快速相互旋繞,最後匯聚成一個大黑洞過程中發出的重力波。此兩黑洞的質量分別為太陽質量的 29 倍與 36 倍。<br /> <br /> 此一重大發現使得物理界宇宙與天文領域熱鬧非凡,有許多學者對此發現給予很高的評價,預測會是今年度物理諾貝爾獎重頭戲。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中心即時安排了一場講座,特別邀請清華大學物理系所暨天文所張祥光教授講說重力波相關的最新發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4.htm
胡維平 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 2015-07-29 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 法拉第是有史以來被寫過最多傳記的科學家,我以前很難想像為什麼,二週前開始整理即將舉行的導讀活動的資料,原本只打算在此寫二、三篇文章當作補充閱讀,然而一旦開始寫就停不下來,法拉第的一生有這麼多值得欣賞,值得品味,讓人讚嘆,發人深省的地方,我認為不是因為什麼世俗的因素讓人不斷的寫法拉第傳,而是ㄧ旦開始了解法拉第後,就會深深的受到吸引,筆(或打鍵盤的手指)也就再也不想停下來。<br /> <br /> 偉大的科學家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特質是會鑽研一些正確但遠超出當時有可能完成或驗證的研究方向,除了前述的電磁場的概念外,法拉第在 1849 年嘗試尋找電與重力的關係,或許他認為當時已知的二種基本力有其相似之處,彼此之間可能也有相關性,只是這個研究至少開始得早了ㄧ百年,從愛因斯坦的晚年ㄧ直到現在,包含重力的統一場論仍然是物理學中最困難的問題。1862 年,法拉第嘗試探討磁場是否會改變金屬原子光譜的譜線位置,但並沒有觀察到明顯的改變。35 年後,一位荷蘭物理學家以更精密的設備證實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現在我們稱之為 Zeeman Effect。<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一)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b><br /> 導讀專家: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胡維平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6.htm
賴明詔 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 2010-01-31 解開H1N1流感的迷惑 2009年H1N1新流感病毒肆虐全球,台灣亦不能倖免。H1N1來自豬流感病毒的基因交換,已造成全球性大流行。所幸病毒毒性不強,但已造成全球的恐慌。台灣慶幸已能自己製造疫苗,但疫苗引發不良反應的陰影卻使大家裹足不前,究竟H1N1病毒危不危險?疫苗安不安全?為什麼該打疫苗?本講座邀請享譽國際的病毒研究專家成功大學賴明詔校長主講。賴校長被學術界譽為「台灣冠狀病毒之父」,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9年獲得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終身成就獎。他多年來專長研究病毒學與分子生物學,將在本講座中透過幽默風趣的口吻,詳細為大眾解說H1N1病毒為何,流感病毒的歷史,疫苗如何研發製作。帶給社會大眾一場豐富精彩的公共衛生教育講座。<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0.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暨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0-03-17 為什麼我要有生命科學知識呢 從1933年到2007年短短的74年之間,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延長了33.6歲,女性則延長了35.4歲!若沒有生命科學的發展,配合疾病、公共衛生、醫藥、營養等條件的改善,現代社會可是不會有「高齡化」問題產生的喔!<br /> <br /> 台灣住民的男女平均壽命於1933年、1970年、2007年分別為(41.8 vs 46.3),(66.6 vs 71.6),(75.4 vs 81.7)。在短短的74年間,男人的壽命延長了33.6 歲;而女人則增壽了35.4歲。這種短時間內壽命快速的延長,絕不是因為基因的突然改變而導致的。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公共衛生、醫藥以及營養三大條件的逐年改善所造成的。本次的演講,將從霍亂、胃潰瘍、壞血症、天花、小兒麻痺、瘧疾、狂牛症、愛滋病、肝炎等疾病的實例,來探討科學家們如何經由最基礎的生物學(細胞學、免疫學、遺傳學、寄生病蟲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方法,找出每一疾病獨特的致病機制;再經由醫療人員在藥物開發、公共衛生及營養三方面的改善,而得以延長人類的壽命。台灣住民的壽命延長的事實,顯示了生命科學知識所扮演的重要性。台灣這些年來在基礎生物學的研究,雖然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在對疾病機制的瞭解所能貢獻的,與我們的研究人口不成比例,這也反應我們在生物教育上的盲點。這是從事生物學教育與研究的人員們,所應正視的問題點。<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1.htm
項武義 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2010-03-26 數學與文明-概述與重訪 理性文明(Civilization of Rational Mind)的啟蒙,至少可以追溯到紀前六、五世紀的畢氏學派(Pythagoreans);世代相承,逐步演進。一直到四百年前Kepler的新天文學(Astronomia Nova)和1687年Newton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Philosophia Naturalis)才奠定了現代科學蓬勃進展的基礎。縱觀這兩千多年理性文明的發展史,其主軸與重大進展主要在於幾何學、天文學與物理學;古希臘的幾何基礎論、Kepler的新天文學和Newton的《原理》仍是上述三者的重大突破,是理性文明史上三個光芒萬丈的偉大里程碑!再者,太陽系永恆之舞的研究則又是一個貫串全局的核心議題。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planets)如金、木、水、火、土等星繞日運行,如今業已是家所週知的常識;但是此事一直到四百年前Kepler行星定律的偉大發現才真相大白!各個行星漫遊於星際的行踪奇特各異,其理何在?此乃古天文學家眾說紛紜的核心議題,也是希臘幾何學的量天巨夢,堪稱千古之謎!Kepler行星定律的發現,不但使得困惑理性文明的兩千多年的千古之謎真相大白,圓了希臘幾何學的量天巨夢。我們所在的地球舞在其中的太陽系,其實是如此精簡完美!大自然的至精、至簡、至善、至美令人嘆為觀止!<br /> <br /> 再者,由如此簡樸精到的實驗性定律(Experimental Laws),再加以精益求精的數理分析,就不難探本究源順理成章地認識到行星定律的「數理本質」在於各別行星運行的加速度指向太陽而且其大小和「日一星距」的平方成反比,此乃天上之理。若將它和Galileo的重力實驗(人間之理)相比較,則天上人間合而為一,即得Newton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太陽系永恆之舞的千古之謎,引人入勝,貫串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兩千年的進展,令人神往、發人深思。本講將以平實近人的表述概括其精要,並且再以簡潔易懂的途徑和初等簡潔的數理分析,重論前述三個重要突破,讓青年學子能身歷其境地體驗數學與文明這個共同體的千多年的發展歷程。<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2.htm
陳竹亭 台灣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2015-08-25 革命狂潮與化學家(安東尼.拉瓦錫) 近代化學之父-安東尼.拉瓦錫承襲了父親法務的職務與財富,受過完整良好的教育,很早就躋身學術殿堂,為了維持研究所需的花費,還加入了稅務公司,這個決定卻使得他在大革命時遭繫入獄,甚至喪命於斷頭台。拉瓦錫二十八歲時娶了十四歲的馬莉安,拉瓦錫夫人嫻熟英語,成為拉瓦錫重要的研究夥伴,為拉瓦錫翻譯論文,也整理數據,手繪教科書插圖,接待國際學者,直到拉瓦錫過世後,拉瓦錫夫人仍然繼續整理拉瓦錫的研究成果。<br /> <br /> 拉瓦錫的燃燒實驗十分有名,他有世界一流的實驗室及設備,他以精密的實驗提出了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定律,當他聽到普力斯利的演講,立刻就知道普力斯利發現的氣體就是他認為造成燃燒的物質,他對燃燒反應就是物質與氧反應的解釋不僅推翻了延續百年的燃素說,釐清了元素與化合物的概念,更確立了近代化學的基礎。<br /> <br /> 拉瓦錫雖非第一個發現氧氣,卻是第一個了解其重要性的人。拉瓦錫是將氧氣、燃燒、化學反應、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化學反應質量守恆…整理在一個正確理論下的第一人。<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二)革命狂潮與化學家(安東尼.拉瓦錫)</b><br /> 導讀專家:台灣大學化學系 陳竹亭 特聘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7.htm
王道還 生物人類學者(已退休) 2015-09-19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evolution」應該翻譯成『演化』而非『進化』!本書譯者,及大多數的歷史課本稱達爾文的學說為「進化論」,而非生物學課本常用的「演化論」。進化或演化不只是翻譯上的差別,錯誤使用會混淆學生對生物學及社會學之間的關係。<br /> <br /> 達爾文在求學過程中從來不曾是位成績優異的學生,大學換了兩所學校才畢業,他雖然是自學而成的生物學家,卻發表了對自然科學最具影響力的著作-《物種起源》(<i>The Origin of Species</i>)。同學們在閱讀《達爾文》的同時,應該思考並嘗試回答為何他能成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給你們的啟發又是甚麼?<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三)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b><br /> 導讀專家: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老師<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8.htm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暨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2015-11-07 愛因斯坦-他的人生 他的宇宙 約一百年前的1905 年,在愛因斯坦26歲任瑞士專利局三等技員,甚至還沒有博士學位時,太太Mileva Einstein,兒子僅一歲多,卻發表了影響了物理與人類歷史進展的五篇論文。愛因斯坦1915年完成廣義相對論,1922年終於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專家學者導讀(四)愛因斯坦-他的人生 他的宇宙</b><br /> 導讀專家:台灣大學物理學系 高涌泉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9.htm
李進榮 中正大學物理系教授 2015-12-05 我的人生簡史(史蒂芬‧霍金)上半場 當我們看影片,聽到「哈囉,我叫史蒂芬・霍金,是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儘管我不能動,還必須靠電腦才能講話,不過在我心中,我是自由的。」 我想每個人都會受到感動,啟發並帶來面對人生的力量。本書記述霍金的童年生活與疾病搏鬥的歷程,如何在困境中,致力追尋宇宙科學志業,他說:「即使我的未來壟罩著厚厚的烏雲,讓人驚奇的是,我發現自己比以前更懂得享受生命,也更積極希望在學術研究上有所成就。」他傳奇的一生是因著堅忍無懼和幽默,探索永不滿足的好奇心而偉大。<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五)我的人生簡史(史蒂芬‧霍金)</b><br /> 導讀專家:中正大學物理系 李進榮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0.htm
李進榮 中正大學物理系教授 2015-12-05 我的人生簡史(史蒂芬‧霍金)下半場 當我們看影片,聽到「哈囉,我叫史蒂芬・霍金,是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儘管我不能動,還必須靠電腦才能講話,不過在我心中,我是自由的。」 我想每個人都會受到感動,啟發並帶來面對人生的力量。本書記述霍金的童年生活與疾病搏鬥的歷程,如何在困境中,致力追尋宇宙科學志業,他說:「即使我的未來壟罩著厚厚的烏雲,讓人驚奇的是,我發現自己比以前更懂得享受生命,也更積極希望在學術研究上有所成就。」他傳奇的一生是因著堅忍無懼和幽默,探索永不滿足的好奇心而偉大。<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五)我的人生簡史(史蒂芬‧霍金)</b><br /> 導讀專家:中正大學物理系 李進榮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1.htm
胡維平 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 2016-01-21 你管別人怎麼想(理查‧費曼) 費曼是二十世紀中葉到後期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也是具有最豐富的人生色彩與獨特而風趣的人格特質的物理學家。這本書是以幾則短篇的回憶錄結合私人書信以及調查報告組合而成的一本費曼博士的傳記,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本科普暢銷書《別鬧了,費曼先生》(極力推薦)的續集。書中主要在呈現一小部分費曼成長的過程與人生經歷,雖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主題,但整體內容依然串聯呈現出費曼對於科學的熱情與執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與藐視權威,追求真理,詼諧幽默又不失真誠的個性。費曼在科學上卓越的貢獻對於國中生而言很難理解,然而書中所呈現出他的人格特質與思考模式一定可以對同學有非常大的啟發。<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六)你管別人怎麼想(理查‧費曼)</b><br /> 導讀專家: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胡維平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2.htm
于淑君 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 2016-03-12 居禮夫人:寂寞而驕傲的一生 居禮夫人是一位大家耳熟能詳,舉世聞名的女科學家,她締造了許多世界第一以及世界唯一的紀錄;她是法國第一位女博士,也是第一位獲聘巴黎(原梭爾邦)大學的女性教授,她因發現並成功分離出釙(polonium, Po)與鐳(radium, Ra)兩個化學元素,以及發表放射性理論而獲頒諾貝爾物理與化學獎,她不僅是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更是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至今唯一獲得兩種諾貝爾科學獎項的科學家。<br /> <br /> 然而,居禮夫人的豐功偉績與絕世貢獻並非一蹴可幾,她是以堅定的毅力打破了信仰、種族、性別、戰爭、疾病等重重障礙,勇敢去面對人生重大的創痛與考驗。而居禮夫人在經歷了種種挫折與磨難之後,猶能如浴火鳳凰般,創造出非凡的成就,不僅成為女性的驕傲,更成為全人類的驕傲。各位同學或許曾經在學業上或生活上遭遇到一些難以承擔的挫折或是不易突破的瓶頸,而讓自己陷於無法自拔的困境,建議大家好好靜下心來展讀這本傳記,相信一定可以從居禮夫人不平凡又豐富的人生故事中感受到她堅忍不服輸的個性,遇問題從不輕言放棄,無時不刻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相信這對各位同學往後的學習態度有正面與深遠的影響。<br /> <br /> 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站上巨人的肩膀<br /> <b>學者專家導讀(七)居禮夫人:寂寞而驕傲的一生</b><br /> 導讀專家: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于淑君 教授<br /> 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3.htm
連韻文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2-02-18 大腦的鍛鍊-注意力與創造力 「注意力」是學習與完成目標行為的必要能力。人類每天都面臨各式各樣的感官資訊和生活事件,必須適當地運用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將腦力有效率地分配在重要的工作上。「認知彈性」則是人類根據生活情境轉換行為思考的能力,擁有彈性多元的想法,才能發揮創意、靈活解決問題。科學研究顯示,大腦中的「前額葉」區域掌管了注意力調控與認知彈性功能。增進大腦認知功能的關鍵,在於訓練腦力資源的自主控制。現代人花費許多時間看電視、玩電動遊戲,過程中,外來刺激不斷攫取注意力,卻缺乏主動思考及運用。<br /> <br /> 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則提出「心流經驗(the Flow)」理論,指許多具有創造力與高成就的人,自小擁有「心流經驗」──在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時,感到徹底專注、渾然忘我,產生純粹的樂趣和幸福感。心流經驗的產生,需要難度適中的活動。當挑戰與能力相合,且達到目標有立即的回饋,能夠帶來滿足與成就感,引人再次投入。從小涉入這種主動專注的活動,成年後更有機會掌握自我,迎向挑戰。除此之外,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身體的鍛鍊對於心智功能有所助益。美國有一所學校實施體育課程計畫,在每天課程開始前安排體育活動,強調讓學生依喜好選擇活動種類,出人意料地,學生在學業科目、科學競賽表現皆有所提升。<br /> <br /> 近年來,源自東方宗教或身心鍛鍊法的「止觀訓練(Mindfulness Training)」更引起注目,強調在訓練過程中自覺且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內外在經驗,放鬆地專注,將有助於意識與認知控制及情緒調節,可降低焦慮感、提高耐壓力。連教授於國小進行「雅樂舞」(註)訓練,結果顯示學生更能專注學習,並能獲得平靜滿足的感受。<br /> <br /> 連教授指出,許多台灣學童每天接受安排,參與各種課程及活動,雖然充實豐富,卻難引起學習動機。根據調查,台灣學童的動作協調能力大幅落後世界其他地區,發展協調障礙(DCD)佔40%以上,造成生活自理、體能、社交能力及注意力不佳,此為一大警訊,值得社會關注。若即時改變生活型態,提供發展及鍛鍊大腦的合適環境,則人們將有機會提升專注力及創意,營造更幸福的人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4.htm
柯志鴻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2014-04-18 演化與誤導:以網路成癮為例 造成網路沉迷問題的網路心理因素<br /> <br /> 網路成癮的人數比例,目前約在6-17%之間(柯志鴻,2004,2005),不可加以小看或掉以輕心,要評估當事人網路成癮問題的狀況,通常了解可針對重度網路使用之當事人是否在網路使用上出現一般上癮問題的核心症狀(柯志鴻,2003;陳淑惠,2003;Goldberg,1996):1. 強迫性: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2. 戒斷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心症狀,3. 耐受性:上網的慾望越來越不能滿足,所需上網時間越來越長,4.在相關問題上也出現了狀況:比如在(1)人際問題,(2)健康問題,與(3)時間管理問題上都受到負面的影響。較客觀的評量工具則有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可以運用。 <br /> <br /> 造成網路成癮的促成性心理因素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網路心理層面,一是個人心理層面;有關網路心理層面,如前文已述,網路的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質與網路成癮有關,此等網路特質若以行為主義的觀點加以詮釋,則可進一步得知促成網路成癮的促成性網路心理因素包括:(一)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二)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三)匿名化身的挫折與喜悅;(四)網路情色與暴力的致命吸引力:其中特別是網路遊戲中的影象與聲光所引發的感官刺激尤為強烈(柯志鴻,2003,2005;陳淑惠,2003),意即上網時的網友立即回應、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以及性與暴力的慾望滿足經驗,是強化了網路成癮的重要心理機轉(王智弘,2005b)。此為造成網路成癮的促成性網路心理因素。<br /> <br />  <br /> 造成網路沉迷問題的個人心理因素<br /> <br /> 造成網路成癮問題除上述網路心理層面之外,尚有有關個人心理層面,亦即網路成癮的促成性個人心理因素,包括(柯志鴻,2003,2005;陳淑惠,2003):(一)網路成為生活問題的避難所:網路可能成為逃避下述生活問題的臨時避難所,包括:1.缺乏自尊、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2.生活無聊、3.人際衝突、4.課業或工作挫折等,亦即有此等問題的當事人是較可能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二)滿足成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網路提供了滿足其正向自我意象的可能性,特別是此可能是其在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三)其他的心理問題:網路成癮問題亦可能因其他的心理問題所造成或合併其他的心理問題,其中包括精神疾病:比如躁鬱症、憂鬱症、過動及注意力不足症候群、社交恐懼症、精神分裂症與人格違常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5.htm
張東廸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系主任 2016-03-25 新世代的健康威脅-談過敏、飲食與對策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對健康下過一個定義:「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體質健壯。」維持健康中醫古代記載提到:「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其中飲食對人體健康佔非常重要角色。生活中自己或是身邊常有鼻涕擤不完、皮膚癢抓到破皮的人嗎?大家口中說的「過敏」到底是怎麼來的?又該如何防範呢?<br /> <br /> 在全世界,過敏疾病罹患率都在增加中,在在影響年輕一代的健康,如父母雙方都沒有任何過敏家族史,其下一代發生過敏症狀的可能性也有10%,若其中一方有過敏症狀,則比率提高至50%,若是雙方都有相同的過敏症狀,則小朋友發生過敏的機率更高達80%,足見其嚴重性。就以氣喘為例,1989年全球氣喘創議組織理事會(GINA)在美國成立,2004年世界氣喘日的主題是「氣喘造成全球的沈重負擔」,Richard Beasley教授(也是GINA 傳播委員會的委員)便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3億人口罹患氣喘病,而數目日益增加。依照增加的趨勢估計,到西元2025年將有45%到59%的世界人口有氣喘病,也就是說在未來二十年全世界氣喘人口將急速增加。估計在西元2025年氣喘人口將額外增加1億人。不只氣喘增加中,其他過敏疾病亦是如此,因此,有必要對過敏有所了解,並清楚如何避開過敏之對策,讓下一代保持健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6.htm
葉永烜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6-03-25 彗星67P的前世今生 — 彗星怎樣告訴我們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 2016年春季系列的首場演講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葉永烜教授擔綱,葉教授不僅是教育部終身榮譽講座,更是享譽國際的天文學家,專精於彗星、太陽系,與行星形成的研究,探索外太空逾30年。他參與ESA(歐空局)的太空計畫,在很多探測任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促成「卡西尼探測土星」計畫,進而發現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存在生命跡象,並接受NASA(美國太空總署)頒發榮譽勳章。他也參與羅塞塔號等影響人類深遠的太空任務,對天文宇宙研究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br /> <br /> 葉教授這次要談的是「如何探索彗星的前世今生?」他說:彗星來去匆匆,總是留下不少的疑團和無限的想像。歐空局這次到彗星67P的實地探測計畫,亦無例外。從它的形狀和表面構造,67P很可能是由兩個不同的個體拼成。但這種結構如何能夠經歷太陽系形成過程的碰撞事件是一個極待解決的問題。再者,它的密度只有水的一半,但石質沙粒的質量卻是水冰的四倍,這種成份比例一反過去所謂「骯髒雪球」的模型。這都是我們追尋太陽系來源的寶貴線索。<br /> <br /> 在演講的開始,葉教授放了一張恆星演化圖,於標題寫下「學生和恆星相同之處」,解釋說兩者的共通點,都會「循環、創造,不斷周而復始」。我們知道葉教授是當今彗星研究的頂尖學者,學術論文著作等身,在專業領域上是世界公認的權威,但他依然在開頭,感謝了每位學生對自身研究的幫助,這樣「謙遜」的態度,足見大師風采的不凡之處。<br /> <br /> 為何彗星的研究如此重要?葉教授說「彗星是解答太陽系來源之謎的關鍵」,正因它在整個宇宙物質循環上的地位:彗星與恆星間物質有著密切相關,還有它作為太陽系原始物體結構單元(building blocks)的角色,且有理論支持其碰撞很可能是地球生命與海洋的源頭。倘若可以得到上面的物質,並檢查其來源,就能瞭解行星形成的過程,得到新的突破。<br /> <br /> 其實對於「彗星」這把可以解開多個天文謎團的鑰匙,早在1983年NASA(美國太空總署)與ESA(歐空局)就打算合作探測,但考量原訂計畫的難度與負擔,後來ESA單獨執行調整後的彗星計畫。他們於2004年發射Rosetta太空船,航行了十年後,於2014年8月到達目的地-彗星67P(P代表週期),並放下Philae探測器登陸彗星。雖然Philae的登陸並不完美(登陸三次,且三隻腳只有兩隻著地),但從中獲得的觀測數據也足夠讓科學家們忙上好一陣子。<br /> <br /> 我們知道67P的物理性質,大小長度約4公里、平均密度約0.4 g/cm<sup>3</sup>、反光率約0.03、自轉週期約12.4小時,而且是一顆水冰覆蓋非常少(小於5%)的彗星,也量測出其彗核主要是塵沙組成,內部呈現均勻且多孔鬆散的結構,但對此彗星形狀(像兩塊黏土組合)的成因尚待確認,目前仍有多種說法:地質學家根據彗星表面的層疊紋理判定67P是由兩塊不同的物質碰撞結合,但物理學家以數值計算指出此微星體要以很低的逃逸速度才有可能,實際上兩物體的碰撞似乎不會以這般速度。有趣的是,葉教授以ㄧ張漂亮多彩的圖來說明它的質地,根據67P地質形狀分布,科學家們把它畫了邊界,也找了團隊中的埃及科學家(因Rosetta Stone的典故),以埃及的神明命名每個區域,方便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br /> <br /> 除此之外,目前像是偵測到彗星兩極噴氣物質的差異、彗星組成性質的分析、表面物質的硬度成因,以及完全沒預料到的氧分子成分佔很大比例等,都還沒有很好的解釋,這些問題就像牆上的鉤子,還需要科學家把解答的袋子掛上去。葉教授最後提到,彗星67P的秘密堆積如山,等待年青人發掘,希望在經驗的循環,與更多人投入研究後,讓人類進一步追尋太陽系起源的寶貴線索,藉此瞭解宇宙演變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7.htm
姚珩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2016-03-11 由牛頓發現運動定律的故事談中學物理的核心內涵 藉由科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啟發高中生對物理的興趣,並透過偉大物理學家給予的啟示進而­掌握物理學習的方法。<br /> <br /> 撰文|石馥瑋<br /> <br /> ●<b>由牛頓看高中科學</b><br /> <br /> 牛頓是一位眾所皆知的科學家,而我們從小也接觸了許多各式各樣其所提出定律,那身為高中生的我們可想過,物理是什麼?為什麼高中物理課程皆由運動學開始?為什麼 f=ma 是定律而不是定義?為什麼物體會自由落下?牛頓是由 f=ma 得知重力的存在,那他是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種種的為什麼是否曾在你心中閃過,呼之欲出?但只可惜教科書從未提過,因此不了了之?<br /> <br /> 今天將由了解牛頓的生平來重新喚起你對物理的熱愛。在進入牛頓之前,我們要先了解當時的社會思想背景,在當時有三個思想主導了科學界的走向,分別為機械論、離心力以及磁性哲學。文藝復興時代的自然主義認為「心靈與物質」、「精神與肉體」是一體而不能分開的,且占星術、魔法等隱密力量充斥在你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可是直到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機械論的主張者,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他否決了自然主義的思想,認為「哲學要徹底明晰」、「科學不能把幻想當做基礎」、「一切皆直得懷疑只有幾何學不可懷疑」,即是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180度,這是一件永遠無法改變的真理,所以科學一定得從幾何學出發,而幾何中的長、寬、高可延伸擴展之性質或剛性惰性,稱之為物。因此笛卡兒建立了把精神與物體分開的理論,造就了近代哲學的誕生,近代科學的基礎也隨之萌芽。故一切近代物理得從機械論談起,而機械論即是討論質點與運動的交互關係,機械論力學認為,所有自然現象都是由運動中的物質引起,但「力」的存在成了一大謎題,因為除了可對其他物體造成擠或壓的「力」可以解釋,其他的皆被視為神秘之物,而在不討論神秘事務的前提之下,這些「力」自然被拋在腦後、無人問津。另一個主要的思想就是離心力,笛卡兒從行星的運動軌跡提出了離心趨勢的概念,之後惠更斯更是以物體產生的現象來解釋離心力,這些理論大大影響了牛頓後來力學的成就。<br /> <br /> ●<b>虎克的啟示</b><br /> <br /> 虎克發現了在圓周運動時,有股「力」會朝向中心的趨勢,他提出的這個理論跳脫了主導當時科學界的機械論,這些訊息也在虎克跟牛頓的通信中被牛頓所知曉,牛頓在年輕時只知道離心趨勢,但在虎克提示下,開始對以前所認知的理念產生懷疑,矛盾就此產生,這激發了牛頓後來對運動學的各種成就。<br /> <br /> ●<b>力學概念的提出</b><br /> <br /> 在牛頓受到虎克激發之前,自認為已將運動學了解透徹,但之後由虎克的觀點一棒將他的夢敲醒,於是展開了研究萬有引力、向心力等「神秘力量」,牛頓對物理界最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力學,大部分也都與其息息相關,這使牛頓成為推廣「力」這個概念的先驅,他跳脫了當時定義「力」為擠或壓的侷限,更進一步研究如超距力等不可思議的存在,故牛頓是全世界第一個賦予「力」這個詞全新樣貌的科學家,此後,物理學開始超脫曖昧不明的時期,邁向不同思維的偉大時代。<br /> <br />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公式,他所蘊含的是帶給全科學界一個都樣化的思考邏輯,物理是抽象的,可是我們如何使用簡單而恆不變的定理 來解決事情,這就是物理的真義──思考。<br /> <br /> 力存在於各個時期,但從沒有一個人能定義力的概念,直到牛頓的出現,<i>F</i> = <i>ma </i>不是牛頓書寫的,但他給了我們力與加速度的關聯,而在後來我們可以一窺力的奧妙,運動定律不是定義而是定律,是因為這是提供我們全新思考想法重要關鍵。<br /> <br /> ●<b>高中物理內涵</b><br /> <br /> 運動是影響物理最重大的議題,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他是一個培養思考邏輯的一種方式,故高中的內涵就是運動,至今,我們仍是要以牛頓所提出的思考方式來提供我們日常生活的種種發明,我們不可輕易地拋棄他,在此我要特別強調牛頓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力與運動密不可分,運動與生活亦是如此。<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http://case.ntu.edu.tw/scisalon/<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br /> ●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index.php/">http://case.ntu.edu.tw/index.php/</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8.htm
陳輝煌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2015-10-30 食品奈米科技-奈米可以吃嗎? 在希臘文中,nano-意為「侏儒」,所以nanometer代表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 奈米為10<sup>-9</sup>公尺,亦即十億分之一公尺。奈米等級的物質到底有多小?地球的球徑約12,756公里,假設將地球縮小為十億分之一,為1.27 cm,大約為一顆玻璃珠的大小。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博士(Richard P. Feynman),於西元1959年演講「寬廣的底層」(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時,提到操縱與控制微小物體是可能的,當物體被縮小後,在微小世界仍有許多的空間,因此反問大家:「為何不能把24冊大英百科全書的資料寫在大頭針大小的空間?」。這些概念引發了許多科學家投入奈米領域微細世界的研究,費曼博士也因此被尊稱為奈米之父。<br /> <br /> 對食物而言,進入口中的食物為公分的尺度,經咀嚼後變成毫米的尺度後吞入肚中,經過胃酸作用成為乳糜狀,再進入腸中,經酵素消化,最後成為分子大小(奈米等級),才能被人體吸收,不被消化的成分,將被排出體外,所以人體的口、胃、腸以由上而下(top down)的方法,逐步地將食品微米化、奈米化與分子化,如預先將食物奈米次微米化,將有助於消化系統不良者。被腸道吸收的分子,經酵素合成作用,成為人體所需的物質(人體中的蛋白質約在1 ~ 20 nm之間),是一種精巧的由下往上(bottom up)之途徑。<br /> <br /> 人類也模仿大自然的各種奈米現象,利用奈米科技將食品帶入一個嶄新的領域,探索物質在奈米尺寸之特殊性質與微結構,有助於設計創新、健康、美味及安全的食品。也可利用操控分子的結構與形態,增加合成新型食品的可行性,或可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問題。<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9.htm
陳怡伶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5-11-04 如何從自然飲食達到預防癌症之功效 天山雪蓮富含黃酮類,黃酮類 (flavonid) 為天然植物中被廣泛討論的抗氧化成分。其存在多種蔬菜、豆類、水果及穀類中,已有證據顯示雪蓮花在抗風濕、消炎鎮痛、擴張血管、平喘、降壓、防止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抗癌、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勞等之藥理作用研究已有所進展,開發應用潛力很大。本實驗室長年合作中國醫藥大學魏宗德老師實驗室發現,利用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 (SI),可使攝護腺癌細胞之細胞周期停留在 G1 期,以達到細胞生長抑制效果,此外,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也由透過抑制 EGFR 訊息路徑,使攝護腺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實驗結果顯示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具有良好的體內與體外抑癌效果,有關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的實驗結果已經在著名的國際期刊發表。(Way, <i>et. al</i>., 2010)。<br /> <br /> 天山雪蓮為傳統藥用植物,其乙酸乙酯層萃取物(SI)中有一活性成分─澤蘭黃酮(Hispidulin,40,5,7-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為一種類黃酮分子,類黃酮分子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抗癌的能力。此外,我們和魏老師實驗室也發現 Hispidulin 透過活化 AMPK-mTOR(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athway 及抑制 Fatty acid synthase(FASN)與 acetyl-CoA carboxylases(ACC)兩種方式抑制多形惡性神經膠質瘤細胞生長(Lin<i> et al</i>., 2010);另外,已有其他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發現 Hispidulin 亦能藉由活化 AMPK-mTOR pathway 並提高 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進而抑制卵巢癌細胞生長(Yang <i>et al</i>., 2010)。此外,利用移植胰臟癌腫瘤裸鼠進行實驗,發現 Hispidulin 能顯著的抑制人類胰臟癌生長。這些結果顯示 Hispidulin 具有發展成為癌症治療藥物的潛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0.htm
曹振海 東華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2015-11-25 小心!統計就在你身邊! <b>講演綱要</b><br /> <br /> 1. 你會接受來自統計的好友邀請嗎?<br /> <br /> 2. 你也許會接受來自都教授的邀請<br /> <br /> 3. 都教授與統計其實很類似:<br />  a. 有些外星 b. 特異超能力 c. 活了很久 d. 與一般人稍難溝通<br /> <br /> 4. 也許你該重新認識統計:<br />  a. 統計是你本能的延伸<br />  b. 推估、預測猜測的本質-以部分猜全體,由過去猜未來<br />  c. 就數論數-有優點也有缺點<br /> <br /> 5. 統計過來人的一些小提醒<br />  a. 學習統計的提醒<br />  b. 關於統計一些常見的誤解<br /> <br /> 6. 統計不見得是個可以讓你一眼就看對眼的朋友,但只要你耐心地慢慢接觸,認識他。他可以讓你看到你所未曾看過的風景,帶你遊歷柳暗花明的新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1.htm
李世光 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 2016-03-27 由「極光片語」看今日的科普推廣 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準,可用金字塔的圖像來思考:「基礎越寬廣,就越能夠拔尖」。由這個角度來看,運用今日的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大數據等工具,讓分享與共創成為推廣跨領域科技知識的平台,毋寧是所有關心國家科技發展的社群需深入思考的重要議題。「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次演講將藉由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網站」中的「極光片語」專欄,來檢視這些「跨領域創新」事例背後的啟發與影響。<br /> <br /> 如美國太空梭運送跑道上的特殊岩石鋪面;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CSIRO)運用生物科技替綿羊脫下羊毛大衣背後所解決的社會問題;療傷系機器人PARO對日本這個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老年照護的衝擊;過往全球街舞社群運用網際網路「跨時域與跨空間域」的特性,快速產生「群眾共同創新」。若這些小故事,能夠為我國社會科普知識的薪火相傳,提供那麼一點契機,這將會是我最期盼及樂見的結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2.htm
柳中明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2009-11-28 氣候暖化下的節能減碳大方向 十八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是一場生產方式的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從工廠製造產品的過程,以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源使用、交運運輸、甚至每天生活中的三餐飲食,都直接、間接的排放二氧化碳。簡單的說,凡是使用石油、天然氣、煤碳等化石燃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br /> <br /> 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280 ppm,現在已經飆升到381 ppm,是60萬年來的最高值。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地球溫度就會上升3到5度。這一百年來,地球氣候上升0.65度,看似微小,卻造成全球氣候大地震,生態失衡失序,氣候災害一波一波侵襲,始作俑者的人類也嚐到苦果。<br /> <br /> 地球暖化導致乾旱時間拉長,熱浪、旱災,常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但整體降雨量並沒有減少,各地於是發生極端氣候,台灣當然也無法倖免於難。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1%,排名第22名,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高達12公噸,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台灣暖化的幅度也因此不惶多讓。<br /> <br /> 活動資訊:http://sci.ncu.edu.tw/archives/3559<br /> 或上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網站:http://sci.ncu.edu.tw/<br /> <br />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br /> <br /> 【假日科學廣場】是由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與物理系共同主辦的科普活動,感謝國科會及中央大學補助經費。歡迎大家每個星期六下午一同來~~親身體驗科學、創意學習無限~~!<br />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ncusciedu@gmail.com(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信箱)或<br /> 計畫主持人 朱慶琪老師:ccchu@phy.ncu.edu.tw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3.htm
夏俊雄 臺灣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5-12-04 似曾相識燕歸來 ─ 從微分方程看週期現象 自然界中的週期性現象可約略分為幾大類:簡諧運動、彭加萊理論、週期性力量推動的週期­現象。本此演講將從以上三個層面探討生活中小至彈簧運動、引擎的故事,大至海洋、氣象­的週期性以及週期性的瓦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5.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 2016-04-08 X行星在哪裡? — 太陽系外圍的冰冷世界 「太陽系有幾顆行星?」從答案可以判斷天文學常識,也看出您的年齡!「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幼兒即朗朗上口。千百年來人類觀察這五顆行星,困擾它們為何異於其它星星,也好奇那裡是怎樣奇妙的世界。直到有了望遠鏡,我們的知識地平不斷往外擴張,在太陽系遙遠的角落,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還有為數眾多,與冥王星一般的小型冰質天體,這個過程是科技開疆闢土的成果,也拓展了看宇宙的視野。太陽系的戶口名簿當中,是否還有未知成員?讓我們探索太陽系外圍冰冷的世界。<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本(105)年春季的第二場展望演講,在4月8日的晚間舉辦,由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陳文屏所長擔綱,並由陳丕燊教授主持,陳所長以「X行星在哪裡? — 太陽系外圍的冰冷世界」為題,拓展了我們對太陽系了解的視野。<br /> <br /> 「怎麼知道太陽系外圍的歷史和地理?過程我們用到一些物理、化學、生物、航太等知識…天文,就是用一些自然科學的手段,回答一些問題!」陳所長在開始打趣地要以台語演講,寫下標題X行星「地兜位」。而為了能讓大家快速地掌握今日討論到的尺度,一開始他將太陽系的天體大小和距離巧妙地比喻為演講廳環境的尺寸:如果說地球是講桌上一顆鹽巴(0.3毫米),那月球就是一個指頭直徑(1公分,實際離地球約380,000公里)外的一個胡椒粒;因為太陽很遠,它大概是往演講廳出口方向4米左右網球大的番茄,木星約是20米遠在演講廳門口的木瓜籽,而曾經是太陽系中最外圍行星的冥王星,則如同是大樓外面150米遠的一顆細沙,比胡椒粒還小!<br /> <br /> 當我們跳脫太陽系,到了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的alpha星,則相當於位在菲律賓馬尼拉的另一顆番茄。陳所長表示,根據哈柏極深星場(Hubble Ultra-Deep Field),還有eXtreme Deep Field影像,科學家藉哈柏望遠鏡觀測所接收到最遠處,截至2014公布的資料,應該是來自132億光年遠的天體,而那大約是宇宙誕生後4億年左右形成的!<br /> <br /> 掌握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地址」後,陳所長以在南半球天空拍攝的蛇夫座照片,一張佈滿濃密太空塵埃雲氣,說明恆星形成的過程:從原來聚集成一團光線無法進入的塵埃,因為溫度低所以不斷地向內縮,當密度越來越高,拉緊到點燃核子反應時,其產生的光與熱會開始抵抗萬有引力塌陷而平衡,成為我們所見的恆星;小行星在開始是一團扁盤狀的雲氣,盤中灰塵凝集所成,若不斷地繼續凝集下去,最終就形成行星。而那些邊緣的灰塵,如果是不成形且留在原地就成為帶狀結構,如火星和木星間主小行星帶、海王星外的古柏帶;還有些在天體引力拉扯間被拋到遠方,更遠到歐特雲(球狀,以人命名,不是雲!)的天體,以及返回到太陽系範圍內,成為熱愛宇宙旅行的彗星。<br /> <br /> 目前太陽系家族的戶口名簿,成員有八大行星、五顆矮行星,與數百萬至數十億顆的小行星。為何會說太陽系外是冰冷的世界?陳所長利用清楚的物理推導,解釋了離太陽越遠接收到的能量就越低的原因,結果就是行星表面的溫度 T 與距離 d 開根號的倒數成正比(d 表示與太陽距離)。科學家藉由此公式預測行星表面的溫度:以地球為例,由距離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表面應為攝氏零下20度,但實際上地球表面均溫達攝氏15度,這冷熱的差異源自大氣層造成的溫室效應。而只要扣除有大氣層的行星,太陽系行星表面溫度與距離的關係還是符合上面公式的。<br /> <br /> 陳所長還生動地講述了一連串精彩的天體發現的歷史,包括從1781赫歇爾((Wilhelm/William Herschel)以自製望遠鏡發現天王星,他的妹妹卡洛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 成為首位赫赫有名的女性天文學家,在97年生涯中,發現約2,500個星雲,以及8顆彗星。另外,像1977年天文學家利用Kuiper Airborne Observatory 觀測掩星,原本為研究天王星大氣,卻意外發現天王星光環,1986年航海家二號直接取得光環影像;1846年法國 Le Verrier 由天王星不規則的軌道推算出海王星位置,並解釋為什麼天王星、海王星外觀都呈現藍綠色。還有最美麗的誤會:冥王星的發現,1930年繼續P. Lowell的志業,Tombaugh在Lowell 天文台以海王軌道擾動發現了這顆未知行星,但在2006年被投票歸類成「矮行星」。還有,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去年7月的大事件,終於抵達且拍攝當時2006年出發還是行星的冥王星影像,也意外地發現冥王星溫度這麼低,但地質活動如此活躍,還有製造行星剩下的小天體所在:古柏帶(Kuiper belt)的介紹!<br /> <br /> 對於未知的事物大家都喜歡賦予它神秘的代號:X,像是X光、X檔案、X戰警…,那太陽系邊緣到底有沒有X行星(Nibiru)?陳所長提到,最近科學家以電腦模擬的方式,計算太陽系外軌道群聚的現象,推測會有如海王星大小的第九顆行星存在,但由於還沒有實際的證據,所以X行星仍舊是對未知宇宙的神祕遐想!演講的最後,所長分享了愛因斯坦的名言:「宇宙最讓人無法理解之處,在於其居然可以理解!」,大自然到處都是答案,但問題是什麼,反倒是應該思考的重點,一位好的科學家,就是一名負責任的想像者,努力發掘出更多的宇宙新面貌!很高興大家當天晚上盡興地聽了一場精彩演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6.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1-12-17 挑戰宇宙黑社會-談暗物質與暗能量 夜空的星光點亮了認識宇宙的明燈,藉由觀測星星,我們瞭解天體也有生老病死,有些成群結伴,在不同環境各自有著生存的故事;藉由觀測遙遠星系,我們知道宇宙處於膨脹狀態,也探討百億年前宇宙何等光景。但在廣大時空中,主宰萬物怎樣分布的是重力,這股引力讓恆星發熱發光,讓星球互繞成團,聚集成星系、建構出大尺度結構。然而要是天體不發光,我們怎麼研究?如何知道這些暗物質存在?宇宙中除了熟悉的物質,以及不發光的暗物質以外,居然還有更多的暗能量,這是怎麼回事?原本追求星光的天文學家,現在卻熱衷探討宇宙社會的黑暗面,從暗物質到暗能量,且讓我們緩緩掀開無知的寶盒 ...<br /> <br /> 活動資訊:http://sci.ncu.edu.tw/archives/6753<br /> 或上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網站:http://sci.ncu.edu.tw/<br />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br /> <br /> 【假日科學廣場】是由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與物理系共同主辦的科普活動,感謝國科會及中央大學補助經費。歡迎大家每個星期六下午一同來~~親身體驗科學、創意學習無限~~!<br />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ncusciedu@gmail.com(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信箱)或<br /> 計畫主持人 朱慶琪老師:<a href="mailto:ccchu@phy.ncu.edu.tw">ccchu@phy.ncu.edu.tw</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4.htm
陳建志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2010-09-05 台灣地質災害近例-還原八八風災小林埋村過程 去(2009)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來襲,高雄甲仙小林村四百多人慘遭活埋。究竟那一天清晨,小林村經歷了怎樣的災害過程?山崩何時發生?又如何奪走四百多條人命?埋後的小林村下方還有些什麼?本場演講將由當時的研究團隊領導人,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陳建志教授帶您重回小林村現場。<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執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6.htm
林孝信 世新大學教授/《科學月刊》創辦人 2010-12-16 從啟蒙運動談科學普及 從人類發展史,科學史,科學教育普及等多元面向來闡述歷史發展的關係。但隨之而來殘酷的侵略戰爭,經濟大危機,生態環境大破壞等,林教授引導大家,在探索啟蒙運動的價值時,多向度深遠的省思,才是身為現代學者科學精神的基本素養。啟蒙運動雖然會被理解為人類思想的運動,但是卻與科學革命息息相關。傳統習慣,宗教信仰自古是維繫社會安定與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力量,而啟蒙運動的主要訴求就是理性,進而開啟人類從理性思想去面對外在的世界,並發現人類的內在本來就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人們不再視既有的體系制度為當然,不再盲從於傳統習慣的規範。啟蒙的理性運動進一步將科學革命的自然理性延伸到社會、政治制度,堅持理性追求合理的社會制度,改建政治體制,解放思想成見的宗教信仰。啟蒙運動倡導教育,科學普及以及理性思考,也因此促成西方文化的大躍進,深入地影響近代人類文明發展。<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7.htm
柳中明 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暨大氣科學系教授 2010-01-02 人間氣候 人每日作息都會注意天氣變化,長期以來掌握季節性氣候變動,就規劃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規律。更有許多諺語警訓,告知如何掌握天氣變化以避災減禍。隨著科技進步,農耕機械化與精緻化,橋樑道路更是遇山鑽洞、遇水過橋。人定勝天的氣勢,隨著登陸月球、遠征火星,幾乎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是,醫療公衛的進步,全球死亡率顯著低於出生率,人口不斷增加。人人又都夢想好萊塢似的奢華享樂,結果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破洞,全球氣溫持續上升。現代科學的研究熱點,已是人類正如何改變大氣,而影響及自身存亡安全,人類又應如何將其改變回正常狀態。而且,這樣的研究成果正在改變人類政治的運作模式。以前是一言不合就兵戎相見,現在是群體挑戰,一起在大會廳中討論如何分工合作,面對未來百年以上的挑戰。氣候影響人間,人間氣候也正在改變,關鍵是:你我是否已掌握到改變的方向?<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8.htm
孫維新 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0-01-30 地球人的藍色憂鬱-來自「阿凡達」的啟示 針對最近相當熱門的話題—3D電影阿凡達,從天文和生命的角度談地球人追尋外星生命的努力。人類有沒有可能真的找到一顆存在生命的「潘朵拉星球」?目前天文生物學者發現,約15%的恆星有行星系統,因此「出現外星生命的機會很大」。不同的環境、溫度會產生不同的生命形態,當我們真的找到了外星生命時,又該如何面對?由台大孫維新教授以及清大李家維教授兩大領域專家主講,不只讓大家了解地球上現在、過去,或未來可能出現電影中類似的生物,也將與聽眾一起想像,未來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地球會是什麼模樣。<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9.htm
王惠珀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 2010-04-26 藥的肚裡乾坤 ─ 談小心用藥 臺灣到處都是攤販。剛蓋好的大廈富麗堂皇,樓下就開始攤販聚集,住戶們由無奈到接受,反正吃喝玩樂就地解決,雖不雅但方便就好。孩子們喝牛奶懶得沖泡,就一匙奶粉一口開水,在嘴裡漱一漱吞下去,反正是吃進肚子方便就好。上班族習慣在路口拎個滷肉飯、牛肉麵或水餃回家,方便就好。如果看病吃藥像買東西一樣方便就好,代誌就大條了。<br /> <br /> 大家都知道藥吃多了會出問題,不照規矩吃藥也會出問題。但臺灣人用藥很勇敢,一窩蜂地使用減肥藥或美容秘方,口耳相傳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健康食品,聽信電台或蓋台電視打拳賣膏藥的廣告,比比皆是。臺灣人的自信讓自己一直過著沒有藥師專業諮詢、攤販式的自我照護生活。<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3.htm
李旺龍 成功大學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教授 2010-05-06 人定勝天?向大自然學習-仿生學 由於上一世紀顯微鏡學的突破,人類對於肉眼看不見的區域以及微小尺度中如原子大小般的物體開始具備觀察的能力。近幾年肇因於掃瞄式穿遂電子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的發展與半導體製程(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的日新月異,造就了當前耳熟能詳的奈米技術。<br /> <br /> 奈米科技儼然已成為人類科技文明中炙手可熱的新寵兒,人類能在微觀的尺度下作觀察、操控及製作奈米元件。而緊接其後並且讓科學家大感興趣的各種新話題裡,仿生學這門悠遠又新興的學問,無疑是最令人神往的其中之一,只要善於觀察,我們都可以在形形色色的世界中得到各種物外之趣。仿生學中有許多著名的例子,相當好的一個就是俗稱的魔鬼沾。<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4.htm
曾耀寰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助技師/科學月刊總編輯 2010-06-19 量天術-宇宙學簡介 自有人類以來,無垠的宇宙總是引人產生無限的遐想,究竟宇宙是如何誕生?怎麼演進?宇宙又有多老?人類的歷史數千年,地球的歷史也不過四十六億年左右,這和宇宙的年齡大約有一百四十億年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年代如此久遠的宇宙,又將會朝向什麼地方走去呢?邀請你一同與我們一起認識科普的力量與世界奧妙!<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6.htm
蔣鎮宇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0-08-07 繽紛的生命-談台灣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課題。1993年生效的國際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宣示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台灣陸地面積雖小,但物種數量卻是所有國家平均值的100倍,海洋生物是全球平均值的400倍,故說台灣是「生物多樣性之島」一點也不為過。精彩的不只如此,台灣擁有許多特有種生物,也擁有世上罕見的生物。從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到台灣生物多樣性的面貌,本講演將呈現出台灣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地位。<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7.htm
劉正千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2010-10-02 看見地球的吶喊-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 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對於上帝所創造並託付管理的這個世界認識其實非常有限。無視於科學家們還不能完全瞭解並掌握這個複雜的「地球動態系統」的現實,人類幾近貪婪地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追求生活的享受,不僅只是造成環境污染,更破壞了全球環境與氣候的帄衡。究竟這個系統會如何回應人類所加諸的負荷?上帝所創造的帄衡是否終會因人類的所作所為而傾覆破壞?<br /> <br /> 衛星遙測科技正是人類監控「地球動態系統」並探討這些問題的有利工具之一。筆者有幸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協助處理並推廣台灣自主控制的福爾摩沙二號衛星遙測影像應用,也參與了幾項關於「地球動態系統」劇烈變化和異常現象的研究。<br /> <br /> 本演講將先藉由目前衛星遙測科技從太空中所蒐集的資訊,說明這個由上帝所創造美麗又奇妙的「地球動態系統」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性。再從人類對於石化燃料的有限認識與揮霍情形,討論「地球動態系統」所受到的影響與可能的反應。最後用三個實例來報導福衛二號遙測影像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期能震聾發聵,幫助世人「看見」這些從地球所發出的吶喊,進而採取合一有效的行動,感恩惜福,共同愛護珍惜這個上帝為世人所創造,獨一無二的「地球」。<br /> <br /> <b>科月四十「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b><b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br /> 科月四十籌備委員會主辦<br />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承辦<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8.htm
陳新泰 美國聯邦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退休) 2016-03-10 量子物理在生命科學發展史上不可缺席的地位 量子物理和生命科學看似兩條沒有幾乎交集的平行線,但1937年德爾布呂克(Max Delbruck)打破了此境界。他以一個量子物理學家的身分,全身投入生命科學,創立了噬菌體研究團隊(Phage Group),奠定了分子生物的基石。他不但是分子生物的拓荒者,更影響了整個世代的生命科學。他的兩位恩師玻爾(Bohr)與包立(Pauli) 在量子物理的傑出研究成果,分別於1922年與194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德爾布呂克不僅傳承恩師的成就,更將當時量子物理的前瞻知識和應用拓展到生命科學的研究中,成功地使量子物理與生命科學研究密切結合,開創了更具展望和前瞻的領域,因此在1969年獲得諾貝爾獎,且是生理醫學獎項。這是科學史上一個傳奇美麗的邂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7.htm
葉錫東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講座教授 2016-04-08 利用植物遺傳工程技術防治木瓜病毒絕症 木瓜輪點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 PRSV)為全世界木瓜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因病毒絶症無藥可治,使得大規模商業生產木瓜變得極為困難。目前台灣以網室栽培杜絶蚜蟲傳播,可以得到良好效果,但是網室造價昂貴,又造成環保問題,其他國家尚難效法。當植物受病毒感染後,會在RNA的層次引起專一性分解作用,此稱為RNA沉寂作用(RNA silencing),為植物對入侵之病毒的免疫反應,但病毒在演化上獲得壓抑RNA沉寂的能力,可使寄主防禦作用瓦解而生病感染。因此,我們可以將病毒的特定基因片段先轉殖入寄主植物,事先刺激寄主產生RNA基因沉寂現象,就可以令寄主對該病毒產生抗性。利用此種以毒攻毒的策略,我們自1989至1993年起,將台灣PRSV YK系統的鞘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CP) 轉入木瓜植株,促使其產生基因沉寂作用而對PRSV產生免疫抗性。所得的YK CP轉基因木瓜株系,經溫室及四年的田間試驗,証實對台灣PRSV有免疫之性狀,且對世界其他地區(夏威夷、泰國、墨西哥)之PRSV系統亦具抗性,極具應用價值。因抗PRSV的轉基因木瓜不會產生蛋白,沒有毒性及過敏性之顧慮,在1998年即在美國上市,2006年也獲中國大陸上市,但迄今台灣仍然未能核准上市。在漫長的田間試驗中,我們發現另外一種和PRSV不相關的木瓜畸葉嵌紋病毒(Papaya leaf-distortion mosaic virus, PLDMV),會將PRSV CP轉基因的木瓜擊垮,因此我們繼續研發出抗PRSV及PLDMV病毒的雙抗轉基因木瓜來同時對付此二病毒。但在後續的田間試驗中,又發現不論單抗或雙抗的轉基因木瓜均會被超強毒性的PRSV擊垮,此種超強PRSV係因其抑制寄主基因沉寂的基因HC-Pro產生變化,使得寄主木瓜事先被觸發的轉基因抗性失靈。因此我們再發展出攻擊PRSV HC-Pro的策略,來澈底瓦解病毒抑制寄主抗性的能力,此種HC-Pro的轉基因木瓜對超強PRSV株系具有免疫抗性而不會被感染。我們目前正將單抗、雙抗及超抗的轉基因木瓜以傳統育種方式將各個專轉基因堆疊在一起,以產生廣泛性抗病毒性狀的超強轉基因木瓜品系,將具有全球應用價值。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9.htm
卓逸民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書院長 2016-04-10 賣弄色相的線上高手:蜘蛛 台灣地區由於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之交界處,擁有相當高之蜘蛛多樣性。過去五年間我們研究團隊發現獵物之營養組成及上網後之震動訊號皆會直接引起蜘蛛在絲基因表現及絲物理性質之改變。最近也發現棲息於強風地帶之二角塵蜘會因著環境風力而調整網之形質及絲之強度及彈性,以減少因強風所造成之風阻並能保全網子。此外,蜘蛛鮮豔體色對昆蟲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強烈的訊號,昆蟲可輕易偵測到位於自然光線環境中之蜘蛛鮮豔體色。研究人員在野外所進行之研究結果顯示蜘蛛體表之鮮豔斑紋構成具吸引力之視覺訊號,在蜘蛛與昆蟲之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與獵物吸引有關,同時也受到被捕食攻擊之壓力所影響。而且,某些蜘蛛會製造與自身大小相似顏色類似的醒目的分身,來誤導捕食者攻擊錯誤目標而不是本尊,而能有效保護自己。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0.htm
陳君明 臺灣大學數學學系助理教授 2015-11-06 數學與現代密碼學應用 藉由奧斯卡獲獎電影《模仿遊戲》,二次世界大戰的密碼戰與電腦科學之父 Alan Turing 的傳奇故事得以呈現在觀眾面前。由於電腦普及與網路發達,現代資訊戰無­時無刻不上演,遠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激烈。本演講從二次大戰德軍密碼機 Enigma 的破譯談起,比較其與現代密碼攻防之差異。<br /> <br /> 除了軍事與金融,密碼系統的使用­,早已深入一般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密碼系統確保帳戶登入與傳遞電子郵件的安全性,網­路購物等電子商務所需的健全交易環境也以密碼學為基礎。自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公開表­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 Next Big Thing」,台灣的物聯網發展方興未艾。國內外科技業甚至喊出「萬物聯網」(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的構想,IoT 與 IoE 的時代即將來臨。但萬物皆上網,必須建構在萬物皆具備資訊安全與密碼工程的基礎上,否­則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嚴重後果。<br /> <br /> 今日密碼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普遍以近代數學為基礎,尤­以抽象代數(Abstract Algebra)為工具。例如︰全世界廣泛使用的先進加密標準(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將每個位元組(byte)視為有限體 GF(256)的元素,加密與解密即為一連串有限體運算與矩陣乘法的操作;RSA 與橢圓曲線密碼(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 ECC)為兩大公鑰密碼系統,前者的演算法設計與安全性分析需數論知識,後者來自具備極豐富數­學內涵的橢圓曲線,該理論在數學界的發展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本演講內容簡介密碼學與其所­需之數學背景,以及「比特幣(Bitcoin)」等有趣且熱門的應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1.htm
王振男 臺灣大學數學學系教授 2015-11-06 觀於外而知其內 ─ 反問題 反問題主要是探討,如何由可觀察到的訊息,決定未知物的資訊。在實際生活中,反問題有許多的應用,例如醫學影像、石油探勘、非破壞性檢測等等。藉由數學的模型,很多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轉換成數學的研究,這個研究方向是應用及理論兼具的跨領域學科。<br /> <br /> 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有看過電腦斷層的圖片,也許自己也有做過類似的檢查,但你是否有想過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數學又扮演了什麼樣關鍵的角色?目前許多醫學上的成像都必須倚賴複雜的機器,研究是否有較簡單的成像方法一直是大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其中一個就是電流阻抗掃描。人體是個導電體,在我們的體表面加上電壓差,就產生了電流,如果我們在體表面測量該電壓差所產生的電流,我們是否可判斷人體內部的導電係數為何?如果我們有足夠人體體表面電壓及相對電流的資料做比對,我們就有一個篩檢人體器官異常的簡便方法。這個應用問題可以描述成一個簡單的偏微分方程問題,經由這個數學模型,數學家得以大展身手。大部份數學家都喜歡敘述簡單但證明困難的問題,這個電流阻抗掃描的數學問題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將藉由這個演講來看看數學家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數學的結果對實際應用又提供了什麼樣的訊息。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2.htm
魏澤人 東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副教授) 2015-11-27 從生活中發現數學:選擇的智慧 我們將由林肯與小女孩撿石頭的故事談起,帶入其中的數學問題:在你不能回頭、只有一次機會的情形下,要如何盡可能撿到裡面最大顆的那一顆石頭?這個­問題在數學上叫秘書問題,也被稱為相親問題、止步問題、見好就收問題、蘇丹的嫁妝問題­、挑剔的求婚者問題。可見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的人們,不約而同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br /> <br /> 我­們將用互動的方式,現場實作聽眾的想法,然後模擬並用視覺化比較各種策略的成效與差異­,接著引導出其中的數學解答,探討解答與數學基礎學科微積分、離散數學間的關聯,然後­略為修改題目的模型,探討相關的類似問題。像是如果不一定要最大石頭,只要前三大石頭­就好如何?或者允許你反悔一次又如何?或者,你可以自由選,但是有一些不確定性在裡面(比方測量­誤差),要怎麼在一定的次數內,盡可能讓選到的結果總和最好? 這就是所謂的「多臂盜匪問題(Multi-armed bandit problem)」。因為英文中吃角子老虎叫做 one-armed bandit。現在假設你有十台吃角子老虎可以選,要怎麼在一千次拉把中讓自己獲利最­大呢?再從這個問題出發,我們繼續介紹現在熱門的機器學習,包含深度學習及神經網路以­及其中所應用到的數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3.htm
舒宇宸 成功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 2015-11-27 e起追尋真愛吧 「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眼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希望能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愛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是六、七年級生熟悉的電影台詞。但­人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除了懊悔,還能做什麼呢?在人生的路上,免不了面臨做抉擇的­時候。這時候你是拿起銅板往上丟,還是拿出數學計算機呢?在這次的演講中要跟大家分享e這個數字,它不只比三小,在追尋真愛上更有它的妙用。我們會從銀行儲蓄的例子引導大­家得到e,並透過一段影片讓大家知道它怎麼應用在追尋真愛的選擇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4.htm
許毓仁 TEDxTaipei創辦人 2016-01-29 問對的問題走自己的路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8.htm
許偉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研究醫師 2016-04-22 現代醫學防治B型肝炎與中醫展望 B型肝炎,最早被稱為血清型肝炎,自1965年Baruch S. Blumberg發現此病毒抗原後,暫時稱為澳洲抗原,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1973年建議更名為B型肝炎抗原,197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精確地改稱B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Blumberg先生因為這項重大的發現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br /> <br /> 早年台灣因為B型肝炎盛行率高,同時因為B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肝癌患者眾多,B型肝炎被稱之為台灣的「國病」。但是經過台灣醫界的臨床觀察、研究與治療嘗試,現在台灣已經是全世界對抗B型肝炎的模範。WHO也以台灣經驗為範本,建議全球全面性施打B型肝炎疫苗。<br /> <br /> 這次演講中,許偉帆醫師以B型肝炎為例,跟大家分享臨床醫師怎樣參與醫學研究、衛生政策,以及醫療產業合作共同克服B型肝炎,並提出目前西醫治療B型肝炎的困境與中醫可能的契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0.htm
蕭明熙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2016-04-24 如何活得老而健康 目前國內65歲以上人口已達全國總人口數的12.1%,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加上出生率偏低,國人人口老化速率將達世界之冠。老年人面臨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家庭與社會負擔增大,且活得沒有尊嚴。本次科普講題「如何活得老而健康」討論以下三個子題。首先綜論人類文明史與人類疾病的演化,特別將以「動脈粥狀硬化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為例。第二個子題將述及老人醫學與後基因體世代的代謝體學如何找出老年人跨入退化性疾病的徵候,及其涵義的解讀,這一項目將以代謝症候群和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第三子題將進而討論銀髮族應如何自我追求健康,以及年青世代如何關注長輩的健康,從而及早做好個人化的健康管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1.htm
張桂祥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2016-04-15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星的日子 — 細說台灣的太空夢 三世紀前,牛頓先生發現萬有引力,提出人造衛星的構想,礙於當時並無將人造衛星置入於軌道的技術,迄今藉由火箭技術的成熟,人類終於實現人造衛星的夢想。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用來形容世界各國追逐太空夢想的歷程,再貼切不過,我們相信,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的太空探索,將持續上演,台灣也不會缺席。<br /> <br /> 台灣於1991年投入太空科技發展,正式加入太空俱樂部,由人造衛星切入,發展出福爾摩沙系列衛星,任務兼顧科技研發與民生應用,也逐步走出自已的特色。4 月15日晚間的演講將簡述人造衛星的原理與應用,並回顧我國太空計畫發展歷程與成果。<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本(2016)年春季展望第三場演講,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張桂祥主任擔綱,張主任以「那一年,我們一起追星的日子 —細說台灣的太空夢」為題,和大家分享多年來見證台灣太空發展進程,並站在第一線打造國家築夢太空實力,以及帶領太空中心朝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與世界大國一起貢獻成果給全球的寶貴經驗。<br /> <br /> 國家太空中心不僅長期執行具台灣優勢與競爭力的太空計畫,也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太空科技發展體系,是台灣科研的重鎮。在演講開始時,投影幕上看到了太空中心全體穿著防塵衣物,精神抖擻的合照,張主任說以他20年的工作心得,沒有衛星專家,只有衛星團隊,並謙虛的表示很高興長期以來的耕耘終於有了具體的成績!其實,台灣近年藉由太空中心的穩定發展,收到非常豐碩的成果,包含遙測衛星等技術受到世界肯定。太空中心能在相當有限的資源下,讓台灣在世界太空發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說非常不容易!<br /> <br /> 張主任說根據資料顯示,宇宙的浩瀚與無遠弗屆程度,估計到2050年,人類只能對太空瞭解約0.0000000000001%,說明探索無垠宇宙的代價及所需的廣博知識。而當我們聚焦至地球和太陽間,對日地關係瞭解深一點,即知道地球受到多層的保護:如大氣層、磁力線、臭氧層、電離層,幫助我們抵擋隕石、帶高能量的粒子、紫外線、X-ray等高能輻射的威脅,這些都和衛星的應用有關。從電磁波頻譜可看出,地球的大氣層開了兩道窗口,在地面可藉由接收可見光和無線電波來看宇宙,這也是通訊衛星和其他太空觀測人造衛星被普遍使用的原因道理。<br /> <br /> 人造衛星能夠在軌道中運行,和過去的大科學家非常有關,從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夜空,支持日心說,和說明慣性原理,接著克卜勒三大定律,一直到牛頓的地心引力,每一大步都提供實現人造衛星的重要概念,帶領人類走向理性與文明世界。他也提到自由落體運動與衛星軌道運動的本質相同,藉著播放了一段動畫讓大家思考:如果說有顆很高很高的蘋果樹,半徑大到地球半徑,蘋果掉下來時,會怎麼運動?答案是它應該會如人造衛星一般作軌道運動;若高度在35,786公里左右,且樹是生長在赤道上,則蘋果根本不會掉到地面,這就如同在地球同步衛星軌道,軌道形成所需速度約每小時3.07公里,我們知道現在常見的通訊衛星、提供雲圖的氣象衛星都是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張主任也講述了太陽同步軌道,具有公轉軌道面與太陽軌道面夾角相同的特性,一般的遙測衛星,及我們的福衛二號,與未來的五號都是在這種軌道運作,還有莫尼亞軌道(Molniya orbit)的特殊性,這是早期蘇聯所發射的閃電型通訊衛星,以想像力及科學技術克服了先天高緯度地理環境所致。<br /> <br /> 接著,張主任講到國家太空中心(NSPO)篳路藍縷的過去,在1991年創立,開始推動太空計畫,除了廣為人知的衛星計畫,其實還有探空火箭計畫(探空1號到10號),目的在進行電離層研究及驗證自主衛星元件。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超過57個國家擁有自己的衛星,台灣實際排名第38位,張主任播映了台灣在1999年成功發射當時中華衛星一號衛星(ROCSAT-1,現在稱為福衛一號)轟動一時的歷史畫面。在2006年之前,我們一共發射了8顆衛星,包含福衛二號(1顆)跟三號(6顆小衛星):福衛二號光學遙測衛星2004年在國民期待中披掛上陣,除能每天完整環繞地球15圈,還能在每一天同一時間經過台灣,從離地高891公里的軌道對台灣拍照!也因為其能登高望遠,且有不錯的敏銳度,後來就成為很厲害的救災衛星!以少數能看到極區衛星之姿,高效能的進行全球環境監控。國際上很多學術論文都引用了福衛二號的照片,連NASA也曾使用福衛二號發現四川大地震後形成堰塞湖的照片,據此大陸政府及時撤退了下游居民,避免大災難的發生!還有日本東北大地震海嘯前3小時的影像,所以福衛二號可以說是提供全球災變重要資訊的利器!福衛二號經過台灣上空一次,就可以掃描台灣前後5次,每天固定拍攝台灣遙測影像,主任因此也開了大數據的玩笑,因為國外有篇文章以衛星大數據研究,內容顯示台灣是世界上衛星照相最集中的地方(It'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in the world.),他說,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有福衛二號,每天都在照我們自己!<br /> <br /> 即將在今年升空的福衛五號(FORMOSAT-5),是台灣第一顆百分百自製的衛星,特別的是它以台灣優勢技術CMOS感光元件,成為世界第一顆以CMOS拍照的衛星。衛星照相不像一般的拍照,非常複雜,它曝光速度要非常快,而且解析率要非常高,福衛五號的遙測取像,在離地球表面720公里的高度,可以看到2公尺的物體,張主任說了比喻,就像在101樓頂,拿望遠鏡可以看到地上螞蟻的頭!另外還有特別的非同步取像技術,如今成為台灣技術的驕傲!福衛五號搭著臺灣字樣的整流罩標誌已蓄勢待發,準備關照世界。另外具獨特性的福衛三號從2006服役到現在,已經成為太空中最準確的溫度計,並以GPS掩星原理所提供的資料,在歐洲預報中心的分析中對氣象預報誤差的改善高居排行全球前五名,而明年準備發射的福衛七號(12顆)正準備接棒,是由臺美合作的操作型氣象觀測衛星。<br /> <br /> 愛因斯坦曾經提到,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更是人類進化的泉源。張主任在演講最後說到:「太空是充滿想像的領域,希望是啟發我們下一代最重要的原動力」,自古以來,人類因為對太空天文的觀測,發展令人驚嘆且深奧的學問,他勉勵大家以太空作為發現知識的泉源,開啟未來更多的可能及可行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2.htm
胡焯淳 台東大學應用科學系副教授 2015-10-29 生活fun科學 生活Fun科學主要藉由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塑膠產品介紹塑膠產品的來源,分類與使用注意事項。由一號的塑膠PET介紹化學反應之酯化反應,聚合反應之縮合聚合。一號塑膠透明度高但不耐熱,並介紹由其回收所製成的排汗衫。二號塑膠為高密度聚乙烯,其物理性質良好但透明度不高,臺東深層海水之抽水管即由高密度聚乙烯所製,因密度小於一,因此在海水中需加入水泥塊配重才能沉入海底。三號塑膠為PVC,解釋為何在三號塑膠中需加入塑化劑,為何不肖商人在飲料中加入塑化劑,塑化劑為環境賀爾蒙的一種,解釋其危害。四號塑膠為日常常見的紅白塑膠袋為低密度聚乙烯,由化學結構之差異了解高密度與低密度聚乙烯的物理性質差異。五號塑膠為聚丙烯,目前唯一認可可放入微波爐加熱的塑膠。六號為美勞中常見的保麗龍,說明保麗龍杯無法耐受有機溶劑,因此現擠的水果飲料可能溶解保麗龍。七號塑膠為其他,介紹新發展的LPA可分解塑膠。最後並由塑膠的使用教導學生學會對塑膠產品的3R再利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3.htm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2016-04-29 臺灣是「魚之島」或「無魚之島」? 去(2015)年初「國家地理頻道」製播了「臺灣-魚之島」的系列影片。的確台灣原本是「魚類多樣性之島」,但過去由於重經濟輕環保、重陸輕海,台灣很可能會從有魚變成無魚之島。根據一些台灣魚類長期監測資料顯示,大約每十到十五年的魚種數就會少一半。如果大家再不努力進行海洋保育,那麼不必等到2048年,海裏就可能已是無魚可吃、無魚可賞,也無魚可供研究的材料了,這就是不永續。<br /> <br /> 造成魚類多樣性消失原因不外乎是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以及氣候變遷。但因不易釐清孰重孰輕,以致各方均相互卸責,不願去面對真相。「限漁」是改善「過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卻因怕影響漁民的生計而不易推動。此民眾海洋保育觀念的落後、守法精神不足、不當的補貼政策、以及未能確實取締違法,會使漁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也不願意配合守法,這些都是臺灣目前保育和漁業管理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劃設「海洋保護區」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卻未能有效管理,以致大多MPAs形同虛設。最後我們只好來推動「海鮮指南」,呼籲由消費者自己作起,使大家從日常生活中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4.htm
張立人 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 2015-10-21 同學,你比手機更有智慧嗎?-談網路成癮與輔導策略 網路成為人們主要生活方式後,智慧型手機讓人們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除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外,是否滑網路變成您生活中的一個習慣、是否您已經無法判別事情的輕重緩急,網路已經悄悄的帶來了一些心理及行為上的改變;哈佛教育學者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APP世代』有兩種成長結果:一是「APP增能」,健康上網,培養控制力,能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一是「APP依賴」,過度依賴網路,導致自我認同更加混淆、與人關係更加疏離。<br /> <br /> 網路成癮目前被定義為是一種身心健康的問題,成癮者過度投入、依賴甚至導致失控的狀況,問題性的網路使用,帶來生活上明顯的負面影響,但要避免以疾病、貼標籤視網路成癮者。張醫師透過網路成癮的行為心理表現、網路成癮檢測標準,帶我們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成為問題網路使用者之一;說明華人文化、就學學生潛在的危險網路成癮因子,讓我們可以提高警覺,為我們的環境建立一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對於身旁的網路成癮者,我們可以給予更多的正向傾聽、互相溝通健康的上網習慣、多體驗真實世界的成就感,更多輔導策略,讓我們看看張醫師的分享!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5.htm
蕭上農 愛料理(iCook)執行長 2015-10-02 iCook愛料理 蕭執行長過去十幾年的工作從事與遊戲程式、網路、社群經營等相關工作;INSIDE網站是蕭執行長與4個朋友經營的共同部落格,介紹科技新創網路相關的新聞與評論,從一開始零薪酬投入,一年產出兩百多篇文章,到三年後正式成為科技媒體50位員工的公司;icook愛料理網站的公司-Polydice,在2010年成立之初,以接案APP開發工作為主,進而從服務別人到創造自己的服務;蕭執行長分享到,當時擁有許多創業的idea,最後選擇icook不是因為愛料理愛食譜,而是在充分準備中的決定:1. 觀察時事,從書店不斷更新上架食譜書籍、每周超過30堂教做菜的節目;2. 網路上有許多受歡迎的食譜分享部落客,但被分散到許多平台,且分類不一(美食領域、生活領域),缺少一個共同平台清楚分類整理;3. 透過個人專業,分析『食譜』關鍵字是熱門市場。<br /> <br /> 目前icook愛料裡最大營收是透過多項廣告行銷收益,透過更多社群活動:網站、Facebook、INSTAGRAM、LINE@、實體書籍、Youtube、跨平台App等能觸及到更多使用者,蕭執行長分享到,目前24位員工多半由程式工程師與設計師組合,而在icook愛料理上有多達8萬多道食譜,如何吸引會員免費分享,社群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主因,會員透過食譜分享,能收到更多會員在同道食譜上的共同模仿經驗,形成社群空間上的良性互動,這是蕭執行長認為創業帶來另一項最大的收穫。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6.htm
劉士豪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2015-10-15 你會跟【它】說什麼?探索物聯網的世界 物聯網的世界多麼奧妙,劉教授從4萬輛uBike服務超過600萬大台北市民、取代500萬輛腳踏車為例,徹底改變大台北市民的交通習慣;物聯網的時代,將一般的物品,置入智慧裝置後,不再是原來的物品,形成1 + 1 > 5的物品:1. 透過網路可以控制;2. 可以正確掌握狀態;3. 可以自我檢查是否正常運作;4. 可以與其他裝置整合運作;5. 可以自我改進服務等,更將不同的智慧裝置物品,透過物聯網結合在一起。最後劉教授也叮嚀,未來將會是物聯網的時代,革命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是什麼樣的時代,就看我們掌握了什麼時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7.htm
袁賢銘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5-10-15 網路服務之創業正是好時機 以網路服務創業iCHEF、EZTABLE、Groupon為例,一個能夠帶來產值的網路服務,必定要達到三贏:創業者、服務對象、服務媒介等;就創業者而言,能夠減少經營成本、透過強大的數據統計,提升店務管理及分析服務對象的消費習慣、同時管理多間店務、增加異業合作機會、24小時提供不間斷服務......等;就服務對象而言,新穎式的服務、提升服務效率及服務品質、提供多樣化的消費服務......等;就服務媒介而言,持續服務帶來的獲利模式、快速增加服務用戶......等;這三贏關鍵缺一不可,才能延續性的經營成長。許多人剛開始創業遇到許多硬體上的龐大開銷,在伺服器的花費上,袁教授提出多種伺服器的選擇比較,自行架設伺服器vs.租借伺服器、實體伺服器vs.雲端伺服器,至今網路創業降低許多門檻,鼓勵有創業想法的人,可以大膽去嘗試,不管成功與否,一身能帶著走的技術經驗更為重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8.htm
陳志勇 易富網科技/美麗島學苑執行長 2015-10-02 創新與創業-創業風險管理 創業是夢想,如何築夢踏實,陳執行長在演講一開始提到:創業有計畫書不一定會成功,但創業沒有計畫書絕對不會成功;在陳執行長工作經歷裡,分享到1865年路透社Mr. Reuters發明Biz model,使用鴿子傳遞股票交易訊息,成功創新賺進了好幾桶金,進而延伸到現在的電子交易平台;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許多成功的創業經營者被放大報導,但在成功創業前的種種挫折則是淡淡帶過,更尤其現在學校、政府鼓勵學生民眾創業,卻沒有清楚的將創業風險告訴學生民眾!<br /> <br /> 創業最重要的是創造產值,在創業之前要思考的是失敗而不是成功,個人可以承受多久失敗然後離開創業,個人又能保持多少能力再繼續下一個階段;如果您將準備開始創業,那要清楚知道未來會遇到哪些風險,包含機會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資金風險、管理團隊風險、環境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決定好準備接受多少風險,清楚實際已經接受多少風險,每一項給予仔細評估,規避掉更多風險,進而將風險轉變為機會。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9.htm
程筑鈺 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教授 2015-10-02 創。人 創,可以拆解為倉&刀,有了食物有了工具,如何創意、創新而達到創業,程教授分享南台科技大學三創課程裡的實務經驗,這門課打破系所藩籬,由幼保系、產設系、資工系三個系所大三學生共同上課,運用學生兩年多來的系所學習,已經擁有基本專業技術,學習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尋找資源,小組激發製作一個屬於兒童的科技產品,結合了兒童教育領域、程式互動及能真正產出落實在幼兒生活中能夠使用的產品;程教授透過實際case講解,不管是學生的小組專題發表,或是已經開發出正在專利中的產品,最後分享在創業這條路上非常艱辛,創業者容易在團隊解散、資金募集、市場行銷……等遭遇失敗,更甚在一個岔路、或是缺少一些緣份面臨創業孤寂,程教授勉勵所有創業夢想家:創業是一種生存方式,而才能是一種生活方式。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0.htm
蔡宏斌 宜蘭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教授 2015-12-08 化學與生活 本演講介紹生活中相關的一些化學事件。首先介紹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現象,並由此導入學習化學所要針對的主要內容。再者,從討論溶液與混合物的概念中,介紹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相關商品。再者,討論界面活性劑的基本概念,並介紹界面活性劑的一項應用:化妝品。最後,介紹生活中的幾項化學反應與應注意事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1.htm
陳輝煌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2016-01-13 奈米科技與生活-小小奈米大不同! 在希臘文中,nano- 意為「侏儒」,所以nanometer代表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奈米為10<sup>-9</sup>公尺,亦即十億分之一公尺。奈米等級的物質到底有多小?地球的球徑約12,756公里,假設將地球縮小為十億分之一,為1.27 cm,大約為一顆玻璃珠的大小。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博士(Richard P. Feynman),於西元1959年演講「寬廣的底層」(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時,提到操縱與控制微小物體是可能的,當物體被縮小後,在微小世界仍有許多的空間,因此反問大家:「為何不能把24冊大英百科全書的資料寫在大頭針大小的空間?」。這些概念引發了許多科學家投入奈米領域微細世界的研究,費曼博士也因此被尊稱為奈米之父。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3.htm
戴明鳳 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5-12-04 磁學與電磁學篇:隔空感應我感應妳 電生磁、磁生電,發電機與馬達有何相關聯?磁力橋、磁力盪鞦韆、磁浮、......,這些現象你看過嗎?電磁爐原理來自於渦電流,但你知道渦電流還有其它不同形式與許多非常神奇的妙用嗎?有想過多少電力才能吸起一個五公斤的鐵鑄?當磁鐵遇上鐵珠會有怎樣的情形?是被吸引,還是會像手槍中的子彈一樣噴出去呢?課本上的法拉地感應定律死板板,不如實際體驗法拉地感應定律;講述發電廠的核心主角和起源;利用一個三號電池,讓你製作4種不同形式的馬達。<br /> <br /> <b>備註</b>:本講演因講師演講過程會使用PPT,且演講過程以實際操作為主,故未以子母畫面呈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4.htm
侯展璞 美商西思艾科技集團技術顧問 2016-03-10 物理系的就業與發展生涯分享 本演講為美商西思艾科技集團(CSI Technology Group)技術顧問侯展璞博士分享以物理人學習物理系,畢業後就業與生涯發展的廣泛可能性。其豐富的學經歷分別提供在學中的物理人,未來在應用物理相關產業發展或轉型其它領域的各項考量與規劃,以作為未來生涯規劃得參考。<br /> <br /> 侯展璞博士:台灣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擔任IEEE IUS技術委員長達十餘年,曾被推選為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大紐約區分會會長,亦曾應邀參加台灣召開的國家建設研究會科技產業組,也曾擔任四川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侯博士服務於美國Honeywell技術總部達15年之久,在參與美國國家太空總署Flight-by-Light計劃後,返台任職上詮光纖公司,曾擔任該公司技術副總並現任技術顧問一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5.htm
耿朝強 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6-03-26 宇宙學與粒子物理的前瞻問題 古往今來曰宇,上下四方曰宙。百年來無數物理學家試圖釐清宇宙的組成,最後催生了粒子物理這個現代物理的重要分支。宇宙中的可見物質之交互作用大多遵從四大基本作用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重力。科學家隨後發現,除了可見物質,宇宙中尚有27%的成份屬於不和電磁波進行交互作用,無法以傳統方式觀測之「暗物質」。為完整描繪宇宙,暗物質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重力波的證實與LIGO(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的使用是當代科學的一大突破。耿朝強教授於台東高中科學營的講述將介紹當前宇宙學與粒子物理學的最新發展,以通俗平易的語言揭開宇宙的神祕面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6.htm
黃一農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 2016-03-22 大數據時代的紅樓夢研究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於文史研究者來說,確實提供了不少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這可不是­說只要連上網,輸入幾個關鍵字,就能輕鬆得到答案。大數據對於文史研究的方法論,究竟­造成什麼樣全新的發展?黃一農老師以《紅樓夢》為例,為我們示範大數據如何為我們解決­過去極為難解的問題。<br /> <br /> 撰文|高英哲<br /> <br /> 我們舉個例子,在《紅樓夢》第四十三回中,賈寶玉要買香,從身上摸出一個荷包,裡頭「竟有兩星沉速」。這個「兩星」是什麼意思?歷來做紅學研究的人對此莫衷一是,有人主張是「兩小塊」,也有人認為「星」是一種單位。像這種還沒有定論的問題,你若上網輸入關鍵字,也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br /> <br />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利用在短短不到十年內,已經上線的上百億字清代文獻「大數據」,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在於:你要知道怎麼問問題。如果你認為「星」有可能是一種計量單位,那你就要用「一星」、「兩星」、「三星」、「五星」下去搜尋,因為這才是「星」做為一種計量單位時,有可能出現的詞彙。然後你就會找到諸如以下這些資料:<br /> <br />   @.「每歲仲秋各捐金三星」<br />   @.「送去白紙一幅、潤筆銀三星」<br />   @.「每車不過銀三星餘」、「每車價止二星」<br />   @.「一栽之直,當銀五星」<br />   @.「每石值銀三星」<br />   @.「有人遇喜事,一友封分金一星往賀,乃密書,封內云:現五分,賒五分」<br /> <br /> 找到這些資料之後,你幾乎就可以斷定,「星」是一種重量的量測單位。這些材料散落在各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文典中,如果不是用大數據的方式做檢索,傳統的文史研究者根本不會想到,實際上也不可能,去這些資料裡琶梳線索。<br /> <br /> 接下來你很自然會問道:一星究竟是多重?答案同樣是在大數據裡搜尋到的,藏在一般文史研究沒事絕對不會去翻閱的《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中,記載各種量器的單價:「星,每箇銀九分九釐九毫。」<br /> <br /> 一星是怎麼稱量的?用戥(讀音ㄉㄥˇ)子。想要知道戥子長什麼樣子,可以到淘寶網上,把各種戥子買下來,你就會發現每個戥子上的刻度各有不同,只有平常在用的人才知道怎麼用。這就是為什麼同樣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麝月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那是一兩的星兒?」<br /> <br /> ●<b>大數據也能考證八卦</b><br /> <br /> 黃老師接著再舉一個有點八卦的例子,來說明如何利用大數據做歷史研究: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同樣地你要先設想一個向大數據提問的好問題——直接問「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是沒用的,只會查到一堆稗官野史。<br /> <br /> 黃老師想出來的問題是:福康安的子女是否有跟愛新覺羅氏婚配(因為大清律法明文禁止同族婚嫁)?結果在清代記錄皇室族譜的宗人府小玉牒中,找到福康安的獨子跟兩個女兒,都跟愛新覺羅氏婚配,而且如果福康安確實是乾隆的私生子,那麼這就是血緣上相當接近的堂姑姪與堂兄妹關係。這些婚事都發生在乾隆年間,照常理推論,乾隆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亂倫的事接二連三發生,這可以視為福康安並非乾隆私生子的強力佐證。<br /> <br /> 那麼福康安一生備受皇寵,從小被養在宮中,甚至成為皇室之外唯一封為貝子之人,這些事又作何解釋?你同樣可以透過向大數據提出好問題,來得到足以推論的答案:除了福康安以外,有多少不是皇族的小孩,被養在宮中?福康安的父親傅恆,有幾個小孩被養在宮中?結果這麼一查,發現傅恆跟曹雪芹,透過當朝權傾一時的納蘭氏,還有相當近的姻親關係。曹雪芹要聽到大觀園的種種故事,真的是蠻容易的。<br /> <br /> 只要數據夠「大」,你想要知道的答案,潛藏在其中的可能性也就愈大。現在這個資訊共享的年代,要取得這麼樣一個將公共財彙整上線的資料庫使用權限,並不是很困難的事;然而大多數的文史研究者,對於如何從大數據的資料庫中,透過精準且切中要點的問題,汲取他想要知道的資訊,這樣的提問思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黃老師為我們示範了如何利用大數據的時代優勢,做出過去文史研究者沒有機會做出來的成果;然而若要應用到得心應手,顯然大家還要多多訓練自己,除了在搜尋引擎輸入幾個關鍵字之外,能不能真正提出有意義的問題。<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br /> ●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index.php">http://case.ntu.edu.tw/index.php</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7.htm
林宏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 2016-05-06 腸胃春秋-中醫扭轉乾坤,平衡陰陽 消化系統是人體藉由攝食食物透過消化過程吸收需要的養分,提供給人體的生理與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能量。<br /> <br /> 中醫乃是藉著觀察人體與天地之間的動態變化,加入了陰陽及五行學說形成的理論體系。中醫源於《內經》整體觀念,並提出了<br /> <br />   1. 臟腑,經絡、氣血等獨特的生理系統及理論;<br />   2. 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病因病機學說;<br />   3. 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診斷方法;<br />   4. 論述治療與組方用藥的基本原則;<br />   5. 強調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預防思想。<br /> <br /> 從而形成了較系統的醫學理論,成為中醫理論發展的淵源。故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模式是:(1) 天地人合參 (2) 調節身體陰陽平衡 (3) 觀察氣血寒熱虛實變化 (4) 調暢人體氣機 (5) 祛除身體的病理產物:如水飲、濕、痰、血瘀。<br /> <br /> 其次,中醫脾胃系約為現代醫學消化系統,而中醫的肝臟系則約為現代醫學中的神經精神系統及部分循環系統。中醫裡,胃的功能是腐熟所吃下的穀物及水分,它的胃氣功能須和降,胃喜潤而惡燥,而脾的功能是運化胃所腐熟後的穀物及水分,它其他的功能則有主統攝血液,讓身體的清氣升舉,是氣血生化的來源,脾喜燥而惡溼。<br /> <br /> 依據中醫幾千年來治療人體的經驗及特點,提倡【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從日常生活中依據中醫的理論及實踐,無病則幫助人體的健康,預防疾病纏身,有病則及早治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8.htm
陳靖騰 交通大學電機物聯網論壇及電機生醫論壇負責人 2015-11-27 以「銷售」為主,運動大數據商業實作 從「銷售」進入大數據,陳執行長運用多年在業界的銷售經驗,與大家分享:物聯網最基本的,是透過『人』將所有物連結在一起,透過商品銷售賺取更多的利潤。就運動賽事大數據來說,合法蒐集了龐大用戶者的運動亂數數據,但如何分析這些數據開發成商品進行銷售賺取金錢,提供測試平台、曝光平台、銷售平台、服務平台、研發平台等除了製造以外的功能;以運動飲料為例,透過一場路跑賽事,利用跑者做Ecohort Study,得到參加路跑者,飲用哪款運動飲料後,能夠快速舒緩運動疲勞,將這些數據回饋給飲料廠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利用大數據成立社會企業。陳執行長分享智慧衣研發過程,跳脫傳統衣服製造過程,不生產大量同規格商品,以個人合身化出發,製作符合每個客戶需求的智慧衣;未來更希望能夠將已擁有的資源、流量、數據,提供給想創業的學生,分析這些數據在運動文創業有更新的發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39.htm
蘇海永 艾思迪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5-11-27 物聯網產業現況與大數據的整合應用分享 從IT科技60年來的演進,從IT硬體→雲端運算→大數據時代,時間區間越來越短,智慧型裝置取代的事物越來越多,人人手拿超級電腦的時代即將來臨。一支smart phone,取代了MP3隨身聽、相機、導航機器、黃頁電話簿……等,更激起APP市場需求;將許多智慧型裝置(感知層),透過網路(網路層)連結在一起,將數據傳遞到雲端(平台層),分析應用龐大數據(應用層),來到了物聯網的時代,將成為電子時代裡,最爆發的商機。大數據(big data)指資料量大,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能解讀的資訊。大數據有4個特點:資料量巨大、資料多元(文字、圖片、影音、網頁)、處理速度快、真實性,全球的資料儲存量,在2007年有94%的資料儲存在數位儲存裝置中,大數據時代改變了分析資料的方式,因資料量龐大不再堅持精準、因果關係,可以找到答案的相關性,卻無法找出原因。物聯網結合大數據,可應用在消費者、智慧家庭、電子商務、智慧城市、企業……等,在演講中蘇經理分享了許多物聯網時代下誕生的應用服務,歡迎觀看影片來了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40.htm
鄭順林 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副教授 2012-04-15 猜測的藝術–先請電腦幫忙猜猜看 您曾經買中大樂透嗎?想必很多人應該都是抱著「一券在手、希望無窮」的想法去買了好幾張來得到更多的希望。買一張樂透彩券,就像買了一個一夕致富的夢想。您可知道樂透中獎機率有多高嗎?電腦選號真的是隨機挑選的數字嗎?電腦究竟是怎麼幫我們來解決日常生活的一些機率問題?統計是什麼,能幫助我們了解那些事情呢?這些數據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現象是真的現象嗎?要怎樣找出「數據」呢?而這堆數據在說什麼?它對我們的生活上有什麼特別意義呢?101年04月15日,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鄭順林教授,應邀於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南館 國際演講廳,講解「猜測的藝術─先請電腦幫忙猜猜看」。<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htm
鄭明典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2012-03-11 北海小英雄的氣候難題 常說:「天有不測風雲,真的是這樣嗎!」近來常出現有關全球氣候異常的報導,以前常下雨的地方出現了乾旱,不下雪的地方降下了世紀大雪,各地陸續又創下歷史高溫。這些怪異的天氣隱約透露出一些端倪,告訴大家地球生病了。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人們開始探究這些天氣的成因,姑且不論這些怪異天氣是如 何形成的,讓我們先來探討為什麼會有天氣變化呢?為什麼天氣預報無法百分之百準確呢?維持地球穩定的平衡被破壞又會導致什麼後果呢?<br /> <br /> 北海小英雄來自在北海活動的「維京人」。他也是紀錄上帶領第一批歐洲移民定居格陵蘭的領袖人物,可惜在「小冰期」的嚴苛考驗下,格陵蘭被冰封,讓北海英雄 也遇到了氣候難題。而全世界最大的島—格陵蘭,其境內的冰層變化就成了觀察地球暖化重要的指標。被稱為綠色大地的格陵蘭(Greenland),今日雖然 常年被冰雪覆蓋,但根據史料記載曾有歐洲移民到此發展,總人口一度高達5,000人,到了中世紀卻完全消蹤匿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遭逢了氣候自然難 題,還是人類自己的行為招致惡果?請與中央氣象局鄭明典主任一起來了解「北海小英雄的氣候難題」。<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htm
馬克‧迪森杜夫 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0-11-12 如何破解溫室效應與再生能源的迷思? 本演講由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u>馬克‧迪森杜夫</u>副主任擔綱,他所要講的主題是「如何破解溫室效應與再生能源的迷思?」。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可以說是 21 世紀對人類文明和生物多樣性最大的威脅之一。其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許多動植物的滅絕、以及乾旱,熱浪,野火,洪水和強烈颶風發生頻率的增加。大部分的衝擊在某些程度上已經發生了,而最可憐的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人們,正在承受這樣的衝擊。<br /> <br /> 然而代表溫室污染的工業否認科學證據,或詆毀和阻止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否認氣候變化者選擇少量且非典型的科學數據,忽略清楚的整體趨勢,並使用這些少量證據來證明地球沒有變得更溫暖。全球暖化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資源。這些技術在過去20 年內發展迅速,但這是對溫室污染業者的威脅,因為他們拒絕再生能源同時否認氣候變遷。這場演講將會解釋和反駁那些否認氣候變遷與反對再生能源者所宣傳的迷思。<br /> <br />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u>馬克‧迪森杜夫</u>副主任是應我國部會邀請,到台灣對政府相關機構演講目前世界對付全球暖化的各種方法。而馬克在澳洲就常常到各處演講,希望用科學證據來破除社會上一些懷疑全球暖化是否真實的迷思,同時釐清再生能源是否能成為下一代新能源的關鍵問題。我們希望藉著馬克來台訪問的機會,邀請他到「展望」系列擔任首場演講,一方面希望我們的聽眾能和國際接軌,聆聽國際級學者專家的演講;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們的聽眾能夠培養科學的國際觀,瞭解世界各國如何面對人類當前的嚴重課題。希望我們都能做到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htm
Mark Diesendorf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UNSW, AU 2010-11-12 How to Bust Myths about Greenhouse Science and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ulting from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by human activities, is arguably one of the biggest threats to human civilization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Its impacts include sea-level rise, the loss of many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nd increased frequencies of droughts, heat waves, wild fires, floods and possibly strong hurricanes. Most of these impacts are already being experienced to some degree. The poor, who have least responsibility for causing climate change, will suffer most from its impacts.<br /> <br /> Citizens who ca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justice are recognizing the threat, acting to reduce their own emissions and demanding that their governments take strong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reenhouse polluting industries are denying or minimiz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denigrating the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working actively to stop or weaken government policies to cut emissions. These industries include coal, oi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otor vehicles, aluminium, steel, cement,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br /> <br /> Climate change deniers take a range of positions. Some select small atypical bits of the scientific data and, ignoring the clear overall trend, use these bits to argue that Earth is not warming. Others accept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that global warming is occurring, but deny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responsible. Another group accepts the warming trend and its human cause, but denies it matters and claims that mitigation would be worse than inaction or adaptation. All these positions have been shown to be invalid.<br /> <br /> Potentially a major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global warming is renewable energy, comprising solar, wind, biomass, geothermal, hydro and marine sources.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advanc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some are already mainstream industries in Europe and PR China. Scenario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several countries for transitions to future global energy systems based predominantly or entirely upon renewable sources. This is threatening to greenhouse polluting industries, which are now supporting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as well as climate change deniers.<br /> <br />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claim incorrectly that renewable energy is too unreliable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that renewable energy cannot supply base-load (24-hour) power; that renewable energy could not power a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at renewable energy would be more expensive than other possi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 All of these claims are wrong. Renewable energies, together with efficient energy use, are the only zero-emission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that could achieve large cut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efore 2020.<br /> <br /> This lecture will explain and refute some of the principal myths and fallacies being disseminated by both climate deniers and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htm
陳竹亭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2012-05-25 能源與永續文明 為什麼世界上古今及各地的文明有不同的命運與發展?為什麼許多文明會從絢爛歸向滅亡?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人是鐵飯是鋼,所有生物的存活都需要攝取食物。更嚴格的來說,是要攝取能量。自然環境中生態區塊的形成就是生命競爭能源的結果;社會環境中經濟文化的發展,也正是人類開發、競爭能源之所致。<br /> <br /> 生命固然是能量的表徵,宇宙從大霹靂而出,物質可說是「能」的「實體表象」。核能與化學能造就了不同的物質,我們的宇宙就形成了一個原子、分子的世界。太陽能歷經五十億年,孕育了大自然,生命才有機會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經過逾三十億年的生物演化,智人從一萬五千年前的冰河期勝出。人類經歷過冰河時期嚴酷的生存考驗,在距今約一萬年發展出了農業與牧業,終於創造了與其他生物截然有別的文明生活。<br /> <br /> 人類的生活從起初取之大自然,到現在繼而創造了獨特的生活方式。近兩百年間歐洲文明創造了近代科學。所引生的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人口劇增、與能源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時代。人類創造了生命與環境嶄新的互動模式,也造成了能源與環境危機嚴重威脅永續文明。人類是否終能創造出新能源,以浴火鳳凰的姿態走出困境呢?<br /> <br /> 本次演講陳竹亭教授將與來賓分享自身的學思歷程,並帶領演講者認識能源與文明發展的精彩故事。演講將透過化學家的眼光,帶領我們由生活週遭的環境與能源議題,進而一同深入探討人類永續文明發展的曙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htm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2012-04-22 為何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問題? 科學知識讓我們可以做各種事情,製造許多便利的工具,都是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然而,科學解決了我們許多問題如:工程設計、生態能源、醫療健康等,同時也浮現許多科學還沒辦法解決的問題。為何以現在科學還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有其他因素所左右?我們邀請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林崇熙教授說明「為何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htm
吳文騰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 2012-04-27 生質能源之發展 近百年來,人類習慣於使用化石能源,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終就有用完的一天,好好地考慮再生能源的使用才是永續發展的途徑。生質能源是利用生質物來取得能源,此生質物是在短時間內可再生的。本演講以生質能之形態、生質能之原料、生質能源之製造技術、臺灣生質能源之概況等,來瞭解生質能源以及其發展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htm
江安世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講座教授 2012-03-04 學習與記憶–基因與神經網路如何指揮行為? 人類的大腦是自然界最令人著迷的器官,其複雜錯綜的運作模式與驚人的適應性,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探討的課題。大腦掌控著我們的學習能力及記憶,要如何才能增加我們的學習與記憶呢?透過基因與神經網路的結構探討,學習以及記憶的能力,是先天性決定一切?還是後天努力會有所改變呢?藉由觀察大腦神經網路系統,來了解大腦是如何指揮如此複雜的行為。<br /> <br /> 江安世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完整的建立果蠅全腦「腦內嗅覺神經網路地圖」,人類很多疾病都和基因表達錯誤有關,有了這張地圖,便可以在任何時間,控制果蠅任一個基因,觀察基因表達路徑,藉以修補或消除,實驗出治療的藥物或方法。 其他人類行為如學習、記憶、求偶、攻擊行為、同性戀行為等,也在果蠅上有廣泛研究。我們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江安世教授,與大家共同探索「學習與記憶─基因與神經網路如何指揮行為?」的話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htm
瑞秋‧偉柏斯特 澳洲墨爾本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主任 2011-03-11 第一個類星體–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步 2011春季「展望」系列的首場演講由澳洲墨爾本大學天文物理所瑞秋•偉柏斯特主任擔綱,她演講的主題是「第一個類星體—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步」。類星體是半個世紀以來,困擾天文學家的數種神秘天體之一,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顆普通的恆星,但是卻發出超過整個星系無比強大的能量,天文學家逐漸瞭解,這種天體其實是遙遠的星系,中心有個巨大的黑洞,正在吞吃周遭的物質!「黑洞」,是宇宙中極端天體的一種,然而什麼是「黑洞」?我們又如何得知星系中心巨大黑洞的存在?這場演講將帶我們探索大多數星系的核心天體。在星系核心活躍的階段,黑洞的存在使得星系中心成為「類星體」,但是在某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經由受黑洞重力影響的近處恆星,知道黑洞的存在。一個精彩的特例,就是我們所處的銀河核心。演講最後,瑞秋會介紹幾個新的觀測和實驗計畫,這些計畫的目的是要觀測第一代類星體的誕生。<br /> <br /> 在這場演講中,瑞秋•偉柏斯特主任試著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宇宙早期的狀況像甚麼樣子?科學家如何得知黑洞的存在?我們又要怎麼找出第一個形成的恆星或類星體?<br /> <br /> 演講一開始,瑞秋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討論宇宙早期的狀況,我們知道,現在這個宇宙,開始於137億年的一次高溫大爆炸,在那次爆炸中,能量均勻散布在早期宇宙之中,宇宙不斷膨脹,使得宇宙早期的高溫輻射,溫度不斷降低,到今天我們能觀察到最早的宇宙訊息,就是已經降到絕對溫度3度左右的微波背景輻射。在 60 年代的時候,兩位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在測試電波通訊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四面八方都有一個固定的電波背景雜訊存在,他們以為是電波天線上的灰塵雜物所造成的影響,但卻不知道,他們所發現的這個均勻「雜訊」,就是離他們實驗室不遠的普林斯頓大學中的天文物理學家,費盡心機要找尋的宇宙大爆炸的證據。結果,這兩位工程師得了諾貝爾物理獎。<br /> <br /> 時至今日,天文學家對這個背景輻射做了詳細的測量,不但發現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均勻的溫度,其實有非常小規模的溫度起伏,這個起伏的量大概在十萬分之一度左右;更藉由溫度起伏的分布與強度,發現宇宙不是只有正常物質,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暗物質與暗能量!<br /> <br /> 瑞秋說,科學家按照觀測模擬,得出宇宙年齡約137億年,宇宙現在約有5%的組成是原子,23%是暗物質,72%是暗能量。當年宇宙中較密集的小區域今天已經形成了星系;據科學家了解,在宇宙生成初期,是高熱、高密度,同時充滿輻射的。在宇宙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宇宙的溫度逐漸降低。大爆炸之後的30萬年,原子開始形成,1億年後,恆星開始形成,10億年後,才有星系和類星體產生。<br /> <br /> 瑞秋說,宇宙較早期的微波背景輻射出現在「黑暗時期」之前;當電子和質子結合形成氫原子,會吸收宇宙中的紫外光,使得紫外光無法順利穿透宇宙,就形成了「黑暗時期」。「黑暗時期」何時結束?就是在第一顆恆星及類星體出現的時候!這些天體放出紫外光,把原本電子和質子結合構成的氫原子游離,對於這些高能光子來說,宇宙這時才變成「透明的」!<br /> <br /> 類星體在1960年代被天文學家發現,這些天體在照片上看起來就像一般的恆星,但是經由光譜觀測,科學家卻發現它們是非常奇怪的天體。今天我們知道類星體其實就是遙遠的星系,中心可能有一個質量相當大的黑洞,正在吞噬周遭的物質,物質在掉進黑洞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讓這個星系的中心格外明亮,相形之下,星系周遭的盤面暗淡到看不到,使得這個天體遠看就像是一顆恆星,所以稱做「類星體」。天文學家已經發現,有許多遙遠星系中心都有巨大的黑洞存在,有些在吞噬物質,非常明亮,有些則已經把周邊能吃的物質吃完了,除在餓肚子的狀態,但因為這些黑洞有著巨大的重力場,所以如果黑洞周邊有恆星運行,這些恆星看起來好像在圍繞著一個「看不到」的東西旋轉;觀察了恆星繞行星系中心的軌道和速度,再利用克卜勒定律計算,就可以得知這些看不到的東西,擁有非常大的質量。<br /> <br /> 不是只有遙遠的星系中心才有巨大的黑洞,瑞秋放映了一段影片,是由1992至2006年的天文觀測數據組合而成。在這14 年中,天文學家觀測到銀河中心附近有幾個恆星,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一個偵測不到任何光波訊息的中心天體旋轉。瑞秋說:「因為可以經由物理定律測量中心天體的質量,所以我們知道銀河中心的確有一個大黑洞存在!」<br /> <br /> 瑞秋來自澳洲,她說目前在澳洲西部,科學家正在建造長波段電波望遠鏡陣列,當地為了維持無汙染的電波觀測環境,不允許做任何的手機通訊。天文學家希望藉著這個大型的地面電波望遠鏡,我們應該可以觀測到宇宙「再游離時期」的無線電波,希望能藉此找出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和第一個類星體。<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htm
Rachel Webster professor of Dep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 2011-03-11 The First Quasar: Beginning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According to Professor Rachel Webster, black holes are some of the most extreme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But what is a black hole and how do we know they exist?  This talk explores the objects that reside at the heart of most galaxies. In their active phase, these black holes are observed as quasars, but in some cases we can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e black hole from its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stars around it.  A spectacular example is the heart of our own galaxy, the Milky Way.  Finally, the new and planned experiments to observe the birth of the first quasars are describ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htm
翟建富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 2011-10-28 微生物與你息息相關 人類漫長的演化的旅途中,不管在什麼的環境下,微生物如影隨形,不斷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衛偉大的貢獻。有時,它可以使我們生病,甚至死亡。然而,絕大部分的微生物對人類的健康以及進化,都一直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假若,世界上沒有微生物,恐怕我們也無法存活在這個世界上。<br /> <br /> 最近的研究指出:超過一千多種的微生物存在在胃、腸道中與我們共生,這些胃、腸道菌群不眠不休地替我們做消化以及吸收營養的工作,甚至提供我們多種賴以維生的必需維生素,同時也可以抑制胃、腸道中的致病細菌,以保持我們的健康。最重要的,這些有益菌群還可以喚醒我們的免疫系統,以防禦任何對身體有害的異物。<br /> <br /> 自古以來,人類已懂得利用微生物來理處食物,以增加食物的風味以及收藏期。中國古代已懂得利用發霉的豆腐來處理受細菌感染的傷口,經過數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才曉得,霉菌能產生青霉素等抗生素,因此可以做為殺菌之用。由於抗生素的發現,使人類免於細菌的感染,人均壽命因此得以延長。<br /> <br /> 廿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遺傳工程的興起。自始,人類有用的基因可以利用簡單的微生物做為生物生產器,以低廉的成本,大量產生有藥用價值的重組基因產品,因而人類的健康又增加了一大保障。在這次的演講中,翟教授以微生物對人類的正面價值加以詮釋,除了醫藥健康的價值外,教授還與大家討論有關微生物在食品工業,環境保護,以及在農業應用上對人類文明所做出的貢獻。希望藉此可挽回人類對細菌的錯誤觀念。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9.htm
李敏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2012-03-16 何能?核能! 19世紀初期,物理學上一連串的發現,使得人類可以將束縛在原子核內巨大的能量釋出。二次世界大戰後核能發電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在傳統的化石燃料與再生能源外,有了一項新的選擇。演講中將深入淺出的說明核分裂現象、輻射、核燃料、以及核能發電的原理。<br /> <br /> 核能發電從問世以來,就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問題。演講中將簡單的介紹能源使用的基本議題,將從能源使用的角度說明核電的優缺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htm
鄭榮和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2012-03-30 又熱又渴又擠的世界與未來車的發展 21世紀最嚴重的兩個危機:全球暖化(熱)與能源枯竭(渴)。這兩個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大量依賴(燃燒)石化能源,石化能源的主要成分是碳原子,也因此我們的文明可以說是「碳」文明。其中石油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的血液。<br /> <br /> 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充足便宜的石油造就了高度繁榮,人口眾多(擠)的世界。但是,這個榮景似乎無法永遠照此方式發展下去。當血液出現問題或很可能停止流動時,這個文明將如何存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最大挑戰。將危機轉變為機會也是這一代科學家與工程師的使命。這個演講將訴說一群勇敢的學生如何將這項挑戰變成夢想的故事,從太陽能車、氫燃料電池車、電動車、複合動力車一直到未來車,希望能夠為維持社會活動非常重要的「行」的需求提供一些可能的另類答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htm
翁啟惠 中央研究院院長 2011-12-23 生技研發與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的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利用科研成果帶動產業發展更是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主要策略。本演講將以生物技術研發為例,著重於如何從基礎研究所產生的結果,進一步進行創新的轉譯研究以發展對傳染性疾病及癌症的早期檢測及治療方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htm
歐耿良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2011-04-24 科學與醫學的結合–轉譯醫學 隨著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進一步導致人工替代物之需求也隨之提升。目前常見的人工替代物如人工關節、人工植牙等,除了需要提升生物相容性之外,亦需於植體與組織間提供良好環境界面。這些看似醫學上的問題卻牽涉到科學的協助!歐耿良教授看到了此處的缺點,於是整合學校與附設醫院的資源與人力,串連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能力,深耕臨床服務,與院內醫師共組研發團隊,開創出諸多創新研究,並將研發成果技轉於產業,不僅落實產官學研醫合作平台,亦為臺北醫學大學奪下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之殊榮。讓我們一起整合科學與醫學,共同為轉譯醫學開創出臺灣的新趨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3.htm
賴明詔 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 2011-05-13 認識病毒:病毒與人類的拉鋸戰 自從愛滋病,SARS 的爆發大流行以來,大眾可以感受到病毒對人類健康及社會秩序繼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一直以為傳染病以可以被克服,因為傳染病(包括病毒及細菌)可以用疫苗及藥物控制,例如人類曾經藉著疫苗,成功地讓天花病毒完全消失。但新興與舊的病毒卻層出不窮的繼續挑釁,例如近年來流行性感冒的威脅,以及登革熱、腸病毒的肆虐,證明病毒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在人間存在已有幾千年歷史,在這期間病毒與人類兩者之間不斷地有拉鋸戰,人類可勝一時,卻無法永遠勝利,即使在一個人體內,病毒的威力和 身體的防禦系統也是彼此攻防,互有斬獲。<br /> <br /> 人體對抗病毒通常有幾道防線,包括天生非特異性的細胞素及針對各種病毒的特異免疫系統,有些病毒卻能對這些防禦系統設計出奇妙的攻破的方法,所以一旦病毒入侵人體,病毒與人體的防禦部隊就像是街頭巷戰,短兵相接。病毒贏了,就讓人生病,人體守住防線,擊退病毒,病就好了。這場戰爭之激烈以及戰略的複雜和實際的戰爭毫無兩樣。如何讓人體增強防禦力以戰勝病毒,就是醫師及科學家的挑戰,就讓我們從人類宏觀及人體器官與細胞微觀的角度來看看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拉鋸戰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htm
劉秀枝 臺北榮民總醫院特約醫師 2011-04-29 生命如何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 東西方的流行病學研究都顯示65歲以上的人約5%罹患失智症,且年齡越大患病的機率也越大。失智症的患者中六成是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腦內有許多類澱粉蛋白斑塊的沈積,且神經元出現神經纖維纏節,造成患者的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減退,病程可達8至10年,終至需人照顧。雖然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已很清楚,但除了約5%的遺傳因素外,其真正病因仍不明。<br /> <br /> 阿茲海默症還不能根治,但新藥研發和藥物臨床試驗非常蓬勃,且目前的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和麩氨酸受體拮抗劑,約6成病患服藥後認知減退較慢。其他非藥物的治療能舒緩病人的情緒,改善和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問題。阿茲海默症最大的危險因子是年齡,其他還有低教育、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血管性因子。因為無法確定何人會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就是說當年紀漸長,人人都有機會。就是自己沒問題,配偶或年老雙親也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要如何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一是要瞭解疾病,心理有準備,曉得尋求醫療和社會資源的協助,到時就不會慌張。二是及早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節在壯年時就開始在腦內沈積,當數目多到大腦不足以負荷時才出現臨床症狀,因此多動腦、控制危險因子等應從年輕就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5.htm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教授 2011-05-27 邁向新紀元–生物醫學科技與人文對話 今天,工業革命以來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道德全球化的趨勢進入了全新的里程碑。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意味過去重工業到精密資通訊工業的基礎,揭開了打造全新世界的序幕,繼人定勝天之後,人為萬物主宰的生物革命新紀元已然展開。工業革命帶給專業人士財富、地位與影響力,醫學為主要代表,賣藝為生的古希臘醫生與被主流文化排除的東方醫者,包括西波克拉提斯與華陀,曾幾何時醫生成為跨越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現代社會轉型的關鍵,而在生命倫理訴求取代傳統醫學倫理的當下,巨大的渴望與不安如影隨形。做為世界東北亞與東南亞、漢民族與南島語族、中國大陸內陸霸權與歐美海洋文化交流樞紐的台灣,由伴隨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就是經貿、政治、文化交流與科技思想傳譯的關鍵。而在多元文化與現代醫學傳承交錯的現代化脈絡中,我國如何以瘧疾根除、家庭計畫、專業社群奠立、移植醫學興起與癌症醫學研究等五大傲視世界的醫藥衛生領航運動為基礎,創造符合全球公平正義的生技產業佈局,以專業為媒介的社區與社群營造為核心的新亞洲經驗,豐富生命倫理學實踐與促進國際交流,使我國雄踞引領歐、美、澳洲與中國、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科技民主與文化經貿共榮的關鍵地位。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6.htm
蕭百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1-03-04 遺傳和環境,孰重要? 全球科學家於西元2000年完成決定整個人類基因體的序列,它總共有三十億個鹼基,包含著二萬五千個製造蛋白質的基因,以及上萬個調控基因表現的顯微RNA。分析這些序列使得科學家們可以一窺生命圖譜的奧秘。一個人大部份的特徵,如髮色,身高,長相,體質,都是由他的基因來決定,而這些基因來自他的父母。當他父母的配子在形成過程中發生差錯,就會導致不同的遺傳疾病。這些新的突變可能傳到下一代,從此代代相傳,造成許多不可避免的家族悲劇。藉著我們近年來對遺傳疾病的新知,現代孕婦可以在產前進行胎兒基因測試,然後對帶有遺傳缺陷的胎兒選擇墮胎。許多新進國家普遍對初生兒篩檢某些遺傳疾病,以便提早治療,而某些帶有癌症基因的家族成員,也可在發病前進行切除手術。但很多遺傳疾病,尤其是那些影響腦細胞的,至今尚未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基因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決定一切。孕婦在懷孕期間若接觸到某些不良藥物或化合物,或受病毒感染,產生畸形兒的機率就會增加。而一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性,會影響他的健康狀況以及得病的可能性。雖然我們的基因是與生俱來不能隨意改變的,但我們可以由控制環境來改變這些基因的表現,使自己活得更健康快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htm
陳玉松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門副總經理 2011-02-27 鋼鐵與生活 中鋼一直以來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出產冰冷的鋼鐵,可是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這些冰冷的鋼鐵出產前都是經過炙熱的高溫熔融而來的;出產後我們也是利用它來包覆住我們溫暖的家庭,建構出平穩的道路讓我們能安然通行。鋼鐵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許久,只是它都默默的躲在深層中支撐住我們的一舉一動。<br /> <br /> 陳玉松副總在中鋼任職已長達 37 年,一路從基層慢慢做起,憑藉著完備的鋼鐵專業知識,至今才會有現在的成果,他表示鋼鐵其實是最環保的產業,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使用期限最久,並且可以完全回收再製的產業,未來將會在綠色產業上發光、發熱。想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隱藏多少你不知道的『鋼鐵』嗎?鋼鐵又是多麼的環保呢?請來聽演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8.htm
鄭登貴 東海大學動物畜產與生物技術學系講座教授 2011-09-23 動物的生殖科技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若干新興之動物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與複製科技之推出,已為動物之遺傳改進,提供一項嶄新、精準、快速且可行之方法。禽畜之被應用傳統選拔方法進行育種,歷經數十年甚或百年以上之嚴格選拔後,其能獲得之遺傳改進量,往往可因經由結合基因轉殖、複製與生殖技術等之巧妙運用,在短短單一世代中,達成與之相同的改進效果。<br /> <br /> 前述新興科技之成功研發,除可以直接用以改善禽畜之生產性能,顯著提升動物性糧食之產出,從而免除全球人口持續增加導致之糧食恐慌問題外,在人類疾病醫療方面亦甚具應用潛力。例如動物生殖科技(體外受精技術)之成功開發,有效催生人類試管嬰兒之問世;未來吾人亦能可藉由基因轉殖家畜,生產具有生物活性且經濟價值高昂之藥用蛋白,俾供特定疾病醫療之使用;透過動物複製技術平台之應用,甚或可望經由種間核移植技術嘗試產製人類胚幹細胞,從而進行人類之細胞工程、組織工程、甚或器官工程等,俾提供進行特定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等醫療之使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9.htm
王大維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2011-10-21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破解,開啟了第一波現代生物科技潮流,在發展近50年後,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儼然成為了下世代主流產業的代表,愈來愈多的生技藥品上市,似乎正見證了生物技術產業引領的時代已來臨。2003年,在全球殷切期盼之下,人類基因體序列的解密,為基因科技時代的來臨揭開序幕,「基因科技」,一個曾是科幻小說中令人心生疑慮的科技,正一步一步影響著我們未來的日常生活,甚至於進一步改變新世紀的醫療行為。基因科技持續推動醫療體係的變革,個人化醫療、預防醫學、標靶藥物及疾病檢測等技術都會逐漸獲得突破。<br /> <br /> 基因科技的應用為人類追求健康的願景提供了一個夢想,讓無論是健康、亞健康或是發病的患者都有所期待。透過分析基因與性狀的關連性,可以用簡易的基因檢測技術就可以提供疾病預防上的參考資訊。除了可以改變現有的臨床治療診斷模式之外,也可以改善已知藥物療效,以及改善疾病的監控管理等。醫師也可以憑借著檢測產品的協助,在出現症狀後,依據個人不同的體質,設計出個人化的醫療療程而朝向「個人化醫療」的理想邁進。如同分子生物科學的研究為人類帶來了生技藥物的新產品概念,基因科技也為醫療應用開啟了全新的未來,新科技、新技術所創造出新式的分子檢測產品,或許未來只需個體的一滴血就可以快速檢測出病患的健康狀態,甚至得知個體、疾病與不同藥物之間的龐大資訊。<br /> <br /> 面對未來,您準備好了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htm
簡正鼎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11-04 神經細胞的誕生:一場公平或不公平的競爭? 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片渾沌,哪些細胞注定要形成神經細胞?進程又是如何?科學家的研究指出,神經細胞的誕生,可說是「不經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細胞內的基因體,就像算命師一般,早就預告了它的命運;核內的轉錄因子,扮演了命運的執行者,啓動發育的程式,走向不可逆的分化過程。<br /> <br /> 命運不全然是天註定的,鄰近細胞間的競爭是白熱化的,競爭的過程靠的是壓抑別人,些微的差異,會造成巨大的後果。細胞的不對稱分裂,造成細胞間的兄弟鬩牆;祖產的分配竟可以如此不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細胞的排列井然有序,原來它們也要看齊,向右及向左旋轉,動作整齊劃一!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1.htm
丹‧薛契曼 以色列理工學院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 2012-05-07 準週期材料的發現之旅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傳統的晶體學中,晶體是由原子在三度空間中,沿著三個方向以固定的周期複製其排列結構,或直移對稱所構成的。傳統的晶體學認為,為了能以重複的原子結構把空間填滿,這些三度空間的晶體只可有一、二、三、四或六重旋轉對稱軸,其中並不包括五重與十重對稱。然而,一個二十面體的晶體模型能同時包含二重、三重與五重旋轉對稱軸,外表雖似充滿對稱,但這個模型並無法以相同的形狀與周期無限延伸堆疊填滿整個空間,因此稱為「準晶」。<br /> <br /> 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五重對稱與二重對稱軸結合成十重對稱的繞射圖形,這就是為什麼薛契曼博士觀察到的是十重對稱而非五重對稱。但薛契曼博士的研究結果一發表出來,就引起許多爭議與批評。面對主流學界的抨擊,薛契曼博士以超乎常人的韌性去證明他的觀點。<br /> <br /> 薛契曼博士利用了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分析特長,在三度空間中旋轉鋁錳化合物(Al<sub>6</sub>Mn)晶粒,確認了二重、三重、五重旋轉對稱軸固定的角度關係。這位卓越的電子顯微鏡學家在對的時間與地點抓住了那個微小的晶粒,驗證了他的主張,成為第一位成功解答這個問題的偉大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是他應得的榮耀。<br /> <br /> 薛契曼博士在演講的最後告訴在場的1700位高中與大學生,1982年以前未能發現準晶體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當年有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設備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專業、毅力、信念、與勇氣才能在職涯中有所成就。他也留言勉勵學子,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中成為專家,就能一定能有美好的未來!<br /> <br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諾貝爾大師謝特曼教授科普講座」慨允提供</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htm
Dan Shechtman Professor of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fa, ISRAEL 2012-05-07 Quasi-Periodic Materials Modern crystallography since 1912 defines that “crystals” were ordered and periodic. It required the crystals to bear only 1, 2, 3, 4, and 6. 5-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as well as any other symmetry beyond 6 is forbidden in periodic structures.<br /> <br /> In 1982, 70 years after the study of crystallography, quasi-periodic crystals were discovered. Prof. Dan Shechtman first observed an icosahedral phase in Al6Mn and identified a 5-fold diffraction pattern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br /> <br /> Prof. Shechtman underwent detailed experiments to confirm the relation of the 2-, 3-, and 5-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axes using TEM. He and his colleagues also demonstrated the quasi-periodicity of such materials using Fibonacci series.<br /> <br /> However, his claims were rejected by the community of crystallographers in the years between 1982 and 1987. In 1987, X-ray transmission Laue photograph on a large quasi-periodic crystal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5-fold symmetry and the crystallographers. The 1954 Nobel Chemistry Laureate, Prof. Linus Pauling (1901-1994), remained the only prominent opponent to quasiperiodicty in crystal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of his life.<br /> <br /> In 1992,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redefines the crystals as "any solid having an essentially discrete diffraction diagram, and by periodic crystal we mean any crystal in which three dimensional lattice periodicity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bsent."<br /> <br /> The main reasons why quasi-periodic crystals were not discovered prior 1982 according to Prof. Shechtman include: the availability of TEM, professionalism, tenacity, belief in self, and courage. He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become experts in the fields they like, and they will have great futures.<br /> <br /> <span style="color: #8b4513">This video is adopted from Prof. Dan Shechtman's speech given to 1,700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on May 7, 2012 a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ROC. [100 years after the commencement of modern crystallography and 30 years after the discovery of quasi-periodic crystals.]</span><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htm
周建和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2011-03-18 認識物理的第一步–街頭物理與科學普及 非制式的學習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在台灣南部社區的科學普及獲得顯著成果。許多學校與社區經常會向實驗室要求舉辦各型科普活動。「街頭物理」系列活動,是藉著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設計成有趣味性的科學動手做實驗,一般民眾可以親手操作,在10分鐘內通常可以達到80%的成功率。實驗素材也經過嚴選,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材料DIY。本次演講從『街頭物理』探討科學普及之推動,演講進行中將穿插台上互動式實驗演示以及座位上觀眾動手操做,讓觀眾實際體驗感受,想知道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科學秘密嗎?街頭物理秀等著你喔!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3.htm